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ATP和酶-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ATP和酶-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ATP和酶-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ATP和酶-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ATP和酶-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4年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PAGEPAGE1专题03物质出入细胞、ATP和酶考向五年考情考情分析物质出入细胞、ATP和酶2024年6月浙江卷第15题2024年1月浙江卷第3题2023年6月浙江卷第7题2023年1月浙江卷第4、8题2022年6月浙江卷第10、11题2022年1月浙江卷第3、17题2021年6月浙江卷第16题2021年1月浙江卷第12题2020年7月浙江卷第10题2020年1月浙江卷第5、11题物质出入细胞、ATP和酶是学习细胞代谢的基础,结合历年的真题发现,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两块内容属于这部分的重点考查,其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主要以真实情景为主,考查对于知识的应用;酶的考查主要以实验为主导,考查对于探究酶特性相关实验的掌握程度。1、(2024年6月浙江卷)植物细胞胞质溶胶中的、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液泡,Na+、Ca2+逆浓度梯度转运到液泡,以调节细胞渗透压。白天光合作用合成的蔗糖可富集在液泡中,夜间这些蔗糖运到胞质溶胶。植物液泡中部分离子与蔗糖的转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液泡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维持膜内外的H+浓度梯度B.、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液泡不需要ATP直接供能C.Na+、Ca2+进入液泡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D.白天液泡富集蔗糖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答案】C【解析】〖祥解〗液泡内的细胞液中H+浓度大于细胞质基质,说明H+运出液泡是顺浓度梯度,因此方式是协助扩散;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H+转运出液泡的同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Ca2+转运到液泡内,说明Na+、Ca2+进入液泡的直接驱动力是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因此该过程Na+、Ca2+的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详析】A、由图可知,细胞液的pH3-6,胞质溶胶的pH7.5,说明细胞液的H+浓度高于细胞溶胶,若要长期维持膜内外的H+浓度梯度,需通过主动运输将细胞溶胶中的H+运输到细胞液中,A正确;B、通过离子通道运输为协助扩散,、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液泡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ATP直接供能,B正确;C、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H+转运出液泡的同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Ca2+转运到液泡内,说明Na+、Ca2+进入液泡的直接驱动力是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因此该过程Na+、Ca2+的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提供,C错误;D、白天蔗糖进入液泡,使光合作用产物及时转移,减少光合作用产物蔗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过度积累,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D正确。故选C。2、(2024年1月浙江卷)婴儿的肠道上皮细胞可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此过程不涉及()A.消耗ATP B.受体蛋白识别 C.载体蛋白协助 D.细胞膜流动性【答案】C【解析】〖祥解〗小分子的物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来进出细胞,大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内吞和外排来完成的。被动运输的动力来自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主动运输的动力来自ATP。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胞吞和胞吐与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能量供应。【详析】AD、免疫球蛋白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有机大分子物质,吸收方式为胞吞,需要消耗ATP,胞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AD正确;BC、免疫球蛋白是有机大分子物质,细胞吸收该物质,需要受体蛋白的识别,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正确,C错误。故选C。3、(2023年6月浙江卷)为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甲中溶液(0.2mL)乙中溶液(2mL)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0s50s100s150s200s250sⅠ肝脏提取液H2O2溶液09.09.69.810.010.0ⅡFeCl3H2O2溶液000.10.30.50.9Ⅲ蒸馏水H2O2溶液00000.10.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2O2分解生成O2导致压强改变B.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C.250s时Ⅰ组和Ⅲ组反应已结束而Ⅱ组仍在进行D.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答案】C【解析】〖祥解〗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详析】A、H2O2分解产物是H2O和O2,其中O2属于气体,会导致压强改变,A正确;B、据表分析可知,甲中溶液是酶或无机催化剂等,乙中是底物,应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B正确;C、三组中的H2O2溶液均为2mL,则最终产生的相对压强应相同,据表可知,250s之前(200s)Ⅰ组反应已结束,但Ⅱ组和Ⅲ组压强仍未达到I组的终止压强10.0,故250s时Ⅱ组和Ⅲ组反应仍在进行,C错误;D、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对比Ⅰ、Ⅱ组可知,在相同时间内Ⅰ组(含过氧化氢酶)相对压强变化更快,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正确。故选C。4、(2023年1月浙江卷)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 B.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C.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 D.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答案】A【解析】〖祥解〗分析题意:缬氨霉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可推测正常微生物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详析】A、结合题意“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差”和题图中缬氨可霉素运输K+的过程不消耗能量,可推测K+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A正确;B、结合A选项分析可知,K+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C、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能结合在细胞膜上,能在磷脂双子层间移动,该过程与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有关,C错误;D、噬菌体为DNA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缬氨霉素不会影响噬菌体的侵染能力,D错误。故选A。5、(2023年1月浙江卷)某同学研究某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己糖激酶溶液置于45℃水浴12min,酶活性丧失50%;己糖激酶溶液中加入过量底物后置于45℃水浴12min,酶活性仅丧失3%。该同学研究的因素是()A.温度 B.底物 C.反应时间 D.酶量【答案】B【解析】〖祥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抑制剂和激活剂。由题干分析,己糖激酶溶液置于45℃水浴12min,酶活性丧失50%;己糖激酶溶液中加入过量底物后置于45℃水浴12min,酶活性仅丧失3%。这两组实验的不同条件在于是否加入底物。【详析】A、由题干可知,两组实验的温度都为45℃,所以研究的因素不是温度,A错误;

B、由题干分析,己糖激酶溶液置于45℃水浴12min,酶活性丧失50%;己糖激酶溶液中加入过量底物后置于45℃水浴12min,酶活性仅丧失3%。这两组实验的不同条件在于是否加入底物。所以研究的因素是底物,B正确;

C、由题干可知,两组实验的反应时间均为12min,所以研究的因素不是反应时间,C错误;

D、由题干可知,两组实验的酶量一致,所以研究的因素不是酶量,D错误。

