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Ⅱ湘教版(同步训练)试题合集目录《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同步训练..................................1《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同步训练.................................17《第三节人口迁移》同步训练.....................................35《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同步训练...............................50《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同步训练.................................67《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同步训练.............................84《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训练..................103《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同步训练................120《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同步训练..................137《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同步训练..................153《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训练............170《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187《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训练..........................204《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同步训练........................221《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同步训练......................238《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以下哪种人口增长模式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相符?A.现代型B.传统型C.计划型D.转型型2、2、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A.实施计划生育政策B.提高生育年龄C.发展医疗卫生事业D.降低死亡率3、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低于发达国家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通常较低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经济一定落后D.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无直接关系4、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A.医疗卫生条件改善B.妇女教育水平提高C.国际移民政策D.生育政策的变化5、以下哪项不是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A.传统型B.现代型C.稳定型D.激发型6、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现代型”?A.中国B.日本C.沙特阿拉伯D.瑞士7、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模式从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B、人口增长模式从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升高。C、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升高。D、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8、以下哪项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B、文化教育水平C、生态环境条件D、人口政策9、【题干】在人口增长模式中,“高—低—高”模式主要出现在以下哪种类型的国家和地区?A.经济发达地区B.发展中国家C.欧洲国家D.亚洲国家10、【题干】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B.文化观念C.科技进步D.自然资源丰富程度11、题干: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B.转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持续下降,自然增长率逐渐上升。C.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D.稳定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12、题干: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影响,错误的是:A.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B.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C.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会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D.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会降低人口对资源的需求。13、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以下哪一种?A.传统型B.现代型C.潜伏型D.爆发型14、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B.医疗卫生条件C.教育普及程度D.社会政治制度15、某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迅速,进入21世纪后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该地区最可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传统型B.现代型C.激发型D.稳定型16、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A.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B.教育水平的提高C.经济发展的水平D.政策导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根据以下材料,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及其原因。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迅速,每年增加人口在1500万以上。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材料三:21世纪初,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第二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并说明这一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材料: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人口增长模式开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资源逐渐减少。第三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某地区三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特点1950年代传统型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缓慢1970年代现代型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减慢2000年代后现代型出生率继续下降,死亡率稳定,自然增长率非常低,人口增长几乎停滞问题: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并说明这种转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以下哪种人口增长模式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相符?A.现代型B.传统型C.计划型D.转型型答案:B解析: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受传统观念、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2、2、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A.实施计划生育政策B.提高生育年龄C.发展医疗卫生事业D.降低死亡率答案:C解析: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有助于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政策和提高生育年龄则可能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而降低死亡率则是提高自然增长率的直接途径。3、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低于发达国家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通常较低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经济一定落后D.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无直接关系答案:B解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生育观念现代化,以及生活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通常较低。选项A错误,实际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选项C过于绝对化,虽然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联,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选项D忽略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4、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A.医疗卫生条件改善B.妇女教育水平提高C.国际移民政策D.生育政策的变化答案:C解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妇女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生育政策的变化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国际移民政策虽然可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但它不是导致人口增长模式长期转变的主要内部因素。因此,选项C符合题目要求。5、以下哪项不是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A.传统型B.现代型C.稳定型D.激发型答案:D解析: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有传统型、现代型和过渡型。激发型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分类,因此D选项不是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6、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现代型”?A.中国B.日本C.