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红楼梦》核心知识梳理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红楼梦》核心知识梳理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红楼梦》核心知识梳理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红楼梦》核心知识梳理_第4页
2025年高考语文《红楼梦》核心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语文

《红楼梦》知识梳理

目录

知识点1作品、作者介绍.......................................................2

1.1创作背景...................................................................2

1.2作者介绍....................................................................3

知识点2整体脉络以及情节梳理.................................................4

2.1整体脉络...................................................................4

2.2情节梳理...................................................................8

2.3《红楼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14

知识点3人物品鉴............................................................27

3.1金陵十二衩(正册)........................................................27

3.2常见人物评价..............................................................29

知识点1作品、作者介绍

1.1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

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

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此时,虽然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但满汉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带来了丰富的

文化元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仅展现了汉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巧妙地融入了满族文化的特色,如

服饰、饮食、礼仪等方面的描写,使得作品更具时代感和地域特色。他通过“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叙

事方式,将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使得整部作品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同时,

他还运用了象征、隐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深度。将自己的亲身经历、

所见所闻以及内心感受融入到作品中,使得作品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人物命运的

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曹雪芹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

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

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

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

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流落北京西郊,

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

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份家业,自己身在福中,却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

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曹雪芹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小说,就是要告诉读者,虽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

女孩儿都是生活中实有其人,万不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使她们的事迹湮灭无闻。一念及此,心旌荡漾,

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何况乡野生活悠闲自在,风光宜人,更令他思如泉涌,下笔如神。曹雪芹自谦才疏

学浅,只得用市井白话来写这部小说,意在为那些女孩儿立传,排遣自己的苦闷,兼以供读者把玩赏析。

《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社会环境,涉及到了社会、家庭、文学、哲学、宗教等多

个领域,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描写这些家族的繁荣与衰败,展现了人生的无常

和命运的不可捉摸。曹雪芹在书中多次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原则,同时

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反思。在创作过程中,他不仅汲取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还通过深刻的

思考和精湛的技艺,将这些素材和灵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这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的

经典之作。他借鉴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和文学传统,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中,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

彩、引人入胜。同时,他也通过对这些传统元素的再创造和再加工,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和意义。

在清代社会,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她们往往被束缚在家庭和婚姻中,无法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

《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众多,且各具特色,曹雪芹通过她们的命运和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

迫和摧残,同时也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丰富多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曹雪芹通过对这些女性角色的深入刻画,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

性的压迫和束缚,同时也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这种女性主义视角的运用,不仅使得《红

楼梦》成为了一部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文学作品,也为后世的女性主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本支持。

《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红楼梦》是通过“四大家族”

的由盛到衰,展现的是整个封建社会和意识形态的总体毁灭。在《红楼梦》展示的世界中,我们不仅感受

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趋势,而且会提高对历史感性的认识。《红楼梦》的伟大还在于她融会中国古代文化精

神的精华。在曹雪芹创造的艺术境界里,可以发现新的哲学、文化,即曹雪芹的哲学、《红楼梦》独特的

文化。

1.2作者介绍: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

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

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之子(一说曹之子,约生于1724年)。

胡适先生考证,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绮、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

(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

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

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一一《红楼梦》。

(1)早年生活: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度过了锦衣纨绮、富贵风流的生活。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

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

(2)家族衰败:

雍正五年(1727年)末至六年(1728年)初,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曹

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生活陷入困顿。

(3)创作《红楼梦》:

在经历家族衰败后,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以坚韧不拔的

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这部作品以贾、史、王、薛四

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以及人性

的复杂和美好。

(4)多才多艺:

曹雪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

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这些兴趣和爱好不仅丰富了他的生活,也为他的文

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素材。

(5)晚年生活:

曹雪芹晚年生活更加艰难,举家食粥,更为艰难。为生活所迫,他妻死子亡,最终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然而,他的不朽巨著《红楼梦》却流传千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曹雪芹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为我们创作出了不朽的文学巨著《红楼梦》。这部

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明珠。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

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感受人性的美好和悲剧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铭记曹雪芹的生平事迹和创作经

历,学习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知识点2整体脉络以及情节梳理

2.1整体脉络:

全书可以分为五大段落。

一、作品的第一回至第五回,是全书的“序幕”

第一回中写了“无材补天”的石头的故事,写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故事,还写了甄士隐和贾雨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那个石头与空空道人的对话,作者明确地发表了自己对小说创作的主张,这或者

正是全书的纲领。《红楼梦》,正是作者的小说创作主张的实践。第二回写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

在结构上是极其重要的安排。作者要给我们讲述的这个贾府,人物多,头绪多,难以说清,而冷子兴的介

绍,正可使读者在“进入”这个贾府之前,对它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再一一细写。这样,在第三回

里,则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全书主要人物的出场。即通过林黛玉来到贾府,写了贾母、迎春、探春、惜春、

李纨、王夫人、邢夫人、王熙风和贾宝玉等人物陆续出场。到第四回,作者又把笔锋一转,写了薛家的故

事。这既是写《红楼梦》中另一个重要人物薛宝钗的出场,更是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故事广泛地描

写了社会的黑暗,为贾府日后发生的事提供了社会背景。第五回,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与全书第一回

中出现的有关“石头”和“灵河岸边”的神话联系起来,并通过贾宝玉看到的“判词”,听到的“仙曲”,

预示了《红楼梦》中众多女性的命运,即所谓“万艳同杯(悲)”"千红一窟(哭)”。

二、第六回至第十八回为第二大段

从第六回开始,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为契机,全面展开了《红楼梦》的故事。这一大段的主要内容是