故选B。6、(2022年6月浙江卷)下列关于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主要通过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导致酶变性失活B.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是因为酶的作用具高效性C.淀粉酶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酶活性随pH升高而不断升高D.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答案】B【解析】〖祥解〗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的本质是RN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详析】A、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不会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也不会导致酶变性失活,A错误;B、酶具有高效性,故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B正确;C、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条件,在一定pH范围内,随着pH升高,酶活性升高,超过最适pH后,随pH增加,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C错误;D、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将淀粉酶水解,则淀粉的水解速率会变慢,D错误。故选B。7、(2022年6月浙江卷)“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B.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C.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涨破D.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答案】A【解析】〖祥解〗分析题图:甲到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乙到丙的过程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据此分析解答。【详析】A、能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应为活的植物细胞,据图分析,从甲到乙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说明甲细胞是活细胞,A正确;B、乙图所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该过程中细胞失水,故与甲图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B错误;C、由于有细胞壁的限制,丙图细胞体积不会持续增大,且不会涨破,C错误;D、根尖分生区细胞无中央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错误。故选A。8、(2022年1月浙江卷)下列关于腺苷三磷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分子中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C.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不断地合成和水解D.是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答案】D【解析】〖祥解〗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A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特殊的化学键中。ATP可以水解,这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特殊的化学键水解。【详析】A、1分子的ATP是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A错误;B、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磷酸基团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错误;C、ATP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在合成酶的作用下ADP和磷酸吸收能量合成ATP,C错误;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故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的纽带就是ATP,D正确。故选D。9、(2022年1月浙江卷)用果胶酶处理草莓,可以得到比较澄清的草莓汁;而利用稀盐酸处理草莓可以制得糊状的草莓酱。果胶酶和盐酸催化果胶水解的不同点在于()A.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产物片段长度不同B.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单糖不同C.两者催化果胶主链水解断裂的化学键不同D.酶催化需要最适温度,盐酸水解果胶不需要最适温度【答案】A【解析】〖祥解〗酶和无机催化剂的不同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酶和无机催化剂的相同点: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都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在化学反应前后质和量都不变。【详析】A、用果胶酶处理草莓,可以得到比较澄清的草莓汁;而利用稀盐酸处理草莓可以制得糊状的草莓酱,说明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产物片段长度不同,A正确;BC、盐酸属于无机催化剂,与果胶酶催化果胶主链水解断裂的化学键、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单糖是相同的,BC错误;D、无论是酶和盐酸催化化学反应,反应的过程中温度达到最适的话,可以让反应更加充分,但可能酶的效果比盐酸更好,D错误。故选A。10、(2021年6月浙江卷)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若以熟马铃薯块茎代替生马铃薯块茎,实验结果相同B.“探究pH对过氧化氧酶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加入底物C.“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设置1、2号试管的目的是检验酶液中是否混有还原糖D.设计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时,可选择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反应产物【答案】B【解析】〖祥解〗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析】A、熟马铃薯块茎中酶已经失活,用其代替生马铃薯块茎,实验结果不相同,A错误;B、“探究pH对过氧化氧酶的影响”实验中,不同pH为自变量,在酶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与底物混合,以保证反应pH为预设pH,B正确;C、“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设置1、2号试管的目的是检验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中是否混有还原糖,C错误;D、探究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作为自变量,而本尼迪特试剂检验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实验温度,影响实验结果,故不能选择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反应产物,D错误。故选B。11、(2021年1月浙江卷)下图为植物细胞质膜中H+-ATP酶将细胞质中的H+转运到膜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转运过程中H+-ATP酶不发生形变B.该转运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C.抑制细胞呼吸不影响H+的转运速率D.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也会发生图示过程【答案】B【解析】〖祥解〗据图分析可知:H+逆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消耗能量,该过程为主动转运;在此过程中H+-ATP酶兼有载体蛋白和ATP水解酶的功能。【详析】A、主动转运过程中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会发生形变,协助物质运输,A错误;B、该转运方式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的结果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B正确;C、H+的转运方式主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能量,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进而影响H+的转运速率,C错误;D、图示过程是消耗ATP的过程,而线粒体内膜的电子传递链最终会生成ATP,不会发生图示过程,D错误。故选B。12、(2020年7月浙江卷)为研究酶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B.加入各组反应小室中含有酶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应一致C.将H2O2加到反应小室中的滤纸片上后需迅速加入pH缓冲液D.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判断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适宜pH范围【答案】C【解析】〖祥解〗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所处环境的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通过相同时间内过氧化氢酶催化反应释放的气体量反映,其他条件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详析】A、温度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且该实验中温度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则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A正确;B、各组的滤纸片大小和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B正确;C、应将反应小室稍立起,使有滤纸片的一侧在上面,然后依次小心加入pH缓冲液和H2O2溶液,此时混合液不能与滤纸片接触,C错误;D、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以反映在不同pH条件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小,从而判断过氧化氢酶的适宜pH范围,D正确。故选C。13、(2020年1月浙江卷)物质X过质膜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须载体蛋白参与且不消耗能量。这种转运方式属于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扩散 D.渗透【答案】A【解析】〖祥解〗物质通过质膜的运输方式有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1、被动转运:物质由浓度较高的一侧转运至浓度较低的一侧。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2、主动转运:物质由浓度较低的一侧转运至浓度较高的一侧,需要消耗能量,必须有载体蛋白参与。【详析】由题意可知,物质X过质膜顺浓度梯度运输,须载体蛋白参与,且不消耗能量,这种转运方式属于易化扩散。故选A。14、(2020年1月浙江卷)下列关于淀粉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能产生淀粉酶B.固相淀粉酶比水溶液中的淀粉酶稳定性更高C.枯草杆菌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比唾液淀粉酶的高D.淀粉被淀粉酶水解形成的糊精遇碘-碘化钾溶液不显色【答案】D【解析】〖祥解〗1.酶

