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协同体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协同体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协同体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协同体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协同体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协同体七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考试高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务必将自己姓名,准考证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红楼梦》中有一个聚讼纷纭的案例,学界产生了多篇专论之文,但仍有可深入探讨之处。在第四十回中,贾母带领众人去蘅芜苑,从荇叶渚上船。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首先,探讨一下林黛玉引用时的改字问题。其实,这是一种“随文立训”式的改动,据文本内容来推,本回故事当发生在八月二十五日。因为巧姐发热,彩明念《玉匣记》云“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此时之荷尚未枯,用“残”字更贴切。关于此,《红楼梦》中恰有可以接证之文,第六十七回袭人“刚来到如芳桥畔,那时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这个夏末秋初大概是何时,书中并来明言,但亦可推知,第六十六回中柳湘莲对贾琏说“不过月中就进京的”,后又说“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然后是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等,则应该是八月下旬。黛玉为了加强说服力,把形容此时秋景本不特别贴切的诗句改了一个字,这一改动在她引用之后的语言中也有非常清楚的显示,事实上,这种引用时的随文改动正是古人常有之例,因此,显然可以确定李商隐的原文与曹雪芹的引文有一字之不同,但这却绝非一个校勘学上的“他校”问题。接下来,我们从情节前后的脉络出发,来讨论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理解这一段对话的关键就藏在上引的原文之中,或者说,存在于作者对宝、黛、钗三人关系的设定之中。在这三人的关系中,黛玉一直是最为警惕的那一个,面对来自宝钗的威胁,她总是下意识地防范,甚至会主动出击。仔细看一下原文。先是宝玉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这时,如果宝钗未接话,黛玉或许也可能赞同宝玉的意见,然而心思细密又喜欢给人讲道理的宝姐姐这时肯定会有所表现,所以她立刻就接着说:“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按照宝玉与宝钗交往的正常逻辑,他得到宝姐姐的鼓励,一定会尽快吩咐人手来清理残荷。黛玉是否认为这些破荷叶可恨已不得而知,重要的是,黛玉不能忍受宝玉的判断总被宝钗左右,所以她就一定要逆着宝钗说,并且要让宝玉改变从宝钗那里得到的支持,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宝玉的影响力。因此她才想到用李商隐的诗句来打动宝玉。因为宝玉向来喜聚不喜散,所以在念出此句时,随口把“枯”换成了“残”。(摘编自李小龙《林黛玉引义山诗新论》)材料二:后世学者分析“枯荷”“残荷”一字之异时指出:“《红楼梦》的版本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在写作阶段,它就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着。作者不断加工修改,每个修改本又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在“脂评抄本系统”的各个版本中均把黛玉引句写作“留得残荷听雨声”,而“印本”系统中的程甲本、程乙本同样俱作“残荷”。刘学锴先生指出“根据比勘,存世商隐诗集实为一个大系统之下四种不同的次版本系统”,在各个系统的各个版本中,此句皆作“留得枯荷听雨声”,并未出现异文,虽然我们现在已无从考证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参照李商隐诗集的何种版本,但在李商隐诗集的现存版本中,《全唐诗》无疑是最为可能的选择。《全唐诗》成书于康熙年间,由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奉康熙之命,组织彭定求、杨中讷等众多翰林共同编纂而成。《全唐诗》中,此句同样写作“留得枯荷听雨声”。除了“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还有多处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均与李商隐原诗丝毫不差。