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教研片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教研片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教研片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教研片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教研片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仙游县高中第二教研片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郊尾中学郑雄双审题人:***中学***注意事项1.本科考试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考生须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作答,答题前,请按要求填写学校、班级、考号、姓名。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三门峡的张先生于2023年春节期间去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十区)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除夕(公历1月21日)上午张先生从新郑国际机场出发时,机场显示时间为10:50,到达墨尔本时,当地刚好进入1月22日。完成下面小题。1.飞机飞行时间约为()A.10小时50分钟 B.11小时10分钟 C.12小时50分钟 D.13小时10分钟2.张先生在澳大利亚旅游期间,下列现象符合事实的是()A.三门峡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B.墨尔本的白昼逐渐变长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D.天安门的升旗时间逐渐推迟【答案】1.B2.A【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张先生出发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月21日10:50,此时墨尔本(东十区)当地时间为1月21日12:50,到达墨尔本时,当地刚好进入1月22日,时间为1月22日0时,飞机飞行时间约为24:00—12:50=11小时10分钟,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张先生在澳大利亚时间为1月21日到2月5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三门峡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A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墨尔本位于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B错误;此时地球公转轨道逐渐远离近日点,速度逐渐变慢,C错误;北京白昼变长,日出变早,天安门升旗时间提前,D错误。故选A。【点睛】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①②③④为四条河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四条河谷中最可能存在地下暗河补给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图中甲岩石最可能为()A.板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砂砾岩【答案】3.A4.B【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①处河谷中分布着石灰岩,透水性好,最有可能存在地下暗河,A正确;②处、③处河谷是页岩、④处是砂岩,透水性不好,不能形成地下暗河,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岩石位于花岗岩和石灰岩接触地带,最可能是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大理岩,B正确;板岩是页岩变质形成的,A错误;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冷却凝结形成的,C错误;砂砾岩是沉积岩,D错误。故选B。【点睛】出露于地表的岩浆岩、变质岩及沉积岩在流水、冰川、大气、生物等各种地表营力的作用下,经表层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及固结成岩)可以重新形成沉积岩。地壳表层形成的沉积岩经构造运动的作用可卷入或埋藏到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当受到高温作用以至熔融时,可转变为岩浆。高温熔融态的岩浆侵入别的岩层或者向上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就会形成岩浆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民间谚语;关于这句谚语,有一种解释是:从前黄河河道不固定,经常会改道,某个地方原来在河的东岸,若干年后,因黄河水流改道,这个地方会变为在河的西岸。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下图中,各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可能形成类似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效果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6.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以下关于黄河大多数改道原因分析较合理的是()A.黄河上游地区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故而改道B.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沉积较多,易引起决口而改道C.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大,改道方便取水D.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多次迁移引起改道7.