(1)作用:酶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2)特点:它有高度的专一性和高效性、酶的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固定化酶概念: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详析】A、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能产生淀粉酶,A正确;B、固相淀粉酶不溶于水,比水溶液中的淀粉酶稳定性更高,可以反复利用,B正确;C、枯草杆菌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50~75℃,比唾液淀粉酶的高,C正确;D、淀粉水解时一般先生成糊精(遇碘显红色),再生成麦芽糖(遇碘不显色),最终生成葡萄糖,D错误。故选D。选择题1.(2024·浙江·模拟预测)上图表示ATP在细胞内的转化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c分别是DNA和RNA的组成成分B.该过程是放能反应,其中物质b是水C.c中不含有高能磷酸键D.该过程也会发生在噬菌体内【答案】C〖祥解〗1、ATP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ATP与ADP在细胞内的相互转化十分迅速,既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在生物体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的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详析】A、a表示腺嘌呤,c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NA中含有腺嘌呤,RNA中含有腺嘌呤、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B、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该过程是吸能反应,B错误;C、ATP、ADP中含有高能磷酸键,c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不含有高能磷酸键,C正确;D、噬菌体为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体内不会发生ATP的水解,D错误。故选C。2.(2024·浙江·模拟预测)多酶片适应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其为肠溶衣与糖衣的双层包衣片,内层为胰酶(其包括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外层为胃蛋白酶。下列有关多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便于吞咽,可以将药片嚼碎后吞服B.糖衣有保护胃蛋白酶的作用,且能在胃中溶解C.肠溶衣的作用是保护胰酶,避免胰酶被胃蛋白酶催化D.胰酶可以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答案】A〖祥解〗1、酶是在活细胞中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酶活性受到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高温、强酸、强碱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活性降低。【详析】A、嚼碎服用时,肠溶衣包裹的酶释放会后在酸性的胃液中失去活性,无法发挥作用,所以为充分发挥多酶片的作用,使用时应整片吞服,A错误;B、多酶片的成分:胰酶、胃蛋白酶、糖衣层(遇酸易溶化),肠溶衣层(遇碱易溶化),为了让多酶片在胃和小肠都发挥作用,多酶片自外而内的成分依次是糖衣层、胃蛋白酶肠溶衣层、胰酶,使多酶片逐一酶解而发挥功能,B正确;C、肠溶衣层(遇碱易溶化),可以保护胰酶,避免胰酶被胃蛋白酶催化,C正确;D、胰酶(其包括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因为酶具有专一性,所以胰酶可以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D正确。故选A。3.(2024·浙江·三模)为探究氯离子和铜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按如下表步骤开展了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果,表中的“+”表示出现一定的蓝色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步骤处理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①0.5%淀粉溶液1.5mL1.5mL1.5mL1.5mL②处理溶液1%NaCl0.5mL1%CuSO40.5mLX0.5mL蒸馏水0.5mL③最佳稀释度唾液0.5mL0.5mL0.5mL0.5mL④振荡均匀,37℃恒温水浴保温10分钟⑤KI-I2溶液3滴3滴3滴3滴⑥显蓝色程度不显蓝色Y++A.表中试管3步骤②的“X”可加入1%CuCl2溶液B.若Y为“+++”,可得出铜离子能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C.比较试管1和4,可得出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D.若适当延长步骤④的保温时间,试管2的显蓝色程度可能会加深【答案】B〖祥解〗分析题意和表格数据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氯离子和铜离子。碘液遇淀粉会变蓝。【详析】A、据实验目的可知自变量是氯离子和铜离子,结合表中物质,试管3要排除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故X是1%Na2SO4溶液,A错误;B、若铜离子能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则试管2中的淀粉可能被分解得最少,显蓝色最明显,B正确;C、要得出“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结论,应比较试管1、3、4更合理,C错误;D、若适当延长步骤④的保温时间,则淀粉被分解的量可能会增加,试管2的显蓝色程度应变浅,不会加深,D错误。故选B。4.(2024·浙江·三模)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在腺苷酸环化酶的催化下,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环化而成的一种细胞内信号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cAMP与DNA分子的五碳糖相同B.cAMP与ATP中的字母A均表示腺苷C.接收cAMP信号的受体为糖被(糖萼)D.酶通过为反应提供能量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答案】B〖祥解〗题干信息可知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包含核糖、腺嘌呤碱基、磷酸三部分。【详析】A、组成cAMP的糖是核糖,DNA分子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两者不相同,A错误;B、cAMP与ATP中的字母A均表示腺苷(腺嘌呤碱基和核糖),B正确;C、糖被在细胞表面,cAMP为胞内信号分子,C错误;D、酶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B。5.(2024·浙江·模拟预测)下图为某学生设计并改进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了酶可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发挥作用B.利用该装置可能无法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C.多余的肝脏研磨液可置于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保存D.排入试管中水的量由含肝脏研磨液的滤纸片数量决定【答案】B〖祥解〗酶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机理为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只会改变达到化学反应平衡点的时间,不会改变化学反应平衡点;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的特点,其中高温、pH过高、pH过低均会导致酶发生不可逆的失活,低温使酶发生可逆性的失活,因此酶的保存条件为低温保存。【详析】A、该实验没有证明酶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A错误;B、该装置观察的实验现象为2号瓶水中的气泡生成速率或因氧气进入2号瓶导致水进入量筒中的数量,但因为1号瓶中放置的滤纸片较少,1号瓶体积较大,经反应产生的氧气不容易通过导管进入2号瓶,因此可能无法观察到实验现象,B正确;C、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酶的保存条件为低温和最适pH,C错误;D、含肝脏研磨液的滤纸片代表酶的数量,只会影响反应产物的生成速率,不会影响反应产物的总量,反应产物总量由反应底物量决定,因此排入试管中的水量由H2O2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决定,而不由含肝脏研磨液的滤纸片数量决定,D错误。故选B。6.(2024·浙江·三模)水蛭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之一,水蛭中的水蛭素具有良好的抗凝血作用。实验小组将提取的水蛭蛋白经甲、乙两种蛋白酶水解后,分析水解产物中的肽含量及其抗凝血活性,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蛭素可能是水蛭蛋白的水解产物B.两种蛋白酶处理水蛭蛋白产生的肽的种类可能不同C.该实验中酶的含量、水蛭蛋白的含量、肽含量等属于无关变量D.