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专训(图片版,含答案)七上语文期中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专训1
一、《观沧海》
(一)理解性默写
1.曹操的《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交代地
点和事件的诗句),这两句诗是:,
2.《观沧海》一诗中“,"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
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3.《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4.《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奇特想象(虚写),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鉴赏
1.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根据阅读感受,写出全诗的感情基调。
3.请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描述
出来。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理解性默写
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
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
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名句是:
3.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
而"句写闻讯,暗含悲痛
之意,表现旅途艰难。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鉴赏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请简要分析。
2.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
”来写
3.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次北固山下》
(一)理解性默写
1.我们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日把我市建设成如王湾在
《次北固山下》中所描绘的“"一样的生态家园。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一句,写出了
春天潮水涨满后,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
3.《次北固山下》中可以用来形容现在客观形势大好,事业发展势头正旺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表现时
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昼夜更替、新春早到的喜悦)是:__,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二)诗词鉴赏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下面是对诗歌的赏析,请选出有误的一项()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的意思,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之下的旅店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__,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
景。
3.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
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
史。
四、《天净沙·秋思》
(一)理解性默写
1.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
3.该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
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鉴赏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景象
2.“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
调的用意吗
3.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五、《峨眉山月歌》
(一)理解性默写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2.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4.《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鉴赏
1.诗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和“流"的妙处。
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4.赏析诗歌《峨眉山月歌》,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
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
然入妙。
B.月只“半轮”,月亮刚刚露出半边脸,使人不禁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C.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__,看似是月亮在随江水流去,这是作者暗夜岸边等船时看到的景象,意境可谓空灵入
妙。
D.“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
_____________、“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六、《江南逢李龟年》
(一)理解性默写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
铺垫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露诗人无限沧桑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鉴赏
5.诗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7.赏析诗歌《江南逢李龟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歧王宅里"崔九堂前”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勾起对过往岁月的美好追忆。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体现出了作者的感慨。
C.这首诗中,在江南的深秋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和故人重逢,忆古伤今。
D.安史之乱后大唐盛况难再,这首诗开头即煞尾,体现出了深沉的悲哀与感慨。
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一)理解性默写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
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鉴赏
8.请从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方面赏析“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诗。
9.赏析诗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
疾苦的关切。
B.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
战乱中的凄清境况。
C.第三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
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D.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寓意深长,耐人咀嚼,使全诗的
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3.“菊花"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寄托了不同的情怀。以
下诗句中的“菊”和本诗中的“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最接近的一项是()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八、《夜上受降城闻笛》
(一)理解性默写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2、《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鉴赏
3.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4.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5.对《夜上受降城闻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沙似雪、月如霜,采用比喻的修于法,无垠的沙漠如同积雪的荒原,月光皎洁如同
深秋的寒霜,写出了沙的洁白、月的寒冷。
B.开头两句近镜头描写了登城所见的景象,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
凉。
C.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
D.“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
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6.对《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的诗作。
B、“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了一幅边塞雪夜的独特景
色。
C、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
D、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第”8正页面共写40情页。“一夜"和“尽望”又道出
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九、《秋词·其一》
(一)理解性默写
1.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
2.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__,
2.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4.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5.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
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6.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
(二)古诗鉴赏
1.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2.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画面。
3.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4.下列对《秋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自古逢秋悲寂寥”,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
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
固。
B.“秋日胜春朝",用夸张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
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C、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幅壮美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
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
开阔景象。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
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10.《夜雨寄北》
一、理解性默写
1.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2.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
3.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
4.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
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二)古诗鉴赏
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析“君问归期未有期”中两个“期"字的作用、
3.下列对《夜雨寄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巴山夜雨涨秋池”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夜难眠的离情别绪,就像这秋雨一
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
B.“巴山夜雨"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前一句是想象与妻子会面时的情景,后一句是
写实,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
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D.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了他对妻子和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
和思乡之情。
4.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
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__,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
”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
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一、理解性默写
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
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
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
发强烈感情等是: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
场上激烈拼杀的句子: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
壮志不移的语句是: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
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虽年老体衰,仍愿
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句子:
二、古诗鉴赏
1.请自选角度赏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表达效果。
2.请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的妙处。
3.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
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B.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
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
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
C.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以梦的形式再
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
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D.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是诗人热衷战争的表现。
12.《潼关》
一、理解性默写
1.《潼关》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
个性解放等句子是:
2.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的句子是:
二、古诗鉴赏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二句描写的景象。
2.请赏析诗中的三四句。
3.对谭嗣同的《潼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
B.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
C.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
D.全诗清新秀丽,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七上语文期中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专训1答案
1.《观沧海》
一、理解性默写
1.曹操的《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交代地
点和事件的诗句),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观沧海》一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
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3.《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4.《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奇特想象(虚写),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
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诗词鉴赏
4.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运用夸张和想象地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__,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5.根据阅读感受,写出全诗的感情基调。
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6.请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描述
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
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理解性默写
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
了漂泊之感和
落寞之情的两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
深切同情与关怀(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君直到夜郎西.
