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方案_第1页
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方案_第2页
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方案_第3页
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方案_第4页
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方案TOC\o"1-2"\h\u5699第一章概述 3207921.1项目背景 363651.2项目目标 373161.3项目意义 329931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现状分析 3100132.1国内外现状 3281152.1.1国际现状 353772.1.2国内现状 4133052.2存在问题与挑战 417975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技术体系 5317383.1技术框架 5100853.1.1数据采集与传输层 5185543.1.2数据处理与分析层 579153.1.3应用服务层 5172723.1.4系统集成与保障层 580373.2关键技术 5110903.2.1物联网技术 5294743.2.2云计算技术 5145573.2.3大数据技术 6123813.2.4人工智能技术 6202803.2.5安全保障技术 610883.3技术发展趋势 628903.3.1网络化 6130473.3.2自动化 6143383.3.3智能化 6238983.3.4绿色化 655923.3.5安全性 624829第四章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智能化 659234.1信号系统现状 634924.2信号系统智能化方案 7554.3信号系统智能化实施策略 7875第五章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智能化 844665.1运营管理系统现状 8264085.2运营管理系统智能化方案 8211425.3运营管理系统智能化实施策略 818121第六章轨道交通乘客服务系统智能化 946536.1乘客服务系统现状 955666.1.1系统构成 91956.1.2存在问题 9106796.2乘客服务系统智能化方案 9202856.2.1票务系统智能化 987606.2.2乘客信息发布系统智能化 9124366.2.3乘客导向系统智能化 10147946.2.4乘客投诉与反馈系统智能化 10252756.3乘客服务系统智能化实施策略 10137896.3.1技术支撑 10162616.3.2政策引导 1047586.3.3试点推广 117604第七章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 11128257.1基础设施现状 11193627.1.1设施概述 11212607.1.2现状分析 11307617.2基础设施智能化方案 11287867.2.1智能化改造目标 11173207.2.2智能化方案内容 11320077.3基础设施智能化实施策略 12169867.3.1制定实施计划 12160627.3.2技术创新与引进 12169997.3.3资金保障 12294737.3.4政策支持 12315577.3.5人才培养与培训 12275397.3.6示范推广 1214698第八章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智能化 1222518.1安全保障系统现状 12287778.2安全保障系统智能化方案 13304648.3安全保障系统智能化实施策略 1311994第九章轨道交通智能化项目管理 14226859.1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1427679.1.1组织架构设计 14152269.1.2项目组织结构组成 1447689.2项目管理流程 14217389.2.1项目启动 14279799.2.2项目规划 1589859.2.3项目执行 15283629.2.4项目监控 15180729.2.5项目收尾 15184329.3项目风险管理 15156219.3.1风险识别 15305129.3.2风险评估 15118229.3.3风险应对 1613149.3.4风险监控 1618219第十章轨道交通智能化未来发展展望 161544710.1智能化发展趋势 161515110.2智能化应用场景 161305610.3智能化产业布局 17第一章概述1.1项目背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为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各地纷纷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但是在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如何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旨在研究并实施一套适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方案,以提升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功能。1.2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运营成本。(2)提升乘客出行体验,提高满意度。(3)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实时监控与预警,提高安全性。(4)构建一套完善的轨道交通智能化管理体系,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提供借鉴。1.3项目意义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1)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2)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4)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推动行业科技进步。(5)助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现状分析2.1国内外现状2.1.1国际现状在国际上,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较早,一些发达国家在智能化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美国的纽约地铁、法国的巴黎地铁以及日本的东京地铁等,均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系统进行运营管理。以下为几个典型的国际现状:(1)美国纽约地铁:纽约地铁采用了一套综合性的智能化系统,包括自动售票、自动检票、实时客流监测、故障预测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2)法国巴黎地铁:巴黎地铁采用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优化列车运行时间表,减少能耗,提高运行效率。(3)日本东京地铁:东京地铁的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售票、自动检票、实时客流监测、乘客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乘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体验。2.1.2国内现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为几个典型的国内现状:(1)北京地铁:北京地铁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如自动售票、自动检票、实时客流监测、故障预测等功能已逐步实现。(2)上海地铁:上海地铁采用了智能化系统进行运营管理,包括自动售票、自动检票、实时客流监测、乘客信息服务等功能,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3)广州地铁:广州地铁的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售票、自动检票、实时客流监测、故障预测等功能,为乘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体验。2.2存在问题与挑战尽管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1)技术成熟度: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一些关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局限性,如故障预测、客流优化等。