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如果把革命的主观力量看小了,把反革命力量看大了,这也是一种不切当的估量,又必然要产生另一方面的坏结果。因此,在判断中国政治形势的时候,需要认识下面的这些要点: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也是这样,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敌人的第三次“会剿”临到了井冈山的时候,一部分同志又有“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提出来了。其实,那时英、美、日在中国的斗争已到十分露骨的地步,蒋桂冯混战的形势业已形成,实质上是反革命潮流开始下落,革命潮流开始复兴的时候。但是在那个时候,不但红军和地方党内有一种悲观的思想,就是中央那时也不免为那种表面上的情况所迷惑,而发生了悲观的论调。现时的客观情况,还是容易给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的同志们以迷惑。特别是我们在红军中工作的人,一遇到败仗,或四面被围,或强敌跟追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把这种一时的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化起来,仿佛全国全世界的形势概属未可乐观,革命胜利的前途未免渺茫得很。如问中国革命高潮是否快要到来,只有详细地去察看引起革命高潮的各种矛盾是否真正向前发展了,才能作决定。既然国际上帝国主义相互之间、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之间、帝国主义和它们本国的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发展了,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需要就更迫切了。帝国主义争夺中国一迫切,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就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因此就造成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一天天扩大、一天天激烈的混战,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发展起来。伴随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军阀混战而来的,是赋税的加重,这样就会促令广大的负担赋税者和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伴随着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而来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帝国主义的让步的事实,这就发展了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资本家从拼命压榨工人找出路,中国工人则给以抵抗。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中国商业资本的剥蚀和政府的赋税加重等项情况,便使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即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更加重了,农民则更加仇恨地主。因为外货的压迫、广大工农群众购买力的枯竭和政府赋税的加重,使得国货商人和独立生产者日益走上破产的道路。因为反动政府在粮饷不足的条件之下无限制地增加军队,并因此而使战争一天多于一天,使得士兵群众经常处在困苦的环境之中。因为国家的赋税加重,地主的租息加重和战祸的日广一日,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因为无钱开学,许多在学学生有失学之忧;因为生产落后,许多毕业学生无就业之望。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一九三○年一月五日(摘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后来毛泽东将其改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该文的写作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暂时进入低潮,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党和红军内部有不少人对革命的前途表示悲观,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他们怀疑革命根据地的前途,不相信革命高潮很快就要到来,不愿意经过艰苦奋斗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而是主张等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再来一次全国武装起义。到1929年底,对革命前途悲观的思想仍然在党和军队内弥漫。1929年12月28日,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古田会议批判了党内种种错误思想,却未曾对悲观思想进行批判。在古田会议上重新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收到了一封来信。