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70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隐讳,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讳名,是古人对身份
显赫的人或自己的尊长不能直称其名,避称其名。
B.“《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后来有补充注释《春秋》的书,
称为春秋三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C.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一中若干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二甲、三甲分别蜴〃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
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旧指男子冠礼女子及笄时取与本名意义无关的别名,自称称名,称人用
字。
B.“天宝末〃,指用天宝年号纪年的最后一年,天宝是区别于开元的唐玄宗晚期年
号。
C.“牢醴〃,指祭祀用的牲品和甜酒,牢又分为太牢与少牢两种,牛羊猪各一叫太
牢。
D.“赠司空〃,指死后被追封为司空,古代朝廷对功臣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
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匈奴〃、月氏、大宛、康居、大夏、安息、乌孙等古代国家政权,都是张骞
出使西域过程中所到、所闻之处,处于古代丝绸之路上。
B."堂邑氏奴甘父〃:堂邑为姓氏,甘父为名,奴,是其做家奴的身份。后文提
到被封为“奉使君〃的堂邑父,就是指他。
C."汉节〃:汉代朝廷派出使臣或传达皇帝命令时,凭节为信,中央设有专门掌
管符工的官员,名叫〃符节令〃。苏武就曾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历尽艰辛,留
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D.“匈奴J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史
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居于南夷,随畜牧而转
移。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家:起之于家而任官职。古代指由平民出身而晋升为官员。
R.仪同二司: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二公(司马、司徒、司空)而给以二
公同等的待遇。
C.上柱国:原为保卫都城安全的军将,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为功勋的荣誉称号。
D.赠:古代指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亲属则不属于加封之列。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忧指遭逢父亲丧事,古代官员的父母如若去世,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三年。
B.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C.〃婚姻〃释义复杂,有时候把新郎的父亲称为〃姻〃,把新娘的父亲称为“婚”。
D.”布衣〃顾名思义就是布做的衣服,古人常常借“布衣〃来指普通的平民。
6.下列对又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科:古代考试科目名,如唐宋进士就分甲乙科。〃拟登进士甲科〃即洪拟被
进士甲科录取。
B.国子博士:古代学官名,始置于晋朝,除教授国子学生学业外,还为政府作
政治咨询及祭典顾问。
C.丁税:又叫身丁税,指封建时代政府按人头征税的赋税制度,家中有多少人
就按多少人交税。
D.移蹿:眸的本意指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引申指帝王出行的
车驾。蹿即“移驾〃。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帝王庙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B.别驾,汉朝设置的州刺史佐吏。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一车随行,因而得名。
C.干戈,本来是类似矛的武器,因此以〃干戈〃作兵器的通称,后引申为战争。
D.露板,亦作“露版〃,这里指不缄封的奏章。文中意在说明崔琰的公正无私。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又称〃秋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会元〃。
B.织造是明清于苏杭等地设立的负责织造衣料、制帛以供皇帝及宫廷之用的专
局。
C.缙绅原本是指古代朝会时官宦将记事的手板插于腰带,后来成为官宦的代称。
D.谥是帝王或官员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海瑞谥
为“忠介〃,表扬他忠诚耿直。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元,属于古时皇帝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
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B.卯、辰,属于十二地支。地支和天干组合在一起可以用来纪年,十二地支又
可以用来表示一天的时间。
C.觐谒,即入觐,古代政治礼节,指地方官员入朝朝见帝王。后引申为下级拜
见上级或朋友间的礼节。
D.谥,即谥号,官员的谥号一般由朝廷赐予。朝廷赐谥,很多时候都是有褒有
贬,有的谥号既扬善又不讳恶。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即〃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制举,历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等。
C.工部,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是主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
D.致仕,是封建社会官员退休后被朝廷重新征召做官的一种专有称谓。
1L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指史官给历史人物写传记的一种写法,符合古时候对历史人物的名字避
开不直接称谓的习惯。
B.孝廉:根据儒家的思想,汉代察举孝廉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
孝廉即“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C.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朝廷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授予
符节、节钺的过程仪式常被称为〃假节〃,被授予符节的大臣被称为"持节〃。
D.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西汉时一般指司马、司徒、司
空。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表示征召并授予官职。与〃除〃〃拜〃都含有任职的意思。
B.翰林,唐初设翰林院,作为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并非中央机关。后
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学皇帝的机密诏令。宋朝后翰林学士成
为正式官职。
C.公,文中指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分
别是公、侯、伯、子、男。
D.出,调出京城,表示贬官,古代表示贬官的还有“夺〃”谪〃“左迁〃〃黜〃等。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内,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这地方因位于黄河凹处北岸以东,且位于殷
商畿内,故称“河内〃。