另有学者提出:“其(李商隐)发自心底的感伤、其无法排解的惘怅之‘悲’情,与《红楼梦》之‘惘怅悲情’、全书‘一把辛酸泪’的悲剧色彩和悲剧格调,可以对看。”可见,曹雪芹对于李商隐的诗作不仅字句上极其熟稔,并且意境上也实现了真正的融会贯通。在此情况下,若将“枯荷”“残荷”的一字之异简单解释为“记错了一个字”,显然过于武断。黛玉引诗缘自宝玉嫌“破荷叶可恨”,要叫人拔去,黛玉却立意要“留着残荷”。短短数十字间,二人性格中的对立因素被表现得淋满尽致。当然,“枯”字所承载的近乎禅意的孤寂凄凉,只有经历离别丧乱,饱尝人世沧桑之后方能有所体味,而这种情感,显然不是第40回中正值豆蔻年华的林黛玉所能感悟到的。(摘编自沈伟王双腾《《红楼梦)“残荷”考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作者认为此前学界关于“枯“残”问题的专论都不够深刻,所以仍然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必要。B.材料一通过援引情节,说明黛玉改字和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等发生在八月下旬的事件有必然联系。C.《红楼梦》的主流研究者认为,《红楼梦》的悲剧色彩和悲剧格调可以与李商隐的“悲”情相互印证。D.《红楼梦》出现异常复杂的版本状况,同它在写作阶段就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有直接关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的“随文立训”指小说中为了人物与情境吻合而对所引诗文进行的有主观性的改动。B.材料一认为宝钗的话是在解释“还不叫人来拔去”的原因,她同意宝玉“破荷叶可恨”的意见。C.黛玉说“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所谓“你们”,看似指大家,实则针对宝钗,和宝玉无关。D.材料二通过考证表明,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应该知道李商隐的原诗是“留得枯荷听雨声”。3.下列选项和材料一分析的“黛玉引此诗的背后逻辑”相一致的一项是(3分)A.鲁迅谈及宝玉时说:“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B.小说第四十二回中,黛玉与宝钗二人有了初步的和解姿态,到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时黛玉则彻底放下戒心。C.《红楼梦》第八回中,黛玉怂恿宝玉喝酒赌气,实在不寻常,这并不代表她鼓励宝玉成为酒徒,只是与宝钗斗法中的特殊状态。D.黛玉改字后,“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句子与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诗意相类,或亦曹雪芹改字的来处。4.依据材料二,谈谈作者为了论证“残”字当为曹雪芹有意改之,进行了哪些考辨?(4分)5.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具体分析林黛玉改“枯”为“残”的原因。(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龙袍郑冯骥才世事纷纷难诉陈,知机端不误终身。燕赵故地血刚烈,尽是俗世妙奇人。天津卫的名人都有来头,来头都不小。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绰号“龙袍郑”的郑老汉,来头可是顶了天——皇上。①郑老汉是海河边一个渔夫,一个人,一条船,有兴致时拉网打鱼,有清闲时握竿钓鱼,吃鱼卖鱼,靠鱼活着,傻傻乎乎,乐乐呵呵。乾隆下江南时,乘船途经天津,看到河上桅杆林立,岸边货堆成山,开了大眼,皇宫里头虽然金装银裹,却看不到这种冒着人间活气的景象。皇上高兴,要到岸上溜达溜达,怕招眼招事,不敢骑龙驾虎,便在龙袍的外边罩件大氅,只带着两个随从,靠岸下船,边走边看,愈看愈有兴致,也就愈走愈远。看着看着,一个景色把皇上吸引住。不远河上停着一只船,有舱有篷,一个渔翁坐在船头钓鱼。人在船上,影在水里,像个画儿。看钓鱼都是等着看人家钓上鱼,老翁一条一条总有鱼上钩,皇上就看得有滋有味,扭头对随从说:“回到宫里,我也去御花园钓钓鱼。”随从说:“皇上钓得比他强,皇上钓的是金鱼。”可是没大一会儿,这渔翁收起竿子,把船几下划到岸边。这渔翁就是郑老汉。皇上走过去问他:“你正上鱼,怎么收竿不钓了?”郑老汉站在船头,手往西一指说:“没见那云彩,要下雨了。”皇上往西边一看,果然一块黑云。云形很怪,前头像刀裁一般齐。乌云前边是晴天,这云就像一块黑色的床单要遮过来。郑老汉说:“这是齐头云,来得可快,雨说下就下。②您这是往哪儿去?还不快跑,迟了可就成落汤鸡了。”皇上说:“哎哟,我是从船上下来玩的,我的船还远。”郑老汉说:“您要不嫌弃就上船来避避,这雨说到就到。”皇上抬头一看,果然半个天都黑了,风也大起来,而且冷飕飕,往领口袖口里钻。随从赶忙把皇上扶上了船。船不大,舱不小,连皇上带随从都钻进去。皇上头次钻进这渔家的窝里,看哪儿都新鲜。郑老汉拿几个破碗,沏了茶。这茶比树叶多点味罢了,皇上竟说好喝。喝茶间,雨已经来了,雨落船篷,像大把大把撒豆子。