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上期中复习:专题02填空专项强化考点一:长度的测量1、(24-25七年级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尺不正确,B尺的分度值是cm。【答案】AB0.2【详解】[1]图中A尺一大格中有10个小格,分度值为0.1cm;B尺中一大格有5个小格,分度值为0.2cm,分度值越小,测量工具越精密,因此A尺更精密。[2]刻度尺在使用时,需将带刻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因此B尺使用的不正确,A尺使用正确。2、(23-24七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小余和小姚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分别如图所示。(1)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选填“小余”或“小姚”);(2)小余同学测得木块的长度为cm;(3)小余另取一刻度尺测量小姚的身高,五次结果分别为160.2cm,160.0cm,166.2cm,160.1cm,159.9cm。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最终的测量结果应记作cm。【答案】(1)小姚(2)3.80(3)1cm160.1【详解】(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则小姚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2)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木块的长度为3.80cm。(3)[1][2]根据160.2cm可知,数字“0”所在的单位cm是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cm,五次结果中166.2cm,159.9cm两组数据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那么最终的测量结果为3、(2023秋•嘉兴期末)如图表示用圆规测某曲线长度L的一种方法:将圆规两脚分开,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s,如图甲;再用圆规脚去分割曲线,曲线被分割为10段,如图乙。(1)图甲中所用直尺的最小刻度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s为cm。(2)该曲线的长度L=cm。【解答】解:(1)图1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规左脚左侧与3.00cm对齐,右脚与3.5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L=3.50cm﹣3.00cm=0.50cm;(2)步骤②中得到曲线的小线段数恰好为10段,则曲线长度为:L′=0.50cm×10=5.00cm。故答案为:(1)1mm;0.50;(2)5.00。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已知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和总段数,曲线长度等于两者之积。4、(2023秋•宁海县期末)小科家进行装满时用到两卷规格不同的细铜丝,有一卷的商标上标注了铜丝直径d1=0.8mm,另一卷上的产品说明标签已脱落,此时小科身边没有刻度尺。(1)小科设计了以下测量步骤。①将两卷细铜线分别缠绕在两支相同的圆铅笔上,缠绕相同的长度L1。②数出d1=0.8mm缠绕的圈数为n1,另一种铜线缠绕的圈数为n2。③另一种细铜丝的直径为d=×(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小科一共测了三次,每次铜丝都重新绕过,产生误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3)在实验中巧妙地把一些比较抽象、难以观测的量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测量的量来认识,这种科学方法叫转换法。以下四个实验没有使用转换法的是。A.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需要用排水法进行测量C.用棉线与不规则曲线重叠,通过测量棉线长度来确定曲线的长度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观察水银柱的长度变化知道温度高低【解答】解:(1)将两卷细铜线分别缠绕在两支相同的圆铅笔上,缠绕相同的长度L,数出d1=0.8毫米缠绕的圈数为n1,另一种铜线缠绕的圈数为n2,则没有标签的细铜丝的直径为:d′=n(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小科一共测了三次,每次铜丝都重新绕过,结果三次测量结果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每次绕线的松紧程度不同;(3)A、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没有采用转换法;B.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需要用排水法进行测量,测量排开水的体积得出小石块的体积,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C.用棉线与不规则曲线重叠,通过测量棉线长度来确定曲线的长度,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观察水银柱的长度变化知道温度高低,采用了转换法;所以,以下四个实验没有使用转换法的是AC。故答案为:(1)n15、(2023秋•义乌市校级月考)小杭同学学习了长度测量做了下列两个实验:(1)用如图甲方法测得的硬币直径为厘米。(2)如图乙所示,是一个医用注射器,注射器上的刻度表示活塞拉到该位置时,针筒内部的容积。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厘米,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平方厘米(保留2位小数)。【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对的刻度是7.40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D=7.40cm(2)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故注射器上标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3.00cm,活塞的横截面积=20cm3故答案为:(1)1.85;(2)3.00;6.67。6、(2022秋•拱墅区期末)如图所示,小乐用刻度尺测量一本除去封面和封底的书的厚度。测量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书的厚度为cm;若想知道这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还需要获取的信息是,若测量过程中书未压紧,则测得的纸的厚度会(填“偏大”或“偏小”)。【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书的下侧与0.00cm对齐,上侧与0.60cm对齐,所以书的厚度为L=0.60cm;(2)若想知道这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还需要知道书本的页数,页数的12若测量过程中书未压紧,纸张之间空隙过大,则测得的纸的厚度会偏大。故答案为:1mm;0.60;书本的页数;偏大。7、(2023秋•江干区校级期中)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②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③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④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⑤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填序号)。(2)错误的步骤是(填序号),将此操作改正为。(3)若在绕铜线的时候绕的太松,会使最终的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4)若刻度尺使用的是木质的,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出的结果将比真实值偏(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解答】解:(1)(2)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正确测量方法是: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2,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①,错误的步骤是⑤,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用铜丝绕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3)根据由d=L(4)受潮而膨胀后的木制的刻度尺会变长,分度值会变大。用此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会将物体的长度测小,举个例子:物体的长度为2cm,而受热膨胀的刻度尺2cm要比物体长,用这个刻度尺来测量,示数就小于2cm。