B.光禄大夫,指汉代掌管宫廷宿卫及侍从的长官。魏、晋以后有其名而无其职。
唐、宋以后成为官阶的称号。
C.食邑,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
又称采邑、采地。
D.诏狱,就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高官案件,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由皇帝亲自下诏
书定罪。如唐代的刑部、明代的锦衣卫。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均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
监生,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B.庶长子,是古代对非正妻所生且年龄最大之子的称呼,但地位远低于嫡长子,
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前位、封邑、官职、财产等。
C.万历三十五年,中的〃万历〃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来纪年的名号。
汉武帝以后,新君即位就会改年号,称为“改元〃。
D.礼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礼部的最高级长官,掌管户籍财经、典礼、
科举、学校、外事活动等,相当于今日的教育部长、外交部长。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动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送粮食的目的
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B.〃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
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般致
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加,古代广诸侯王死叫薨,古代
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因考期
在八月,故又称为秋试、秋闱。
B.侍班,指古代臣下轮流在宫内或行在所随侍君主、记事、记住起居,或处理
其他事宜,即“入直〃
C.三木,桎、梏、举合称〃三木〃,可以枷在犯人颈、手、足三处的刑具,因为
是木制的所以称为三木,一般借指较轻的罪行。
D.对簿,指受审问。簿,狱辞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诉状。在古代审讯时,依
据状文核对事实,故称对簿。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J£±,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者,称之为进士。殿试时第一名称为
解元。
B.河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大体包括今山西、河北和山
东部分地区。
C.行在,也称行在所。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大
驾幸建康,六宫留临安,则建康为行了在,临安为行宫。〃
D.正书,亦称“楷书〃"正楷〃〃真中〃,字体名。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
成为主要的字体。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里巷〃有乡邻之意。“里〃是古代居民区名,一里所含居民家数,说法不一,
历代也有变化。《周礼》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的记载。
B."畿〃,指古代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后来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京
畿〃〃畿辅〃都指京城附近地区。
C."忧归〃是指因父母丧事,回乡守丧。在古代父母去世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
年,任官者必须离职,表达当事人对已故父母的崇敬和不舍。
D.“祟祯〃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
始,此后,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如汉武帝、崇祯帝等都是年号。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文中指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与〃丞相〃并非同一概
念。
B.科举时代,通过最高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进士为三甲,一甲三个人全部称
为状元。
C.讳,文中指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接称呼,“犯……讳〃意思是违犯了这
个规定。
D.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
离职。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诃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父,指祖父亲兄弟的儿子,长于父者为从伯,幼于父者为从叔;又指父亲
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
B.阙,多义词,此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
观,用于装饰、瞭望。
C.闾里,〃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群聚居处;〃里〃指居住的地方,如〃故里〃;
"闾里〃指乡里。
D.秩满,官吏任期届满。文中写王瞻出京担任鄱阳内史,任期届满以后,被朝
廷授任为太子中舍人。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钺,指符节和斧钺,因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文中可理解
为〃武帝〃。
B.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等同“江州司马〃中的“司
马〃。
C.储贰,也叫储副、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需专门册封。
D.谥,古代大臣死后,朝廷往往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
称号。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兄〃,指父亲的侄子中比自己年长的人,也泛指本族平辈中年龄与己相当者。
B.”曹掾〃,东汉太尉或相国等分曹治事,正职为"掾〃,后来泛指各部门治事的属
吏。
C.”季弟〃,指最小的弟弟。一般而言,古人兄弟排行,伯为大,仲次之,叔第三,
季最小。
D.〃改秩〃,秩,官吏的俸禄、职位或品级,〃改秩"即改变官吏的俸禄、职位或品
级。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一般指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或文书等,常见的有诏令、
诏书、诏谕等。
B.〃祠〃指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文中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
加以奉祀。
C.〃内官〃是多义词,古代既可指君王左右的亲近臣僚,也可指宫中的女官属、
宦官太监等,文中指宣官。
D.”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得名,
亦称作抚台。
24.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从四德。〃二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
B.谥号。帝王与大臣的谥号都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
C.宗法。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嫡庶来组织,统治社会的法则。
