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的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_第1页
超详细的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_第2页
超详细的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_第3页
超详细的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_第4页
超详细的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详细的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

语文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

施意见》,对高考内容改革顶层设计提出要求。2018年,习近平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

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

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教育改革相关政策

文件部署,从2016年起,教育部考试中心立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

制定用于指导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高考评价体系,系统解决

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等教育根本问题,这既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又从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给出了答案,也对包括语文在内的各科

命题工作清晰明确地提出设计目标和研制路径,提供了基本遵循。

高考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学

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综合要求,依据《普通高中课程

方案(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八《普通高中语

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和高

考评价体系,从制度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系统贯彻全国教育

大会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在服务高校人才选拔的同时,引导语

文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人才培养的体制

化建设。

1高考语文科的功能定位

高考是面向合格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学生的选拔性考试。

语文作为高中的基础学科,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统考科目。高考语

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力求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重点把握

以下3项原则。

第一,坚定立场与方向。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始

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语文的强大育人功

能和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继承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法治

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政

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关注

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在高考语文中的体现,关注与高中语

文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衔接,大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与发展。

第二,坚持科学与创新。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

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教育基本普及,人民群众对更

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教育的需求愈加迫切的新形势,语文

科考试内容改革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出发,依据高校人

才选拔要求和《语文课程标准》,努力体现各类高校选拔人才在语

文素养方面的共性需求;关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关注教育测

评理论和技术的新进展,科学把握语文教学与测评以及人才选拔的

规律,努力提升高考语文和高考选才的效度,及时更新、不断创新

高考语文的内容和话语体系。

第三,坚守传统与特色。我国历史悠久,语文教育和考试文化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长期的教育和考试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

德为先、注重公平、尊重知识等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和选拔观念。

现代语文独立设科100多年来,语文的教学与测评也已形成了鲜明

的传统与特色。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恢复高考40余年来,语

文课程改革的热潮不断,高考语文命题工作也始终是语文教育的关

键一环、重中之重。为了实现科学、公平、合理、稳定的测评目标,

高考语文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命题队伍和命题机制,积累了较为丰厚

的命题经验,形成了以语文科考试大纲为代表的成果内容。所有这

些,都需要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提升,以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

的教育评价理论与语文测评实践,确保高考语文改革的连续性,在

继承中前行,在改革中完善。

2高考语文科考查内容

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

识〃为考查内容,在此基础上,高考语文科以选才育人的核心价值

为引领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阅读与表达作为关键能力,

以语言、文学、文化等必备知识为学科基础,重在考查考生综合运

用所学语文知识和能力,灵活、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1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具备的良好政治

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综合,是在各学科中起看价值引

领作用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学生面对现实的问题情境时应当表现出

来的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高考语文科要发挥坚定学生理

想信念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爰国热情,在历史与现实、时代与

发展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要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在考查情境中得到品格之美的浸润和熏陶,

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品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全面提升个人

的人格境界和精神文明水平;要彰显语文科独特的美育特质,如通

过古代诗歌的鉴赏感受文学的意象之美、形象之美、色彩之美,甚

至语言文字精练之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情趣,

涵育审美修养,养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2学科素养

语文学科素养是语文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面对生活

实践和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灵活运用

语文科知识、能力与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质;

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整合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高校人

才选拔要求,可以在高考特定情境中表现并进行评价的知识见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贯通的整体素质、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从外显功能看阅读和表达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领域是全球化、

信息化时代终身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因

此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是高考语文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和决定要素。

阅读素养主要表现为在阅读中有效进行认知监控。基于阅读目的或

阅读要求,依据文本类型、文本长度及文本的复杂或熟悉程度,能

够准确、灵活地调动阅读策略与技能。在接受性、理解性阅读的基

础上,既可多角度、多层面地阅读,又能创造性地、批判性地阅读,

最终实现在教育中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表达素养主要表现为在

表达中有效进行认知监控。能够基于表达目的准确、连贯、得体地

陈述事实和见闻,表达感受和认识,顺利完成交际任务。基于表达

目的或表达要求,充分考虑语境因素,使自己的表达目标清晰、对

象明确、话题集中,充实而简明、鲜明又生动。熟悉口语和书面语

表达的一般规律和不同特点,灵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有章法也有个性地表达,有效增进人际间的沟通和理解。

