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一、新课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唐代是诗的时代。在唐代,流派众多,名家辈出。即使到了今天,人们仍然在从唐诗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相信同学们还在很小的时候,就曾经听过和唐诗有关的这样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首唐诗。这五首唐诗,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二、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和律诗相关的文学常识;结合相关背景,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内涵。(重点)2.通过诵读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能融情朗读并背诵诗歌;品味诗歌名句的表达效果。(重、难点)3.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核心素养)三、诗歌常识简介
格律诗是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它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律诗又包括五言和七言律诗,他们都具有以下特点:
①句式严格讲究对仗。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即3句和4句,5句和6句)。
②音律上讲究押韵。所谓押韵,就是句子的尾字要韵母相同(押韵的字叫韵脚),律诗押韵要求押双不押单(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③用字讲究平仄相对。所谓平仄,指的是字的声调。阴平、阳平为“平”,也就是汉字注音的一二声为“平”;上声、去声为“仄”。比如,在我们学过的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中,其平仄就分别为:“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这就形成了平仄相对。三、诗歌常识简介练一练:指出下面学过的这首诗歌体裁是什么?指出诗歌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首诗押什么韵?韵脚是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必须对仗诗歌押的是_____韵;韵脚:__________________。an前、悬、劲、尾四、检查预习——生字新词五、朗读训练
听读课文后再齐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野望王绩东泉薄着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五、朗读训练
听读课文后再齐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五、朗读训练
听读课文后再齐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连候骑,都护在燕然。五、朗读训练
听读课文后再齐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连候骑,都护在燕然。五、朗读训练
听读课文后再齐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野望王绩一、作者及背景野望王绩(约589—644)初唐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绩为人清高而疏于公务,屡被弹劾,其一生始终郁郁而不得志。王绩在隋末、唐初曾三次入朝为官,但不久就辞官还乡。此诗作于诗人隐居东皋之时。王绩喜嗜酒,能饮五斗而不醉,归隐期间以琴酒诗歌自娱。曾改良酿酒之法,编为酒谱。其诗多与饮酒和隐居有关。王绩的山水诗朴素自然,风格清新,意境雄浑,对扭转齐梁以来的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代表作有《野望》《独酌》《醉后》《酒赋》《醉乡记》《五斗先生传》等。二、整体感知野望1.思考:文题的含义是什么?写“望”的具体内容是那几联?尾联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和《春望》的文题一样,是倒装句,望野,也就是眺望原野。写“望”的具体内容是颔联、颈联;尾联是作者的感慨,其主要表达方式是抒情。二、整体感知野望2.听读后学生朗读诗歌,初步感知作者在诗歌中蕴含的情感。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三、疏通文意野望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东皋:作者隐居之地。皋,水边之地。徙倚:徘徊。薄:接近。何依:归依何处。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乌鹊)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晖:落日的余光。译文:傍晚时分,我站在东皋极目远望,徘徊不定,不知道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着落日的余晖。三、疏通文意野望原文: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犊:小牛,这里指牛群。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来,人们遂以“采薇”来比喻贤士隐居不仕。译文:牧人赶着牛群返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举目四望,竟然没有一个相识之人,我只好放声歌唱来怀念古代的隐士。三、疏通文意野望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傍晚时分,我站在东皋纵目远望,徘徊不定,不知道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着落日的余辉。牧人赶着牛群返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举目四望,竟然没有一个相识之人,我只好放声歌唱来怀念古代的隐士。四、合作探究野望1.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望”字点题并总领颔联、颈联。“东皋”点明了“望”的地点;“薄暮”点明了“望”的时间;“徙倚”交代了“望”的苦闷、徘徊心情,“欲何依”点明了“望”的感受:独孤凄凉。首联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独自徘徊的场景,揭示了诗人仕途失意,缺少知音的独孤凄凉心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同时,也为下文的写景做铺垫。四、合作探究野望2.颔联和颈联是作者所望的景象,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分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颔联颈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远景近景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四、合作探究野望3.尾联运用的典故是什么?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尾联的“采薇”运用了商末遗民伯夷与叔齐隐居首阳山,宁愿采野菜而食,也不食周朝之粟的典故。作者借用典故表现了诗人在现实中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处境;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独孤和凄凉;抒发了一种避世归隐的情怀;同时,也照应了首联的徘徊无依。