D.庙号。唐以前,对已死皇帝多称谥号;唐以后,对已死皇帝多称庙号。
25.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B.太子。皇帝所有的儿子都被称为太子。
C.年号。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三从四德。遵循"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
26.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法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即众妻所生的最年长的儿子为法定继承人。
B.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C.年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江外忧〃,大事等都要改年号。
D.谥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
称号。
27.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宗法制。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
到削弱。
C.五常。仁,义,礼,智,信。
D.七庙。用来供奉祖先,从右至左依次有太祖,二,三,四,五,六,七世庙
排列。
二.古代官职
28.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秦朝时始设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错
事。
B."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后逐渐成为虚职。
C.里正。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D.判,守,意为兼任官职。判,为高阶兼任低阶,守,为较低官职者兼任高阶
官职。
29.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仕,告老,下车,乞身都指古代官员请求退职,退休养老。
B.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三省的长官为宰相。
C.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D.节度使。唐代时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后造成割据局面,世称“藩镇〃。
30.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部。隋代始设,唐代确定为吏,户,礼,兵,开IJ,工,各部以尚书,侍中
为正副长官。
B.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另有仕宦,起用,拜官也意为入任官职。
C.司马,各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隋唐时是州郡刺史的长官。
D.爵。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后代往往因时而
异。
31.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夺情。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
B.刑部。掌管全国的司法刑狱,刑罚政会,审核刑名及刑部官员仃.免。
C.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谪,指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D.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
32.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股文。明清科考的一种文体。
B.征辟。辟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C.庠序。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D.国子监,太学。封建时代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33.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B.考中进士又称"折桂",〃披官锦〃,"及第”等。
C.博士是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
D.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为殿试。
34.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院。明清出现的独立教育机构,为私人或官府所设。
B.司业。国子监或太学的副长官。
C.察举。有推举之意,由地方长官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D.进士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探花,第三名为榜眼。
35.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国子监学生,由学证考取或地方保送,皇帝特许,后成为虚名。
B.考中进士者即授官。
C.院试合格后可取得秀才资格,才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D.教授。原指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
四.风俗礼仪
36.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清明之后的一二日,节日里禁止烟火,只能吃寒食。
B.斋戒。古代重大事件前要实现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
C.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
D.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
37.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秋。主要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等。
B.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C.再拜。先后拜三次。
D.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女子十五岁行笈礼后即可成婚。
38,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文会友。古代文人相交轻财而重情谊,才学,多以诗文相赠答。
B.古代建筑为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礼节活动室北向为尊。
c.社日。,占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
D.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屈辱之意。
39.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稽首。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B.重阳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插梅花和茱萸等习俗。
C.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有小聘,大聘,朝三种
形式。
D.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
之好”。
40.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B.关西指函谷关或漳关以西地区。
C.江左,即江东,古人以西为左,以东为右。
D.四海,六合,八荒泛指天下。
41.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县。