秦可卿之死和贾元春省亲。这两大事件,都发生在全书开卷不久,以惊人的豪华排场来表现当时的贾府正

处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珠宝乾坤、玻璃世界”的兴盛时期。秦可卿,作为一个孙媳妇,其丧事

居然可以如此隆重,如此奢华,而且在出殡时竟然有北静王亲来路祭,并对贾政、宝玉父子大加奖誉。这

都充分显示了贾府的显要地位。而元春省亲,则更直接说明了贾府乃是封建社会中最有权势的皇亲国戚之

家。

三、第十九回至第五十四回为第三大段

这一大段,是在秦可卿之死和元妃省亲之后,即在极力渲染了贾府的奢华富贵之后,从四个侧面来展

示贾府的生活画卷。

1、以贾母为首的贾府的主人们,穷奢极欲,“福深还祷福”。清虚观打醮,两宴大观园,宝钗、风姐

过生日等豪华享乐的情节都安排在这一大段之中。他们想尽了人间一切享乐的法子,尽情地享乐,每个人

都根据自己的情趣而得到满足:大观园中,一大群贵族小姐加上“富贵闲人”贾宝玉,今日赏花,明日赋

诗:这是高雅的享乐;呆霸王薛蟠,又有薛蟠式的享乐。而这一大段中的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正是通过刘

姥姥的眼睛写出了大观园这个贵族的天堂。刘姥姥客观上成为贾府奢华生活的见证人。

2、但是,就在这一派温柔富贵的气氛中,却发生了“叔嫂逢五鬼”(第二十五回)、“变生不测风姐泼

醋”(第四十四回)的情节,这却是耐人寻味的。第二十三回,写宝玉、黛玉等遵元妃谕搬进了大观园,这

里的确成了“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但到了第二十五回,先写贾环故意烫伤宝玉,接着写赵姨娘请

马道婆“作法”,几乎害死了宝玉和风姐。这虽然是一场迷信的闹剧,但却反映出贾府内部的你死我活的

矛盾。第四十三回至四十四回,正写风姐春风得意过生日的时候,突然发生了贾琏与鲍二家的私通的轩然

大波。总之,在一派温柔富贵的气氛之中,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灾难”,打破了盛世的假象。

3、在这一大段中,比较集中地安排了宝玉与黛玉、宝钗三人之间的故事,写出了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性

格和思想。如第十九回,通过袭人之口写宝玉不仅自己不爱读圣贤之书,而且把“凡读书上进的人”都叫

作“禄蠹”,认为那些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第二十回又写

宝玉有个呆主意在心里,“他料定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

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混沌浊物,可有可无";第三十六回写宝玉十分反感宝钗等人

对他的劝诫,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

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秀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

德……”。同时,宝玉、黛玉的爱情故事也大部分集中在这一大段之中,既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纯洁、执著

的爱情,更表现了他们受到的压力和痛苦的折磨。而宝玉、黛玉的叛逆思想与贾府中正统思想的矛盾,也

正是在这一大段中形成激烈的对抗,第三十三回的“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就是集中的表现。

4、晴雯的不可辱以及鸳鸯抗婚等情节,也是这一大段中的重要侧面。既写出了这些女孩子的纯洁优美,

更写出了她们的刚烈和抗争。而第五十三回所写的乌进孝进租,一方面可以看出贾府奢侈生活的巨大耗费,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贾府实已人不敷出。

整个第三大段就是由以上四个侧面交错结构而成的。在第二大段的基础上,把表面上的、整体上的繁

华富贵与己见端倪的衰败趋势、种种矛盾冲突紧紧结合在一起,真实地展现了这个贵族之家的生活画卷。

四、第五十五回至第七十八回为第四大段

第五十五回,是这一大段的开端,也是全书的一个转折点。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此后的贾府,已

经走上了无可挽救的衰败之路。在第二回书中,冷子兴说贾府“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

来了”。但从五十五回开始,贾府不仅“内囊”已经尽上来了,而且“外面的架子”也有些支撑不住了。

这一大段,是通过以下七个层次顺序展开的。

1、第五十五回一开始,就写道:“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谁知风姐

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凤姐病侄U,

在贾府可不是小事。接着又写王夫人有许多“吊贺迎送”之事,“应酬不暇”。于是府中群龙无首,引出

了“探春理家”。探春是一位有男子气概的小姐,接替风姐“理家”,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她的庶出的

地位,府中上下的重重矛盾,造成了探春的困境,如其生母赵姨娘就首先出来与她为难,所以,探春理家

虽有些小改良,但也不能改变贾府衰败的趋势。

2、第五十八回至六十一回,写了一连串的“嗔莺叱燕”、“召将飞符"、茉莉粉、蔷薇硝、玫瑰露、

茯苓霜的故事。也许读者对此不感兴趣,但就《红楼梦》全书而言,绝非可有可无。

这些情节,充分表现了此时的贾府,上上下下矛盾重重,一片混乱。尽管“刚刚倒了一个巡海夜叉(指

凤姐)”,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指探春、李纨、宝钗)”,但是,由贾府固有矛盾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这