这一来,皇上更有兴致,说:“你有吃的么?我有点儿饿了。”郑老汉笑道:“我猜到您会饿,正给您热这锅熬面鱼呢!我郑老汉熬的面鱼,谁吃谁爱。这边打鱼的常提着酒葫芦来吃我的面鱼。”他说话这当儿,鱼味儿已经钻进皇上的鼻子眼儿,勾馋虫子了。郑老汉的面鱼捧上来,皇上吃上两口就大声说好。面鱼又小又没样,从来上不了御膳,所以皇上没吃过。可是,面鱼又鲜又嫩又没刺,皇上头一遭吃,竟然大呼这才是山珍海味。御膳房的菜添油加酱,民间饭食原汁原味。皇上一边避雨,一边又吃又喝好快活,一高兴,把外边大氅解开,将里边的龙袍脱下来赐给了郑老汉。郑老汉万万没想到,天降洪福,居然在自己家的小船篷里见到万岁爷了,两腿一软,两膝一松,“啪”地跪下,连连叩头,直到风停雨住,皇上走了,还趴在那儿把脑门儿撞着船板嘣嘣响。整整一夜,郑老汉也弄不清这事是真是假。当今皇上到自己船上吃鱼喝茶——谁也不信是真的,可金光闪闪的龙袍就在自己手里。一时,他觉得赛做梦,连自己都不是真的了。第二天一早,郑老汉没出船,在船头摆一张椅子,一张桌子。桌上铺着龙袍,自个儿坐在椅子上。不一会儿就招来许多好奇的人,而且人愈来愈多。当今皇上乾隆爷上过郑老汉的船,吃了他的面鱼夸好,还赐他身上的龙袍,这事眨眼传遍全城。几年前,皇上来天津,赶上妈祖生日看皇会,不过赐了两件黄马褂,民间就闹翻天。龙袍比黄马褂厉害多了,见了龙袍就如同见到皇上,于是有人跑去给龙袍叩头,这一来津城的乡绅、富贾、文人和官员纷纷赶往这里,像是皇上还在这里。官员碰上这种事都争先恐后,听说知府大人很快也要赶到。郑老汉出了大名,从此人们就叫他“龙袍郑”。关于龙袍郑的各种传闻也就很快热闹起来。可是,大家伙儿都知道,人出了名就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一句好话后面总是跟着一堆坏话——恨人有笑人无嘛。有不怀好意地说龙袍郑天天夜里偷着把龙袍穿在身上,坐在舱里装皇上。这传闻跟着就引来一个可怕的消息,说知府大人听了发火了,不但不来了,还要抓龙袍郑,没收龙袍,治他“亵渎圣上”的重罪。后面还有更邪乎的传闻呢。各位看官没猜错,这一下就把龙袍郑吓跑了。三天过去,不见龙袍郑的人影船影龙袍影。看来是吓破胆了,划船跑了。码头的事再热闹,都是一阵风,说过去就过去。渐渐人们不再提龙袍郑,却时不时有人把船泊在原先龙袍郑停船的地方,握竿垂钓,也想碰到一次皇上。话说在估衣街上有个摆摊卖槟榔的小子,人挺精明,做梦都想发财,一直没撞上好机会。这小子也姓郑,兄弟排行老三,人称郑三。一天,有人对他说:“你也姓郑,人家龙袍郑也姓郑,人家是嘛运气,皇上找上门来。不过那老家伙有机会不会使,福报不够,天大好事竟然叫他差点儿惹来杀身之祸。”郑三听了,灵机一动,眨眨眼说:“我会使。”没多少天,他就把自己祖传的北城根的两间瓦房,换到了海河边三间屋,开个面鱼店,自称自己和龙袍郑是同姓同宗同族,龙袍郑熬面鱼那两下子他都擅长,所以他开的面鱼店门口就挂起了“龙袍郑”的牌子。做买卖靠旗号。谁不想品品皇上的口味?郑三的熬面鱼便成了天津卫小吃的名品。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龙袍郑日进斗金。日子一久,郑三就叫了龙袍郑。那段故事便成了他店里天天讲的老事了。(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龙袍郑”的来头不小,郑老汉请皇帝避雨、喝茶、吃面鱼、求赐龙袍,因而名扬天津卫。B.郑老汉不相信自己一个小百姓能见到皇帝并得其赏赐,以致于感觉“连自己都不是真的了”。C.得到龙袍的郑老汉惧于各方非议和责难,干脆逃之夭夭,说明他怯弱怕事,慎微本分。D.给人物起诨号、绰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很常见。“龙袍郑”就给人物赋予了传奇色彩。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处连用三个“一”,运用了白描手法,写出了郑老汉生活的简单从容,语言简洁凝练。B.②处用借代手法表现了郑老汉的热心快肠,这与后文他邀请陌生人上船的情节相呼应。C.作者故意留白,写郑老汉不知所踪,他极可能放下一切重新过上快乐悠闲的平淡生活。D.小说结尾情节反转,凸显传奇色彩,这样的结局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8.有人说本文所写的“俗世奇人”是郑老汉,也有人说是郑三。你认为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4分)9.天津市井文化发达,民间好说奇人异事。作为天津本土作家的冯骥才尤其擅长叙写天津近代历史故事,“津味”十足,请你结合本文具体分析其叙述特色。(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材料一: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养德者,养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贤;养力者,养气力之士,以明能用兵。此所谓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者也,事或可以德怀,或可以力摧。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徐偃王修行仁义陆地朝者三十二国强楚闻之举兵而灭之。此有德守,无力备者也。夫德不可独任以治国,力不可直任以御敌也。韩子之术不养德,偃王之操不任力。