借典抒情五、主题与写作特色野望主题:这首五言律诗通过对东皋秋景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光色相衬的田园秋景图,萧瑟恬静的景色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独孤和凄凉,抒发了一种避世归隐的情怀。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歌写秋色下的山野,作者把诗人孤寂彷徨之情与傍晚山林的秋景巧妙地结合起来,为萧瑟、恬静的秋景融入孤独、凄凉之情。❷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这首诗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深远。一洗齐梁以来的雕饰浮艳之气,开唐代律诗清新诗风之先。六、课堂总结野望黄鹤楼崔颢一、新课导入黄鹤楼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第二首诗歌《黄鹤楼》。这座楼之所以取名黄鹤楼,是因为它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昔费祎[yī]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楼憩驾,故号为黄鹤楼。”现在的黄鹤楼为1985年依据原貌重建,其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鹄矶上。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而使黄鹤楼成为江南名楼的“功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七律的作者崔颢。当然,这中间还少不了一个“大腕”级的“广告推介”者。这个“大腕”是谁呢?他就是我们诗坛的泰斗级人物——李白。一、新课导入黄鹤楼李白对黄鹤楼可说是情有独钟,在他的诗歌里,写到黄鹤楼的就有十几首。比如我们曾学过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一次,李白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诗兴大发。当他正准备在题诗墙上题诗时,猛然看见了崔颢题的诗,于是就打消了题诗的念头。人问其故,李白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的题诗,竟然能够使李白在黄鹤楼题诗墙前搁笔,崔颢与黄鹤楼的名气由此大增,黄鹤楼也因此赢得了“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让李白都不得不叹服的诗歌,看看它美在何处?妙在哪里?二、作者及背景黄鹤楼崔颢,唐代诗人。汴州(今开封)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管理马匹的正六品),但一生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其早期诗歌多写闺情,受齐梁文学影响,诗风纤艳。其后期因长期游历,特别是边塞之行,诗风变得雄浑奔放,气势宏伟。其文集有《崔颢集》。本文《黄鹤楼》一诗选自《全唐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宋人推崇此诗为“唐人七律第一”。《黄鹤楼》是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之感,流露出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淡淡的退隐之意,然而他终究不能放下功利之心,感叹之后仍然“文而不行”。三、整体感知黄鹤楼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感情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四、疏通文意黄鹤楼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去:离开。空余:只剩下。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晴川:晴日的原野。历历:分明的样子。萋萋:茂盛的样子。乡关:故乡。烟波:烟霭笼罩江面。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这里只剩下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这里飘荡。晴日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茂盛。黄昏中看不到远方的家乡,烟雾笼罩的江面使我产生浓浓的乡愁。五、合作探究黄鹤楼1.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引用传说的作用是什么?句中的“空”字在诗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首联引用传说,紧扣文题。引用仙人乘鹤归去的传说,实际上是借空荡荡的黄鹤楼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由传说引出黄鹤楼,属于用典,它使黄鹤楼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令人心生天地悠悠、岁月不在之感。同时,也为后面作者感叹物是人非做铺垫。一个“空”字,强调空间上的虚无,包含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昔日仙人乘鹤已去,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这样,一个吊古伤今,内心孤寂的诗人形象就此跃然纸上。同时,也为后面作者抒发乡愁做好铺垫。五、合作探究黄鹤楼2.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句中的“空”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颔联紧承首联,以白云悠悠引出岁月易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同时,也为下文写作者思念故乡的愁思做铺垫。句中的“空”字,是“空空的、空荡荡”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上的渺远,重在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的孤独、寂寞和惆怅。①解释其含义;②结合原句描述其景象或情态;③指出其烘托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④指出其在表达技巧上的特点。赏析诗歌字词的技巧:五、合作探究黄鹤楼3.分析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文中的作用。以繁茂、明朗之景反衬凄清之情,烘托诗人孤寂的思乡之情。颈联由虚幻的传说转为描写所见的实景,所写景物清晰明朗,充满生机,构成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也为下文诗人抒发乡愁做铺垫。五、合作探究黄鹤楼4.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它在诗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一个“愁”字。全诗以“愁”字作结,融情于景,点明主题。点拨:“日暮思归”是人之常情。“日暮”时的苍茫,“烟波”中的迷蒙,使诗人触景生情并融情于景,一个“愁”字,准确表达了诗人日暮时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尾联之景与颈联草木茂盛、山川分明之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朦胧、迷茫的意境照应了首联缥缈的意境,共同渲染了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六、主题与写作特色黄鹤楼主题:诗歌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凭吊古迹,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之感和思乡之愁。❶虚实结合的意境美。乘鹤而去的传说,是虚写,后面的所见所感,是实写。