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同步学习:诗词五首(八上)_第1页
古诗文同步学习:诗词五首(八上)_第2页
古诗文同步学习:诗词五首(八上)_第3页
古诗文同步学习:诗词五首(八上)_第4页
古诗文同步学习:诗词五首(八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文同步学习:诗词五首(八上)饮酒(其五)①陶渊明结庐②在人境③,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④?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⑤见南山。山气⑥日夕⑦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⑧。【注释】①选自《陶渊明集》卷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归隐后。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xún)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②〔结庐〕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③〔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④〔尔〕如此,这样。⑤〔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⑥〔山气〕山间的云气。⑦〔日夕〕傍晚。⑧〔欲辨已忘言〕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解读】《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也没有寄身庙宇割弃尘缘,而是身处“人境”。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会有闹市,也就会人来车往,喧嚣不绝于耳,可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王安石曾赞赏这四句诗为“奇绝不可及之语”,推崇备至。以下几句主体隐去,进入“写景区”,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称道的“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抒情主体又渐渐浮出,写眼前景物,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这里暗用了《庄子·外物》中的说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就是说,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就是舞蹈,就是无声的沉默。【同步练习】一、阅读《饮酒(其五)》,完成题目。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下面对诗歌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诗歌按体裁大体可以分为古体诗和今体诗两类,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属于典型的五言古体诗。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君”指的是诗人自己,这里诗人自问自答,诗人因心闲志高而能在喧嚣尘世中感受到幽静。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写了黄昏时分云气弥漫飞鸟结伴而还的景象,流露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中的“见”字能否改成“望”字?为什么?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雪霁霜晴,独寻山径,菊花犹盛,感而赋诗①〔宋〕王禹偁狼藉金钱撒野塘,几丛无力卧斜阳。争偷暖律②输桃李,独亚寒枝负雪霜。谁惜晚芳同我折,自怜孤艳袭人香。幽怀③远慕陶彭泽④,且撷残英泛一觞。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注释】①本诗作于淳化三年秋天,时诗人谪宦商周一年。②暖律:温暖的节候。③幽怀:隐藏在内心的情感。④陶彭泽:东晋诗人陶渊明。1.请结合第一首诗首联的具体内容,分析该联写出了菊花什么特点?2.同是写菊,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一样吗?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②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诗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B.(甲)诗首句写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到尾句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迷惘。C.(乙)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描绘了一幅江南风光图。D.(乙)诗中“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的盛情,“疑”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2.请从两首诗①②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简要赏析。【参考答案】一、1.B2.“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十分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在采菊时无意间抬头看见南山美景的情状,如果改用“望”字,就变为有意看山了,就不能很好地表现诗人“悠然”恬淡闲适的心情,就失去了一种自然的意趣,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二、1.首联通过“狼藉”“撒”“几丛”“卧”等词语,写出菊花杂乱、无力,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2.示例一:我认为不同。王诗写出菊花在残阳之下野塘边上,无力折卧,虽无人顾惜,却依然孤单艳丽散发着袭人的芳香。体现出坚强美好的品质,诗人以菊自喻,传达出孤芳自赏无人识的心绪,以及虽然被贬官但依然要保有自己高洁品质的情感。陶诗写诗人于劳动之余,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的场景,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田园中宁静自由生活的热爱。示例二:我认为相同。陶诗写诗人于劳动之余,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的场景,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田园中宁静自由生活的热爱。而王诗中,雪后的菊花虽无人观赏,却依旧茂盛,香气四溢,这样的场景让被贬的诗人有感而发,联想到隐者陶渊明豁达的气度,在“且撷残英泛一觞”中传达出寄情山水的悠然之情。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山水生活的热爱之情。三、1.B2.示例:【甲】“悠然”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逍遥。“见”是无意中的偶见的随意和自然,整句诗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自由与惬意,这种追求人与自然一体和谐的哲学观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乙】这句诗通过听觉、视觉,描写了农人庆贺一年一度的“春社”时喜庆、隆重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淳朴的乡土风俗和热情好客的乡民的赞美。春望①杜甫国破山河在,城②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③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④欲不胜簪③。【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fū)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②〔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③〔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④〔浑〕简直。⑤〔不胜簪(zān)〕插不住簪子。胜,能够承受、禁得起。簪,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解读】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杜甫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呢?另一种解释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认为诗中所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有相通处,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叛军所至之地,百姓皆惨遭杀戮。诗人家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同步练习】一、阅读《春望》,完成题目。