沙特阿拉伯D.瑞士答案:C解析: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通常出现在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中国、日本和瑞士都符合这一特征,而沙特阿拉伯属于中东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不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7、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模式从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B、人口增长模式从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升高。C、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升高。D、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答案:A解析:人口增长模式从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医疗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死亡率降低,但出生率也会相应降低,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因此,选项A正确。8、以下哪项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B、文化教育水平C、生态环境条件D、人口政策答案:C解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人口政策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条件虽然对人口增长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因此,选项C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9、【题干】在人口增长模式中,“高—低—高”模式主要出现在以下哪种类型的国家和地区?A.经济发达地区B.发展中国家C.欧洲国家D.亚洲国家【答案】B【解析】“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工业化以前,人口增长率较低,进入工业化阶段后,人口增长率迅速上升,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但总体上仍处于较高水平。选项B正确。10、【题干】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B.文化观念C.科技进步D.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答案】D【解析】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观念、科技进步等。自然资源丰富程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口增长,但它不是直接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因素。选项D错误。11、题干: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B.转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持续下降,自然增长率逐渐上升。C.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D.稳定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答案:C解析: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是人口增长模式的高级阶段,其特点是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与题干描述相符,故选C。A选项描述的是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B选项描述的是转型型人口增长模式,D选项描述的是稳定型人口增长模式,均与题干描述不符。12、题干: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影响,错误的是:A.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B.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C.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会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D.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会降低人口对资源的需求。答案:D解析: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是指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这一转变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结构,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A、B、C选项描述的影响均正确。D选项描述的影响错误,因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并不会降低人口对资源的需求,相反,由于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能会更加紧张。13、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以下哪一种?A.传统型B.现代型C.潜伏型D.爆发型答案:A解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我国经历了快速的人口增长阶段,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速度较慢。14、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B.医疗卫生条件C.教育普及程度D.社会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教育普及程度等。社会政治制度虽然对人口增长模式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因此,D项不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15、某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迅速,进入21世纪后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该地区最可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传统型B.现代型C.激发型D.稳定型答案:B解析: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迅速,说明该地区当时处于人口快速增长阶段,而进入21世纪后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表明该地区已过渡到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是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与题干描述相符,故选B。其他选项的传统型、激发型和稳定型均不符合题干描述的人口增长变化特征。16、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A.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B.教育水平的提高C.经济发展的水平D.政策导向答案:B解析: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包括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政策导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可以降低死亡率,经济发展的水平可以提高生活水平并降低出生率,政策导向则直接影响人口政策的效果。教育水平的提高虽然可以间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但不是直接的主要因素。因此,选项B不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根据以下材料,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及其原因。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迅速,每年增加人口在1500万以上。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材料三:21世纪初,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答案:一、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高增长阶段(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迅速,每年增加人口在1500万以上。低增长阶段(20世纪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老龄化阶段(21世纪初):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二、原因分析:高增长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生育率较高,人口增长迅速。低增长阶段: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宣传教育、行政措施等手段,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使得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老龄化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育观念的转变,生育率逐渐降低,同时人均寿命延长,导致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及其原因。解答本题时,需要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增长特点,以及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高增长阶段主要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低增长阶段主要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老龄化阶段主要由于生育率降低、人均寿命延长等因素。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及其原因。第二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并说明这一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材料: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人口增长模式开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资源逐渐减少。答案: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原因:(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2)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导致生育观念转变;(3)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家庭养老观念发生变化;(4)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2)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3)劳动力资源逐渐减少,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压力;(4)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养老、医疗等问题需要关注。