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成都浣花溪时,也不忘在他的草堂中栽种些桃树,“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而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导入:十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二十一岁考取进士。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同时被贬的还有七人,史称“八司马事件”。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又召回长安,他满以为改革愿望犹可实现,但又遭保守派再次攻击,不久朝廷又把他贬到柳州任刺史,故也称“柳柳州”,年仅47岁死于柳州任上。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认为的“道”应该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我国散文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

”,与刘禹锡并称“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有《河东先生集》。北宋末年,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因而纪念柳宗元的祠堂称为“柳侯祠”。韩柳刘柳王孟韦柳柳宗元的政论文有:《封建论》、《夭说》;文学性传记散文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山水游记有:《永州八记》寓言散文有:《种树郭囊驼传》,《三戒》。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作品集:《柳河东集》标题解读传: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本文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它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解题:种树:主人公职业郭橐驼:本文的主人公。橐驼,即骆驼。郭橐驼因驼背而得名。传:本指人物传记,但本文实际上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讽喻性极强的寓言式说理文。从内容和风格看,本文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橐驼(

)病偻(

)硕茂(

)窥伺(

)寿且孳(

)早实以蕃(

)长人者(

)勖尔植(

)早缫而绪(

)移徙(

)莳也若子(

)飧饔(

)伛偻()佝偻()读准字音tuólǚmàosìzīfánzhǎngxùsāoxǐshìsūnyōngyǔlǚgōulóu听课文朗读,注意读音和节奏文本梳理第一段郭橐【tuó】驼,不知始何名。病偻【lǚ】,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骆驼,指人驼背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起的样子弯着腰走像名作动,给…称号名作动,用这个名字称呼于是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原来(叫)什么名字。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给他称号叫“驼”。驼听说后说:“很好啊。用这个名字称呼我确实很恰当。”于是舍弃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了。本来、确实文本解读请同学们自主诵读第一段,思考: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橐驼”这个绰号并不雅,为何要自称呢?“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甚善,名我固当”“亦自谓橐驼云”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残疾者多忌讳他人言及其残疾,他竟坦然纳受“驼”名,还自谓“橐驼”,正视自己的身体缺憾,懂得自我解嘲,可见其性情谐趣、坦荡明达,不因病偻而自卑,形丑而豁达,身残而自信。身体缺陷本是忌讳,但郭橐驼坦然接受,认为起得很恰当,可见其乐观豁达、身残自信,亦可见“顺天致性”之意。也是下文叙述其种树技艺的伏笔。文本解读请同学们自主诵读第一段,思考:从郭橐驼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启示:要有一技之长自己瞧得起自己,不能妄自菲薄。正视他人讥讽和嘲笑,坚持走自己的路。要懂得自我解嘲,不为外界所烦扰。性情谐趣、坦荡明达,学会与世界和解。

小结:本段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文本梳理第二段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以……为业观赏游览迎接用、雇佣移植高大茂盛结果实早且多暗中观察仿效比得上译文: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西边。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城里为种植花木以供观赏的富豪人家以及做水果买卖的人,都争着迎接和雇用(橐驼)。察看驼所种的树,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高大茂盛,结果实早并且多。其他种植的人虽然暗中观察效仿,也没有能比得上他的。1.种树为橐驼带来了什么“际遇”?争迎取养2.“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为什么对橐驼“争迎取养”?——豁达个性背后的深层原因技艺高超树挪能活树品质优独门本领技术全面精神需求物质需要种树奇绝3.本段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其种树本领高超全面?内容描写方法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反衬

