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流动中国:人享其行客运新变化_第1页
交通运输-流动中国:人享其行客运新变化_第2页
交通运输-流动中国:人享其行客运新变化_第3页
交通运输-流动中国:人享其行客运新变化_第4页
交通运输-流动中国:人享其行客运新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增持(华泰研究华泰研究研究员SACNo.S0570516110001SFCNo.BCG366研究员SACNo.S0570518090003SFCNo.BIX840研究员SACNo.S0570519090001SFCNo.BQK283联系人SACNo.S0570124070117shenxiaofeng@+(86)2128972088linxiaying@+(86)1063211166huangfanyang@+(86)2128972228gengdailin@+(86)2128972228行业走势图交通运输沪深300(%)10 (5)(12)Oct-23Feb-24Jun-24Oct-24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重点推荐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交通出行在走出疫情后也出现了新变化。总体而言,出行总需求增速放缓,市场由增量竞争逐步转向存量竞争阶段。追求舒适和快捷是永恒的出行主题,不过有三点重要变化:1)人口:我国处于婴儿潮退休高峰期,银发族出游需求或大幅增长,使交通出行淡季不淡;2)闲暇时间:休假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可能创造更多出行机会;3)出行偏好:居民消费追求“性价比”,可能引起出行半径边际缩小,中短途交通或更加受益。展望下个十年,综合人口因素和消费习惯变化,我们认为航空、高铁、私家车为增长亮点,推荐春秋航空、招商公路、京沪高铁。需求(收入/人口/闲暇/偏好)与供给(基础设施升级)相互成就在长期视角下,我们认为需求侧(收入/财富、人口、闲暇时间、出行偏好)是影响出行市场的关键变量。经济与就业前景通过财富与收入效应影响出行总量。人口结构方面,有钱有闲、拥抱自然、偏爱特色体验和服务是银发族出行的主流;高频次、性价比、强个性化是年轻一代出行的最大特点。休假制度保障力度也影响居民总体出行意愿。不过,供给侧(高铁成网并提速、电车出行成本较低、辅助驾驶技术走向成熟)也与需求侧相互成就。回顾过往,出行整体稳步增长,结构有所分化股票名称春秋航空招商公路京沪高铁股票代码601021CH001965CH601816CH(当地币种)73.5013.007.44投资评级买入买入买入伴随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运输工具的升级,人口流动频率和出行半径不断提升,我国出行周转量(不含私家车)在2009年至2019年整体稳步增长,复合增速为3.9%。其中铁路股票名称春秋航空招商公路京沪高铁股票代码601021CH001965CH601816CH(当地币种)73.5013.007.44投资评级买入买入买入结构亮点为航空、高铁、私家车、地铁、共享出行资料来源:华泰研究预测民航在供给端机队扩张迅速,为民航出行份额增长提供保障,并且我国航司为培育民航需求,票价持续下降,并获得了良好效果。“八纵八横”高铁网陆续建成,提升高铁通达性与时效。高铁在中短距离(150-800公里)分流航空、巴士客运量,同时普铁客流转入高铁也助推了高铁客运量高增长。伴随小轿车保有量增长,自驾出行更为普及,分流了营运巴士客流。市内交通方面,轨道交通因通达性提升而成为增长亮点,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则对公共交通产生分流,公共汽车出行量呈下降趋势。在上述出行方式中,考虑盈利能力后,我们认为廉价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更具备投资价值。资料来源:华泰研究预测海外观察:地狭人稠(日本)与地广人稀(美国)成就不同交通格局我国兼具地狭人稠(中东部)与地广人稀(西部)特征。日本国土面积较小但人口稠密、高速公路网络持续大力建设、乘用车保有量维持一定速度增长,使得铁路与公路出行更有优势,而航空出行周转量绝对值和份额低位波动。美国公路出行占据明显优势,航空出行是有效补充。这主要因为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较高,叠加较为完善的公路网,造成公路出行成为首选;其次东西沿海之间的往来距离较远,航空更为适合,且美国机场及机队等基础设施较为成熟,得以支撑较为频繁的民航出行;另外美国客运铁路网络并不发达,且整体时速较慢,在美国居民日常出行方式中占比较低。风险提示:出行需求增长低于预期,出行相关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超预期,大范围流行病爆发。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投资摘要 4中国综述:人口/时间/出行偏好演变,看好航空、高铁、私家车 5疫后客运周转量逐步修复,铁路/民航出行占比持续增加 5民航、私家车相对GDP增速乘数高于铁路 6第二波婴儿潮退休,银发出行值得关注 72030展望:总需求乘数或下降,增长排序或为民航>高铁>私家车 7民航:出行重要性快速提升 9高铁:线网进一步扩张加密,在中短途市场优势明显 12公路:私家车逐步普及,城际巴士转型退出 15市内交通:地铁创造新需求,共享出行重塑格局 18海外观察:多因素造就各自不同格局 20日本案例:铁路与公路更有优势 20日本三大高铁:低利率环境下超额收益显著 22美国案例:公路出行占比突出,航空出行重要补充 23美国三大航:2013-2019年需求稳健增长叠加竞争格局改善,股价表现优异 24投资建议 25春秋航空(601021CH,买入,目标价73.50元) 26招商公路(001965CH,买入,目标价13.00元) 26京沪高铁(601816CH,买入,目标价7.44元) 26风险提示 27图表1:我国总旅客周转量及其增速(2009-2024.1-8) 5图表2:我国出行方式客运量对比(2009-2024.1-8) 6图表3:我国出行方式周转量对比(2009-2024.1-8) 6图表4:民航/铁路周转量及客车保有量相对GDP增速乘数(2009-2019) 6图表5:中国出生人口数量 7图表6:民航周转量、高铁周转量、公路人员流动量预测 8图表7:我国民航供需增速及客座率(2009-2023) 9图表8:我国客运机队增速(2009-2023) 9图表9:我国三大航单位客公里收益(2009-2023) 10图表10:我国民航整体及分区域vs2019年同期恢复情况(2022.1-2024.8) 10图表11:我国国际航线各区域目的地vs2019年同期恢复程度 