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与评析\o"分享到QQ空间"\o"分享到新浪微博"\o"分享到腾讯微博"\o"分享到人人网"\o"分享到微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46页“6、7的加法和减法”。秦和平评析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由“一图”列出“两式”,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极其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口算。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难点: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复习组成,奠定基础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好的,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秋天到了,小动物们准备去自己的菜地里收获,瞧!它们要出发了,多漂亮的自行车呀!可车还没有装轮子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组成,你们能从下面的轮子中给自行车装上合适的轮子吗?如果你说对了呢,自行车就会“吱吱”的跑了。生:第一辆车,4和2组成6。师:答对了,自行车开走了。生:第二辆车,3和3组成6。师:正确,你真棒!生:第三辆车,1和5组成6。师:太好了!请继续看这辆车。生:3和4组成7。师:你真了不起!这辆呢?生:2和5组成7。师:你真聪明!最后一辆车全班一起回答。生:6和1组成7。[评析:可爱的小动物去菜地收获的童话情境,让原本枯燥的数的组成练习变得趣味横生;有趣的安装车轮的数学活动,让旧知识成为了新内容学习的扎实基础。当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开始逐步淡化复习准备的时候,这样的设计与教学却在告诉我们: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新课程同样需要必要的复习准备。]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一)学习得数是6、7的加法1、出示“萝卜图”,学习得数是6的加法。师:小朋友们看,小白兔站在自己的菜地里多高兴呀!你看到了什么呢?生:我看到了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个萝卜?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生1:我是这样列式的:1+5。生2:我认为应该这样列式:5+1。师:小组讨论,看看究竟应该怎么列式呢?生:(讨论后)我们小组认为:“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合起来”与“5个红萝卜和上1个白萝卜合起来”都是在求“一共有几个萝卜”,所以,这两道算式都应该是正确的。师:大家都同意他们小组的看法吗?生:同意。师:好的。由此,我们又可以发现什么呢?生:前面,我们看一幅图只会列出一道算式,现在我们可以列出两道算式了。师:多好的发现呀!大家表扬她。大家再想想,这两道算式我们又该怎么计算呢?生:(讨论后)在第一道算式中,因为1和5组成6,所以1+5=6;还可以这样想:因为5个添上1个是6个了,所以1+5=6。计算出第一道算式的结果后,看到上面的1+5=6,我们很快就想到了下面的5+1也应该等于6,而且这两道算式的结果应该完全一样,因为都是在求这里“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师:说得多好呀!请同学们像他这样想一想,算一算,并相互说一说。[评析:通过对现实情境的观察,学生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凸显了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计算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列出了1+5和5+1两道加法算式,第一次感受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索出了“点数法”、“组成法”和“联想法”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出示“西瓜图”,练习得数是6的加法。师:小猴来到它的西瓜地(出示图)。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小猴的西瓜地里,有2个大西瓜和4个小西瓜,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几个西瓜”,列式是2+4和4+2,这两道算式的计算结果都是6。师:能把你们小组这样列式的理由和计算的方法讲给大家听听吗?生:要求“一共有几个西瓜”,可以用大西瓜的个数加上小西瓜的个数,也可以用小西瓜的个数加上大西瓜的个数所以列式是2+4和4+2;看到2+4=6,就想到了4+2=6。师:你们听,他们小组表现多好啊!你能像他这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呢?(学生很快自由思考和口述上述过程与方法。)[评析:“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这样三个问题的连续提出,充分表明教师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交给了学生,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3、出示“玉米图”,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师:现在要出场的可是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了,请看,它来了,小熊站在它的玉米地想一个数学问题呢!你们猜一猜它在想什么呢?生:小熊在想一共有多少个玉米呢?师:这也让你猜中了,你真聪明!求一共有多少个玉米,你会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吗?生:3+4=7,4+3=7。师:他说的对吗?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谁能把你想的算式像他这样说一说。[评析:得数是7的加法教学,不是得数是6的加法教学的简单重复。