B.江河。在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C.西域。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D.三辅。指管理京畿地区三位官员,后指其管辖地区。
42.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正确的一项是()
A.遭内艰。父亲或母亲去世,古人要守丧三年不得做官。
B.金兰之交。指文人间深厚的情谊。
C.三尺。古代私塾老师的讲课之地。
D.古人幼时命名,同时父母为其取字,如屈原字平。
43.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世寇莱公豪修冠一时〃,其中,寇准爵号莱公,莱公是自称。
B.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用于他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
C.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一个结,称为总角。
D.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44.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尊长者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
B.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死后被追加谥号,如陶渊明为陶靖节。
C.男子四十知天命,五十称为“不惑〃。
D.直称姓名可能为自称及介绍自己,或者称呼厌恶,轻视之人。
七.天文历法
45.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望。"既望〃使用的是干支纪日法。
B.天干。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C.二十八星宿。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D.云气。古代封建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
46.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月流火。指暑气退,天气转凉。
B.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变化。
C.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D.北斗丛星中有七十二个天罡星,三十六个地煞星。
八.饮食器用
47.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谷。在古代一般指稻、黍、稷、麦、菽。
B.炊具。百姓多用陶制炊具,青铜炊具为贵族使用。
C.脍炙。人们共同喜好的,后把诗人文章为人称颂叫〃脍炙人口〃。
D.五牲。牛羊猪马鸡,
48.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鼎。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四足。
B.五味。指酸,咸,甘,苦,辛五种味道。
C.床。最初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都在床上进行。
D.觥。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
49、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
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
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
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
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
50、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
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一一颂李白
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一一颂杜甫
C、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河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一一颂白居
易
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一一颂王昭君
51、对联集句对大多非原创,是从已有诗文句子中选句配对,推陈出新。与“劝
君更尽一杯酒〃(唐•王维)对仗工整的是:()
A、天涯涕泪一身遥。(唐•杜甫)B、与尔同消万古愁。(唐・李白)
C、八骏日行三万里。(唐・李商隐)D、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
52、中国古代神话“开天辟地、炼石补天、钻木取火、衔石填海〃中涉及的人物形
象分别是:()
A、女婿、燧人氏、精卫、盘古B、燧人氏、精卫、盘古、女婿
C、盘古、女婿、燧人氏、精卫D、精卫、盘古、女婿、燧人氏
53、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
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
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
其合格者,分别称为:()
A、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一一进士院试一一秀才
B、院试一一秀才乡试---举人会试一一贡士殿试一一进士
C、会试一一贡士殿试一一进士院试一一秀才乡试一一举人
D、殿试一一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一一举人会试一一贡士
54、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
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
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
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
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
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
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
55、“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可以理解为:太
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山北当然照不到,为阴;水的北岸
正对着太阳,为阳。反之亦然。所以,水南为阴,水北为阳。例如:"江阴〃、"汉
阳〃、“衡阳〃、“华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
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
56、我国古代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
五夜,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
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
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那古时
候“五更三点〃、“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时间是:()
A、早晨6时12分、凌晨2时36分B、早晨5时又12分钟、1时又36分钟
C、早晨6时12分、1时又36分钟D、早晨5时又12分钟、凌晨2时36分
57、中国古代文化中定义的〃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
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古代的“史圣〃、"医圣〃、"书圣〃、"画
圣〃、“茶圣〃、“诗圣〃分别是:()
