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教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教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教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教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中华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一个口

语交际、一次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四篇课文有根

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有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的《景阳冈》;有选自古

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有选自古典爱情小说

《红楼梦》第七十回的《红楼春趣》。口语交际是“怎么表演课本剧”,

将课本剧搬上舞台,重现课文中精彩的情节和难忘的对话。习作以“读

后感”为主题,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读书后的感想。语文园地包括“交

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快乐读书吧旨在带领

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品读精彩故事,感悟百味人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情节。

3.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4.引导学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

趣,感受名著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2.引导学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

趣,感受名著的魅力。

四、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优美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

郁的文学气息。我们在教着重指导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可采用读、

议、演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

五、课时安排

《草船借箭》2课时

《景阳冈》2课时

《猴王出世》1课时

《红楼春趣》1课时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1课时

习作:写读后感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课文五《草船借箭》

1.会认,会写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

教学目标讲这个故事。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4.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

人心的本领。

教学重点让学生读懂课文,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1.从“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

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

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感受法、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本课多媒体课件。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至第

四十六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

忌诸葛亮。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创设意境,渲染气氛。课前播放《三国演义》

中“草船借箭”片段的视频和主题曲。

2.调动积累。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

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

3.尝试交流,整体感知。

(1)谈话: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

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出示课题:草船借箭)

老师相信,许多同学都熟悉这个故事,谁来介绍一

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

(3)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二、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1.画出课文的中心句。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

画出课文的中心句一一“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

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品读感悟。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

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画出来,再用心体

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3.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画边体会。

4.交流、对话。

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品读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

面都看不清。”

角色换位,对比体会:这场大雾,诸葛亮、鲁

肃都看到了。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心里会怎么

想?

分角色扮读。

(2)联系上下文来体会。课文中这些地方能看出

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如,第2自然段:“诸

葛亮说:'只要三天。'”“诸葛亮说:'怎么敢

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

甘受重罚。'”“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

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

,,,

前。

第4自然段:“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

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

来……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

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第6自然段:“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

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

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

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

起去取箭。

第7自然段:“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

面对面都看不清。”

5.小组自学交流“诸葛亮懂地理”的情节。教

学过程设想如下:

(1)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或重点词语。

(2)交流体会。

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第6自然段:“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

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第8自然段:“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

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

受箭。”本句中“逼近”一词尤其能反映诸葛亮的

神机妙算:理由一:逼得太近,曹操必能识破秘密;

理由二:距离曹军水寨远了,又不能受到箭或受箭

面积不大。“度”的把握全在智慧。

三、课外延伸,回顾重点

1.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回、第四十六回和

第九十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点品读“诸葛亮识人

心”的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诸葛亮:神机妙算[[识懂天地文理

第二课时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再读课文,感受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一、欣赏名著,品读经典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草船借箭”

这个历史故事,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特别佩服诸葛亮

的神机妙算。有的同学说,诸葛亮通晓天文,有的

说他懂得地理,还有的说诸葛亮之所以能借到箭,

最重要的是因为他“识人心”。的确,课文详细描述

了“诸葛亮识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这节课

我们要探究的重点。如果老师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

的或最能展现自己才华的学习方式来欣赏、探究课

文描述“诸葛亮识人心”的内容,你会采用什么样

的学习方式来探究?

2.学生思考后汇报,老师梳理、概括出以下几

种学习方式:

(1)读:有感情地朗读。

(2)说:选择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再加上自己的

想象,有声有色地说一说。

(3)演:邀请几个同学,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一

演。

(4)评:评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一识人

心。

(5)写:根据看过的电视剧,展开想象,扩充、

编写“诸葛亮识人心”的某些场景。

3.学生讨论确定各自的学习方式,可以独立学

习,也可以合作学习。

4.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

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如:

(1)读:“诸葛亮识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

如果选择的是“有感情地朗读”这种学习方式,请

按照自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朗读,以求

达到声情并茂、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效果。

(2)说:采用“说一说”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

亮识人心”这方面的内容,你准备怎样说?

(交流要点:①主要的情节和内容要讲清楚。②

可以对故事的内容进行适当地创造,特别是第2自

然段的对话,要加上一些生动的提示语和有趣的细

节等。③语言要自然、流畅。不同人物的语言,要

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④说话时态度大方,要注意“听众”的反应,能用

目光和手势与他们进行交流。)

(3)演:如果选择“演一演”的学习方式学习

“诸葛亮识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该怎样演呢?