种混乱,已经是无法制止或清除的。这时,不仅探春、宝玉己深有家势败落的预感,就连“下人”们,如

柳家的也感到了“别说这个,有一年连草根子还没了的日子还有呢,我劝他们,细米白饭,每日肥鸡大鸭

子,将就些儿也罢了!”总之,一片混乱,败势已成。

3、紧接着,第六十二至六十三两回写了“寿怡红”的前前后后。这时的贾府,似乎只有在贾宝玉的怡

红院里还有一些欢乐,女孩子们的天真无邪,贾宝玉的平等自由的思想观念,构成了这“黑暗王国中的一

线光明”。而酒令签语,也隐约预示了人物的命运和结局。

在这短暂、局部的欢乐之后,接着写的就是尤氏姐妹的悲惨命运。

4、在贾琏偷娶尤二姐的情节中,王熙凤先是被蒙在鼓里的失败者,但她知道实情以后,则后发制人,

施展权术,把尤二姐骗进了荣国府,迫害致死,转败为胜。同时还敲诈宁府,大捞银子;并置张华于死地。

凤姐的手段不可谓不毒辣,但读者也应该看到,此时的王熙风,与当年协理宁国府时相比,也有了微妙的

变化,有病在身的王熙风不仅先被暗算,而且是费尽心机(请看她说服尤二姐人府时的语言、动作),采用

“借剑杀人”的手段才达到目的,当年的“杀伐决断”似已大减。而由此所反映出来的贾琏、凤姐之间毫

无信任可言的尔虞我诈的夫妻关系,更透露出风姐命运可悲的一面:她也是“薄命司”中“金陵十二钗”

之一(参阅第五回)。

5、第七十一回写贾母八旬大寿。以贾母的地位而言,这应该是极隆重极显赫的一次“大典”,然而实

际上,却是死气沉沉、草草收场。而且就在祝寿的当天,王熙凤遭到了邢夫人的尖刻的嘲讽。对王熙凤来

说,简直是一次不可容忍的突然袭击。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邢夫人与风姐的矛盾的背后,隐藏着邢夫人与

王夫人、贾母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正如探春所说,整个贾府中人,“一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

了我,我吃了你!”

6、种种矛盾冲突,酿成了第七十四回所写的“抄检大观园”。这一场风波的直接导火线是傻大姐拾到

一个绣春囊。贾府上下的淫乱之事,本来不少;一个绣春囊,实在用不着大动干戈。在邢夫人的心腹王善

保家的挑拨下,王夫人与风姐决定抄检大观园。但是抄检的结果,却是王善保家的“一心只要拿人的错儿,

不想反拿住了他外孙女儿,又气又臊。”

抄检大观园,就是贾府的“自杀自灭”。正如探春所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

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7、第七十五至七十八回,主要写抄检大观园之后王夫人到怡红院“阅人”。所谓“阅人”,就是藉抄

检的气氛来查看是谁“勾引”了她的宝玉。实际上她早已心中有数。在她内心深处,整治晴雯等人,比与

邢夫人斗法更为重要,正如她自己所说:打谅我隔的远,都不知道呢,可知道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

神意时时都在这里。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第七十七回)

于是,晴雯首当其冲,被逐屈死;四儿等也被赶出大观园。这就是抄检大观园的结果。主人们勾心斗

角,奴婢们蒙受灾难。贾宝玉作为这个家族的叛逆者,则站在奴婢的一边,对她们的不幸,寄予极大的同

情,但于事无补,唯有无限的悲愤。

与“自杀自灭”相呼应的,还写了贾府的经济日趋窘迫:用上等米作的饭,已经只够老祖宗一人食用

T,只好''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裕也不能的”(第七十五回);王夫人翻箱倒柜也找不出二两可用的人

参(第七十七回)……此外,中秋节的悲凉,宁国府的乌烟瘴气(第七十五回),都显示出了贾府的没落与衰

败。

五、第七十九至第一二。回为第五大段

这一大段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黛玉之死和宝玉、宝钗完婚。黛玉之死,是后四十四回中较为精彩的部分,它不仅符合黛玉性格、

命运的发展逻辑,而且文章也较有感染力,保持了《红楼梦》全书的悲剧性。宝玉与宝钗结为夫妻,也是

符合前八十回的思路的,但成亲时的闹剧式的“调包计”,写得实在不很高明。

二是写贾府被抄的前前后后。

三是写了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其中宝玉出家,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笔,显示了这个叛逆者对社会的绝

望,表现了他的不妥协的抗争精神。

四是写宝玉出家后贾府的“复兴”,即所谓“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无材补天说

宝黛传奇

演说荣国府

第四

简介贾府

由盛部分

而衰黛玉进贾府

(55-78

人物出场

回)

游太虚幻境

人物命运

黛玉《红楼梦》

乱判葫芦案

之死整书框架

社会背景

宝钗

完婚第二可卿之死

第五

贾府部分

部分元妃省亲

被抄(6~18

宝玉(79-120回)清虚观打醮

回)

出家两宴大观园

:宝钗凤姐生日

叔嫂逢五鬼

(19〜54凤姐大泼醋

回)贾环伤宝玉

2.2情节梳理:

1.“通灵宝玉”的来历:

女婿补天时,炼就三万六千五百块巨石,单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境峰”下。此石“灵

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后有一僧一道将此石

化为一块小小的美玉,带到人间,它就是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通灵宝玉”,也是“宝玉”本人。

2.木石前盟:

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每天

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

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3.“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梗概:

一是大致介绍了宁荣二府的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二是点明了贾府现时萧条的光景和面临的危机,透