A、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
B、司马迁、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
C、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张仲景
D、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张仲景、王羲之
58、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唐诗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诗人众多,许多诗篇还是被我们所广为流传。唐代称为“诗魔〃、"诗鬼〃、〃诗佛〃、
〃诗仙〃、〃诗圣〃、〃诗豪〃的诗人分别是:()
A、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
B、李贺、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
C、白居易、李贺、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
D、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王维
59、清代【张鹏翩hM撰写的三苏祠的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
家。〃其中"千古文章四大家〃中"四大家〃是:()
A、韩愈、欧阳修、苏轼、王安石B、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C、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D、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60、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
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前四史”是指:()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
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
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
61,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是中
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
智慧的结晶。其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
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B、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C、小暑、大暑、小寒、大寒D、白露、寒露、小雪、大雪
62、干支纪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纪年方法。所谓“干支〃就是天干、
地支的总称,它是一种周期性的循环顺序,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计
算方法:(公元年份-3)+60,得余数R;再求R+10的余数是X,R+12的余数是
Yo并根据下表,就可以很简单的换算公历年份成为干支纪年。
1234567890
X甲乙丙T戊己庚辛壬癸
12345678910110
Y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如:公元2000年的干支如何?(2000-3)4-60=33.......余数(R)17,(R)17+10=
1…….7(X),(R)17+12:1.……5(丫),因此,公元2000年是干支纪年的庚辰年(农历)。
现在,计算公元2015年的干支纪年,应该是哪一年:()
A、甲午年B、丙申军C、乙未年D、丁酉年
63、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
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
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
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负责执行国家的重
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
A、尚书省、兵部B、门下省、吏部C、中书省、刑部D、尚书省、
工部
64、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
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四书〃是指:()
A、《诗经》、《尚书》、《周易》和《春秋》
B、《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C、《国语》、《左传》、《礼记》和《春秋》
D、《诗经》、《尚书》、《礼记》和《周易》
65、《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后
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四库〃是指:()
A、仁、义、礼、智B、礼、乐、书、数C、诗、书、礼、易D、经、史、子、
集
66、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
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ji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
甲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
A、15岁、20岁、30岁、40岁、60岁
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70岁
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60岁
D、D、13岁、20岁、30岁、50岁、60岁
67、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
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分别指的是:()
A、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B、华山、衡山、恒山、嵩山、泰山
C、衡山、恒山、嵩山、泰山、华山D、恒山、嵩山、泰山、华山、衡山
68、〃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由
五种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维系着自然的平衡。“五行〃
中分别代表〃生长的物质〃、“散发热能的物质〃、“大自然本身〃、〃循环流动的物质〃、
“坚固的物质〃的物质元素是:()
A、金、木、水、火、土B、火、土、水、金、木C、木、火、土、水、金D、
土、水、金、木、火
69、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统称,在不同时期,五种刑罚的具体所指并不相
同。五刑有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之分,其中隋唐以后封建制五刑是指:()
A、墨、鼻ij(yi割鼻)、粒佗i砍脚)、宫、大辟(pi死刑)
B、笞(chi)、杖、徒(劳役)、流(流放)、死
C、鲸(qi'ng墨字)、副(yi割鼻)、斩趾、枭首(x后。砍头)、ffi(zii剁肉褥)
D、磔(zh6凌迟)、髡(kUn剃发)、骸(bin割膝骨)、炮烙、刖&割耳朵)
70、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父
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
后来伯仲之弟统称“叔父古代称为“伯夷"、"仲尼叔向"、"李路“的四人,
正确的排行顺序是:()
A、老大、老二、老三、老四B、老大、老二、老三、最小
C、老二、老三、老四、老大D、老三、老四、老大、老二
71、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坐西朝东〃为最尊,其次是〃坐北朝南〃,
再次是“坐南朝北〃,最下位是〃坐东朝西传统课文《渡门宴》涉及宴席座次的
描述:“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