在又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前面教学环节中所获的知识与方法,让学生积极而主动的“猜问题——想算式——说算法”,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有效形成和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4、出示“小花图”,练习得数是7的加法。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黑板,谁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呀?生:一共有多少朵花?师:求一共有多少朵花,谁会列式呀?生:1+6=7,6+1=7。师:如果不看图,你会算6+1=7吗?生:看到1+6=7,想到6+1=7。[评析:从现实情境中“学数学”迁移到操作活动中“做数学”,这是教学的一次质的飞跃。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另一方面,为由动作思维过度到符号思维作准备。](二)学习得数是6减几和7减几1、出示“玉米图”,学习相应的减法。师:刚才,你们帮小熊算出了它的地里一共有7个玉米,瞧,小熊在干什么呢?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小熊掰走了一个玉米。师:根据你所看到的,会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还剩几个玉米呢?师:会列式吗?生:7-1=6。师:根据这幅图,你还可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小熊掰走了几个玉米呢?师:会列式吗?生:7-6=1。师:看到这幅图,我们怎么就列出了两道减法算式了?生:从7个玉米里面去掉掰走的就是还剩下的,从7个玉米里面去掉还剩下的就是掰走的。[评析:课件对小熊掰走的玉米数和地里剩下的玉米数的动态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直观的理解了减法的含义。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就能提出多样的问题,得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进而也才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2、出示“圆片图”,练习相应的减法。师:好了,要摆小圆片了,老师摆了7个圆片,在这儿画了一条虚线,你知道虚线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吗?生:虚线在这里表示去掉的意思。师:看着这幅图,你会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请一个小朋友在黑板上写出来。师:为什么根据这幅图也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了呀?生:从7个圆片里面减去4个红色的圆片就是3个黄色的圆片了,从7个圆片里面减去3个黄色的圆片就是4个红色的圆片了。师: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说的太好了感知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1、出示“小棒图”,认识“两加”和“两减”的联系师:请你们翻开数学课本第45页,仔细看“小棒图”,把空填完整。生:(独立完成后交流。)2+5=7,5+2=7,7-5=2,7-2=5。师:看到这样四道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后交流。)生1:这四道算式中,加法和减法算式各有两道。生2:这四道算式中的数都是2、5和7。生3:看到2+5=7就可以想到5+2=7,看到7-5=2就可以想到7-2=5。生4:看到其中的加法算式就可以想到其中的减法算式。生5:看到其中的减法算式也可以想到其中的加法算式。生6:加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减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就像好朋友一样,是密切联系的。师:大家想的太好了![评析:“看到这样四道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面对这一适时的开放的挑战的问题,便有了积极的互动和精彩的生成。这些精彩的生成,让学生足以明白加法与加法、减法与减法、加法与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足以感受到了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功感,也足以为学生后面学习“一图四式”奠定良好基础。]2、出示“三角形图”,认识“一加”和“一减”的联系师:同学们请看,老师要摆什么了?生:摆三角形。师:看到这幅图,你能列出几道算式呢?请你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生1:3+3=6。生2:6-3=3师:你们是怎样想的?生1:3个红色三角形加上3个黄色三角形就是6个三角形了。生2:一共有6个三角形,去掉3个红色三角形就是3个黄色三角形了。师:现在,为什么只有列出了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加法算式呢?生:(思考片刻后回答)因为红色三角形和黄色三角形的个数都是3个,还有一道加法算式也是3+3=6;同样的道理,还有一道减法算式也是6-3=3。重复的算式我们就没有必要写出来了。[评析:从“一图两加或两减”又回到原有的“一图一加或一减”,这无疑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这是教学的进步而不是退步。教师借助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表达,在表达中理解和内化,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四)学习算式的正确书写师:这些算式在田字格里该怎样书写呢?老师先来写一个。3+3=6,每个数占一个日字格,运算符号也占一个日字格,注意啦,运算符号一定要写在日字格的中间,这样看起来就很美观!你们会写了吗?请你们翻开数学课本第46页,在田字格里写一道3+3=6的算式。生:(在课本上的田字格内书写算式,写完后,四人小组互相评价。)[评析:重“算”不重“写”是教学这类内容的通病。这里,有教师的示范写,学生的模仿写,还有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写,使“写”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落实。](五)阶段小结,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些算式都是关于几和几的加法和减法?