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见图1),约10分钟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约6.5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距地面约400km,见图2)对接成功。据此完成1~3题。1.(2分)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A.由炽热气体组成 B.直径约10万光年 C.由众多恒星组成 D.中心天体存在生命2.(2分)中国空间站所在的大气层()A.天气变化剧烈 B.臭氧含量最大 C.氮气比重最多 D.处于电离状态3.(2分)对中国空间站与地面的信息联系影响最大的是()A.太阳辐射 B.月食现象 C.耀斑爆发 D.陆地地震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下降过程中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周围产生大量的等离子,包围了整个返回舱,阻隔了返回舱与地面的通信,在航天中该过程被称为“黑障”。如图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场景。据此完成4~6题。4.(2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面过程中,依次经过()A.对流层、电离层、平流层 B.平流层、对流层、电离层 C.电离层、臭氧层、对流层 D.对流层、臭氧层、电离层5.(2分)此次运载火箭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平流层的大气的特点是()A.有极光现象 B.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上升 C.天气复杂多变 D.气流主要做水平运动,不利于飞机飞行6.(2分)与黑障影响相类似的地理现象是()A.极光 B.磁暴 C.流星 D.日食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如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它与恐龙生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据此完成7~9题。7.(2分)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元古代8.(2分)化石形成条件包括()①生物具有硬体部分②高温多雨的气候③生物遗体快速被泥沙掩埋④经过长期的石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2分)研究古生物化石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地球气候演化 B.地球的海陆变迁 C.生命进化过程 D.地球的起源“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5,完成10~11题。10.(2分)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植被生长状况 B.温度条件 C.大气成分 D.行星体积11.(2分)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A.地球 B.金星 C.火星 D.木星北京时间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37.16°N,116.34°E)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建设的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给德州市提前3秒预警、济南市提前17秒预警、北京市提前70秒预警。图1是开通了地震预警功能的手机用户及时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图2是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2分)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2中()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13.(2分)地震预警的原理是基于()①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慢②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③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慢④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如图为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单位:兆焦耳/平方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14.(2分)图示城市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最大的是()A.苏州 B.南京 C.徐州 D.淮安15.(2分)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特点的成因最可能是()A.北部地区降水更多 B.南部地区日照时数较短 C.南部地区海拔更高 D.北部地区距离海洋更近16.(2分)太阳辐射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庐山瀑布一泻千里 B.大兴安岭树木郁郁葱葱 C.洞庭湖边凉爽的风 D.沿海地区利用潮汐发电PM2.5是指直径在2.5μm以下的颗粒物,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PM2.5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如图示意北京市2013~2020年空气中PM2.5指数变化。据此完成17~19题。17.(2分)PM2.5主要分布在地球大气的()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18.(2分)北京市主城区PM2.5主要来源于当地()A.农田秸秆燃烧 B.工业废气排放 C.汽车尾气排放 D.地面尘土飞扬19.(2分)北京市PM2.5浓度下降会促使北京()A.干洁空气质量下降 B.年降水量增多 C.干洁空气氧含量上升 D.大气能见度提高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3℃。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20~22题。20.(2分)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1.(2分)甲箱温度计显示值比乙箱高的原因是()A.①辐射强弱差异 B.②辐射强弱差异 C.③辐射强弱差异 D.④辐射强弱差异22.(2分)图2中()A.①在多云的白天作用更明显 B.②的大部分被大气直接吸收 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D.④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如图为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23.(2分)14时,甲地区的风向为()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24.(2分)20时,与丙地相比,M地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A.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 B.大,M地地转偏向力大 C.小,M地海风抵消作用 D.小,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青海湖一年四季地面湖陆风显著。如图为青海湖夏季两种情况下正午时分水平风速的垂直剖面图(实线表示西风,虚线代表东风,单位:m/s)。据此完成25~26题。25.(2分)青海湖夏季湖陆风最大高度约为()A.140米 B.1000米 C.2330米 D.4000米26.(2分)图示时间,与湖岸为裸地相比,有植被覆盖的情况下的湖陆风速较小的原因是()A.湖陆温差较小 B.摩擦力较大 C.地转偏向力较小 D.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如图是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地区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27~28题。