西向侍。〃文中座次描述反映地位尊卑高低的顺序正确的是:()
A、项羽、项伯、刘邦、范增、张良B、项伯、范增、项羽、文IJ邦、张良
C、项伯、项羽、范增、刘邦、张良D、项羽、项伯、范增、刘邦、张良
72、我国古代史书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历史散文,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
不允许采取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史书编排体例分为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
编排历史)、纪传体(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反映历史)、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记
叙历史)、记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记载历史;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史
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下面对《史记》、《左传》、《战国策》、《汉书》编
排体例判断正确的是:()
A、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通史B、通史、国别体、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断代史D、通史、编年体、国别体、通史
73、中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即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
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以"年号干支兼用法〃为纪年方法的是:()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②〃庆历四年春〃③〃壬戌之秋,七月既
望〃④“天启壬戌秋日〃⑤〃淳熙丙申至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74、生肖文化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时间文化,是用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与十
二地支相配的一种计时系统。将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
猴、鸡、狗、猪,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
巳蛇,午马,未羊,申猴,西鸡,戌狗,亥猪,作为十二个时辰计时,把一天划
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比如:从晚上11时开始计时,
晚上11时到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下面用生肖计时正确的是:()
A、狗:晚上7-9时(即“戌时〃)B、牛:下午1-3时(即〃丑时〃)
C、猴:凌晨3-5时(即〃申时〃)D、羊:凌晨1-3时(即〃未时〃)
75、中国古人用“天色纪时法〃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
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映(di@)、晡(bU)时、日入、黄昏、
人定。从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开始第一个时辰,依次循环。下面根据天色的变
化理解的时辰正确的是:()
①《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句中“鸡鸣〃是凌晨01时至03
时;
②《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句中“黄昏〃是晚上19时至
21时,“人定”是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
③《李想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句中“夜半〃是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
@《李镇雪夜入蔡州》「晡时,门坏〃,句中"晡时〃是下午17是至19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6、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下面关于“月相纪日法”用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望〃阴历三月十五日。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初的一天;朔:
阴历月末的一天。
③《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阴历七月十六日。
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指六月初一至初九。
⑥“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这个月初五。
⑥〃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正月末的一天。
⑦〃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这个月初四。
A、①③④B、②⑤⑥C、③④⑦D、③⑤⑦
7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
五篇。《诗经》有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
三种表现手法。下面本《诗经》“六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颂〃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共105篇。
B、〃风〃是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诗经》中的精华,共305篇。
C、"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先用其它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D、“赋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78、时节纪月法,是中国古代一种记录月份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四季(古称
四时)或者节气物候的特点来给月份命名或代称月份。如“气和端月灯笼伴,位
正元阳爆竹嘶〃是利用“端月〃指一年的开始为“正〃之意,〃菊月〃就是用当月有代表
性的植物“菊〃代称九月。下面对代表性的植物指称纪月正确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JU寺桃花始盛开。一一三月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八月
C、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六月
D、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三月
79,二十四节气中最能代表春,熨,秋,冬四个季节到来的节气是:()
A、立春、立夏、立秋、立冬B、春分、夏至、秋分、冬至C、雨水、小满、处
暑、小雪D、谷雨、大暑、霜降、大寒
80、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对传统节日习俗描述正确的是:()
A、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一一重阳节
B、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一一清明节
C、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一一春节
D、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一一端午节
