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1.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华阳国志》:“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加热蒸发可得食盐B.《天工开物》:“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煅烧石灰石可生成熟石灰C.《梦溪笔谈》:“熬胆矾铁釜,久之易化为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D.《周易》:“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池中有机物发酵产生可燃性气体2.化肥对农作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下列肥料能防止农作物倒伏的是()A.K2CO3 B.CO(NH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气密性检验 B.CO2验满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pH4.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露天焚烧秸秆,增强土壤肥性 B.采用绿色工艺,减少化工污染C.加大燃煤发电,推广化石燃料 D.滥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大理石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C.石墨烯导电性强,用作新型电阻触摸屏的电极 D.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用于干燥二氧化碳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活中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B.工业上使用明矾对自来水消毒C.农业上提倡大田漫灌浇灌作物 D.家庭中大力推广使用含磷洗涤剂7.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如图是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砷属于非金属元素 B.砷的原子序数为33C.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 D.x=5,砷与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8.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选项家务劳动化学知识A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C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D冰箱内放置活性炭炭包活性炭能吸附异味A.A B.B C.C D.D9.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都是金属阳离子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D.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10.《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A.水杨酸属于有机物 B.一个水杨酸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C.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311.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铁丝生锈、铁丝燃烧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实验(点燃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比①③可知:水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 B.对比①②可知:氧气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C.对比②③可知:氧气是铁丝燃烧的条件之一 D.对比③④可知:铁丝形状能影响铁丝的燃烧二、多选题12.化学技术驱动“碳达峰、碳中和”。COA.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CO2=FC.Fe3O4为反应的催化剂 13.向两个盛有相同质量铝粉和铁粉的烧杯中,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B.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C.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D.右侧曲线不能反映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1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鉴别铵态氮肥和钾肥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B分离CaCl2和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然后蒸发结晶C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CaC滴加过量NaD检验NaOH溶液在空气中部分变质滴加过量的BaClA.A B.B C.C D.D三、单选题15.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Z一定属于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四、多选题16.如图为Na2CA.T1℃时,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B.T2℃时,NaC.T3℃时,将30gNa2D.T4℃时,将142gNH417.向盛有一定质量MgSO4、FeSA.丙代表烧杯中金属质量 B.ab段发生反应:Zn+CuSC.溶液质量:a>c D.c点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五、填空题18.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已成功开展系泊试验,航空母舰的建造涉及金属冶炼,材料性能、生活医疗等诸多领域。回答下列问题:(1)建造航空母舰需要大量的钢材。高炉炼铁中CO还原赤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2)航母舰载机的玻璃钢雷达罩属于(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纯铜可制作航母电缆,铜铝镍合金可制作飞机轴承,说明铜铝镍合金比纯铜的硬度(填“大”或“小”)。(3)为防止患坏血病,远洋训练官兵在饮食中需要补充(填一种营养素);自热食品为远洋官兵提供了生活便利,某自热食品中的自热粉含有生石灰、碳酸钠、铝粉等,使用时只需加水即可自加热,放出热量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相同质量的生石灰和自热粉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自热粉加热的优点(写一条即可)。(4)多级闪急蒸馏是海水淡化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对多级蒸发室不断减小压强,(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沸点,使海水不断气化、冷凝,最终得到蒸馏水。六、实验题19.氧气、二氧化碳是航空母舰中的常用储备气体,在急救、灭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气体的制备是初中化学实验重要的内容,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利用装置A,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束后,从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下列操作步骤;①过滤;②洗涤;③溶解;④干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数字编号)。