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_第1页
露天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_第2页
露天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_第3页
露天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_第4页
露天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露天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目录1.露天矿安全生产概述......................................2

1.1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3

1.2露天矿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4

1.3露天矿安全生产法规及标准.............................5

2.露天矿安全生产管理......................................6

2.1安全生产管理体制.....................................8

2.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0

2.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1

2.4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11

3.露天矿安全生产条件.....................................12

3.1矿山地质条件........................................13

3.2矿山地形地貌........................................15

3.3矿山气象条件........................................16

3.4矿山水文地质条件....................................17

4.露天矿安全生产技术.....................................19

4.1矿山开采技术........................................20

4.2爆破技术............................................22

4.3通风技术............................................23

4.4采场安全管理技术....................................24

4.5机械设备安全防护技术................................25

5.露天矿安全生产隐患及预防...............................25

5.1露天矿常见安全隐患..................................27

5.2隐患排查与治理......................................28

5.3预防性安全措施......................................29

6.露天矿事故应急处理.....................................30

6.1事故应急处理原则....................................31

6.2事故应急预案........................................32

6.3事故应急响应程序....................................34

6.4事故现场救护........................................35

7.露天矿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36

7.1环境保护措施........................................38

7.2职业健康监测........................................39

7.3职业病防治..........................................40

8.露天矿安全生产案例分析.................................41

8.1事故案例分析........................................41

8.2事故原因分析........................................43

8.3事故教训与启示......................................441.露天矿安全生产概述露天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方式,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露天矿的开采过程涉及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复杂的工程作业,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露天矿的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保障国家财产的安全,有必要深入了解和掌握露天矿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露天矿安全生产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国家财产的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露天矿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是矿山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任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露天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如《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矿山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确保露天矿安全生产的基础。这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等制度。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运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如安全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设备等,可以有效降低露天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安全生产文化:培育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确保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露天矿安全生产概述是对露天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的概述,旨在帮助矿山企业和管理人员全面了解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技术措施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为提高露天矿安全生产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1.1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露天矿安全生产是保障矿山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维护劳动者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露天矿开采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如边坡滑坡、坍塌、爆破事故、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等。因此,加强露天矿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露天矿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矿工是矿山生产的主体,他们的生命安全是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给矿工家庭带来巨大的悲痛,还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其次,露天矿安全生产关系到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事故的发生会导致生产中断、设备损坏、资源浪费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是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再次,露天矿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资源的安全和稳定。矿产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保障矿产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加强露天矿安全生产,可以有效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维护国家资源安全。露天矿安全生产是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我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企业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生产安全,以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矿山企业发展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是国家资源安全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露天矿安全生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矿山生产安全。1.2露天矿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综合治理:从管理、技术、培训、设备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责任到人:明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科学管理: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不断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分析事故原因,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依法治矿: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的合法性。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1.3露天矿安全生产法规及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这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安全生产的责任、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等内容。《矿山安全法》:专门针对矿山安全生产的法律,明确了矿山企业必须遵守的安全生产规定,以及矿山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涉及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安全生产要求,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安全生产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露天煤矿安全生产规程》:规定了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包括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等。