故答案为:(1)①;(2)⑤;用铜丝绕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3)偏大;(4)偏小。8、(2023秋•仙居县期中)11月8日﹣9日,我校开展了第二届体育嘉年华,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在铅球比赛项目中,利用皮卷尺测量运动员抛掷铅球的距离。(1)如图所示的皮卷尺的最小刻度是。(2)裁判对运动员的某一次成绩进行了四次测量,数据分别为6.850米,6.860米,6.460米,6.870米。则该次成绩应记为。(3)若小可在测量运动员成绩时,用力拉紧皮卷尺,测得7.82米,则实际成绩7.82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解答】解:(1)由图可知,皮卷尺一个大格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是1cm,所以皮卷尺的最小刻度是1cm;(2)从题中数据可知,6.460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所以6.460m是错误的,应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该次成绩应记为:6.850m+6.860m+6.870m3(3)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时,皮卷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故实际成绩应大于7.82m。故答案为:(1)1cm;(2)6.860m;(3)大于。9、(2023秋•龙泉市期中)某同学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他想测量一下墙纸厚度是否属实,实验步骤如下:A.用刻度尺测出取一张废弃的墙纸长度为L1B.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D.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2)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是。(3)该同学一共测了三次,每次墙纸都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进行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A.每次绕的松紧程度不同B.刻度尺使用时刻度未对齐C.墙纸厚度不均匀D.读数时小数点点错【解答】解:(1)正确测量一张墙纸的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所以没有必要的步骤为A,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BCD;(2)用圆环的直径D2减去铅笔的直径D1除去2n就是墙纸的厚度,所以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h=DA、人在绕纸的时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紧程度不同,会产生误差,故A符合题意;B、刻度尺使用时刻度未对齐,未对齐产生的是错误,不属于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C、墙纸自身可能粗细不够均匀,会导致误差的产生,故C符合题意。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属于测量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故答案为:(1)A;BCD;(2)h=D10、彬彬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在一支铅笔上缠绕18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_m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将偏______(填“大”或“小”,下同);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______。【答案】2.401.3大大【解析】[1][2]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1.60cm对齐,右侧与4.00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4.00cm-1.60cm=2.40cm已知金属丝的圈数为n=18,导线的直径[3][4]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线圈的长度不变,由可知测量值会偏大;匝与匝之间有空隙,线圈的长度会偏大,匝数不变,由可知测量值偏大。考点二:体积测量11、((24-25七年级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对测量仪器、测量方法的观察思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解决问题。(1)若有一个量筒和一个量杯的量程都是200mL(设底部到量程的高度都是h),如果倒入100mL的液体,对量杯而言,液面的高度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它们最小刻度都是5mL,则当所测液体体积较大时,选用(选填“量筒”或“量杯”)测量要更准确;(2)小科想测一块不规则矿石的体积,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科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测得的矿石的体积是。该方法测得的矿石体积可能(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答案】(1)大于量筒(2)70cm3偏大【详解】(1)[1]量筒是上下粗细一致的,那么100mL是200mL的,则此时液面的高度恰好在处;而实际上量杯上粗下细,高度处液体的体积肯定小于100mL,即100mL的液面的高度将大于。[2]如果它们的分度值相同,根据它们的形状特点可知量筒的刻度上下均匀,而量杯的刻度则“下疏上密”。因此,当所测液体体积较大时,量杯会因上端相邻刻度较密而不易读数准确,应选用量筒来进行测量更准确。(2)[1][2]根据图片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0mL,测得矿石的体积该方法测出的矿石体积可能偏大,理由是:取出矿石时会带出部分水。12、(24-25七年级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₁,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₂,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₂-V₁。乙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₁,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₂,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₂。请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承持水平。(2)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正确,测出石块的体积,较接近真实值的是(填“甲”或“乙”)(3)若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一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4)甲同学的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B.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C.改用粗线拴住石块,读数均正确D.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答案】(1)凹形液面最低处(2)甲(3)20立方厘米(4)BD【详解】(1)为了使读数更精确,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2)乙同学的操作中,将石块取出量筒时,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石块的体积偏大。故甲测量比较准确,乙测得体积较大。(3)由图一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0mL,水的体积为110mL,总体积为130mL,所以小石块的体积是V=130mL-110mL=20mL=20cm3(4)A石块浸没后,改变其在水中的深度,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测量结果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导致V2偏小,从而使测量的小石块体积偏小,故B符合题意;C.改用粗线拴住石块,导致V2偏大,从而使测量的小石块体积偏大,故C不符合题意;D.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导致V2偏小,从而使测量的小石块体积偏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BD。13、(2023秋•新昌县校级期中)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你将选择哪种方法。