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
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十八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新高考版专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在中华文
化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也形成和发展起多姿多彩的地域文
化.单元概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世界各个地域的早期人类社会是人类多样文化的源头.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族人民共同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考点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与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中华文明起源.1)多元起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
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2)中原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
华文化的形成.2.夏商西周:青铜文明走向成熟.1)时代概况:国家建立,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汉字发展成熟.基础篇基础篇32)发展历程:大约从夏朝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商朝的青铜铸造工艺水平相
当高;西周的青铜礼器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礼制的发展与完善.3.春秋战国1)华夏认同:周边一些民族内迁,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各地区、各民
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2)儒家文化:春秋时期,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3)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4.秦汉: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确立.1)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2)汉武帝: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
主流.45.魏晋至宋元:中华文化创新与发展.1)魏晋:儒、佛、道交汇融通;玄学盛行.2)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3)宋元①理学:宋代,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丰富了中华文
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也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②其他: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6.明清:中华文化的批判继承.1)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2)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
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5知识拓展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宋明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这
个传统.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再次强调,学习、
征引古人的行事和文章,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3)康雍乾时期,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7.近代:中华文化的受挫与新发展.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
化的潮流.2)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兴起,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
标.6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
中华文化的进步.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内涵表现影响重视以人为本(在政治伦理上体
现为民本思想)1)周公提出“敬天保民”,建立
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
爱人”3)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
应民意4)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
轻”的主张民本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
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
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7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1)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
神2)老子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
生,自然而然,追求天人合一3)荀子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
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关系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1)孔子、墨子、孟子,以及张
载、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
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
儒家学说的精髓—8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1)西周初年,统治者主张“明
德”“敬德”2)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墨子主张
“尚贤”各国掀起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
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
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深远影
响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周易》写道:“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2)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屈原提出“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主张和而不同1)西周末年太史伯认为“和实
生物,同则不继”2)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
中应有的美德“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
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
起到了积极作用9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中华文化的特点1)本土性:起源和发展具有本土性.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3)包容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4)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5)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2.中华文化的价值1)思想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蕴含着丰富的
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02)社会价值: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
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
鉴.
四、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文化的传入1)历程:逐渐完成了本土化.
112)影响①积极: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
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②消极: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
响.2.明末清初西学东渐1)明末: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等人主
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
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2)清初: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
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123.近代西方文化传入晚清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西学的传播途径大大增加2)洋务运动时期,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及社会改革等内容,展现在国人面前;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3)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民国1)新文化运动主张吸收民主科学思想2)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3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对东亚、东南亚14项目传播情况影响汉字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传入
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
地区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本国
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
发展儒学3—5世纪,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
区流行隋唐以后,在朝鲜、日本等国成
为官学佛教大约4世纪以后,经中国传入朝
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社会制度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的社会
制度大多来自唐朝唐文化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的律令、建筑、习俗等方面15技术、思想文化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
化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2.对中亚、西亚、欧洲1)四大发明发明传播情况影响造纸术8世纪以后,逐渐传入中亚、西
亚及欧洲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等活
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火药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和
骑士阶层的衰落指南针—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印刷术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
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162)欧洲出现了“中国热”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及儒家经典、中国的史学、地理学、科
技、文学等传入欧洲,引起了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中国的
茶、丝绸、瓷器和中国式园林及建筑等在欧洲社会深受喜欢.17考点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一、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一)古代西亚文化文字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文学《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建筑和艺术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
别出心裁亚述帝国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波斯王宫装饰豪华,雕梁画栋法律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
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18(二)古代埃及文化文字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
公元4世纪文学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建筑深受宗教影响,主要体现在修建陵墓和神庙上科技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为凯撒制定儒略历
提供了借鉴在数学、医学等方面也颇有建树19(三)阿拉伯文化1.特征: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遗产,结合了阿拉伯人
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2.成就文学阿拉伯半岛统一之前的“悬诗”故事集《天方夜谭》,在中国、西欧产生了广泛影响数学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天文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20医学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
