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3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火星大气稀薄,图为火星与地球数据比较(均以地球为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火星和地球所在的最低层级天体系统是()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2.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稀薄的原因可能是()A.自转周期短 B.距离太阳远 C.质量与体积小 D.公转周期长【答案】C、C【解析】1.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星和地球都是太阳系的行星,故其所在的最低层级天体系统为太阳系,C正确;太阳系层级低于银河系,而银河系层级低于可观测宇宙,AB错误;由于地球和火星都是行星,地月系是作为行星的地球和其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层级低于太阳系,但火星不属于地月系,D错误。故选C。2.

由图中信息可知,火星的体积和质量比地球小得多,产生的引力小,所以表面只有稀薄的大气层,C正确;大气层的厚薄与自转周期长短、距日距离远近、公转周期长短无关,A、B、D错误,C正确。故选C。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A.①层为地壳 B.②层为上地幔 C.③层为下地幔 D.M为莫霍界面4.结合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①层厚度不均,陆壳薄、洋壳厚 B.岩石圈包含②层全部和①层顶部

C.火山喷发物质来源于圈层① D.E波为横波、F波为纵波【答案】A、D【解析】1.

【解析】3.左图中,靠近地表的虚线界面是莫霍界面,3000km附近虚线界面是古登堡界面(M)。图中①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A正确。②位于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之间,是地幔,B错误。③位于古登堡界面之下,是地核,C错误。M是古登堡界面,D错误。故选A。2.

①是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A错误。岩石圈包含②层顶部软流层之上的地幔部分和①层全部,B错误。火山喷发物质来源于软流层,位于圈层②,C错误。横波速度比纵波慢,E波为横波、F波为纵波,D正确。故选D。5.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所描述的月相位于下图中()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残月是太阴历月尾的峨嵋月,以别于月初的“新月”,是太阴历月尾的标志。这时,月球位于太阳以西不远,其圆面只有很小部分是亮的。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C正确,ABD错误。故选C。某校地理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绘制了某地地层剖面图(图),通过对比发现缺失M地层。图中地层的生物化石示意该地质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繁盛物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乙地层形成时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A.干旱的沙漠 B.寒冷的极地 C.热带的海洋 D.暖湿的湖岸7.该地缺失M地层的原因可能是()①M地层形成后接受侵蚀②M地层形成后接受堆积③M地层形成时该地地势较高④M地层形成时该地地势较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A【解析】1.

【解析】6.乙地层含有恐龙化石,恐龙生存在中生代,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裸子植物生长于陆地,对水热需求较多;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热带的海洋不适合森林生长,暖湿的湖岸可能发育大量的森林,D正确,ABC错误。故选D。2.

该地缺失M地层的原因可能是M地层形成后接受侵蚀,M层被侵蚀掉,①正确,②错误。沉积形成M地层的时代,该地地势较高,接受侵蚀,没有形成M层,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又称天文辐射。仅考虑天文辐射,生物量和天文辐射量呈正相关。下图示意全球各月天文辐射总量随纬度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全球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特点是()A.北半球夏季大于冬季 B.南半球冬季大于夏季

C.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D.纬度间的变化比较均衡9.仅考虑天文辐射,我国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的生物量大小排序是()A.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 B.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

C.北京>哈尔滨>广州>南京 D.南京<北京<广州<哈尔滨10.天文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后,可能()A.直接被捕获并储存在岩石中 B.被吸收、转化为地热能资源

C.使得许多自然现象在高低纬度出现差异 D.引起岩浆和水、大气等运动【答案】A、B、C【解析】1.

【解析】8.北半球夏季为6、7、8三个月,冬季为12、1、2三个月,读图可知,北半球天文辐射夏季大于冬季,A正确;南半球冬季是6、7、8三个月,夏季是12、1、2三个月,读图可知,南半球冬季小于夏季,B错误;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C错误;低纬度地区更稀疏,纬度间的变化不均衡,D错误。故选A。2.