27.(2分)曲线①所示地区冬季的气候特征()A.温和多雨 B.温和少雨 C.炎热干燥 D.寒冷干燥28.(2分)关于曲线②所示气候说法正确的是()①季节性受西风控制②在六个大洲有分布③夏季降水充沛④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指湖泊),从中得到水汽和热量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图1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受“大湖效应”影响,美国部分地区(见图2)遭受罕见的暴风雪。据此完成29~30题。29.(2分)图1中()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多少 B.②强弱受太阳辐射影响很弱 C.③降水过程类似暖锋过境 D.④为受热后抬升的高空冷气流30.(2分)图2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A.1月,甲地 B.5月,乙地 C.9月,丙地 D.12月,丁地“秋老虎”发生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之后,是持续高温、晴朗的天气。如图示意1991~2020年立秋至秋分节气各城市平均高温日数排行。据此完成31~32题。31.(2分)“秋老虎”形成的原因是()A.受亚洲高压持续控制 B.锋面气旋过境 C.南退的副热带高压回归 D.受暖锋过境影响32.(2分)“秋老虎”“独爱”重庆的原因可能为()①地形影响,冷空气不易进入②距海较远,受台风影响小③城市建筑密度大④受准静止锋影响时间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受太阳直射点移动及下垫面状况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与范围会发生改变。如图示意非洲局部地区某月份赤道低气压带的分布。据此完成33~35题。33.(2分)根据赤道低气压带分布推断,图示的月份为()A.1月份 B.4月份 C.7月份 D.11月份34.(2分)该月份降水量最多的地点是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35.(2分)图示区域该月赤道低气压带东段整体移动幅度较小,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高原地形,气温偏低 B.山脉阻挡,徘徊不前 C.裂谷构造,地面凹凸 D.沙漠广布,受热不均二、综合题:共3题,共30分。36.(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青海省是发展大规模光伏产业园的理想区域。在青海省共和县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在开阔的戈壁滩整齐排开,让烈日灼灼变成电流涌动的同时,也改善了当地脆弱的气候、土壤和植被环境,但同时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带来了负面影响。图1为青海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示意图,图2为青海省龙羊峡光伏电站光伏板景观图。(1)读图1,描述青海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2)夏季,游客到青海旅游通常需备好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角度分析,是因为青海省地处,白天因此需要防晒,夜晚因此需要准备较厚衣物。(3)读图2并结合材料,说明大面积铺设光伏板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37.(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甲、乙两城市降水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22,与乙地相比,归纳甲地的降水特征。(2)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分析②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气候特点及分布规律。(3)指出丙地森林火灾多发的月份,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38.(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植物生长旺盛。研究发现,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如图示意K岛地理位置。(1)指出K岛的气候类型,并说出该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范围。(2)从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角度,分析K岛天然植被恢复较快的自然条件。(3)分析该区域多雷阵雨的原因。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见图1),约10分钟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约6.5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距地面约400km,见图2)对接成功。据此完成1~3题。1.(2分)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A.由炽热气体组成 B.直径约10万光年 C.由众多恒星组成 D.中心天体存在生命【分析】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有四个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解答】解: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地球是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行的行星,D正确。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体或类球状天体,地球不是,A错误。银河系由众多恒星组成,地月系不是,C错误。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而不是地月系,B错误。故选:D。2.(2分)中国空间站所在的大气层()A.天气变化剧烈 B.臭氧含量最大 C.氮气比重最多 D.处于电离状态【分析】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空间站位于319.6—346.9千米高空,位于地球大气的高层大气,天气变化剧烈是对流层,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含量最多的是平流层,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低层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C错误。高层大气中80—500千米的高空,处于电离状态,形成电离层,D正确。故选:D。3.(2分)对中国空间站与地面的信息联系影响最大的是()A.太阳辐射 B.月食现象 C.耀斑爆发 D.陆地地震【分析】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答】解:中国空间站与地面的信息联系是通过无线电短波通信,选项中影响无线电短波的只有耀斑爆发,其属于太阳活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下降过程中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周围产生大量的等离子,包围了整个返回舱,阻隔了返回舱与地面的通信,在航天中该过程被称为“黑障”。如图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场景。据此完成4~6题。4.(2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面过程中,依次经过()A.对流层、电离层、平流层 B.平流层、对流层、电离层 C.电离层、臭氧层、对流层 D.