解析:本题要求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并说明这一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解答本题时,首先需要明确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然后分析转变的原因,最后阐述这一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分析原因时,可以从政策、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在阐述影响时,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三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某地区三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特点1950年代传统型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缓慢1970年代现代型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减慢2000年代后现代型出生率继续下降,死亡率稳定,自然增长率非常低,人口增长几乎停滞问题: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并说明这种转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的需求增加,导致生育观念转变,出生率下降。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得死亡率下降,人口寿命延长。城镇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生活成本高,生育意愿降低。政策调整:政府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推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影响: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有利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消极影响:劳动力供给不足: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社会矛盾: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如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问题等。解析:本题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解答时,首先分析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城镇化进程、政策调整等方面;其次,分析这种转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回答时,注意结合材料,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B.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大人口数。C.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不会发生变化。D.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丰富程度无关。2、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包括:A.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D.以上都是。3、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A、自然资源B、经济水平C、科技发展D、地理位置4、以下哪个选项表示的人口合理容量是错误的?A、1000万人B、500万人C、200万人D、-300万人5、某地区的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但是由于资源消耗增加和技术进步,该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了。这表明:A.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之间没有关系。B.技术进步总是能提高环境承载力。C.资源消耗增加可以导致环境承载力降低。D.环境承载力不受资源消耗影响。6、假设某城市目前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人,如果未来该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一倍,同时人口数量增加了50%,那么新的平均人口密度将是:A.每平方公里750人B.每平方公里1000人C.每平方公里1250人D.每平方公里1500人7、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B.人口合理容量与自然资源、科技水平等因素无关C.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不受外界因素影响D.人口合理容量等同于环境承载力8、下列哪一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A.大规模开发未利用土地,增加耕地面积B.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循环经济C.增加对重工业的投资,促进经济增长D.减少对外贸易,实现自给自足9、假设一个地区的资源总量为1000万吨,人口消费水平为每人每年20吨,该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为每人每年30吨。根据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该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最接近于()A.3000人B.2000人C.1000人D.500人10、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A.资源状况B.科技水平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人类自身发展需求11、题干:以下哪个因素对于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影响最大?A.自然资源B.环境承载能力C.科技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12、题干:以下哪个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A.减少人口数量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增加耕地面积D.加强环境保护13、题目: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A.资源状况B.环境承载力C.人口密度D.经济发展水平14、题目: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A.资源丰富程度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自然增长率D.生态环境质量15、在人口合理容量估算中,以下哪项因素不属于资源因素?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D.环境承载能力16、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社会因素?A.人口素质B.文化教育C.医疗保健D.经济发展水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假设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总量为1000万吨,人均耕地面积为0.2公顷,人均水资源量为500立方米,人均能源消耗量为300千克标准煤。若该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人,请计算该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并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第二题假设某地区现有总人口为1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万人,农村人口40万人。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为0.8亩,人均水资源量为1000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拥有森林面积0.5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拥有矿产资源储量100万吨。请回答以下问题:计算该地区的总人口合理容量。分析该地区目前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第三题题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移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人口容量不仅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某沿海城市A近年来人口迅速增长,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当地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控制人口规模,同时提高人口素质,以达到人口合理容量的目标。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根据资料,分析城市A人口过快增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假设你是城市规划专家,请就如何实现城市A的人口合理容量目标提出你的建议。《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B.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大人口数。C.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不会发生变化。D.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丰富程度无关。答案:A解析:人口合理容量指的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长期维持的最佳人口规模,它考虑了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因此,选项B错误,因为它混淆了人口合理容量与最大人口数;选项C错误,因为人口合理容量并非固定不变,会随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变化;选项D错误,因为资源丰富程度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2、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包括:A.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区域能够支持的最大人口数量及其生活质量。因此,正确答案为D,即上述所有选项都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因素。3、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A、自然资源B、经济水平C、科技发展D、地理位置答案:D解析: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经济水平、科技发展、环境承载能力等。地理位置虽然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但它本身不是直接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因此,选项D地理位置不属于主要因素。4、以下哪个选项表示的人口合理容量是错误的?A、1000万人B、500万人C、200万人D、-300万人答案:D解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不超出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能够维持其居民生存和健康发展的最大人口数量。这个数量应该是正值,表示一个具体的人口数量。选项D中的“-300万人”是一个负值,不符合人口合理容量的定义,因此是错误的。5、某地区的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但是由于资源消耗增加和技术进步,该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了。