81、我国佛教名山源远流长,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
A、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B、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C、江西庐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黄山、安徽九华山
D、湖北武当山、四川峨眉山、四川青城山、浙江普陀山
82、中国四大名楼与四大名楼同义,而历史上公认的有三大名楼,各地都有不同
第四大名楼之说,这是没有定论的。〃历史上公认的有三大名楼〃指的是:()
A、鹳雀楼(山西永济)、黄鹤楼(湖北武汉)、越王楼(四川绵阳)
B、蓬莱阁(山东烟台)、岳阳楼(湖南岳阳)、越王楼(四川绵阳)
C、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岳阳楼(湖南岳阳)
D、鹳雀楼(山西永济)、蓬莱阁(山东烟台)、大观楼(云南昆明)
83、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
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其中〃三教'通常是指:()
A儒教、道教、佛教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C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D
儒教、基督教、佛教
84、中国是桥的故乡,古来就以桥的多和设计精致合理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中国
的四大名桥的是:()
A、五亭桥(江苏扬州)、安平桥(福建晋江)、十字桥(山西太原)、玉带桥
(北京海淀)
B、五音桥(河北遵化)、铁索桥(四川泸州)、十字桥(山西太原)、玉带桥
(北京海淀)
C、赵州桥(河北赵县)、洛阳桥(福建泉州)、广济桥(广东潮州)、卢沟桥
(北京丰台)
D、安平桥(福建晋江)、五音桥(河北遵化)、铁索桥(四川泸州)、风雨桥
(广西三江、湖南、湖北、贵州)
85、古都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中国自古就有“四大古都〃、
“六大古都〃、"七大古都〃、“八大古都〃之说。其中〃四大古都〃是指:()
A、西安、开封、杭州、安阳B、开封、杭州、安阳、郑州C、北京、南京、开
封、杭州D、西安、洛阳、南京、北京
86、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
广、影响最大的四个神话传说。它们是:()
A、"大禹传说〃、“愚公移山传说〃、“鲁班传说〃、“孟姜女〃
B、“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C、〃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大禹传说〃
D、“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大禹传说〃、"鲁班传说〃
87,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
重要商品之一。中国最为突出的刺绣〃四大名绣〃是:()
A、杭绣、闽绣、湘绣、京绣B、汴绣、瓯绣、汉绣、蜀绣C、京绣、鲁绣、杭
绣、闽绣D、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88、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
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下面关于传统节日描述正确
的是:()
A、七夕节,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以乞巧为主,
B、上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祭鬼为主。
C、清明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以禁烟、冷食祭日为主。
D、中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以吃元宵、赏灯、舞狮和未婚男女交往为习俗,
89、中国古代小说,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向受到封建正统文人的鄙视。中国
古代小说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的过程。下列关于古代小说发展叙述正
确的是:()
A、滥觞期魏晋南二匕朝志人忐怪小说B、局峰期明清单回小说
C、雏形期一一唐代一一传奇小说D、高峰期一一宋代一一话本小说
90、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
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下面理解“一代之文学”作品正确的是:()
A、楚之骚一一屈原《离骚》汉之赋一一司马相如《上林赋》
B、汉之赋一一贾谊《吊屈原赋》唐之诗一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唐之诗一一李白《忆秦娥》宋之词一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宋之词一一李煜《虞美人》元之曲一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1、我国诗歌源远流长,包括诗、词、曲,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是指用
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下面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战国《楚舌Y:》现实主义
B、汉代一一乐府诗一一律诗、绝句唐代一一格律诗一一歌、行、引、吟
C、宋代一一词一一单调、双调元代一一曲一一杂剧、散曲
D、南朝---田园诗---陶渊明东晋---山水诗---谢灵运
92、在我国花卉史上,很多花卉享誉中外,是我们珍贵的鲜花物种。被称为〃四
大名花〃的是:()
A、月季、杜鹃、茶花、荷花B、梅花、牡丹、菊花、兰花
C、茶花、杜鹃、桂花、水仙D、牡丹、水仙、菊花、山茶
93、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
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
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下面成语与人物搭配理解正确的是:()
A、投笔从戎(祖逖)韦编三绝(苏秦)B、鞠躬尽瘁(诸葛亮)闻鸡起
舞(班超)
C、高山流水(俞伯牙)胯下之辱(韩信)D、悬梁刺股(孔子)洛阳纸
贵(左思)
94、汉语成语承载了中华民族众多的文化因子,成语在中国婚姻爱情文化留下了
许多蛛丝马迹。下列成语描述男女之间表情达意两情相悦的爱情一项是:()
A、金屋藏娇一一古时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现多指男人在婚外包养情人。
B、琴心相挑一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二手合法房屋买卖合同(样本)2篇
- 城市更新2024年度砂石料采购及运输合同3篇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的广告内容、发布时间和费用2篇
- 2024年度戊公司为甲公司提供维修服务合同2篇
- 红色金色新中式个人年终总结课件模板
- 2024年度厦门抗浮锚杆工程监理合同
- 2024年度全新食堂场地租赁合同范本示例3篇
- 房产离婚过户及相关法律服务协议(2024版)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商务考察与市场调研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度范香与亲戚赵十一之财产赠与合同3篇
- 管理学课件决策与决策方法2
- 小学美术艺术测评分析报告
- 医疗器械培训教学培训课件
- 电气测试技术46热电阻
-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工程伦理分析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他律重于自律的四辩总结陈词
- 法院起诉收款账户确认书范本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 中国传统文化之诚实守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