水解产物抗凝血活性不同与酶解时间和使用的酶种类有关【答案】C〖祥解〗分析题图曲线可知:酶甲、酶乙处理,水解产物中的肽含量都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且两种酶作用下差别不大;经酶甲处理后,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抗凝血活性先升高而后保持相对稳定;经酶乙处理后,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抗凝血活性先上升而后有所下降,且酶甲处理后的产物的抗凝血活性最终高于酶乙处理后的酶解产物的抗凝血活性。【详析】A、水蛭中的水蛭素具有良好的抗凝血作用。根据题意“将提取的水蛭蛋白经甲、乙两种蛋白酶水解后,分析水解产物中的肽含量及其抗凝血活性”,可知水蛭素可能是水蛭蛋白的水解产物,A正确;B、根据左图可知,酶甲、酶乙处理,水解产物中的肽含量都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且两种酶作用下差别不大;而经酶甲和酶乙处理后,抗凝血活性存在差异,推测两种蛋白酶处理水蛭蛋白产生的肽的种类可能不同,B正确;C、由图可知,肽含量属于因变量,C错误;D、由图可知,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不同酶处理后的水解产物抗凝血活性不同,因此水解产物抗凝血活性不同与酶解时间和使用的酶种类有关,D正确。故选C。7.(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广泛应用于纺织、石油、造纸、食品加工以及污染治理等领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酶都含有氮元素 B.酶具有高效性C.高温会使酶变性 D.酶离开细胞即失活【答案】D〖祥解〗酶的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的RNA,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酶作用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酶对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析】A、大多数酶是蛋白质(C,H,O,N),少数酶是RNA(C,H,O,N,P),所以说都含有N,A正确;B、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比,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C、高温会使酶变性,哪怕是RNA本质的酶,高温以后也会变性,只不过RNA酶会及时恢复活性,C正确;D、酶在生物体内、体外都可以发挥催化作用,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比如加酶洗衣粉,D错误。故选D。8.(2024·浙江·模拟预测)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淀粉酶等是探究酶特性的相关实验中常见的材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酶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B.可用过氧化氢酶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探究蔗糖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检测试剂不能用碘液D.先用缓冲液将各组淀粉溶液分别调至设定的pH值后,再与淀粉酶混合进行反应【答案】C〖祥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温度,PH等。【详析】A、过氧化氢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在微生物体内也存在,A错误;B、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不可用过氧化氢酶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C、探究蔗糖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检测试剂不能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C正确;D、先将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分别用缓冲液调至适宜pH后,再将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D错误。故选C。9.(2024·浙江·模拟预测)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是预防和治疗肥胖、高血脂症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方法。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肥胖和高血脂症的临床药物有奥利司他等,但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从天然植物资源中找到胰脂肪酶制剂一直是食品、生物及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是茶叶中的一种天然儿茶素单体,是胰脂肪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下图是EGC对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相关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EGC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效果明显弱于奥利司他,但副作用较小B.EGC作用过程中与底物形成EGC-底物复合物,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推测EGC抑制胰脂肪酶的机制可能是与酶活性中心位点以外的部位结合使酶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D.抑制胰脂肪酶活性能治疗肥胖,可能是脂肪酶抑制剂能减少肠腔黏膜对膳食中脂肪的吸收,促使脂肪排出体外【答案】B〖祥解〗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底物的竞争力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即底物浓度的增加能缓解竞争性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即使增加底物浓度也不会改变酶促反应速率。【详析】A、分析图,EGC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效果明显弱于奥利司他,但副作用较小,A正确;BC、胰脂肪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EGC抑制胰脂肪酶的机制可能是与酶活性中心位点以外的部位结合使酶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B错误,C正确;D、抑制胰脂肪酶活性能治疗肥胖,可能是脂肪酶抑制剂能减少肠腔黏膜对膳食中脂肪的吸收,促使脂肪排出体外,D正确。故选B。10.(2024·浙江·三模)在淀粉-琼脂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如图所示)分别用蘸有不同液体的棉签涂抹,①为清水,②为新鲜唾液,③为与盐酸混合的新鲜唾液,④为煮沸的新鲜唾液,⑤为2%的蔗糖酶溶液。然后将其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2h后取出该淀粉-琼脂块,加入碘液处理1min,洗掉碘液后,观察圆点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7℃保温可以保证酶促反应在适宜温度下进行B.若圆点①和②颜色不同,说明唾液中淀粉酶具有高效性C.圆点③和④颜色都为蓝黑色,但引起酶失活的原因不同D.若圆点⑤呈现红棕色,可能是因为蔗糖酶不纯【答案】B〖祥解〗酶具有催化作用,酶的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详析】A、在该实验中,反应温度是无关变量,实验中无关变量要控制成相同且适宜,而37℃是该淀粉酶催化需要的适宜温度,A正确;B、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圆点①和②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加淀粉酶,即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淀粉酶。若圆点①和②颜色不同,说明唾液中淀粉酶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C、圆点③和④颜色都为蓝黑色说明其中酶失活,淀粉水解少,剩余淀粉浓度大。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发生不可逆改变,使酶永久失活。引起圆点③④显蓝黑色的原因是不同的,③是酸性条件导致淀粉酶变性失活,④是高温条件导致淀粉酶变性失活,C正确;D、若圆点⑤呈现红棕色,说明淀粉被水解,可能是因为蔗糖酶不纯,含有淀粉酶,D正确。故选B。11.(2024·浙江·二模)柚苷酶常用于柚子汁脱苦处理,其同时具有α-L-鼠李糖苷酶活性位点和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位点,可将苦味物质柚皮苷逐步分解为无苦味的柚皮素和葡萄糖,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每分钟所消耗的柚皮苷量表示柚苷酶活性B.仅用β-D-葡萄糖苷酶处理柚皮苷也可以得到柚皮素C.柚苷酶同时具有两种酶活性位点,说明其不具有专一性D.温度、pH、柚苷酶用量和处理时间均会影响脱苦效果【答案】D〖祥解〗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性。酶活性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表示。【详析】A、可用每分钟所消耗的柚皮苷量表示α-L-鼠李糖苷酶活性,A错误;B、仅用β-D-葡萄糖苷酶处理柚皮苷不能得到柚皮素,B错误;C、柚苷酶虽同时具有两种酶活性位点,也具有专一性,C错误;D、温度、pH、柚苷酶用量和处理时间均会影响柚苷酶活性,进而影响脱苦效果,D正确。故选D。12.(2024·浙江杭州·二模)无酶和有酶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反应物(