这表明:A.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之间没有关系。B.技术进步总是能提高环境承载力。C.资源消耗增加可以导致环境承载力降低。D.环境承载力不受资源消耗影响。答案:C解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它受到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资源消耗增加而技术进步不足以抵消这种消耗带来的负面影响时,环境承载力就会下降,因此选项C正确。6、假设某城市目前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人,如果未来该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一倍,同时人口数量增加了50%,那么新的平均人口密度将是:A.每平方公里750人B.每平方公里1000人C.每平方公里1250人D.每平方公里1500人答案:B解析:假设原先的土地利用效率为1,则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人。如果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一倍,即变为原来的2倍,同时人口增加了50%,则新的人口密度计算方法如下:原有人口数×(1+50%)/(原面积×2)=500×1.5/2=375×2=750人/平方公里×2/2(调整回原来的面积单位)=1000人/平方公里。所以正确答案是B。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人口增加了,但由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实际上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而不增加人均占有空间,从而使得人口密度增加。7、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B.人口合理容量与自然资源、科技水平等因素无关C.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不受外界因素影响D.人口合理容量等同于环境承载力答案:A解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它不仅受自然资源的影响,还受到科技发展水平、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选项A正确。而选项B和C显然错误,因为人口合理容量并非固定不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选项D虽然接近正确,但人口合理容量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下的最大人口数,而环境承载力更多指在不破坏环境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最大生物量,两者概念有所区别。8、下列哪一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A.大规模开发未利用土地,增加耕地面积B.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循环经济C.增加对重工业的投资,促进经济增长D.减少对外贸易,实现自给自足答案:B解析: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在不增加环境压力的情况下支持更多的人口,这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因此选项B正确。大规模开发未利用土地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A选项不正确;增加对重工业的投资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不一定能提高人口合理容量,所以C选项不是最佳选择;减少对外贸易、实现自给自足可能会限制该地区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反而不利于提高人口合理容量,故D选项也不合适。9、假设一个地区的资源总量为1000万吨,人口消费水平为每人每年20吨,该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为每人每年30吨。根据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该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最接近于()A.3000人B.2000人C.1000人D.500人答案:B解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不影响环境可持续性的前提下,一个地区能够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资源总量为1000万吨,人口消费水平为每人每年20吨,环境承载能力为每人每年30吨。因此,合理人口容量可以通过资源总量除以每人每年的环境承载能力来计算,即1000万吨/30吨/人=333333人。由于选项中没有这个数值,我们需要选择最接近的答案,即2000人,选项B。10、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A.资源状况B.科技水平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答案:D解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的开放程度等。人类自身发展需求虽然是人口增长的一个因素,但它并不是决定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因此,选项D“人类自身发展需求”不属于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11、题干:以下哪个因素对于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影响最大?A.自然资源B.环境承载能力C.科技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B解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资源相对不足,因此环境承载能力对于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影响最大。12、题干:以下哪个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A.减少人口数量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增加耕地面积D.加强环境保护答案:B解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缓解资源紧张状况,从而提高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A选项减少人口数量不利于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C选项增加耕地面积受限于土地资源总量有限;D选项加强环境保护虽然重要,但不是直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3、题目: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A.资源状况B.环境承载力C.人口密度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C解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不损害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一定地域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包括资源状况、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水平等,而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分布疏密程度的指标,不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14、题目: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A.资源丰富程度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自然增长率D.生态环境质量答案:C解析:人口合理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等。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它是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不属于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15、在人口合理容量估算中,以下哪项因素不属于资源因素?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D.环境承载能力答案:D解析:在人口合理容量估算中,资源因素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环境承载能力属于环境因素,不属于资源因素。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16、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社会因素?A.人口素质B.文化教育C.医疗保健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素质、文化教育和医疗保健等。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对人口合理容量有一定影响,但它本身属于经济因素,不是社会因素。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假设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总量为1000万吨,人均耕地面积为0.2公顷,人均水资源量为500立方米,人均能源消耗量为300千克标准煤。若该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人,请计算该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并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答案:计算人口合理容量的公式为:人口合理容量=自然资源总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能源消耗量)将给定数据代入公式得:人口合理容量=1000万吨/(0.2公顷/人×500立方米/人×300千克标准煤/人)首先,将人均耕地面积转换为平方米,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所以0.2公顷/人=2000平方米/人。然后,计算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1000万吨/(2000平方米/人×500立方米/人×300千克标准煤/人)=1000万吨/(600,000,000平方米·立方米/人·千克标准煤)=1000万吨/600,000,000≈1.67人/平方米因此,该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大约为每平方公里1.67人。解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状况: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本题中,自然资源总量是1000万吨,人均耕地面积、水资源量和能源消耗量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因素。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数量的最大承载能力。本题中,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能源消耗量反映了环境对人口承载的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工业化程度、城市化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这些因素会影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人口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素质:包括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从而增加人口合理容量。