据材料可知,仅考虑天文辐射,生物量和天文辐射量呈正相关。读图可知,全球天文辐射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因此仅考虑天文辐射,生物量大小排序为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B正确,ACD错误,故选B。3.

天文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后,被地面吸收,释放地面辐射,不会储存在岩层中,A错误;地热能资源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B错误;天文辐射在高低纬度间分布不均匀,使得许多自然现象在高低纬度出现差异,C正确;太阳辐射维持地表运动,为水循环、大气运动提供动力,岩浆运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D错误。故选C。紫外线指数能用来度量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紫外线对人类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世界气象组织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0~2级,阴或雨天;3~4级,多云;5~6级少云,7~9级无云,10级以上,夏季晴天。表为我国某月部分城市紫外线指数的预报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城市海口武汉哈尔滨拉萨紫外线指数06412纬度20°N30.6°N45.7°N29.5°N平均海拔(米)22248151365011.造成该月城市间紫外线指数等级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纬度因素

②海拔高度

③天气因素

④人类活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根据紫外线指数判断该月份()A.拉萨降水较多,不适合外出 B.武汉属梅雨季节,外出需防护

C.海口雨季,出行需常带雨伞 D.哈尔滨晴朗无云,适合全天外出【答案】B、C【解析】1.

【解析】11.结合图表信息可知,海口、武汉、哈尔滨、拉萨四个城市海拔并不相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紫外线指数高,②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太阳紫外线对人类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与天气状况有关,大气中的水汽和尘埃以及天气状况会直接影响紫外线指数,四个城市气候类型不同,天气状况不同,故紫外线指数不高,③正确;纬度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紫外线指数,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①;材料中未有体现人类活动对紫外线指数的影响,排除④。②③正确,故选B。2.

结合材料可知,紫外线指数越高说明晴天越多,反之说明晴天少,雨天多。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月拉萨紫外线指数为12,降水较少,晴天应较多,排除A;武汉紫外线指数为6,属于少云天气,并不是梅雨季节,排除B;海口紫外线指数为0,此时为阴雨天气,因此海口正处雨季,出行需常带雨伞,C正确;哈尔滨紫外线指数为4,多云天气,排除D。故选C。北京门头沟区军庄镇灰峪村有座“化石山”,山上主要是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砂页岩,这些岩石像“书页”一样能一层层掀开,“书页”之间保存着数量可观的陆生植物化石。曾经每逢周末,都有几百名市民带孩子上山挖采化石,碎石随手丢弃。图左是挖采化石后的山坡和采到的化石,图右为地质年代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利用植物化石可以()A.确定岩石绝对年龄 B.了解当时地理环境 C.完整描绘生物分布 D.寻找区域金属矿产14.根据地质年代表可知,该区域化石中的植物()A.出现在显生宙的新生代 B.应该全部属于被子植物

C.是哺乳动物的主要食物 D.生存年代距今2-3亿年15.当地应()A.地表浇筑水泥,稳固被破坏山体 B.加强科学普及,避免化石资源浪费

C.大量挖掘贩卖化石,增加收入 D.设置警示牌,提示冬季多发泥石流【答案】B、D、B【解析】1.

【解析】13.确定岩石绝对年龄需要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方法获取,A错误;植物化石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当时的地理环境,B正确;只靠植物化石不可以完整描绘生物分布(生物有动物、微生物等),C错误;金属矿床主要依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的方式勘探,D错误。故选B。2.

根据地质年代表可知,该区域化石中的植物生存年代距今2-3亿年,出现在古生代,以蕨类植物为主,是两栖、爬行类动物的食物,D正确、ABC错误。故选D。3.