这封信过高估计了敌人的军事力量,对时局和革命前途流露出一种悲观思想,认为中国革命的高潮未必很快到来,因此应采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看了这封信后,毛泽东感到这种悲观思想并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过深思熟虑,毛泽东在古田写了回信。毛泽东请红四军政治部将回信油印发至各党支部,以便让更多的指战员了解他的思想和意图。(摘编自人民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不相信革命高潮会迅速到来,有些同志只看到了革命力量的弱小,不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不可只看现象,敌人的第三次“会剿”临到了井冈山之时实质上是反革命潮流开始下落之时。C.“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表达形象,“干柴”比喻各种交织的矛盾,“烈火”比喻国人的愤怒。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写作有其时代背景,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暂时进入低潮,党的工作重点转入农村。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针对当时人们对革命的主观力量和反革命力量不恰当的估量,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B.红军中有人一遇到败仗或陷入困境的时候,往往看不清形势,认为革命胜利的前途渺茫。C.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这主要源于生产落后。D.毛泽东针对那封来信写了回信——《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即后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下列选项,不属于“毛泽东写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原因的一项是()A.党和红军内部有人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对革命前途悲观。B.到1929年底,对革命前途悲观的思想仍然在党和军队内弥漫。C.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收到了一封对时局和革命前途流露出悲观思想的来信。D.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4.毛泽东为什么认为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当时“可以燎原”?请简要分析。5.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遭遇困境的时候,两则材料可以给予我们哪些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本来朱以撒这家乡间的小酒楼偏于一隅,门面不彰,菜肴却很让人称赞,材质鲜活,做法也质朴,就是农家柴灶上的烹炒,作料也是家常的——他们给客人上的菜,如同自己所要品尝的。这也使它的经营没有什么特别,按家常手法即可——一家人的饮食也大抵如此,或者还要简单一些。可惜,最后一道甜点还没有上来我就得走了,时间有时就是算得那么紧,便觉得无可奈何。生活中,有一些事情就是没有办法都以完整来收束,真的求完整就刻意了。很多事,好像都如此才好。如果自己坐在书房里信手写写,上午的阳光从外边大量地铺展进来,那真是让善感的文士视为舒适的日子。我看了一些五代时的日常,文士都不富裕,大抵维持每日基本的生存,便没有太多的琐屑,日子缓慢,生存简单。文士都不是快速奔跑的兔子,不是他们跑不动,而是没有催促他们奔跑的鞭子,这也使一个人在书斋或者茅舍里的日子简淡了不少。这也是我一直觉得时人与古人相远的地方——如果大家奔竞无休,这个世道还会安宁吗?这便不禁要问:一位文士的书写是为什么?我想更多的还是自适,有所触及便奔涌而出,于是把笔纵横,让字面兜住。文士书写的癖好是天生的,不必他人提醒,亦不必说与他人知,每个人每日去做便可。甚至客人来了,喝茶,说的也是其他话题,并不打算让他看到刚才兴起时挥就的一幅草书。露与藏,亦是各极其乐。藏露只能说是个人对世界的一种态度,谈不上高下对错,就像有人常在酒桌上觥筹交错,有的人却躲在家里喝稀粥快意。我是偏向躲在家里喝稀粥的人。喝稀粥的氛围肯定是冷清一点的、纯乎一点的日常。如果一个人想脱离日常,以另一种状态出现,那就是非日常了。从外表来看,只是一个人的言说举止生出变化,细究则是内部发生变化,有意识地用另一种形式来表现——每个人都有应世应景的方式,适时而用,有的自己没有察觉,但外人还是看出来了。每个人都有一些真实的元素,只是人的社会属性强大之后,自然的程度就降低了,便使人面对人事时,会发出真耶伪耶的疑虑。明代谢榛曾说:“官话使力,家常话省力;官话勉然,家常话自然。”谁不愿意省力和自然呢?但人生不是家常,得适应家常之外的许多场面,也就要有一套使力和勉然的套话,才可应对。曾国藩想儿子曾纪泽走官场之路,但他认为儿子的行止太轻快,显得不“压重”、不“重厚”。那时的曾纪泽最多二十岁出头,言行敏捷欢快实属常态。曾国藩却早早按官场那一套来规范,不任其横出旁逸。当然,这不是曾国藩一个人对儿子的要求,也不是曾纪泽一人的不快意,整个时代都如此,而且延续下来了。罗庸在西南联大讲课时认为,在入世的生活中,保有一段出世的心情,便时时能在超悟中体会到一些人生真趣。这样的生活态度使人轻快地跑动,快捷地言说,能不开怀?简单是我喜欢的一种方式,可用于世事。小时候写字,只是想写得好看一点,以此为乐趣。想法简单了,做起事来轻松之至。我的父亲从来不夸儿子会多么有前途,就是亲戚朋友赞扬了,父亲也不随之应和,因为父亲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似乎本应如此。自己乘兴一以贯之做下去,是很开心的,总会有点收获,或者教训。我想,书写就是一个人的过程,一个人心甘情愿没完没了地写,投给某个报刊,接下来苦苦等待——退稿越来越多,周围的人都知道了,觉得痴迷写作真是荒唐。