(交流要点:①要编好“剧本”:把课文内容改

为“剧本”,有些语言要适当改变。②选择好“演员”,

分配好“角色”。③各自熟悉“台词④准备好简

单的“道具”。⑤注意:可以演具体片段:比如,第

2自然段的“对话交锋”,第7自然段的“饮酒取

乐”;也可以串演整篇课文的内容。)

5.请同学们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根据不

同的要求,选择学习伙伴,欣赏名著,品读“诸葛

亮识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

6.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自由欣赏、品读;引

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一一识人心进行汇报,教

师参与、互动。

以第7自然段为例一一“诸葛亮笑着说:'雾

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

乐,天亮了就回去。

针对这个片段,如果是采用表演探究的学习方

式的同学,教学情境可以这样创设:

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

的地方有n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

的‘笑'。你们演演看,诸葛亮这时会怎么

,笑,?”

学生交流。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把“笑”的不

同内涵读出来。

二、营造“对话”,塑造人物

1.同学们能不能用恰当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来概

括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上台板书)

2.用关联词说话训练。

提供几组关联词:

因为……所以……如果……就……

只有……才……虽然……但是……

.就....

同学们尽量多地选用这几组关联词,结合刚才

你们概括出来的表示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把“草

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的前因后果介绍完整。

3.汇编诗歌,体味经典。

师:把故事编成了诗歌:

草船借箭不寻常,要论成败有文章。

都督周瑜欲陷害,孔明先生巧应对。

妙算天文雾漫天,通晓地理蒙曹操。

洞悉人心妙计成,箭如雨下满载归。

神机妙算诸葛亮,世世代代美名扬。

喜欢的同学读一读,也可以背诵下来。

三、链接名著,拓展文本

请同学们自由畅谈读《三国演义》的原著后的

体会,如“空城计”;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四、布置作业

1.接龙复述故事。

2.把文本演绎成课本剧。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诸葛亮:神机妙算一一识人心

教学反思

课文六《景阳冈》

1.会认、会写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故事

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并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

格。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

要内容,并领悟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感受法、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一、谈背景,知武松

1.话说,北宋政和年间,纲纪败坏,贪官污吏

把持朝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天下英

豪纷纷起义。于是,一部经典巨著就此诞生,它叫

——《水浒传》。今天,我们就去熟悉其中的一员。

此人,正是曾被人誉为“水浒第一人”的“行者”

武松。(板书:武松)

2.说起这个武松,还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

晓”。《水浒传》中,从第二十三回到三十二回,非

常集中地写到了他。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

自它的第二十三回。(出示:景阳冈)

二、查预习,理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把字

音读准确,不懂的字词可查阅工具书进行解决。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

(2)指名朗读。

(3)重点指导个别字词的音、形、义。

2.检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1)课文写了打虎,还写了什么?(喝酒、上冈、

下冈等。)

(2)除了打虎,课文为什么还写了这么多事情?

你怎么看?

(3)谈谈你对武松的印象。

3.小结:通过这样的整理,我们眼前出现了两

个武松:一个优点多多、一个缺点多多。到底武松

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去研究这个人

物。

三、入文本,探武松

1.任务一:合作研究武松的“优点”和“缺

点”。

(1)明确研究内容:课文的哪部分写出了武松的

优点?(打虎)哪部分主要写出了武松的缺点?(喝

酒和上冈)

(2)小组讨论。

(3)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2.任务二:这些内容描写的时候又各有侧重,

打虎部分主要是什么描写?(动作)喝酒和上冈主要

是什么描写?(语言和心理)

3.明确各自的学习方法。

4.交流反馈。

(1)优点部分重点交流:

①从中看出“武松”和“老虎”谁更厉害?展

开讨论。

②文中写老虎的厉害是为了突出武松的厉害。

③男女生合作再把这段文字读读,注意把需要

重读的词给强调出来。

(2)缺点部分重点交流:

文中哪些话最能看出武松的缺点?找出来读给

大家听听,并说说看出了什么缺点。(随机板书:倔

强、粗暴、好面子、自负、多疑等)

四、出文本,评武松

1.通过这样一研究,武松这个人物离我们又更

近了一步。那你是怎么看待武松这个人的呢?接下

来我们要完成本节课的第二个任务。拿起你的笔,

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

2.出示相应的学习提示:

根据你的看法,给武松的“优点”和“缺点”

排排队,把结果写在作业纸上。

3.交流反馈。

4.小结:从总体上看,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武松?