露出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些为我们理解小说是写一个处于“末世”

的封建家族的衰亡提供了启示。

4.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

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

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

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二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5.贾雨村黄(yin)缘复旧职:

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6.林黛玉进贾府:

黛玉的母亲死后,外祖母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黛玉进贾府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

凤姐等人后,又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宝玉见黛玉没有跟他一样有玉,便

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

7.王熙凤初次出场:

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进来,未

见黛玉,就高呼来迟,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接着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

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等到贾母责备时她又忙

转悲为喜。

8.宝黛相会或宝玉摔玉:

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

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

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

作罢。

9.贾雨村判案:

薛姨妈之子薛蟠,为争英莲伤了人命,被告至应天府。刚到任的贾雨村判案时,一门子递给他一张“护

官符”,告诉他薛蟠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人。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胡乱判了此案。最后薛蟠

夺走英莲,又逍遥法外。

10.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

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

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11.探微恙互看金玉:

宝钗生病,宝玉到梨香院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莺儿说玉上的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八个字

正好一对儿,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

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宝玉要吃冷香丸,宝钗不给。黛玉来了,见

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雪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钗。)

12.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瑞见熙凤起淫心,熙凤假装会意,约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再把东边门锁上,让贾瑞喝了一夜的穿

堂风,回家又遭祖父贾代儒责罚。但邪心未改,凤姐又约他到房后小过道里头的空屋子,让贾蓉、贾蔷去

捉他,并写下字据,又浇了他一身一头的尿粪。回来就病了,因正照风月鉴,不治而亡。

13.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她先摆出存在问题,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总结五条: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职,临时推诿;

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不服管束。然后不辞辛苦,以身作则,严格制度,

奖勤罚懒,不讲情面,威重令行,立见成效。

14.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寺里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

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送

信给主审官。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15.元春省亲:

贾政之女元春被封为贤德妃并获恩准省亲。为迎接元妃,贾府大肆铺张修建大观园。及至骨肉相见,

悲喜交加,相互解劝方归座。随后,元妃择园子最喜几处赐名,又命宝玉及诸姐妹题匾助兴。接着元妃听

戏烧香,并赏赐了贾府上下诸色人等。最后归省时辰到,元妃只得与亲人洒泪而别。

16.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贾母为宝钗过生日,定了一班新出的小戏,宝钗点了一出《西游记》,并对宝玉讲解《山门》,“宝

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赞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宝玉参禅,遭到黛玉、宝钗、湘云嘲笑,宝钗

讲述六祖惠能的故事。

17.贾宝玉得罪两佳人:

薛宝钗生日那天请戏班子唱戏,听完戏后,史湘云和林黛玉开玩笑,说她像戏子,宝玉知道黛玉容易

生气多心,向史湘云使眼色。哪知惹恼了史湘云和林黛玉,贾宝玉弄了个两头不讨好,气得写了一首解嘲

诗,被众姑娘取笑。

18.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由于元妃送来灯谜,大家都在贾母处猜谜、作谜。贾政看到大家所作的灯谜竟分别是爆竹、算盘、风

筝、海灯等散落、漂浮之物,心中不免有一种不祥之感。尤其是宝钗的一首七律,更不像福寿之人所作,

左思右想,竟然悲伤感慨,难以成寐。

19.入住大观园:

元妃回宫后总觉得大观园闲在那儿不妥,所以命贾宝玉和众小姐都搬到大观园里住,贾宝玉高兴得不

得了。其中薛宝钗住番芜苑、林黛玉住潇湘馆、迎春住缀锦楼、探春住秋爽斋、惜春住蓼凤轩、李纨住稻

香村、贾宝玉住怡红院,这怡红院离潇湘馆最近。

20.共读西厢花纷纷: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

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

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等。

21.宝钗扑蝶:

芒种时节,按风俗是送花神的日子。宝钗到潇湘馆去唤黛玉。她远远看到宝玉走进院去就停住了脚。

宝宝钗见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想扑了来玩耍,就一路跟踪蝴蝶,来到滴翠亭上。无意听到小红和坠

儿在谈一些闺房私话。为了避免尴尬和无趣,装出一付正找黛玉的样子,还大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

里藏!”

22.黛玉葬花:

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

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至次日,又恰遇饯花之期,于是在沁芳桥畔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愁思,感花

伤己,含泪葬花,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23.蒋玉茵情赠茜香罗:

冯紫英请戏子蒋玉茜和歌妓云儿到家里玩,并请了贾宝玉和薛蟠一起来玩。认识蒋玉菊,贾宝玉很是

高兴,两个人互换了汗巾,哪知贾宝玉换出去的汗巾却是袭人送给贾宝玉的。回来之后,袭人大为生气,

后宝玉给袭人系上了蒋玉菊的汗巾。

24.道士提亲宝黛生隙:

贾家在清虚观搭台唱戏,张道士想替贾宝玉做媒说亲。贾宝玉和林黛玉听了很不高兴。宝玉喜欢黛玉

却不好意思说出来。黛玉知道宝玉喜欢自己,却恼他不说出来。两人为此闹别扭,宝玉砸玉,黛玉“剪穗”。

想到伤心事,两人都哭了起来。

25.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贾宝玉主动到潇湘馆来给林黛玉道歉,两人遂和好如初。凤姐跳了进来拉黛玉去见贾母,说两人都扣