政策调控: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如计划生育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对人口合理容量产生重要影响。第二题假设某地区现有总人口为1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万人,农村人口40万人。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为0.8亩,人均水资源量为1000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拥有森林面积0.5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拥有矿产资源储量100万吨。请回答以下问题:计算该地区的总人口合理容量。分析该地区目前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答案:总人口合理容量计算:根据人均耕地面积,该地区总耕地面积为100万人×0.8亩/人=80万亩。如果假设耕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粮食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产量。假设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为500公斤/亩,则总粮食产量为80万亩×500公斤/亩=40000万公斤。如果每人年消耗粮食为300公斤,则该地区的总人口合理容量为40000万公斤÷300公斤/人≈133.33万人。考虑到水资源、森林面积和矿产资源等因素,实际的总人口合理容量可能小于上述计算值。该地区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人口分布特点:该地区城镇人口占比较高,达到60%,而农村人口占40%。可能的影响:城镇人口密集可能导致城市环境问题,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农村人口相对较少可能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短缺和农村人口老龄化。人口分布不均可能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城乡差距。人口分布特点还可能影响地区的人口结构,如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计算方法以及人口分布特点的理解。在计算总人口合理容量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耕地面积、粮食产量、水资源、森林面积和矿产资源等。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科技进步、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等因素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可能带来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第三题题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移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人口容量不仅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某沿海城市A近年来人口迅速增长,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当地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控制人口规模,同时提高人口素质,以达到人口合理容量的目标。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根据资料,分析城市A人口过快增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假设你是城市规划专家,请就如何实现城市A的人口合理容量目标提出你的建议。参考答案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同时保证这些人口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质量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它不仅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还包括社会经济条件的支持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避免因人口过度集中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城市A人口过快增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解决措施负面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住房压力增大、交通拥堵加剧、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解决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住房等方面的投入,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需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依赖。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限制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公平分配,减轻居民生活负担。引导和支持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发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分散人口压力。实现城市A人口合理容量目标的建议长远规划:制定长期的城市发展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和目标,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科技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等,精准预测未来人口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多元发展:鼓励多元化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多元化,还包括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发展,构建包容性的社会环境。公众参与:增强市民对城市发展的认识和参与度,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提升公民意识,共同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与其他城市或国家的合作交流,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学习与合作。《第三节人口迁移》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经济收入提高B.教育资源丰富C.战争与冲突D.地区间气候差异2、以下哪种类型的人口迁移属于国际移民?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郊区C.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D.城市内部的搬迁3、以下哪项不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环境因素D.迁徙者个人意愿4、在以下人口迁移类型中,不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战争导致的难民迁移B.工业化引起的农村向城市迁移C.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跨境迁移D.迁徙者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而跨国流动5、下列哪一项不是推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经济机会B.家庭团聚C.战争与冲突D.个人兴趣爱好6、关于国际移民的说法,下列哪项正确?A.国际移民总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B.国际移民仅限于劳动力迁移C.国际移民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D.国际移民不会对原籍国产生任何影响7、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政治因素D.天气因素8、以下关于国际人口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A.国际人口迁移可以促进经济全球化B.国际人口迁移可能导致人口老龄化C.国际人口迁移有助于缓解资源紧张D.国际人口迁移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9、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自然环境因素D.个人兴趣爱好10、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为:A.迁入地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迁出地B.迁入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C.迁出地的社会福利优于迁入地D.迁出地的人口密度高于迁入地11、【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A.经济因素B.社会稳定因素C.自然灾害D.政策引导12、【题目】关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会带来环境污染B.必然导致本地居民就业压力增大C.通常会促进城市化进程D.一定降低迁入地的生活水平13、以下哪项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保障制度C.教育资源D.生态环境恶化14、以下哪种人口迁移类型通常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农村人口向城市的人口迁移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15、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A.经济因素B.自然灾害C.政治因素D.爱情因素16、在以下哪个地区,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农业现代化带来的?A.东北平原B.黄河流域C.长江三角洲D.东南沿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向东部迁移。以下是201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迁移情况表。省份迁入人口(万人)迁出人口(万人)北京228上海185广东10836四川412(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东部地区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第二题【题目】分析以下表格,回答问题:地区名称迁入人口数量迁出人口数量迁入人口构成迁出人口构成A区10000人8000人70%农村人口,30%城市人口50%农村人口,50%城市人口B区20000人15000人60%农村人口,40%城市人口60%农村人口,40%城市人口C区30000人20000人80%农村人口,20%城市人口70%农村人口,30%城市人口(1)分析A、B、C三区的人口迁移原因;(2)比较A、B、C三区的人口迁移特点,并分析原因。第三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尤其是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以下是我国某沿海地区人口迁移示意图。(1)简述图示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2)分析导致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说明该地区人口迁移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第三节人口迁移》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经济收入提高B.教育资源丰富C.战争与冲突D.