《矿山安全标志》:规定了矿山安全标志的形状、颜色、含义等内容,用于提高矿山安全生产的可视化管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特点,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措施。《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规定了露天矿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露天矿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了露天矿爆破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爆破设计、爆破作业管理、爆破安全距离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某省矿山安全生产条例》等,这些法规和规章对露天矿安全生产同样具有约束力。2.露天矿安全生产管理露天矿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权限。从矿长到普通员工,都要明确其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露天矿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等。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在现场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各项作业安全、有序进行。现场管理人员应实时监控作业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制止,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露天矿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同时,确保设备完好,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生产现场、设备、作业人员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发生安全事故后,要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查处理。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露天矿安全生产管理需要从制度、人员、设施、设备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露天矿生产的顺利进行。2.1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组织架构:露天矿山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层级和岗位。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决策和监督,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监督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基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生产措施,对现场作业进行监督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包括安全生产决策、资源投入、隐患治理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投入、隐患排查治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等。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安全生产投入:确保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投入,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隐患排查治理: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发生事故后,及时报告并开展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吸取教训。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内部监督检查:由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门成立的监督检查机构负责。2.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及各类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详细规定露天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流程,包括设备操作、作业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范进行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要求企业对新员工、转岗员工及在职员工进行定期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包括现场检查、设备检查、隐患排查等,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规定发生安全事故时,必须及时上报,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确保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投入足够的安全资金,用于购买安全设备、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等。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与响应措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考核,对遵守安全规定、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事故的进行处罚。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以有效提高露天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导致重大事故的,要严肃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2.4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安全理念教育: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传授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包括矿山地质、采矿工艺、机械设备、电气安全、通风排水、爆破作业等方面的知识。安全技能教育: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避险措施。新员工培训:针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在岗员工培训: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更新其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能力。特殊岗位培训:对从事爆破、高空作业、电气作业等特殊岗位的员工进行专项安全技能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操作资格。现场培训:在矿山现场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让员工在实践中掌握安全技能。自学:鼓励员工通过阅读安全生产相关书籍、观看教育视频等方式进行自学。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事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3.露天矿安全生产条件矿山设计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象因素等,确保矿山设计的安全可靠性。矿山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矿山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如安全监测系统、防尘防毒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等,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矿山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检查制度等,并严格执行。矿山应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矿山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环境安全。矿山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调查处理等。矿山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准确地报告和调查处理各类事故,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矿山应遵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露天矿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3.1矿山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的岩石在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结构,如断层、褶皱等。了解矿山地质构造有助于预测和避免因构造活动导致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等。地层岩性:地层岩性是指矿山所在区域的岩石类型和地层结构。不同的地层岩性具有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矿床的开采难易程度和工程稳定性。矿体赋存条件:矿体赋存条件包括矿体的形态、产状、埋藏深度、厚度等。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露天矿的开采顺序、采剥工艺和设备选型。地下水:地下水是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因素。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流量、水质等,有助于预防水患,确保矿山安全。地质灾害:露天矿山可能面临多种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了解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了解矿山地质条件的重要手段。通过地质勘探,可以获得矿体的详细资料,为矿山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地质测量:地质测量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通过对矿山地质条件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矿山地质条件是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了解和掌握矿山地质条件,对预防事故、保障矿山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始终将地质条件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严格按照地质条件进行开采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3.2矿山地形地貌地形分析:矿山地形直接影响露天矿的开拓方式和生产布局。地形平缓的区域有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和作业,而地形崎岖的区域则需要更多的工程措施来保证生产安全。