对流层、臭氧层、电离层【分析】大气根据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解答】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气根据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其中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故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面过程中,依次经过电离层、臭氧层、对流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5.(2分)此次运载火箭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平流层的大气的特点是()A.有极光现象 B.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上升 C.天气复杂多变 D.气流主要做水平运动,不利于飞机飞行【分析】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的范围约为地面以上至12km高空处,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该层大气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层顶的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发生变化,自低纬向高纬对流层顶高度降低,厚度减小;同一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夏季较高,冬季较低。平流层分布在对流层顶至50km高空处,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稳定,天气晴朗,适合航空飞行。高层大气位于50km高空以上,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高层大气中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解答】解:极光现象发生在高层大气中,A错误。平流层内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B正确。平流层内水汽和固体杂质很少,且空气下冷上热,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稳定,利于飞机飞行,CD错误。故选:B。6.(2分)与黑障影响相类似的地理现象是()A.极光 B.磁暴 C.流星 D.日食【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答】解:由材料可知,黑障发生时阻隔了返回舱与地面的通讯,太阳活动引起地球出现磁暴时,电离层受到干扰,也影响地球上的通讯,因此两地理现象类似,B正确。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与黑障影响无关,A错误。流星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或其他星球的大气层时形成的,与黑障影响无关,C错误。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与黑障影响无关,D错误。故选:B。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如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它与恐龙生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据此完成7~9题。7.(2分)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元古代【分析】生物进化经历了原始生命体阶段、动物孕育发展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两栖类动物时代和鱼类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解答】解:材料中海王龙生活在7000万年前,属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恐龙在中生代盛行,所以选C。故选:C。8.(2分)化石形成条件包括()①生物具有硬体部分②高温多雨的气候③生物遗体快速被泥沙掩埋④经过长期的石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分析】化石形成的条件有: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4、被埋藏的生物尸体还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石化作用后才能形成化石;5、沉积物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古生物要具有能保存为化石的硬体,如贝壳、骨骼、牙齿等,才能不腐烂或被食肉动物吃掉,不具硬体的古生物在特殊的条件下虽然也可以形成化石,但机会极少,①正确。高温多雨的气候不是化石形成的条件,②错误。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死亡生物的遗体要能在绝氧的环境下被保存,如被水下沉积物迅速掩埋,并不被机械作用破坏,③正确。要有足够的时间,使古生物遗体在沉积物成岩过程中及成岩作用后具有更为坚硬的物理特性和更具化学稳定性,④正确。故选:C。9.(2分)研究古生物化石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地球气候演化 B.地球的海陆变迁 C.生命进化过程 D.地球的起源【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解答】解: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所以可以根据对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测地球气候演化、地球的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趋势,看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估计生物的生存年代,通过化石可以推断生命起源,但地球的起源无法通过化石推断,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5,完成10~11题。10.(2分)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植被生长状况 B.温度条件 C.大气成分 D.行星体积【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光照提供了光和热;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是: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解答】解:地球生命存在需要有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及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该图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日地距离条件导致温度条件适宜,故B正确。恒星质量与植被生长状况关系不大,A错误。图中不能显示大气成分和行星体积对生命的影响,故CD错误。故选:B。11.(2分)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A.地球 B.金星 C.火星 D.木星【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解答】解:恒星的质量越大,释放的热量越多,则出现生命的行星距离恒星越远。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即太阳位于纵坐标“2”处,那么“生命宜居带”会向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移动,刚好对应横坐标中的木星,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木星,故D正确。根据太阳位于纵坐标“2”处,金星、地球、火星均不在宜居带,都不会出现生命,故ABC错误。故选:D。北京时间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37.16°N,116.34°E)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建设的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给德州市提前3秒预警、济南市提前17秒预警、北京市提前70秒预警。