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注采题库_第1页
三位一体注采题库_第2页
三位一体注采题库_第3页
三位一体注采题库_第4页
三位一体注采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1、相对渗透率:当两相或多相流体在地层中流动时,岩石允许某一相流体通过的能力,定义为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其相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之比为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称相对渗透率。2、平面非均质:储层在平面上由于储层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岩性、厚度等变化造成的平面差异称为平面非均质。3、自然递减率:下阶段采油量在扣除新井及各种增产措施增加的产量之后与上阶段采油量之差值,再与上阶段采油量之比称自然递减率。4、注采对应率: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连通的厚度占射开总厚度的比例5、剩余油饱和度:在一定的开采方式和开采阶段,尚未被采出而剩余在油层中的油的饱和度。6、纵向非均质:储层在纵向上由于储层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岩性、厚度等变化造成的层间差异称为纵向非均质。7、采油指数:单位采油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油量。8、综合递减率:下阶段采油量扣除新井产量后与上阶段采油量的差值,再与上阶段采油量之比称为综合递减率。9、生产压差:静压(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流压的差值叫生产压差,又称采油压差。在一般情况下,生产压差越大,产量越高。10、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出现经营亏损前的累积产油量。经济可采储量可以定义为油田的累计现金流达到最大、年现金流为零时的油田全部累积产油量;在数值上,应等于目前的累积产油量和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之和。1、沉积相:是指在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特定的岩石组合。例如河流相、湖相等。沉积单元级别划分是相对的。应从油田开发实际出发进行沉积相级别划分。比如,河流相为大相,辫状河、曲流河、网状河为亚相,曲流河的点坝、天然堤、决口扇等为微相。2、沉积微相:指在亚相带范围内具有独特岩石结构、构造、厚度、韵律性等剖面上沉积特征及一定的平面配置规律的最小单元。3、开发层系:为一套砂、泥岩间互的含油气层组合,在沉积盆地内可以对比的层系。4、有效孔隙度:岩样中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流体在其中能够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5、渗透率:在一定压差条件下,岩石能使流体通过的性能叫岩石的渗透性,岩石渗透性的好坏以渗透率数值表示,流体通过孔隙介质时服从达西公式。6、绝对渗透率:岩石中只有一种流体通过时,求的得渗透率值称绝对渗透率。7、有效渗透率:岩石中有两种或三种流体,岩石对其中每一相的渗透率称有效渗透率或相对渗透率。8、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称相对渗透率。9、孔隙喉道:砂岩颗粒堆积,粒间形成孔隙,孔隙和孔隙之间连接的窄细部分称孔隙喉道。10、渗透率级差:研究储层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的指针之一,即层内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11、渗透率变异系数:反映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表示围绕渗透率集中趋势的离散程度。12、渗透率突进系数:层内最大渗透率与平均渗透率的比值,也称非均质系数。13、四性关系:是指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关系。14、隔层:对流体流动能起隔挡作用的岩层,碎屑岩中储层中的隔层以泥质岩类为主,也包括少量其它岩性。15、夹层:单砂层内存在一些不连续的薄层,如泥质、细粉砂质、硅质、钙质等薄层称夹层,它直接影响单砂层的垂直渗透率。16、粘土矿物:组成粘土岩的矿物,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等,这些粘土矿物常充填于储层孔隙中,它的存在方式对储层的物性影响很大。17、储层敏感性:开发过程中所有油井的油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对油层损害的程度即为储层敏感性。18、砂体连通性:各种成因的砂体在垂直向上和平面上相互连通的程度。19、贾敏效应:当液-液、气-液不相混溶的两相在岩石孔隙中渗流,当相界面移动到毛细管孔喉窄口处欲通过时,需要克服毛细管阻力,这种阻力效应称为贾敏效应。