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决定了矿床的赋存状态、矿体的形态和产状,以及岩层的稳定性和地下水情况。在露天采矿过程中,地质构造的分析有助于预测和防范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地面下沉等。山地:山地露天矿地形复杂,坡度大,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在规划矿山开采时,应充分考虑地形的稳定性,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丘陵:丘陵地形相对平缓,适合大规模露天采矿。但丘陵地区也可能存在局部地质灾害,需进行详细的地形测绘和稳定性评估。平原:平原地区地形开阔,有利于露天矿的开采和运输。但平原地区可能存在地下水丰富的问题,需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露天边坡稳定性:地形地貌对露天边坡的稳定性有直接影响。不稳定的地形可能导致边坡滑坡、崩塌等事故。水文地质条件:矿山地形地貌决定了地下水分布和流向,对露天矿排水和地下水位控制有重要影响。通风与气象:地形地貌会影响露天矿的通风条件和气象变化,进而影响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在进行露天矿安全生产工作时,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矿山地形地貌特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露天矿的安全生产。3.3矿山气象条件气温:气温是影响露天矿作业的重要因素。高温天气可能导致工人中暑、脱水,影响工作效率和健康。因此,在高温天气下,应采取适当的防暑降温措施,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充足的饮水和休息设施等。湿度:湿度对露天矿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工人舒适度和设备性能上。高湿度环境可能导致设备腐蚀加快,同时影响工人的体能和耐力。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应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风力:风力对露天矿安全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作业现场的影响。强风可能导致物料抛洒、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因此,应根据风力情况调整作业方案,必要时暂停高空作业和易燃物料的搬运。降水:降水对露天矿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道路通行和设备运行。大雨可能导致道路泥泞,增加车辆和设备行驶的难度;同时,降水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降水天气下,应加强道路和边坡的巡查,确保安全通行。能见度:能见度是影响露天矿高空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低能见度可能导致作业人员视线受阻,增加事故风险。因此,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应暂停高空作业,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特殊气象:特殊气象如雷暴、冰雹、沙尘暴等,对露天矿作业具有极大威胁。这些气象条件下,应立即停止户外作业,确保人员安全,并对可能受影响的设备进行防护。矿山气象条件对露天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矿企应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3.4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地下水是露天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地下水的分布、类型、流动规律以及与矿体的关系,对于防止地下水涌出、确保采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包括:地下水类型:包括潜水、承压水、裂隙水等,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对矿山的影响不同。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分析地下水的来源、流向和汇流区域,有助于预测和控制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地下水与矿体的关系:了解地下水在矿体中的流动路径、富集区和涌出点,对于制定排水方案和预防水害至关重要。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对露天矿山的稳定性有直接影响。了解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包括断层、褶皱、节理等,有助于评估矿山的稳定性,预防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露天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多种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对这些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灾害风险。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露天矿山的开采方式和安全生产有重要影响。了解地形地貌特征,如山体高向等,有助于合理规划开采方案,避免因地形地貌原因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地质灾害监测:对露天矿山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灾害。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水动态监测:实时监测地下水水位、流量、水质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地质灾害预警:根据监测数据,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警,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矿山水文地质条件是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矿山企业应充分了解和掌握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4.露天矿安全生产技术地质灾害预测预报:通过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遥感等技术手段,对露天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构造监测:利用地质雷达、地震波探测等技术,实时监测露天矿地质构造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边坡稳定性分析:采用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估,确保边坡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边坡加固技术:根据边坡地质条件和稳定性分析结果,采取锚杆、锚索、排水、削坡等方法,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开采工艺优化:通过优化爆破、铲装、运输等开采工艺,减少爆破振动、粉尘污染等安全隐患。机械化作业:推广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操作风险。通风系统设计: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确保矿区内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国家标准。防尘措施:采用湿式作业、洒水降尘、防尘网、防尘剂等措施,降低粉尘对矿工健康的影响。安全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网络,对露天矿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边坡位移、岩体应力、有害气体浓度等。安全监控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安全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露天矿安全生产的远程监控和管理。4.1矿山开采技术开采方法:露天矿山开采方法主要有台阶式、爆破台阶式和连续开采三种。台阶式开采是最常见的开采方式,适用于缓倾斜和中等倾斜的矿床;爆破台阶式开采适用于陡峭的矿床,可以提高开采效率;连续开采则是利用大型机械连续作业,适用于大型露天矿山。爆破技术:爆破是露天矿山开采的主要工艺环节,其安全性和合理性对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爆破技术包括爆破设计、爆破材料和爆破施工等方面。爆破设计要确保爆破效果,同时避免对周边环境和设施的影响;爆破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国家规定,确保爆破效果和安全性;爆破施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开采设备:露天矿山开采设备包括挖掘机、自卸车、运输车辆等。设备的选型和配置应与矿床特点、开采规模和生产能力相适应。同时,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也是保证开采安全的重要环节。安全监测与监控:矿山开采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安全监测与监控系统,对采场稳定性、边坡稳定性、通风条件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采取合理的开采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矿山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采用数字化矿山、自动化开采、智能监测等技术,以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矿山开采技术是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的基础,需要从设计、施工、设备、监测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4.2爆破技术爆破技术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瞬间将岩石破碎成所需块度的过程。炸药爆炸后,会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这些气体迅速膨胀,对周围岩石产生冲击波和地震波,从而实现岩石的破碎。浅孔爆破:适用于小规模的开采和岩石破碎,孔径较小,深度一般在13米。深孔爆破:适用于大型露天矿山的开采,孔径较大,深度一般在510米。预裂爆破:在开采前沿进行,目的是为了减小岩石的破碎程度,降低后续爆破的震动和飞石。采装爆破:在采装作业中,对已经爆破的矿石进行进一步破碎,以便于装车运输。爆破孔距:指爆破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岩石性质、爆破要求等因素确定。爆破药量:指爆破孔中装填的炸药量,应根据岩石性质、爆破孔深、孔距等因素确定。爆破作业必须遵循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4.3通风技术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设计应根据矿山的地质条件、生产规模、矿石性质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通风效果良好。通风系统应包括主通风井、副通风井、通风巷道、通风井口等组成部分。通风方式:露天矿的通风方式主要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自然通风利用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温差产生的风压,机械通风则通过风机强制通风。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对保证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风量与风速:通风系统应保证有足够的风量,以满足矿山生产对新鲜空气的需求。