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158-2015 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T 1158-2015 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T 1158-2015 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T 1158-2015 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T 1158-2015 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14DB14/T1158—2015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技术规程2015-12-20发布2016-01-20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I 1 1 1 2 2 3 4 4 4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山西金贝植1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NY5095无公害食品食用菌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NY/T5333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NY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24.1生产场地吊袋大棚主要包括温室大棚和塑料大棚。吊袋大棚的基本要求是周围远离污染源、通风良好、向两个吊杆为一组,吊杆间距为25cm~30cm,每组之间留出过道,距离一般为60cm~70cm,每条吊应符合NY5099规定,主料以阔叶树木的硬杂木屑为主,要求新鲜、无虫,无霉变。有机辅料以麦麸、米糠、黄豆粉为主,无机辅料常使用石采用装袋机装袋,料袋规格为17cm×35cm聚乙烯折角袋,装袋,并及时检查是否有微孔,发现后立即用胶带粘上。拌好的料应3h,以提高萌发率,然后保持(26±2)℃进行恒温暗培养,进入发菌阶段,发菌期间还应性状和划扣数量,划口方式有“I”形口、“O”形口、“Y”形口,常用划口方式为“Y”形口,划口数量受出耳季节影响,春耳、伏耳划口量偏小,秋耳划扣量偏大,一般控制在60~90个。划口后将菌袋垒墙式袋,以此类推一直吊完为止。一般每组尼龙绳可立体吊5~8袋(根据大棚高度和吊杆高度而定)。吊保持30cm~50cm左右的距离,利于通风。此外,可以将吊绳的底部串联起来,减少因风而带来的碰控制在20℃~25℃。待菌袋菌丝恢复后可以往菌袋上浇水,每天进行间歇喷水,使湿度达到90%,此阶段切忌浇重水,以保湿为主,每天通风2次,持续8d左右,耳芽发育成绿豆大小。无论是春栽还是避免高温、高湿所带来“烧菌”以及绿霉4控制耳片生长速度,棚内温度一般超过25℃不喷水,喷水以春秋季偏中午时间,夏季偏早晚时间为宜使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90%~95%。采通风3~4次,天热时早晚通风,气温低时在中午通风。避免高温、高湿采收木耳后,通过控制塑料膜和遮阳网的设施,进行约5d的晒袋工作,然后再按“干干湿湿”的原木屑及原基割掉。其中性状圆整、正反面分明、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熏蒸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12h,严重的用柴油涂抹后隔及时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