我只是笑笑,也谈不上难过,毕竟是做自己真喜欢的事;接着再写,真实不虚的力量后来才显示出来——写出来的文字终于可以发表了,这无疑是上了一个台阶。一个作家的前后表现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真实地写,觉得没有比这种个人的消遣更有意思——个人的日常生活没那么有意义,最多是有意思。想想自己带了不少研究生,当时在课堂上已经把他们训练得笔下时出锦绣了,却在毕业之后大都不写了。不写就不写吧,也是一种真实的生存状态。一位艺文爱好者经过几十年的砥砺,技能达到了可称娴熟的程度。这些技能甚至比古人娴熟,比不上古人的,永远是内在的距离,如何都达不到闲云出岫、清风自在。这也是我千方百计要看一些古人笔墨的原因。古人常见不择纸墨、不计工拙之说,并非真如此,而是认为情性比纸墨、功夫更要紧。适兴下笔,写到哪儿算哪儿,失误的地方还涂抹一下,不是写官告,而是为了私享。现在写一幅字,会有一堆告白—墨汁是何种品牌的,毛颖又是何种动物毫毛,而纸张更是讲究。物质材料看重了,自然情性轻看了。其实,很多方面都如此。有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在老家翻来覆去地看几幅残破的北凉写经,父亲也过来扫了一眼,说,啊,写得太不好看了。的确是太不好看。可父亲不知道,把玩的是里边的滋味。举止本色,一个人不装,真能给人以吸引。(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间的小酒馆地理位置偏僻,门面装修不彰,菜肴制作家常,经营方式普通,处处突出“家常”二字。B.“很多事,好像都如此才好”承接上文,“才好”一扫前面遗憾,体现了淡然、随意与自适的人生心境。C.“我是偏向躲在家里喝稀粥的人”一句,鲜明地表明了“我”对常在酒桌上觥筹交错的人讨厌的态度。D.“我”喜欢翻来覆去地看几幅残破的北凉写经,这是因为“我”喜欢里边的滋味,但是父亲认为写得太不好看。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本来”既是写作对象,又是文章主旨,虽然材料没有直接点出这两个字,但处处都隐伏着“本来”之意。B.文中曾纪泽的例子和罗庸的言论从相同角度有力地说明了“本来”被厚重的世故之壳包裹着,很难透露“本来”面目。C.文中将现代文人与古代文人在书写时对物质材料与自然情性的关注点进行对比,说明前者在笔墨的境界上低于后者。D.末段以“举止本色,一个人不装,真能给人以吸引”作结,不仅干净利落,简洁明快,戛然而止,还进一步彰显了文章主旨。8.文中为什么要写文士的生活?请简要分析。9.有人说,朱以撒的散文看起来简淡自然,但其中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力量和深意。请结合文本内容对此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材料一:齐有闾丘卬,年十八,道遮宣王曰:“家贫亲老,愿得小仕。”宣王曰:“子年尚稚,未可也。”闾丘印对曰:“不然昔有颛顼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项索七岁为圣人师。由此观之,印不肖耳,年不稚矣。”宣王曰:“未有咫角骖驹而能服重致远者也。由此观之,夫士亦华发堕颠而后可用耳。”闾丘卬曰:“不然。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骅骝绿骥,天下之骏马也,使之与狸鼬试于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狸鼬也。黄鹄白鹤,一举千里,使之与燕服翼试之堂庑之下,庐室之间,其便未必能过燕服翼也。辟闾巨阙,天下之利器也,击石不缺,刺石不锉,使之与管稿决目出眯,其便未必能过管稿也。由此观之,华发堕颠,与印何以异哉?”宣王曰:“善。子有善言,何见寡人之晚也?”卬对曰:“夫鸡豚巏嗷,即夺钟鼓之音。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谗人在侧,是以见晚也。《诗》曰:‘听言则对,谮言则退。’庸得进乎?”宣王拊轼曰:“寡人有过。”遂载与之俱归而用焉。故孔子曰:“后生可畏,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此之谓也。(选自刘向《新序·杂事》,有删改)材料二:孟子谓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10.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不然A昔有颛顼B行C年十二D而治E天下F秦项橐七岁G为圣人师。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在路上,名词作状语,与《过秦论》“有席卷天下”的“席”用法相同。B.善,好的、优秀的,与《五石之瓠》“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的“善”意思不同。C.“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与《陈情表》“而母立于兹”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D.察,考察,与《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的“察”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丘卬拦住齐宣王,希望能得到君王任用以供养家庭和父母,然而齐宣王认为他年纪尚幼,并不适合担任官职。B.齐宣王认为,年轻人做官就像小马驹拉重车走远路一样,也需要等到年纪大一些,成熟后才能发挥作用。C.齐宣王在听了闾丘卬的阐述后用车载着闾丘卬一同回去,并任用了闾丘卬,连孔子都称赞闾丘卬“后生可畏”。D.材料二中孟子先向齐宣王阐述了什么样的国家才能算得上是“故国”的道理,引出了其对选拔贤才的看法。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使之与狸鼬试于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狸鼬也。