风速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确定,通常要求在至米秒之间。有害气体监测:通风系统应配备有害气体监测设备,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实时监测矿内有害气体浓度,确保其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浓度。通风构筑物:通风构筑物包括通风井口、风硐、风桥等,它们是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物的设计和施工应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通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通风设备如风机、通风管道等需要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同时,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应急通风: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通风系统,迅速排除有害气体,防止事故扩大。通风技术是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矿山企业应重视通风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确保矿内空气环境安全,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4.4采场安全管理技术建立健全的采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监测、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规定。对采场内的粉尘、噪声、振动等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对采场内的水患、滑坡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建立事故预防机制,对采场内的潜在危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事故进行及时、全面的调查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建立安全奖励机制,对在安全生产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局面。4.5机械设备安全防护技术安全门:在危险区域入口设置安全门,确保在设备运行时人员不能进入。在机械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注意安全。定期对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尘口罩等,以减少机械伤害和粉尘吸入的风险。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操作培训,使其了解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操作规程。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考核,确保其能够熟练、安全地操作机械设备。5.露天矿安全生产隐患及预防边坡稳定性问题:露天矿边坡长期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滑坡、塌方等事故。机械设备故障:机械设备老化、维护不当或操作失误,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爆破作业风险:爆破作业过程中,若操作不规范或炸药质量不合格,可能引发爆炸事故。环境污染:露天矿开采过程中,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粉尘、噪音、废水等环境污染问题。职工劳动安全:露天矿作业环境恶劣,职工易受高温、高空、重物等危害。加强边坡监测:定期对边坡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确保边坡稳定。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机械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规范爆破作业:严格遵守爆破作业规程,选用合格炸药,确保爆破作业安全。采取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对粉尘、噪音、废水等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技能培训,确保职工在恶劣环境中能够正确应对各种安全风险。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5.1露天矿常见安全隐患地质灾害: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边坡失稳、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严重时甚至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井喷事故: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若油气层破裂,可能发生井喷事故。井喷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爆破事故:爆破作业是露天矿开采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爆破参数设置不当、爆破器材质量不合格、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容易引发爆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机械伤害:露天矿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如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在操作过程中,若忽视安全操作规程,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火灾爆炸: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如瓦斯、煤尘等。若通风不良、防火措施不到位,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高处坠落:露天矿开采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在高处进行作业,如挖掘、焊接等。若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交通安全:露天矿开采区域面积大,交通运输繁忙。若交通安全管理不善,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电气事故:露天矿电气设备众多,若电气设施老化、维护保养不及时,容易引发触电、短路等电气事故。5.2隐患排查与治理建立隐患排查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明确隐患排查的范围、内容、方法和频率。排查工作应覆盖矿山生产、施工、维修等各个环节。开展定期检查:定期对矿山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日常巡查和专业检查。日常巡查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专业检查由专业人员或第三方机构进行。全面排查隐患:隐患排查应全面覆盖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建立隐患台账: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隐患的描述、部位、原因、整改措施和责任人等,建立隐患台账,以便跟踪整改情况。落实整改措施: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措施、期限和资金投入。整改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治理效果验证:整改完成后,应由相关人员对治理效果进行验证,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消除或控制。持续改进: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应持续进行,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安全生产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和改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5.3预防性安全措施安全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包括矿山安全生产法规、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设备维护与检查:确保矿山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于老旧设备,应制定淘汰计划,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事故。环境监测:对矿山作业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空气质量、噪声、振动、粉尘、温度、湿度等,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风险辨识与评估:对矿山作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辨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个人防护: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防噪音耳塞、防毒面具等,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安全第一”的理念,使安全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有序。安全监督与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监督体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安全记录与报告:做好安全生产记录,对事故、险情等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6.露天矿事故应急处理事故报告: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矿长或值班领导报告,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伤员救治:对伤员进行初步急救,如止血、固定骨折、心肺复苏等,并迅速将伤员送往医院。人员疏散:根据事故情况,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确保人员生命安全。警戒隔离: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初步调查:在确保现场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事故原因和损失情况。详细调查: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安全隐患,为事故处理和预防提供依据。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制定事故处理方案,包括赔偿、恢复生产等。恢复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生产,降低事故对生产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对事故原因、处理过程和恢复生产等方面进行总结,为今后类似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借鉴。完善应急预案: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应急响应能力。6.1事故应急处理原则以人为本:事故应急处理的首要任务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在任何情况下,救援行动都应以人的生命安全为最高优先级。