20、油层敏感性评价:它包括速敏、水敏、盐敏、酸敏、碱敏等五种基本评价实验,评价的目的在于找出油气层发生敏感的条件和由敏感引起的油气层伤害程度。21、速敏:流体在油气层中流动,引起油气层中微粒运移并堵塞喉道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22:水敏:油气层在遇到与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后渗透率下降的现象为水敏,通常它是由粘土矿物遇淡水后膨胀、分散、运移所造成的。23、盐敏:不同矿化度等级的地层水在油气层中流动时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24:碱敏:碱性流体在油气层中流动与碱敏感性矿物反应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25:酸敏:酸液进入油气层,与油气层中的酸敏性矿物反应引起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26、达西定律:一定流体通过多孔介质单位截面积渗流速度与沿渗流方向上的压力梯度成正比。27、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日产油量。28、采液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井日产液量。29、吸水指数::水井单位生产压差下的井日注水量w。30、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油(气)的总量。31、表内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32、表外储量是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33、探明储量: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34、单储系数:油(气)藏内单位体积油(气)层所含的地质储量。35、水驱储量:直接或间接受注入水或边水驱动和影响的储量。36、可采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量油(气)层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气)储量。37、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出现经营亏损前的累积产油量。经济可采储量可以定义为油田的累计现金流达到最大、年现金流为零时的油田全部累积产油量;在数值上,应等于目前的累积产油量和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之和。38、油(气)田开发:是指在认识和掌握油(气)田地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一定数量的井,在油(气)藏上以一定的布井方式的投产顺序,在某种驱动方式下,通过调整井的工作制度和其它技术措施,把地下石油(气)资源采到地面的全部过程。39、开发层系:把特征相近的油(气)层组合在一起并用一套开发系统进行单独开发的一组油(气)层称为开发层系。40、原始地层压力:油、气在未开采前的地层压力称为原始地层压力。41、面积注水:是指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进行注水和采油的系统。42、什么叫配产配注: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对油田、油层、油井、水井确定其合理产量、合理注水量叫配产配注。43、油田动态分析:通过油田生产资料和专门的测试资料来分析研究油田开采过程中地下油、气、水的运动规律,检验开发方案及有关措施的实施效果,预测油田生产情况,并为方案调整及采取新措施提供依据的全部工作统称油田动态分析。独立开发区块动态分析的定义同上。44、单井动态分析:通过单井生产资料和地质资料,分析该井工作状况及其变化情况、原因,进行单井动态预测,并为改善单井生产情况提供新的措施依据的全部工作统称单井动态分析。45、层间干扰:在多层生产和注水的情况下,由于各小层的渗透率和原油性质有差异,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压力差异,影响一部分油层发挥作用的现象。46、单层突进:对于多油层注水开发的油田,由于层间差异引起注入水迅速沿某层不均匀推进的现象。47、井组动态分析:通过对井组内的注水井和生产井情况的综合分析,以掌握井组范围内的油、水运动规律,注采平衡情况及其变化,并为改善井组注采状况提供进行调整措施的依据的全部工作称井组动态分析。48、注采对应率: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连通的厚度占射开总厚度的比例(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49、驱替特征曲线:又称水驱油藏油、水关系曲线或油藏水驱规律曲线。通常是指以油藏累积产水量的对数或水油比同累积产油量的关系所绘制的曲线。50、自然递减率:下阶段采油量在扣除新井及各种增产措施增加的产量之后与上阶段采油量之差值,再与上阶段采油量之比称自然递减率。51、流压梯度:指油井生产时油管内每100m的压力变化值。52、地层总压降:油藏或开发层系原始平均地层压力与目前平均地层压力之差。53、地层系数:地层系数是油层的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参数符号为Kh,单位为平方微米•米μ㎡m)。