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距今6000多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一座墓葬中由蚌壳堆出的龙的形象;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中下游凌家滩文化中都出土了身体呈C型的玉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2.春秋晚期,儒家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道家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二者的上述主张旨在()A.创立学术派别 B.恢复天子权威C.重建社会秩序 D.反映民众心声3.图1分别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朝的长城分布图。图中所示长城分布范围的变化体现出()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各地区之间的交流频繁C.战国时期社会动荡 D.秦朝尊奉法家严刑峻法4.下表为汉高祖到武帝初期地方高级官僚出自军功集团所占比例表(单位:%)。由此可知,在此期间()高祖时期吕后、惠帝时期文帝时期景帝时期武帝初期王国相10086291817郡太守88604006A.地方叛乱日益减少 B.社会阶层流动性降低C.崇文抑武成为国策 D.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5.史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西晋末年内迁的少数民族虽然造成了战乱,但也以游牧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他意在强调当时()A.少数民族相比汉族更具活力 B.中华民族在冲突、交融中进步C.游牧文明较农耕文明占优势 D.少数民族内迁加速了西晋灭亡6.在唐朝的绘画作品中,常见女性与男性一样素面骑马、出游的场景。图2描绘的是虢国夫人与秦国夫人骑马游春的场面,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位身着男装、手挽缰绳的女官。该作品反映了唐朝()A.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 B.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C.自信开放的社会风气 D.皇室贵族的奢靡生活7.汉唐时期无地农民往往是地主的私属,到了宋代,他们通常与地主签订租佃契约,契约期满有退佃迁移的自由,不少农民往往忙时耕作,闲时经商。这表明宋代()A.契约缔结程序严格 B.市民阶层兴起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奴婢制度根除8.明朝万历初年,在张居正当国的十年里,中外奏章无不经由内阁票拟,特别是在皇帝怠政的时候,票拟更是百官与皇帝沟通的唯一渠道。据此可知,当时()A.皇权受到制约 B.丞相制度复兴C.内阁权势很大 D.中枢决策异变9.16世纪以后,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和人口数量都迅猛增长,大片三角洲山地和沙地得到开发,耕地数量大幅增长,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生产工具出现重大改进 B.高产农作物传入与种植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10.利玛窦在中国将近30年,带来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留下诸如“平面”“曲线”“几何”“三角形”等中文词汇。另一方面,他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过系统的钻研,把孔子及儒家学说介绍给欧洲,对启蒙思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据此可知()A.文明互鉴推动华夏认同 B.中西文化呈现双向交流C.国家实力影响文化传播 D.东西科技差距逐渐缩小11.清康熙后期,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经纬度测绘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测绘,绘成《皇舆全览图》:乾隆时期绘成更为完整详细的全国地图《乾隆内府舆图》。清朝还进行了三次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各级地方政府也有定期编修地方志的任务。这主要反映了()A.清朝政府的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B.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基本奠定C.中央和地方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D.清代地图绘测技术水平的提升12.英船“杉达”号随船医生希尔曾在1840年1月的《中国日报》上写道:“林公(林则馀)又问起各种鸦片来自的地点,他让我把这些地点写下来,我当即照办,当提到土耳其时,他问是否属于美国,或是美国的一部分。”这折射出当时()A.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B.清廷仍坚持朝贡体制C.国人对世界知之甚少 D.鸦片贸易取得合法性13.有学者指出:“自强运动虽然有其种种缺点,但却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并在中国播下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种子,它具有许多深远的影响。”这表明“自强运动”()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改变了封建君主专制C.创立了近代的新式海军 D.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14.某学者认为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是“将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理念镶嵌在他所构建的今文经学体系之中,虽显得杂糅、生硬,但也体现了康有为试图以今文经学为契机来实现儒学现代化转换的努力”。该学者旨在强调康有为()A.变法思想具有落后性 B.运用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C.借助皇帝变法不现实 D.变法的目的是复兴传统儒学15.胡适曾说,辛亥之后,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批判的。三皇五帝、儒教、佛教、家庭、婚姻,没有一样能逃过刨根问底式的批判与质疑。其意在强调辛亥革命()A.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推动了思想解放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推翻了清朝统治16.图3可以说明()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表现B.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经济侵略的加剧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备了产生条件D.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开始17.1913年至1919年间,民间改编红楼新剧共13部,一些从未在红楼戏曲舞台上作为主人公出现的奶奶、丫鬟和其他普通女性形象因其作为剧情重心而被大规模编演,如《晴雯》《金钏儿投井记》《刘姥姥进大观园》等。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红楼梦》的艺术水平无法超越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C.南京国民政府放松了对文化控制D.妇女广泛参与社会生产活动18.在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的太子坡,这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曾经是红三军8师驻扎的根据地。当地一个叫“福”字照壁的墙上,如今依然清楚地写有:“红军是工农贫民的军队”“实行土地革命”两幅红军标语。这可以用来说明()A.北伐战争推动农民革命热情B.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的探索C.中共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精髓D.中共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探索19.《文汇报》于1938年1月25日在上海创刊,其发表的第一篇社论是《淞沪之役六周年纪念》,对十九路军将士英勇抗战的业绩进行缅怀与赞颂。由此可见,《文汇报》的创刊()A.表明敌后战场成为了抗日主战场B.有利于扩大全民族抗战局面C.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适应了相持阶段抗日的需要20.朝鲜停战后,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三国政府,提议召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五大国外长会议。1954年1月,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决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中国参加了会议的全过程。这次会议对新中国的重要意义在于()A.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B.以独立自主姿态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C.彰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威力D.事实上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21.图5是1957年12月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一套特种邮票,共计4枚。当时这套邮票的发行意在()A.体现土地改革取得的成就 B.