为检验二氧化锰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溶液(写试剂化学式),观察现象即可。(3)实验室用装置B、C、D进行实验时,C中蜡烛燃烧更旺,D中溶液变浑浊,则B中产生的气体为,小试管的作用是。(4)为制取二氧化碳,需将6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至9%,所加蒸馏水(密度为1g/mL)的体积为mL。用装置E、F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时,若E中无植物油,则测得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七、填空题20.氢能助力“神舟十六”邀游太空,氢氧燃料电池技术在航海、航空航天等方面发展迅速,图1是氢气的制取、储存、释放和应用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太阳光和催化剂可实现水的高效分解。图2为光解制氢的微观模型图,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2)气态储氢是将氢气压缩存储于高压罐中,请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能被压缩的原因。(3)固态储氢是通过合金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吸附储氢。图1利用镁镍合金(Mg2Ni)存储氢气,该储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2H2+21.“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从不同角度完成对NaHCO(1)NaHCO3的水溶液pH>7,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填“碱”“盐”或“氧化物”)。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请根据图1分析该反应的微观实质(2)图2是向NaHCO3溶液滴加NaOH溶液的微观示意图,请分析并推测:向NaHCO3溶液中滴加(3)灭火器是航母上的必备用品。泡沫灭火器的原料之一是NaHCO3,其反应原理为Al2(S(4)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Na2CO3(5)【应用】
Ca(HCO3)2A.石灰水 B.食醋 C.纯碱 D.食盐八、流程题22.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能显著提升建造航母及舰载机的材料性能,含有稀土元素钇的氧化钇(Y2O3)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涂层材料。以富钇稀土矿(主要成分为Y(1)在粉碎机中研磨粉碎的目的是。(2)操作Ⅰ的名称是,“酸溶”过程中,Y2O3(3)向反应釜2中通入气体X使溶液呈碱性,调节溶液的pH除去滤液Ⅰ中杂质,沉淀Ⅱ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沉淀池中“沉钇”过程有H2O等物质产生,“沉钇”的化学方程式为(4)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填化学式)。九、科学探究题23.镁被誉为“国防金属”,在航空母舰、舰载机,导弹等武器中应用广泛。某化学学习小组观察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同时有蓝绿色不溶物和棕褐色不溶物生成。学习小组对生成物展开以下探究:【实验一】探究无色气体的成分【查阅资料】部分盐溶于水后,能与水分子作用解离出H+或O【作出猜想】根据文献资料和元素守恒,对气体成分作出如下猜想:猜想1;SO2;猜想2:O2【实验探究】小组成员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扇闻导管口气体的气味无明显气味猜想1不成立②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猜想2不成立③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肥皂泡破裂,燃烧,发出爆鸣声猜想3成立【深化探究】分别测量上述硫酸铜溶液和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钠溶液的pH,发现硫酸铜溶液的pH=4,硫酸钠溶液的pH=7。【结论】硫酸铜溶液显酸性,是由(填微粒符号)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金属镁能与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H【实验二】探究蓝绿色不溶物的成分【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Cu【作出猜想】猜想1:Cu(OH)2;猜想2:Cu2(OH)【实验探究】向蓝绿色不溶物滴加足量稀硫酸,不溶物溶解,无气泡产生。则猜想(填数字)错误。小明同学结合初中所学知识,认为猜想1也不合理,理由是。【查阅资料】某种碱式硫酸铜[Cu【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方案,验证蓝绿色不溶物中含有Cu2(OH)2。【实验三】探究棕褐色不溶物的成分【查阅资料】①棕褐色不溶物成分较为复杂,为Cu、CuO和Cu②Cu2O【实验探究】取少量棕褐色不溶物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变蓝,试管底部有亮红色固体。【交流讨论】对棕褐色不溶物成分的推测较多,以下为其中两位同学的讨论:甲同学认为一定有Cu2O,乙同学反对该观点,认为没有Cu2十、计算题24.航母舰体需要定期除锈维护,为实现对除锈废液(溶质主要成分为HCl、FeCl3、其他杂质忽略)的综合利用,需测定废液中HCl的质量分数,取200g废液样品,依次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回答下列问题:(1)第③次过滤后,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用化学式表示)。(2)所用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废液样品中HCl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至0.1%)。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A.《华阳国志》:“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是因为加热蒸发水分可得食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天工开物》:“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因为煅烧石灰石可生成生石灰,碳酸钙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错误,符合题意;
C.《梦溪笔谈》:“熬胆矾铁釜,久之易化为铜”,因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周易》:“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因为池中有机物发酵产生甲烷等可燃性气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原理分析。
B、碳酸钙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C、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D、有机物发酵产生甲烷等可燃性气体。2.【答案】A【解析】【解答】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应施用钾肥。
A.K2CO3中只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符合题意。
B.CO(NH2)2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
C.NH4Cl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
