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中学校高新校区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遂宁中学校高新校区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遂宁中学校高新校区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遂宁中学校高新校区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遂宁中学校高新校区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遂宁中学校高新校区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遂宁中学高新校区高二上10月月考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系。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来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摘编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在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张载提出“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开”,就是开拓、开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愿望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

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大学》的“修齐治平”思想深入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它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B.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表现为礼治德治、文明教化和“公天下"的世界意识等都受到共同体深深的影响。

C.尽管“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

D.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B.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证明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

C.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性的。

D.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B.大河无水小河干。

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D.治大国,若烹小鲜。

4.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4分)

5.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碑

史鑫

这碑不是石的,而是木的。具体来说,是一棵树,一棵柏树,立在村前的南山上。

故事已经很老了,至少有八十年。故事里的人们,先是褪去了名,后来又褪去了姓,再后来,只剩下了性别。但那棵树,那棵柏树,越长越高,四季葱茏。站在树下,必须仰望,才能看见不断向天空延伸的树梢。

故事的主角,是我大姑。

小伙伴问我:“恁大姑叫啥?"

“她没名。”我回答。

“没名?俺不信,没名还认定为烈士?"

“真的没名,我大姑牺牲的时候,才六个月,还没来得及起名。”

“那么,她就是无名烈士了?"

“当然不是。她是我大姑,我亲大姑!”我有点儿急眼了。

……

我气呼呼赶回家,跟父亲谈及此事,我问父亲:“我大姑是怎么牺牲的?"父亲并未立刻作答,而是点燃一根烟,吧嗒吧嗒抽了起来,①我把那烟雾缭绕的形态暗暗地比作硝烟弥漫。

“我也是听你爷爷讲的。由于汉奸通风报信,你爷爷所在的连队遭到鬼子追击。你奶奶怀里抱着你大姑,那时,你大姑才六个月,估计是饿了,你大姑哇哇大哭。这还了得,鬼子正追得紧,这一哭,岂不暴露目标了啊!”

“那怎么办?"我追问道。

“战士们都盯着你奶奶和她怀里的孩子,然后,又看看你爷爷,他的眉头蹙成一个疙瘩。说时迟,那时快。只几秒钟的工夫,你爷爷便做出一个决定,这个决定让你奶奶瞬间泪如雨下……”

“什么决定?后来,到底怎样了?"我急得抓耳挠腮。

“唉!我那可怜的姐姐啊!”父亲的话里带了哭音,“你爷爷的原话是,‘舍小家,保大家’,用你大姑的命,换整个连队的命。否则,整个连队不仅走不脱,而且将会全军覆没!"②说到这里,我看见父亲把烟头掐灭,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喉咙。“你爷爷把你大姑从你奶奶怀里抱过来,对大家说,你们穿过这片密林,朝东走,我往西去,天黑前,咱们在弥河滩会合。说完,他大步流星向南山方向奔去。”

后来,我证实了父亲的说法。南山的东北方向,确实有一大片苹果林,以此为界,穿过苹果林往东,是蜿蜒流淌的弥河以及河两岸密密匝匝的杨树林;苹果林的西面,则是乱石岗,越过乱石岗,就是南山。南山上杂木丛生,尤其是每年霜降前后的红叶,像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又像层林尽染的血海,漫山遍野,一望无际的红啊!很容易令人溢出眼泪来。

我看见,爷爷抱着他的第一个孩子,穿过乱石岗,走进红树林,像走进了火海,走进鲜血染成的红树林。孩子啼哭不止,枪声吆喝声也越来越近了,他不由得加快脚步,登上南山的一处高坡,这才停了下来。他把孩子搁在一块石板上,因为啼哭,孩子小脸通红,任由鼻涕眼泪在脸上滂沱。爷爷摸摸孩子的脸蛋,抹了一把泪,然后,迅速离开。有那么几秒钟,孩子似乎不哭了,可能因为不再颠簸了,又或许因为爷爷摸了一把她的小脸蛋,可是爷爷一走开,她的哭声更大了。鬼子很快就围了上来,定睛一瞧,原来只是个婴儿,这才发觉上当被骗了,穷凶极恶的鬼子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挑起地上的婴儿,然后狠狠地朝山石上摔去,随着一声凄厉的哭嚎,婴儿的声音消失在红树林里……