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的今天,语

文学科素养还需从高中语文学习内容的维度来认识,并从〃语言建

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

理解〃4个方面予以强调,进而在高考语文中全面、综合而均衡地

予以最大程度的落实。

2.3关键能力

语文关键能力是语文科外显功能的集中体现,是落实命题立意

的平台和中枢;是可以通过〃做题〃来检测或推断学生应对复杂情

境,解决非规则、不确定性真实问题的“做事〃能力。语文关键能

力的主体内容可从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2个方面进行总体设计,并

予以分类、分层地呈现。

2.3.1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由信息性阅读、文学性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3方面的

能力构成。

1)信息性阅读能力。

信息性阅读是以求知求真的态度与方式阅读文本,从而不断拓

宽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其对象主要有论述性文

本和实用性文本。对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要求有:在熟悉论述性文本

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

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

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

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

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

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

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

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

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

2)文学性阅读能力。

文学性阅读是以审美的态度和方式阅读文本,涵养性情,滋润

心灵,从而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丰富关于文学和世界的

想象与认知,其对象主要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

对文学性阅读能力的要求有:能在积极主动的阅读中,感受、想象、

体验作品呈现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领悟作品表达的感情、思

想和观念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审美鉴赏

和审美评价;对常见文学类作品的基本特征、一般体例和主要表现

手法有所掌握,在了解文学史常识和文学创作一般规律的基础上,

对文本艺术创新的主题意向、思想蕴涵能有所领悟并展开联想,对

作品的表达效果和思想艺术价值作出合理分析与评价;对文本建构

和文本理解所涉及的复杂因素,前者如作者倾向与意图、作品语言

与形式,后者如读者立场、阅读取向、欣赏角度、评价标准等,具

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

和时代精神。

3)古代诗文阅读能力。

古代诗文阅读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独特内容设置,显示了积淀与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发挥着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

化自信的积极作用。对古代诗文阅读能力的要求有:熟悉掌握常用

文言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式,

能准确理解文意,正确标点古代诗文,并能将古代诗文准确地翻译

成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

2.3.2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语言策略与技能、写作能力2个方面。

1)语言策略与技能。

语言策略与技能是指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

目的,进行准确、连贯、得体表达的能力。要求为:熟悉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中常用规范字的字音、字义和字形;掌握基本的语法规范

和标点符号用法、语篇衔接的常用手段,以及常用的语用规则、修

辞手段;能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正确地遣

词造句,准确地表情达意,有效完成交际任务。

2)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指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构建语篇进行表达