它反映油层物性的好坏,Kh越大,油层物性越好,出油能力和吸水能力越大。54、流动系数:流动系数是地层系数与地下原油粘度的比值。参数符号为Kh/υ,单位为平方微米•米每毫帕•秒(μ㎡m/(mPa•s)。流动系数=地层系数/地下原油粘度55、流度:流度是有效渗透率与地下流体粘度的比值,参数符号为λ,单位为平方微米/毫帕•秒。它表示流体在油层中流动的难易程度。56、油水粘度比:油水粘度比是地层条件下油的粘度与水的粘度的比值,参数符号为无因次量,它表示油水粘度的差异。油水粘度比=地层原油粘度/地层水粘度。油井含水上升率随油水粘度比的增大而增大。57、水驱指数:水驱指数是指每采1吨油在地下的存水量。单位为立方米/吨。它表示每采出1吨油与地下存水量的比例关系。指数越大,需要的注永量越大。水驱指数=(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产油量58、存水率:保存在地下的注入水体积与累积注水量的比值叫存水率。存水率=(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59、水淹厚度系数:见水层水淹厚度占见水层有效厚度的百分数,叫水淹厚度系数,它表示油层在纵向上水淹的程度。水淹厚度的大小反映驱油状况的好坏,同时反映层内矛盾的大小。水淹厚度系数=见水层水淹厚度/见水层有效厚度60、扫油面积系数:油田在注水开发时,井组某单层已被水淹的面积与井组所控制的该层面积的比值叫扫油面积系数,它反映平面矛盾的大小,扫油面积系数越小,平面矛盾越突出。扫油面积系数=单层井组水淹面积/单层井组控制面积61、单层突进系数:多油层油井内渗透率最高的油层的渗透率与全井厚度权衡平均渗透率的比值,叫单层突进系数。它反映层间矛盾的大小。单层突进系数=油井中单层最高渗透率/油井厚度权衡平均渗透率62、水驱油效率:被水淹油层体积内采出的油量与原始含油量之比值,叫水驱油效率。参数符号为ED。单位为小数或百分数。水驱油效率=(单层水淹区总注入体积-采出水体积)/单层水淹区原始含油体积水驱油效率表示水洗油的程度和层内矛盾的大小。63、平面突进系数:边水或注入水舌进时最大的水线推进距离与平均注水线推进距离之比,叫平面突进系数。它反映油层在平面上渗透性的差别。平面突进系数越大,平面矛盾越突出,扫油面积越少,最终采收率也就越低。平面突进系数=最大的水线推进距离/平均水线推进距离64、采油指数:采油指数是指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量,也称为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量。它表示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参数符号为JO,单位为立方米/(兆帕•天)65、采液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液量叫采液指数,也称为生产压差的日产液量。它表示产液能力的大小。66、比采油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时,油井每米有效厚度所加的日产油量叫比采油指数,参数符号为JOS,单位为立方米/(兆帕•天•米)。它表示每米有效厚度的产能力。比采油指数=日产油量/(生产压差*有效厚度)67、比采液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时,每米有效厚度所增加的日产液量叫比采液指数。参数符号为JLS,单位为立方米/兆帕•天•米,它表示每米有效厚度产液能力的大小。68、采油强度:单位油层有效厚度(每米)的日产油量叫采油强度。单位为吨/天•米。采油强度=油井日产液量/油井油层有效厚度69、生产压差:静压(即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流压的差值叫生产压差,又称采油压差。在一般情况下,生产压差越大,产量越高。70、地饱压差:目前地层压力与原始饱和压力的差值叫地饱压差。它是表示地层原油是否在地层中脱气的指标。71、流饱压差:流动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叫流饱压差。它是表示原油是否在井底脱气的指标。72、注水压差:注水井注水时的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注水压差。它表示注水压力的大小。73、储采比:油田年初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产油量之比。74、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当年产油与油田年初剩余可采储量之比。75、含水上升率:指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时含水率的上升值。76、极限含水:是指由于油田含水上升而在经济上失去继续开采价值时的含水极限。77、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累积注入量与油层孔隙体积之比。78、地下亏空体积:在人工注水保持地层能量的过程中,注入水体积与油层采出液体体积之差,称为地下亏空体积。79、注采比:指某段时间内注入剂(水或气)的地下体积和相应时间的采出物(油、水和地下自由气)的地下体积之比。80、存水率:累积注入量减去累积产水量后占累积注水量的百分数。81、注入水波及体积系数:是指累积注水量与累积产水量之差除以油层有效孔隙体积,即油层水淹部分的平均驱油效率。