(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但优点胜于缺点。)

五、课外拓展

1.把“武松打虎”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亲人或朋

友听。

2.读一读《水浒传》中与武松有关的章节,继

续探究武松的性格。

板书设计:

景阳冈

机智、勇敢、敏捷、镇定

武松

多疑、自负、死要面子、倔强

第二课时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再读课文,体悟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2.复述你自己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

二、品读“喝酒”部分,体会武松的豪爽和倔

1.分角色读武松与酒家的对话,边读边体会,

你对武松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指两名学生分角色

读武松“喝酒”部分,指导学生读出不同角色的语

气)

2.全班交流。

(1)“武松端起碗,一饮而尽……有饱肚的买些

吃酒。(豪爽)

(2)“武松道:'休得胡说……我也有鼻

子。(豪放、倔强)

(3)“武松道:’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

却把大虫吓我?(浑身是胆)

3.思考:本文重点是打虎,为什么用大量的篇

幅写喝酒?

(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为下文写打虎作准备。)

三、细读“打虎”部分,感受武松的智勇

1.读武松“打虎”部分,填空:

(1)武松见大虫()来,()在一边;

大虫把腰胯一(),武松()在一边;大

虫把虎尾到竖起来一(),武松又()在

一边。

(2)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把大虫顶花

皮()住,()在地上,用脚往大虫面门

上、眼睛里只顾乱(),大虫把身底下扒起两

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

下黄泥坑里,左手紧紧()住顶花皮,右空出

右手来,()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

力,只顾()o

2.我们填的这些词语都是什么词?(动词)

3.老虎进攻主要用了哪三招?武松又是怎么应

对的呢?

(老虎:扑、掀、剪;武松:闪、躲、闪)

4.面对老虎进攻,武松为什么没有正面应对,

而是两“闪”一“躲”?

5.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武松不仅武艺高强、勇猛过人,还机智灵敏,

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英雄。)

四、链接阅读,了解名著之“高明”

1.链接阅读: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

叹对武松及《水浒传》的评价:武松,天人也。武

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

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

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2.学生自由谈感受。

五、课堂小结

1.武松是一个很具有争议性的人物,要想真正

了解武松,就应该置身于整个故事情节中,与他同

命运、共呼吸,这节课只是个起点。课外再去读读

《水浒传》中写武松的其他章节,相信你们会有更

多的发现。

2.《水浒传》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共有705个,

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传奇。让我们阅读百年《水浒

传》,认识百位英雄,发现百味人生!

板书设计:

景阳冈

武松打虎倔强豪放机智勇武

教学反思

课文七《猴王出世》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石猴出世和成为猴王的经过,体会石猴敢作

敢为的性格特点。

3.在阅读中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来理解,体会《西游记》的语

言风格,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过,体会石猴敢作敢为的性格

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古代白话文的意思,产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朗读感受法等。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初读感悟教学批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看过《西游记》这本书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喜

欢《西游记》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西游

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无穷的魅力吸

引了无数的读者。

老师也喜欢《西游记》,我最喜欢其中的角色是

孙悟空。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节选自《西游记》。

我们来看看,最初的孙悟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

印象?

二、根据“阅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

1.学生默读“阅读提示”,说一说本课的重点

问题。

2.学生回答:(1)石猴是从哪儿来的?(2)石猴

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三、指导阅读,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感悟石

猴的形象

1.指名读、齐读描写“石猴出世”的语句。(板—

书:花果山石猴出世)

2.第1自然段中哪一句话介绍了石猴的生活?

指名读。赏析句子(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

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

友,猱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3.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合作朗读,读出石猴的自在、快活、友善、

可爱。

5.小结过渡:这只快乐、自在、可爱的石猴是

怎么当上猴王的呢?

四、自主品读感悟,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

感悟猴王的形象

1.思考: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用自己的话

简单地说一说。(板书:水帘洞)

2.品读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

(1)石猴成王这一经过写得非常精彩,画出自己

喜欢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喜欢。体会语言的精妙之

处,并写下批注。

(2)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文章三次写石猴跳入水帘洞,反复写石猴“瞑

目蹲身”“跳”。引导学生体会动作的准确性及语

言的个性化。可加上动作来读。

(4)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又

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

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

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

进去!”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

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

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

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

福,何不拜我为王?”