和交流活动的能力。要求为:熟悉各种实用文体和文学体裁的特征

及写作常识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能根据写作的具体情境和要求,

正确选用文体、语体,灵活使用语言文字和各种表达手段,构造完

整语篇;掌握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能

按语篇功能和写作目的,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符合文

体和语体的要求。

2.4必备知识

必备知识是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也是进入高校进行

专业学习所必需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高考语文要求的必备知识,

主要包括3个部分:一是语言文字知识,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

字词句法相关知识等。二是文学审美知识,如小说、散文、诗歌、

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此外,还包括《语

文课程标准》涉及的文学作品和背诵篇目等相关知识内容。三是中

外文化常识,如中外优秀文化中艺术、历史、科学等领域的基本常

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常识

等。

3高考语文科考查要求

为体现高考评,介体系提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

性〃考查要求,高考语文科发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考查学

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突出语文的综合性、实

践性、通用性,重点考查阅读素养、表达素养,以及进入高等学校

继续学习的潜能。

3.1基础性

要求学生具备符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社会生活实践需要、终

身发展需要的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对语文各领域

基本概念、原理、思想方法的考查,弓I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和

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3.2综合性

突出考查学生掌握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不同知识间的交叉与渗

透,引导学生全面完整认识问题的复杂性与动态性,综合运用语文

学科的知识、方法,灵活调动阅读与表达策略,以有效解决复杂情

境中的各种语文任务。

3.3应用性

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增强语文联系实际的能力,

善于观察、体验,主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4创新性

通过设计开放性和探究性的情境与设问,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

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大胆提出自己的观

点和结论,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加以探讨,对同

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

4高考语文科考查载体

情境是实现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载体,高考评价体系〃一核

四层四翼〃的实现需要借助情境化的设计理念与实践,才能确保改

革设计目标的落实落地。高考语文试题以真实、典型、具体的语文

实践活动情境为载体,要求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现代文阅读、古

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任务。高考语文试题情境主要有以

下3种。

4.1个人体验情境

个人体验情境是指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基于学

生的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与自主写作实践,强调在各自不同的语文

实践活动中,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具体应用情境。

4.2学科认知情境

学科认知情境是指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的具体过程。基于语

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突出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过

程的语文学科认知能力。

4.3社会生活情境

社会生活情境是指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基于语文学科特有的工具性、基础性、实践性,突出运用祖国语言

文字参与社会实践的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高考语文科内容改革立足高考评价体系,突出语文的学

科特色,在适应高校人才选拔、回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也

体现国家课程标准和语文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随着考试内容

改革的逐步深化,高考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也需要在探索和实践中

不断充实、完善、提升,努力发挥和实现语文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

和价值,力求对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国家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自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全面推广使用以来,高考语文试卷的题量

虽然基本稳定,但是试卷的阅读量却在不断增加。同时,选择题的

题量在逐渐减少,非选择题的题量则在增多,答题书写量也在不断

增大。不仅如此,为了纠正猜题押题、机械刷题和套路化答题等倾

向,高考语文越来越强调根据文本内容和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来设

置试题,注重对考生以阅读和表达(写作)为重点的解决语言运用实

际问题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因此,高三语文复习备考,

必须着力做好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那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如何

将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落到实处,筑牢高考语文的根基呢?笔者认为,

正确且有效的做法是系统复习,用好教材。

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引导教学近年来,高考语文致力于

理顺教考关系,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促进教考衔接和〃教〃〃学〃

〃考〃的有机统一,命题材料和试题与高中语文教材的关联度也在不

断增大。具体表现为:

1.名篇名句默写大都直接取材于高中课文。

2.命题材料与教材紧密关联,如2022年全国甲卷实用类文

本阅读材料水稻育种与《喜看稻菽干重浪一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

奖获得者袁隆平》、全国新高考I卷语言文字运用I的阅读材料〃科

学家栾恩杰〃与《〃探界者〃钟扬》,全国甲卷的作文材料和新高考口卷

现代文阅读I的阅读材料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等。

3.试题内容的课内外融合,如2022年全国甲卷、乙卷和新

高考I卷的文言实词试题,全国甲卷第21题的修辞试题及全国乙

卷第16题比较阅读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与《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排遣离愁的方法的不同。

这启示我们,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想要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就

要充分利用好高中语文教材。只是用好教材不是对已经学过的课文

平均用力,更不是简单地把课文再〃过〃一遍的“炒剩饭〃,而是根据

复习的进度和需要,对教材内容区别对待,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就复习的具体实施来说,目前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普遍以某种高

考语文复习资料为依托,系统全面地展开,一般先复习语言文字运

用、文言文阅读等基础性较强的板块,再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古

代诗歌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等,而把写作复习训练穿插其中。本

文重点探讨在一轮复习中如何用好高中语文教材的问题。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是高考语文考查内容和题型变化最多、最频

繁的部分,几乎每年都有新的题型出现。近几年,全国卷的这一板

块通常选用两个阅读语段,内容涉及优秀传统文化、日常生活和科

技新进展等方面,借助这些内容创设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考查正

确使用词语和标点符号、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句衔接连贯、语段内

容概括及词语、句式、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等方面的语言运用和鉴

赏能力。其中,正确使用词语重点考查的是成语,但题型由以往的

选择题变成了填空题。

该板块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取材广,变化快,时效性和应用

性强,在一轮复习中,主要借助复习资料来进行。除此之外,还可

以借助教材内容来巩固复习效果。

首先,可以借助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探究

性学习专题和包含较多成语的《劝学》«赤壁赋论语〉十二章》«《老

子〉四章》«滕王阁序》等课文,做好重点词语特别是成语的积累。摘

录出这些课文中的成语,从出处、意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明确成语的来源、意义及使用场景以及误用示例等,从而有效促进