)A.E1表示酶催化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若E3越大,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C.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b点应上移D.据图分析该化学反应为吸能反应【答案】C〖祥解〗分析图示,曲线甲、乙分别表示反应物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产物P所需的能量变化,E1表示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E3段表示在有酶条件下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E1-E3=E2,表示酶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详析】A、E1表示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A错误;B、E3段表示在有酶条件下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E3越大,则酶的催化效率越低,B错误;C、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较少,b点应上移,C正确;D、据图分析该化学反应为放能反应,D错误。故选C。13.(2024·浙江温州·二模)在研究两种不同来源淀粉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如图曲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对温度的适应范围酶1较酶2小 B.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率酶1较酶2高C.在T1时酶变性速率酶1较酶2快 D.若两种酶同时使用,则最适温度为T2【答案】A〖祥解〗酶是由活细胞均能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作用前后酶的数量及化学性质不变;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温度和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低温抑制酶的活性,可以恢复,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失活。【详析】A、由图可知,酶1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小,酶2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大,A正确;B、图示只是表示酶1和酶2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而不能得出酶1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率比酶2高,B错误;C、T1时是低温条件,酶1和酶2没有变性,C错误;D、若两种酶同时使用,则最适温度应小于T2,D错误。故选A。14.(2024·浙江宁波·二模)鱼宰杀后鱼肉中的腺苷三磷酸降解生成肌苷酸,能极大地提升鱼肉鲜味。肌苷酸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降解又导致鱼肉鲜味下降。在探究鱼类鲜味下降外因的一系列实验中,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增加反应体系中ACP的量,ACP的活性将会增加B.不同鱼的ACP的最适温度和pH有差异,根本原因在于不同鱼体内的ACP结构不同C.pH低于3.8和温度超过60℃两种条件,对鳝鱼肉中ACP活性影响的机理相同D.放置相同时间,鮰鱼肉在pH6.0、温度40℃条件下的ACP活性最高,其鱼肉鲜味程度也最高【答案】C〖祥解〗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详析】A、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不受酶含量的影响,因此若增加反应体系中ACP的量,ACP的活性不变,A错误;B、ACP是一种酶,其本质是蛋白质,基因决定蛋白质的合成,不同鱼的ACP的最适温度和pH有差异,根本原因在于控制合成ACP的基因不同,B错误;C、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鳝鱼肌肉ACP都会因为空间结构的改变失去活性,影响机理是相同的,C正确;D、由图示曲线可知,放置相同的时间,鮰鱼在pH6.0、温度40℃条件下酸性磷酸酶相对活性最高,导致鱼肉鲜味下降最快,D错误。故选C。15.(2024·浙江·模拟预测)骆驼蓬一般生长在荒漠干旱的草地或者低盐质化沙地绿洲中,耐旱、抗寒、耐碱,其根系发达、扎根很深和叶片细小、肉质。下列关于骆驼蓬的叙述错误的是(

)A.骆驼蓬根系发达、扎根很深,有利于根细胞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B.骆驼蓬叶细小、肉质具有贮水、保水能力,因而抗旱能力很强C.骆驼蓬根细胞膜上可能存在将相关的盐离子运进细胞的蛋白质D.骆驼蓬根细胞能主动转运将多余的盐排出细胞外,说明细胞溶胶的盐浓度高于细胞外【答案】D〖祥解〗由题意可知,骆驼蓬一般生长在荒漠干旱的草地或者低盐质化沙地绿洲中,其耐旱、抗寒、耐碱,根系发达、扎根很深和叶片细小、肉质等即保证了水分的供给,同时减少水分的散失,从而保证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详析】A、骆驼蓬根系发达、扎根很深,有利于根细胞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使其适应干旱环境,A正确;B、骆驼蓬叶细小、肉质具有贮水、保水能力,减少蒸发作用散失水分,因而抗旱能力很强,B正确;C、骆驼蓬根细胞膜上可能存在将相关的盐离子运进细胞的蛋白质,保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需要,C正确;D、骆驼蓬根细胞能主动转运(即逆浓度梯度)将多余的盐排出细胞外,说明细胞溶胶的盐浓度低于细胞外,D错误。故选D。16.(2024·浙江·模拟预测)西湖龙井茶主要特点是“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制作过程依次需要经过高温杀青、揉捻和干燥。已知茶叶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能催化多酚类物质生成褐色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龙井茶色绿,原因是高温使多酚氧化酶失活保持茶叶绿色B.龙井茶香郁味甘,原因是揉捻可促进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C.龙井茶形美,原因是泡茶时茶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D.多酚氧化酶能催化多酚类物质,原因是其能为反应提供能量【答案】A〖祥解〗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的特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温和的条件。【详析】A、由题意可知,茶叶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能催化多酚类物质生成褐色物质,龙井茶色绿,原因是高温使多酚氧化酶失活,A正确;B、龙井茶香郁的原因主要是其生长环境、采摘标准、加工工艺以及揉捻过程中茶叶内部物质的释放和化学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味甘则主要源于茶叶中的天然甜味物质和氨基酸的溶解与转化,B错误;C、龙井茶形美,原因是高温杀青时,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保持原有形态,泡茶时茶叶细胞已死亡,不会发生渗透作用,C错误;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A。17.(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磷脂酸(PA)是一种常见的磷脂,在组成细胞膜脂质中的占比约为0.25%。盐胁迫时(膜外Na+浓度显著高于膜内浓度),PA在质膜迅速聚集并与蛋白激酶SOS2结合,使钙结合蛋白(SCBP8)磷酸化而解除对K+通道(AKT1)的抑制,同时还能激活钠氢转运蛋白(S0S1),具体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据此推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HKT1活性增强时,AKT1活性减弱B.盐胁迫下,Na+通过主动转运至细胞外C.S0Sl能同时转运H+和Na+,但仍具有专一性D.盐胁迫下,细胞通过上述调节机制,激活SOS1和AKT1,抑制HKT1,从而有效缓解Na+对细胞的毒害作用【答案】D〖祥解〗1、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2、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还需要膜上的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3、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详析】A、HKT1活性增强时,Na+会抑制AKT1活性,A正确;B、钠离子通过HKT1(Na+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细胞,为协助扩散,则Na+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正确;C、转运蛋白SOS1能同时转运H+和Na+,而不能转运其它离子,说明其具有特异性,C正确;D、盐胁迫下,细胞通过上述调节机制,激活SOS1和AKT1,但不能抑制HKT1,从而有效缓解Na+对细胞的毒害作用,D错误。故选D。18.(2024·浙江·三模)下图表示某异养细菌细胞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膜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通过易化扩散进入细胞 B.H+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C.转运乳酸时③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D.降低环境pH有利于该细菌生存【答案】D〖祥解〗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可以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详析】A、多糖链一侧为细胞外侧,钠离子通过其细胞膜顺浓度进入细胞,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易化扩散),A正确;B、氢离子浓度通过光驱动逆浓度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B正确;C、转运乳酸时,需要消耗ATP,需要载体蛋白,且乳酸逆浓度梯度运输,所以乳酸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时,载体蛋白③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C正确;D、细菌为异养生物,通过建立膜两侧氢离子浓度差吸收葡萄糖,降低环境的pH不利于利用葡萄糖的吸收,更不利于细菌生存,D错误。故选D。19.(2024·浙江金华·模拟预测)为了探究温度是否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率,通过设计模拟实验观察U型管液面高度变化,下列设计正确的是()A.必须使用细胞膜进行实验B.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必须不同C.半透膜两侧物质都不能通过半透膜D.各实验组的温度必须不同【答案】D〖祥解〗1、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原则,从题意可知,本实验是探究温度是否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率,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U型管液面上升速度的快慢;根据不同的现象,推测温度高低是否会提高或降低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率。