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潮(部编版)四年级上一素养目标目录学习活动二课后作业三板书设计四素养评价五一素养目标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认识到钱塘江大潮作为中国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自豪,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通过精读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潮水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景,培养其细致观察和丰富想象的能力,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与力量,培养对自然美的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二学习活动活动流程子任务一:观浙江潮,想画面环节一:阅读语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环节二: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课文。环节三:观潮体会,巩固应用。情境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先写潮来前的景象,再写潮来时的景象,最后写潮去后的景象,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钱塘江大潮奇特、壮观的景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究其中的过程。圈画相关景物,想象潮来前的画面。环节一:阅读语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阅读课文的地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登上海塘大坝,看到哪些景物?请画出相关的景物。
农历入月十八是一年中传统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环节一:阅读语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小组内探究: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我仿佛看到在宽阔的钱塘江边屹立着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平静的江面上笼罩着薄雾,小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感受到了景物的静态之美。环节一:阅读语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江面平静、开阔
小组比赛:看看那一小组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潮来前江面的哪些特点?
读一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潮来的过程的?环节一:阅读语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由远及近的顺序
梳理潮来的过程,想象潮来时的画面。
第3、4自然段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环节一:阅读语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声音、样子
潮来时,大潮的声音和样子有怎样的变化?环节一:阅读语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声音的变化: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样子的变化:“一条白线”——“拉长,变粗”——“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4自然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和(
)。环节一:阅读语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白线
水墙
战马环节一:阅读语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自由默读课文4自然段,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再请同学来展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大潮由远及近,排山倒海的样子。
仿佛听到了大潮震耳欲聋的声音。
从中感受到大潮到来时势不可挡的浩大声势与雄奇景象。
齐读课文5自然段,画出文中你特别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一会再请同学来展示。
重点研讨:“霎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说明了什么?环节一:阅读语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说明余波气势大,余威犹在。
品读重点词句,想象潮去后的画面。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霎时:说明时间短,这样短的时间,湖头却已西去,说明潮水奔流速度极快。环节一:阅读语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潮去后的声音和景象是怎样的?
声音: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景象:
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
这时江面恢复的平静与潮来前的平静相同吗?环节一:阅读语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不同,这时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环节二: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课文。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朗读第4自然段:︶︶︶︶
课后第三题中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是怎样的?请从课文中找一找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环节三:观潮体会,巩固应用。
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史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农历八月的钱塘江潮水涌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数丈高的浪头拍向岸边的山石,又反弹回来。片刻之间,潮水便向大海退去,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就像雪堆一样洁白无瑕。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等句子。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满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讨论: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它的“奇”呢?环节三:观潮体会,巩固应用。
(1)潮来前,从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江面,屹立的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云雾中的小山,人山人海的海塘大堤这些画面都能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奇”。
(2)潮来时,从钱塘江大潮的声音和样子的变化上可以感受到它的“奇”。
(3)潮去后,从潮头奔腾西去,到余波涌来、风号浪吼等画面中可以感受到它的“奇”。
概括本文的主题?环节三:观潮体会,巩固应用。
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
),细腻的(
),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
)而(
)、奔腾(
)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
)与(
)之情。
盛况
想象
笔触
远
近
西去
惊叹
热爱
借助对第3~4自然段内容的梳理,背诵这两个自然段。环节三:观潮体会,巩固应用。
方法:
借助提取的关键词。如: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隆隆的响声→潮来了→踮着脚→风平浪静→一条白线很快地→水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
拓展阅读:说一说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诗句。环节三:观潮体会,巩固应用。
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杜甫《渼陂行》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望江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廓《忆钱塘》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毛泽东《七绝观潮》三课后作业
1.按一定的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课后作业四板书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设计合同
- 2025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范本)
- 2025房屋装修合同样板
- 课题申报参考:绿色技术创新视角下制造业碳解锁成效与实现路径研究
- 综合教育视角下的进阶数学学习策略
- 探索学生自主学习与心理成长的关联
- 教育培训在农产品电商平台的价值体现
- 2024年药品批发零售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远程办公疫情后的新常态与挑战
- 2025年湘教新版第二册生物下册月考试卷
- 2024版塑料购销合同范本买卖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语寒假作业(五)
- JJF 2184-2025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 GB/T 44890-2024行政许可工作规范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沪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习题
- 两人退股协议书范文合伙人签字
- 2024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汽车喷漆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微项目 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2025年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