生:(齐答)6、7的加法和减法。师:(板书课题:6、7的加法和减法)[评析:适当的教学收敛,适时的课题板书,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的精心思考。]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1、帮小燕子送信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看大屏幕,小燕子这儿有几封信要送出去,可是他不知道该送到谁的家,你们愿意帮助小燕子吗?生:愿意!师:想一想,小燕子应该把这封信送到谁的家呢?(信封上写的算式是:4+2)生:小燕子应该把这封信送到小兔的家。(小兔的家是6号)师:说对了,你真不错!师:猜一猜第二封信该送给谁呢?(信封上写的算式是:6-3)生:这一封信应该送给小松鼠。(小松鼠的家是3号)师:你真聪明!……师:你们猜一猜,小燕子会把最后一封信送给谁呢?(信封上没写算式,但住在2号的小猴还没有收到信。)生:是小猴的。师:哇!真的是小猴的信!请你猜猜,信上写的是一道什么样的算式呢?生1:1+1=2。生2:3-1=2。生3:4-2=2。生4:5-3=2。……师:像这样得数是2的算式还有很多呢!好的,小燕子谢谢你们帮助它圆满的完成了送信的任务!2、看算式填空第一组:2+5=77–2=55+2=□7–5=□第二组:4+2=□6–2=□2+4=□6–4=□第三组:1+6=77–1=6□+□=77–6=□3、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49页第5、6题。[评析:在现实的情境、趣味的游戏、开放的活动和务实的作业中综合练习加法和减法,进一步强化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有趣、有用和挑战性,让学生再次获得了积极地情感体验。]四、课堂小结,深化认识师:今天,小朋友们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他们可感谢你们啦!他们希望你们在课后,能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加法或减法来解决,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小朋友再见![评析:简单的课堂小结,让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再次获得了满足;教师对课后的要求,巧妙的将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由书本延伸到了生活。][总评:综观整节课的教学,十分明朗的数学化过程让我们清晰可见,其留给听课教师的印象和启示也颇为深刻。学习数学知识、组织数学活动、提升数学素养的过程,不正是一次又一次地数学化的历程吗?那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究竟是什么成就了数学化?1、浓烈数学味夯实了数学化的基础。当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耳熟能详的教学理念时,数学课堂的生活味也随之日渐浓烈,这是数学教学的一大进步,实在可喜可贺。但数学不仅需要生活味,更需要数学味,否则,数学课将削弱甚至丧失数学教育的功能。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多次选用了不同的小动物到菜地收获的情境,让原本枯燥的数学内容凭添了许多魅力,让原本乏味的数学活动凭添了许多情趣,让原本活泼的儿童凭添了许多灵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精心加工和对教学流程的精心预设,让学生从始至终都在面对现实生活“学数学”,都在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做数学”,数学知识得以内化,数学技能得以形成,数学思维得以训练,数学学习的意义得以明确,数学运用的意识得意增强,全面的数学素养得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数学味也因此而得以浓烈。这些都为数学化的历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突出算法抓住了数学化的核心。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是新课标的明确规定,是新教材的编写特点,也是新课堂的教学要求。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包括计算教学,也包含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很好的把握了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具体的问题情境作支撑,学习计算就会意义难明;如果没有必备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又缺少了有效的数学策略。但是,我们说计算与解决问题密不可分,并不等于一节课的教学就此可以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教学中,教师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计算方法的探究,计算方法解决好了,数学化的核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这类问题解决对学生而言毕竟是已学旧知的再现。3、优化算法推进了数学化。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能够理性的对待算法多样化了,印老师在本节课中的教学就是如此。在计算1+5和5+1这组加法算式时,学生经过探索,先后得出了计算1+5可以用“点数法”或“组成法”、计算5+1直接用“联想法”时,印老师兴奋地评价道:“说得多好呀!请同学们像他这样想一想,算一算,并相互说一说。”这就是教师在强调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对算法优化的重视,对优化后的算法的合理推荐。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教师对算法优化的重视,让学生始终在不同算法间展开低水平的重复,学生的计算技能就不能又好又快地形成,数学化的进程也必然会延缓。