成语积累,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其次,利用课文中与近几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材料字数相

近、难度大致相当的语段,尝试拟制模拟试题。这样的语段,有的

侧重描述故事,如《祝福》一文中〃我〃与祥林嫂的偶然相遇、《荷花淀

»一文中水生与水生嫂的对话等;有的侧重状物写景,如《荷塘月色》

一文中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我与地坛》一文中对'古园〃景物的描

绘等;有的侧重议论说理,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中对

〃工匠精神〃内涵的阐释、《说〃木叶、一文中对'木〃的暗示性的分析等;

有的侧重说明事物或事理,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对有关中国

建筑的〃文法〃和〃词汇〃的说明、《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一文中对〃宣

夜说”的分析等。这些语段内涵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粹。我们虽

然学习过了,但是未必真正理解内容复习时如果能深入分析探究,

参照近几年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提出问题并拟出答案,对提高语段

阅读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题答题能力会有很大助益。比如,对〃我〃

与祥林嫂相遇这一片段,可以提出:

1.〃她一手提着竹篮……是一个乞丐了〃,能不能改为〃她一手

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

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为什么?

2.试分析这段人物描写的艺术特点。对阐释〃工匠精神〃内涵

的这段文字,可以提出:

①文中的〃炉火纯青〃〃废寝忘食〃〃巧夺天工〃等成语可不可以换

成其他成语?为什么?

②根据本段内容,给〃工匠精神〃下定义,不超过6。字。

文言文

1.背诵篇目

近年来,高考名篇名句默写题绝大部分出自高中语文必修和选

择性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和古代诗歌。因此,名篇名句复习的重点

应该是背诵并掌握这五册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代诗文。古代诗文的

背诵需要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最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

背诵计划,分散有序、按部就班地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对《赤

壁赋》«离骚》等篇幅较长和难写难认、易错字较多的课文,最好抄

写。在背诵或抄写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思考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有

可能成为高考情境默写的考查对象,情境提示语该如何设置等,以

提高背诵效率和复习的针对性。同时,对课文中出现的文学文化知

识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活用的实词、文言特殊句式等,摘录出

来,分类整理,分析探讨这些文言现象的内在规律。这不仅能有效

促进古代诗文阅读能力的进步与提升,还有助于丰富文化积累,提

高文化素养。

2.非背诵篇目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出处,不再局限于正史类古代典籍,而

呈现出向《战国策》«说苑》«贞观政要》等其他古籍扩展的趋势,但阅

读难度与教材中的传记类文言课文基本相当。阅读试题随文设置,

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实词词义及相关文化知识的理解、文言语

句翻译及文章内容的提炼归纳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一轮复习中,

要注重利用好教材中的《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苏武》«廉颇蔺相

如列传》等史传类文言文名篇。

对这类课文,首先,要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

和精神品质,分析探讨课文在叙事、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手法和

特点。其次,比较鉴赏,即用比较的方法对课文做更深入的鉴赏探

究。可以是课文内部的比较,比如对《苏武传》一文中卫律、李陵对

苏武的劝降,就可以从劝降的方式、态度以及苏武的反应、原因等

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也可以是课文之间的比较,比如就李陵对苏武的

劝降和烛之武对秦穆公的游说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劝说的背景、对

象、方式方法、效果及原因等方面的异同。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更能有效提高阅读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再次,摘录整

理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及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借

以提高分析推断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识别、判断文言特

殊句式和理解把握其规律、特点等能力。最后,还应该选择课文中

的若干重要语句或段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总结文言文翻译的

方法技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

全国新高考卷羽代文阅读I考查的是信息类文本阅读,新教材

老高考的部分省份也已将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合并成信息类文本考

查。信息类文本的阅读材料通常是同一主题的两则或三则材料的组

合文本,内容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及科技发

展等方面极为丰富且涉及面广,并且与课文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

阅读试题,既有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把握和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

也有对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论证逻辑的理解,还有综合利用文本

信息进行实证、推理和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以及利用个人知识

积累和从文本中获取的信息,来把握事物本质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

问题等。

就阅读量来看,高考信息类文本一般1700字左右,这与教材

中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修辞立其诚》等文章的阅读量基本相当;就阅读难度来看,与这几篇