2、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如果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渗透的方向就是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详析】A、本实验需要用到半透膜利用渗透装置进行实验,半透膜可以是生物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膜(如玻璃纸),A错误;B、若半透膜一侧溶质分子能通过半透膜,那进行实验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初始浓度可以相同,B错误;C、半透膜两侧物质也可以通过半透膜,C错误;D、本实验是探究温度是否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率,自变量是温度,因此各实验组的温度必须不同,D正确。故选D。20.(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膜流”指细胞的膜成分在细胞膜与内膜系统之间以及内膜系统各结构之间的转移、重组过程。下列有关“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不能通过“膜流”实现细胞膜成分的更新B.质壁分离、胞吞和胞吐过程中都存在“膜流”现象C.细胞质中与DNA复制有关的酶进入细胞核与“膜流”有关D.抗体合成分泌过程中,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参与“膜流”过程【答案】A〖祥解〗1、根据题干信息“细胞的膜成分在细胞膜与内膜系统之间以及内膜系统各结构之间的转移、重组过程”,说明“膜流”体现膜的流动性。2、“膜流”一个典型的实例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出芽形成具膜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详析】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而“膜流”是生物膜系统的各种结构之间转移、重组的现象,因此大肠杆菌没有“膜流”现象,A正确;B、质壁分离是水分子运出植物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不存在“膜流”现象,B错误;C、细胞质中与DNA复制有关的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与“膜流”无关,C错误;D、在抗体合成分泌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参与“膜流”过程,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参与“膜流”过程,D错误。故选A。21.(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盐胁迫时,大量Na+通过单价阳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后,刺激细胞内二价阳离子(如Ca2+)浓度迅速升高。钙结合蛋白SOS3感知盐胁迫引起的胞质钙信号,与SOS2相互作用使其磷酸化,磷酸化的SOS2迅速激活质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SOS1,利用H浓度差促使Na+排出细胞和进入液泡,从而降低细胞质基质中的Na+浓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Na+通过单价阳离子通道进入细胞时不消耗能量B.SOS2磷酸化后,其构象和功能发生改变C.在细胞质基质Na+浓度下降的同时,细胞质基质的pH下降D.质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发挥作用时直接消耗ATP【答案】D〖祥解〗1、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2、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还需要膜上的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3、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详析】A、通过离子通道且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大量Na+通过单价阳离子通道进入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A正确;B、由题意可知,SOS2磷酸化后,迅速激活质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SOS1,利用H+浓度差促使Na+排出细胞和进入液泡,B正确;C、在细胞质基质Na⁺浓度下降的同时,细胞质基质的pH下降,因为H⁺不断进入了细胞质基质,C正确。D、质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发挥作用时不直接消耗ATP,而是利用H+浓度差,D错误。故选D。22.(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酶活性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比,可作为溶液中酶量多少的指标。将大鼠肝组织匀浆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提取并检测两种酸性水解酶的活性,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酸性水解酶可能存在于溶酶体中B.检测出的相对酶活性与膜结构的完整性有关C.用低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提取到较多的水解酶D.细胞中这两种水解酶所处溶液的渗透压小于0.2mol·L-1蔗糖溶液【答案】D〖祥解〗图示,随着蔗糖溶液浓度增加,两种酸性水解酶的相对活性降低,因为酶活性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比,说明当蔗糖溶液浓度为0mol/L时,溶酶体膜破裂,酶溢出,与反应物接触的酶量最多。而蔗糖浓度为0.25mol/L时,接近溶酶体内浓度,酶溢出量极低,与反应物的接触量最少。【详析】A、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酸性磷酸酶和β—葡糖醛酸苷酶均可能存在于溶酶体中,A正确;B、图示,随着蔗糖溶液浓度增加,两种酸性水解酶的相对活性降低,因为酶活性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比,说明当蔗糖溶液浓度为0mol/L时,溶酶体膜破裂,酶溢出,与反应物接触的酶量最多,而蔗糖浓度为0.25mol/L时,接近溶酶体内浓度,酶溢出量极低,与反应物的接触量最少,说明检测出的相对酶活性与膜结构的完整性有关,B正确;C、当蔗糖浓度为较低浓度时,溶酶体因吸水使膜破裂,酶溢出,可以提取到较多的水解酶,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蔗糖浓度为0.25mol/L时,接近溶酶体内浓度,说明细胞中这两种水解酶所处溶液的浓度比0.2mol·L⁻¹的蔗糖溶液浓度大,即渗透压高于0.2mol·L-1蔗糖溶液的渗透压,D错误。故选D。23.(2024·浙江·三模)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的I浓度比组织液高20~25倍,细胞内Na+浓度低于组织液。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合成并分泌的机理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和Na+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相同B.I-在细胞质基质中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C.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与细胞骨架有关D.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与核糖体无关【答案】C〖祥解〗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1)被动运输:①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如水、CO2、O2、甘油、乙醇、苯等②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但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2)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如细胞吸收K+、Na+、Ca2+、氨基酸等。【详析】A、根据细胞膜两侧离子浓度可知,I-进入细胞是通过主动转运,Na+进入细胞是通过易化扩散,A错误;B、由图可知,I-在组织液中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形成碘化甲状腺球蛋白,B错误;C、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同时在细胞的运动、胞内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细胞分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故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与细胞骨架有关,C正确;D、合成甲状腺激素,先需要合成甲状腺球蛋白,该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需要转运蛋白,因此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与核糖体有关,D错误。故选C。24.(2024·浙江温州·三模)某透析袋允许水、单糖等小分子自由通过,而二糖、蛋白质、淀粉等不能通过。某同学利用该透析袋制作了如图装置,一段时间后透析袋内变蓝,袋外的液体从棕色变无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主要产物是麦芽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袋内加入蔗糖酶,袋内蓝色将褪去B.袋外加入淀粉酶,袋内蓝色将褪去C.袋内加入淀粉酶,袋内溶液体积将减小D.袋内加入淀粉酶,袋外溶液将恢复棕色【答案】D〖祥解〗图中透析袋具有一定大小的孔径,只允许水、单糖等小分子通过;又由于透析袋内外溶液存在浓度差,所以该装置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详析】A、透析袋内是淀粉,加入蔗糖酶不会水解淀粉,袋内蓝色不会褪去,A错误;B、袋外加入淀粉酶,蛋白质不能进入透析袋,所以袋内蓝色不会褪去,B错误;C、袋内加入淀粉酶后淀粉被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是二糖仍然不能透过透析袋,导致袋内浓度变大,袋内溶液体积增大,C错误;D、袋内加入淀粉酶后淀粉被水解,碘分子不再与淀粉结合,会有部分碘分子扩散到袋外,使袋外恢复棕色,D正确。