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期末试卷【一套】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期末试卷【一套】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期末试卷【一套】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期末试卷【一套】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期末试卷【一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期末试卷【一套】(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相匹配的是A.①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②图中纵坐标可以表示溶质质量C.③图中纵坐标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D.④图中纵坐标可表示溶液质量2、下列所示实验设计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碱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C.证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D.检验醋酸是否具有酸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要验纯,则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B.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则不能使酚酞变色的一定是酸性溶液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钙D.置换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C.铁丝生锈质量增大,蜡烛燃烧质量减小,所以这些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5、在实验室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备铜,有下列两种途径: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质量相等,则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1)(2)A.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不同 B.消耗铁的质量相同C.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D.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不同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鉴别H2SO4溶液和NaCl溶液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C区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D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A.A B.B C.C D.D7、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实验操作ACaO(CaCO3)水溶解、过滤BH2(CO)CuO加热CKCl(KClO3)MnO2充分加热DN2(O2)铜网加热A.A B.B C.C D.D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色的火焰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醋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助力疫情防控。(1)佩戴口罩可以阻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起到的作用与______(填实验操作)类似。如图所示口罩所用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2)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84消毒液的的消毒原理为NaClO+CO2+H2O=NaHCO3+X,生成的X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酸,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3)某款新冠肺炎疫苗所含成分的辅料包括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等,其中属于碱的是______(填化学式);磷酸二氢钠的化学式为NaH2PO4,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2、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1)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2)标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3、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1)U形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_____;(填序号)(2)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_____;(填序号)(3)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_____;(填序号)A.浓硫酸 B.烧碱 C.生石灰 D.蔗糖 E.硝酸铵 F.氯化钠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1)现有H、C、O、C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初中已学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___;②一种超导材料___;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④雪碧、可乐等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2)根据题意,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铁与氧气的反应___;②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产生的原理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盐酸______、硫酸______、碳酸_______、氢氧化钠______、氢氧化钙______、氢氧化铁______、氢氧化铜______、氢氧化镁______、氢氧化铝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为测定某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取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当溶液的pH=7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36.5g。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2、某石油化工厂化验室的实验员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表:实验序号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硫酸溶液质量洗涤后溶液的pH①30g110gpH<7②40g110gpH=7③50g110gpH>7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欲计算出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你觉得应该选择实验序号的数据进行计算。(2)请计算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3、碳酸锶(SrCO3)可用于制造红色火焰、荧光玻璃等。龙龙同学为测定某Sr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在三个烧杯中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烧杯编号①②③稀盐酸质量/g100200300固体混合物质量/g100100100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195.6291.2391.2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1)Sr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原理与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相似,请写岀Sr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通过对比分析,烧杯______(选填“①”、“②”、“③”)中的SrCO3一定反应完全。(3)求原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规范写出计算过程)4、工业盐酸通常因溶有少量的FeCl3而呈黄色,小红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HCl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100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测得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克。(2)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5、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盐酸溶质质量约为6.5g~7.3g。某患者每日分泌盐酸溶质质量为9.0g,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如图所示抑酸剂,发生反应:,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01)6、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2g石灰石样品开展实验探究,并精确地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所得数据如图所示。(该石灰石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请计算并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2)当盐酸和石灰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用98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请计算:(1)若a为100g,则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当氢氢化钠溶液加入的质量为b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为______。8、希溪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份含氧化铜的样品10g(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也不与其它物质反应),于是她决定研究其成分质量各是多少进行如图实验。她向样品中先加入100g14.7%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08g滤液,再向滤液中加入ag该样品,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又得到滤液。(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根据知条件列出求解10g样品反应生成硫酸铜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3)a的质量是______。(4)向最终所得的滤液中加入88g水,则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5)用98%的浓硫酸配制实验中用到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______。(6)若将20t上述样品完全反应,能得到含杂质的硫酸铜的质量是______。9、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碳酸钠固体,恰好完全反应;向右盘烧杯中投入6.4g金属镁的样品(样品有杂质且杂质不含镁元素,不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天平再次平衡,则该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ω的取值范围为______。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实验活动)(观察与结论)同学们观察到B烧杯中______________现象,于是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反思与总结)由此实验可知:验证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发生了,可以通过验证有新物质生成或验证______________来判断反应发生了。同学们对反应后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B烧杯中溶液溶质是什么物质?(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猜想2:NaCl、NaOH;猜想3:NaCl、HCl。(交流讨论)小龙同学认为猜想2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实验活动)为了探究溶液中溶质成分,小龙取少许B中溶液,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得出猜想3成立的结论。经讨论,小江认为还可以用另外两种类别的物质代替碳酸钠证明猜想3成立,请你各举出两类物质______________。(反思与总结)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验证溶液中溶质成分时,要求所选择的试剂能与__________。2、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铜制品生锈很感兴趣。经查阅资料,知道铜锈的主要成份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他们在探究中发现,铜绿受热分解后,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种黑色粉末,小明和小娜准备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小刚:黑色固体可能是炭粉。小娜: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方案: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4)现象与结论:小刚和小娜经过实验之后,都给自己的猜想做了正确的评价。如果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话,实验现象应为:______________。(5)若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_________装置,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气流应从____口通入。3、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_____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预测)若猜想1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猜想2成立。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__。(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3)“实验”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序号实验设计①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②?③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④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1)“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代替;(2)“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3)“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