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秋季高二年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学校____班级____姓名____座号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安溪(25°N)某一中学学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地理观测活动。图1为某日(太阳直射在20°N)北极星和正午太阳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日的日出、日落时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1中a的角度约为()A.45° B.70° C.80° D.110°2.图1所示时刻,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西雅图(西八区)日出东北 B.巴西利亚(西三区)正值日落C.此时国际标准时为4时 D.全球新旧日期范围比例61:293.该日,学生在空旷操场上垂直于地面立一木杆,绘制木杆顶端日影运动轨迹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1.B2.D3.D【解析】【1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北极星的仰角为20°,即当地的纬度为25°N,可得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90°-(25°-20°)=85°,a=85°-20°=65°,与70°最接近。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城市北京时间5:36日出,18:56分日落,可算出该城市昼长约为13小时20分,日出时间为当地时间5点20分,结合所学知识两地相差16分钟,相差可以算出该城市位于116°E,根据左图太阳方位可知当地116°E为12点时,北京时间(东八区,120°E经线上的地方时)的区时为12时16分。根据计算可知,西雅图西八区此时=12:16-(8+8)为前一天的晚上20:16,没有日出,A错误;巴西利亚西三区此时=12:16-(8+3)=1:16,为凌晨,B错误;此时国际标准时为12:16-(8-0)=4:16,C错误;此时116°E为12点,116°E和64°W组成一个经线圈,相差12小时,所以64°W为0点,新一天的范围为64°W向东到180°共244°,旧一天的范围为360°-244°=116°,故新旧一天的比例为244∶116=61:29,D正确。故选D。【3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的纬度为25°N,太阳直射20°N,为北半球夏半年。此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木杆顶端日影变化为西南到东南,C错误;此时当地位于太阳直射点北侧,故正午的时候太阳在木杆正南方向,影子在正北方向,AB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市(纬度为21°34'N)某楼盘,南北两栋楼高均为45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30米,楼后有一停车场。小明家想在北栋楼买一套套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小明的爷爷不想买太高的楼层,又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那么小明家最低买()A.2楼 B.5楼 C.6楼 D.10楼5.小明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个停车位,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A甲车位 B.乙车位 C.丙车位 D.丁车位【答案】4.C5.B【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小明家在21°34′N,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以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是90°-(23°26′+21°34′)=45°,所以影长与楼高相等,为45米。楼间距是30米,楼层高3米,冬至日阴影可到5楼(15米高)。不想买太高的楼层,又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那么小黄家最好买6楼,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该地位于北半球,夏季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停车场的最东侧和最西侧受阳光照射时间较长,而甲、丙两车位,靠近最东侧,被阳光照射时间较长,故不能选,AC排除;乙、丁两车位位于停车场的中部,但乙车位更靠近南侧楼房,受到南楼的遮挡时间更长,所以相比丁车位受阳光照射时间较短,B正确,D错误;故选B。【点睛】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且海浪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图左)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该岛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面(图右)中,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完成下面小题。6.该岛的主导风向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少风,冬季西北风B.夏季西北风,冬季少风C.夏季西南风,冬季西北风D全年西北风7.甲、乙两地海浪作用相对大小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大,甲地海平面低B.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大,甲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较差C.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小,甲地砂岩层厚度较小D.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小,甲地风力较小8.该岛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再到现阶段的海平面升降情况是()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答案】6.A7.B8.C【解析】【6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该地为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读图,该岛位于30°—40°N,根据已学知识和该岛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结合岛屿上山脉的走向和风频玫瑰图信息提示,该岛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为主,夏季无盛行风向,A选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甲乙两地海平面是一样的,A错误;从图甲及上一问可知甲地位于迎风海岸,风力较大因此甲地的海浪作用较强,CD错误;从图乙可以看到甲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较差,同样说明侵蚀作用较强,B正确。故选B。【8题详解】结合材料和读图乙,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面中,最上层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岩层往下出现含珊瑚藻化石的石灰岩,珊瑚藻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可知,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是处于海洋环境的,推测海平面先上升;再到现阶段地层出露于当前海平面之上,推测海平面后下降。