故选D。25.(2024·浙江·三模)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中的某种细胞器膜结构,其中H+经F0蛋白和磷酸转运蛋白顺浓度进入细胞器内,ATP和ADP是均通过腺苷酸转运蛋白运输的,其他相关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器最可能是线粒体B.F1蛋白具有ATP合成酶的作用C.ATP和ADP是通过腺苷酸转运蛋白顺浓度运输的D.H2PO4-经磷酸转运蛋白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器【答案】D〖祥解〗1、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2、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还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3、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详析】A、根据该细胞器膜上发生了ATP的合成和外运过程,可判断是线粒体内膜,A正确;B、据图中信息,可知F1蛋白的参与下完成了将ADP和磷酸合成ATP,即F1蛋白具有ATP合成酶的作用,B正确;C、已知ATP在基质侧大量合成并消耗ADP,故ATP和ADP是通过腺苷酸转运蛋白顺浓度运输的,C正确;D、H+经F0蛋白和磷酸转运蛋白顺浓度运输,可判断胞液侧的H+高,与其协同运输的H2PO4-经磷酸转运蛋白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D错误。故选D。26.(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这首民谣描述了毒蘑菇的特征。但最毒的蘑菇其实并不是颜色鲜艳的“红伞伞”,而是“白伞伞”,也就是白色或者灰色的毒鹅膏菌。这类蘑菇体内的α-鹅膏毒肽(环状八肽)是主要毒性物质,鹅膏毒肽能够被消化道吸收,进入肝细胞后与RNA聚合酶相结合,肝损伤者会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和胆红素升高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毒鹅膏菌有由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构成的生物膜系统B.人类误食毒鹅膏菌后,消化酶可能不能有效地破坏鹅膏毒肽的结构C.α-鹅膏毒肽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肝细胞D.血清转氨酶升高说明鹅膏毒肽能促进转氨酶合成【答案】B〖祥解〗α-鹅膏毒肽(环状八肽)是主要毒性物质,鹅膏毒肽能够被消化道吸收,进入肝细胞后与RNA聚合酶相结合,肝损伤者会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和胆红素升高等症状,因此血清转氨酶升高说明鹅膏毒肽能伤害肝脏。【详析】A、毒鹅膏菌是真核生物,但是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不参与生物膜系统组成,A错误;B、人体可能缺乏分解坏鹅膏毒肽的酶,因此人类误食毒鹅膏菌后,消化酶可能不能有效地破坏鹅膏毒肽的结构,B正确;C、α-鹅膏毒肽进入肝细胞方式为胞吞,C错误;D、肝损伤者会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血清转氨酶升高说明鹅膏毒肽能伤害肝脏,D错误。故选B。27.(2024·浙江·模拟预测)血液中的胆固醇通常以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形式存在,LDL通过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内陷进入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胆固醇是构成动植物细胞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细胞内合成胆固醇的过程可发生在内质网中C.当LDL受体缺陷时,血浆中的胆固醇会减少D.LDL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答案】B〖祥解〗1、细胞胞吞作用是细胞从胞外获取大分子和颗粒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胞吞作用与多种生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如免疫应答、神经递质运输、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和组织代谢平衡等;2、LDL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形成小囊泡,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详析】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植物细胞膜上不含胆固醇,A错误;B、内质网是脂质合成场所,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在内质网中合成,B正确;C、血液中的胆固醇通常以LDL的形式存在,LDL通过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内陷进入细胞,受体缺陷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变高,易引发高血脂,C错误;D、LDL进入细胞时是经过胞吞实现的,该过程不需要膜载体蛋白参与,但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B。28.(2024·浙江·模拟预测)细胞内物质X的浓度高于细胞外,其转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在膜蛋白A、B的协助下以主动转运的方式出入B.蛋白A可转运H+和物质X,不具有专一性C.若细胞外溶液的pH增大,细胞对物质X的摄取效率提高D.若脂双层对H+通透性增大,细胞对物质X的摄取效率提高【答案】C〖祥解〗1、主动运输的条件: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方向:逆浓度梯度。主动运输的意义: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2、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这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些蛋白质称为转运蛋白。这种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详析】A、由图可知,H+在膜蛋白B的协助下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细胞,在膜蛋白A的帮助下协助扩散出细胞,A错误;B、蛋白A只可转运H+和物质X,具有专一性,B错误;C、若细胞外溶液的pH增大,细胞的H+浓度降低,细胞内外氢离子浓度增大,H+顺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增加,所以对物质X的摄取效率增加,C正确;D、若脂双层对H+通透性增大,细胞进出的H+相同,所以细胞内的H+浓度不变,所以细胞对物质X的摄取效率不变,D错误。故选C。29.(2024·浙江·三模)如图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某一状态,A为细胞中充满紫色色素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所在的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B.A为大液泡,其形成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A中富含多种水解酶,可吞噬衰老的细胞器D.图中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不同可能与细胞液浓度有关【答案】A〖祥解〗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详析】A、图中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A所在的细胞可能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刚完成的过程中,A错误;B、A为大液泡,新生的植物细胞具有很多小的液泡,经相互融合形成的,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正确;C、植物的液泡中含多种水解酶,可吞噬衰老的细胞器,C正确;D、同一视野中不同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不同的原因与细胞液浓度、细胞体积等有关,D正确。故选A。30.(2024·浙江·模拟预测)V-PPase和H+-ATPase是两种具有质子泵(如下图)功能的酶,对果实酸度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叶面喷施钙肥后荔枝果肉有机酸(H+)并未转运进入液泡,而是主要积累于液泡外的细胞质和线粒体中,并负反馈调节果肉细胞的呼吸作用,使细胞在成熟期减少对糖分的消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V-PPase和H+-ATPase酶既有运输功能也有催化作用B.H+从细胞质转移到液泡内的运输方式是细胞吸收物质最重要的方式C.叶面喷施钙肥可能会抑制两种跨膜运输酶活性D.有机酸向液泡运输加强可以缓解果肉细胞对糖分的消耗【答案】D〖祥解〗物质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详析】A、由题图可知,质子泵可以转运H+,既有运输功能也有催化作用,A正确;B、H+从细胞质转移到液泡内的运输方式消耗了ATP,属于主动运输,是细胞吸收物质最重要的方式,B正确;C、叶面喷施钙肥后,荔枝果肉有机酸(H+)并未转运进入液泡,推测叶面喷施钙肥会抑制两种酶的活性,C正确;D、由题干可知,有机酸积累于液泡外的细胞质和线粒体中,可负反馈调节果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细胞对糖分的呼吸消耗,D错误。故选D。31.(2024·浙江·模拟预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受伤后,身体自我修复需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因此对于外伤后的患者来说蛋白质的摄入尤为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不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B.患者细胞膜上转运Ca2+的载体蛋白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不变C.受伤后的患者适当口服单克隆抗体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交错连接而成的网络结构,参与囊泡的定向运输【答案】D〖祥解〗载体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后,活性也会随着改变。