地区间气候差异答案:D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经济收入提高、教育资源丰富以及战争与冲突都是直接导致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而地区间的气候差异虽然对某些特定人群有吸引力,但并不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因此选项D正确。2、以下哪种类型的人口迁移属于国际移民?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郊区C.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D.城市内部的搬迁答案:C解析:国际移民指的是跨越国界的永久性或长期性迁移活动。农村到城市、城市到郊区以及城市内部的搬迁都属于国内迁移,并未涉及国界的变化。只有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的迁移活动才被视为国际移民,故本题选C。3、以下哪项不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环境因素D.迁徙者个人意愿答案:D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迁徙者个人意愿虽然是一个影响因素,但它更多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而非迁移的主要推动力。因此,D项不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4、在以下人口迁移类型中,不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战争导致的难民迁移B.工业化引起的农村向城市迁移C.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跨境迁移D.迁徙者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而跨国流动答案:B解析:国际人口迁移指的是跨越国界的人口流动。A、C和D选项都涉及跨越国界的情况,例如战争导致的难民迁移、气候变化导致的跨境迁移以及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而跨国流动。而B选项提到的工业化引起的农村向城市迁移,通常是指同一国家内部的人口流动,因此不属于国际人口迁移。5、下列哪一项不是推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经济机会B.家庭团聚C.战争与冲突D.个人兴趣爱好答案:D解析:人口迁移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其中经济机会、家庭团聚以及战争与冲突都是常见的迁移原因。而个人兴趣爱好虽然可能影响个人的生活选择,但它并不是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6、关于国际移民的说法,下列哪项正确?A.国际移民总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B.国际移民仅限于劳动力迁移C.国际移民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D.国际移民不会对原籍国产生任何影响答案:C解析:国际移民是指跨越国家边界的迁移活动,它不仅包括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动,也存在其他形式的流动模式,如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到另一个发展中国家。此外,国际移民不仅仅是劳动力迁移,还涉及到家庭成员的迁移等。国际移民有助于增强目的国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融合,同时也会对原籍国造成影响,比如通过汇款支持家庭经济、传播文化等。因此选项C正确。7、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政治因素D.天气因素答案:D解析: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都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天气因素虽然对人口迁移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因素。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8、以下关于国际人口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A.国际人口迁移可以促进经济全球化B.国际人口迁移可能导致人口老龄化C.国际人口迁移有助于缓解资源紧张D.国际人口迁移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国际人口迁移可以促进经济全球化、有助于缓解资源紧张和推动文化交流,这些都是国际人口迁移的积极影响。然而,国际人口迁移可能导致人口老龄化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国际人口迁移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9、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自然环境因素D.个人兴趣爱好答案:D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众多,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等;政治因素如战争、政策变动等;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而个人兴趣爱好虽然也可能影响个别人口的迁移决策,但它并不是主要因素,因此选项D正确。10、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为:A.迁入地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迁出地B.迁入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C.迁出地的社会福利优于迁入地D.迁出地的人口密度高于迁入地答案:B解析: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由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所驱动的,其中就业机会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迁入地通常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吸引人们迁移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选项D也可能是正确的描述,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迁出地的人口密度都会高于迁入地。因此,最合适的答案是B。11、【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A.经济因素B.社会稳定因素C.自然灾害D.政策引导【答案】B【解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通常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机会、收入水平)、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和政策引导(如户籍制度改革)。社会稳定因素虽然可能影响人口流动,但不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因此,选项B不属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2、【题目】关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会带来环境污染B.必然导致本地居民就业压力增大C.通常会促进城市化进程D.一定降低迁入地的生活水平【答案】C【解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虽然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和生活水平降低,但通常情况下,人口迁移会促进城市化进程,因为人口迁移往往伴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13、以下哪项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保障制度C.教育资源D.生态环境恶化答案:C解析: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是指促使人口离开原居住地的各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生态环境恶化都是常见的推力因素。教育资源更多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方向和目的地,不属于推力因素。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14、以下哪种人口迁移类型通常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农村人口向城市的人口迁移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答案:C解析:城市化进程指的是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因此,农村人口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是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类型。选项A的国际人口迁移和选项B的国内人口迁移都可能是城市化进程的一部分,但它们不是城市化进程的特定表现。选项D的城市间的人口迁移虽然可能与城市化有关,但不是城市化进程的特定表现。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15、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A.经济因素B.自然灾害C.政治因素D.爱情因素答案:D解析:爱情因素虽然可能成为个人迁移的诱因,但它不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因素、自然灾害和政治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因素如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等,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政治因素如政策变化、战争等,都可能导致人口迁移。16、在以下哪个地区,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农业现代化带来的?A.东北平原B.黄河流域C.长江三角洲D.东南沿海答案:C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力过剩,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导致人口迁移。东北平原、黄河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迁移原因则更加复杂,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发展、政策引导、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向东部迁移。以下是201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迁移情况表。省份迁入人口(万人)迁出人口(万人)北京228上海185广东10836四川412(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东部地区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答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水平较高,生活质量较好;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文化底蕴丰富,教育资源丰富。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地区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向东部迁移。分析原因时,可以从经济、生活、基础设施、文化等方面进行考虑。