(2)资源整合: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如通信、信号、车辆、供电等,资源整合难度较大,制约了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智能化系统中,大量敏感数据需要传输和处理,如何保证数据安全、保护乘客隐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4)人才短缺: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技术涉及多个学科,如计算机、通信、电子、交通等,目前我国相关领域人才储备不足,制约了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5)资金投入: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技术投入较大,对于资金紧张的地铁企业而言,如何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实现智能化升级,是一大挑战。(6)政策法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支持,目前我国相关法规尚不健全,制约了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技术体系3.1技术框架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技术框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层面:3.1.1数据采集与传输层该层主要负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各类数据的采集、传输与存储。数据采集包括车辆运行数据、乘客流量数据、设施设备状态数据等。数据传输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3.1.2数据处理与分析层该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提取有用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3.1.3应用服务层该层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乘客服务、设施设备维护等提供智能化应用服务。3.1.4系统集成与保障层该层负责将各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保证整个智能化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3.2关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技术体系涉及以下关键技术:3.2.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的重要基础,通过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构建起完整的物联网体系,实现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3.2.2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存储资源,支持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实现高效、稳定的运营管理。3.2.3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挖掘与分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3.2.4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中,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3.2.5安全保障技术安全保障技术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防火墙等,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3.3技术发展趋势3.3.1网络化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将实现更高程度的网络化,实现全系统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协同工作。3.3.2自动化自动化技术将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列车自动驾驶、自动调度、自动监控等功能。3.3.3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更加智能的运营管理、乘客服务等功能。3.3.4绿色化在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3.3.5安全性安全性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将通过不断优化技术体系,提高系统的安全功能,保证乘客和设施的安全。第四章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智能化4.1信号系统现状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技术之一。当前,我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主要采用基于固定闭塞的信号系统,虽然该系统在运行安全性方面有着较高的保障,但在运行效率和灵活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信号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列车运行效率:在高峰时段,列车运行密度较大,信号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的处理能力,以满足列车准时、准点运行的需求。(2)系统可靠性:信号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保证列车运行安全。(3)系统兼容性:信号系统需要与现有的铁路通信、调度等系统实现无缝对接,以满足不同线路、不同车型之间的互联互通需求。(4)系统可扩展性:信号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4.2信号系统智能化方案针对当前信号系统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信号系统智能化方案:(1)采用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该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列车与地面信号系统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换,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和灵活性。(2)列车自动驾驶技术:通过车载计算机系统,实现列车的自动驾驶,降低驾驶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列车运行安全性。(3)数据分析与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信号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优化信号系统参数设置,提高系统运行功能。(4)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将信号系统与云计算、边缘计算技术相结合,实现信号系统的高效运算和实时处理。(5)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信号系统的智能优化和故障预测。4.3信号系统智能化实施策略为保证信号系统智能化方案的有效实施,我们提出以下实施策略:(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信号系统智能化改造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等,保证项目按期完成。(2)加强技术研发:针对信号系统智能化涉及的关键技术,加大研发力度,保证技术成熟可靠。(3)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证项目顺利推进。(4)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保证项目进度、质量和安全。