又称扫及体积系数。82、水驱指数:在某一油藏压力下,纯水侵量与该压力下累积产油量和产气量在地下的体积之比。是评价水驱作用在油藏综合驱动中所起作用相对大小的指针。83、吸水指数:水井日注水量除以注水压差所得出的值。84、粘温关系曲线:反映稠油粘度与温度之间对应关系的曲线。在热力采油中,原油粘度与温度关系十分敏感,温度升高,粘度降低。粘温曲线可以反映各温度段粘度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是热力采油中重要的基础资料。85、蒸汽干度:是湿蒸汽中蒸汽质量占湿蒸汽总重的百分比。86、油汽比:在注蒸汽热力采油过程的某个阶段中,采油量与注汽量之比,即每注一吨蒸汽的采油量。它是评价注蒸汽技术经济效果的主要指针之一。87、经济极限油汽比:注蒸汽热力开采中,投入与产出相当时相对应的油汽比,低于此油汽比下继续热采则无经济效益。88、注汽速度:指单位时间向油层注入的蒸汽量。现场常用的单位是t/h或t/d。是蒸汽吞吐和蒸汽驱重要的工作参数。89、注汽干度:指实际注入油层的蒸汽干度。在地面注汽管网和井筒不长时,常用蒸汽发生器出口干度代替。若地面注汽管线长,油层深,地面和井筒热损失大,上述替代则有较大误差,需通过井底蒸汽取样器测取井底干度或通过地面和井筒热力计算求取。90、周期注汽量:指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中,一个吞吐周期的累计注汽量。91、驱油效率:是指在某一时间,被水驱或其它驱替剂驱替的油层体积内,采出的油量与原始含油量之比,它反映了注水开发油田的水洗油程度。驱油效率越高,说明油层中的油被水洗得越干净。92、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一定的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油田开发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时的累计产油量。93、原油计量系统误差:原油计量系统误差是指井口产油量减核实油量的差与井口产油量的比值,单位%。原油计量系统误差=(井口产量-核实产量)/井口产量*100%94、累积亏空体积:累积亏空体积是指累积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差。累积亏空=累积注入水体积一(累积产油纛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相对密度+累积产出水体积)二、填空题1、石油主要是由三种烃类组成:即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2、根据油田水与油﹑气分布的相对位置,分为(底水)﹑边水和夹层水。3、在现场油水井动态分析中,经常应用油田水的水型和(总矿化度)的变化来判断油井的见水情况。4、由油管向油层注水称为(正注)。5、采油井水淹状况资料可直接反映油层的(剩余油)及储量动用状况。6、含水率是表示油田油井含水多少的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油层的(水淹程度)。7、地质学上称(走向﹑倾向﹑倾角)为岩层的产状三要素。8、多油层合采情况下,由于各小层之间渗透率相差较大,造成层间差异,可以用(单层突进)系数来表达。9、砂岩的主要胶结物为(泥质)和灰质。10、表示含油性好坏的指标用含油(饱和度)。11、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12、由两条或两条以上走向大致平行且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的,其中间断块相对上升,两边断块相对下降的断块组合称为(地垒)。13、开发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油藏的(天然)能量进行开采,另一类是采取人工补充油层能量进行开发。14、七点法面积注采井网中,1口采油井受周围(6)注水井的影响。15、保持一定的(沉没度)可以防止抽油泵受气体影响或抽空,有利于提高泵效。16、电潜泵排量是单位时间内油泵排出液体的(体积)。17、在油井生产过程中,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动)压力。18、所谓热力采油,主要有火烧油层和(注蒸汽)。19、地层条件下的原油粘度除受油藏温度和油藏压力影响外,还受构成原油的(组分)和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的影响。20、注汽井井下高温四参数测试主要是指井下注入蒸汽的(温度)、(压力)、(流量)、(干度)。21、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提高驱油剂的波及系数),表面活性剂驱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提高驱油剂的洗油效率)。22、油井流入动态关系IPR曲线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的关系,它表示油层向井底的供液能力,它是分析油井动态和进行油井生产系统设计的基础。23、注水井的洗井方式包括(正洗)、(反洗)、(正反洗)。24、通过水井压力测试测得的资料可算出单井的(吸水指数)和(注水压差)。25、油气藏内的油水界面与油层顶界的交线称为(外含油边界)。26、油层本身的产液能力用(采液指数)来衡量的。