故该岛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再到现阶段的海平面先上升后下降,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珊瑚藻主要发挥三类重要作用:作为海洋生物种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海洋生物生产力和钙化作用贡献巨大;在珊瑚礁的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诱导海洋无脊椎动物幼虫附着和变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下图示意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某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上图①②③④中,属于向斜谷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0.该岩层在①处出现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A.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B.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C.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D.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答案】9.B10.A【解析】【9题详解】材料中同一沉积岩的埋藏深度数据,呈现在地形剖面线上,岩层形态如下图:,可知,①处为谷地,表明①处为背斜谷,A选项错误;②处为地层向下弯曲为,为向斜谷,B选项正确;③处为地层发生断裂形成的谷地,C选项错误;④所在的位置,地层是向上弯曲的,为背斜谷,D选项错误;故选B。【10题详解】由材料中地形剖面线及其地下某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可知,①处背斜谷,岩层发生褶皱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发生破碎,被外力侵蚀后形成谷地,A选项正确;岩层受挤压后质地紧密不易被侵蚀,B选项错误;①处因流水侵蚀岩层缺失,C选项错误;①处并没有发生断裂,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受到侵蚀,形成山岭。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岩层的埋藏深度统计曲线不能当成岩层形态来解题。牛轭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自然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示河道的演化顺序应该是()A.甲丙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甲乙 D.丁甲丙乙12.牛轭湖形成后,在自然状态下,其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主要原因是()A.湖水倾泻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C.气候逐渐干旱,雨水补给减少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流经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根据图示,丁是最初的弯曲河道,下游有一个“Ω”形;丙显示河道愈加弯曲且下游被裁弯取直,形成一个牛轭湖;甲显示弯曲加剧,再次上游出现两个“Ω”形;乙显示河道被裁弯取直后形成两个新的牛轭湖。因此,正确的顺序是丁丙甲乙,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自然状态下,湖水不可能大量流出,A错误;人类过量用水不属于自然原因,B错误;牛轭湖形成后,与原河道脱离,对当地的气候影响小,C错误;牛轭湖是弯曲河流发生自然裁弯后的遗留河道,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经历若干年后变成封闭的浅水湖泊,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D正确。故选D。【点睛】牛轭湖是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它是河流自然弯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河弯处的侵蚀作用加强,尤其是在洪水期,水流对两岸的侵蚀加剧,最终导致河流最窄处(颈部)被冲破,河流取直,原有的弯曲部分被废弃,形成一个与主河道分离的湖泊。这种湖泊因其形状像牛轭而得名。当冷暖气团相遇时,暖湿空气缓慢移动到原来被冷空气占据处,经冷却凝结成雾,这种雾被称为“锋面雾”。下图示意某地正在发生的一天气系统,M和N为两低压槽位置,①②③④四地中,有一地正在经历“锋面雾”天气。完成下面小题。13.判断该天气系统气流水平运动状态是()A.逆时针辐合 B.逆时针辐散 C.顺时针辐合 D.顺时针辐散14.图中最可能正在经历“锋面雾”的地区为()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3.A14.C【解析】【13题详解】结合图中风向可知,图中左侧低压槽上部①为西北风,属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下部②西南风为暖湿气流,形成的地面锋线向东南方向推进。右侧低压槽中③处吹来自较低纬的偏南风,为暖湿气流,④在北侧吹偏北风,为冷气流,明显③主要靠近④,地面锋线由南向北推进,故该天气系统气流水平运动状态是逆时针旋转,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偏东侧形成暖锋,偏西恻形成冷锋。当冷暖气团相遇时,暖湿空气缓慢移动到原来被冷空气占据处,经冷却凝结成雾,这种雾被称为“锋面雾”,说明锋面雾是暖锋形成的,图中①②位于冷锋附近,不会经历锋面雾,AB错误;④处目前还处于冷气团控制之下,不符合题意,D错误;③处吹来自较低纬的偏南风,为暖湿气流,④在北侧吹偏北风,为冷气流,暖锋由南向北推进,暖空气逐渐取代冷空气,③符合"锋面雾”形成的天气条件,C正确。故选C。【点睛】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地区,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为温带气旋。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其冷锋位置总是在低压中心的西侧(偏左侧),暖锋的位置总是在低压中心的东侧(偏右侧)。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并常伴有雷降雨、冰雹、冷锋天气等。具有不同性质的两个气团相互碰撞,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不稳定层结,是飑线形成的必要条件。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飑线位置(飑线尖端指向其移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在垂直方向上,有利于飑线形成的气团分布有()①高空干冷②高空暖湿③低空干冷④低空暖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6.夏季午后飑线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摩擦力大 B.湖面温度低 C.空气对流减弱 D.热量得到加强【答案】15.C16.B【解析】【15题详解】飑线‌属于强对流云带,气团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要有利于形成对流运动,高空气团干冷,容易产生下沉运动,低空气团暖湿,容易形成上升运动,①④正确,C正确。