图1是开通了地震预警功能的手机用户及时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图2是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2分)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2中()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分析】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其中地壳为最薄的一层,地壳平均厚度约17公里;地幔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又称中间层,自地壳以下至2900公里深处,在80km﹣400km处是软流层;地幔以下大约5100公里处地震横波不能通过称为外核,5100—6371公里是内核;则地核的厚度超过3400公里,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厚的一层。【解答】解:由材料信息可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km左右,因此,震源处于地壳之中。图2中,①层为地壳,故A正确。②层为地幔,故B错误。③层为外地核,故C错误。④层为内地核,故D错误。故选:A。13.(2分)地震预警的原理是基于()①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慢②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③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慢④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分析】地震发生时产生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其中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横波只能通过固态;在相同的介质中,纵波的速度均大于横波。【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故②正确,①错误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慢,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如图为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单位:兆焦耳/平方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14.(2分)图示城市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最大的是()A.苏州 B.南京 C.徐州 D.淮安【分析】读图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空间分布,直接可以判断三城市的太阳辐射量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对比图中各地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徐州为4700﹣49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淮安为4500﹣4700兆焦耳/平方米,南京为4500﹣4700兆焦耳/平方米,苏州小于4500兆焦耳/平方米,图示城市中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最大的是徐州,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2分)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特点的成因最可能是()A.北部地区降水更多 B.南部地区日照时数较短 C.南部地区海拔更高 D.北部地区距离海洋更近【分析】影响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和季节因素(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大气透明度、天气与气候、地势高低、污染程度等差异。【解答】解:江苏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江苏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日照时间短,B正确,A错误。江苏的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而且多在200~500m,海拔相差不大,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大,C错误。江苏北部和南部都在沿海地带,D错误。故选:B。16.(2分)太阳辐射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庐山瀑布一泻千里 B.大兴安岭树木郁郁葱葱 C.洞庭湖边凉爽的风 D.沿海地区利用潮汐发电【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解答】解: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大兴安岭树木郁郁葱葱与太阳辐射有关,故B错误。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故AC错误。沿海地区利用潮汐发电,主要是利用日、地、月间的引力作用,与太阳辐射无关,故D正确。故选:D。PM2.5是指直径在2.5μm以下的颗粒物,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PM2.5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如图示意北京市2013~2020年空气中PM2.5指数变化。据此完成17~19题。17.(2分)PM2.5主要分布在地球大气的()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分析】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几乎集中了大气中的全部的水汽、二氧化碳和固体杂质等,因此,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对流层。【解答】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几乎集中了大气中的全部的水汽、二氧化碳和固体杂质等,所以固体颗粒物主要存在于对流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18.(2分)北京市主城区PM2.5主要来源于当地()A.农田秸秆燃烧 B.工业废气排放 C.汽车尾气排放 D.地面尘土飞扬【分析】北京市主城区PM2.5主要来源主要根据北京经济发展水平、实际情况等方面分析。【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市主城区几乎没有农田分布,也几乎没有污染性工业,AB错误。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市主城区街道十分清洁,尘土飞扬较少,而且尘土直径一般较大,D错误。综上所述,北京市主城区PM2.5主要来源于当地汽车尾气排放,C正确。故选:C。19.(2分)北京市PM2.5浓度下降会促使北京()A.干洁空气质量下降 B.年降水量增多 C.干洁空气氧含量上升 D.大气能见度提高【分析】北京市PM2.5浓度下降的有利影响主要从空气污染、大气能见度、天气等方面分析。【解答】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市PM2.5浓度下降,空气更清洁,会使大气能见度提高,D正确。对干洁空气的质量和氧含量影响不大,因为干洁空气不包含水汽和杂质,AC错误。PM2.5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因此PM2.5浓度下降可能会导致北京市降水量减少,B错误。故选:D。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3℃。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20~22题。20.(2分)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分析】找出该实验主要目的,则需找出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两幅图接受了相同的太阳辐射,而图甲有土层图乙没有土层,而最后甲乙两箱的温度却不同,故大气温度与地面有着直接关系.