27、油藏驱动类型可分为五种,即(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和重力驱动)。28、反九点法面积注水的井网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3:1)。29、三点法面积注水的井网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3:1)。30、四点法面积注水的井网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2:1)。31、五点法面积注水井网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1:1)。32、七点法面积注水井网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1:2)。33、九点法面积注水井网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1:3)。34、油田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是(层间矛盾、层内矛盾、平面矛盾)。35、油田开发中常用的五种压差是总压差、(地饱压差)、(流饱压差)、生产压差、注水压差。36、油井见水可分为六种类型,即正常水淹、(边水舌进)、底水推进、层中指进、(单层突进)、窜通。37、注水水质中易对处理系统造成腐蚀的因素主要有(溶解氧)、硫化氢、二氧化碳、硫酸盐还原菌等。38、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固脱水作用)、(胶结作用)和(重结晶)。39、层间差异主要是由各小层(渗透率)和(原油粘度)引起的。40、天然气是以(气态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可燃混合气体。41、油井流入动态关系IPR曲线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的关系,它表示油层向井底的供液能力,它是分析油井动态和进行油井生产系统设计的基础。42、原油在一定条件下失去了流动性的(最高温度)叫原油的凝固点。43、油井含水上升速度除了受规律性的影响外,在某一阶段主要取决于(注采平衡)情况和层间差异的调整程度。44、固井完成后,留在套管内最下部的一段水泥凝固后的顶面叫(人工井底)45、底部水淹其上部未洗厚度较大,这种类型主要在(正韵律)油层中出现。46、解决层内矛盾本质上就是要调整(吸水剖面),扩大(注水波及厚度),从而调整受效情况;同时调整出油剖面,以达到多出油少出水的目的。47、储量计算方法中(容积法)储量计算沿用的时间长,从发现油藏到开发中期都可使用。48、自然伽马测井主要应用是什么?划分岩性、地层对比,确定地层中的泥质含量49、代表地下水所处的地质环境封闭良好,很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含油、气良好标志的水型是(氯化钙)。50、注水压力不应超过油层(破裂压力),否则容易损伤油层或造成套管变形。51、在注水方式中,(边缘注水)适用于油田边水比较活跃,油水界面清晰,油田规模较小,地质构造完整,油田边部和内部连通性能好,油层渗透率较高,油层稳定的油田。52、古潜山本身与其上面的披覆层呈(不整合)接触。三、简答、计算、论述题1、油气藏分类一般考虑哪几方面?考虑储集层岩性、圈闭类型、孔隙类型、流体类型、接触关系2、根据大量注水开发油田生产资料统计,油田含水规律一般分3种基本模式:凸型、S型、凹型(如下图)。哪种形态的含水上升规律反映油田的开发效果好,为什么?凹型曲线特征最好,因为该曲线反映油田见水晚、无水采油期长、油田的主要产油量在低-中含水期采出,开发效益相对较好。3、不同环境下沉积的地层,地层水的矿物质组成也不相同,因此矿物质组成又间接成为沉积环境的指示标。Sulim(苏里姆)1946年将地层水的矿物质组成分为4类(Na2SO4型、NaHCO3型、MgCl2型、CaCl2型),分别与4种沉积环境相对应。已知一个油田的地层水水型为CaCl2型,那它代表何种沉积环境?(只要说出海洋环境或陆地环境即可)代表海洋环境的地下水型。4、油井堵水的作用有哪些?(1)控制油田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注水利用率;(2)减缓油层层间矛盾;(3)扩大水驱波及面积,改善堵水井区的平面水驱效果。注明:能回答出其中2条即可。5、注水井合理的配注水量要考虑哪几方面因素?(1)注水井的最大注水能力;(2)周围受效油井的正常产液量;(3)受注水管线或注水压力条件限制时,优先考虑区块总体注采平衡。6、油井产液剖面应测哪些参数?分层产量、含水率、温度、压力、流体的平均密度7、储层的敏感性分析包含哪几方面?包含速敏、酸敏、盐敏、碱敏、水敏。8、利用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能否判断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如能,如何判断?能。(1)端点饱和度判断,Swc>Sor,为亲水,反之则亲油;(2)等渗点饱和度,Swx>0.5,为亲水,反之则亲油。9、计算油井措施增产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油井作业前不能生产的,作业后的产量全部为增产量,并从作业后开井起计算到年底为止;(2)油井作业前有产量的,应将作业后稳定的日产量与作业前一个月内的平均日产量对比,将增加的部分作为增产量,计算到与措施前月平均产量相同为止,到年底仍有效的计算到年底为止。