了环了。宝玉比宝钗为杨妃,宝钗借靛儿来找扇子,发泄对宝黛的不满,又借李逵负荆讽刺宝黛。贾宝玉

反唇相讥,也奚落了薛宝钗。

26.晴雯撕扇:

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晴雯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晚上宝玉

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

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说“千金难买一笑”,并说扇能值几个钱。

27.史湘云拾金麒麟:

史湘云到贾宝玉那儿去,在大观园的湖边拾到一个金麒麟。到了贾宝玉房里,贾宝玉想送金麒麟给她

却找不到。史湘云才知道自己捡到的金麒麟是宝玉掉的。这金麒麟是庙里小和尚送给宝玉的礼物,想给史

湘云的金麒麟,配成双。

28.金钏之死:

一天中午,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宝玉以为母亲睡着了,就同金

钏儿开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随手就给金钏儿一个嘴巴,骂她下作,教坏宝玉,并叫人把金钏儿赶出

贾府。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

29.宝玉挨打:

宝玉与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调笑,结果金钏儿被王夫人赶出去含羞自尽;再是宝玉因结交一个叫琪官

的伶人,忠顺王府借故刁难;宝玉的弟弟贾环趁机在贾政面前造谣中伤,贾政盛怒之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

嘶,亏得王夫人赶到才停止。后来贾母也到了,贾政才下跪赔罪。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

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

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宝玉挨打的过程中,贾政有三次哭:先是

王夫人相劝时“泪如雨下”,听到王夫人哭唤贾珠之名,更是“泪珠似滚瓜一般滚下来”,见到贾母后“跪

下含泪”。

30.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每个人都起了一个封号。

李纨当社长,迎春和惜春当副社长。宝玉、黛玉、宝钗、探春四人便以海棠为题拟诗,虽然众人都认为黛

玉诗作为上,但李纨却评定宝钗诗作第一。

(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秋爽居士(黛玉称之为“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衡芜

君,宝玉叫富贵闲人、怡红公子,迎春叫菱洲,惜春叫藕榭,史湘云叫枕霞旧友。)

31.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第二天,在大观园里吃史湘云送的螃蟹,继续做诗,题目就是薛宝钗和史湘云昨晚拟好的"菊花〃诗。

诗做好后,由李纨评判。最后林黛玉做的《咏菊》《问菊》《菊梦》,被评为一二三名。林黛玉做诗夺魁,

宝玉喜的拍手叫好。

32.薛蕾芜讽和螃蟹咏:

宝玉带头作咏螃蟹诗,被林黛玉嘲笑说:这样的诗,一时要一百首也有。林黛玉和薛宝钗也各做了一

首咏螃蟹诗。其中薛宝钗的诗歌被众人认为是食螃蟹的绝唱。认为她的作品小题寓大意,“只是讽刺世人

太毒了些”。

33.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刘姥姥为了答谢凤姐对她资助,带了一些时新果蔬第二次进贾府。刘姥姥说了好多外面的新闻给贾母

和众人听。刘姥姥见大家感兴趣便乱说女孩雪地抽柴草的事,虽老太太因马棚失火不让说,宝玉却还在追

问。刘姥姥便胡说是村头小庙供奉的小姑娘塑像成精。贾宝玉信以为真,第二天叫茗烟去找,却只找到了

瘟神庙。

贾母在大观园里摆宴请客,给史湘云还席,留刘姥姥一起赴宴。在大观园里,刘姥姥惊叹连连。贾母

叫惜春画大观园。凤姐和鸳鸯设法捉弄刘姥姥。吃饭时,骗她说错话,让她用金筷子夹鸽蛋,刘姥姥出尽

了洋相,引得众人大为开心。

刘姥姥在宴会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湘云把含在嘴里来不及咽下的“一口饭都喷出来”;林黛玉连气

都笑岔了,伏着桌子只叫“暧口育”;年幼的惜春,跑过去拉着奶母的手叫“揉揉肠子”;宝玉早滚到贾母

怀里;贾母笑着搂着宝玉。

众人在藕香榭吃酒行令。刘姥姥欲退席回家而不得,也被抓来行酒令。刘姥姥的行酒令自然洋相尽出,

引得众人都笑弯了腰。黛玉在行令时无意用到《牡丹亭》《西厢记》中的两句词曲。薛宝钗注意到,第二

天将黛玉叫到自己屋里教训了一通!

34.杨翠庵茶品梅花雪:

贾母带着刘姥姥及众人到桃翠庵。妙玉亲自煮茶招待众人。贾母喝了半杯老君眉茶,剩下的给了刘姥

姥喝。妙玉却又私下招待林黛玉和薛宝钗喝好茶,贾宝玉也跟着沾光。妙玉爱好洁净,嫌弃刘姥姥用过的

成窑茶杯,宝玉要来送给了刘姥姥。

35.钗黛互吐剖心语:

黛玉生病,宝钗前来探望,宝钗的百般体贴让黛玉感激不已,黛玉向她说了先前以为她心里藏奸,后

来因宝钗没有当着众人说她读《西厢记》《牡丹亭》而心存感激的话,并说自己无依无靠的苦衷。宝钗亦

说自己虽有哥哥母亲,只是略比你强一点,也算是和黛玉同病相怜。

36.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秋霖脉脉,阴晴不定,独自一人的林黛玉不禁伤感,拟《春江花月夜》而作《秋窗风雨夕》。贾宝玉