毫无疑问,连队安全转移了,③但天黑前,爷爷并未跟连队会合。入夜之后,爷爷借助皎洁的月光,返回了南山,在那块大石板附近,他看见了被鬼子杀害的孩子,他浑身颤抖,掩面而泣啊。爷爷也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他遵循入土为安的古训,把孩子就地掩埋。次日,附近的村民上山砍柴,发现了山石上凝固了的血迹,发现了一棵柏树下新添的一抔黄土。再后来,他们才了解到,我大姑牺牲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从未见过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也过世了。关于他们的故事,大都是从父亲或村里人口中了解到的。对我大姑的事情,他们所知甚少,毕竟那是一个仅在世上存在了六个月的婴儿;但是,她也是我所知道的我们那个地方年龄最小的烈士。

八十年过去了,很多人和事都如过眼烟云,不复存在。但是,我跟父亲当年的那段对话,却牢牢地记了下来,当然,话题仍是关于我大姑的。

“如果我大姑能够活下来,不知道爷爷会给她起个什么名字?"

“你二姑叫金穗,你三姑叫银穗,你大姑……应该叫玉穗吧!”

“玉穗?这个不好听,不如叫麦穗。"

“小孩子,你懂什么?一边儿去!”父亲瞪着眼珠子,大声呵斥我。

我想,虽然是假设,但是爷爷给我大姑起什么样名字,都是有道理的。我大姑牺牲时葬在柏树下,我们四代人居住在南山下的村庄里,长久地守着这片土地,都是有道理的。

正如,红叶的红,是有道理的。

我把那棵柏树当作我大姑的墓碑,逢年过节,我都登上南山看看我大姑,也是有道理的。

④您说,对吗?大姑。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写南山上的一座碑“不是石的,而是木的"是一棵树,一棵柏树”,给人以新奇之感,并紧扣小说的题目“树碑"。

B.小说写小伙伴对大姑的“质疑”以及村子里的人对爷爷、大姑的事迹的不了解,意在提醒人们赓续红色传统刻不容缓。

C.“他的眉头蹙成一个疙瘩”,写出了爷爷此刻内心的煎熬;几秒钟之后,爷爷“便做出一个决定”则凸显他的牺牲精神。

D.小说描写红叶“像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又像层林尽染的血海”,营造出悲凉的氛围,暗示了大姑悲剧性的结局。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烟雾缭绕的形态"被比作“硝烟弥漫”,暗示接下来父亲所讲之事弥漫着战争的气息。

B.句子②中关于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体现了父亲的刻意停顿和特别强调,引出下文父亲讲述爷爷的做法。

C.句子③中爷爷并没有按约定在天黑前和部队会合,是因为大姑被敌人杀害,他悲痛难当,深感愧对亲人,不愿前去会合。

D.句子④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您”,转为面对面的倾诉,没有距离感,表现了“我”对大姑的无限的敬意。

8.小说回忆与现实交织,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祭奠·颂扬·拷问;乙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柏树·载体。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二、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节选自《荀子·致士》)

材料二: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善。"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注】中行氏:春秋时晋国掌权的六大家族之一。

(节选自《说苑·尊贤》)

材料三:

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说,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口行A相反B而欲贤C者D之至E不肖者F之退G也H不亦I难乎(3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而不信"的“而”与《十二章》中的“人而不仁"的“而”用法含义相同。

B.“务在明其火"中的“明”与《四章》中的“自见者不明"的“明”含义不同。

C.“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的“家”与《兼爱》中“大夫各爱其家"的“家”含义不同。

