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2/24/wKhkGWdIl9eANrdAAALZU0YbMS0659.jpg)
![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2/24/wKhkGWdIl9eANrdAAALZU0YbMS06592.jpg)
![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2/24/wKhkGWdIl9eANrdAAALZU0YbMS06593.jpg)
![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2/24/wKhkGWdIl9eANrdAAALZU0YbMS06594.jpg)
![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2/24/wKhkGWdIl9eANrdAAALZU0YbMS065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转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钱穆公元前230年秦发动统一战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秦灭六国秦朝的统治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公元前207年楚汉之争秦末农民起义一、时空坐标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焚书坑儒”再到“独尊儒术”,思想统一,文化专制;科技文化领先世界。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得到巩固。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和巩固,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逐渐成熟,黄河流域成为封建经济的重心;手工业和商业获得发展;国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二、阶段特征通过战争、交流等方式加速了民族交融。。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9【Ⅱ】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020浙江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浙江·著名水利工程(空间布局)2021浙江·秦兵马俑;郡县制2022湖北高考·2·秦朝的建立过程;2023【新课标全国卷26】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不利于国家统一湖南-秦统一的有利条件三、考情分析【备考分析】考查内容:本课考题虽然不多,但基本概念多,对后面的历史影响重大,要重视!考查趋势:(1)主要围绕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主题,尤其是秦始皇巩固和加强大一统的措施命题;(2)秦朝崩溃的原因,民族政策和边疆的管理制度需要重点关注。(3)秦统一六国的地理优势、秦代治国思想的偏差及对后世的影响可能成为新的命题点。(4)还要注意与选择性必修1的相关知识点的联系。(1)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3)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了解秦朝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选修)1.秦统一的条件、措施、历史意义2.秦灭亡的原因课程标准知识分解四、课程标准分析客观条件主观条件(1)统一的条件客观条件——大势所趋。①政治上: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②经济上: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2)主观条件——秦国的强大。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②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③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1.秦的统一五、核心考点突破思考:其他统一条件?
【P15学思之窗】从人才角度分析,为什么秦能够统一中国?“秦僻在雍州”,经济文化相对于东方六国较为落后,人才也比较匮乏,只有大量任用外来客卿,唯才是举,才能崛起。(强调人才在统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P20问题探究】分析良好的吏治在秦崛起与统一中起到的作用?良好的吏治得益于商鞅变法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考核(之前使贵族世袭),促进了秦行政效率的提高和富国强兵。远交近攻:秦国兼并六国采取的军事策略。远交,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防止树敌过多;近攻,攻打邻近国家,防止腹背受敌。合纵连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秦国与六国结交,称为“连横”。历史概念小课堂
远交近攻、合纵连横正确的军事外交策略(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秦国如何从一个边陲小国一跃而成为天下霸主?10
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A高考链接我统一天下德盖三皇功过五帝伏羲、神农、燧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朕”。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上至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①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3.巩固统一的措施(2)巩固统一的措施皇帝御史大夫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
(监察)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军事(虚设)皇帝侍卫首领皇宫卫戍司令掌皇帝的舆服车马皇室事务司法刑狱赋税征收管理工商税务皇室财务民族外交祭祀礼教丞相②三公九卿制特点:①三公九卿都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官僚政治);②分工、制约,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③家天下(家国同治)廷议制度: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利:大臣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弊:对君权的制约作用大小与皇帝个人的品质有关,缺乏政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郡县制4.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
郡郡守(行政)(地方最高统治机构)
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县县令/长(地方最高长官)县丞(行政、刑狱)县尉(军事、治安)乡三老(教化)有秩(司法)
游徼(治安)啬夫(赋税)里亭③郡县制项目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盛行时代建立基础权力传承政治体制与中央的关系历史影响相同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地缘)世袭,终身皇帝任免,有任期贵族政治官僚政治诸侯在领地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地方分权)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前期巩固统治,后期成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统一①性质: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目的: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知识拓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三个变化:①从血缘划分到地域划分;②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③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③郡县制关于郡县制的几点认识(1)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秦朝(2)郡县制的确立是对分封制的彻底否定而不是继承与发展。(3)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023·湖南卷】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A秦统一后,对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一做法A.有利于发挥郡的政治辐射作用B.体现了“农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C.有利于对城市人口的行政管理D.体现了按“犬牙交错”划分的特点秦朝郡守在治理本郡时,在不和国家法律冲突的前提下,可以制定些符合本郡实际的地方法规,这种地方性法规被称为“条教”,在本郡范围内与国家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说明,秦朝()A.