图表12:我国国际航线各区域目的地占比变化(2024.1-9vs2019) 图表13:我国高铁客运量快速增长(2009-2023) 12图表14:我国中长期高铁网规划图 12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图表15:近年来铁路投资主要聚焦于高铁建设,驱动高铁里程快速提升 13图表16:各类交通工具的平均运距与优势范围 13图表17:我国高铁客运量及周转量占比远高于营业里程占比(2008-2023年) 14图表18:我国铁路货运量及其增速(2008-2023年) 14图表19:我国汽车保有量与实际GDP的弹性系数仍在1倍左右 15图表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民用客车人均拥有量同步提升 15图表21:全国居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16图表22:在各交通方式的出行成本中,自驾游具有突出“性价比” 16图表23:民用大中型载客汽车拥有量呈下降趋势,公共汽车拥有量呈增长趋势 17图表24:营业性公路客运量口径多次变更,长周期数据可比性下降 17图表25:全国城市交通客运量变迁 18图表26:全国主要城市的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情况 18图表27: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与网约车总客运量的比重 19图表28:日本出行方式:周转量占比(1960-1987) 20图表29:日本出行方式:周转量(1960-1987) 20图表30:日本出行方式:周转量占比(1988-2009) 20图表31:日本出行方式:周转量(1988-2009) 20图表32:日本出行方式:周转量占比(2010-2021) 21图表33:日本出行方式:周转量(2010-2021) 21图表34:日本乘用车保有量(1960-2023) 21图表35:日本三大高铁股价走势(相对期初涨幅) 22图表36:日本三大高铁营业收入 22图表37:日本三大高铁归母净利润 22图表38:日本十年期国债基准收益率 23图表39:美国各出行方式周转量及整体增速(1990-2019) 23图表40:美国各出行方式周转量占比(1990-2019) 24图表41:美国客运铁路线示意图 24图表42:美国三大航股价走势(相对于期初涨幅) 25图表43:美国三大航收益水平 25图表44:美国三大航归母净利润 25图表45:交运覆盖公司一览表 26图表46:重点推荐公司一览表 26图表47:重点推荐公司最新观点 27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我国居民出行方式主要以营运巴士、铁路、航空、自驾为主。本篇报告通过回顾历史及参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试图探讨我国近十余年居民出行的方式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对今后各种方式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从整体变迁趋势来看,铁路/民航占比持续增加,营运巴士占比下降。这主要由于需求端居民收入改善带动需求增长,叠加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不断修建,推动居民出行绝对量的增长和出行半径的扩大,另外消费升级趋势下,居民出行更加追求舒适和快捷。具体而言,民航出行高速发展,首先在供给端我国航司积极扩张机队,为民航出行份额增长提供保障,并且航司为培育民航需求,票价持续下降,并获得了良好效果。铁路周转量占比稳步提升,主要由于高铁线路网进一步扩张加密,提升通达性与时速,在中短距离(150-800公里)分流航空、巴士客运量。另外伴随小轿车保有量持续提升,自驾出行更为普及,造成了营运巴士的替代。同时我们回顾了民航、铁路、私家车增长与我国GDP增速的关系,其中民航、私家车相对GDP增速乘数高于铁路。市内交通方面,网约车与共享单车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等通勤问题,也在加速重塑城市交通格局。往后展望,我们认为整体变迁趋势难以逆转,但经济增速相对之前有所放缓,或使得出行边际频次减少、出行半径缩小,且居民更加追求性价比。综合考虑时间成本的因素,传统出行方式占比大概率继续下降(营运巴士/普铁/公交车性价比高的出行方式或更受青睐(航空/高铁/自驾)。推荐春秋航空(低成本航空商业模式,业绩更为稳健,中长期伴随我国低成本航空渗透,公司仍具成长性招商公路(高速公路龙头,股息具备吸引力京沪高铁(时效、价格、通达性等“性价比”突出,同时高铁提速、产品升级、远期提价仍本篇报告与市场其余报告的不同,在于本篇报告涉及面较为综合,囊括了居民主要的出行方式,并尝试进行了相互之间的比较,并非割裂看待某种单一的出行方式,进而探讨并展望出行结构之后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将出行方式进一步细分,结合长期人口结构的变化、不同族群出行偏好,中长期更加看好细分的低成本航空和高铁的成长,而非整个航空和铁路板块。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我们认为在疫情影响已消退的今天,结合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居民出行习惯存在结构性永久改变,并反作用于各类运输工具的市场竞争结构。随着居民收入改善带动需求增长(绝对量的增长和出行半径的扩大)和消费升级(更快速及更舒适铁路与民航在交通出行中的占比持续上升,而营运巴士则因私家车普及和网约车兴起导致占比逐年下滑。总体而言,由于经济仍维持增长结合城镇化趋势,总周转量有望于今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重回增长区间。由于民众对商务、旅游等长途出行的偏好逐渐修复,且对出行的品质与时效性有一定要求,出行方式变化大趋势仍以偏好民航、私家车和高铁为主。(亿人公里)总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速(右轴)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140120100806040200(20)(40)(6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泰研究至于城市内部的通勤,网约车与共享单车等共享出行模式的出现,一方面契合后疫情时代减少拥挤人群接触的观念,另一方面则兼具经济性、时效性与机动性,对传统公共交通系统形成了一定挑战。