(2)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14.材料一中的闾丘卬和材料二中的孟子各自表达了怎样的人才观?请概括说明。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陆龙图诜①挽词苏轼挺然直节庇峨岷,谋道从来不计身。属纩②家无十金产,过车巷哭六州民。尘埃辇寺③三年别,樽俎岐阳一梦新。他日思贤见遗像,不论宿草④更沾巾。[注]①陆龙图诜:陆诜,以龙图阁大学士知成都府,卒于任上。②属纩:人将死时,置丝绵于其口鼻,以观察其有无呼吸。③辇寺:京城官署。④宿草:墓前隔年之草。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坚守正道,但求利民,不求利己,既是对陆诜品格的总结,也是赞美。B.家无十金之产言其少,哭有六州之民言其多,对比中凸显陆诜为官之德。C.“岐阳”应是地名,苏轼与陆诜或许曾同在此地为官,宴会上有过相逢。D.故人容貌,今后只能见之于遗像,不能亲临墓地吊唁,更加令苏轼伤心。16.本诗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为哀悼逝者,但语言风格差异明显,请简要概括它们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四、默写题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慧暑期去钱塘江旅游,看到钱塘江江水汹涌澎湃、一望无边的壮观景象,不禁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两句。(2)王老师在历史课上,为了方便学生了解宋代文人的日常活动,引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他们热衷于写书法、喝新茶。(3)古诗词中常用衣服的颜色或材质来表明人物身份,如“______,______”两句。五、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①)如今,气象部门为不同行业发展提供精细化的服务,气象服务不仅预报阴晴雨雪、冷暖变化,还覆盖农业、能源等70余个行业大类。(②)A___________的天气,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B___________,还与社会生产和建设紧密相连。而气象服务能助力人们看懂天气,知天而作,赋能行业发展。(③)用好气象服务,就能更好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④)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多发事件,气象灾害风险越来越高,人民群众需要气象服务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比如,人们需要更加精准、高效乃至个性化的气象服务;农业生产、交通、电力、能源等不同行业,需要更为精细化、专业化的气象服务。气象部门要加快推进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促进各行各业C___________,防控风险,稳健发展。要打造气象科技利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业务能力。要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发挥好气象基础性支撑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赋能。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两句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20.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一种被称为“公园20分钟”的理论在社交平台上悄然走红,据称,只要在公园闲逛片刻,①___________。逛公园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公园的环境对缓解焦虑情绪②___________。我们在走进公园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时,既可以感受到阳光、空气、花草香带来的舒适感,又能暂时将生活中的压力放置到一边,这起到了类似正念治疗的作用,因此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这一神奇效果③___________。内啡肽是一种和快乐相关的活性物质,能够起到缓解疼痛、舒缓紧张的作用,帮助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已有研究显示,户外活动可以激发内啡肽的产生。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根据上述文字,简要阐述逛公园为什么可以让人放松。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六、材料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们在获得一些新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当下,AI代写盛行,有人用AI代写写作文,省去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但长期依赖只会降低个人的写作能力。班级就“AI代写”展开讨论,请你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比喻国人的愤怒”分析不当,应是“比喻革命高潮”。2.