3.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而“闻道龙标
过五溪"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杨
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二、古诗鉴赏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请简要分析。
拟人。赋予了明月人的情感,借明月之手,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生动形象地
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4.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
来写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
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的飘
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杜鹃的叫声是极为凄凉的,可以渲染气氛。
5.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向,渲染出在春末夏初季节的一种寂寞萧条气氛。体会到作者对
故友贬谪遭遇的同情、无奈,以及思念之情。
3.《次北固山下》
一、理解性默写
1.我们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日把我市建设成如王湾在
《次北固山下》中所描绘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一样的生态家园。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
后,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
3.《次北固山下》中可以用来形容现在客观形势大好,事业发展势头正旺的诗句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表现时
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昼夜更替、新春早到的喜悦)是:海日生残夜,江
春入旧年。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诗词鉴赏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①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翻译诗句
);②江中日早,残冬立春,虽是寻常意思,但是人锤炼字句,“海日”用“生",“
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修辞);③本诗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
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在诗人笔下,既是美景,也是哲理(哲理)。
5.下面是对诗歌的赏析,请选出有误的一项(A)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的意思,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之下的旅店之内
_________________。停泊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__,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
景。
6.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
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
史。五言律诗
4.《天净沙·秋思》
二、理解性默写
1.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是: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
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
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诗词鉴赏
4.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景象
深秋晚景图
5.“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
调的用意吗
以乐景衬哀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6.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这首小令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
心境。
5.《峨眉山月歌》
一、理解性默写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峨
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
水流。
3.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
平羌江水流。
4.《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
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古诗鉴赏
10.诗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①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②对故地的恋恋不舍之情;③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11.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和“流”的妙处。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动中之景):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
流去。(1
分)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1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意境空灵绝妙。
1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__,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13.赏析诗歌《峨眉山月歌》,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
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
然入妙。
B.月只“半轮",月亮刚刚露出半边脸,使人不禁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C.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__,看似是月亮在随江水流去,这是作者暗夜岸边等船时看到的景象,意境可谓空灵入
妙。
D.“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
_____________、“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6.《江南逢李龟年》
一、理解性默写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
铺垫的两句是: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正是
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流露诗人无限沧桑之感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古诗鉴赏
14.诗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15.“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
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16.赏析诗歌《江南逢李龟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歧王宅里”“崔九堂前"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勾起对过往岁月的美好追忆。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体现出了作者的感慨。
C.这首诗中,在江南的深秋时节(暮春的大好风光),年老病衰的诗人和故人重逢,忆
古伤今。
D.安史之乱后大唐盛况难再,这首诗开头即煞尾,体现出了深沉的悲哀与感慨。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一、理解性默写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遥怜
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
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二、古诗鉴赏
3.请从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方面赏析“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诗。
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
及对饱经战
乱的人民的同情。
4.赏析诗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
疾苦的关切。
B.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
战乱中的凄清境况。
C.第三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
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D.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寓意深长,耐人咀嚼,使全诗的
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5.“菊花”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寄托了不同的情
怀。以下诗句中的“菊"和本诗中的“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最接近的一项是(C)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对村庄和故人的依依不舍)
C.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怀念家乡)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的心境)
8.《夜上受降城闻笛》
一、理解性默写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
月如霜。
2、《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不知何处
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古诗鉴赏
3.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4.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5.对《夜上受降城闻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沙似雪、月如霜,采用比喻的修于法,无垠的沙漠如同积雪的荒原,月光皎洁如同
深秋的寒霜,写出了沙的洁白、月的寒冷。
B.开头两句近镜头描写了登城所见的景象,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
凉。(没有借景渲染凄凉心情,只是表达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C.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
D.“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
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6.对《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的诗作。
B、“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了一幅边塞雪夜的独特景色。
C、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
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正面写情。“一夜”和“尽望"又道出
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9.《秋词·其一》
一、理解性默写
1.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
言秋日胜春朝。
3.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4.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
之情调相反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6.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
胜春朝。
二、古诗鉴赏
1.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借一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自己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2.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画面。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
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3.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作者一反过去诗歌的“悲秋"习惯,而断言“秋日胜春朝”,表现作者身处逆境却奋
发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4.下列对《秋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自古逢秋悲寂寥",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
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B.“秋日胜春朝”,用夸张(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
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C、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幅壮美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
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
象。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
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10.《夜雨寄北》
一、理解性默写
5.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
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二、古诗鉴赏
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2.分析“君问归期未有期"中两个“期”字的作用、
“问归期"点出妻子的来信对远游夫君的思念和关心,暗示两人的恩爱。一句中两个
“期”字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但这问答,并非一处,是彼此
相隔一方;不仅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3.下列对《夜雨寄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巴山夜雨涨秋池"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夜难眠的离情别绪,就像这秋雨一样__,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
B.“巴山夜雨”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前一句是想象与妻子会面时的情景,后一句是写
实,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
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D.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了他对妻子和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
思乡之情。
4.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
的激动心情。(归期是遥遥无期)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
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
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
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一、理解性默写
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__,报效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用热水器2024年度安装工程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服务外包项目实施合同2篇
- 2024年度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某专利技术许可协议2篇
- 全新食品加工生产线购买合同(2024版)3篇
- 全新冷链物流配送服务合同(2024版)5篇
- 二零二四年度弱电工程验收合同5篇
- 电力工程施工合同
- 2024年度环保节能技术转让合同2篇
- 2024年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合同服务内容扩展说明
- 2024年度林地使用权流转合同3篇
- 2024榆林粮食和物资储备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展厅设计合同范本
- 2024年魔芋面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劳务员考试题库【夺冠】
- 2024届高考高考英语高频单词素材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2024-2025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4《气味告诉我们》课件
- 中国文化概要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温州大学
- 高级护理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 高教版【中职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末试卷+答案
- 贾玲陈赫多人小品《欢喜密探》剧本台词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