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出行方式变迁趋势将长期持续。但经济增长放缓也可能促使消费者缩减开支,如出行频次减少、出行半径缩小、极致性价比偏好提升,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综合考虑通行时间、成本因素,传统出行方式如巴士与普铁占比或将进一步减少,而鉴于高速公路收费政策优惠、电车成本更低及共享出行模式的兴起,自驾、高铁及低成本航空或将因性价比优势而更受欢迎。从我国出行周转量来看,2009年至2019年整体稳步增长。伴随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运输工具的升级,人口流动频率和出行半径不断提升,推动周转量稳步增长,2009-2019年复合增速为3.9%。其中铁路与航空出行占比有所提升,民航占比增长更快,营运巴士占比不断下滑。2009年铁路客运量/周转量占比为9.7%/40.6%,2019年上升至21.1%/41.7%;民航2009年客运量/周转量占比为1.5%/17.4%,2019年上升至3.8%/33.2%;而营运巴士2009年客运量/周转量分别占比88.8%/42.0%,2019年分别下降至75.1%/25.1%。我们认为随着运输技术的迭代提升,营运巴士舒适性、效率性、经济性均下降,另外居民乘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居民出行时偏向选择民航、铁路(时效性)或自驾(私密性)。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2024年总体周转量有望超越疫情前水平。2020年至2023年受疫情影响,出行客运量与周转量均出现明显下跌。2023年由于处于管控政策放松初期出行活跃度恢复有所滞后,客运量与周转量与2019年相比仍有差距,2023年的客运量/周转量总量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52%/81%。展望2024全年,虽然营运巴士受到私家车替代影响,但铁路与民航有望相比2019年水平提升,带动整体周转量超越2019年水平。2024年前八月,整体/营运巴士/铁路/民航累计旅客周转量分别为2019年同期的96%/57%/109%/110%。铁路(亿人铁路(亿人)250200150100500200920122015201820212024.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亿人公里)铁路营运巴士民航(亿人公里)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200920122015201820212024.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民航旅客周转量、铁路旅客周转量、汽车保有量增速与实际GDP增速呈现相关关系。经济增长需要公商务往来,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也会驱动旅游等出行需求,历史来看宏观经济GDP增速与出行相关增速具备相关性。民航和私家车受经济增长推动更为明显,乘数效应更高。2009-2019年载客汽车/民航/铁路乘数均值分别为2.2/1.8/1.7,私家车保有量和民航需求增速明显快于铁路,这或由于:1)我国铁路相对更为成熟,已过快速发展阶段;2)我国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门槛后,居民对出行体验激发更高要求,长距离出行航空更加方便快捷,短距离出行自驾灵活性更高,使得民航需求和私家车保有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3)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及航司开拓境外航点,我国国际航线需求激增。——民航周转量增速/GDP增速——铁路周转量增速/GDP增速客车保有量增速/实际GDP增速3.02.32.12.01.81.82.01.61.6——1.6 1.11.00.3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7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三次“婴儿潮”,分别发生在1950-1958年、1962-1975年、1981-1997年。我国处于第二波婴儿潮人口的退休高峰期,银发出游需求有望大幅增长。闲暇时间是旅游的前提条件,社会对休假制度的保障可能创造更多出行机会。(万人)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19491953195719611965196919731977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有钱有闲、拥抱自然、偏爱特色体验和服务是银发出行的主流。目前阶段,银发出行的消费主力是高线城市的少数老年群体。携程平台数据显示,银发人群主要来源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成都、杭州、重庆、西安、南京、天津等新一线城市,两者分别占比27%、26%。这部分银发人群消费能力高、对旅行体验要求高,在线旅游人均消费金额高于整体三成,购买出行附加产品(包括接送机、快速安监、休息室)的占比高于整体。从旅行地点来看,银发群体偏好名山大川与特色体验,例如九寨沟、梵净山、武当山、三清山、灵山大佛、德天跨国瀑布等。但广大非一线城市的银发群体出行潜力也在释放,这部分银发人群同样偏好非一线城市,自驾到附近的特色景点是常见游玩方式,携程数据显示约有26%的县域城市老人最近一次出游选择了短途自驾游。除此之外,邮轮和包车也受到欢迎,携程平台上,2024年1-9月银发人群邮轮订单同比增长280%,显著高于整体增速;24年1-9月银发人群包车游占整体订单的两成。(数据来源:携程、QuestMobile)高频次、性价比、强个性化是年轻人出行的最大特点。充分体验人生与及时行乐思维在年轻一代中体现的更为明显,而旅游成为年轻人脱离现实、追求个人体验的重要方式,马蜂窝调查显示每年出游3次以上年轻人超过41%。虽然出行频次变高,但出行半径缩短、出行花费降低是主流,“特种兵”是2023年小红书旅行年旅行报告的三大关键词之一,年轻人倾向于通过选择票价更低的路线、提前预定等节省成本。个性化则体现在旅行目的地更为分散、游玩方式更加多元。对自由时间、小众体验、和“出片”的需求使得年轻人越来越偏好自驾出行,新能源车越来越低的出行成本和发达的路网也支撑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对年轻人来说,去哪里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走出去、体验不一样的世界。