(选填“甲”或“乙”)(2)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测得这块碎石的体积是cm3。【解答】解:(1)甲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乙测量比较准确而选乙。(2)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底部保持水平;量筒中水的体积V1=60ml,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80ml,小石块的体积V=V2﹣V1=80ml﹣60ml=20ml=20cm3。故答案为:(1)乙;(2)凹液面底部;20。根据两种方法求体积的过程中的误差选择;(2)量筒读数时,注意分度值,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14、(2023秋•浙江期中)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在两同学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测得石块体积值比较大的是(填“甲”或“乙”)。(2)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丙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简化为哪几个步骤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乙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乙测得体积较大。悬重法测石蜡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2,则石蜡的体积V=V2﹣V1=59cm3﹣54cm3=5cm3;据此分析,测量石蜡的体积只需要B和D两次测量,A和C可以省去。故答案为:(1)乙;(2)BD。15、(2023秋•东阳市月考)量筒是实验室测体积的常用工具。用“排水法”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筒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恰好全部浸入时的水量。(1)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A.10毫升 B.50毫升 C.80毫升 D.95毫升(2)原来在量筒中盛有60毫升的酒精,小科要取出20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科倒完后俯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科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A.大于20毫升 B.等于20毫升 C.小于20毫升 D.无法确定【解答】解:(1)小石块的体积为15厘米3=15毫升,若小石块的底面形状与量筒底面形状相近,水很少也能浸没石块,10毫升的水可以;浸没小石块的最多水量为100毫升−15毫升=85毫升,则多于85毫升的水量不再是适量的水,故ABC正确,D错误;(2)量筒中盛有60毫升的酒精,小科要取出20毫升的酒精,量筒中应该剩余60毫升﹣20毫升=40毫升,俯视液面读数为40毫升时,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剩余体积应小于40毫升。所以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大于20毫升,故选A。故答案为:(1)ABC;(2)A。16、(2023秋•杭州期中)一枚回形针的体积有多大呢?小珂同学准备用所学的科学测量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她准备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回形针20枚、量筒。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小珂的实验过程如下:Ⅰ.将量筒放在水平工作台上;Ⅱ.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Ⅲ.将一枚回形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Ⅳ.计算一枚回形针的体积。(1)你认为她的这种操作可行吗?若不可行,请改正。。(2)改正后,回形针的体积表达式V=。(3)交流评价:关于步骤Ⅲ的操作对回形针的体积测量值的影响,相关评价合理的有:。A.若回形针有小部分露出水面,测量值会偏大B.若回形针取出时有部分水带出,测量值会偏大C.若回形针金属丝上有气泡附着,测量值会偏小D.若回形针上有些部位生锈,测量值会偏大【解答】解:(1)由于一枚回形针的体积很小,放入量筒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很小,无法读出与V1不同的数值,不可能计算出一枚回形针的体积,所以将20枚回形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故不可行;(2)回形针的体积表达式为:V=V(3)A、若回形针有小部分露出水面,即回形针没有完全浸没,测量值V2会偏小,故A不合理;B、若回形针取出时有部分水带出,对V1和V2都没有影响,所以测量值没有偏差,故B不合理;C、若回形针金属丝上有气泡附着,测量值V2会偏大,故C不合理;D、若回形针上有些部位生锈,回形针的体积会变大,测量值会偏大,故D合理。故选:D。故答案为:(1)不可行,应该将20枚回形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2)V217、(2023秋•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有一个带有盖子的透明薄小饮料瓶,要求同学们用两种方法测量小饮料瓶的容积。请根据题目给出的测量工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写出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及结果,并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偏大或偏小的误差,进行分析。要求:用文字描述或图文结合,涉及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步骤清楚可操作,结果表达准确。方法一:使用量筒和水。方法二:使用刻度尺和水。【实验步骤】。【误差分析】在此实验中,哪些操作可能会导致偏大或者偏小的误差产生,试举一例说明。。【解答】答:方案一、①向瓶中装满水;②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再将水全部倒入量筒中③待液面静止时读出水的体积为V④瓶的容积为V。【误差分析】若水没有加满,则测得体积偏小;若水没有完全倒出,瓶中有残留则测得体积偏小;若量筒量程选择较小,需要多次测量,则测量结果也偏小。19、(23-24七年级上·浙江·阶段练习)用10毫升量筒量取液体如右图所示,则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稳,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4毫升,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填“<”“>”或“=”)4.4毫升。【答案】6.8毫升>【详解】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可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数为6.8毫升;若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读数,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4毫升,实际要小于2.4毫升,故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6.8毫升-2.4毫升=4.4毫升。故填:6.8毫升;>。20、(2023秋•新昌县校级期中)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你将选择哪种方法。(选填“甲”或“乙”)(2)除量筒外,还可以用量杯测液体体积,所测液体越多,用(选填“量筒”或“量杯”)测量时的误差越大。(3)某同学在实验时,想到老师总是强调要先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使液面上升到量筒量程而倒入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而倒入的水量。(4)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大的是。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解答】解:(1)甲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乙同学操作相对误差较小,测量较准确,故选乙;(2)量筒的上下口径相同,因此刻度均匀;量杯上下口径不同,因此刻度不均匀,并且越往上刻度线越密集,故液体越多,用量杯测量时的误差越大;(3)在用量筒测量金属块体积的过程中,应当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其目的有两个,①水量不能太少,即放入物体后,量筒中的水能够浸没物体;②水量也不能太多,即放入物体后,水面不会超过量筒的量程,即最大刻度;(4)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故A错误;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B正确;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故C错误;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D正确。