着急林黛玉的病情,晚上冒雨前来潇湘馆探视,看到了林黛玉写的风雨词,称赞说好。黛玉感谢宝玉一天

来几次看她,并送宝玉玻璃绣球灯回去。

37.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贾赦想收鸳鸯为小妾,叫刑夫人来求凤姐,凤姐推脱。刑夫人去探鸳鸯的心,并拉她去回贾母,鸳鸯

只是低着头不动身。贾赦为此叫来了鸳鸯家人相逼,鸳鸯便到贾母那儿剪发明誓,死也不从。贾赦的企图

因此无法实现。

38.香菱学诗:

薛蟠走后,香菱也搬到大观园和薛宝钗一起居住。香菱酷爱诗歌,借此机会便拜林黛玉为师学习作诗。

一个认真地教,一个认真地学,香菱作诗的能力提高很快。香菱日思夜想,连做梦都在作诗。功夫不负有

心人,香菱的诗歌终于得到众人的认可。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学诗。

39.勇晴雯病补孔雀裘:

贾母赐宝玉孔雀裘,宝玉穿着却不留神让后襟子被烧了指顶大一块。差人送给织补匠修补却又无人会

补,而宝玉又着急第二天即舅舅生日要穿。病榻中的晴雯见宝玉着急,忍着病痛替宝玉补裘,无奈头晕眼

花,只能补会歇会,终于在四更天的时候将其补好,自己却体力不支倒了。

40.抄检大观园:

园子里发现了绣有春宫图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

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这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于是晴雯、

司棋都被逐出贾府。

41.晴雯之死:

受王善保家的挑唆,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回到家中,卧床不起。宝玉前去探望,她向宝玉诉说自己早

知今日,也不如此痴心傻意。她夺过剪刀将指甲齐根钱下,将贴身穿着的旧绫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

玉,并要宝玉把袄儿脱下给她穿。当夜晴雯死去。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晴雯之

死原因有二:一是她长得太漂亮,很像林黛玉,而王夫人生怕有这样一个“狐狸精”在宝玉身边,会把宝

玉的魂勾走,所以一定要把她赶出大观园;二是因为袭人忌妒。晴雯判词云:“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天多

因毁谤生。”袭人怕自己在宝玉身边的地位受到动摇,于是向王夫人告状,说晴雯的不是(小说中虽未明说,

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袭人。),这又加深了王夫人对晴雯的仇视。

42.调包计(偷梁换柱、宝玉成亲):

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府悬赏万两寻玉,悬来假玉。贾政将外调,贾府决定给宝玉结婚冲喜。

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把怕黛玉承受不了此事的担忧说与贾母。凤姐决定用调包计。宝玉听说娶

的是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待洞房之中得知不是黛玉,糊涂得更加厉害了。

43.黛玉焚稿:

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定婚的消息,一病不起,日重一日。这时黛玉睁开眼,只有紫鹃一人,陷入了彻

底的绝望之中。她挣扎着狠命撕那宝玉送的旧帕和写有诗文的绢子,又叫雪雁点灯笼上火盆,黛玉将绢子

播在火上,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搭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

44.黛玉之死:

黛玉无意中听说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的消息,急火攻心,吐出血来,病日重一日。此时贾府上下人

都忙宝玉的婚事,黛玉病榻前冷冷清清,她把以前的诗稿和题诗的旧帕全烧了,只求速死。就在宝玉和宝

钗成亲时,黛玉只叫了声:“宝玉,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而此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娶亲的音

乐之声,潇湘馆外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而不是黛玉,哭闹着要去找

黛玉。得知林妹妹已死,他便昏死过去,醒来后,坚持去了潇湘馆,哭祭黛玉。

45.查抄贾府:

元春死后,贾府种种行为触怒皇上,贾府被奉旨查抄。在贾琏房中,抄出两箱房契、地契和高利贷借

票。贾赦、贾珍、贾琏被押走。贾母、凤姐惊吓病倒,后来贾琏放回,贾赦、贾珍被割去世袭官职,发配

边疆。

46.凤姐托孤:

贾府被抄后,贾母去世,刘姥姥三进贾府,没想到贾府已败落不堪,内忧外患,凤姐见姥姥,往事难

回首。凤姐病重,临终含泪把女儿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并从手腕上褪下一只金镯子交给她,村妇刘姥姥却

拒收了,但她爽快地答应了日后照顾巧姐。

47.宝玉出家:

贾政从任上写信回家,要宝玉和贾兰(李纨之子)在今年秋闺赴考。赴考前,宝玉向王夫人磕头,与

宝钗话别,并夜访潇湘,告别含恨而死的黛玉。宝玉就趁赴考的机会,独自出走了。多少天后,大雪封江,

贾政官船停于毗陵驿渡口岸边,忽遇见宝玉,宝玉已做了和尚。宝玉出走后,王夫人把袭人打发回了娘家,

袭人“不得已”与蒋玉菊结了婚。贾政路过昆陵驿地方,天下大雪,便泊在一个清净去处。抬头忽见船头

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迎面一看,

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便向他问话,宝玉未及回答,只和一僧一道作歌飘然登岸而去。

2.3《红楼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1须眉:代指男子。

2裙衩:代指女子。

3瓦灶绳床:瓦灶为土坯烧成的简陋的灶,俗称行灶。绳床亦名胡床、交床,为一种简易的坐具。《演

繁露》:“今之交床,本自虏来,始名胡床…唐穆宗时又名绳床。”