未来高速公路、高铁、民航的通达性预计继续提升。国铁集团2020年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描绘了中国铁路至2035年的发展蓝图。根据《规划纲要》,到2035年,我国高铁网约7万公里(较2023年末增长约55%5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高铁通达。民航局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预计,2025年中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70个,较2020年增加约30个;2025年运输机场跑道数量达到305条,较2020年增加约40条;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预计从2020年的68%提升至2025年的80%。国务院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预计,2025年公路建成里程突破19万公里,较2020年的16.1万公里提升18%。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8考虑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突破66%、人口发展形势已发生新变化,若未来实际GDP增速放缓(参考IMF预测我们预计出行需求乘数也将下降。2015-2019年载客汽车保有量/民航旅客周转量/铁路旅客周转量与实际GDP的弹性系数均值分别为1.9/1.9/0.7,我们预计2025-3030年上述乘数将降低至1.0/1.5/0.6。根据我们的测算,民航周转量、高铁周转量、公路人员流动量的2025-2030年CAGR预计达到5.5%、4.5%、3.7%。各交通方式中,民航客流增长潜力最大,主要与当前渗透率较低有关。民航局2023年发布的《关于首次乘机旅客服务便利化的指导意见》显示,我国乘坐过飞机出行的人数仅为3亿多。根据《指导意见》,民航局力争“十四五”末期实现我国乘坐过飞机的航空人口达到4亿以上。虽然疫情前铁路总客流弹性系数就已低于1倍,但考虑高铁替代普铁仍有提升空间,我们预计2025-3030年高铁客流增速或高于GDP增速。公路方面,我们预计2025-3030年公路人员流动量增速与GDP增速相近。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实际GDP同比民航周转量同比民航vsGDP弹性系数铁路周转量同比铁路vsGDP弹性系数高铁周转量同比高铁占铁路周转量比重民用载客汽车拥有量同比客车保有量vsGDP弹性系数公路人员流动量同比公路人员流动量vs客车保有量弹性系数7.013.5 7.0 26.643.713.56.0 9.3 4.0 0.712.752.76.0 9.3 4.0 0.712.752.7 9.32.2-46.1 na-43.8 na-37.558.6 7.5163.4 na123.9 na124.266.8 6.1 26.14.824.55.08 7.51.55 9.167.8 5.31.11 5.41.014.5 7.71.72 3.10.70 5.469.3 4.81.06 5.01.054.1 6.21.50 2.80.67 5.070.8 4.21.02 4.41.053.6 5.31.47 2.30.65 4.572.3 3.50.98 3.71.053.4 4.81.44 2.10.62 4.273.8 3.20.94 3.31.053.3 4.61.41 2.00.59 4.075.3 3.00.90 3.11.053.1 4.31.38 0.57 3.876.8 2.70.87 2.81.058.5 3.5 na15.7 na25.263.4 7.70.98.5 3.5 na15.7 na25.263.4 7.70.9注:实际GDP同比参考IMF预测,弹性系数为华泰估算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预测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92009-2019年,我国民航业供需两端均高速增长。供给端航司规模快速扩张,为民航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伴随我国宏观经济及居民收入水平不断进步,民航作为较为高端的出行方式重要性持续提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且票价逐步更为亲民,需求培育逐渐成效。2009-2019年,供给与需求的复合增速分别达12.5%和13.6%,推动行业高速增长,客座率也从76.3%稳步上升至83.2%。供给端,2019年以前我国航司积极扩张机队,为民航出行份额增长提供保障。2009年至2019年,国内客运机队数量从1341架大幅增加到3645架,复合增速达到10.7%。同时航司的航线网络不断拓展,航点持续增加,为民航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和必要的基础条件。需求端,2009-2019年航司为培育市场需求,票价持续下降,并获得了良好效果。航司积极引进飞机、消化运力,新开拓的低线市场需求需要时间培育,同时国内成熟优质航线存在票价上限,使得收益水平整体持续受到压制,不过这也刺激了整体需求的增长。民航单位客公里收益从2011年的0.67元/客公里下降至2019年的0.50元/客公里,降幅达到25%。民航出行逐渐下沉,促使旅客选择民航出行的比例增加。25%20%15%10%5%0%客座率(右轴)——RPKyoy(左轴)——ASKyoy85%83%81%79%77%75%73%71%69%67%65%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资料来源:中国民航局,华泰研究客运飞机客运飞机——yoy(右轴)(%)3942401311.210.710.031482818252722592048184116734.81341r2.2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8642011.911.511.7347910.512.412.7364538563717151110.32.0资料来源:中国民航局,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0(元/客公里)0.800.750.700.680.700.640.620.650.620.670.660.600.670.660.620.630.580.580.630.580.580.570.550.550.540.550.550.550.540.540.600.600.540.540.600.600.590.530.590.590.530.590.570.510.570.540.490.530.540.490.530.540.470.430.540.470.430.490.510.520.510.510.500.510.510.500.450.410.40 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0.20170.0.20202021202220230.40注:2020、2021、2022年国际线分别为0.86、1.71、2.09元/客公里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疫后需求快速恢复,区域市场节奏存在差异。