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二、阅读《春望》,完成题目。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B.首联即扣住“望”字,所望之景“国破”和“城春”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D.尾联写诗人“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这种愁情皆因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诗人忧愤难解。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与本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写到了鸟。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春望》与《月夜》都是杜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①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②,清辉③玉臂寒。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①〔闺中〕指作者的妻子。闺,闺房,旧时称女子居住的内室。②〔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③〔清辉〕月光。④〔虚幌(huǎng)〕薄到透明的帘帷。⑤〔双照〕共照两人。三、古诗阅读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南征①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诗,《南征》押韵工整,其韵脚有四个字。2.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参考答案】一、1.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2分)2.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二、1.D2.《饮酒(其五)》中陶渊明笔下的“鸟”是飞鸟,表达了作者追求恬淡自由、热爱大自然(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的情感;《春望》中杜甫笔下的“鸟”是惊鸟,表达了作者伤感、忧国(忧国伤时)之情。3.思想感情方面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不同:《春望》更表达了对国家衰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以及对自己日渐衰老的感伤。相比较而言,《春望》的感情沉郁,《月夜》的感情深挚。写作手法方面相同:两首诗都很能体现杜诗“写实”的风格,《春望》“事实”,《月夜》“情实”,都带着时代的烙印,无愧于杜甫“诗史”的美名。不同:《春望》想象之词较少,主要是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甚至让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月夜》全诗均用虚写,即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际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春望》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稀疏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直到尾联变成“特写镜头”,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月夜》则主要写月光下的妻儿,“镜头”集中而具体,以便表现人物的神与态。全诗描写比较“静”的画面,既“美”且“悲”,透露出战乱对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造成的巨大伤害。三、1.五言律诗林、襟、心、音2.同:都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对自己日渐衰老(伤时、悲己)的感伤。异:《春望》一诗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南征》还表达出因战乱奔波而产生的羁旅悲愁以及苦无知音的慨叹。雁门太守行①李贺黑云压城②城欲摧③,甲光向日金鳞开④。角⑤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⑥。半卷红旗临易水⑦,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⑧上意,提携玉龙⑨为君死。【注释】①选自《李贺诗歌集注》卷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雁门太守行,乐府曲名。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②〔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③〔城欲摧〕城墙仿佛将要坍塌。④〔甲光向日金鳞开〕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⑤〔角〕军中号角。⑥〔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燕脂,胭脂,色深红。此句中“燕脂”“夜紫”皆形容战场血迹。⑦〔易水〕河名,发源于河北易县。战国时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⑧〔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⑨〔玉龙〕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解读】《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旧题,唐人好用这样的诗题写当时的题材,作品极多,而李贺这一首由于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在当时即享有盛名。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李贺带着他的诗卷去谒见韩愈,因正值酷暑,韩愈倦极思睡,衣带已解,闻报后想推辞不见,可是打开诗卷,第一首就是《雁门太守行》,读罢大惊,立即束带出见。这件事虽不一定属实,却也说明这首诗的确不同凡响。读这首诗,首先有一个定性问题:是叙史还是抒情?这首诗的大致背景是唐代的边镇战争,这一点历来并无太大争论,但在具体解释上却存在着分歧。不少诗评家喜欢把它跟元和年间的某次战役联系在一起,而后按战役的实况来解释诗句。这样解读,显然是忽略了诗人特有的艺术概括方式,把诗看成了历史事件的实录,难以揭示这首诗的思想意义。我们则认为这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诗人用极凝练的方式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色调。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支激荡人心的战歌。解决了定性问题,我们才能看出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来。最明显者莫过于诗人构思的大胆,他把一场战争高度集中在一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只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白天,表现敌军云集而来,官军戒备森严;一个从白天到黄昏,表现战争的惨烈;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实际上连24小时都不足,却涵盖了将士们在战争中的主要活动,也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这是就诗的整体说的。再细看各句,还会发现诗人善于运用奇特的艺术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黑云”两句就勾画出这样的图景: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切,但偶尔大风吹过,云中透出日光,照在城头士兵的铁甲上,金光闪闪,显出了不可侵犯的气概,正如杜甫的诗句“武帝旌旗在眼中”(《秋兴》)一样,给人以无比威严的感觉。历代注家对这两句是实写景物还是以“黑云”代指攻城敌军之多,颇有争议。其实不妨将其理解为大战开始之前紧张的氛围,至于“黑云”是实指还是代指,“黑云”与日光能否同时出现,倒不是很重要的问题。“角声”两句的写法则不同。作者不从正面写战争的惨烈,只是用“角声满天”表现战争的规模。鼓角齐鸣,杀声干云,战争是残酷的,而“秋色”又是美丽的,将反差极大之事凝于一句,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雄浑壮烈之美。“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历来说法不一,大致可以理解为战场血流成河,渗入土中,在夜色中凝为紫色。这句承上句,也从侧面写战争,给人以悲壮之感,与上句的雄壮有所不同。其下,“半卷”两句,先以“半卷红旗”写乘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慷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至于奔袭结果如何,在抒情诗里是用不着交代的。诗作的结尾也很有特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是抒写官军全体将士的心愿。这里表现出的忘身报国之情,感人至深。