【解答】解:两幅图接受了相同的太阳辐射,而图甲有土层图乙没有土层。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可知,图甲中土壤吸收太阳辐射能力较强,使地面温度较高,产生地面辐射较强;而图乙中为玻璃,吸收太阳辐射较弱,而产生的地面辐射较弱,大气温度较低。故综合得知,甲乙两箱温度差异的原因是近地面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即为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故选:D。21.(2分)甲箱温度计显示值比乙箱高的原因是()A.①辐射强弱差异 B.②辐射强弱差异 C.③辐射强弱差异 D.④辐射强弱差异【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解答】解: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图2中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⑤是大气辐射。因为甲是土层,土层吸收太阳辐射辐射能力较强,产生的地面辐射也较强,温度较高;乙箱中没有土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故产生的地面辐射也较弱,C正确。甲乙位于同地区,天气状况相同,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差异小,ABD错误。故选:C。22.(2分)图2中()A.①在多云的白天作用更明显 B.②的大部分被大气直接吸收 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D.④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解答】解: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在多云的白天作用更明显,A正确。②是太阳辐射,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大气直接吸收,B错误。③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C错误。④是大气逆辐射,昼夜都存在,主要表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错误。故选:A。如图为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23.(2分)14时,甲地区的风向为()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分析】判断某点风向:作图分析法﹣先做出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等压线不规则,呈弯曲状态,则做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的线即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规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做出偏向角度为30°﹣45°之间的风向,由此确定此点的风向。【解答】解:根据图中10月8日14时等压线的分布,甲地东南方气压高于西北方,西北方为低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为偏南风,C正确。故选:C。24.(2分)20时,与丙地相比,M地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A.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 B.大,M地地转偏向力大 C.小,M地海风抵消作用 D.小,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分析】风速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解答】解:20时,图中M处等压线比丙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CD错误。丙位于陆地,M位于沿海地区,M摩擦力小于丙,A正确。M地纬度更高,地转偏向力更大,B错误。故选:A。青海湖一年四季地面湖陆风显著。如图为青海湖夏季两种情况下正午时分水平风速的垂直剖面图(实线表示西风,虚线代表东风,单位:m/s)。据此完成25~26题。25.(2分)青海湖夏季湖陆风最大高度约为()A.140米 B.1000米 C.2330米 D.4000米【分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湖陆风是由于陆地和湖泊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湖区上空出现湖陆风在大约1000米的高度后逐渐消失,由此推测青海湖夏季湖陆风最大高度约为100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26.(2分)图示时间,与湖岸为裸地相比,有植被覆盖的情况下的湖陆风速较小的原因是()A.湖陆温差较小 B.摩擦力较大 C.地转偏向力较小 D.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分析】风速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解答】解:由于植被覆盖较多,受到植被的作用,植被附近温度偏低,导致与湖泊的温差减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风力变小,A正确。摩擦力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植被覆盖的关系较小,CD错误。故选:A。如图是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地区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27~28题。27.(2分)曲线①所示地区冬季的气候特征()A.温和多雨 B.温和少雨 C.炎热干燥 D.寒冷干燥【分析】北半球亚热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类型的判断采取“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判断方法。【解答】解:图示曲线①年降水量逐月累计量在6~9月的夏半年较多,说明降水集中在夏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亚欧大陆的西北风的影响,温和少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8.(2分)关于曲线②所示气候说法正确的是()①季节性受西风控制②在六个大洲有分布③夏季降水充沛④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等。【解答】解:曲线②最冷月均为在0℃以上15℃一下,是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高时降水少,气温低时降水多,雨热异期,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①正确,③错误。地中海气候是除南极洲外,其余各大洲都有分布,故②正确。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故④正确。故选:D。“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指湖泊),从中得到水汽和热量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图1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受“大湖效应”影响,美国部分地区(见图2)遭受罕见的暴风雪。据此完成29~30题。29.(2分)图1中()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多少 B.②强弱受太阳辐射影响很弱 C.③降水过程类似暖锋过境 D.④为受热后抬升的高空冷气流【分析】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冷锋是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并推动暖气团移动;冷锋过境会产生降温、阴雨、大风等天气;暖锋是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并推动冷气团移动;暖锋过境时容易产生连绵阴雨。