2023年初我国民航开始进入恢复阶段,截至2024年8月已恢复至19年同期的119%。其中国内航线恢复更快,国际线受到目的地机场保障、航权时刻谈判等原因,恢复相对较缓。国内航线相较19年同期的恢复程度2023年1月即跳升至90%,截至2024年8月已恢复至131%;而国际航线相较19年同期的恢复程度2024年8月为87%,仍未完全恢复至19年同期水平。(%)整体国内航线国际航线地区航线(%)1401201008060402002022/012022/042022/072022/102023/012023/042023/072023/102024/012024/042024/07资料来源:中国民航局,华泰研究国际航线主要拖累在北美。进一步细看国际航线,主要区域恢复节奏有所分化。其中非洲恢复较快,截至2024年第41周(10月7-13日ASK口径已恢复至19年同期140%,另外中东、欧洲、亚太分别为99%、96%、81%,不过北美航线或由于航权时刻谈判等原因恢复较慢,仅为23%。各区域运力投入占比来看,ASK口径2024年1-9月相比2019年,除北美航线外,其余区域目的地航线占比均有所提高,其中亚太仍是我国国际航线最大市场,运力投放由49.2%提升至52.2%,欧洲占比提升增长最快,由23.3%提升至30.8%,而北美航线由20.2%下降至6.1%。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非洲亚太欧洲(%)中东北美洲1601401201008060402002023/012023/052023/092024/012024/052024/09资料来源:CAPA,华泰研究u非洲n亚太u欧洲u中东.北美洲6.1%3.5%7.4%1.9%20.2%5.3%49.2%30.8%52.2%30.8%23.3%注:外圈为2024.1-9月累计数据,内圈为2019年累计数据资料来源:CAPA,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2“八纵八横”高铁网逐步建成。2016年《中长期铁路规划》提出构建“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的规划,设计总规模约4.5万公里。结合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近年来铁路投资主要聚焦于高铁建设,高铁里程占铁路总里程的比重逐年提升,从2009年的3.2%提升至2023年的28.3%。截至2024年9月,“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里程已建成投产约80%,开工在建规模约15%(人民日报)。国铁集团董事长刘振芳表示,力争到2025年建成高铁时速与通达性提升促进客流增长。受益于:1)高铁线网通达性的增强;2)城市版图的扩张将高铁站纳入城市核心区范围;3)高频技术迭代提升高铁动车组的时效性与服务水准;4)接驳公共交通体系(如地铁、公交)的完善缩短了市内往返高铁站的时间,我国高铁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实现大幅增长。2009-2023年,我国铁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复合增速达到6.7%/4.3%。其中,高铁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占铁路总体比重从2009年的3.1%/2.1%提升至2022年的76%/67%(2023年数值尚未披露)。(亿人次)高铁客运量铁路总客运量(亿人次)高铁客运量铁路总客运量高铁客运量同比增速(右轴)45403530252050普铁客运量同比增速(右轴) 36 363337 36 242-555-543232723771-1-16-11-1-16-34-50-34-34-50-42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0150100500(50)(100)注:国家统计局尚未披露2023年高铁/普铁客运量,假设二者比例同比维持不变,则2023年高铁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的125%,普铁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的7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泰研究资料来源:《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3(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普铁营业里程(%)86420高铁里程同比增速(右轴)普铁里程同比增速(右轴)4942295412446-01-0321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60504030200(10)注:2009年、2010年高铁里程分别同比增长302%、9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泰研究高铁分流航空、巴士客运量。基于运行时速与出行便利性,高铁在150-800公里具备主导性竞争优势,并在800-1200公里与民航直接竞争;150公里以下为公路优势范围,1200公里以上为民航优势范围。考虑到:1)铁路进站与候车手续简化带来效率提升;2)铁路动车组持续更新换代提升旅途舒适性;3)差异化服务(如商务座及对应候车室)吸引高端商务出行客户;4)高铁4G和5G信号覆盖广且稳定,而飞机仅部分宽体配置Wi-Fi;5)铁路系统极高准点率,高铁对民航与巴士均有一定竞争优势。