课文也相差不多相比《说‘木叶"改造我们的学习》«自然选择的证

明》等篇幅较长的课文要略低一些。因此,在信息类文本复习时,

可以借助对这些课文的深度研读探究及相关问题的追问解答,来巩

固提高这类文本的阅读能力和试题解答能力。深度研读探究时,重

点应该放在对文章观点和作者态度、论证思路和结构等方面的理解

把握,以及对论证技巧和语言特色等的分析探讨和相关内容的比较

鉴赏上。

对文章观点和论证思路的理解把握,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见下

图)。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结构导图

引论(提出问魔):以同界的方式提出观点——人的正确思想Q能从社会9;践中来

的1.存在和思想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止

本论(分析问题):

从物质和精神的解

从证关系角度论证认

哪识的来源和过程

结论(解决向SS):进行辩证唯物七义的认识论的教育,端正思想.调商研究.做好工作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哲学文章,仅仅理出结构框架、明确论证思

路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和把握,还要做更深入细

致的分析。比如,为什么文章开篇提出了三个问题,但只回答了两

个〃不是〃?其实,在这三个问题中,第一个是全文的总纲,统摄全文

并包含了后两个问题。第二、第三个问题是并列的,前者否定批判

了认识论问题上的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独立

存在着所谓〃精神世界〃;后者否定批判了主观唯心主义,也就是认为

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同时,对文中所阐述的感性认识和理

性认识,可用表格来对比分析。

古代诗歌和文学类文本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虽分属不

同的板块,但两者都属于文学类文本阅读,所以有很多相通之处,

比如都要理解感受作品的形象、语言和作者的情感,都要欣赏、鉴

别和评价作品的风格特色和艺术手法等。

1.古代诗歌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向来是考生最感为难和束手

无策的板块。原因一是读不懂诗歌内容,二是对具体的诗歌阅读鉴

赏试题不知从什么角度作答。对此,有效的解决之道,还是从教材

中找方法。因为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诗歌都是经过时间淘洗

的公认的名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堪称典范,而高考古代

诗歌阅读所选诗歌的阅读难度通常都与课本中的古代诗歌基本相当,

将课本中的古代诗歌读懂悟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然而,高三

复习备考时间紧、任务重,将教材中的每一首古诗词都读懂悟透,

客观上很难做到。

同时,近几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材料绝大部分是唐宋时期的诗

词。因此,复习时可以从教材中选择若干首与近几年高考古代诗歌

的篇幅和阅读难度大致相当的唐宋诗词,如《登高》«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念奴娇,过洞庭》«登快阁》«临安春雨初霁》等,进行探究

性阅读赏析,通过对诗歌的意象、思想情感、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

等的分析鉴赏走进诗歌情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等。

在此基础上,模仿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针对这些诗歌的内容和

特色设置阅读鉴赏题,并拟出答案。这对提高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

力和解答试题都大有裨益。

鉴于高考古代诗歌比较阅读和鉴赏及相关试题明显增多的趋势,

在复习时可以加强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和鉴赏训练,以提高这方面

的应对能力。比较阅读鉴赏的对象,可以是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

品,也可以是同一时期不同作者的作品,还可以是相同题材的不同

作品等。就上文所列诗歌来说,杜甫的《登高》与黄庭坚的《登快阁》,

就可以从写作背景、主要意象、意境、作者情感及表达技巧、语言

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鉴赏。

2.小说和散文

小说和散文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也是高考语文的难点

之一。客观地说,现在很多高中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少,阅读积累

单薄。因此,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上来看,高中生小说和散文阅读的

整体状况都不容乐观。这直接导致不少学生读不懂试卷中的小说或

散文。面对这样的现实,在一轮复习中,固然要尽量多阅读一些水

平较高的小说和散文,但还应该通过对教材中小说、散文名篇的深

度研读来适当弥补这方面的欠缺。选入教材的小说《百合花》«祝福

»«变形记(节选)》«老人与海(节选)》«荷花淀》等和散文《荷塘月色》«

我与地坛(节选)》«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等,都是公认的名篇,

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低于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并且篇幅和容