【解答】解:降水多少主要受空气中携带的水汽含量影响,此地降水多少主要受②地蒸发的水汽量决定,①主要是运输作用,故A错误。②是湖泊水汽的蒸发,蒸发强弱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强,温度高,蒸发旺盛;太阳辐射弱,则蒸发微弱,故B错误。③是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降水过程,锋面之下的冷空气向后撤,说明此地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是暖锋,故C正确。图中④是高空中的水汽输送,主要受风力影响,与湖泊关系不大,故D错误。故选:C。30.(2分)图2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A.1月,甲地 B.5月,乙地 C.9月,丙地 D.12月,丁地【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大气环流、洋流、天气等。形成降水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要使水汽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三是要有较多的凝结核。【解答】解:该地位于北美洲的中部,9月气温高,不可能形成降雪,故BC错误。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南下,经过五大湖时增湿,空气中水汽量大,在湖泊的下风向的丙地和丁地形成降水,12月冷空气势力更强,降雪量更大,故D正确。甲地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空气干燥,不可能形成降水,故A错误。故选:D。“秋老虎”发生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之后,是持续高温、晴朗的天气。如图示意1991~2020年立秋至秋分节气各城市平均高温日数排行。据此完成31~32题。31.(2分)“秋老虎”形成的原因是()A.受亚洲高压持续控制 B.锋面气旋过境 C.南退的副热带高压回归 D.受暖锋过境影响【分析】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底至9月之间。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解答】解:由材料“每年的立秋当天如果没有下雨,同样是很热的”可知,“秋老虎”带来的是高温、晴朗的天气,受亚洲高压控制,应气温较低,A错误。锋面气旋和暖锋均可能带来阴雨天气,B、D错误。“秋老虎”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回归控制,形成连日晴朗、日照强烈的高温暑热天气,C正确。故选:C。32.(2分)“秋老虎”“独爱”重庆的原因可能为()①地形影响,冷空气不易进入②距海较远,受台风影响小③城市建筑密度大④受准静止锋影响时间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分析】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底至9月之间。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解答】解:“秋老虎”为持续高温、晴朗的天气,因此“秋老虎”最怕冷空气和降水,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南下的冷空气不易进入,因此“秋老虎”持续时间较长;另外秋季我国东部沿海多受台风影响,降水多,而重庆距海相对较远,受台风影响小,“秋老虎”盘踞时间长,①②正确。城市建筑密度大不能影响天气系统的形成,准静止锋带来的是阴雨天气,会减少“秋老虎”持续时间,③④错误。故选:A。受太阳直射点移动及下垫面状况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与范围会发生改变。如图示意非洲局部地区某月份赤道低气压带的分布。据此完成33~35题。33.(2分)根据赤道低气压带分布推断,图示的月份为()A.1月份 B.4月份 C.7月份 D.11月份【分析】赤道低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赤道低气压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解答】解:读非洲局部地区某月份赤道低气压带的分布图,图中显示非洲大陆上的赤道低气压带已经越过赤道到达非洲北部,故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为7月份,C正确,ABD错误。故选:C。34.(2分)该月份降水量最多的地点是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分析】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解答】解:读非洲局部地区某月份赤道低气压带的分布图,甲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A错误。乙位于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更小,降水较丁处少,B错误。丙受离岸风影响,降水较少,C错误。赤道低气压带的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变成西南风,使丁地受几内亚湾吹来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D正确。故选:D。35.(2分)图示区域该月赤道低气压带东段整体移动幅度较小,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高原地形,气温偏低 B.山脉阻挡,徘徊不前 C.裂谷构造,地面凹凸 D.沙漠广布,受热不均【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总体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解答】解:赤道低气压带东段正处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该高原被称为“非洲屋脊”,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进而阻止了赤道低气压带的北移。因此主要原因是该区域为高原地形,气温偏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共3题,共30分。36.(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青海省是发展大规模光伏产业园的理想区域。在青海省共和县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在开阔的戈壁滩整齐排开,让烈日灼灼变成电流涌动的同时,也改善了当地脆弱的气候、土壤和植被环境,但同时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带来了负面影响。图1为青海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示意图,图2为青海省龙羊峡光伏电站光伏板景观图。(1)读图1,描述青海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2)夏季,游客到青海旅游通常需备好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角度分析,是因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要防晒,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因此需要准备较厚衣物。(3)读图2并结合材料,说明大面积铺设光伏板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1)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特征从是否均匀、从高值区到低值区变化、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分布等角度分析。(2)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3)铺设大面积光伏板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从改善气候条件、改善水分条件、影响生物多样性等角度分析。【解答】解:(1)根据图1信息可以看出青海省总体的太阳辐射分布不均,东南部数值较小,西北部数值较大,故东部、南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