D.“帝大说"中的“说”和《五石之瓠》中的“客得之,以说吴王"的“说”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子使用“耀蝉"打比方,形象地阐明了“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的道理。

B.针对桓公的疑问,管仲认为故意让酒肉腐坏,这样做不好,但并不妨害君主成就霸业。

C.孔子认为假如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他们就不会产生仇恨,中行氏也就不会灭亡。

D.太宗让百官上书谈论得失,常何上奏了马周给他讲述的二十多件事情,都合太宗心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5分)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十二章)(5分)

14.材料二中,管仲对重视贤人有明确的态度。你认为材料三中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管仲的哪些态度?(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②路云遮寺,青弋江③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4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可谓“春郊送别图"。

B.颔联“云遮寺”“柳拂桥"是诗人想象友人路上情景,承接了首联,做到虚实结合。

C.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写出了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D.这首诗歌语言平实质朴,明白晓畅,颇能体现杜牧诗歌清健俊爽的风格。

16.诗人的情感体现在“寂寥”一词上,请结合全诗分析“寂寥"之情是如何表现的。(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由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物致知"这一成语出自《大学之道》,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原文说:“致知在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你身边有一个喜欢夸耀自己的朋友时,你可以用《〈老子〉四章》中的“_____________,"来劝他。

五、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一词早在殷周时期已频繁使用。早期“君子"概念虽然多半专指社会特定人群,但已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此倡导,为此后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的形成发展,植入了胚胎基因,奠定了品质基础。君子人格在中华民族数千年________的历史长河中,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认同和推崇。关于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解说和阐发,不仅在________的历代典籍里俯拾即是数不胜数,而且数千年来一直以托物言志的方式浸润和渗透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不仅君子和君子文化在器物、植物以及动物、饮食等方面均有充分的表现,而且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数千年绵延传承下来,传得________、传得影响深远、传得深入人心,直至今天仍活在老百姓的口头和心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成人之美”等,类似这些至今活跃于人们口头的民谚俗语,涉及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足以说明君子文化常常以“习用而不察、日用而不觉"的方式,________地熏陶和浸染我们日常生活。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跋涉前行浩如烟海有目共睹耳濡目染

B.踽踽独行汗牛充栋众所周知耳濡目染

C.跋涉前行浩如烟海众所周知润物无声

D.踽踽独行汗牛充栋有目共睹润物无声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在器物、植物以及动物、饮食等方面君子和君子文化均有充分的表现,而且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绵延数千年传承下来。

B.君子和君子文化不仅在器物、植物以及动物、饮食等方面均有充分的表现,而且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绵延数千年传承下来。

C.不仅君子和君子文化在器物、植物以及动物、饮食等方面均有充分的表现,而且作为深厚的一种文化积淀,数千年绵延传承下来。

D.君子和君子文化不仅在器物、植物以及动物、饮食等方面均有充分的表现,而且作为深厚的一种文化积淀,绵延数千年传承下来。

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第一句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B.她的作文在“培文杯"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C.“古意”本身,就包含着创新,包含着不可重复的个性。

D.塞住耳朵去偷院子里的钟,这个法子太“巧妙"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①,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衣服甚至智能皮肤、智能肌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人的生活为中心,以“可穿戴”为特征,以“健康"为目的。它们不仅可以监测心率、血氧、血压等生理指标,②,如心理压力、情绪指征、疲劳程度等。通过对一系列身体数据的运算处理,它们可以发挥风险评估与健康预警功能,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健康隐患。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可穿戴健康设备的健康管理水平日甚一日。③,让广大用户甚为不满。用户什么时候喝酒,什么时候失眠,什么时候运动……这些私人信息被无端披露在互联网,而且真的会有好事之人来研究数据,广大用户只想说一句:“干卿甚事!”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回答“‘符合社会和他人期望的自己’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己之间’你会如何选择"这一问题时,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表示:“请一定要对自己保持诚实,过那种自己满意、认可的人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B2.B3.D4.①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分别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析论证;②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古今对比,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5.①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