落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C.推动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D.激励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22.据浙江省统计局调查:“1965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元,比1957年的87元增长52.9%,年均增长5.4%。”这一时期浙江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得益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23.1978年后,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这可以说明()A.农业生产收入严重下降 B.民营企业获得合法地位C.工农业经济出现了失衡 D.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效24.小华同学为班级黑板报收集到如下素材:《“复兴号”与“和谐号”相会的一瞬间》《“神威·太湖之光”:世界超级计算机冠军》《“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行走》。据此判断,这期黑板报的主题是()A.“中国快速增强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B.“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C.“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D.“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25.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报告中的重要论断源于()A.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B.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完善 D.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共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北方早作农业精耕细作的经验,是代表当时中国和世界最高水平的农学经典,宋代的《陈旉农书》第一次总结了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元代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袁括了南北方农业科学技术的精华,明代的《农政全书》首次增加屯垦、水利、荒政等内容,并收录了西方水利著作,是传统农学中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集大成之作。近代西方农业科学传入之前,中国农书估计达千种之多,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摘编自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书编写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农书内容不断变化的原因。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零星的,绝大部分是转译自日本学者研究社会主义的著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原著的引进和翻译出版受到重视,各种期刊大量、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等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同时,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用通俗语言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摘编自石仲泉、鞫俊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摇》材料二目录第一编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21年7月—1923年6月)第二编党在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第4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第7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第三编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第8章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第9章井冈山的斗争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第12章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历程。(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至少涉及三个史实。)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距今五六千年的黄河、辽河、长江流域的考古发掘中都有龙的形状,证明了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阶级分化主要体现在随葬品的差距、墓葬大小等方面,材料不能体现阶级分化,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此时尚处于向国家发展的时期,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没有关于周边民族对华夏族认同的相关信息,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尚未形成华夏观念认同,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答案】C【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创立学术派别是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成果,并非其主要目的,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恢复天子权威与老子主张回到小国寡民时代不符,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和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体现了他们对混乱现实的不满,表达了二者主张重建社会秩序的愿望,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和老子代表的奴隶主贵族而非民众心声,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3.【答案】A【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长城主要分布在与匈奴相接的北方地区和各诸侯国的领地边界,而秦统一六国,原诸侯国领地边界的长城已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长城分布的情况,据此无法判断“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更无法判断“交流频繁”,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未涉及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的相关信息,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秦朝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仅根据长城的修建不能反映秦朝尊奉法家思想,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战国至秦朝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4.【答案】D【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体现的是军功集团在地方势力的逐渐削弱,并非地方叛乱的日益减少,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军功地主不再是地方高官的主要人选,不足以说明当时社会阶层的流动性降低,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崇文抑武是宋朝而非西汉时期的国策,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到汉武帝时期,原来军功集团垄断地方政权的局面已终结,说明中央在地方的管理得以加强,反映出当时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5.【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强调的是交流和冲突促进了民族交融,而非少数民族更具活力,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内迁的少数民族以独特)的‘活力的气质与气魄’‘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可知,该学者肯定了西晋末年中华民族内部交往、交融的进步性,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并未对比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少数民族内迁加速了西晋灭亡与“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6.