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水平高,生活质量好;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文化底蕴丰富,教育资源丰富,都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第二题【题目】分析以下表格,回答问题:地区名称迁入人口数量迁出人口数量迁入人口构成迁出人口构成A区10000人8000人70%农村人口,30%城市人口50%农村人口,50%城市人口B区20000人15000人60%农村人口,40%城市人口60%农村人口,40%城市人口C区30000人20000人80%农村人口,20%城市人口70%农村人口,30%城市人口(1)分析A、B、C三区的人口迁移原因;(2)比较A、B、C三区的人口迁移特点,并分析原因。【答案】(1)A区:迁入人口数量多于迁出人口数量,迁入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说明该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吸引了农村人口迁入;B区:迁入人口数量与迁出人口数量基本持平,迁入人口构成与迁出人口构成相近,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平衡,吸引了部分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迁入;C区:迁入人口数量多于迁出人口数量,迁入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说明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寻求更好的生活。(2)A、B、C三区人口迁移特点:A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以农村人口为主,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B区:人口迁入与迁出数量基本持平,迁入人口构成与迁出人口构成相近,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稳定,人口流动较为平衡;C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以农村人口为主,说明该地区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现象明显。原因分析:A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迁入;B区: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吸引了部分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迁入;C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寻求更好的生活。第三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尤其是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以下是我国某沿海地区人口迁移示意图。(1)简述图示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2)分析导致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说明该地区人口迁移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答案:(1)人口迁移特点:①规模大;②以中西部农村劳动力迁入为主;③迁移方向为自西向东,由内地到沿海地区;④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原因。(2)主要原因:①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较少;③中西部地区人口较多,生活压力较大;④国家政策鼓励人口合理流动。(3)影响:①有利于优化该地区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②有利于提高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升级;③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④可能加剧沿海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地域文化?A、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B、青藏高原的游牧文化C、东北地区的狩猎文化D、长江流域的海洋文化2、2、在人口增长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中,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人口增长会促进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B、地域文化的发展会吸引更多人口迁入C、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导致地域文化的同质化D、地域文化的保护需要控制人口增长3、以下哪个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符合“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A.欧洲西部B.亚洲东部C.非洲撒哈拉以南D.北美东部4、以下哪个因素对地域文化形成影响最小?A.地理环境B.气候条件C.政治制度D.经济发展水平5、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自然环境条件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文化因素D.明星效应6、关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地域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B.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人口迁移模式的差异C.地域文化对人口性别比例没有影响D.地域文化可以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和生活方式7、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人口分布的地域性特征?A.人口密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B.人口密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C.人口密度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D.人口密度在气候适宜的地区高于气候恶劣的地区8、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文化因素?A.宗教信仰B.语言文字C.历史传统D.经济发展水平9、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B.自然环境条件C.社会文化因素D.个人兴趣爱好10、关于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域文化能够吸引特定人群聚集,形成特定的人口分布模式B.文化习俗可能限制或促进某些地区的迁入或迁出C.地域文化对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影响D.特定的文化背景可以影响人们对居住地的选择1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与人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越高,地域文化就越发达B.地域文化的发展不受人口分布的影响C.人口分布决定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D.人口密度和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1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A.地理位置B.人口分布C.气候条件D.经济发展水平13、下列哪一项不是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B.气候条件C.文化偏好D.国际政治局势14、在人口迁移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影响?A.就业机会B.教育资源C.宗教信仰D.自然环境15、下列关于我国地域文化与人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文化多样性一定丰富B.人口密度低的地区,文化传承一定单一C.人口密集区与人口稀少区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生活习惯的不同D.人口分布与地域文化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其文化发展程度也一定高1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与地域文化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文化传承较为单一B.西部地区人口稀少,文化多样性丰富C.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其文化传承较为丰富D.人口分布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地域性特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分析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并举例说明。材料一:我国南方地区水乡众多,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如江南水乡的古镇、园林、丝绸等。材料二:北方地区以平原广阔、气候干燥著称,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地域文化,如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陕西的黄土高原文化等。材料三:西北地区地势高原,气候干旱,形成了以游牧文化为主的地域文化,如内蒙古的草原文化、新疆的丝绸之路文化等。第二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屋顶坡度较大,墙体厚重,窗户较小,且多采用双层结构。材料二:该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农业发达,种植水稻为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该地区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特点及其原因。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地区人口密度较高的原因。第三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风格差异显著,以下是我国部分地区的民居建筑图片。材料二:影响民居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材料和当地文化等。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建筑风格差异的原因。《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地域文化?A、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B、青藏高原的游牧文化C、东北地区的狩猎文化D、长江流域的海洋文化答案:D解析:长江流域的地域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而海洋文化通常与沿海地区相关,如广东、福建等地的海洋文化。因此,选项D不属于地域文化。2、2、在人口增长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中,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人口增长会促进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B、地域文化的发展会吸引更多人口迁入C、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导致地域文化的同质化D、地域文化的保护需要控制人口增长答案:A解析:人口增长不一定能促进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过快的人口增长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从而影响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因此,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B、C和D都是正确的人口增长与地域文化关系的描述。