②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③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于担当。

6.B7.C8.①既写出爷爷、大姑为革命所做出的牺牲,又体现出“我”对爷爷、大姑的崇敬之情,使主题意蕴更丰富深刻。②“我"以现实证实父亲的回忆,使小说内容更加真实。③回忆与现实交织,调节了叙事节奏,使情节更加紧凑。④回忆和现实灵活切换,形成了时空交错的艺术效果,增强了感染力。9.甲组:①本文叙写了六个月大的“大姑”为掩护部队转移而牺牲的故事,其安葬之处的柏树成了“碑”,四代人居住在柏树所在的南山脚下始终为之守护,这是一种对亲人的祭奠之情;②爷爷为掩护部队转移牺牲了自己的女儿“玉穗”,是对中华儿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义与尊严的歌颂;③密林中的六个月大的婴儿,却逃不过鬼子冰冷的刺刀,体现了对战争中被磨灭的人性的拷问与反思。

乙组:①小说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选择了柏树作为重要的载体;②当年大姑牺牲后,爷爷将她安葬在柏树下。多年后柏树高大葱茏,人们必须仰望它。③柏树承载着丰富的意蕴,如崇高的牺牲精神,亲人的悼念与守望,表达出人们对革命英雄主义的极高礼赞。

BEH11.A12.C

13.(1)贤能的人知道他不能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

(2)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质朴和文采两方面兼备配合得好,这样才是君子。

14.①太宗知道马周有才能,于是授予他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这体现了“知而用之”。②对马周推荐的人才,太宗都很满意,这体现出“任而信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君主的忧患,不在于不谈论任用贤人,而在于不能确实一定(坚决地)去任用贤人。谈论任用贤人,是口头上的;退却贤人,是行动上的。口头上和行动上相反,却想要贤能的人前来,不贤的人退去,不也是很难的吗?用火光照蝉捕捉的人,只要务求使他的火光明亮,摇动树身罢了;如果灯火不亮,那么即使摇动树身,也毫无用处。现在君主中如果能够彰明自己德行的,天下就会归顺,像蝉归向明亮的火光一样。

材料二:

齐桓公对管仲说:“我想使酒在酒器中变坏,肉在砧板上腐烂,这样做对治国无害吧?”管仲说:“这种过分的做法虽然不好,但对治国也无害。"齐桓公问:“怎么做会危害霸业呢?”管仲说:“不能识别人才有损于霸业;知道是人才却不能恰当地任用,有损于霸业;任用了却不能委以重任,有损于霸业;委以重任了却又不肯信任,有损于霸业;信任却又让小人从中掺和,有损于霸业。"齐桓公说:“好的。”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能但是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能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起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受灭亡,能办得到吗?”

材料三:

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时,他到京师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让文武百官上书讲政事的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有利于国家百姓的二十余件事情,让常何上奏朝廷,事事都很符合太宗心意。唐太宗对此事感到很奇怪,就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都不是我想出来的,都是属下的食客马周所提出的。"唐太宗当天就召见马周,马周没到达的期间,曾四次派遣属下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与他谈话,太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值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后来升迁到中书舍人。马周机敏善辩,擅长于陈述奏章,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讲的话都符合实际。太宗曾说:“我对马周只要一刻不见面,就很想念他。”贞观十八年,马周一直升迁到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东宫的官职,他处理事情公平允当,很受当时人赞誉。后来又兼代吏部尚书职务。太宗曾对侍从的大臣说:“马周看问题敏捷,办事慎重周到。至于评论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他既然竭尽忠诚,亲近依附于我,我定要依靠他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

15.B16.①前两联写景,以乐景衬哀情(反衬)。阳光和煦,积雪消融,芳草青葱,马声洪亮,眼前春风杨柳的青弋江和想象中云雾缭绕的九华山,景色美丽,而离人忧愁,为后面的寂寥做了铺垫。②颈联采用对比手法。写友人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