下列关于黄河改道后可能带来的后果,说法较准确的有()①短时间内黄河水患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②原黄河三角洲面积逐渐萎缩③有利于黄河下游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④增加了部分耕地面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5.A6.B7.D【解析】【5题详解】根据材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描述的是从前黄河河道不固定,经常会改道,某个地方原来在河的东岸,若干年后,因黄河水流改道,这个地方会变为在河的西岸。读图可知,图中甲、丁位于河流东岸,甲处位于凹岸,丁处位于凸岸,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处会继续侵蚀,丁处会继续堆积,弯曲的河道不断发展,乙处凸岸继续堆积,甲处凹岸继续侵蚀,凹岸甲弯到了更偏东的位置,凸岸乙到达了甲原有的位置,使得甲处从河的东岸变成河的西岸,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到下游平原地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增多,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容易引起决口改道。B正确;黄河上游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但不是黄河改道的主要原因,A错误;农业用水量大,取水方便不是黄河改道的主要原因,C错误;人口迁移不是黄河改道的原因,D错误,故选B。【7题详解】黄河改道更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水患加重了,①错误;改道可能导致入海口移动,原黄河三角洲失去泥沙补给,海水侵蚀作用可能增强,面积逐渐萎缩。②正确;水土流失不是下游的主要问题,黄河下游主要的问题是地上河,③错误;改道后原河道废弃变成河漫滩作为耕地,可能会增加部分耕地的面积,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河谷发育的过程中,由平直的河流,变为弯弯曲曲的河流,这主要是因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一开始流动,便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左、南半球向右)。偏转的河流便会冲蚀河岸,使之慢慢凹进去,变为凹岸。同时在另一岸的河水流速较慢,发生沉积,变为凸岸。海岸沙丘指在开阔、有大量松散沉积物源的海岸地带上,向岸风将未固定的沙粒吹到离岸不远处堆积而形成的沙丘。海岸沙丘在辽东湾沿岸广泛发育。图示意盘锦市海岸沙丘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该区域海岸沙丘形成过程中,多吹()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9.推测盘锦海岸沙丘发育最强烈的季节主要出现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0.组成该区域海岸沙丘沙粒的迁移过程是()A.流水搬运、堆积—风力搬运、堆积—海水搬运、堆积B.流水搬运、堆积—海水搬运、堆积—风力搬运、堆积C.风力搬运、堆积—流水搬运、堆积—海水搬运、堆积D.海水搬运、堆积—流水搬运、堆积—风力搬运、堆积【答案】8.D9.A10.B【解析】【8题详解】海岸沙丘是向岸风将未固定的沙粒吹到离岸不远处堆积而形成的沙丘。图中海岸沙丘分布在辽河入海口的东侧,向岸风应该是偏西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9题详解】海岸沙丘发育最强烈说明偏西风风力大,海岸附近未固定的沙粒多,我国北方春季多大风,且河流为进入雨季,入海口处沙粒丰富,风将沙粒带到东岸沉积形成沙丘,A正确。夏季、秋季吹东南风为主,沙丘不会分布东侧,BC错误。冬季风力不如春季大、频繁,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组成该区域海岸沙丘沙粒是来自河流的堆积,辽河等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为沙丘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辽河从上游携带泥沙在河口堆积,后近海水搬运、堆积在海岸,最后春季持久干燥的向岸风为沙丘的发育提供的动力条件,在东侧沉积形成沙丘,组成该区域海岸沙丘沙粒的迁移过程是流水搬运、堆积—海水搬运、堆积—风力搬运、堆积,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解题注意沙丘是在向岸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沙丘分布在东侧,向岸风是西风。大凌河、辽河等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为沙丘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狄那里克山脉是欧洲东南部的一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山上广泛发育有石林、漏斗、小盆地、溶洞和地下河等地貌。下图示意狄那里克山脉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狄那里克山脉()A.其南北长度超过600千米 B.夏季的溶蚀作用更加显著C.处于欧洲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12.狄那里克山脉主要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是()A.流水溶蚀——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流水溶蚀——变质作用——地壳抬升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 D.沉积作用——地壳凹陷——流水溶蚀【答案】11.A12.C【解析】【11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狄那里克山脉所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溶蚀作用弱,B错误;欧洲大陆“十字路口”一般是指德国,C错误;根据上题分析,狄那里克山脉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薄,土壤贫瘠,D错误;根据图中信息,狄那里克山脉南北长度跨越的纬度超过6°,所以其南北长度超过600千米,A正确;故选A。【12题详解】根据材料,山上广泛发育有石林、漏斗、小盆地、溶洞和地下河等地貌。