10、采油井施工设计内容包括哪些?(1)油井基本数据:如完钻井深、人工井底等;(2)油井生产数据:如泵工作参数、日产液等;(3)目前生产管柱示意图;(4)选泵设计数据;(5)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6)效果预测。11、按含水划分油田开发阶段,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开发阶段?无水开发期、低含水开发期、中含水开发期、高含水开发期、特高含水开发期12、面积注水开发井网形式有哪几种?排状井网、5点法井网、7点法井网、9点法井网、4点法井网、点状13、注水井配注时,在确定分层注水量,如没有相对应油井分层测试资料时。可以从哪几方面考虑确定分层注水量?可以按层段水淹状况、压力水平、井组措施、油井动态变化进行分层配注14、在含油层段较多时,注水井应采取分段注水方式注水,这样可以达到细分注水、提高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目的,但若分的层段过多,封隔器级数增加,其密封率有可能会减小。那么一般注水井分段注水时控制在几段以内?最多3-5段,一般2-3段为宜。15、油气藏压力是油气藏驱动能量的标志,同时也是矿场上引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矿场上一般采用压力系数判定油气藏的压力系统是正常、异常低压,还是异常高压。现有一油藏,其实测地层压力为13MPa,同深度静水柱压力为10MPa,那么该油藏属何种压力系统?压力系数为1.3,属异常高压油藏16、储集层为砂岩时,一般根据砂岩粒度大小划分为几类?砾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17、油田开发中,主要利用划分开发层系来解决油藏层间矛盾,提高采收率,划分开发层系主要从哪几方面考虑?储集层岩性、物性、流体性质、压力、油水关系18、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从储油层中能采出的那部分油气储量为何储量?可采储量19、油层非均质是储层固有的特征,是影响油藏开发的主要因素,储层非均质可分为宏观非均质、微观非均质,其中宏观非均质是矿场上主要分析面对的。那么宏观非均质主要指哪几方面内容?平面非均质、纵向非均质、层内非均质20、油藏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是什么?答:(1)对注采平衡和能量保持状况的分析;(2)对注水效果的评价分析;(3)对储量利用程度和油水分布状况的分析;(4)对含水上升率和产液量增长情况的分析;(5)对主要增产措施的分析。21、综合开采曲线的用途是什么?(1)了解和掌握油田区块的开发形式和变化趋势;(2)分析油田驱动类型的变化;(3)观察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效果;(4)分析增产效果;(5)划分开发阶段,预测油田动态。22、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是什么?(1)独立的开发层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上允许的可采储量;(2)独立的开发层系上下必须具有良好的隔层;(3)同一开发层系内的油层物性应尽可能接近;(4)同一开发层系内的各油层,其构造形态、油水分布、压力系统和原油性质,应基本相近;(5)同一开发层系必须具有在经济上合理的生产能力。23、进行井组动态分析主要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分层注采平衡、分层压力、分层水线推进情况;(2)分析注水是否见效;(3)分析各油井、各小层产量、压力、含水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4)分析本井组与周围油井、注水井的关系。24、在不保持压力开采的油田,地层原油的粘度随开采时间的延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答:会变大。因为随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降低,原油中的溶解气析出,使原油的粘度变大,流动性变差。25、在地层条件下,当压力下降到使天然气开始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时的压力是什么压力?饱和压力。26、单层突进对油田开发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解决?单层突进以后,油井过早见水,影响中、低渗透率油层发挥作用,使油井过早水淹,降低油田采收率。解决措施是进行分层开采。27、在油田地下开采管理上要求做到哪两个平衡?(1)注采平衡(保持注水所补充的地下体积与采油所排出的地下体积之间的平衡);(2)压力平衡(保持注水所补给的地层压力与采油所消耗的地层压力之间的平衡)28、控制和调整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层间矛盾的方法是什么?(1)低渗透层注水井加强注水,油井大泵抽油,并改造油层;(2)高渗透层注水井控制注水,油井控制采油。或:细分层系;分层注水29、指数递减规律有什么应用?