D.Ca(H2PO4)2中只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
磷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达,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
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
3.【答案】C【解析】【解答】A.检查气密性检验时,需要在密闭环境中进行,故错误;
B.二氧化碳气体验满
时,需要在集气瓶口进行,故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正确;
D.测溶液pH时,试纸不能直接蘸取溶液,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大气压原理检查气密性。
B、根据气体验满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C、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4.【答案】B【解析】【解答】A.露天焚烧秸秆,会生成大量的烟尘,不符合低碳生活,故不符合题意;
B.采用绿色工艺,减少化工污染,符合低碳生活,故不符合题意;
C.加大燃煤发电,推广化石燃料,会生成大量的烟尘,不符合低碳生活,故不符合题意;
D.滥用农药化肥,会污染土地、水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5.【答案】D【解析】【解答】A.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大理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石墨烯导电性强,用作新型电阻触摸屏的电极,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分析。6.【答案】A【解析】【解答】A.生活中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B.工业上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故错误;
C.农业上提倡大田滴灌浇灌作物,故错误;
D.家庭中大力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7.【答案】C【解析】【解答】A.砷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砷的原子序数为3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时“1”,故错误,符合题意;
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3=2+8+18+x,解得x=5,砷与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确定元素种类。
B、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C、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8.【答案】A【解析】【解答】A.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故错误,符合题意;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熟石灰显碱性,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是因为醋酸显酸性,能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冰箱内放置活性炭炭包,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分析。9.【答案】D【解析】【解答】A.金属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可能是金属阳离子,也是质子、铵根离子等,故错误;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故错误;
D.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带正电荷的粒子有阳离子、质子、原子核等。
B、根据中和反应的特点分析。
C、碱性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
D、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10.【答案】D【解析】【解答】A.水杨酸涵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个水杨酸分子含有原子总数=7+6+3=16个,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7×12):(1×6):(3×16)=14:1:8,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
B、一个物质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数=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角码之和。
C、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D、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11.【答案】B【解析】【解答】A.根据控制变量法,对比①③可知,①中没有水,有氧气,铁丝没有生锈,③中有水、氧气铁丝生锈了,说明水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控制变量法,对比①②可知,变量有氧气、水,不能得出氧气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故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控制变量法,对比②③可知,除了氧气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可得出氧气是铁丝燃烧的条件之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控制变量法,对比③④可知,除了铁丝形状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可得出铁丝形状能影响铁丝的燃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铁生锈的条件,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12.【答案】B,D【解析】【解答】A.根据CO2转化为炭黑回收利用的反应机理图可知,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为6FeO+CO2═2Fe3O4+C,故错误;
B.过程Ⅱ是在一定条件下,四氧化三铁分解为氧化亚铁和氧气,四氧化三铁的中存在+2、+3价的铁,氧化亚铁中的铁元素显+2价,结合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过程Ⅰ、Ⅱ中铁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故正确;
C.过程Ⅰ消耗了氧化亚铁,过程Ⅱ又生成了氧化亚铁,则氧化亚铁是反应的催化剂,故错误;
D.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为6FeO+CO2═2Fe3O4+C,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O4=O2+6FeO,所以总反应可表示为CO2=FeOC+O13.【答案】C,D【解析】【解答】A.a点时,左边烧杯中的酸与铝粉恰好完全反应,右边烧杯中的酸有剩余,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像,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同,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像,c点时,两个烧杯都在进行反应,都有金属剩余,故正确,符合题意;