量都比试卷中的阅读材料长得多、大得多。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根据系统复习的需要和自己的阅读理解程度,从这些课

文中选择若干篇深入研读探究。小说侧重研读探究人物形象塑造、

叙述和情节安排、环境描写及语言特色等;散文则侧重主旨的理解把

握、行文线索、选择和组织材料的特点以及语言风格特色等。

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最好能够再进一步:根据高考小说、散

文阅读试题的题型和特点,依据课文内容,结合课后提示和单元学

习任务等,设计出相应的阅读试题,并拟出答案或写出分析探讨性

的短评类文章,从而将读写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助于认识和把握高考小说、散文阅读试题的

设置特点和规范、答题方法和策略,从而有效促进小说、散文阅读

鉴赏能力和阅读试题解答能力的进步与提升。

尽管写作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

在很多地方的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中,写作却往往不受重视甚至是被

搁置的。这对考场作文写作乃至整个高考语文都是极其不利的。在

一轮复习中,利用好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对改变这种状况往往能起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利用好教材中的作文素材。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写作试

题,就主题类型来看,主要有热爱祖国、团结协作,理性思辨、锐

意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弘扬传统、开拓未来,修养德行、

青年成长及责任担当、民族复兴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写作素材,在

高中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文素材,大致包括事例和名言警句两大类。

事例是指课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科技精英、劳动模范和英雄人物

等。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众多,既有课文作者,如心怀天下、立志为

推翻清王朝而献身的林觉民,乐观旷达、笑对坎坷、活出自我的苏

东坡,淡泊名利、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陶渊明,遭受腐刑、忍辱

负重、铸成信史的司马迁等;也有课文所写的主人公,如不计前嫌、

临危受命、说退秦师的烛之武,国事为重、胸怀广阔、隐忍退让的

蔺相如,虽遭放逐、心系怀王、以身殉国的屈原,持节牧羊、不改

初心、终归汉朝的苏武等。科技精英有潜心科研、刻苦攻关、科学

报国的袁隆平、屠呦呦、钟扬等;劳动模范和英雄人物有立足岗位、

精益求精、服务群众的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的焦裕禄,以及以钟南山等为代表的面对疫情、迎难而上、

战胜疫情的抗疫群体等。至于名言警句,在语文教材中更是俯拾即

是,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骐骥

一跃,不能十步;鹫马十驾,功在不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

泪满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高中语文教材这座作文素材

的富矿,我们不仅要善于并勤于积累,更要开动脑筋对以上事例和

名言警句思考鉴别,从而巧妙合理而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其次,向教材中典范的议论性课文学习论证方法和论证技巧。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通常都以议论文为主。近几年的高考

作文试题虽然文体没有限制,但根据写作任务或指令,绝大多数都

应该写成议论文。然而,面对一道具体的材料作文试题,考生往往

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如何审题立意,怎样拟写标题,怎么安排文

章的结构和行文思路,怎样选择和运用材料,等等。这一方面是因

为写作能力的养成需要建立在多读多写的基础之上,需要长期锻炼

和积淀,而高中学生却很少有时间去阅读,作文也写得不多;另一方

面,学生虽然学习并阅读了不少文章,并且其中不乏典范的议论性

文章,但没有或不会分析总结,没能从中领悟到议论文写作的方法

和技巧,从中汲取营养。

事实上,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典范的议论性文章,既有文言

文,也有现代文。文言文有《劝学》«师说》«五代史伶官传序》«六国

论》«答司马谏议书》等,现代文有《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改造

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在一轮复习中,对

这些课文,如果能够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先以思维导图或表格等

明确其观点,厘清其结构思路;再对其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等进行分

析探讨,融会贯通并消化吸收,则能够从中获得议论文写作的有益

启示和方法借鉴。

比如《师说》一文,可以用下面两个表格来厘清论证结构、方法,

并对第二段做深入分析。

1.教师的作用论证

一、提出论题

2,择师的态度、标准方法

1.

二、批判耻于

师2.

从师的时俗

说3.