4簪缨:贵者的冠饰,这里代指作官。簪:一种横插髻上或连接冠与髻的长针。缨:帽带。

5空:“空”与下文的“色”、“情”,均佛教用语。佛教认为“空”乃天地万物的本体,一切终属空

虚。“色”乃万物本体(空)的瞬息生灭的假象;“情”乃对此等假象(色)所产生的种种感情,如爱、

憎等等。这里是借用,已注入了作家的人生体验。

6冤家:原为佛教用语。《五灯会元》:“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后既作“仇人”、“对头”解,也

用作对所爱之人的昵称,即爱极的反语。

7三生:指前生、今生和来生,这是佛教转世投胎的说法。

8度脱:佛家用语,超度解脱。

9过会:旧时遇节庆,随地聚演百戏杂耍、笙乐鼓吹之类,观者如潮。

10大比、春闱:明清科举制,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府县的童生,考取的为“生员”(秀

才);第二级是乡试,考一省的生员,考取的为“举人”;第三级是会试,考全国的举人,考取的为“贡

士”(再经殿试赐进士出身)。乡试、会试均三年一科,也称“大比”。乡试在秋天,称为“秋闱”;会试

在春天,称为“春闱”。

11黄道黑道:为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专名,黄道指日,黑道指月。《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

“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又云:“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后星占者将每日的干支阴阳分为“黄道”

和''黑道",黄道主吉,黑道主凶。

12社火花灯:这里指元宵节灯火。社:社日。祭祀土神之日,分春秋两祭,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社火:社日扮演的各种杂戏。花灯:正月十五元宵节有放花灯的习俗。

13笏:一名“手板”。封建时代臣僚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象牙或木、竹片制成,可作临时

记事之用。

14进士、班:进士分为三甲(三等),除一甲三名外,其馀进士再经“朝考”,录取的称庶吉士;没

有录取的,经过候选的程序,分发各部或外省听候委用。“班”是指官员补缺的班次。

15探花:明、清科举制度,殿试取为第三名者称探花。

16钟鼎之家:“钟鸣鼎食之家”的简称。钟:乐器。鼎:一种三足两耳的金属器皿,这里是指盛菜肴

的食具。贵族家庭宴享祭祀时,鸣钟列鼎。后常用“钟鼎之家”代指贵族豪门。

17西宾:亦称西席。古代以西为尊,宾客或教师的座位,居西面东。故以西宾或西席为家庭教师或官

僚幕客的代称。

18守制:古人父母或祖父母死后,嫡长子或承重孙(长房嫡长孙)要守孝三年,须闭门读书,谢绝世

务,称为“守制”。

19同宗:按古代宗法制度,本指同出于一个远祖者为“同宗”,后用以泛称同族或同姓。

20烧丹炼汞:道教以朱砂(丹)、水银(汞)等烧炼“仙药”,即所谓“金丹”的一种方术,以此妄

求飞升成仙,长生不死。

21主事:清代六部之下设司,司的主管官是郎中,其副手是员外郎,再下就是主事。

22抓周:俗名“试儿”。婴儿满一周岁,家人陈列各种物品、用具,任其抓取,以预测他未来的志向

和前途。

23运、劫:运:宋邵雍《皇极经世书》中,以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十运为一会,十二会

为一元。这里指气数,吉祥和顺的时代气运。劫:这里指时代的灾难、厄运。

24钦差:由皇帝指派出外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其中由皇帝特命并授予关防者,权力更大,称“钦差

大臣”。

25元始天尊:道教的尊神。道经说他“生于太元之先”,故称“元始”。他居于天界最高的“玉清”

仙境,为“三清”之首。

26女史:古代宫中女官名。掌管王后的礼职。见《周礼•天官•女史》。后也成为尊贵、文雅女子的

泛称。

27避讳:古代有避讳之制,对君亲的名字,不能直读其音,直书其字。必须改字、改音或省笔,以示

敬避之意。

28东床:指女婿。晋代太尉都鉴派人到丞相王导家选女婿,王家的子弟都很矜持,惟独王羲之不以为

意,坦腹躺在东床上吃东西。都鉴欣赏他这种“名士”风度,就选中了他。见《世说新语》。

29起复:旧时官吏因事降革者,恢复原官、原衔叫“开复”;因父母之丧离职,守孝期满而复用者叫

“起复”。“起复”和“开复”在习惯用法上没有严格区别。

30邸报:邸:本为来朝诸侯王或上京办事官僚的居处,后用以泛称王侯和大官僚的府第。邸报:又名

“邸钞”、“官门钞”,是邸中给诸藩官僚的书面报导,内容包括传钞的诏令、奏章和其他新闻记事等,

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报纸。起于汉代。后世亦称政府官报为邸报。

31贱荆:荆,指“荆钗布裙”。语出《列女传》。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贱荆,拙荆、山荆等。

32名帖:即名片。旧时在纸片上书写自己的姓名、籍贯、官职、爵位,拜访时,投以通名。始行汉代,

最早用削平的木条写上姓名里居。两汉时叫“谒”,汉末叫“刺”,后代虽用纸制,亦相沿称“名刺”。

33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为自上命下之词,南北朝以前,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

之后,则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34不足之症:中医病症名。由身体虚弱引起。如脾胃虚弱,叫中气不足;气血虚弱,叫正气不足。

35月钱:每月按身份等级发给家中上下人等供零用的钱。

36甬路:庭院中间的通道,多用砖石铺砌而成。

37宸翰:皇帝的笔迹。宸:北辰,即北极星。皇帝坐北朝南,故以北宸代指皇帝。

38待漏:封建时代大臣要在五更前到朝房里等待上朝的时刻。漏:指“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代