D.右侧曲线职能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的大小、消耗硫酸的量,不能反映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根据图像,向两个盛有相同质量铝粉和铁粉的烧杯中,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最终铝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多,说明最终金属完全反应,酸过量分析。
14.【答案】B,C【解析】【解答】A.铵盐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生成氨气气体,钾肥与熟石灰不反应,加入熟石灰能鉴别铵态氮肥和钾肥,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钙与稀盐酸不反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加足量的稀盐酸,然后蒸发结晶,不能分离氯化钙、碳酸钙,方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氯化钙,但是引入新杂质碳酸钠,方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铁与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变质;又因为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静置,再向上层清液滴加酚酞,如果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所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5.【答案】C【解析】【解答】由图1可知,X和Y分子的数目不断减少,为反应物;Z的分子数目不断增加,为生成物。
根据图1,分子个数的变化情况可知,X的分子数由6n到3n,Y的分子数由5n到4n,Z的分子数由0到2n,所以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
根据图2可知,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72g-44g=28g,生成Z的质量为34g,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34g-28g=6g。
A.根据图1,X、Y分子的数目不断减少,为反应物,Z的分子数目不断增加,为生成物,所以Z一定属于化合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以上的分析,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6g:28g=3:1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该反应的方程式3X+Y=2Z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减少,故错误,符合题意;
D.Y与Z的质量之比=(72-44)g:34g,设Y、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n,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m2n=28g34g
则mn16.【答案】A,D【解析】【解答】A.将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4℃,溶液均变成了不饱和溶液,因为T1℃和T4℃分别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铵的交点,说明在T1℃、T4℃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为使溶液恰好饱和,加入两固体质量应该相等,故正确,符合题意;
B.将Na2CO3饱和溶液从T2℃升温到T4℃,因为T2℃和T4℃时Na2CO3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4℃时还是饱和状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T3℃时,Na2CO3的溶解度是50g,即T3℃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Na2CO3,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25gNa2CO3,将30gNa2CO3固体加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5g,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4℃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42g,T1℃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22g。T4℃时,将142gNH4HCO3饱和溶液中含有42g碳酸氢钠和100g水,降温到T1℃,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22g,则析出固体42g-22g=20g,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17.【答案】A,B【解析】【解答】A.MgSO4、FeSO4和CuSO4向盛有一定质量MgSO4、FeSO4和Cu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不能与MgSO4溶液反应,锌先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CuSO4反应完,锌才能与Fe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反应前,烧杯中没有金属,丙代表烧杯中金属质量,故正确,符合题意;
B.由A中的分析,ab段发生反应是锌先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Zn+CuSO4═ZnSO4+Cu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增加1份质量;由Zn+FeSO4═ZnSO4+Fe,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56份质量的铁,溶液的质量会增加;且第二个过程溶液质量增加的比第一个过程多,溶液质量:a<c,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c点硫酸亚铁还没有完全反应,溶液颜色显浅绿色,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18.【答案】(1)F(2)复合材料;大(3)维生素C;CaO+H(4)降低【解析】【解答】(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氧化铁与CO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CO2。
(2)玻璃钢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为增强材料,属于复合材料;铜铝镍合金可制作飞机轴承,而纯铜作航母电缆,所以说明铜铝镍合金比纯铜的硬度大。
(3)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为防止患坏血病,远洋训练官兵在饮食中需要补充维生素C;
既是放热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根据途中数据可以判断自热粉加水后温度能够持续很长时间,所以说明加热效果比较好。19.【答案】(1)锥形瓶(2)2KClO3MnO(3)氧气/O2;形成液封,节约药品(4)180;偏小【解析】【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利用装置A,试管口没有堵棉花,适合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__Δ2KCl+3O2↑,实验结束后,从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溶解、①过滤、②洗涤、④干燥。