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该过程以囊泡的形式运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详析】A、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需要对病菌的识别,因此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A错误;B、被活化的Ca2+载体蛋白水解ATP,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Ca2+载体蛋白磷酸化,Ca2+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B错误;C、单克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的蛋白酶分解,因此不能口服,C错误;D、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构成,参与囊泡的定向运输,D正确。故选D。32.(2024·浙江台州·二模)气孔是水分和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通道,由叶片表皮上的保卫细胞环绕而成。保卫细胞失水会导致气孔关闭,吸水会导致气孔开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气孔开放的原因是保卫细胞外侧壁的伸缩性大于内侧壁B.图乙气孔关闭至保卫细胞液泡体积不变时,水分子不再进出细胞C.当气孔开启足够大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仍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当光照逐渐增强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内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可导致气孔开放【答案】B〖祥解〗保卫细胞吸水,叶片气孔开启;保卫细胞失水,叶片气孔关闭。运用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详析】A、图甲气孔开放的原因是保卫细胞吸水,细胞壁向外伸展,保卫细胞外壁的伸缩性大于内侧壁,A正确;B、图乙气孔关闭至保卫细胞液泡体积不变时保卫细胞与外界溶液渗透压相等,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B错误;C、当气孔开启足够大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受细胞壁限制,不能继续吸水,C正确;D、当光照逐渐增强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内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细胞液浓度增大,吸水能力增强,可导致气孔开放,D正确。故选B。33.(2024·浙江绍兴·二模)下图为变形虫吞噬消化食物的过程,其中①~④代表不同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需要依赖细胞骨架的作用B.过程②表明初级溶酶体的酶在高尔基体中合成C.过程③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识别功能D.过程④中的水解酶是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答案】B〖祥解〗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详析】A、过程①为胞吞,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依赖细胞骨架的作用,A正确;B、初级溶酶体的酶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B错误;C、过程③吞噬泡和初级溶酶体的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识别功能,C正确;D、过程④中的酸性水解酶是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的,D正确。故选B。34.(2024·浙江杭州·二模)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存在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可对原尿中的葡萄糖进行重吸收,其运输方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和Na+通过SGLT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不同B.据图推测葡萄糖进入细胞时所消耗的能量来自Na+的浓度梯度C.SGLT同时转运两种物质,故不具有特异性D.SGLT在转运物质的过程中形状会发生变化【答案】C〖祥解〗由图可知,SGLT2可以协同转运葡萄糖和Na+,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来自于Na+顺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Na+排出细胞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的主动运输,需要ATP水解供能,葡萄糖出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顺浓度的协助扩散。【详析】A、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两者运输方式不同,A正确;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来自于Na+顺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B正确;C、SGLT2是一种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专门运输葡萄糖和Na+,其具有专一性,C错误;D、SGLT是载体蛋白,在转运物质的过程中形状会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C。35.(2024·浙江温州·二模)植物细胞中蔗糖分子进入液泡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质子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B.蔗糖进入液泡的方式为易化扩散C.液泡膜和ATP组成中均有磷酸基团D.“H+-蔗糖载体”对物质的转运具有专一性【答案】B〖祥解〗易化扩散(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主动转运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详析】A、据图可知,质子泵能运输H+、催化ATP水解,且在此过程中ATP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用于物质运输,存在能量转换,A正确;B、据图可知,蔗糖逆浓度梯度转运到液泡中,因此蔗糖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转运,B错误;C、液泡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ATP是腺苷三磷酸,由腺苷和磷酸集团组成,故液泡膜和ATP组成中均有磷酸基团,C正确;D、H+-蔗糖载体跨膜运输物质时只转运H+和蔗糖,不能转运其他物质,体现专一性,D正确。故选B。36.(2024·浙江金华·模拟预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受伤后,身体自我修复需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因此对于外伤后的患者来说蛋白质的摄入尤为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不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B.患者细胞膜上转运Ca2+的载体蛋白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不变C.伤者伤口愈合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需要大量的蛋白质D.受伤后的患者适当口服单克隆抗体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答案】C〖祥解〗载体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后,活性也会随着改变。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该过程以囊泡的形式运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详析】A、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需要对病菌的识别,因此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A错误;B、被活化的Ca2+载体蛋白水解ATP,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Ca2+载体蛋白磷酸化,Ca2+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B错误;C、由题干信息可知,身体自我修复需大量的蛋白质,因此伤者伤口愈合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需要大量的蛋白质,C正确;D、单克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的蛋白酶分解,因此不能口服,D错误。故选C。37.(2024·浙江·模拟预测)为探究酶的特性,一同学利用透析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其只允许水分子进出。A组透析袋加入淀粉溶液和蔗糖酶,B组等大的透析袋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A组和B组透析袋均未装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结果可以通过在烧杯中加入碘液进行鉴定B.实验结束后,两组透析袋的重量均增加,且A组增加的重量等于B组C.本实验的结论为淀粉酶具有专一性D.当透析袋呈最大体积时,此时仍在发生渗透作用【答案】D〖祥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详析】A、本实验结果不可以通过在烧杯中加入碘液进行鉴定,因为烧杯中无论密封袋内淀粉是否被分解,均不会发生颜色改变,A错误;B、因为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当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所以实验结束透析袋均增重,但由于B组中淀粉被水解成小分子,半透膜两侧浓度差更大,所以吸水更多,即A组增加的重量少于B组,B错误;C、本实验采用的是同底异酶的实验设计,其结论为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D、当透析袋呈最大体积时,此时达到渗透平衡,但仍在发生渗透作用,即依然会发生水分子的进出,D正确。故选D。专题03物质出入细胞、ATP和酶考向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