(1)可用于分析油田动态;(2)预测今后任意一年的产量,对第二年的配产有重要的意义,为原油生产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3)预测产量达到某一极限时需要的开发年限;(4)预测最终采收率。30、如何判断油井见到注水效果?(1)压力和产量多呈缓慢上升或稳定;(2)流压或动液面上升31、注水开发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在不同部位打检查井的目的是什么?验证水线推进距离和水淹位置;研究油层驱油效率和含水原油物性的变化;研究剩余油分布;研究储层物性变化状况。32、油井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出水层位的判断。那么,如何判断出水层位呢?(1)对比渗透性,一般渗透率高,与水连通的层先出水;(2)射开时间较早,采油速度较高的层位易出水;(3)离油水边界较近的地层易出水;(4)其他特殊情况如地层有裂缝,而临井地层无裂缝,易先出水;(5)对应的注水井,累计吸水量越大,往往易先出水。33、井组注采反应曲线有什么用途?(1)分析注水井分层注水强度、分层注采平衡状况,压力变化。(2)分析井组内油井见效情况,生产变化趋势;(3)分析各井、各小层产量、压力、含水、水线推进变化及原因;(4)提出调整措施。34、在石油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由于人们对地质条件认识的不同,因此根据所获得地质资料的可靠程度,对地质储量划分了不同的级别,地质资料的可靠程度越高,地质储量的级别也越高,那么,矿场上通常将地质储量划分为哪几个级别?潜在资源量、预测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探明地质储量35、油气田开发依据产量变化可划分为哪几个开发阶段?上升期、稳产期、递减期36、区块或单元开发分析应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地质特征再认识、储量及可采储量核算、储量动用状况、产量构成分析、注采平衡分析、剩余油分布、开发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和潜力37、进行动态分析需要哪些基本资料?(1)地质基础资料(包括各种地质图件、油层物性、流体性质等);(2)油水井生产动态资料;(3)工程资料(钻井、作业、地面等)38、圈闭的形成必须有3个构成因素,且缺一不可,这3个因素是什么?储集层、盖层、遮挡物39、油田注水开发中要面对哪三大矛盾?平面矛盾、层间矛盾、层内矛盾40、油层按渗透率大小可划分为几类?特低渗透、低渗透、中渗透、高渗透、特高渗透41、 什么是相渗透率?答:当岩石中存在多相流体时,某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称为该相的相渗透率。岩石各相有效渗透率之和总是小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42、 什么是贾敏效应?答:当液-液、气-液不相混溶的两相在岩石孔隙中渗流,当相界面移动到毛细管孔喉窄口处欲通过时,需要克服毛细管阻力,这种阻力效应称为贾敏效应。43、 什么是非达西渗流?答: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不服从达西定律,流速与压力梯度偏离直线关系的其它渗流方式均称为非达西渗流。44、什么是油藏数值模拟?答:用适当的数值方法求解描述油气藏中流体流动问题,并以此方法研究油气藏中流体运动规律的一门技术,称油藏数值模拟。45、什么是层间干扰?答:在多层生产和注水的情况下,由于各小层的渗透率和原油性质有差异,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压力差异,影响一部分油层发挥作用的现象。46、采油压差与油田开发的关系是什么?答:在相同地质条件下,采油压差越大,油井产量越高。当采油压差大到一定程度,流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不但井底甚至油层就要脱气,气油比就会上升,油井产量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这对合理采油,保持油井长期稳产高产很不利。所以,油井不能任意放大采油压差,必须根据采油速度和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采油压差。47、油田开发为什么要进行调整改造挖潜?怎样调整挖潜?答:油田开发的过程是一个对油层不断认识和不断改造挖潜的过程。油田投入开发后,地下油水运动情况每天都在变化,油田开发部署和措施决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不断调整地下三大矛盾,调整注采平衡,调整地面流程。要开发中低渗透油层潜力、高渗透油层内部潜力和注水效果差的地区的潜力,使每个油层韵角角落落的储量都动用起来。挖潜也要通过压裂、酸化、堵水等工艺技来改造油层。在调整改造挖潜中,始终要把注好水放在第一位,只有充分发挥注水效果,保持油层有较高的压力水平,才能实现高产稳定。48、单井动态分析的内容是什么?答:单井动态分析,主要是分析工作制度是否合理,生产能力有无变化,油井地层压力、含水有无变化,分析认识射开各层产量,压力、含水、气油比、注水压力、注水量变化的特征,分析增产增注措施的效果,分析抽油泵的工作状况,分析油井井筒举升条件的变化、井筒内脱气点的变化,阻力的变化,压力消耗情况的变化,提出调整管理措施。49、试述综合开采曲线的编制方法及用途?