说明狄那里克山脉主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以石灰岩为主,石灰岩为沉积岩,其形成于浅海环境,是海洋生物遗体堆积形成的,之后地壳抬升形成陆地,石灰岩出露地表,最后被流水溶蚀形成,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喀斯特地貌形成最主要的条件:石灰岩广布,高温多雨的气候。2021年4月23日前后,新疆经历了一次锋面过境的寒潮天气,北疆发生大风、降温、降雪,南疆发生强沙尘暴。图1为不同时段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图2为不同时段锋面的垂直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观测发现,H气压系统到新疆后向东南方向移动,据图1,推测H气压系统向南和向东移动速度的差异及原因()A.向南移动快,南北两侧气压差更明显 B.向东移动快,南侧受东西向天山阻挡C.向南移动快,南侧等压线更密集 D.向东移动快,西侧亚洲高压强劲14.据图2中23日晨锋面的特征,推断此时天山北麓降雪天气的特点()①降雪强度大②降雪强度小③持续时间长④持续时间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锋面过境时,天山南麓发生强沙尘暴,而未出现明显降水的原因()①南疆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劲②天山南麓土质疏松,植被稀疏,沙源丰富,容易起沙③南坡气流下沉(南坡背风坡),水汽不容易冷却凝结④天山北坡气流上升形成降水,使得到达南坡气流水汽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13.B14.A15.D【解析】【13题详解】由图一对比23日晨和23日晚H气压系统的位置可看出,H气压系统向东移动得多,向南移动得少,说明向南移动得速度慢。原因是高大的天山为东西走向,向南受山地阻挡明显,移动速度慢,B选项正确,A、C选项错误。亚洲高压处在新疆北部,故D选项错误。故选B。【14题详解】图2中实线表示23日晨锋面,从图中可看出,锋面位于天山北坡处,坡度陡,说明受天山阻挡,锋面移动速度减慢,降雪时间长,③正确,④错误;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降雪强度大,①正确,②错误。综上所述,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15题详解】结合图2中西北—东南方向指示可看出,天山北坡气流爬升形成降水,使得到达南坡的气流水汽少,④正确;天山的南麓位于冷气团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不易出现降水,③正确。从图1中看,南疆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①正确。由材料可知此时为4月23日前后,正值初春,植被稀疏,沙漠土质疏松干燥,易起沙,②正确。故选D。【点睛】沙尘暴形成的主要条件是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干旱少雨、气温偏高是沙尘天气形成的天气气候背景;乱垦、滥牧、过度樵采,使植被遭受破坏、土壌裸露、土地沙化迅速扩展,是沙尘天气形成的人为原因。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下面小题。16.该溪流()A.晚于白垩纪形成 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C.流向为自南向北 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17.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A. B.C. D.【答案】16.A17.C【解析】【16题详解】由图可知,溪流发育在断层线处,白垩纪地层仅延伸至断层线,说明白垩纪地层出现断裂,断层在白垩纪地层之后形成,A正确。断层是地壳运动形成,溪流侵蚀地表可以形成峡谷,不可能形成断层,B错误。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因此,溪流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C错误,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以推测,溪流两岸等高线疏密程度接近,坡度相近,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结合图示信息,断层线以西,中间为白垩纪地层,较新,两侧为侏罗纪地层,较老,为向斜构造;断层线以东,中间为泥盆纪地层,较老,两侧为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较新,为背斜构造;因此,甲乙两地之间存在两个地质构造,A错误;甲至断层线一侧为向斜,D错误;断层线至乙处有两处出露二叠纪地层,B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地质作用判断的先后顺序:(1)沉积地层:下老上新;(2)向斜和背斜构造: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3)断层晚于两侧的岩层;(4)岩浆岩晚于其侵入的岩层;(5)变质岩晚于其接触的岩浆岩。下图为2022年1月15日某时刻在某城市(135°E,34°N)某路口拍摄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的照片。该信号灯的太阳能光板在工作时全天稳定地朝向正南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拍摄者镜头的朝向为()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19.拍摄照片的时间最可能是北京时间()A.5:00 B.9:00 C.13:00 D.18:0020.下次在同一时刻能够拍到该景观的日期是()A.同年的5月29日 B.次年的11月28日 C.次年的5月29日 D.同年的11月28日【答案】18.A19.B20.D【解析】【18题详解】根据题意,该地城市位于北半球,信号灯的太阳能光板在工作时全天稳定地朝向正南方向。图中正南方指向右下角,交通信号灯的影子指向接近西北,因此拍摄者镜头的朝向为东北方向,A正确,BCD错。故选A。【19题详解】根据题意,根据上题的分析,图中信号灯的的影子朝向西北方向,说明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此日为1月15日,该城市(135°E,34°N)位于北半球,太阳日出东南,上午位于东南,当地时间12时在正南方向,下午位于西南,日落西南。