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四节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地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课标导引知识建构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目标导引1.理解土壤的概念、分层及组成,掌握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综合思维)2.观察学校或家乡附近的土壤,掌握观察土壤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地理实践力)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一、认识土壤1.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发育成熟的土壤,从地面向下有明显的垂直差异,一般可以分为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成土母质层。成熟土壤剖面示意图
3.研究土壤剖面的意义(1)反映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2)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4.土壤的组成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物质组成。
二、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1.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2.气候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水分和热量,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3.生物是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它为土壤提供有机物,从而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形成肥力。在生物因素中,植物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4.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影响着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条件,同时还影响物质的转换,进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5.时间决定着土壤的发育进程。6.除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要点笔记水稻土是在长期栽培水稻,灌溉浸淹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典型水稻土的耕作层呈深灰色,锈色条纹多;其下为犁底层,紧密坚实,有锈色斑点。
[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并纠错(1)陆地表面即土壤。(
)答案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土层越厚、层次越多、分层越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越高。(
)答案
√(3)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和水分组成。(
)答案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物质组成。(4)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形成提供最基本的有机质。(
)答案
×成土母质为土壤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5)常年温暖湿润的地区,岩石的风化速度快,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形成较快。(
)答案
√读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完成2~3题。2.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生物 D.成土母质3.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
)A.有机质含量 B.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C.发育程度和肥力大小 D.土层厚度解析
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能够腐烂形成腐殖质,形成土壤中的有机质。所以本题选C。第3题,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为土壤提供矿物质,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所以本题选B。答案
2.C
3.B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东北黑土的相关特征及成因分析[问题探究]东北地区俗称黑土地,主要原因是分布着典型的黑土,人们常说黑土地上是“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黑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东北黑土属于“寒地黑土”。寒地,是指气候;黑土是指地表植被经过长期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土壤。在寒冷的气候下形成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合农耕。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乌克兰大平原和中国东北具有寒地黑土。结合材料探究:(1)黑土肥沃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黑土是在什么样的气候环境中发育形成的?(3)我国南方的湿热地区植被茂密,但发育的土壤反而有机质含量较低,比较贫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
(1)黑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肥力高。(2)黑土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说明黑土是在冷湿的环境中发育形成的。(3)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比较贫瘠。[关键能力]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等自然要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1.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的关系2.成土母质与土壤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化学成分对土壤质地和化学元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3.气候与土壤
特别提醒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影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如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内陆干旱地区,由于矿物质淋失速度慢,形成钙质土。另外,土壤的干湿状况,通过蒸发对空气湿度、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也可通过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影响气候。4.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图解如下:5.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6.时间与土壤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7.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而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人类通过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违反自然成土规律会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如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归纳如下:[典例剖析]例题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与土壤肥力的关联最密切B.绿色植物促进了土壤的形成C.植物是土壤肥力的唯一来源D.森林根系很深,树冠高大,直接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2)下列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热带森林地区气温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温带草原地区B.湿润区微生物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干旱区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青藏高原寒漠土思维导引题图→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生物的作用→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区域分布差异→水土流失与土壤有机质关系→代入选项验证正误。解析
第(1)题,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的作用密切相关,但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森林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较少。故选B。第(2)题,土壤有机质多少与枯枝落叶多少及热量条件有关。气温较低的地方,微生物分解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故选A。答案
(1)B
(2)A当堂检测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深度一般在两米以内。右图为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淀积层、腐殖质层、淋溶层B.淋溶层、淀积层、腐殖质层C.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D.淋溶层、腐殖质层、淀积层2.仅从气候因素考虑,下列气候区土壤形成速度快、厚度大的是(
)A.全年炎热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全年高温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解析
第1题,根据土壤剖面构造可知,各土层自上而下为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成土母质层和基岩。第2题,在高温多雨的环境,淋溶作用强,利于岩层的风化发育,所以土壤形成速度快、厚度大。答案
1.C
2.C3.下列成土因素中,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的是(
)A.地形 B.气候 C.生物 D.成土母质解析
气候中的水热条件直接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风化壳厚度;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土壤的形成。缓坡以沉积为主,陡坡以侵蚀为主,这影响着土壤厚度;迎风坡和背风坡影响着不同坡向的降水,阳坡和阴坡影响着不同坡向的光热条件,从而影响土壤中的水热状况。因此地形是间接地作用于土壤。答案
A地处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生物多样的热带雨林景观,发育成砖红壤。读图,完成4~5题。4.亚马孙平原的气候、植被、土壤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旺盛B.红壤养分充足C.土壤偏碱性 D.雨林物种较为单一5.在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砖红壤应该具有的特征是(
)A.有机质含量高 B.多为黑褐色C.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酸疫苗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年产200万张医用环保纸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建议书
- 中国康复医学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 2024-2025年中国典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中国非PVC输液器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 安防工程检测报告
- 20万吨散装水泥粉磨站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医学输血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扬声器振动膜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智能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邓稼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方案
- 《创新永无止境》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 《趣味数学幻方》课件
- 牛津3000正序和乱序词汇表
- 广州猎德大桥三维曲面塔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 产品设计思维 课件 第5章 产品设计的形式思维
- Unit2Letscelebrate!Usinglanguage课件-高中英语
- Python数据挖掘实战全套教学课件
- 中美欧规范桩基承载力计算设计对比
- 钢筋工程隐蔽检查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