面对化石山的人为破坏,根本上的解决方式是让人们了解到化石资源的稀缺性和科研价值,通过加强科学普及,避免化石资源浪费。浇筑水泥、大量挖掘贩卖化石、设置警示牌都不可以保护化石资源减少破坏,B正确、ACD错误。故选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郭沫若描述为“岸崖双壁立,峡道九肠回”的地貌景观是()A.甲 B.乙 C.丙 D.丁17.关于图示地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 B.乙地貌垄槽纵列,沟垄相间

C.丙地貌景观包括海蚀拱桥 D.丁地貌多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18.与乙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植被 B.植被、土壤 C.气候、岩石 D.地形、水文【答案】D、C、D【解析】1.

【解析】16.“岸崖双壁立,峡道九肠回”说明该地貌两岸有峭壁,有弯曲的峡道,图中符合这种描述的是丁图,D正确,ABC错误,故选D。2.

甲地貌是垄槽相间的雅丹地貌,A错误;乙是弯曲的河流,没有沟垄,B错误;丙地貌是海岸地貌,图中包含海蚀拱桥,C正确,丁地貌是峡谷,主要分布在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下切侵蚀强烈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D错误。故选C。3.

乙显示是弯曲的河流,在平原地区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河流侧蚀增强,河道弯曲,形成乙地貌,故地形和水文是影响乙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D正确,ABC错误。故选D。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中下游蜿蜒曲折,河湾迁移较频繁。下图示意白河中下游某段河湾(几乎无人为干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河滩形成时间最早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白河中下游地形和河谷的主要特点分别是()A.地形崎岖河谷深而窄 B.地形平缓河谷浅而宽

C.地形崎岖河谷浅而宽 D.地形平缓河谷深而窄【答案】D、B【解析】1.

【解析】19.由所学知识可知,河滩为河流凸岸堆积区域,形成最早的河滩距离河流最远,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处河滩,④距离河流最远,故形成时间最早,故选D。2.

由材料可知,白河中下游蜿蜒曲折,河湾迁移较频繁,说明地形平缓,以流水的侧蚀作用为主,河谷浅而宽,B正确,ACD错误;故选B。抛物线状沙丘常分布于半干旱、半湿润的沙质草原环境。新月形沙丘的两侧月牙尖受地形或植被阻挡而移动缓慢,中部继续受到风力侵蚀和搬运,可逐步演变成抛物线状沙丘。图为我国某地新月形沙丘演变为抛物线状沙丘的过程示意图(虚线表示沙脊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地主导风为西风,抛物线状沙丘西侧为缓坡

B.该地主导风为西风,抛物线状沙丘东侧为缓坡

C.该地主导风为东风,抛物线状沙丘西侧为缓坡

D.该地主导风为东风,抛物线状沙丘东侧为缓坡22.从新月形沙丘到抛物线状沙丘的演变过程可以推断该地()A.地形平缓无起伏 B.人类活动破坏了植被

C.自然植被得到恢复 D.气候变干风力加强【答案】A、C【解析】1.

【解析】21.由所学风沙地貌知识可知,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而微凸,背风坡陡而下凹,往下风向延伸出两翼,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该地主导风是西风,CD错误;由图可知,抛物线状沙丘的沙脊线靠近东侧,说明抛物线状沙丘东侧是陡坡,西侧是缓坡,A正确,B错误。故选A。2.

由题意可知,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状沙丘转变,是由于气候变湿,植被恢复,风力减弱,植被将新月形沙丘的两侧月牙尖部分固定,增强了风沙的沉积作用、减弱了风力,使得月牙尖部分风力侵蚀作用减弱,可以推断该地自然植被得到恢复,C正确,B错误,D错误。从新月形沙丘到抛物线状沙丘的演变过程地形变化影响不大,A错误。故选C。23.地质学家常通过观察一地的现在岩石推测其形成的古环境。一般情况下,砂岩、页岩、石灰岩形成时的古环境分别为海边沙滩、浅海、深海(图左)。因此,岩层沉积序列则可以推导环境的变迁。图右为某地有大量自上而下石灰岩-页岩-砂岩的沉积。试据此沉积序列推断该地环境变化情况为(