低空干冷、高空暖湿大气稳定,不利于对流运动的形成,②③错误,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夏季午后湖面温度相对陆地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飑线‌天气系统热量补充减少,势力逐渐减弱,B正确;湖面摩擦力相对于陆地较小,A错误;对流运动减弱,是湖面温度低导致的,C错误;夏季午后湖面温度相对陆地较低,热量补给较少,D错误。故选B。【点睛】飑线‌是一种强对流天气现象,通常由多个‌雷暴单体排列成线状或带状组成,伴随着雷暴、大风、‌冰雹等剧烈的天气现象。飑线的形成与不稳定的大气环境、地形影响以及高空风场密切相关,其移动速度和方向受高空气流的影响,具有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极强的特点。‌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17.下图示意某时昼半球状况,①地为昼半球的中心。该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七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地。(2)此时①、③、⑤、⑦四地中,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地,昼长最长的是____地,相同杆长日影最长的是____地(不考虑天气的影响)。(3)此时新一天的范围大概为____。(4)此时某架飞机从④地起飞10个小时后到达③地,到达时③地的区时为____。(5)此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该日出现极昼的范围为____。(6)从当日到当年国庆节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将____。【答案】(1)②(2)①.①②.⑤③.③(3)140°E~180°(4)21:40(5)①.70°②.70°N及其以北地区(6)先变慢再变快【解析】【分析】本题以某时昼半球状况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图中②位于赤道上,所以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②。【小问2详解】由图中信息,图示为昼半球状况,北极是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根据图中纬度,判断直射点在20°N附近,该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说明直射点一直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点,白昼时间越长;③⑦位于南半球,①、⑤位于北半球,⑤纬度较高,白昼时间最长。图示昼半球是以直射点为圆心的大圆,离圆心越远,太阳高度就越小,影子越长。读图可知四地中①位于圆心,无影长;⑤位于20°N以北,离圆心近,影子短;③位于20°S以南,⑦20°S以北,所以③离圆心最远,影子最长。【小问3详解】新一天的范围以0点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为界。读图可知,图示为昼半球,①地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正午12点,即40°W上12点,0点位于140°E的经线上,所以新的一天的范围是140°E到180°。【小问4详解】读图,图示为昼半球,①地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正午12点。图中显示,该地经度是40°W,所以该地使用西三区的区时,即45°W经线的地方时,此时区时是11:40。飞机从④地起飞时,③地的区时与①地一样,是11:40,飞机飞行了10个小时,③地也经过了10小时,所以飞机到达时③地的区时为11:40+10=21:40。【小问5详解】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直射点在20°N,所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90°-(40°-20°)=70°。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为90°-20°=70°,即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小问6详解】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0°N且正向北移动,该日到7月初,公转速度减慢;7月初到国庆节,公转速度加快,所以从当日到当年国庆节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将先变慢再变快。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答案】(1)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气候干旱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域面积减少;地表裸露面积扩大,沙源丰富。(2)丙地。受低压槽控制,位于冷锋锋后;风速大,挟沙能力强。(3)偏北风转为偏西风;丙地气温有所降低。【解析】【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以澳大利亚历史上经历的一场严重沙尘暴事件为情境,涉及了沙尘暴形成条件、有关天气系统等内容,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与灵活运用,突出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小问1详解】材料中提及2002年4月到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气候严重异常。由于该时段当地主要属于冬、春季节,受副高或信风控制,澳大利亚这段时间处于旱季,其主要表现可能为降水偏少,会导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的情况。作用:2002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现象,加剧了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春季天气变暖,气温回升,为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小问2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因此丙地位于冷锋锋后;风速大,挟沙能力强。【小问3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同时也是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过程,伴随着气温下降;由于大气中尘埃较多,致使白天削弱作用增强,气温较低,夜间保温作用增强,使得全天温差变小。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明乘船游览洞庭湖时,意外发现一座仿佛建在水中的浮塔,因担心船只搁浅不敢靠近观察。据当地渔民说,每年特定季节可乘船近距离观察这座“水上奇塔”。为更好地了解“水上奇塔”的形成,小明查阅资料得知:①洞庭湖原为断陷盆地,长期处在缓慢沉降中。②近代长江对洞庭湖的湖盆形态变化起主导作用。③史料记载,该塔是始建于1782年的镇江塔(下图),当初建在资水入湖口的西岸陆地。(1)判断乘船近观镇江塔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2)小明猜想“水上奇塔”的形成可能与洞庭湖的湖盆形态变化有关。根据这一猜想,说明“水上奇塔”的形成原因。(3)除小明的猜想外,你对“水上奇塔”的形成还有其他何种猜想?请提出一种猜想,并列举为验证猜想所需查找的资料。【答案】(1)夏季。理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流域降水丰富,长江及周边径流大量汇入,使水位升高,船只不易搁浅。(2)长江对洞庭湖的湖盆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