【答案】C【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该作品反映的是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的自信开放,并不能体现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并没有实现男女平等,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妇女能够与男性一样骑马、出游,说明妇女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体现了当时自信开放的社会风气,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该作品反映的是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的自信开放,并不能体现皇室贵族的奢靡生活,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7.【答案】C【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体现的不是契约缔结的程序问题,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涉及的是农民阶级,而非市民阶层,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宋朝时期的农民在农闲时会从事商业活动,而且虽然和地主签订租佃契约,但契约期满有退佃迁移的自由,这都说明与汉唐时期相比,宋朝时期的农民拥有更多的自由,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奴婢制度根除”其说法有误,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代社会变化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8.【答案】C【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描述的是内阁权势很大,而非制约皇权,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内阁不是丞相,宰相制度已经废除,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中外奏章都需要经由内阁,且票拟更成为与皇帝沟通的唯一渠道,说明内阁取得皇帝的信任,权势很大,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中枢的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内阁是做为皇帝的秘书机构而存在,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内阁制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9.【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生产工具未出现重大改进,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和人口数量都迅猛增长,大片三角洲山地和沙地得到开发,耕地数量大幅增长”可知,明清时期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人口增长迅速,同时山地得到开发,耕地面积增加,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与人口增加关系不大,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0.【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描述的是中西文化的交流,推动双方的共同发展,而非华夏认同,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明朝时期,利玛窦在中国近30年,带来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同时,他也将中国的文化介绍到了欧洲,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影响,据此可知,当时中西文化呈现双向交流,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没有体现国家实力的信息,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判断东西科技的差距信息,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诶西学东渐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1.【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仅从地图的绘制,无法得出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清朝还进行了三次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各级地方政府也有定期编修地方志的任务”可知,清政府通过对全国地图的绘制,编纂地理总志,宣示国家版图范围,基本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地图和地理志的目的是宣示国家领土版图,无法得出其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影响,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虽提到清朝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经纬度测绘技术,不代表这种技术是清朝自己的,也可能是从国外引进的,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清朝巩固大一统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2.【答案】C【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国外交走向近代化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朝贡体制是近代之前,清王朝坚持的外交体制,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当提到土耳其时,他问是否属于美国,或是美国的一部分”可知,当时的国人对于世界各国的了解不多,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使鸦片贸易取得合法性,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3.【答案】A【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自强运动虽然有其种种缺点,但却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并在中国播下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种子,它具有许多深远的影响”,可知,该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虽然有诸多缺点,但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并没有改变封建君主专制,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创立了近代的新式海军,与材料“现代资本主义的种子”不符,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并没有维护国家的主权完整,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洋务运动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4.【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运用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可以减小变法的阻力,并不代表其变法思想具有落后性,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该学者强调了康有为把自由、平等、民主等维新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今文经学)相结合,即康有为运用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未涉及借助皇帝变法,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变法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维新变法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5.【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辛亥之后,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批判的。三皇五帝、儒教、佛教、家庭、婚姻,没有一样能逃过刨根问底式的批判与质疑”可知,辛亥之后,人们可以质疑和批判,没有什么神圣可言,说明辛亥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解放,并不是对资本主义的影响,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并未提及辛亥革命对清朝统治的影响,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6.【答案】C【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有“耕织分离”“纺织分离”等,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经济侵略的加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市场、生产技术、资金”等条件,可知,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材料中的“洋务运动”、“自然经济解体”主要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开始与主旨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7.