3、以下哪个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符合“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A.欧洲西部B.亚洲东部C.非洲撒哈拉以南D.北美东部答案:C解析: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受历史、经济、卫生条件等因素影响,这一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地区多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亚洲东部地区虽然有些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但整体上人口增长模式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不同,因此正确答案为C。4、以下哪个因素对地域文化形成影响最小?A.地理环境B.气候条件C.政治制度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C解析: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政治制度虽然也会对文化产生影响,但相较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这一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制度对地域文化形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正确答案为C。5、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自然环境条件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文化因素D.明星效应答案:D解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条件(如气候、地形、水源等)、经济发展水平(如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等)和社会文化因素(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而明星效应虽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对人口流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6、关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地域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B.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人口迁移模式的差异C.地域文化对人口性别比例没有影响D.地域文化可以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和生活方式答案:C解析: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非常广泛,它不仅能够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还会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和生活方式,甚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口迁移模式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地域文化同样也会影响到人口的性别比例,比如某些地区可能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这可能间接影响到出生婴儿的性别比例。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7、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人口分布的地域性特征?A.人口密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B.人口密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C.人口密度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D.人口密度在气候适宜的地区高于气候恶劣的地区答案:B解析:人口分布的地域性特征表现为人口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地形、资源等。一般来说,人口密度在气候适宜的地区高于气候恶劣的地区,沿海地区由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也高于内陆地区。海拔的升高通常会导致气候变冷、氧气含量降低,不利于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密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不是增加。所以,B选项不符合人口分布的地域性特征。8、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文化因素?A.宗教信仰B.语言文字C.历史传统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影响人口分布的文化因素包括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历史传统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居住选择和人口分布。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历史传统等因素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它们更多地体现了文化层面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属于社会经济因素,虽然也会对人口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但不是文化因素。因此,D选项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文化因素。9、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B.自然环境条件C.社会文化因素D.个人兴趣爱好答案:D.个人兴趣爱好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文化因素等。这些因素通常与人们的生计、生活质量直接相关。而个人兴趣爱好虽然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对个别人口迁移产生影响,但它不是主要的人口迁移驱动因素。10、关于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域文化能够吸引特定人群聚集,形成特定的人口分布模式B.文化习俗可能限制或促进某些地区的迁入或迁出C.地域文化对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影响D.特定的文化背景可以影响人们对居住地的选择答案:C.地域文化对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影响解析:地域文化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还可能间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如,一些文化背景下,大家庭观念较强,可能会导致较高的生育率;而在其他文化背景下,更注重个人发展和教育,可能导致较低的生育率。因此,认为地域文化对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影响的说法是不正确的。1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与人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越高,地域文化就越发达B.地域文化的发展不受人口分布的影响C.人口分布决定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D.人口密度和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答案:C解析:人口分布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人口密集的地区往往更容易形成丰富的地域文化,因为人口密集的地区交流频繁,思想碰撞更加活跃,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1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A.地理位置B.人口分布C.气候条件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人口分布等。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与地域文化有一定关联,但不是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13、下列哪一项不是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B.气候条件C.文化偏好D.国际政治局势答案:D.国际政治局势解析:地域文化主要影响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等方面,而国际政治局势虽然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和分布,但它更偏向于宏观层面的政治因素,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直接范畴。14、在人口迁移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影响?A.就业机会B.教育资源C.宗教信仰D.自然环境答案:C.宗教信仰解析:在人口迁移的选择上,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深刻的文化因素,能够显著地影响个人或群体的迁移动机。人们往往倾向于迁移到与自己宗教信仰相符合的地方,以获得精神上的归属感和支持。相比之下,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和自然环境虽然也是重要的迁移考虑因素,但它们更多地反映了经济和社会需求,而非文化因素。15、下列关于我国地域文化与人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文化多样性一定丰富B.人口密度低的地区,文化传承一定单一C.人口密集区与人口稀少区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生活习惯的不同D.人口分布与地域文化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其文化发展程度也一定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分布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人口分布与地域文化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其文化发展程度往往较高,故选D。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文化多样性不一定丰富,A错误;人口密度低的地区文化传承不一定单一,B错误;人口密集区与人口稀少区的文化差异不仅仅体现在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吊车使用安全协议2篇
- 钢筋交易双方2024年度合作协议3篇
- 酒类购销合同范本
- 《票据基础》课件
- 托育入职培训
- 个人的合作协议书范本
- 《线路保护介绍》课件
- 体机电脑定制化采购与安装2024年度合同
- 2024年度乳制品冷链仓储服务合同3篇
- 《案例之凡客》课件
- 小学六年级数学趣味竞赛试题(课堂PPT)
- 小学作文假如我是(课堂PPT)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真题作文及参考范文
- 课件-秋妈妈和果娃娃
- 中国银行境外汇款申请书打印模板(新)
- 《交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安防消防防雷计划书
- 人武部年终工作总结
- 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难点及应对措施_1
- 半导体专业术语(中英对照)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