由经度可知,北京时间加1小时为当地地方时,该日当地昼短夜长,地方时6时以后日出,因此北京时间5时以后到11时以前,太阳方位位于东南,结合选项可知,拍摄照片的时间最可能是北京时间9:00,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当太阳直射同一位置时,能够拍摄到重复的景观,这两天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由于该日为1月15日,距离12月22日相差24天,所以11月28日太阳直射点位置与该日相同,因此下次在同一时刻能够拍到该景观的日期是同年的11月28日,D正确。次年的11月28日不是下次在同一时刻能够拍到该景观的日期,B错误。1月15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而5月29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不能够拍摄到同一景观,AC错误。故选D。【点睛】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都在正南方,因此为了保证太阳能集热板获得最多的太阳能,太阳能集热板应该朝向正南方位。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都在正北方,因此为了保证太阳能集热板获得最多的太阳能,太阳能集热板应该朝向正北方位。二、综合题(共3题,50分)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人们仰望星空,感觉日月星辰是挂在天上的。这个假想出来的“天”就是天文学中的“天球”。天球是以观测者为中心、以无限长为半径的一个假想的球体。从地球上观测的日月星辰及其运动实际是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下图示意以位于厦门(24°26’N,118°04’E)的观测者为中心的天球,以及二分日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不考虑太阳直射点在一天中的变化)。(1)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入“东”“西”“南”“北”。(2)在图中绘制二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大致轨迹。(3)下图为某年8月28日拍摄的厦门世茂双子塔日出照片(经影像处理)。根据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的变化规律,判断2个月后在同一拍摄点拍摄日出照片时太阳的位置(甲塔左侧、两塔之间或乙塔右侧),并说明判断理由。【答案】(1)(2)(3)乙塔右侧。8月28日日出东北;2个月后,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设置问题,涉及太阳视运动变化规律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厦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此全年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根据图中春秋分太阳的位置可确定地平面上左侧为正南方向,进而可确定其他的方向。作图如下:【小问2详解】作图时注意:冬至和夏至太阳周日视运动的轨迹与春秋分平行,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向,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9°,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2°08′,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小问3详解】该日为8月28日,厦门日出东北,此时太阳位于两塔之间;2个月后,太阳直射向南移动到了南半球,厦门日出东南,根据“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方向原则,东南方向位于乙塔的右侧,此时太阳位于乙塔的右侧。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市最高的山。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图1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图2为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峡谷景观图。(1)与多雄拉峰的岩石相比,南迦巴瓦峰的岩石更加______(坚硬/松软),简析南迦巴瓦峰西南坡陡峭险峻的原因______。(2)简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的原因。(3)多雄拉构造地貌类型是______,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说明隧道选择在多雄拉建设的原因______。【答案】(1)①坚硬②.断层抬升,冰川侵蚀(2)板块挤压,地壳不断抬升,流水不断下切侵蚀。(3)①.背斜谷②.岩层上拱,不易塌陷,不易渗漏(不易积水)。【解析】【分析】本题以南迦巴瓦峰自然条件和地质结构图为背景材料设置题,涉及岩石性质,构造地貌,河流地貌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由剖面图可知多雄拉岩层向上弯曲,可以判断其为背斜,背斜初始成山,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南迦巴瓦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其岩石更加坚硬。由剖面图可知,南迦巴瓦峰西南方向附近有断层结构,南迦巴瓦峰位于地垒结构,由于断层的原因,落差更大;由地理位置可推断,该山冰川活动较多,西南坡为西南风迎风坡,冰川更多,冰川的侵蚀作用形成更为陡峭的地形。【小问2详解】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到挤压隆起,而且地壳在不断上升,形成了高大的山体,所以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河流水不断的向下侵蚀,形成了幽深的河谷,峡谷幽深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小问3详解】由剖面图可知多雄拉为两侧高中间低的山谷,从岩层向上弯曲,可以判断其为背斜谷。背斜初始成山,而后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背斜构造为拱形结构,稳定性强,安全性高,背斜的拱形构造,使得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建设隧道处不易积存地下水,便于施工。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