)A.海侵 B.先海侵后海退 C.海退 D.先海退后海侵【答案】A【解析】【详解】一般情况下,砂岩、页岩、石灰岩形成时的古环境分别为海边沙滩、浅海、深海。该地有大量自上而下石灰岩-页岩-砂岩的沉积。石灰岩对应深海,页岩对应浅海,砂岩对应海边沙滩,自上而下石灰岩-页岩-砂岩的沉积说明海水上升,是海侵,没发生海退,A正确,BCD错误。故选A。莲花盆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溶洞内莲花盆体量巨大的原因有()①气候温暖湿润②长期流水侵蚀③石灰岩层较厚④人类破坏较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5.与莲花盆成因相同的地貌形态有()A.溶沟、残丘 B.石笋、石幔 C.石芽、石林 D.溶洞、石柱【答案】C、B【解析】1.

【解析】24.长期流水侵蚀会导致溶洞内的莲花盆稀少,与题意不符合,②错误;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形成地理环境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相对温暖湿润,①正确;喀斯特地貌是以石灰岩为基础,石灰岩层较厚有利于溶洞景观的形成,③正确;人类破坏较少,溶洞景观保存完好,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2.

根据“莲花盆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可知莲花盆为地下喀斯特景观,所以其主要为沉积地貌,残丘主要是风蚀作用形成,A错误;石笋、石幔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沉积地貌,B正确;石林属于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且位于地表,并非地下,石芽属于溶蚀地貌,C错误;石柱为喀斯特沉积地貌,溶洞为溶蚀地貌,D错误。故选B。雅丹地貌是发育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沉积岩或沉积物上的风蚀地貌。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地区,发育着广泛且形态多样的雅丹地貌,某研究团队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孔雀河靠近河口处河段周边存在早期的高大雅丹和后期形成的低矮雅丹共存的现象。图示意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的分布及某观测点雅丹地貌的空间形态及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该地区雅丹地貌演变过程为()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27.孔雀河河口周边低矮雅丹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盛行西北风

B.该区域受风力侵蚀较小而形成

C.洪水挟带堆积物覆盖原有雅丹群后再发育而形成

D.夏季洪流加速对地面的侵蚀而形成【答案】B、C【解析】1.

【解析】26.联系已学可知,风蚀雅丹的形成过程:在长期的地质风化作用下,风和流水可以带走疏松的沙土层,荒漠区变化剧烈的温差所产生的胀缩效应能够让坚硬的泥岩层发生崩裂;暴露出来的沙石层被水和风带走,逐渐演变为凹槽状;再加上雨雪水的冲刷作用使得崩裂的裂隙加宽扩大;大风对裂隙不断进行剥蚀,沙土层慢慢形成风蚀沟谷和洼地,被留下来的坚硬的岩石则形成孤岛状的、大小不一的长条形土墩。通过不断的侵蚀作用使雅丹体变低、变小并逐步消亡,最后形成以稀少、孤立的雅丹体为主‌。按照这一形成过程对照①②③④四幅图,其演变过程为①④③②,B正确。其他选项内的排列顺序与风蚀雅丹的形成过程不符,ACD错误。故选B。2.

雅丹单体一般迎风坡较陡,背风坡较缓,从图中雅丹单体最高点与两端的距离判断,东北端较陡,西南端较缓,因此东北端为迎风坡,因此当地盛行东北风,A错误;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多大风天气,风力强劲,B错误;夏季洪流在流水作用下孔雀河河口以沉积作用为主,D错误;由图可知,在罗布泊达到最大湖面范围的时期,湖水淹没孔雀河河口早期部分高大雅丹地貌,洪水携带物在河口处周边堆积,覆盖原有部分雅丹群,形成的低矮雅丹地貌,在罗布泊湖面面积变小的时期,再经风力作用继续发育而形成,C正确。故选C。28.石老人是青岛一处距海岸百米处,形如老人坐于碧波中的地标景观。2022年10月,这座久经风雨的景观突然坍塌。石老人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答案】D【解析】【详解】海蚀柱是由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岬角两侧的海蚀洞被蚀穿贯通(②),形成顶板星拱形的海蚀拱桥(④)。海蚀拱桥进一步受到海浪侵蚀,顶板的岩体坍陷,残留的岩体与海岸分隔开来后挺拔于岩滩之上,即为海蚀柱(③)。海蚀柱进一步受到海浪侵蚀,变短小(①),故为②④③①,D正确,ABC错误,故选D。自然地理环境中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图为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地球圈层名称依次为()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30.关于各圈层及其之间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B.生物圈与其他圈层有明确界线