作者将缥缈的虚景与所见的实景巧妙地融为一体,虚实结合,意境悠远,自然而然地使作者发出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产生思乡之情。❷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之景,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暮景等景象。其画面中,有仙人乘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其景象色彩缤纷、意境深远,从而使诗歌富有一种绘画美。❸声韵铿锵和谐的音乐美。诗中双声词、叠韵词和叠词的多次运用,使诗歌声韵铿锵和谐,富有音乐美。七、课堂总结黄鹤楼使至塞上王维一、作者简介使至塞上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王维多才多艺,在诗、画、书法、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其诗歌以山水诗见长,尤其是五言山水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的诗歌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宋朝苏轼曾经称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作品主要有《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等。在思想方面,由于王维喜欢参禅悟道,其诗往往富有佛教哲理,故王维又有“诗佛”之称。在绘画方面,首创泼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二、背景链接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破吐番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此次命王维出塞,实际是将他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赴边途中,记述了诗人出塞的所见所感。三、整体感知使至塞上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有感情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四、疏通文意使至塞上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单车:一辆车,夸张的说法,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轻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是汉代负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这里借指作者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征蓬:飘飞的蓬草,喻远行之人。塞:边关的险要之地。孤烟:烽烟、狼烟。胡天:胡人的天空。译文:我轻车简从,要以典属国的身份去慰问边关的守军,长途跋涉要经过居延。我就像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又如同北归的大雁飞入胡人的天空。浩瀚的沙漠,一股狼烟直上云天,横贯沙漠的黄河上,落日浑圆。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护(统帅)正在燕然前线。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五、合作探究1.从《使至塞上》的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中的划线词语中可以获知哪些信息?一个“单”字,从表面上看说的是此行的随从少,规格低,形只影单,而其深层含义是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在作者的轻车简从中,流露出的是作者内心的失意、苦闷和孤寂。“居延”,地名,在今天的甘肃张掖以北,泛指偏远的边塞地区。偏远的“居延”还仅仅是路过而并不是目的地,这就更加突出了路途的偏远和行程的苦闷、寂寞。使至塞上五、合作探究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归雁”一词点出了作者出使的季节为春天;作者以“蓬”“雁”自比,借景抒情,写出了自己被排挤的失意和离乡漂泊的无奈,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忧怨和孤寂。使至塞上五、合作探究3.《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认为本诗的颈联“独绝千古”,试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颈联写日暮时边关所见,诗人将自己的孤寂心境与塞外风光融化一起,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出了神奇壮丽的塞外风光,境界开阔雄浑。使至塞上语言方面:遣词精妙、传神。“大”字写出了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孤”字突出了边塞景物的单调,人烟的稀少;一个“直”字突出了烽烟的劲拔、坚毅;“长”字写出了黄河横贯沙漠、渺无尽头的景象;“圆”字写出了大漠中无云遮蔽,尽显原貌的落日奇观,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五、合作探究3.《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认为本诗的颈联“独绝千古”,试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颈联写日暮时边关所见,诗人将自己的孤寂心境与塞外风光融化一起,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出了神奇壮丽的塞外风光,境界开阔雄浑。使至塞上表现手法:寓情于景,境界开阔雄浑。“句中的“圆”“直”二字尤为传神,它不仅展示了一幅雄阔、壮美的黄昏落日图,而且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寓情于景),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该联也因此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五、合作探究4.本诗尾联所用的典故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使至塞上
燕然,指燕然山,今在外蒙古境内。汉朝将窦宪曾大胜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记功以还。作用:从侧面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希望此行能够建功立业,具有一种慷慨悲壮的情感。燕然勒功六、主题与写作特色使至塞上主题:诗歌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受到排挤,出使边塞的忧怨孤寂之情,以及在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情怀。