二者偏驳,各有不足。偃王有无力之祸,知韩子必有无德之患。凡人禀性也,清浊贪廉,各有操行,犹草木异质,不可复变易也。狂谲、华士①不仕于齐,犹段干木②不仕于魏矣。性行清廉,不贪富贵,非时疾世,义不苟仕,虽不诛此人,此人行不可随也。太公诛之,韩子是之,是谓人无性行,草木无质也。太公诛二子,使齐有二子之类,必不为二子见诛之故,不清其身;使无二子之类,虽养之,终无其化。清廉之行,人所不能为也。夫人所不能为,养使为之,不能使劝;人所能为,诛以禁之,不能使止。然则太公诛二子,无益于化,空杀无辜之民。赏无功,杀无辜,韩子所非也。太公杀无辜,韩子是之,以韩子之术杀无辜也。(节选自《论衡·非韩篇》,有删改)[注]①狂谲、华士:此兄弟二人是齐国初建时隐居于东海的贤人,因拒不出仕,为姜太公所杀。②段干木:战国初年‌魏国人,孔子再传弟子。他以清高隐居著称,终身不仕。材料二:昔徐偃王①以仁义朝天下。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庄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夫徐偃王为义而灭,燕王哙行仁而亡,哀公好儒而削,代君为墨而残。灭亡削残,暴乱之所致也,而四君独以仁义儒墨而亡者,遭时之务异也。非仁义儒墨不行,非其世而用之,则为之禽矣。(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有删改)[注]①徐偃王:西周时期徐国国君。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徐偃王修行A仁义B陆地C朝者D三十二国E强F楚闻之G举兵H而灭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外以德自立”与《六国论》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的“以”用法相同。B.操,意为“操持、拿着”,与《鸿门宴》“大王来何操?”中的“操”词义相同。C.“义不苟仕”中的“义”与《师说》“吾师道也”中的“师”用法相同。D.是,意为“认为正确”,与《答司马谏议书》“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中的“是”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要培养德操以示敬重贤人,要培植武力以表明能够用兵打仗,二者对治理国家缺一不可。B.材料一认为清高廉洁是人的天性,姜太公诛杀二人无益于教化百姓,白白杀死了无罪的人。C.材料二中楚庄王认为讨伐徐偃王这样好行仁义的有道之君不合情理,起初并不同意这件事。D.材料二中四位君主施行仁义儒墨,最终却招致灭亡削残,原因是未安民心,致使百姓暴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太公诛二子,使齐有二子之类,必不为二子见诛之故,不清其身。(2)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14.两则材料都涉及徐偃王被讨伐之事,但论证的观点却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5~16题。春中①田园作[唐]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②,荷锄觇③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④,惆怅远行客。[注]①春中:即仲春,农历二月。②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③觇:察看。④御:饮、喝。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两句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田园图景。B.颔联用“持”“伐”“荷”“觇”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农人忙于农事的场景。C.颈联中旧屋主人翻看新年的日历,让诗人产生时光飞逝之痛,年华老去之悲。D.尾联中诗人想到远行客无缘享受这美好的田园春光,不由得为之惋惜和惆怅。16.同为意象,本诗“归燕识故巢”的“燕”和《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的“鸟”,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后跟极目远望,也“▲”。(2)李白在《行路难》(其三)中写道:“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但《行路难》(其一)中描写的他的举止却是与此观点相左:“▲,▲”。(3)色彩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使诗歌更具有艺术魅力。正如“▲,▲”两句出现了两种不同色彩,使诗歌描绘的景象更加鲜明具体,更具画面感。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经常有人问,①?苏轼给出回答:“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