(5)培训与人才引进: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同时引进专业人才,为信号系统智能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6)政策支持与推广:加强与部门、行业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推广。第五章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智能化5.1运营管理系统现状当前,我国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在硬件设施、软件应用以及人员配置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但是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信息孤岛现象、数据处理能力不足、运营效率有待提高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各部门之间数据传递不畅,导致决策效率降低;(2)数据处理能力有限,无法实时、准确地分析运营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3)运营效率有待提高,如车辆调度、乘客服务等方面存在优化空间;(4)人员配置不合理,部分岗位工作重复,人力资源浪费。5.2运营管理系统智能化方案针对现有问题,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智能化方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无缝对接,提高数据共享程度;(2)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运营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3)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优化车辆调度、乘客服务等方面的运营策略;(4)优化人员配置,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整合各类运营数据,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2)采用云计算技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对运营数据的实时分析;(3)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车辆运行、乘客出行等环节进行智能优化;(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5.3运营管理系统智能化实施策略为保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智能化方案的有效实施,以下策略:(1)制定明确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2)加强组织协调,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3)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智能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4)注重人才培养,提高运维团队的技术水平;(5)结合实际需求,不断优化智能化方案,保证其适应轨道交通运营发展的需要。第六章轨道交通乘客服务系统智能化6.1乘客服务系统现状6.1.1系统构成当前轨道交通乘客服务系统主要由票务系统、乘客信息发布系统、乘客导向系统、乘客投诉与反馈系统等组成。这些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乘客的出行需求,但在用户体验、运营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6.1.2存在问题(1)信息发布不及时:在高峰时段,乘客往往无法及时获取列车运行信息,导致出行计划受到影响。(2)导向系统不完善:部分站点导向系统设置不合理,导致乘客在站内迷失方向。(3)乘客投诉与反馈渠道不畅:乘客在遇到问题时,难以快速得到解决,影响出行体验。6.2乘客服务系统智能化方案6.2.1票务系统智能化(1)引入生物识别技术: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实现乘客自助购票、验票,提高通行效率。(2)智能售票机布局:在站点合理布局智能售票机,减少排队现象,提高购票体验。(3)票务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票务数据,优化票务策略,提高运营效益。6.2.2乘客信息发布系统智能化(1)实时信息推送:通过手机APP、短信等方式,向乘客实时推送列车运行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2)多渠道信息发布:结合车站显示屏、广播等渠道,全方位发布列车运行信息,保证乘客及时了解。(3)智能问答:引入智能问答,解答乘客关于列车运行、站点信息等问题,提高服务效率。6.2.3乘客导向系统智能化(1)站内导航系统:利用室内定位技术,为乘客提供站内导航服务,减少迷失方向现象。(2)线路优化建议:根据乘客出行需求,提供最佳乘车线路建议,提高出行效率。(3)站点设施智能推荐:根据乘客需求,推荐附近的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设施,提升出行体验。6.2.4乘客投诉与反馈系统智能化(1)多渠道投诉与反馈:提供线上、线下多种投诉与反馈渠道,方便乘客表达诉求。(2)人工智能客服:引入人工智能客服,实现24小时在线解答乘客疑问,提高服务效率。(3)数据分析优化服务:收集并分析投诉与反馈数据,持续优化乘客服务,提升整体满意度。6.3乘客服务系统智能化实施策略6.3.1技术支撑(1)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为乘客服务系统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2)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运维团队的技术水平,保证系统稳定运行。6.3.2政策引导(1)制定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推动乘客服务系统智能化发展。(2)政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乘客服务系统智能化进程。6.3.3试点推广(1)选取试点项目:在部分站点开展智能化试点项目,总结经验,为全面推广提供参考。(2)逐步推广: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将智能化方案推广至更多站点,提升整体服务水平。第七章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7.1基础设施现状7.1.1设施概述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车站、隧道、桥梁、轨道、供电系统、信号系统等关键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在规模、数量上已取得显著成果,但在智能化建设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7.1.2现状分析(1)硬件设施方面: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在硬件方面已具备一定规模,但部分设施设备仍存在老化、落后等问题,导致运行效率和安全功能受到影响。(2)软件设施方面: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在软件方面尚未实现全面智能化,如信息管理系统、监控系统等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升级。7.2基础设施智能化方案7.2.1智能化改造目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现状,智能化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运行效率、保障安全功能、提升乘客体验和降低运营成本。7.2.2智能化方案内容(1)硬件设施智能化: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包括车站、隧道、桥梁、轨道等,引入先进的监测、传感技术,实现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控和预警。(2)软件设施智能化:构建一套完善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基础设施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应用,为运营决策提供支持。