❶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作者通过简约的线条就勾勒出了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❷比喻贴切,遣字用词精妙传神。“蓬草”“大雁”的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怨和孤寂。句中的“圆”“直”二字尤为传神,既描绘出了一幅意境雄浑,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又在长河落日图中蕴含了诗人内心的忧怨孤寂之情。七、课堂总结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李白一、新课导入渡荆门送别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三首描写山水自然风光的诗歌名篇。王绩的《野望》,所写山野秋景,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在宁静自然的风光中,蕴含的是作者内心的忧郁和孤独;让李白都不得不在“题诗墙”前搁笔的《黄鹤楼》,在崔颢的无限感慨中,是诗人对故乡浓浓的乡愁;而王维的《使至塞上》呢?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大漠落日中,是诗人内心的失意和孤寂。三篇诗歌,或浓或淡,尽带缕缕愁思。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风格明快浪漫的诗歌——《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李白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江油。其诗以抒情为主,诗风雄奇豪放、想象奇特。现有存世诗文千余篇,其主要作品有《蜀道难》《将进酒》《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李白好饮,自号“酒中仙”,其诗歌中有不少作品都是酒醉后所写,人称“李白斗酒诗百篇”。其诗歌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主观世界。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意境奇丽,气势雄浑,形成了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渡荆门送别三、背景链接
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度过,这首诗是李白二十五岁第一次出蜀时所作。当时,李白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过荆门山,前往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去游览祖国河山。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行船出三峡入荆门,视野顿时变得开阔,李白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来表达对故乡的留恋。渡荆门送别四、整体感知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有感情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渡荆门送别五、疏通文意原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往、到。楚国:楚国之地,今在湖北一带。平野:平原、原野。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飞天:天飞,从天上飞来。结:形成。海楼:海市蜃楼,形容江上云霞变化修辞的美景。怜:喜爱。译文:我乘船远渡到荆门之外,将要到楚地去游览。山峦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渐渐消失,长江奔入辽远无际的原野。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江上云霞变幻,形成海市蜃楼一样的美景。我仍然爱恋故乡的水,它送我到万里之外,仍然不忍与我分别。渡荆门送别六、合作探究1.诗歌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首联点题,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2.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诗人通过描写船入荆门所见的壮丽景象,营造了一种雄浑开阔、气势磅礴的意境。渡荆门送别六、合作探究3.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划线字“随”在诗中的表达效果。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群山随平原的出现而逐渐消失的景象,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使静止的群山鲜活起来,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喜悦的心情。渡荆门送别六、合作探究4.诗歌的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如何体现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的?颈联通过想象,描绘了两幅图画:“江水映月图”和“无边云霞图”。“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是近景。将倒映江面的月亮,比作从天飞下来的明镜,写出了江水的清澈和平静。“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是远景。变幻的云彩形成像海市蜃楼一样的奇景,衬托出了江岸的辽阔和原野的平坦。颈联的想象奇异浪漫,意境奇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富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渡荆门送别六、合作探究5.表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哪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明了诗歌的主旨。明明是自己依恋故乡,诗人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故乡之水”以人的情态,把离开故乡说成是故乡的水在不远万里送别自己。这想象,奇特浪漫,表意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不舍之情。渡荆门送别七、主题与写作特色主题:这首五言律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侧面流露出了诗人对游历生活的美好憧憬。❶想象奇特,富有浪漫色彩。“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将倒映江面的月亮,比作从天飞下来的明镜,将变幻的云彩比作海市蜃楼,想象奇特浪漫,表意巧妙,富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❷用词精炼,意境雄浑开阔。在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中,一个“随”字,化静为动,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则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江水的清澈、平静,江岸的辽阔和原野的平坦,用词精炼,意境雄浑开阔。渡荆门送别八、课堂总结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祖籍太原,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誉称。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曾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私交亦厚,世称“元白”,在文学成就上,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刘白”。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东宫太子府的属官,负责讽喻规劝)。在文学思想上,白居易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擅长讽喻诗和闲适诗,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其主要代表作品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文集有《白氏长庆集》。二、背景链接