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之士的典故,又契合了古人“士为知己者死”“拼将一死酬知己”的价值观,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同步练习】一、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题目。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下面对这首诗的相关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合称为“唐代三李”。B.“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字把敌军来势凶猛、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先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烈的战地气氛。D.这首诗用“黑”“金”“紫”“红”等色彩浓丽的词语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想象丰富。2.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二、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各题。(共7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诗歌的后四句借“临易水”,歌颂了守边将士①的英雄气概,也借“黄金台”之典表达了②的情感。(2分)2.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你结合文中含有色彩的句子,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选择一句即可)(3分)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颜色表达情感的句子,除了《雁门太守行》外,你读过的句子还有:“①”“②”。(试卷中出现的除外)(2分)三、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小题。(共5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歌。前两句中,“黑云压城”写出敌人攻城的景象,“金鳞开”写出了①的景象,渲染出紧张的气氛。三四句中“②”表明了战争的惨烈。五六句中“半卷红旗”“鼓寒”等细节,突出了③的氛围。(3分)2.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与本诗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都用到了典故。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四、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甲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乙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下面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与《十五从军征》属于乐府诗,乙诗属于格律诗,乙诗作者是唐代的李贺。B.这两首诗都表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惨烈悲壮,都表现出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C.甲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众多的铺陈排比,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乙诗颈联调动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地表现出因敌军偷袭导致士气低落的情形。2.任选一处画波浪线的诗句,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其呈现的画面。3.小明在吟诵乙诗结尾句时将重音放在“为”字上,小亮认为这样处理不妥,请你代替小亮说给小明听。五、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①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这里指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凤阙: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1.两首诗在题材上同属于,前诗“临易水”引用的是的典故。2.两首诗展现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根据要求将表格补充完整。赏色彩之美析手法之妙《雁门太守行》(1)夸张,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形势危急《从军行》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黯然失色,烘托环境恶劣(2)3.结合两诗的尾联,谈谈两位作者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参考答案】一、1.C2.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把敌军比作黑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且“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淳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二、1.答案示例:①视死如归②忠君报国(渴望重用)(共2分。共2空,每空1分)2.答案示例:敌军像黑云一样滚滚而来,几乎要摧毁城墙,诗人用“黑云”来暗喻敌军嚣张气焰,让我感受到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同时我也体会到诗人对敌人的憎恨。(共3分。诗句内容1分,体验2分)3.答案示例:白云千载空悠悠浮光跃金(2分。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三、1.答案示例:①将士身着铠甲,严阵以待②燕脂凝夜紫③悲壮(共3分。每空1分)2.答案示例:杜牧借铜雀台典故,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李贺借黄金台典故,表达了忠君报国的爱国情怀。(共2分。杜牧,1分;李贺,1分)四、1.D2.示例一:战场上,木兰一行人正在休整,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得到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声,寒冷的月光照在铠甲上!北方夜晚的寒风冰凉刺骨,月光显得如此清幽,宿营地旁将士们裹紧铠甲,蜷缩在地上,巡夜的士兵用打更的梆子到处巡逻。示例二: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3.小明,“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的是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壮志豪情,故重音应在“君”字上。五、1.边塞诗荆轲刺秦王2.(1)黑云,渲染氛围,展现出大敌当前的形势,形势紧急。(2)颈联用了烘托手法和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表现了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实则是表现了作者立志报国的远大志向。杨炯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作结,表达了以作者为代表的初唐广大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的共同心愿,有力地突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赤壁①杜牧折戟②沉沙铁未销③,自将④磨洗认前朝⑤。东风不与周郎⑥便,铜雀⑦春深锁二乔。【注释】①选自《樊川诗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赤壁,今湖北武汉赤壁山,一说即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赤壁山。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合在此击败曹操大军。诗中所写的赤壁,实为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作者是借相同的地名抒发感慨。②〔戟(jǐ)〕古代兵器。③〔销〕销蚀。④〔将〕拿,取。⑤〔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前朝,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⑥〔周郎〕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孙策、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他曾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⑦〔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⑧〔二乔〕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解读】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而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乃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只是借相同的地名,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写自己的感慨。