故选:BD。故答案为:(1)乙;(2)量杯;(3)浸没物体;(4)BD。考点三:温度测量21、(2023秋•安吉县期中)测量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读数,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7.2℃。小明忘了甩体温计,先后用该体温计测甲、乙两个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5℃,38.8℃,经测量后该体温计的读数甲,乙。【解答】解:(1)A俯视读数会偏大,C仰视读数会偏小,B读数时,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读数正确;(2)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只要待测物体的温度高于温度计原来的示数,体温计中液面就会上升,但在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能够保持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所以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只能使读数高于实际温度。所以体温真实体温为36.5℃的人经测量后该体温计的读数甲为37.2℃;体温为38.8℃的人经测量后该体温计的读数乙为38.8℃。故答案为:B;37.2℃;38.8℃。22、(2023秋•杭州期中)水银体温计在医疗领域和普通家庭被广泛使用,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如下:(1)1865年,英国人阿尔伯特发明了一种很有特色的水银体温计,特点是储存水银的细管里有一“狭道”,实现了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如图甲是现代使用体温计,其中的哪个结构与“狭道”的作用相同?答:(填序号)。甲体温计在使用前应该如何操作?答:。(2)如图乙,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A方向观察,这个原理和我们学过的哪种观察工具使用的原理相同?答:。(3)国家药监局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生产水银体温计。图丙是电子体温计,用它来替代水银体温计的理由可能是(写出一条)。【解答】解:(1)如图甲是现代使用体温计,其中的细而弯的玻璃管与“狭道”的作用相同,故选②;甲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甩几下,使弯管上的水银回到玻璃泡中;(2)如图乙,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A方向观察,会看到正立放大的像,这与放大镜的原理相同;(3)用电子体温计来替代水银体温计是因为它使用更便捷。故答案为:(1)②;用力甩几下;(2)放大镜;(3)电子体温计使用更便捷。23、(2023秋•绍兴期中)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温度计:一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整个装置不漏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选填“瓶内水”或“玻璃泡中空气”)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由此可以推测相同情况下(选填“水”或“空气”)热胀冷缩效果明显。(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B处(选填“<”“=”或“>”)。(3)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请写出其中一种:。【解答】解:(1)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其工作物质是玻璃泡中空气,故可推测出相同情况下空气热胀冷缩效果比水明显。(2)温度越高,气体膨胀越大,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越低,故A处温度小于B处温度。(3)增大玻璃泡的体积可以在温度变化相同时,玻璃泡内空气体积变化大,便于精确读数。故答案为:(1)玻璃泡中空气;空气;(2)<;(3)增大玻璃泡的体积。24、一根水银温度计连水银泡总长10厘米,最大刻度A处离顶部2厘米。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B离顶部6.2厘米,如图所示。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此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是______,表示人体正常体温刻度值位置距顶部_____厘米。【答案】42℃5【解析】[1]B处代表35℃,B离顶部6.2厘米,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可以得到,温度升高5℃时,液柱升高3cm,即1cm代表的温度是;而A处B处的距离为6.2cm-2cm=4.2cm则A处的温度,即最大刻度值为35℃+4.2×=42℃[2]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再以B处的35℃为起点,求出37℃处距离顶端的距离6.2cm-=5cm25、(2022秋•义乌市期中)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外加“双减”政策中托管服务的落地,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三检”,分别是晨检、午检和晚检。(1)晨检时测得小安体温如图所示,为℃,后未甩此体温计直接依次测量小杨小秋两位同学的体温,小杨为38.6℃,小秋也为38.6℃,由此可知小杨与小秋中一定发高烧,要及时治疗的是。(2)送到医院后医生再次给他量体温、化验血液以及核酸检测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填序号)。①建立假设②获取事实与证据③制定计划④提出问题(3)小安在测量体温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他的想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能准确到0.1℃B.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C.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D.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形,主要目的为美观【解答】解:(1)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1℃;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1℃,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7.1℃,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7.1℃,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1℃,先给小杨测量为38.6℃,说明小杨的体温是38.6℃,给小秋测量的体温为38.6℃,小秋的体温可能低于38.6℃,则小杨一定发烧;(2)送到医院后医生再次给他量体温、化验血液以及核酸检测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取事实与证据;(3)A、体温计能准确到0.1℃,故A正确;B、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冰水的温度是0℃,体温计不能测量冰水的温度,故B错误;C、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故C正确;D、生活中的体温计外形设计为三棱柱形,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设计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能起到放大的作用,故D错误。故答案为:(1)37.1;小杨;(2)②;(3)AC。26、(24-25七年级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要准确知道液体的冷热程度,必须用温度计测出温度。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测量体温用体温计。(1)不论是何种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请判断甲、乙两温度计哪支温度计是体温计;(2)使用温度计必须能准确读数。甲读数是乙读数是,丙读数是【答案】(1)热胀冷缩甲(2)37.6℃75℃-3℃【详解】(1)[1]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普通温度计可精确到1℃,体温计可精确到0.1℃,且体温计设计有缩口,当温度下降时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使上面液柱无法回流到液泡中,所以甲温度计是体温计。(2)[1][2][3]温度计读数时,不需要估读。注:丙温度计数字上小下大,说明在0摄氏度以下。所以甲读数是37.6℃;乙读数是75℃;丙读数是-3℃。27、(24-25七年级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甲,此时小科的体温为℃。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次测得的结果(填“准确”或“不准确”)。【答案】热胀冷缩37.8准确【详解】[1][2]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分度值是0.1℃,读数为37.8℃。[3]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所以该次测得的结果准确。考点四:显微镜与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28、(23-24七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以下是小余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小余同学在显微镜的操作中,眼睛需注视物镜的操作是.A.移动玻片B.镜筒下降C.