为检验二氧化锰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即可,因为硝酸银与氯化钾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3)实验室用装置B、C、D进行实验时,C中蜡烛燃烧更旺,D中溶液变浑浊,则B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小试管的作用是形成液封,节约药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4)为制取二氧化碳,需将6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至9%,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
60g×36%=(60g+x)×9%,解得x=180g
所加蒸馏水(密度为)的体积=180g÷1g/mL=180mL。20.【答案】(1)4(2)氢气分子之间有间隔(3)Mg(4)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析】【解答】(1)利用太阳光和催化剂可实现水的高效分解。图2为光解制氢的微观模型图,反应Ⅰ为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4H2O催化剂I__2H2↑+2H2O2。
(2)气态储氢是将氢气压缩存储于高压罐中,氢气能被压缩的原因是氢气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小。
(3)固态储氢是通过合金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吸附储氢。图1利用镁镍合金(Mg
21.【答案】(1)盐;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2)产生白色沉淀(3)Al(OH)3;A(4)2NaHC(5)D【解析】【解答】(1)NaHCO3是由金属钠阳离子与碳酸氢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根据图1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
(2)图2是向NaHCO3溶液滴加NaOH溶液的微观示意图,由图示可知,氢氧根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碳酸根离子和水分子,则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氢氧根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碳酸根离子和水分子,碳酸根离子又能与钙离子结合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和水,所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3)由Al2(SO4)3+6NaHCO3═3Na2SO4+2X↓+6CO2↑可知,反应前2Al、3S、6N、6H、6C、30O;反应后有3S、6Na、6C、24O、2X,SYI2X中含有2Al、6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Al(OH)3;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后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铝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离子符号分别为Al3+、HCO3−.
(4)碳酸氢钠能分解生成碳酸钠,还有两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酸氢钠加热会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5)A.石灰水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碳酸根离子和水分子,碳酸根离子又能与钙离子结合成碳酸钙沉淀,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食醋中的氢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22.【答案】(1)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反应的充分进行(2)过滤;Y(3)Fe(OH)3(4)N【解析】【解答】(1)因为粉末状固体比块状固体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在粉碎机中研磨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有利于反应的充分进行。
(2)操作Ⅰ实现了固液分离,所以为过滤,氧化钇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Y2O3+6HCl=2YCl3+3H2O。
(3)反应釜1中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所以向反应釜2中通入气体X使溶液呈碱性,调节溶液的pH除去滤液Ⅰ中的FeCl3、CuCl2,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将其转化为Fe(OH)3、Cu(OH)2。
沉淀池中“沉钇”过程中碳酸氢钠与氯化钇反应生成碳酸钇、二氧化碳、氯化铵和水,化学方程式为6NH4HCO3+2YCl3=Y2(CO3)3↓+3CO2↑+6NH4Cl+3H2O。
(4)氨气调节pH值,氨气与水会结合成氨水,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NH3。
【分析】(1)根据粉末状固体比块状固体的接触面积大分析。
(2)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氧化钇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钇和水分析。
(3)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4)碳酸氢钠与氯化钇反应生成碳酸钇、二氧化碳、氯化铵和水。
(5)根据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进行分析。23.【答案】H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Cu2+;2、3;氢氧化铜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先将蓝绿色不溶物溶于足量稀盐酸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Ba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影视摄像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会展项目综合运营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昌工学院《测试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酒店财务管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力电子变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气体检测监控系统合作协议书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泌泰胶囊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河南2025年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8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食品营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俄语》教学大纲
- 清淤工程施工记录表
- TCITSA 24-2022 基于ETC的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技术规范
- 2022年涉农领域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8年版)
- 叉车装卸区域安全风险告知牌
-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课 新街古韵丨赣美版
- 秦荻辉科技英语写作教程练习答案(共42页)
- 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绘本阅读课-优质课件.pptx
-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