C.大气圈全部由气态物质构成 D.各圈层物质运动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答案】B、A【解析】1.

【解析】29.据图可知,①圈层输出氧气,说明①为生物圈;②圈层具有供水的作用,说明②圈层为水圈;③圈层输出矿物质,并且接受降水,为岩石圈;④有降水功能,并接受氧气,说明为大气圈,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2.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A正确。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并没有明确界线,B错误;大气圈主要由气态物质构成,也有水汽和固体杂质等,C错误。外部圈层物质运动能量主要自太阳辐射,岩石圈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D错误。故选A。图左为地球和金星绕太阳公转示意图。金星自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因其与太阳、地球位置不同,我们用高倍望远镜可以看到金星像月相一样,也有圆缺变化。图右为一段时间内金星相的变化,假设地球在图左中位置不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图右此系列对应哪一段?()A.上合—东大距 B.东大距—下合 C.下合—西大距 D.西大距—上合32.金星当前位置,地球人看到金星的观测时间最接近()A.初三的月亮 B.初十的月亮 C.十八的月亮 D.二十六的月亮【答案】B、D【解析】1.

【分析】33.当金星处于东大距时,地球到太阳与金星到太阳之间形成的夹角在45°左右,地球上的观测者观测到的金星明亮部分为右侧半圆。当金星处于下合时太阳照亮金星的半球正好无法被地球上的人观测,即为新月形状。由右图可知,照亮的金星球面位于西侧,并且面积逐渐减小,即对应东大距—下合阶段。B正确,ACD错误,故选B。2.

以月相为对照,下合相当于新月(初一),上合相当于满月(十五十六),东大距为上弦月(亮面在西,故而为上弦月)(初七初八),西大距为下弦月(亮面在东,故而为下弦月)(二十二左右)。金星当前位置为上合到西大距之间,故而时间应为二十六左右,D正确。故选D。33.王老师清晨上班,看到日月同辉现象。请问那天可能是农历的哪一天?月亮在什么方位?()A.初九;东 B.十七;东 C.廿三;南 D.廿八;西【答案】C【解析】【详解】十六、十七,月亮从东边的天空升起,通宵可见,第二天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时,西边还有圆月挂在天空,B项错误。廿二廿三,月亮自零点左右从东边的天空升起,早晨在南方天空,可见日月同辉现象,C项正确。在初八、初九,月亮正午升,天黑时月亮会升到中天,在正南方向,落下的时间在零点左右,看不到日月同辉现象,A项错误。在廿八,此时日月几乎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清晨看到日月同辉现象应该在天空东面而非西面,D项错误。故选C。34.图是一些类地行星及月球表面岩石年龄的面积累积图(月球的最新数据有变),可以发现金星与其他星球明显不同。依照材料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说明金星是类地行星的另类,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B.说明金星“地壳”在500Ma前后进行了大规模更新