答案:C解析:“这主要源于生产落后”因果不当,原文是“因为国家的赋税加重,地主的租息加重和战祸的日广一日,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因为生产落后,许多毕业学生无就业之望”。3.答案:D解析:D项,属于“毛泽东写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背景,不属于“毛泽东写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原因。4.答案:①当时革命力量虽然弱小,但是它的发展会很快。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而且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②当时反革命潮流开始下落,革命潮流开始复兴。中国各种矛盾交织,社会混乱,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并且将在全国爆发,将呈“燎原”之势。解析:5.答案:①要善于拨开表面现象的迷雾,观察、分析事情和问题的实质。②要善于应对不利的形势,抓住有利的形势,顺势而为。③要树立信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艰苦奋斗,创造有利条件,力争取得好的结果或成绩。解析:6.答案:C解析:“鲜明地表明了‘我’对常在酒桌上觥筹交错的人讨厌的态度”分析错误。根据“藏露只能说是个人对世界的一种态度,谈不上高下对错”可知该项错误。7.答案:B解析:“文中曾纪泽的例子和罗庸的言论从相同角度”分析错误,结合文中曾纪泽的例子和罗庸的言论的内容来看,“曾纪泽的例子”是入世角度,“罗庸的言论”是出世角度,两者从不同角度来说明、8.答案:①文士的生活简单,缓慢,从无序中求得了一份舒适,透着一种散淡、闲适,呈现了生活中的本真,体现了主题。②用文士的生活与时人奔竞无休的生活进行对比,揭示了时人远甚于古人,引发我们的思考。③文士的书写生活关键在于自适,每日去做便可,藏露自然,各极其乐,揭示了文士精神的意义。解析:9.答案:①简淡自然:本文所写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不刻意求工,随意自然;语言上不事雕琢,如与老友闲谈,闲适挥洒,娓娓道来,有简淡自然随意之趣。②力量和深意: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叙述与思考,对现代文人喜欢粉饰、掩盖真实进行了批评,态度鲜明,富有力量。解析:10.答案:ABF解析:(原文标点)不然,昔有颛顼,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11.答案:C解析:“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的“而”表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而母立于兹”的“而”意思是“你的”,表代词。12.答案:C解析:“连孔子都称赞闾丘卬‘后生可畏’”说法错误,“此之谓也”意思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表明是引用孔子的话,而不是连孔子都称赞闾丘卬。13.答案:(1)如果让它们与狸鼬在灶台间比试,它们的敏捷未必能超过狸鼬。(2)(可是)大王现在没有真正亲近的臣子,过去提拔的人,现今都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解析:14.答案:①闾丘卬认为人才就是有一定特长的人;②孟子认为人才就是得到大多数国人认可的人。解析:【参考译文】材料一:齐国有个叫闾丘卬的人,年仅十八岁,在路上拦住齐宣王说:“我家境贫寒,父母年老,希望能得到一个小官职。”宣王说:“你年纪还小,不能胜任。”闾丘卬回答说:“不对,从前颛顼帝,十二岁就治理天下,秦国的项橐七岁就成为圣人的老师。由此看来,只是我不成才罢了,年纪并不小了。”宣王说:“不曾有咫角骖驹能负载重物远行的事例。由此看来,士人也要头发花白、牙齿脱落之后才能任用呢。”闾丘卬说:“不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骅骝、绿骥,是天下的骏马,如果让它们与狸鼬在灶台间比试,它们的敏捷未必能超过狸鼬。黄鹄、白鹤,一举千里,但如果让它们与燕雀、蝙蝠在堂屋屋檐之下比试飞翔,它们的灵巧未必能超过燕雀、蝙蝠。辟闾、巨阙,是天下的利剑,击石不会缺损,刺石不会弯曲,但如果让它们与小草棍比试剔除眼中的灰沙,它们的便利未必能超过小草棍。由此看来,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跟我有什么两样呢?”宣王说:“好。你有如此见解,为什么这么晚才见我呢?”闾丘卬回答说:“那些鸡和猪的喧哗,会掩盖钟鼓的乐声。云霞遮蔽天空,会掩盖日月的光明。进谗言的人在旁边,因此见您晚了。《诗经》上说:‘对可听取的言语进行排斥,对谗言态度柔顺。’我怎么能得到任用呢?”宣王拍着手中的横木说:“我有过错。”于是用车载着他一同回去并任用了他。所以孔子说:“年轻人是令人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材料二:孟子拜见齐宣王,对他说:“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悠久的国家,并不是说国中有高大久远的树木,而是说有历代能为国家建立功勋、与国家休戚与共的大臣。(可是)大王现在没有真正亲近的臣子,过去提拔的人,现今都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齐宣王说:“我应该如何识别一个人没有才能而不用他呢?”孟子说:“国君选拔贤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将原本地位低的人,提拔到地位高的人之上,将原本关系疏远的提拔到关系亲近的人之上,这能够不慎重吗?左右近臣都说他贤能,还不能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