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10常见地貌类型【补习教材·寒假作业】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解析版)_第1页
巩固练10常见地貌类型【补习教材·寒假作业】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解析版)_第2页
巩固练10常见地貌类型【补习教材·寒假作业】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解析版)_第3页
巩固练10常见地貌类型【补习教材·寒假作业】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解析版)_第4页
巩固练10常见地貌类型【补习教材·寒假作业】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巩固练10常见地貌类型一、选择题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被称为“四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溶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2.下列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A.峰林 B.天坑 C.U形谷 D.钙化湖【答案】1.A2.C【解析】1.桂林山水属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U形谷是冰川的侵蚀形成的,不属于喀斯特地貌,C符合题意;峰林、天坑、钙化湖均为喀斯特地貌,ABD不合题意。故选C。下图“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拱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完成下面小题。3.“蓝窗”的形成过程中()A.海水沉积起主导作用 B.风力侵蚀起主导作用C.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D.流水侵蚀起主导作用4.下列地貌与“蓝窗”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风蚀柱 B.海蚀崖 C.沙滩 D.石笋【答案】3.C4.B【解析】3.材料信息表明,“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一个海边悬崖(海蚀崖)的尽头的景点,图中显示,“蓝窗”景观中石柱临近海面的地方小,由此推断蓝窗的形成过程中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C正确;“蓝窗”景观是一个突出的岩石景观,因此海水沉积不可能起主导作用,A错误;“蓝窗”景观位于海边,风力较大,风力侵蚀起到一定作用,但与海浪相比,风力不是主导作用,B错误;“蓝窗”景观不在河流之中,因此流水侵蚀对该景观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C。4.根据上一题的判断可知,“蓝窗”景观主要是海浪侵蚀的结果。沙滩是海水沉积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A错误;海蚀理是海水侵蚀的形成的典型地貌,与“蓝窗”景观成因相同,B正确;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C错误;石笋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与“蓝窗”不属于同一类型,D错误。故选B。下图为美国亚利桑那州荒野沙漠中的神秘“石浪”。层层累积的岩石形成于距今1.9亿年前(中生代),顺着纹路触摸,仿佛可以感受到亿万年前沙暴的精心设计和雕刻。完成下面小题。5.构成“石浪”的岩石形成时,地球上生物发展到了()A.蕨类植物时代 B.海生藻类时代 C.鱼形动物时代 D.爬行动物时代6.“雕刻”出“石浪”的主要作用可能是()A.风力侵蚀 B.海水侵蚀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答案】5.D6.A【解析】5.联系动物的进化知识可知:蕨类植物在古生代极为繁盛,海生藻类时代为古生代,鱼形动物时代为古生代,爬行动物时代为中生代。由材料可知,构成“石浪”的岩石形成于距今1.9亿年前(中生代)。故选D。6.由材料可知“石浪”存在于沙漠中,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所以“石浪”应为风力的侵蚀作用所形成的。故A正确,B、C、D错误。下图是一幅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图中显示的该地地貌是()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冲积平原 D.沙滩8.形成这一景观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答案】7.B8.D【解析】7.图中显示的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为河口三角洲地貌,故B正确。冲积扇一般位于山麓地带,故A错误。冲积平原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不是河口地区,故C错误。沙滩是海浪的堆积作用形成,一般位于海边,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8.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此处地形平坦开阔,加上海水顶托,水流速度慢,流水堆积作用显著,便形成河口三角洲。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我国某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内、外力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外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B.内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C.外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内力作用进行得很慢 D.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10.形成图示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地区分别是()A.风力侵蚀;西北地区 B.河流堆积;东北地区C.岩层挤压;西南地区 D.火山喷发;东南地区【答案】9.D10.A【解析】9.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错误;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B错误;外力作用进行得相对较慢,内力作用进行得相对较快,C错误;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D正确。故选D。10.图中景观为风蚀蘑菇,因风力侵蚀而成,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A正确,B、C、D错误。河流故道是指河流在迁徙改道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废弃河道。长江干流下荆江段为典型的婉延型河段,在地貌演化过程中河道摆动剧烈,发育了大量长江故道。读“长江干流下荆江段部分河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不属于该段河道向南摆动的原因是()A.气候类型 B.河流流向 C.河岸岩性 D.沿岸地貌12.下列自然形成的河流故道中,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①②④ B.②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②13.③处经人工裁弯取直后,对其下游附近河段的影响是()A.流速减慢 B.流量增加 C.含沙量增大 D.淤积加快【答案】11.A12.D13.C【解析】11.该河段整体为自西北向东南流动,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侵蚀较左岸严重,图中南岸为侵蚀岸,在长期的流水作用下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所以整体向南摆动,B正确。该地地势低平,河流蜿蜒曲折,泥沙堆积较多,河流两岸大多为砂质岩层,易被流水冲刷侵蚀进而发生河岸崩塌,从而改道,C正确。沿岸地貌为冲积平原,在长期的流水沉积作用下河床抬升,易形成地上河,一旦来水增多,河水极易冲毁大堤形成决口而改道,D正确。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该气候特征与河道摆动无关。A错误。12.我们可以根据河流故道形态的完整度来判断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河流在河湾处冲出原有河道形成自然的裁弯取直后,被遗留下来的废弃河道往往成弯月形,也被成为牛轭湖。在长期的水源补给较少的情况下会逐渐萎缩,面积变小。图中④面积最小且离现有河道最远应是最先形成的。①消失了一半的形态,故其形成时间晚于④。②仍保留了大部分的弯曲形态,故应是最新形成的。因此D正确。13.人工裁弯取直会使河道弯曲度降低,流水通过速度加快,A错误。河流流量由河水水量决定,裁弯取直不会增加水量,故流量不变,B错误。流速加快会使河流的搬运能力加强,导致下游河段含沙量增加,C正确。流速加快会使下游河段侵蚀加剧,泥沙不易沉积,D错误。故选择C。二、综合题14.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左图)”和“地貌景观素描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左图中,____处(填序号)为良好的储油构造,____处(填序号)适宜建隧道,原因是____。(2)左图中,a处河段常形成____型河谷,主要原因是____作用。(3)左图中乙处地貌对应右图中的____。(填字母)(4)右图中B地貌的成因是____作用,E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____作用。14.【答案】③③背斜的天然拱形V流水侵蚀D海浪的侵蚀风力沉积【解析】(1)背斜为储油构造,从岩层形态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背斜岩层上拱,天然拱形利于开凿隧道。(2)图中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流水下切侵蚀显著,形成“V”型峡谷。(3)乙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水流速度变慢,再加上海水顶托,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右图中A为风蚀蘑菇,B为海蚀崖,C为角峰,D为河口三角洲,E为沙丘。(4)右图中B地貌为海蚀崖,因海水侵蚀而成。沙丘属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1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a处河谷的特点是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2)b处河谷的特点是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3)c处往往形成_________(地貌),该地貌往往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4)b处河流往往在________岸侵蚀作用明显,在________岸堆积作用明显。河流在b处形成的堆积地貌是________。15.【答案】上宽下窄,呈V形河流在此处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延长宽而浅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三角洲凹凸河漫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难度较易,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1)a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落差大,水速快,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延长,所以该处河谷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