调节反光镜D.镜筒上升(2)小余同学用低倍物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物镜需要清洁C.目镜需要清洁
D.反光镜上有黑点(3)小余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乙所示的物像,则操作顺序是。(填序号)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②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③将玻片向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④将玻片向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答案】BC④→①→⑤/④①⑤【分析】显微镜是科学探究、科学观察的重要工具,要熟练使用。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收镜,整理实验台。【详解】(1)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污点,则污点只可能在玻片、物镜、目镜上。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则说明黑点不在玻片上;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则说明黑点在目镜上,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物镜有螺纹,安装在装换器上;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甲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上方,要得到图乙所示的物像,主要操作步骤是:④将玻片向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因此操作顺序是④→①→⑤。29、(24-25七年级上·江苏泰州·开学考试)为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我们需要制作玻片标本,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请将合适的材料填在横线上。滴管、盖玻片、镊子、碘酒、吸水纸、清水①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②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滴一滴。③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井”字,用轻轻撕取内表皮。④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再将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有气泡。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并把玻片微微倾斜,用从另一端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答案】滴管清水镊子盖玻片碘酒吸水纸【分析】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我们会用纱布来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用镊子来夹取实验材料;用碘酒来染色;用吸水纸来吸取多余的水分;用滴管来吸取液体。【详解】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六步骤是滴、取、展、盖、染、吸。①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②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滴管滴一滴清水,以便于洋葱表皮展开。③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井”字,用镊子轻轻撕取内表皮。④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以免标本出现气泡。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用吸水纸从另一端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碘酒进入洋葱表皮,进行染色,玻片标本制作完毕。30、(23-24七年级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小赵学习完显微镜的结构后自制一台简易显微镜(图甲)观察洋葱表皮,请回答问题:(1)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镜。(2)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③④①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3)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答案】(1)物(2)D(3)顺时针【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详解】(1)水滴接近玻片,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2)“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因此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③滴、④撕、②展、①盖、染、吸,ABC错误,D正确。故选D。(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顺时针。31、(23-24七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如图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各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2)图2提供了一些目镜和物镜,若要使视野最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目镜和物镜的正确组合是(填写对应的数字)。(3)图3的甲是小科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则其操作时的不当之处是。(4)要使如图3乙中细胞a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移动。【答案】②①③④①④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右上方【分析】1、图1中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有①刮、②滴、③涂、④盖。2、图2中①②没有螺纹是物镜,③④有螺纹是物镜。【详解】(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故图1中各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③④。(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多,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因此若要使视野最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目镜和物镜的正确组合是①④。(3)正确的盖盖玻片操作可以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表现为四周较黑、中间较亮,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中心往往是一片空白,因此图3的甲视野中有气泡,其操作时的不当之处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4)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要使如图3乙中细胞a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32、(23-24七年级上·浙江杭州·期末)小金制作并观察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请回答以下问题。