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B.
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C.
初步建立了分权制衡机制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虽然秦朝郡县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分权AB【链接•选择性必修1】吏民知法令者,皆问法官。故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商君书·定分》政治选官考核监察地方“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影响: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上计制:
每年岁末,郡国汇总,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考核结果中央各郡各县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每年岁末,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文书制度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必1P4)作用:①加强对官员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②保障政令传达,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③利于制度传承,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
④具有较高史料价值。④其他巩固统治的措施
【链接•选择性必修1】赋税制度田赋税率高,人头税极重户籍管理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宗室贵族)、宦籍(官吏)、市籍(商贾)等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等,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必2第12课)文化以法治国;
;焚书坑儒法律律令并行。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令都具有法律效力。民族关系设立官职: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边疆管理: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其他什伍组织;迁六国贵族豪强;大规模的移民;整顿社会风俗等统一文字【知识链接·选择性必修1】④其他巩固统治的措施
20“百代皆行秦政制”,“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一套官僚体制,是世界上出现的最早、最完备的官僚体制,开创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基本模式,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通史》(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的基本版图。(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3)确立的政治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至为深远。(3)统一的意义【现学现做】(2020.7·浙江高考·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右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A.①—秦始皇长城B.②—灵渠C.③—郑国渠D.④—都江堰A【2019·全国Ⅱ卷】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D官僚政治: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抛弃了宗法分封制之下的血缘宗亲关系,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而不能世袭。主要官吏没有封土,只食俸禄。皇权独尊:(1)在整个官僚体系中,只有皇位的传承方式是在一家一姓中世袭的,“家国同治”;(2)皇权至高无上;(3)皇帝的称号和使用的任何物品都具有专一性高度集权:(1)地方绝对服丛中央;(2)中央实行以“三公九卿”为核心高度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彼此牵制,最终决定权在集权皇帝手中,从而保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两对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探究】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史料: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统一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统一的历史任务。……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剑桥中国秦汉史》【探究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根据史料,概括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点?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柳宗元《封建论》2.秦的灭亡①穷奢极欲,大兴土木②求仙访药,动众巡游③开疆拓土,修筑长城④徭役沉重,刑罚严苛
⑤焚书坑儒暴政的表现:原因【知识拓展】秦朝的迅速灭亡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怎样的影响?
①儒家独尊地位确立:鉴于秦亡的教训,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把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王朝的正统思想,儒学成为学术文化思想的主流。
②民本思想有限回归:秦亡充分展示了人民的力量,使统治者重新认识了民众的力量,促使君主调整治民政策,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和王朝的长治久安。
③君主权力适度制约:秦朝灭亡后,后世君主和思想家深刻反思,在承认君权至上的前提下,如何对君主权力加以适度限制,防范君权走向极端而失控,保证君主政治的正常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 DB65-T 4848-2024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重大安全风险认定
- 短视频制作与文化传播策略探讨
- 电商平台物流成本管理与用户体验提升
- 学期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 物业工作人员个人总结
- 现代药店信息技术系统建设与管理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与计划
- 新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 情报学与情报分析基础知识课件
-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生物补片及相关应用进展课件
- 中山市口腔医院门诊牙科诊所医疗机构地址名单
- 新疆特色美食介绍课件
- 大学成绩单中文(word版)
- 塑料加工碎料指导书
- 海南省儋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居民村民委员会
- 数字城管部件普查及数据库建设方案(二维版)
- 法理学-(第五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课件(最新)
- (中职中专)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全套教学设计全书电子教案整本书教案合集1-22章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