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5-46页内容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2、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学习一图式的过程中体会多样化的策略。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花,圆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复习6、7的组成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好的,我们一起去看看。收获的季节来到了,小动物们准备去自己的菜地里,瞧!它们要出发了,多漂亮的小汽车呀!可车还没有装轮子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组成,那么你们能从下面的这些轮子中给小汽车装上合适的轮子吗?如果你说对了呢,小汽车就会嘟嘟的开走了。生:第一辆车,4和2组成6。师:答对了,小汽车开走了。生:第二辆车,3和3组成6。师:又答对了,你真棒!生:第三辆车,1和5组成6。师:太好了!请继续看这辆车。生:3和4组成7。师:你真了不起!这辆呢?生:2和5组成7。师:你真聪明!最后一辆车全班一起回答。生:6和1组成7。二、发现问题,探索交流1、屏幕出示萝卜图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小动物们谢谢你们,你们看,小白兔站在自己的菜地里多高兴呀!你看到了什么呢?生:我看到了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师:哦,你观察的可真仔细,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个萝卜呢?师:要解答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生:1+5=6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合起来是6个萝卜。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1+5=6吗?生1:1和5组成6。生2:5个添上1个是6个。师,你们可真会算。一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求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可以列成算式1+5=6,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生:5+1=6师:你又是怎样算的呢?生:5和1组成6,5个添上一个就是6个了。师:谁有和他不同的算法?生:看到1+5=6,想到5+1=6.师:这个算法又快又好,你真聪明!求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即可以用白萝卜的个数加上红萝卜的个数,也可以用红萝卜的个数加上白萝卜的个数,结果是一样的。2、屏幕出示西瓜图师:小猴来到它的西瓜地,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一共有几个西瓜呢?师:求一共有几个西瓜,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算式。生:2+4=6师:还有小朋友和他想的不同呢!生:4+2=6师:你是怎样想出4+2=6这道算式的?生:我可以用大西瓜的个数加上小西瓜的个数,也可以用小西瓜的个数加上大西瓜的个数。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不看图,会算4+2=6吗?生:看到2+4=6,想到4+2=6。师:你们听,他说的多好啊!谁能像他这样说说你是怎样算是呢?3、屏幕出示玉米图师:现在要出场的可是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了,请看,它来了,小熊站在它的玉米地想一个数学问题呢!你们猜一猜它在想什么呢?生:小熊在想一共有多少个玉米呢?师:这也让你猜中了,你真聪明!那求一共有多少个玉米,你会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吗?生:3+4=7,4+3=7。师:他说的对吗?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谁能把你想的算式像他这样说一说。4、黑板上出示小花图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黑板,谁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呀?生:一共有多少朵花?师:求一共有多少朵花,谁会列式呀?生:1+6=7,6+1=7。师:如果不看图,你会算6+1=7吗?生:看到1+6=7,想到6+1=7。5、屏幕出示玉米图师:刚才,你们帮小熊算出了它的地里一共有7个玉米,瞧,小熊在干什么呢?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小熊扛走了一个玉米。师:根据你所看到的,会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还剩几个玉米呢?师:会列式吗?生:7-1=6。师:根据这幅图,你还可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小熊扛走了几个玉米呢?师:会列式吗?生:7-6=1。师:看到这幅图,我们怎么就列出了两道减法算式了?生:从7个玉米里面去掉扛走的就是还剩下的,从7个玉米里面去掉还剩下的就的扛走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三)【教材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6和7”这一部分在教学6和7的数概念之后,根据数的组成介绍了有关6和7的加减法。6和7的加减法由直观体现加减含义的情境图分别出现“一图两式”、紧接着,教材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介绍“大括号”和问号的作用,同时以“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让学生继续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同时对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的指导。这部分内容中,解决问题的情境图提供的信息较为单一,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
师:课体出示1+4=()问,你能大声的说出这道题的答案吗?生:1+4=5
师:你的声音真宏亮,你真棒!