(1)小金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如图1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序号表示)(2)小金在调距时进行如图2所示操作,镜筒下降,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其目的是。(3)从视野A依次到视野D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将装片向左移动,转动,调节反光镜,调节细准焦螺旋。(4)若小金在观察中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请写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原因:。【答案】④③①②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转换器没有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详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由图1可知,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滴加液体、③放置表皮、①盖盖玻片、②染色。(2)在调距时,需要注意镜筒的下降,同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镜头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3)图3中的从视野A到视野D,需要进行的操作依次是:首先将装片向左移动,使要观察的细胞位于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调换高倍物镜,放大物像;接着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使视野变亮;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图像更加清晰。(4)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展步骤时,正确的操作是: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细胞的重叠。如果小金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没有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33、(23-24七年级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显微镜的使用,是我们要掌握的重要技能。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如图甲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图(被打乱顺序)(1)若观察时看到如图乙所示图像,则制作装片步骤中最可能出问题的是:。(2)图F滴加的染液是:。(3)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形,视野如图。若将物镜也换为10×,则视野中的图像是下图中的:(4)如图是罗伯特•胡克当年使用的显微镜,与罗伯特•胡克使用的这台显微镜相比,同学们现在使用的光学显微镜有哪些改进,这给我们的观察带来了怎样的好处?请列举两条。【答案】E稀碘液或红墨水B①现在使用的光学显微镜有转换器,方便更换物镜;②有粗准焦螺旋,能快速升降镜筒。【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小题1】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来看,视野中出现了很多气泡,这是在盖E盖玻片时产生失误造成的。【小题2】图F滴加的染液是稀碘液或红墨水,用于染色,便于观察。【小题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从原来的放大40倍到现在放大100倍,所以视野中的图是B,ACD错误,B正确。故选B。【小题4】根据列文•虎克当年使用的这台显微镜图片可以看出,它比我们使用的显微镜缺少转换器,不方便更换物镜;无粗准焦螺旋,不能快速升降镜筒;无细准焦螺旋,不能进行精细的调节。即同学们现在使用的光学显微镜有转换器,方便更换物镜;有粗准焦螺旋,能快速升降镜筒;有细准焦螺旋,能进行精细的调节。34、(24-25七年级上·浙江宁波·阶段练习)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如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可以选择。①大光圈②平面镜③小光圈④凹面镜(3)在显微镜下看到下图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得到图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①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⑤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A.①→③→④ B.③→①→⑤ C.②→③→④ D.③→①→④(4)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装片内有一物体做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是(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答案】(1)①③②④(2)②③(3)A(4)顺时针【分析】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象可移动到视野中央。【详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①滴、撕、③展、②盖、④染。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②④。(2)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可以选择③小光圈、②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3)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正确的排序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即③;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即④;即①→③→④。故选A。(4)显微镜下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顺时针运动的物体,上下、左右颠倒后仍然是顺时针运动的。35、(2024·浙江衢州·一模)小科参加学校开展的“自制简易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他利用2块放大镜(A和B)、纸筒、光盘、平面镜和可升降支架等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通过适当调节支架高度,调整标本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项目化评价小组制定的“自制简易显微镜”评价表如下表。评价指标优秀合格待改进指标一能精细调节像的清晰度能粗略调节像的清晰度无法调节像的清晰度指标二对像的大小和亮度都能进行调节只能对像的大小或亮度进行调节对像大小和亮度都不能进行调节(1)放大镜A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填结构名称)。(2)产品调试:小科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获得像的清晰度如丙图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3)产品评价:根据“指标二”,小科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评为“待改进”。为使“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简易显微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答案】1目镜2.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3.增加一个光源调节装置,以便调节像的亮度;同时,添加一个可以精确调节放大镜A和B距离的支架,使其能够更好地对像的大小进行精细调节,从而达到优秀水平【分析】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支持部分及调节部分三部分组成;光学部分由镜头和反光镜组成。镜头分为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两者的乘积。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一面是凹面镜,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1.放大镜A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目镜,用于进一步放大已经由物镜放大的像2.如果要获得像的清晰度如丙图所示,需要调整目镜(放大镜A)的位置。这可以通过降低放大镜A的位置,使其与样本的距离适当,以调整焦距从而使像变清晰。3.根据项目化评价小组的“自制简易显微镜”评价表,可以看出,小科的简易显微镜在对像的大小和亮度的调节方面需要改进。