宋代苏轼在黄州所作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类似的情况。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颇有情致: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拿起来自己磨洗,认出那是数百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锈迹斑斑的断戟,无疑带有极强的沧桑感,能令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甚至“神游”于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也显示出他对这一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一个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后两句发议论,抒感慨,深刻警策。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反说其事,设想“如果当年没有东风的帮助会怎样”,可谓“无中生有,死中求活”(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翻出新意。末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更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古人写咏史怀古这类题材,往往不止于就事论事,而是有着明确的现实指向,或托古讽今,或怀古伤己,《赤壁》一诗也不仅仅是故作奇谈、驰骋议论。杜牧是宰相之孙,自视甚高,喜好谈兵,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负,怀抱用世之心,却始终郁郁不得志。“东风”一语,除了实指之外,也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孙权对他的信任。细细品味诗意,不难读出诗人对周瑜的那一丝不屑和嘲讽,还有那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同步练习】一、阅读《赤壁》,完成下面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以“折”字写出了前朝战争的,以“”字表现出他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2.本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清代高鼎《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都写到了“东风”。请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分别借“东风”流露出怎样的情感。二、阅读《赤壁》,完成各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从题材上看,本诗是一首;从体裁上看,是一首。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借古抒怀。B.“折戟沉沙铁未销”,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C.“自将磨洗认前朝”,诗人磨洗干净,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前朝的遗物进一步引发诗人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做铺垫。D.本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要效仿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3.对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句,宋代文人许顗认为杜牧只关注东吴两大美女大乔和小乔的命运,而忽视了国家社稷的安危和百姓的苦难,因此对杜牧的诗表示不满。你怎样反驳许顗‌?【参考答案】一、1.残酷认2.答案示例:杜牧借“东风”暗指成功机遇,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高鼎借“东风”表现春天的生机,流露出饱览春景的喜悦之情。二、1.咏史诗七言绝句2.D3.杜牧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战争的后果写如果赤壁之战失败后吴国的灭亡和百姓苦难。渔家傲①李清照天接云涛②连晓雾,星河欲转③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④,闻天语,殷勤⑤问我归何处。我报⑥路长嗟⑦日暮,学诗谩⑧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⑨。风休住,蓬舟⑩吹取三山⑪去!【注释】①选自《李清照集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渔家傲,词牌名。李清照(1084一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这首词是记梦之作。②〔云涛〕如波涛翻滚的云。一说指海涛。③〔星河欲转〕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星河,银河。④〔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⑤〔殷勤〕情意恳切。⑥〔报〕回答。⑦〔嗟〕叹息,慨叹。⑧〔谩(màn)〕同“漫”,空、徒然。⑨〔九万里风鹏正举〕(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举,高飞。《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⑩〔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⑪〔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解读】《渔家傲》大约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一般说来,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大多沉痛愁苦,而这一首却充满了浪漫幻想的气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词的一开头便写梦中所见景象。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这样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作者在梦中穿过云涛、晓雾、星河,来到天帝居住的宫殿,用一个“归”字,好像她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这大概是她经历了人生道路的流徙奔波之苦后,希望得到一个美好归宿的潜意识促成的吧。她不仅回到了“帝所”,还听到天帝对她讲话,关心她想要回到哪里去。经受了人间的冷漠之后,听到天帝殷勤的垂问,多少心愿,终于得到了诉说的机会。于是自然引出下阕。“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上句是说作者回告天帝:我所走的路很漫长,天色却已黄昏,前程遥远,难以到达。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下句是说我学习作诗,空自写出惊人的诗句,又有什么用呢?这一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感慨自己空有才华,但毕竟是个弱女子,能有什么作为呢?二是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这一句有怨嗟,有感慨。现实如此,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看,大风刮起来了,那搏击长空的大鹏正乘着风振翅高飞。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她大声疾呼:大风啊,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去吧!她为什么要去海外仙山?这并非消极的游仙思想。从前面两句可以看到,她尽管有才华有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处于日暮途远、孤苦无依的困境中,她想去那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伤的仙境。这正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但仙山毕竟是不存在的,她只能在自己创造的理想境界中求得暂时的安慰。李清照后半生遭遇国破家亡的变故,只身漂泊江南,过着孤寂困窘的生活,但她又是一个有才华有理想的诗人,不甘忍受这样的现实,却又无能为力,只好借助想象去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这首词正是通过记梦,展示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内心的苦闷,也表现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