这首诗是长庆三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春天,诗人骑马游览西湖。在游历中,诗人被西湖的美景所陶醉,于是写下这首七言律诗来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景的赞美和热爱。本诗选自《白居易集》。钱塘湖春行三、整体感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有感情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钱塘湖春行四、疏通文意原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贾亭:贾公亭。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暖树:向阳之树。乱花:随处开放的各种野花。欲:要,使。译文:孤山寺北面贾公亭的西边,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与湖水相连。几处早来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上,不知谁家刚回的燕子正忙着啄泥筑巢。各种野花逐渐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能遮没马蹄。我最爱湖东的景色,总感到游玩不够,因为那里有柳荫下的白沙堤。才能:刚能。钱塘湖春行没:遮没,遮过。不足:不够。五、合作探究1.这首诗描写的春天什么时令的景色?从诗中找出三处能表明这一时令的词语或句子,说说你的理由。早春;水面初平、早莺、新燕、几处、浅草、才能等词句。钱塘湖春行①“水面初平”说明春雨初涨。②“早莺、新燕”说明春季刚刚来临。③“争暖树”说明是初春,乍暖还寒。④“浅草”说明春草初生。⑤……2.从诗句中归纳出诗人游览西湖的游踪。孤山寺的北面(起点)→贾公亭→湖东→白沙堤(终点)。五、合作探究3.仔细品味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一句中划线词语在诗中的表达效果。①能否将诗中划线词语换为“家家”“处处”?为什么?钱塘湖春行不能。“处处”“家家”说明莺、燕已经很多,与初春季节的特点不符。“几处”和“谁家”表明仅仅是万物刚开始复苏的初春时节。②人们历来认为句中的“争”生动贴切,试简要进行赏析。早莺“争暖树”,说明了乍暖还寒,这就突出了初春的特点。一个“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初春景象,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的无限喜悦之情。五、合作探究4.颈联的“乱”“浅”二字,用词精妙,试简要进行分析。钱塘湖春行“乱”字贬词褒用,不仅写出了花的种类、颜色繁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浅”字准确写出了春草初生的形态,突出了早春的特点;“乱花”与“浅草”突显了初春的勃勃生机和欣欣向荣的趋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五、合作探究5.在诗人游览的过程中,他最喜爱的地方是哪里?其理由是什么?湖东的白沙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钱塘湖春行2.从诗句中归纳出诗人游览西湖的游踪。原文: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诗人对白沙堤,对西湖早春景象的喜爱之情;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字是诗句中的“爱”字。点拨:尾联直抒胸臆,说湖东柳荫下的白沙堤是自己“最爱”,总感到游玩不够,这说明诗人完全陶醉在了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对白沙堤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六、主题与写作特色主题:这首诗通过诗人游览钱塘湖所见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色彩明丽、春意盎然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象的喜爱和浏览时的愉悦之情。❶用词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准确、具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描绘钱塘湖的初春景象,比如,用“早莺”“暖树”“新燕”“浅草”等词语来突出早春的特征,用词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❷语言平易自然,善于选取和描绘景物。本诗语言通俗流自然,体现了白居易语言通俗易懂的特点。选取景物时,善于抓住典型的景物来突出钱塘湖早春的特点。钱塘湖春行《唐诗五首》课堂练习1.填空。①《野望》中写出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抒发诗人孤独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②宋人推崇为“唐人七律第一”的诗歌是《
》,该诗首联用词绝妙的一个字是
,它实际上表现了诗人
。③唐朝诗人中,被誉为“诗佛”的诗人是
,他的诗最突出的特点是
;被誉为“诗魔”的诗人是
,他的诗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④《钱塘湖春行》一诗押的是
韵,韵脚是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黄鹤楼空内心的孤寂王维诗中有画白居易通俗易懂西、低、泥、蹄、堤i2.填空。①被著名学者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唐诗名句是
,
。它以传神之笔描写出了边塞风光的
。②《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作者是
,该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
。③对联讲究对仗,比如,云对雨,月对风,晚照对晴空。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征蓬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之间借款协议范本
- 三人合伙协议书2篇
- 2024年度居间服务协议:工程设计合同3篇
- 水车租赁合同电子版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课件教学
- 自动贩卖机场地协议书
- 数据保密合同
- 2024年度工程市场营销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工程设备采购合同标的详细描述及其服务内容扩展协议3篇
- 墙布销售的合同范本
- 雨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30篇)
- 校园周边接送交通管理制度
- 青岛大学《民法总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专题05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选择填空题)(原卷版)
- 外研版三起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全册表格式
-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三中全会专题研讨交流发言
- 南方少数民族传统合唱精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音乐学院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六章 第四节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10以内口算100道题共16套-直接打印版
- 配电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有效解决措施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