合理的改进建议包括增加一个光源调节装置,以便调节像的亮度;同时,添加一个可以精确调节放大镜A和B距离的支架,使其能够更好地对像的大小进行精细调节,从而达到优秀水平。36、(2023秋•上城区期末)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为小金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过程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1)如图甲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2)将图乙中观察到的图像调至图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序号)①向右移动载玻片 ②向左移动载玻片 ③转动物镜转换器④转动粗准焦螺旋 ⑤转动细准焦螺旋(3)下列盖盖玻片方法正确的是。(4)图丁是在显微镜的视野下发现有许多黑色圆圈,可能是甲图中的操作(填序号)出现问题。【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⑤滴、③撕、②展、④盖、①染、吸。故正确的顺序是:⑤③②④①。(2)乙中的A位于视野的左方,图丙中的A位于视野正中央,且物像变大,将图乙中观察到的图像调至图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②向左移动载玻片,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⑤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3)下列盖盖玻片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故选B。(4)图丁是在显微镜的视野下发现有许多黑色圆圈,中间无细胞结构,是气泡,可能是甲图中的操作④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正确导致的。考点五: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7、(23-24七年级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学习完动、植物细胞结构后,七年级十班同学分组制作了动、植物细胞模型。【方案讨论】制作要求:细胞重要结构齐全,位置、形状、大小比例适当。【材料准备】不同颜色的轻黏土、塑料薄膜、线、透明保鲜袋、核桃、卡纸。(1)【制作模型】组别A组B组部分材料制作步骤①用(填“卡纸”或“塑料薄膜”)围成一个封闭的轮廓,模拟细胞膜;②将核桃放入轮廓中间;①用剪裁成细条的卡纸围成一个封闭的轮廓,贴在垫板上;②用透明保鲜袋装入水,扎紧口,放在轮廓的一侧;③将核桃放进轮廓中间;④用绿色的轻黏土团成小的椭球体,均匀分布在轮廓中(2)【交流与讨论】由制作过程判断,制作植物细胞模型的小组是(填“A组”或“B组”)。制作材料中的核桃模拟的是。(3)【评价反思】老师从材料的选取以及模型的准确性、美观性等角度评价了两个小组制作的模型,B组有一处明显不足之处,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方案:。【答案】塑料薄膜B组细胞核B组中没有细胞膜这一结构;应在第①步中卡纸做成的轮廓内,贴着卡纸粘贴一圈剪裁好的【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小题1】细胞膜很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因此选用塑料薄膜模拟细胞膜。【小题2】(1)B组用卡纸模拟细胞壁,用装上水的透明保鲜袋模拟液泡,用核桃模拟细胞核,用绿色轻黏土团成的小椭球体模拟叶绿体,该模型中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为植物细胞模型。(2)核桃模拟的是细胞核。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小题3】模型制作要求细胞的重要结构齐全,位置、形状、大小比例适当。B组缺少细胞膜,因此第1步中,在卡纸做成的轮廓内,需要贴着卡纸粘贴一圈剪裁好的塑料薄膜来模拟细胞膜38、(2023秋•义乌市期中)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用橡皮泥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是小科制作完成的作品图,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请回答:等第优秀良好待改进指标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1)小科制作的是(填“动物”或“植物”)细胞。(2)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解答】解:(1)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小科制作的是植物细胞。(2)由于该组同学设计的是植物细胞模型,模型中有细胞壁和叶绿体,除此之外还应该有液泡,因此根据指标评价标准,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良好。故答案为:(1)植物。(2)良好。39、(2023秋•温州期末)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将近200年。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细胞”,后来发现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细胞壁。材料二:1838年,植物学家施莱登对植物的柱头、花粉、胚珠等组织进行研究,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对鱼、蛙、猪等多种动物细胞研究后,提出细胞是所有动物组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材料三:1858年,魏尔啸对细胞学说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一切细胞都来自于一个(预先存在的)细胞”。(1)根据魏尔肖的观点,金鱼身上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2)材料二中,施莱登和施旺研究发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请判断甲、乙中哪幅图是植物细胞,说明理由。(3)根据细胞学说的发展史。同学们提出了如下观点,正确的是。(可多选)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因此他的发现没有科学价值C.细胞学说是以相关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解答】解:(1)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金鱼身上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受精卵。(2)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结合题图可知,甲图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叶绿体等结构。(3)A、细胞学说的建立离不开显微镜的发明,故说明科学发现的过程与工具和仪器技术有关,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A正确;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但他的发现也有科学价值,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B错误;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细胞学说是以众多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C正确;D、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虽然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只是较为完善,因此仍然需要再发展,D错误。考点六: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40、(2023•余杭区二模)如图A~E为五种常见的植物,请据图回答:(1)图中玉米和黑松都能产生种子,它们的主要区别是。(2)图中A、B、D三种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不能产生种子,都用进行繁殖。【解答】解:(1)图中玉米和黑松都能产生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玉米的种子外有果皮,属于被子植物;而黑松的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2)图中A蕨、B葫芦藓、D水绵三种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不能产生种子,都用孢子进行繁殖。故答案为:(1)玉米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而黑松种子是裸露的。(2)孢子。41、(2023秋•北仑区期中)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如图植物中,属于孢子植物的有。(2)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是。(3)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4)银杏与桃花相比,其不同点主要是。