小结:第二段作者从买树者、树、他植者三个角度,极写郭橐驼种树之业绩非凡,令读者悬念陡生:此老驼有养树仙方乎?为橐驼言论张本。第三段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zī】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shì】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繁殖天性使达到罢了方法根培土原来的捣土已经这样离开照看栽种放下保全妨害使…硕大使…茂盛果实使…早使…多译文:有人问他种得好的原因,回答说:“我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茂盛啊,而是能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它的本性得到发展罢了。凡是种树的方法,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部的土要用旧土,它的捣土要结实。已经种完了,不要再动它,不要再惦记它,离开后就不要再去照看它。栽种时要像对待孩子那样,种完后就像丢弃一样不再管它,那么它的天性就得以保全而它的本性也就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损伤它的果实,也并不是有能力使它早且多结果。第三段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不这样拳曲更换如果不是多了,就是不够假如这样宠爱回头看用指甲抠、掐查看活着树根土的松紧背离这实际上不如我我又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呢译文: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新土;他培土的时候,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假如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却又爱护的太过用心,担忧的太多,从早晨到晚上地察看、抚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用指甲划破树皮来察看它是活着还是枯死了,摇晃树根来看它培土的松紧,树木的本性就一天天的背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我又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呢?”文本解读郭橐驼的种树经验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并分析这句话的含义。“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总括了郭橐驼的种树经验。这句话暗含了全文的寓意,一语破的,简单明了地揭示了万物的生长规律。郭橐驼和别人种树的方法、种树后的态度和结果各有什么不同?(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郭橐驼他植者方法

态度

结果原因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木之性日以离矣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勤虑害树其莳若子其置若弃

木之性(理论说明)种植方法(实践总结)顺其自然(议论)他植者违反(反面申述)种树之术,并不高深(自谦明理)总述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分述对比映衬第三段结构示意图第四段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做官治民职业做官的繁多好像到头来因此害了他们译文:问的人说:“把你的(种树)方法,挪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回答)说:“我只知道种树(的道理)罢了,治理(百姓),不是我的职业啊。但是我居住在乡里,看见做官的喜好多发政令,好像很怜爱百姓的样子,却到头来因此害了他们。第四段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xù】尔植,督尔获,早缫【sāo】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sūnyōng】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从早到晚勉励收割你们的丝头线养育养好木梆我们小民中断晚饭早饭慰劳靠什么使繁盛性命困苦大概相似译文:从早到晚官吏跑来喊道:‘官府命令催促你们耕种,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早地煮蚕茧抽取蚕丝,早早地纺你们的线,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养你们的鸡和猪。一会敲鼓聚集大家,一会敲梆子召唤大家。我们小民中断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靠什么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所以困苦并且疲倦。如果这样看的话,那么和我种树的职业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第五段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治人的方法记载把…作为译文:问的人说:“咦,这不是也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却)得到了治民的法术。”记载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们的警戒。“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过渡,转移话题,由谈种树转到谈政事上来,这才是作者的写作意图。问题:分析郭橐驼种树之法后,文章并没有结束,而用一个过渡句“移之官理,可乎?”转至官吏治民之术。在文章结尾作者说他问“养树”,得“养人术”,那么官吏是如何治民的?官理和种树有什么相似之处?描述他植者官吏行为描述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结果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故病且怠相似之处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结论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官理和种树有什么相似之处?文本解读在写官吏的行为“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击木而召”时,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铺陈手法。写“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百姓劳作,一连用了多个动词,把官吏们来乡,闹得鸡犬不宁的画面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一连串短促的排比句,把官吏们神气活现的情景写得几乎可见可闻。思考:学习完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写作目的:传其事以为官戒。安史乱后,政局长期不稳,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繁政扰民如勤忧害树。作者意图以此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才能中兴唐室。合作探究“种树”和“理民”有何相通之处?根拳而土易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摇其本以观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促尔耕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类比思考:结论:种树需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做官也一样,需要顺民之性“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规整文本框架种树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他植者:违反木之天性,勤虑害树治民现实:官吏繁政扰民理想:顺民之性以养民委婉含蓄对比文本总结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文人向帝王或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作者借郭橐驼之口,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方法,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烦令给百姓带来的灾祸,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真正意图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理解性默写:1.点明郭橐驼名字由来的原因句子是:

,

,

。2.郭橐驼听说乡人给自己起外号之后说道: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