师:你们能用图形来表示“1+4=5”吗?
生:老师我能,我在左边画1个圆形,在右边画4个圆形,再画一个大圆把它们围起来,这样就能表示“1+4=5”了。(学生一边说一边在电子白板上画)
师:你不仅画得好,而且说得清楚、明白,你真了不起!
二、新授部分
(一)6的加法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能大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真为你们自豪,看老师的白板上有什么呢?通过观察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你能大声地说一说吗?
生:我获得的信息是左边有5根小棒,右边有1根小棒。
师:你的回答我们听的真清楚,你还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几根小棒?”
师:你能完整的说出这道题吗?
生:左边有5根小棒,右边有1根小棒,一共有几根小棒?
师:同学们你能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吗?
生:5+1=6(根)答一共有6根小棒。
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白板出示5+1=6
师:你仔细观察现在白板上的小棒有什么变化吗?
生:我发现现在白板上的小棒,左边有1根,右边有5根,和刚才的图反过来了。
师:谁能用算式表示,一共有几根小棒呢?
生:1+5=6(根)答一共有6根小棒。
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白板出示1+5=6,白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一个算式是5+1=6第二个算式是1+5=6.虽然
它们前两个数的位置掉换了,但是它们得数不变。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孩子,能发现这么大秘密。通过你们的回答,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两个算式“5+1=1+5”(教师一边说在白板上一边板书)
师:你可以用不同的画图方法,表示“5+1=6”吗?
生: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今天老师有一种特别奇特的画图方法来表示“5+1=6”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生:想!
师:老师在黑板的左边画5个小三角形表示5要小棒,在右边画1个小三角形代表右边的1根小棒,老师在它们的下面画了一个大括号,大括号的下面又写了一个问号,你能看明白老师的大括号和问号表示什么?
生:大括号和问号表示左边和右边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的意思。
师:你们真聪明,那你们想不想也画一画这个神奇的大括号?
生:想!
师:你别着急,老师一会会给你机会。请同学们看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生:左边有4只鸭子,右边有2只鸭子,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几只鸭子?
师:谁能回答他的问题呢?
生:4+2=6只,答一共有6只鸭子。
师:你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还可以写2+4=6只,答一共有6只鸭子。
师:那你能用大括号来表示4+2=6或者2+4=6吗?请你们在本上画一画,一边画一遍小声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学生一边画一遍说。(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到前面来汇报?
生:我能。我在左边画了4个圆形,在右边画2个圆形,在它们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写一个问号。这样就表示4+2=6,也可以表示2+4=6
师:你们真是一个小精灵,不要骄傲再仔细观察白板上的鸭子,你发现了什么?要求一共有几只鸭子?怎样列式呢?
生:我发现左边的一只鸭子走到了右边,要求一共有几只鸭子?列成的算式是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系统技术服务合同
- 木工承包协议合同
- 个人担保贷款合同样本
- 智能机器人开发生产合同
-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含教育政策与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微生物资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公园与地质公园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9猎人海力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郑州电子商务职业学院《体育游戏组织与编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皖南医学院《软件项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小学课件人造卫星课件
-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钢楼梯计算(自动版)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7《巨人的花园》PPT课件(共2课时)
- 测绘项目收费标准2009
- 《成本会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 社区医院建设标准
-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自动提取税率计算】
-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课件1画家故居
- 中国作家协会入会申请表
- 荧光绿送货单样本excel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