C.更新周期和地球洋壳的更新速度大致相当,说明金星和地球一样存在洋底扩张

D.金星表面岩石的年龄基本都小于700Ma,表明金星形成至今可能只有700Ma左右【答案】B【解析】【详解】图中的信息只能表明金星表面的岩石年龄时间分布较为集中,图中金星便面岩石年龄的面积累积曲线几乎是垂直的,面积累计占比在短时间内达到百分之百,说明进行了大规模更新,图中的时间单位Ga(10亿年),大规模跟新在0Ga到1Ga中间的位置,大约为500Ma,B选项正确;岩石的更新速度并不能说明金星的自转方向,A选项错误;金星上没有海洋,也没有板块活动,金星表面物质的更新周期与地球洋壳的更新速度不相当,即使时间相当,也并不能说明金星存在洋底扩张,二者没有因果关系,C选项错误;进行表面岩石基本都小于700Ma,这只能说明金星表面的地质年龄,并不能说明金星形成的年龄,D选项错误。故选B。35.在木星轨道位置可以观测到4颗类地行星凌日(即该行星为一个小圆点经过日面),表为行星直径关系以及到太阳的距离,那么发生凌日时视直径最大的行星是()行星直径与太阳距离水星0.380.39金星0.950.72地球11火星0.531.52木星11.205.20注:都以地球为1。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木星轨道位置可以观测到4颗类地行星凌日,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其中地球直径最大,且距离木星较近,因此,发生凌日时视直径最大的行星是地球,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36.阅读地理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___为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2)若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那么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代。(3)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4)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目前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波,请简要解析其研究原理___。【答案】(1)土星地球(2)古生(3)

日冕

(太阳)黑子(4)

地壳

原理: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解析】【详解】(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见下图)。据此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土星轨道、木星轨道、火星轨道和地球轨道。(2)化石是保存在古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生物进化是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且不可逆转,已经消失的物种和已经退化的特性不会再出现,因此可利用地层中含有特定的化石组合或类型,推知地层的相对年龄及地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由材料知,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繁盛的时代为古生代,该地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说明该地层最有可能形成于古生代。(3)太阳外部大气层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若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区域位于色球层外部,为日冕层。曲线③④之间位于色球层内部,为光球层,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4)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见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位于地幔以上,为地壳。目前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波,地震波包括横波和纵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发生变化。37.请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同学们利用假期外出地理实践,并进行探究。小明同学假期去浙江海宁旅游,发现沿海某些地区的泥质海滩,会“生长”出奇特的“森林",是海水周期性冲刷形成,如图所示。(1)为了更好地观察图示地貌的全景,应采用的方式是___(沙滩徒步/无人机拍摄),原因是该地貌景观具有___特点。(2)列举描述图示地貌的角度___、___、___。假期期间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沿着当地某河流干流从河口到源头进行考察。图18是兴趣小组绘制的该河流沿途地貌示意图及在考察点拍摄的景观照片。(3)观察图中①、②、③、④四种地貌景观图,完成表2。(每空不超过10个字)观察地点①②③④地貌名称___冲积扇______形态特征___扇形,从山顶向扇缘倾斜,有错综河网___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颗粒物大小变化___【答案】(1)无人机拍摄规模大(2)

位置

地表坡度

物质组成(3)V型谷(峡谷)

冲积平原

三角洲

山高谷深、崖壁陡峭

地势平缓、曲流发育

由粗到细【解析】【详解】(1)图示地貌是广阔海滩上的潮汐树景观,适合从高处俯视,为了更好地观察图示地貌的全景,应采用的方式是无人机拍摄,原因是该地貌景观具有规模大特点。(2)据材料可知“小明同学假期去浙江海宁旅游,发现沿海某些地区的泥质海滩”,图示地貌要描述位置,如沿海海滩,图中景观位于沿海平原,坡度较缓,是泥质海滩,要描述物质组成。(3)图中①地貌景观位于河流上游山区,是V型谷(峡谷),形态特征是山高谷深、崖壁陡峭;③位于河流中下游,是冲积平原,形态特征是地势平缓、曲流发育,河道弯曲;④位于河流入海口,是三角洲。图中①→②→③→④,地势降低,随着流速减慢,大的沉积物先沉积,小的沉积物后沉积,①→②→③→④颗粒物大小变化是由粗到细。38.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我国的“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天问一号顺利完成“刹车”减速,与火星汇合,进入环火星轨道,成为我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即1.0AU。而火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24AU。地球公转周期约为365天,公转角速度约为1度/天。火星的公转周期为6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