快速反应: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迅速到位,进行事故调查和现场处理。统一指挥: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统一协调各部门和救援力量的行动,确保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科学决策: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科学评估事故风险,采取合理的救援措施,避免盲目行动导致次生灾害。信息畅通:确保事故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向员工、家属和社会公布相关信息,避免恐慌和谣言的传播。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及社会资源,包括救援队伍、医疗救护、设备物资等,形成救援合力。现场保护:对事故现场进行有效隔离,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同时保护现场证据,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事故应急处理和调查处理。总结经验:事故处理后,应进行全面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6.2事故应急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应涵盖露天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并与其他应急预案相协调。快速反应:应急预案应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安全高效:应急预案应确保在事故应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应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便于事故应急人员理解和执行。事故风险分析:对露天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风险分析,明确事故类型、可能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应急组织机构:设立事故应急指挥部,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事故应急工作的有序进行。应急响应程序:制定事故应急响应程序,明确事故发生时的报警、疏散、救援、医疗救护等环节。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确保事故应急过程中物资和装备的供应。事故信息报告:明确事故信息报告的程序和内容,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准确地报告相关信息。应急响应终止:制定应急响应终止条件,明确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响应的终止程序。演练目的: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演练内容:根据露天矿生产特点和事故风险,制定相应的演练方案,包括应急响应程序、疏散路线、救援措施等。演练实施:按照演练方案,组织开展实战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根据露天矿生产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等变化,及时修订应急预案。6.3事故应急响应程序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故蔓延,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报告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同时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性质、规模和影响,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明确各成员职责。事故应急指挥部应迅速召开应急会议,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救援方案,并组织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救援队伍应按照救援方案,迅速到达事故现场,进行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和现场清理等工作。在救援过程中,要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严格按照救援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责任。事故调查组应全面收集事故现场、相关人员、相关设备等信息,形成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发生后,单位应按照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根据需要发布事故信息。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6.4事故现场救护迅速报警: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向矿山救护中心报警,报告事故的性质、地点、伤亡情况等信息。紧急撤离:确保所有非事故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伤员识别:首先对伤员进行快速评估,判断伤员的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心肺复苏:如伤员意识丧失、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固定与搬运: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避免移动造成二次伤害;对重伤员进行适当的搬运,避免加重伤情。排险:对可能引发二次事故的隐患进行排除,如切断电源、封闭危险区域等。紧急救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如心脏复苏、伤口处理等。转移伤员:将伤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并联系专业医疗救护机构进行后续治疗。记录与报告:对事故现场救护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救护措施、伤员状况、救援人员等,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心理疏导:对事故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7.露天矿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矿山土地复垦:露天矿山开采后,应进行土地复垦工作,恢复植被,减少土地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矿山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确保矿山废水达标排放,废气排放符合国家规定,固体废弃物妥善处理。生态修复:针对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恢复矿山周边生态环境。噪音控制:降低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确保周边居民生活、工作不受影响。防尘降尘:采取措施控制矿山扬尘,如洒水降尘、覆盖裸露地表等,降低空气污染。职业病防治:加强对矿山职工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职业病发病率。安全生产培训:定期对矿山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个人防护:为矿山职工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噪音耳塞、防辐射眼镜等,确保职工在恶劣环境下作业时的安全。健康检查:定期对矿山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职业病,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应急预案:制定矿山事故应急预案,提高矿山职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降低事故损失。露天矿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山企业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矿山环境保护和职工职业健康。7.1环境保护措施水土保持: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如植树造林、设置草皮、修建排水沟等,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地表植被。尾矿处理:尾矿是矿山开采后的废弃物,应建设规范的尾矿库进行储存,确保尾矿库的安全稳定,防止尾矿溢出污染周围水体和土壤。废水处理: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进行严格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粉尘控制:采取洒水降尘、设置雾炮机、封闭式输送系统等措施,减少粉尘排放,降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噪声控制:矿山设备运行会产生噪声,应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如设置隔音屏障、选用低噪声设备等,降低噪声污染。生态修复:在矿山开采结束后,应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恢复矿山周边的自然环境,包括土壤复垦、植被重建等。环境监测:定期对矿山周边的水质、土壤、空气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法律法规遵守: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确保矿山生产活动符合环保要求。7.2职业健康监测监测对象:所有在露天矿山从事接触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等有害因素工作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爆破作业人员、装载运输人员、采矿作业人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包括粉尘浓度、噪声强度、有害气体浓度等,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健康体检: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职业性健康检查等,全面评估员工的健康状况。对于接触有害因素的员工,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一般每年至少一次。对于新入职员工,应在入职前进行健康检查,确认其健康状况适合从事相关工作。对于有职业病症状的员工,应立即进行健康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包括调整工作岗位、进行治疗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对检查发现的职业病,应按照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规定进行诊断、治疗和管理。宣传教育: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其了解职业健康监测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监测工作中。7.3职业病防治职业病危害识别:矿山企业应首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包括粉尘、噪声、振动、高温、高湿、辐射等。工程技术措施: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设备更新、改善通风条件等,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个人防护措施:为职工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