三、从师的态1.圣人无常师

度和师生关系2.师生关系

四、写作缘由

第二段论

证的观点

正确的态错误的态作者的

度、做法度、做法评论

论据1

论据(纵向比较)

(三组对比)论据2

(自身矛盾)

论据3

(才黄向比较)

本段观点

与中心论

题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把《师说》和《劝学》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则不

仅能对议论文的结的安排、论证展开等有更深刻的领悟,还能进一

步认识到议论文写作的针对性和议论语言的特色等。

同时,如果学生能把月考作文从写作的针对性(即扣题)、谋篇

布局(即结构)、论证方法及论证语言等方面与这些课文对照分析,

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明确自己作文的得失,从而有效促进写作能力的

土日

JAEF^JO

最后,用好教材中的写作练习和专题研讨材料。在不少地方,

高三语文复习备考时,对写作的复习通常只是结合月考或联考作文

试题讲一讲审题和注意事项,而没有具体的写作指导和写作练习。

然而,在一轮复习中,只要能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练习、专题

研讨等下一番研究探讨的功夫,高考作文实际上是可教可学的。

高考作文试题基本上都是材料作文,试题也大都由作文材料、

写作任务或指令及写作要求等几部分组成。这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

不少写作练习题十分相似。不仅如此,高考作文试题在〃立德树人〃

的命题导向、注重对以思维能力尤其是思辨能力为重点的写作能力

考查等方面,都与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不少作文练习题和语文实践活

动的学习任务不谋而合。例如2021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和

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选择创造•未来”主题作文的材料,就与必

修下册第五单元的‘抱负与使命〃演讲稿写作练习及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的主题研讨〃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有着内在的关联,并且前者还提到了《荷花淀》等课文;2021年全

国乙卷,汉代杨雄关于加强修养、端正忠想、实现理想的名言对当

代追求理想的青年的启示,与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古代文化经典给我

们的启发、第八单元的〃责任与担当〃及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对

先秦诸子经典语句的认识等作文练习题,在命题指向和写作立意等

方面都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命题材料的高考作文试题,

与教材中的古代诗文或主题研讨活动如''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

词?〃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同时,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不少作文练习题还非常重视对学生思

维能力尤其是思辨能力的训练,如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明确提出对古

书的记载要敢于质疑并勇于探究、第四单元要求对〃常识中的‘理’〃进

行说明辨析、第八单元明确指出要〃有‘问期意识’,独立思考,才有

可能提高思辨能力〃并要求就传统纸质图书阅读与〃读屏〃或道德〃底

线〃进行思辨写作等。这与近几年高考作文重视对考生思维能力尤其

是思辨能力的考查是完全吻合的。

因此,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如果能够将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与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文练习题等联系起来分析探究,明确高考作文

试题与高中作文练习题在题型、命题导向、考查重点等方面的内在

联系,进而分析探索出高考作文的有效写作策略,将能在很大程度

上提高作文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考场作文写作能力的有效

坤吉

JAEF^JO

总之,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选择的路径不同,付出的时间

精力和到达的时间先后也会不同。同样,虽然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

方法和途径很多,但在凭借某种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进行系统全面复

习的同时,利用好高中语文教材既符合当前高考改革有效促进教学

与考试衔接的发展趋势,又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筑牢高考语文复

习备考的根基。

探析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在我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模块,不

仅对学生的语文成绩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

趣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行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存在较多误区,导致在高中语

文教学中仍旧采用〃老套〃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对语文产生抵

触情绪,从而降低语文学习的效率,本篇在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读

写教学的现行误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重难点进行对策的探讨。新

课改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水平的进步,对学生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

提升,同时也需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

与写作的结合教学。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大多

数语文教师在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结合策略,

从而使得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初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

合素养又无法得到发展,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语文教

师需要重视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使用,采取有效方法对学生进行读

写结合的教学。

一、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难点探讨〃读〃与〃写〃是两个相似的概

念,但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讲都是尤为重要的学习方法。而在现行当

中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采用

〃形式主义教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使用的重难

点,以及其重要性。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偏差性,这是现行高中

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中最基本的教学难点之一,也是需要教师引

导学生共同促进读写结合方式的重要步骤。第二个方面是学生在高

中时期课业压力较大,从而没有时间进行课内以及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