(3)智能化应用拓展:在基础设施智能化基础上,开发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如智能调度、智能运维、智能安全等,提升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智能化水平。7.3基础设施智能化实施策略7.3.1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需求,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改造内容、时间节点、责任主体等。7.3.2技术创新与引进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技术创新与引进,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效率和质量。7.3.3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顺利进行。通过补贴、企业自筹等多种途径,保证资金充足。7.3.4政策支持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为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供有利条件。7.3.5人才培养与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备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技术的专业人才。同时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7.3.6示范推广在实施过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全面展开。第八章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智能化8.1安全保障系统现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安全保障系统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号系统: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间隔,防止列车追尾、相撞等发生。(2)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列车运行状态监测等,实时掌握列车运行环境和运行状态。(3)通信系统:保障列车与地面调度指挥中心的通信畅通,保证指令准确传达。(4)防火系统:保障轨道交通车辆及设施的安全,防止火灾的发生。(5)应急处置系统:应对突发事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尽管我国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系统集成度低,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理能力不足。(2)部分设备技术落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轨道交通需求。(3)安全保障系统与运营管理、乘客服务等方面的融合度不高。8.2安全保障系统智能化方案针对当前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存在的问题,以下提出智能化方案:(1)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整合各子系统数据,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协同处理能力。(2)采用先进技术: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安全保障系统的智能化水平。(3)加强系统集成:将安全保障系统与运营管理、乘客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全链条智能化。具体方案如下:(1)信号系统智能化: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列车运行安全间隔的准确性,减少风险。(2)监控系统智能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列车运行状态等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提高故障诊断和预警能力。(3)通信系统智能化:采用5G、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列车与地面调度指挥中心的实时通信,保证指令准确传达。(4)防火系统智能化:引入火灾预警技术,实现火灾的早期发觉和报警,降低火灾风险。(5)应急处置系统智能化: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应急处置模型,实现突发事件下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8.3安全保障系统智能化实施策略为保证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智能化顺利实施,以下提出以下策略:(1)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智能化改造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为实施提供政策支持。(2)强化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先进技术在轨道交通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3)优化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安全保障系统智能化改造的技术支撑能力。(4)加强试点示范:选择具备条件的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智能化改造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5)强化安全监管:加强对智能化安全保障系统的安全监管,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第九章轨道交通智能化项目管理9.1项目管理组织结构9.1.1组织架构设计轨道交通智能化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高效、有序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项目组织结构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1)保证项目决策迅速、有效,提高项目执行力;(2)明确项目成员职责,实现资源优化配置;(3)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保证项目顺利进行。9.1.2项目组织结构组成轨道交通智能化项目组织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部门:(1)项目管理办公室(PMO):负责项目整体规划、协调、监督及评估;(2)技术研发部:负责项目技术方案设计、研发及实施;(3)采购部:负责项目所需设备、材料及服务的采购;(4)施工部:负责项目现场施工及设备安装;(5)质量控制部:负责项目质量监督及验收;(6)财务部:负责项目资金筹措、使用及核算;(7)运营维护部:负责项目运营期间的维护与管理。9.2项目管理流程9.2.1项目启动(1)确定项目目标、范围、预算及时间节点;(2)确定项目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3)签订项目合同,明确各方权责;(4)召开项目启动会议,明确项目要求及进度。9.2.2项目规划(1)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阶段及任务;(2)制定项目进度计划,保证项目按期完成;(3)制定项目预算,合理分配资金;(4)制定项目质量标准,保证项目质量。9.2.3项目执行(1)开展项目研发、采购、施工等工作;(2)监督项目进度,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3)控制项目成本,保证项目预算合理;(4)进行项目质量检查,保证项目质量达标。9.2.4项目监控(1)定期评估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指标;(2)分析项目风险,制定应对措施;(3)对项目进行调整,保证项目顺利进行;(4)及时汇报项目情况,与各方保持良好沟通。9.2.5项目收尾(1)完成项目施工及设备安装;(2)进行项目验收,保证项目质量;(3)总结项目经验,编写项目总结报告;(4)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