指时间。

39世教弟:世交,两代以上的交谊;教弟,同辈年龄较大者对较小者的谦称。

40斋戒:古人在祭祀、礼佛或举行隆重大典前,沐浴、吃素、静养一至三日,摒除杂念,以示诚敬,

叫斋戒。

41影壁:俗称照墙。于门内或门外用作屏障或装饰。

42总角:儿童向上分开的两个发髻。代指儿童时代。《诗经•齐风•甫田》疏:“总聚其发,以为两

角。”

43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宋代朱熹把它们编在一起,作

《四书章句集注》,故有此称。是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44请安:即问安。清代的请安礼节是,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较隆重时双膝跪下,女子双手扶左膝,

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称“请某人安”。

45寄名锁:旧时怕幼儿夭亡,给寺院或道观一定财物,让幼儿当“寄名”弟子,并在幼儿的项下系一

小金锁,名“寄名锁”。护身符:是从道观领来的一种符箓,带在身上,避祸免灾。

46省:家庭日常礼节。子女对父母早上问安叫“省”,晚上服待就寝叫“定”。见《礼记•曲礼上》。

47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的主管官,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官。国子监:封建王朝的最高学府,简称“国

学”,始建于西晋,称国子学,隋唐改称国子监,后代因之,清末始废。祭酒:古代举行盛大宴会时,必

推举宾客中一位长者先举酒以祭,叫祭酒,后来衍为学官名。

48女红:旧时妇女针线活儿的统称。

49签:封建官府差役外出办事的凭证,一般系木制,长条形,插在公案签筒中,用时取出,称“发签”。

50门子:旧时官衙中从事看门、传达、站班等杂务的差役。

51统制:北宋所置官名,可节制兵马,南宋后成为禁军将官职衔。

52堂客:旧时称妇女内眷为堂客,称男子为官客。

53节度使:官职名,始设于唐代景云二年。开元时,将边境地区每数州划为一镇,镇置节度使,统揽

镇内军政大权,世称藩镇,实际上都成了拥权自重,割据独立的军阀。到宋代始成为有虚名而无实权的名

誉职位,元以后废。

54郡主:旧称诸王之女曰郡主。唐宋称太子之女为郡主,元明清均以称亲王之女。

55才人:宫中女官名,品位低于皇帝妃嫔。初设于魏晋时,南北朝到明代多沿置,清代宫中无此称。

赞善:本太子宫中官名,掌侍从、讲授。始置于唐,设左右赞善大夫,相当于朝廷的谏议大夫。元明清皆

因之,只称赞善。这里为宫中女官名。

56参商:“参”和“商”都是星宿名,属二十八宿。因两星此出彼没,故常用来比喻两人分离不得见

面。又据《左传》昭公元年:传说帝善高辛氏二子阈伯与实沈不和,常争斗,帝遂命阕伯去商丘管商星,

实沈去大夏管参星。故参商也用以比喻人与人之间感情不和。

57定鼎:传说夏禹曾收九州之金,铸造九鼎,夏商周三代都把它们作为传国的重器。后世因称新朝定

都建国为定鼎。

58南北九宫:指古代戏曲的宫调(即调式)。南:指南曲(传奇);北:指北曲(杂剧);九宫:即九

个宫调(正宫、中吕、南吕、仙吕、黄钟五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合为九官调)。戏曲的曲

牌,是受宫调限制的,某一曲牌属于某一宫调之内,不能放入其他宫调来用。有的曲牌可以兼入两宫,但

要按曲谱规定。

59联宗:旧时为拉关系把同姓而本非一个宗族的人认了本家,叫作“联宗”。

60陪房:旧时富家女子的随嫁仆人。

61真佛:佛教术语。佛教徒谓佛有报、应、化三身,“报身佛”相对于“化身佛”称为真佛,又名“无

相之法身”,即难以见到之意。因此世俗借此喻难以见到的人物。

62引子:即“药引”,指处方中能引药力达到病变部位的药物,是中医方剂中“君、臣、佐、使"四

个部分的“使”的俗称,也叫“引经报使”或“引经药”。

63表礼:旧日赠送或赏赐的礼物。

64业师:旧时称给本人授业的老师。

65义学:也叫“义塾”,一种免费学校。有宗族办的,也有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费办的。一般招收主

办者的族人、亲友或乡里子弟。

66丹墀:丹:红色。墀:台阶;也称阶面。古代宫殿台阶上的地面涂成红色,叫“丹墀”。《汉官仪》:

“以丹漆阶上地曰丹墀。”这里泛指台阶。

67清客:旧时依附于官僚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门客。相公:这里是对读书人的一般称呼,近似“先生”。

68金魁星:黄金铸成的魁星神像,有祝颂功名顺利的意思。魁星:本作奎星,北斗第一星,汉代纬书

《孝经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说,后遂以此星为掌文运之神。

69文星和合:“文星”又称文昌星、文曲星,星相家以其为吉星、主文运、保功名。“和合”与荷包

谐音,且为中国民间所奉喜庆吉祥之神,本祀万回,清代雍正年间封天台僧人寒山、拾得为“和合二仙”。

70贽见礼:旧时学生拜见老师时所送的礼,封套上要写“贽敬”。

71蟾宫折桂:晋代文士郤诜因长于答对策问当上了官,他认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