(公里)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2177 20001,538551344水运水运公路高铁普铁民航国内线注:国家统计局尚未披露2023年高铁/普铁数值,故采用2022年数值,其他交通方式采用2023年数值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普速列车客运量下滑,不仅受到高铁分流,还受到货运列车影响。居民追求更加舒适和快捷的旅行方式,相较于高铁,普速列车虽然价格低,但其时速较慢、舒适度也与动车组有明显差距。因此,当与既有普铁基本同线位的高铁开通后,普铁客流大幅分流至高铁。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新开通高铁线路的旅客周转量的50%来自普速铁路,15%来自公共汽车,20%来自民航,15%为新增客流。普速铁路亦承担货运列车通行功能。受大宗商品周期性、“公转铁”政策推动以及国铁货运增量计划的综合影响,全国铁路货运量从2016年的33.3亿吨增加至2023年的50.4亿吨,增幅达到51%。在此期间,普速铁路营业里程仅增长13%。基于国铁集团制定客货分离的原则,货运列车的大量开行也对普速铁路客运列车开行能力产生影响。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4(%)高铁旅客周转量占比高铁客运量占比高铁营业里程占比908070605040302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注:2023年尚未披露高铁客运量及周转量占比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泰研究(亿吨)同比增速(右轴)中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速(右轴)605060504030200-0.8-3.9-11.9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9.29.0-(%)50(5)(10)(15)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5居民收入增长与人口城镇化共同驱动购车需求释放。2009-202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复合增速达到11.6%。乘用车保有量与收入呈正相关趋势,参考发达国家情况,中国汽车保有量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目前,中国人均客车保有量约为207辆/千人(2023年长三角发达省份客车保有量已超过250辆/千人,中西部欠发达省份客车保有量约150~200辆/千人。发达国家中,美国乘用车与轻卡保有量达到770辆/千人(2021年德国、日本乘用车保有量分别为640辆/千人、490辆/千人(2023年)。(亿辆)(%)19.217.819.217.816.414.311.810.69.46.25.6r5.33.05.22.2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1H24汽车保有量汽车保有量同比增速(右轴)实际GDP同比增速(右轴)4.03.53.02.52.01.51.00.50.0 7.87.47.0 8.28.18.510.56.813.712.811.55.27.0252005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30025020015010050300250200150100500)0123456789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6300(台/辆)300250200150100500252250200150100500252私人交通工具电动助力车家用汽车摩托车移动电话空调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排油烟机256998905074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据易车研究院,自驾游有以下特征:1)同行人员以家庭成员为主,2023年孩子同行占比超60%,父母同行占比超30%;2)出游时间集中周末、小长假和大长假;3)出游天数集中2-3天和1天,2023年占比分别为41%和32%;4)出游半径集中50-100公里和101-200公里,2023年占比分别为27%和24%;5)游玩类型集中观光自驾和休闲自驾。从成本角度看,电车自驾游成本(0.21元/客公里)低于动车(0.31元/客公里)与高铁(0.5元/客公里)。油车成本(0.35元/客公里)略高于动车,但大幅低于高铁。特别在假期中,高铁一票难求,航空大幅涨价,自驾游“性价比”更加凸显。从时效角度看,自驾游速度较慢,休闲特征明显,出行半径较短,时效低于动车、高铁与航空。伴随私家车普及,网约车兴起,城际巴士客运量下滑。部分城际巴士线路转变为公交车模式,票价部分由财政补贴,公益属性增强。交通部在2013年、2015年、2023年修正营业性公路客运量口径,长周期历史数据可比性不强。民用大中型载客汽车拥有量减去公共汽车用有量的差值可能是更好的表征指标。自2011年达峰后,民用大中型载客汽车拥有量持续下降,2022年保有量仅为2011年的76%。伴随“村村通”工程推进,公共交通惠及广大农村,大量城乡公交线路开行班车,2022年公共汽车拥有量较2011年增长了55%。图表22:在各交通方式的出行成本中,自驾游具有突出“性价比”(元/客公里)0.60.30.60.00.500.500.470.350.310.250.21电车自驾公路巴士动车(D)油车自驾廉价航空高铁(G)全服务航空注:铁路票价参考12306网站数值;航空票价参考上市公司数值;自驾成本不计入车辆购置、养护、保险等固定成本,仅考虑出行边际成本,假设平均3人/车、过路费0.5元/车公里。考虑小型轿车每百公里油耗约6.8升,假设油价7.9元/升,测算油费0.54元/车公里;假设家用充电桩充电费用约0.63元/度电、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充电桩充电费用约1.5元/度电,周末自驾游电费取二者均值1.1元/度电,基于电动汽车每百公里耗电量约13度电,测算电费约0.14元/车公里资料来源:12306网站,公司公告,国家电网e充电APP,华泰研究测算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7300(万辆)民用大中型载客汽车拥有量公共汽电车拥有量300250200150100500274260250200150100500274260248232234233218209656769454770682632302302542522254241615356517071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注:民用载客汽车拥有量尚未披露2023年数值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亿人次)4003503002502001501005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注:2008-2012年统计范围是在公路上产生旅客运输量的所有民用载客汽车,包括公交车和出租车;2013年起统计范围不包括公交车和出租车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8轨道交通为市内公共交通增长亮点。