这是前后呼应的写法。引导学生体会石猴的神

态、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话。

(5)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

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

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理解“拱伏无违”的意思。齐读,体会石猴登

上王位时的荣耀。(板书:“石猴”更改为“美猴

王”)

3.我们了解了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对石猴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个性使他当

上猴王的?(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聪明机智、身手

不凡……)

五、回顾拓展,激发课外阅读《西游记》等名

著的兴趣

1.整体回顾:全文用一副对联巧妙地将两个内

容联系起来了,是哪一副对联,你发现了吗?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2.体会“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妙处。

石猴出世在花果山,因“芝兰相衬”“天真地

秀”“日精月华”而成为“福地”;石猴成王在水

帘洞,洞内有“天造地设的家当”,真是“别有洞

天”!(补充板书:福地洞天)

3.拓展:在《西游记》中,一只出世充满了神

奇色彩的石猴当上了美猴王,后来又成了唐僧最得

力的徒弟孙悟空。孙悟空降妖除魔,保护唐僧西天

取经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4.总结:《西游记》是名著,《水浒传》《三国

演义》也是名著。在经典名著中,我们总能读到曲

折动人的故事,总能看到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总

能让我们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共喜,总能引发我们

的思考。

愿同学们一生与名著相伴!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

来历:仙石迸裂一一顽皮可爱

成王:跳水寻源一一敢作敢为

教学反思

课文八《红楼春趣》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宝玉的人物形象。

3.初步掌握阅读方法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技巧;初

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教学重点感受宝玉的人物形象,学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

等描写方法来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观,领会人物的美感。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朗读感受法等。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初读感悟教学批注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启发导入

1.大家看这些是什么?(课件出示一组风筝图

片)很多同学都放过风筝,但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放

风筝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感受一下宝玉、黛玉等人放风筝的热闹场面。

2.走进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霆,

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曹雪芹一生经

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

“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

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为他

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播放“宝黛放风筝”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认识生字。

2.检查正音。(多媒体课件呈现本课生字)

3.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标注出来。

(宝玉、紫鹃、探春、黛玉、宝钗、翠墨、晴雯、

宝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记述了宝玉、黛玉与众姐妹以及丫头们在

大观园放风筝的事。)

2.课文中出现了这么多人物,你觉得中心人物

是谁?(宝玉)

3.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结合具体内

容说一说。

(①善良、大气。捡到别人的风筝,要还给主人;

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了,自己一次都没放过也不生

气。②顽皮、率真。美人风筝放不起来,便急得汗

都出来了;众人笑他,他便把风筝摔在地上,指责

风筝。)

4.除了宝玉,还有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试分析。(学生答,教师点拨)

四、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1.出示句子“那风筝都飘飘飘飘随风而去。一

时只有鸡蛋大小,一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儿,一会

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飘飙”是什么意思?换成“飘飘荡

荡”好不好?

(“飘飘飘飘”是风筝在空中随风摇摆的意思,

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飘飞的姿态美,不能换。)

⑵“鸡蛋”、“黑星儿”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风筝的形状。因为风筝越飞越远,看到

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⑶“一时”“一展眼”“一会儿”说明了什

么?

(说明风筝断线后随风飞去后很快消失。)

2.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速飞去直至消

失的过程,抓住了风筝的姿态和形状,写得十分具

体生动,表达了宝玉、黛玉及众姐妹放风筝时快乐

的心情。)

3.画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小组交流。

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同学们课后可以读读其

他片段,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习作二《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1.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2.从最近读的书中,选择印象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

3.要写清楚读的什么书,并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

想法、看法。

4.通过读写结合,积累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好读书、多读

书、读好书的习惯。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例文,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抒发情感,自由表达,写出真实的感受和见

解。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再次阅读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从最近读的书中,选择印象最深的写一篇读后

感。

教学过程一、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习作提示并思考:

(1)什么是读后感?

(2)写读后感应注意什么?

2.谁来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是读后感?

3.这段话告诉我们写读后感应注意什么?

(①读是基础,读懂了文章才会有感受;②感是

重点,不能过多地重复文章内容。)

4.教师小结并补充:读是基础,感是重点。为

了把感受写具体,可以适当地应用相关资料,还可

以联系实际来谈。

二、佳作引航,感悟写法

1.读后感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找答案吧。

如山的父爱

读《纸钢琴》有感

(“父亲每天很早出去……

父爱是坚韧的;父爱是深沉的;父爱是厚重的;

父爱如山!)

点评:这篇读后感是在作文指导后当堂动笔的

真情细作,文章情真感深,该文尤为成功的地方是

小作者能抓住生活中切实感受的“父爱”生发开

去。按照习作课堂所指导的“引一议一联一

结”写法进行习作,并能所学所用,举学过的实例

恰到情深处,紧扣中心,抒发真情。习作整体结构

严谨,语言流畅,无半点牵强、矫揉造作之势,令

人读后不禁拍案叫绝。

2.导读第1自然段: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什么?

教师小结:引出读了什么文章,文章讲了什么

内容,这种写法叫做:引出所读。(板书:引出所读)

3.导读第2自然段:这段话写了什么?

教师小结:这种写法叫作议出感受。(板书:议

出所感)

4.读第3自然段:这段话把感受写得更具体了,

作者用什么方法把感受写具体的呢?