【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红楼梦》的艺术水平无法超越,其说法不准确,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一些从未在红楼戏曲舞台上作为主人公出现的奶奶、丫鬟和其他普通女性形象因其作为剧情重心而被大规模编演,如《晴雯》《金钏儿投井记》《刘姥姥进大观园》等”可得出改编剧以红楼中的小人物为重心,展现女性的形象,反映出在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思想的解放,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无法得出妇女广泛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信息,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8.【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7月—1927年春,且北伐战争推动农民革命热情主要是指湘鄂赣三省成立了省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运动,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武当山的太子坡曾经是红三军8师驻扎的根据地,如今依然清楚地写有:‘红军是工农贫民的军队’、‘实行土地革命’两幅红军标语。”可以说明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在武当山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力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生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没有体现中共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9.【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1938年10月,广州、武汉陷落,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了抗日主战场,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1938年1月25日《文汇报》创刊,宣传抗日救国,这有利于扩大全民族抗战局面,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建立,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1938年10月,广州、武汉陷落,抗战相持阶段到来,题干信息为1938年1月,还未到相持阶段,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全民族抗战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0.【答案】B【解析】【分析】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它标志着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B正确;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的孤立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错误;在日内瓦会议上,美国仍然敌视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这次会议并没有得到贯彻及实施,C错误;新中国重新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是在1971年,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影响类选择题,时空是1954年的中国。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联系日内瓦会议的相关所学知识。21.【答案】D【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工业化方面,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1958年5月,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三大改造的完成,农业生产关系由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而之后的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1957年12月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一套特种邮票”可知,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发行的邮票,从“入社、耕作、造林、丰收”的角度,表现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涨热情,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2.【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1957年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到1965年,得益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收入有了一定增长,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58年开始,是社会主义探索的重大失误,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是1983年以后,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八字方针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978年后,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后我国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产生了大量劳动力剩余,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说明了农村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效,D项正确;

乡镇企业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不等于农业生产收入下降,排除A项;

乡镇企业属于集体企业,无法说明民营企业情况排除B项;

材料现象说明了农村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不能说明工农业经济出现失衡,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结合题干“1978年后,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进行回答,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24.【答案】A【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复兴号”“和谐号”“神威·太湖之光”“奋斗者号”“玉兔二号月球车”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科技成果的体现,因此主题是“中国快速增强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与基础设施无关,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与工业体系无关,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与社会变革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取得重大成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5.【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2021年起,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新阶段,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2017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大局的历史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适应了这一矛盾的变化,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不断完善中,用“已完善”表述不当,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的立足点是国内的情况,并没有涉及到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6.【答案】(1)特点:农书数量(种类)多;农书内容丰富;农书编写涉及地域广;农书内容多为总结性成就;农书编写历史悠久;农书编写的内容不断丰富;农书编写水平高。(2)原因:农业技术不断发展;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农本思想(重农政策)的影响;西学传播(或西学东渐、西方农业科学的影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析】【分析】(1)特点:据材料可知,从“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到“宋代的《陈农书》”、“元代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明代的《农政全书》”,农书数量增多,且农书内容越来越丰富,如《农政全书》"首次增加屯垦、水利、荒政等内容,并收录了西方水利著作”;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旱作农业精耕细作的经验”,《陈旉农书》“第一次总结了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王祯农书》“寰括了南北方农业科学技术的精华”,农书涉及地域由北方扩大到全国。

(2)原因: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不断发展,为农书的编写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