地铁运营规模持续扩大。截止2024年9月,我国地铁、轻轨、市域快速轨道等大运量线路共273条,运营里程达到9743公里,较2009年末的999年达到282亿人次,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21%。地铁出行的时效与通达性优势显著,叠加私家车普及,对公交车需求产生分流。2023年公交车城市客运量较2019年仍有差距。(亿人次)出租车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800出租车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70060050040030020010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注:2023年起,城市交通客运量统计范围由原先36个中心城市扩大至全国,统计口径缩小至市内(含县城内)产生的客运量;2023年起,出租车客运量统计范围在巡游出租车的基础上首次纳入网约车。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华泰研究在自驾与公共交通的通勤取舍中,居民对自驾的偏好大幅提升。据百度地图《2023年中国城市交通报告》,2023年我国直辖市与主要省会城市的通勤高峰拥堵指数相比2019年多数明显上升。考虑2023年公共交通出行量大幅低于2019年,我们认为小客车市内出行量较2019年显著提升。2023年度2019年度通勤高峰2023年度通勤2023年度排名城市通勤高峰拥堵指数通勤高峰拥堵指数拥堵指数增长高峰实际速度(km/h)1北京2.1252.0404.2%24.262重庆1.9952.165-7.9%25.053广州1.9561.74412.2%28.404上海1.9281.73910.9%25.435武汉1.9271.71612.3%24.576长春1.9201.7778.0%24.777南京1.8001.7055.6%27.648西安1.7911.7303.5%27.079沈阳1.7911.6776.8%25.22兰州1.7451.54812.7%25.84济南1.7431.6843.5%28.30大连1.7361.6594.6%25.56杭州1.7181.6275.6%27.60哈尔滨1.7181.905-9.8%26.23乌鲁木齐1.7081.51712.6%30.65成都1.7081.6106.1%32.53石家庄1.6901.5936.1%29.42长沙1.6861.687-0.1%28.86天津1.6821.6124.3%26.2520秦皇岛1.6621.6461.0%26.64资料来源:百度地图中国城市交通报告,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9共享出行从新兴走向成熟。以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兼具绿色环保、机动性、时效性以及经济性等优势。直观来看,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在扩大出行市场总需求的同时,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分流作用明显。2022年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与网约车总客运量的比重达到41%,我们根据2023年网约车订单量以及出租车客运量测算,估算2023年渗透率为43.5%。从渗透率看,2018年后网约车市场已较为成熟。共享单车也已跨过早期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以北京为例,2019-2023年共享单车骑行量达到5.2亿人次、6.9亿人次、9.5亿人次、9.68亿人次、10.88亿人次,复合增长率为20%;2023年下半年共享单车日均周转率达到3.56次(北京市交通委)。(%)504543.540.534.136.54040.534.136.5 36.33530 36.3353030.1259.5209.516.616.65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华泰研究估算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01960年至1987年,日本公路增势迅猛,铁路增长缓慢。这期间国土交通省公布的公路周转量数据尚不包含自用轻卡车与自用货车。即便如此,公路的周转量在近30年间翻了几乎十倍,由最初的555.31亿人次*公里(22.8%)增长至5407.32亿人次*公里(58.2%)。而铁路周转量虽然也有近一倍的增长,但增速远不及公路。航空客运在此期间逐渐进入主流运输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由0.3%增长至4.1%。总体上,1987年前,日本铁路由国铁运营,效率偏低且路网建设不够完善。日本战后重建聚焦于公路,结合人均乘用车保有量增长,公路周转量的增长远大于其它交通方式。100(%)u铁路a公路a航空a1009080706050403020019601961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资料来源:国土交通省,华泰研究铁路铁路公路航空水运1,000 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1960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资料来源:国土交通省,华泰研究1988年至2009年,国铁改革成功,守住份额,航空份额则稳中有升。这期间国土交通省公布的各项周转量数据最为全面,数据也最有参考价值。在这20年期间,铁路、公路、航空的周转量均有稳定增长,而彼此之间相对占据市场份额不变。1987年国铁民营化改革后效率有所提升,在整体运输市场增长的环境下,20年间份额基本维持在27%至29%不变。