【解答】解:(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根据有无种子这一特征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所以在如图植物中,属于孢子植物的有贯中、葫芦藓、小球藻;(2)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3)小球藻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划分;(4)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桃花属于被子植物,银杏与桃花相比,其不同点主要是银杏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42、(2023秋•北仑区期中)小明一次去野外,一路看到很多植物,有海带、胎生狗脊、水杉、梨树,下表是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情况,其中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A+﹣﹣+B+﹣﹣﹣C﹣﹣﹣﹣D++++其中属于上表中D类植物的是;属于A类的是(从海带、胎生狗脊、水杉、梨树里选),B类植物用繁殖。【解答】解: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所以A是裸子植物即水杉;B是蕨类植物即胎生狗脊,用孢子繁殖;C是藻类植物即海带,D是被子植物即梨树。故答案为:被子植物;水杉;孢子。43、(2023秋•拱墅区)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青蒿素事实上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黄花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荒野、山坡及河岸边,开深黄色花、结椭圆状卵形瘦果,花果期为每年的8~11月,黄花蒿属于植物。(2)某兴趣小组利用幼苗期(a)、生长盛期(b)、花期(c)和果期(d)的黄花蒿的叶片,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他们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应选择期的黄花蒿叶片作为提取青蒿素的材料。(4)屠呦呦从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获得灵感,把黄花蒿浸泡在低沸点的乙醚(沸点为35℃)加热煮沸来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从而避免了高温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请对此做出解释。。【解答】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青蒿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属于被子植物。(2)根据上述图表显示,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青蒿素的含量高低是否与生长周期有关,通过图表及实验可知,青蒿素在不同的生长周期,其体内的青蒿素的含量是不同的。(3)处在生长盛期的青蒿素的含量最高,我们可以根据此结论,应选择在青蒿素的花期的叶片提取青蒿素最多。(4)乙醚沸点低,当加热到35℃时就会汽化带走热量,温度不能持续升高,就不会破坏青蒿素。44、(2023秋•安吉县期中)如图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1)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陋室铭》中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图中所代表的植物类群是。(2)在以上植物中,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且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这种植物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3)油松与向日葵的共同特点是都能够产生,向日葵的种子外,油松的种子是裸露的。【解答】解:(1)苔藓植物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常密集地生长着苔藓植物,所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它描写了上述葫芦藓所代表的植物类群。(2)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但由于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利用孢子繁殖后代,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3)油松是裸子植物,向日葵和玉米是被子植物,它们都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由于油松的种子裸露,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所以称为裸子植物,而向日葵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称为被子植物。45、(2023秋•龙湾区期中)经过27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科学家陈白胜培育出了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平均亩产达到150kg以上。培育耐盐水稻品种是提高盐碱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缓解世界粮食危机的有效方案之一。图1为“海稻86”植株,据图回答:(1)水稻具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于夏季开花,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会形成一粒稻谷,由此推测水稻属于植物。(2)甲、乙两图中,可能是“海稻86细胞”的是(填“甲”或“乙”)。(3)“海稻86”能阻止多余盐份进入细胞,这是(填细胞结构)的功能。【解答】解:(1)水稻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所以图乙是植物细胞。“海稻86细胞”的是乙。(3)水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能阻止多余盐份进入细胞。考点七: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46、(23-24台州·期末)在某绿地公园中有一片独立封闭的人工景观湖,虫鸣鸟叫一派生机勃勃。景观湖中种植有金鱼藻、荷花、水葱等几种水生植物,湖中有鲫鱼、黑壳虾、夜鹭等动物,湖四周种植了香樟、棕榈、女贞等各种绿植。请回答:(横线上填写文字,方括号内填写编号)水蚤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具有外骨骼,附肢分节,属于动物。【答案】节肢【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详解】水蚤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具有外骨骼,附肢分节,这些特征都符合节肢动物的特征,因此水蚤属于节肢动物。47、、(23-24七年级上·浙江宁波·期中)镇海棘螈(如图)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一般栖息于沿海丘陵地区山脚旁以及阴暗潮湿土质松软的泥土或石隙中。镇海棘螈分布区狭窄,文献记载50年间共计发现50尾。其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少。请回答:棘螈和青蛙一样都属于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xx化学级氧化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备案)
- 年产xx垃圾焚烧炉项目建议书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三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2024年造纸印染污染治理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五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详案《闪光的国粹》
- 脑出血预见性护理
- 电信综合维护安全培训
- 团培训结业报告
- 美术学科小培训
- GIS超高频局部放电典型图谱(共14页)
- (完整版)篮球校本课程教材
- 水产品保鲜技术论文范文
-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 真崎航の21部
-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完整版)
- 隧洞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对变压器进行相关保护的设计abrg
- 挖机租赁台班表.doc
- 湖南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毕业生鉴定表
- 项目验收文件清单(硬件采购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