答:综合开采曲线是以时间为横座标,以月产油、月注水、注采比、累积产油、累积注水、地下亏空、静压、油水井开井数、日产油、日产液、日注水、综合含水;平均流压、平均单井日产量、气油比为纵座标的关系曲线。利用开采曲线。可以分析了解以下问题:(1)了解和掌握油田区块的开发形势和变化趋势。(2)分析油田驱动类型的变化。(3)观察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效果。(4)分析增产效果。(5)划分开发阶段,预测油田动态。50、计算油井措施增产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油井作业前不能生产的,作业后的产量全部为增产量,并从作业后开井起计算到年底为止;(2)油井作业前有产量的,应将作业后稳定的日产量与作业前一个月内的平均日产量对比,将增加的部分作为增产量,计算到与措施前月平均产量相同为止,到年底仍有效的计算到年底为止。51、区块或单元开发分析应包含哪些主要内容?答:地质特征再认识、储量及可采储量核算、储量动用状况、产量构成分析、注采平衡分析、剩余油分布、开发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和潜力。52、油井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出水层位的判断。那么,如何判断出水层位呢?答:(1)对比渗透性,一般渗透率高,与水连通的层先出水;(2)射开时间较早,采油速度较高的层位易出水;(3)离油水边界较近的地层易出水;(4)其他特殊情况如地层有裂缝,而临井地层无裂缝,易先出水;(5)对应的注水井,累计吸水量越大,往往易先出水。53、井组注采反应曲线有什么用途?答:(1)分析注水井分层注水强度、分层注采平衡状况,压力变化。(2)分析井组内油井见效情况,生产变化趋势;(3)分析各井、各小层产量、压力、含水、水线推进变化及原因;(4)提出调整措施。54、油田开发调整的“三不调整”原则是什么?答:(1)主要动态资料录取不全不调整。(2)关键技术不配套不调整。(3)低渗透油藏水质不达标不调整。55、编制油田开发调整方案中,如何进行“方案优选”?答:应用油藏工程方法、油藏数值模拟和经济分析方法对所设计的各种方案进行指标测算和对比,或应用“油田开发总体设计最优控制法”进行井网的优选,确定最佳方案作为推荐方案,并对推荐方案加以论述,指出方案的优缺点。根据不同方案的技术优缺点数值模拟、经济评价结果优选,推荐实施方案。56、什么是地层系数?答:油层的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它反映油层物性的好坏,Kh越大,油层物性越好,出油能力和吸水能力越大。57、什么是次生孔隙?储集岩层内的储集空间形成于岩石成岩以后的时期,如裂缝、溶蚀孔、洞等。58、什么是速敏?流体在油气层中流动,引起油气层中微粒运移并堵塞喉道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59、原油从油层流人到井底的动力是什么?原油从井底举升到地面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在井口的剩余能量是什么?原油从油层流入到井底的动力是地层压力;原油从井底举升到地面的主要动力是流压;在井口的剩余能量是油压。60、研究沉积相有什么意义?石油、天然气的生成和分布与沉积相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生油岩和储油岩层的形成和分布,更受一定的沉积相控制。因此。研究沉积相对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有重要的意义。61、什么是面积注水?有何特点?答:面积注水方式是生产井和注水井按一定几何形状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开发区上,同时进行注水和采油,叫面积注水。面积注水方式是一种强化注水,其特点是:(1)开发区可以一次投入开发,储量运用较充分。(2)采油速度比行列注水高。(3)一口采油井能同时受周围几口注水井的影响,易收到较好的注水效果。(4)水淹区分散,动态分析和调整较复杂。62、油井低产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压力低无驱动能量,油层物性差,原油性质差,油层被污染堵塞。63、陆相沉积的特点是什么?陆相形成条件复杂,沉积类型多,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比较大。64、影响油层渗流阻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油层渗流阻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油层的渗透性、原油粘度、岩石孔道的截面积。65、什么是驱油效率?在某一时间,被水驱或其它驱替剂驱替的油层体积内,采出的油量与原始含油量之比,它反映了注水开发油田的水洗油程度。驱油效率越高,说明油层中的油被水洗得越干净。66、什么是局部舌进?小层内部在平面上存在非均质性,平面上各部分渗透率差别大,造成注入水的水线推进速度不一致,沿高渗透带水推进快,这种现象叫局部舌进。66、如何表示层间、层内矛盾的大小?单层突进系数表示层间矛盾的大小,层内水驱油效率表示层内矛盾的大小。67、油层有哪些天然能量?有何驱油特点?答:油层有五种天然能量:(1)边水或底水压头:通常是油气流动的主要动力,在开采过程中,油水界面不断向油井方向移动,向油藏内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