欧洲后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文化交流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21二、欧洲文化的形成(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欧洲文化源头)1.古典希腊文化: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为古代希腊历
史上的“古典时代”,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哲学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柏拉图创建“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为几何学的发展作出贡献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文学早期代表《荷马史诗》,其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源泉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雕塑、建筑人物雕塑和建筑艺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22史学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经典之作2.古罗马文化: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法律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学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史学李维的《罗马史》、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建筑万神殿、大竞技场等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
的公历23名师点睛古典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与欧洲文化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但两者不是单区域文化的
直接延续.这里所指的“欧洲文化”包括“中古西欧文化”和“拜占
庭、俄罗斯文化”,它们都是在古典文明阶段结束(以西罗马帝国灭亡为
标志)后形成的,是中古时期的文化形态,具有各自的区域文化特征.(二)中古西欧文化1.背景1)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在西欧建立.2)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2.特征: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243.成就1)基督教文化: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是载体.①《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②神学家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
生了很大影响.2)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在中古西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反映了封
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254.评价1)积极: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基础.2)局限: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1.拜占庭文化1)特点: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西亚、北非的
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2)成就①法律:《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
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26②书籍: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③建筑和雕塑艺术: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圣索菲亚大
教堂).2.俄罗斯文化1)特点:深受拜占庭文化和东正教的影响.2)成就①文学: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②建筑: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三、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一)古代印度文化1.成就27宗教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
教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提倡“众生平等”和忍
耐顺从4世纪时,印度教开始兴起,后逐渐发展为印度的
主要宗教文学“四吠陀”是古代印度祭司们使用的经书,也是
歌颂神明的诗集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集中反映
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28艺术多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
代表数学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文字在雅利安人梵语的基础上创制了梵文巴利文2.影响1)古代印度的语言、艺术、思想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在东南亚产生
了广泛影响.2)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3)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9(二)古代朝鲜文化1.成就社会状况公元前5世纪前后出现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天文7世纪,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史学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
早的史书乐舞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文字在学习汉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本民族文字302.与中国的文化交流1)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等都受到中国
的影响.2)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三)古代日本文化1.成就社会状况神道逐渐发展起来;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自
称是太阳神的后裔;12世纪以后,武士道逐渐形成文学诗歌集《万叶集》,小说《源氏物语》建筑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绘画大和绘和浮世绘极具特色文字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
假名和平假名312.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
的发展.(四)美洲印第安文化1.特征: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在与其他大陆几乎隔绝的状态下,印第安人
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2.成就32玛雅文化崇拜自然神多神崇拜;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
字塔,塔顶有祭祀神灵的神庙,祭
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发明了“玛雅历”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印加文化建造驿道和太阳庙没有文字,结绳记事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33阿兹特克文化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多神崇拜;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
字塔,塔顶有祭祀神灵的神庙,祭
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使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金
银首饰十分精美34知能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价值和世界意义1.特点:绵延不断的传承性、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多元一体的凝聚性.2.价值1)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2)维系和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3)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彰显文治教化的精神修为.4)推动与人类普遍价值相一致的人性改善等.3.世界意义1)世界文化园地里的中华风度: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不仅在中华大地延
续,还影响着周边国家,形成了“汉字文化圈”;中华的精神风度塑造了一
代代中华民族脊梁;中华文化创造了独特的生活方式;中华的诗词与书综合篇35画、戏曲与功夫等,则包含中华独有的价值观与审美智慧.它们为世界
文化的丰富与多样做出了贡献.2)全球治理资源里的中国智慧:历代先贤提出“民惟邦本”“政得其
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等政治主张,贡献了诸多制度文化,是治国
理政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和而
不同”等睦邻友好的和平思想,能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先
哲提出的有关尊重生命和保护环境的主张,构成了人类生态文明智慧的
一部分;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儒家“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意
识,佛教“尊重生命”的博爱观念等思想,对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治理有
良好的借鉴价值.36知能二地理环境与区域文化的关系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地理环境的
差异必然造成文化发展的区域性差异.1.古埃及文化:河谷和三角洲是古埃及人生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
地理环境上的相对独立性正是古埃及文明的特色及其生命力所在.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文明的诸多成就都离不开尼罗河的孕
育.2.古印度文化:印度河和恒河为早期印度居民生存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
地和良好的农业灌溉水源.印度北部高山将其同亚洲其他地方隔离开
来,东、南、西三面又有海洋包围,使其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造
就了独特的印度文化.373.古代希腊文化:希腊地区多山环海,地势崎岖不平,仅有被山脉阻隔的小
块平原.耕地不足,土壤贫瘠.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多良港.这使许多
小城邦生机勃勃地保持独立,孕育了独属于希腊的文化基因.4.阿拉伯文化: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腹地,气候炎热,终年干旱少雨,没有常
年的河流,只有沙漠旷野深处的绿洲可供放牧,所以阿拉伯文化兼有沙漠
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特点,自由而开放.同时,多元文化在“三洲五海之
地”交汇,为阿拉伯文化增添了包容性和开放性.38史料研习玛雅文明的消失是天灾还是人祸一千多年前,玛雅人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但当西方殖民者到访时,却
仅剩残垣断壁,玛雅文明的消失之谜引发了学者的一系列思考.材料一
过去,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
溃的因素,但是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
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据Hodell等对尤卡坦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
究,800—1000年是该地区中晚全新世最为干旱的时期,而这恰好对应着
玛雅文明的衰落时期.随着测年技术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气
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对全新世气候
突变现象认识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
渐得到重视和肯定.创新篇39——摘编自吴文祥、胡莹、周扬《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材料二
一些专家指出,玛雅人有着复杂的宗教体系,城市都是以金字塔
和神庙为核心,在兴建金字塔和神庙时,习惯于用白石灰来粉刷外墙,烧制
石灰需要大量木材,玛雅人便开始砍伐森林.本·库克(BenCook)是美国
宇航局的科学家,他将玛雅时代后期和早期殖民时代(1500—1650年,那时
土地的使用程度最低,森林在中美洲大部分地区生长良好)的气候条件进
行了对比.发现气候变暖和干燥的趋势在早期殖民时代消失了.欧洲
人入侵的一个附带结果就是导致当地人口消失了90%,人类影响的减少
又促进森林的再生.洞穴记录也证实了森林被乱砍滥伐后的干旱情
况.库克认为,相关的记录表明,当时的干旱气候,有一半原因是玛雅人对40森林的乱砍滥伐.800—95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风的成因》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 洪水桌面应急演练方案
- 2024年度物联网应用研究与推广合同3篇
- 2024年度环保设备采购与污染治理协议3篇
- 2024年度智能家居系统研发合作协议5篇
- 《精益生产培训方法》课件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 《塑胶模具基础讲义》课件
- 2024年度特许经营合同的加盟费用支付细节2篇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4年秋+试卷1
- 锰矿购销合同范本
- GB 12955-2024防火门
- 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直播电商代运营服务协议(GMV计费模式)
- 2024-2030年中国城市更新行业发展创新模式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公路养护行业改革创新模式及未来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 西门子S7-1500 PLC技术及应用 课件 第2章 S7-1500 PLC的系统配置与开发环境
- 2024年中国瓦楞包装纸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