教师小结:这段话就是通过联系实际的方法把

感受写具体的。(板书:联系实际)

5.读第4自然段:这是文章的结尾,主要写了

什么?

教师小结:总结了读文章后的感受。这种写法

叫总结所感。(板书:总结所感)

6.小结:这就是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第一步是

(生:引出所读)第二步是(生:议出所感)第三步是

(生:联系实际)第四步是(生:总结所感)。简单地

说就是:弓1、议、联、结。

7.过渡:如果把引、议、联、结四个部分看作

是读后感的身材,那么,文章的题目就好像是她的

眼睛。为了给这篇读后感取个亮闪的题目,先后想

了三个题目(屏幕出示):《纸钢琴》读后感、读《纸

钢琴》有感、如山的父爱一一读《纸钢琴》有感。

请你选选,哪个最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前面两个题目也可以。但第三个题

目更好,让人一眼就看出作者的感受是什么,文章

的中心是什么。

三、交流感受,激情写作

1.在同学们读过的文章或一本书中,一定有许

多让你感动的。最使你感动的是哪一篇文章或哪一

本书呢?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动或启发?能联系实际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吗?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想

好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最感动的是哪篇

文章或哪本书?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或启示?

3.要是把我们读文章或书后的感受写下来,供

自己以后回味和欣赏,那该多好啊!请同学们选择

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4.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写得好

的及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备点评。

第二课时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作文讲评

教学过程一、回顾习作要求并分析

1.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习作要求,(课本)请大

家齐读。

(1)从看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

感。

(2)必须是最喜欢的,印象深,感受深;必须写

出真实的体会、感想,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2.写一篇读后感,应当怎样处理“读”和

“感”的关系呢?

(简单概括原文的主要内容,重点写感想。)

3.读后感的两种基本写法是什么?

(先读后感,读感交替。)

二、集体评改,完善习作

1.朗读自赏。朗读自己的习作,画出满意之处。

2.同桌欣赏。

(1)和同桌互相欣赏彼此的作文,你一定会发现

他(她)的哪个词、或哪句话写得特别好,或者哪段

话写得很感人,或者他(她)列举的例子很有说服力,

或者他(她)写的字特别工整。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欣

赏,把你认为写得好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2)谁来推荐自己同桌的作文?推荐一段话、几

句话、用得好的词都可以。

三、佳作推荐

老师发现某某同学的读后感写得很好,我们一

起来欣赏。(出示习作)请这位同学上来读读他的文

章,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看他的文章哪些地方写

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大家可要认真哟。

1.小老师们,谁来说说,自己最欣赏这篇文章

的什么地方?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吗?谁来评评,这

篇习作可以得多少分?

2.读完问小作者:来,告诉大家,你最得意的

地方是哪儿呢?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3.教师小结:这篇文章,某某同学抓住自己感

受最深的一点写成读后感,弓1、议、联、结四个部

分都有,而且联系实际把感受写得很具体,写出了

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一篇很不错的读后感。

四、指出普遍问题

老师也发现有些同学会过多地重复文章的内

容,而把感想写得过于筒略;也有些同学的感想写

得比较宽泛,没有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方面来写,

感点不够清晰和深刻;还有个别同学看别人写什么

自己就写什么,没有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些

都是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每位

同学都看看自己的作文,看是否存在老师刚才说的

这些问题,有的话要想想应该怎么修改。

五、升华总结,鼓励勤写

好文章都是经过不断地修改出来的,希望同学

们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今天,我们学会了怎样

写读后感,经常写读后感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读写

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希望同学们把平

时读书时那种即兴的感受,日常生活中那些点滴的

发现,随时记录下来,一来可以自己回味欣赏,二

来也可以和好朋友交流,多好啊!课后请把今天的

习作完善好再交给老师。

板书设计:

讲评《读后感》

评优析差

读为基础感为重点有读无感读多感少

先读后感读感交替有感无读读感脱节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理解

句子的意思。

2.通过“日积月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

能力,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

优秀的古诗词。

3.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栩栩如生,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把

人物写生动。

4.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交流阅读方法,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词语的古今义,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方法讲授法、游戏法、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名著精髓

荟萃。我们小学生应从小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吸

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使之传承发扬。你们在阅读名

著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词语或者一些句子让你

费尽心思也不得其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

些阅读名著的方法吧。

二、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句子:

“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九,遂有

灵通之意”。说说你对句话的理解。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

阅读的难度。

3.全班交流。

4.师生小结:

(1)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2)遇到难理解的语句,知道大致意思就行。

(3)借助资料了解更多的人物信息,有阅读古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