公路的份额同样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而航空的市场份额则一路稳健增长,由3.5%增长至5.5%。水运则进一步边缘化。总体上国铁改革顺利,使得绩效有所提升。高速公路网络持续大力建设,乘用车保有量仍维持一定速度增长。铁路与公路的竞争格局趋稳。航空业则向民营化、市场化逐步转变,崭露头角。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铁路a公路u航空a水运10090807060504030200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铁路a公路u航空a水运10090807060504030200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十亿人*公(十亿人*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资料来源:国土交通省,华泰研究资料来源:国土交通省,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12010年至2021年,铁路份额回暖,航空运输有所回落。这期间国土交通省放弃了对所有公路私人出行方式的统计(主要是私人巴士、私家车、自用轻卡车、自用货车)。故这一阶段公路出行的数据所揭示的意义不大。随着铁路技术迭代,舒适度提升以及其它JR公司做出的运营努力,铁路周转量的占比回到了增长区间,2010年至2019年周转量CAGR约1.12%。而航空的周转量绝对值和份额低位波动。2020年后的疫情对航空的打击更为致命,但利好铁路运输。考虑到人口增长放缓及经济增长较慢,疫情前日本出行的周转量竞争格局已经相对明确而稳定,由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阶段。(%)u铁路u公路u航空u(%)100908070605040302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资料来源:国土交通省,华泰研究u铁路u铁路u公路u航空u水运60050040030020010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资料来源:国土交通省,华泰研究乘用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助力公路周转量占据稳定比例。受日本经济“黄金时期”高速发展导致的人均收入骤增,1973年之前的车辆保有量增速维持在双位数以上。1960年至1999年,车辆保有量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9%,数量则翻了112倍。进入新世纪以来,增速有明显放缓,一方面受限于人口问题需求缺乏有效支撑,另一方面也受到宏观经济增长乏力以及通缩的影响,多数年份的增速已收敛至1%以内。总体而言,日本相当规模的乘用车保有量使得公路出行始终作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在增量时代成为增量贡献的主力,在存量时代维持份额稳定。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乘用车保有量同比,右轴19601962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50454035302520151050(5)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2日本三大高铁:低利率环境下超额收益显著2013-2019年日本高铁股价超额收益显著。2013年“安倍经济学”实施后,日本走出金融危机与东日本大地震的阴霾,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日本股市走出失落、开启上涨行情。日本十年期国债基准收益率从2013年初的1.3%逐步降低至2016年零附近,而后延续至2021年底。JR东海与JR西日本在2013-2019年大幅跑赢东证指数,主要因为盈利录得双位数增长、日本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股票的估值受益。低增长环境下的客量和票价增幅较慢,成本节约为盈利提升的关键。从基本面角度看,2010年代的日本高铁的客运量内生增速较低,主要因为经济低增长、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率继续提升空间小。据世界银行,2010-2019年日本铁路旅客周转量CAGR仅为1.1%。日本高铁的定价紧跟CPI,在低通胀背景下也基本不涨价。据日本统计局,2010-2019年日本实际GDP与CPI的CAGR分别为1.3%和0.5%,其中铁路票价CPICAGR为0.3%。综合量价因素,JR东日本、JR西日本、JR东海在2011-2020财年(即2010.4-2020.3)的营业收入CAGR分别为1%、2%、2%,但叠加经营杠杆提升、财务费用下降、拓展多元化业务、政府下调所得税率后,净利润CAGR分别为5%、14%、16%。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三家日本高铁公司的股价均下跌,尽管三家公司2024财年(2023.4-2024.3)的净利润已基本恢复到2020财年(2019.4-2020.3)水平,但股价距离疫情前2019年末仍有差距,或与日本通胀上升、市场预期日元加息有关。(%)400东日本旅客铁道350400东日本旅客铁道3503002502001501005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50)西日本客运东海客运东证指数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十亿日元)东日本旅客铁道西日本客运东海客运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FY2010FY2012FY2014FY2016FY2018FY2020FY2022FY2024注:FY2024指的是2023.4-2024.3财年;右同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十亿日元)u东日本旅客铁道u西日本客运a东海客运6004002000(200)(400)(600)FY2010FY2012FY2014FY2016FY2018FY2020FY2022FY2024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3(%)2.00.50.0(0.5)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