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行业: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方案TOC\o"1-2"\h\u8189第一章绪论 3234851.1研究背景 3136821.2研究意义 3308871.3研究内容与方法 36268第二章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4116002.1节水灌溉技术的分类 4163332.2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 4193572.3节水灌溉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5316842.3.1优点 5225882.3.2缺点 51275第三章农业水资源现状与问题分析 5239293.1我国农业水资源现状 521133.1.1水资源总量及分布 5147973.1.2农业用水情况 5254543.1.3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6286563.2农业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86173.2.1管理体制不完善 6277643.2.2农业用水效率低 6315173.2.3水资源污染问题 654253.2.4水资源管理法规不健全 6315463.3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622789第四章农业节水灌溉设备与技术 7189144.1喷灌技术 7273254.2滴灌技术 7141474.3微灌技术 7266584.4节水灌溉设备的选型与安装 7264014.4.1设备选型 7303294.4.2设备安装 88165第五章农业水资源管理与政策法规 8266155.1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概述 888755.2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实施 8230415.3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完善 923835第六章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与标准 9312736.1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927866.1.1灌溉制度规范 9205446.1.2灌溉设备规范 9194486.1.3灌溉方法规范 976886.1.4水质管理规范 977096.2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标准 9105586.2.1灌溉效率标准 10233446.2.2灌溉均匀度标准 10110206.2.3水质标准 10110866.2.4节水效果标准 10143926.3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实施 1043146.3.1宣传培训 10203516.3.2政策支持 1096986.3.3技术指导 10266146.3.4监督检查 107540第七章农业节水灌溉项目规划与管理 10264877.1农业节水灌溉项目规划 10289047.1.1规划背景与目标 10269697.1.2规划原则 1182327.1.3规划内容 11163917.2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管理 11259747.2.1项目前期管理 11123407.2.2项目实施管理 11777.2.3项目后期管理 1268387.3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1262167.3.1经济效益指标 12128927.3.2经济效益分析 1249第八章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213288.1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策略 1274278.2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实例 13279268.3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社会效益分析 1322844第九章农业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3293379.1农业水资源保护措施 13297619.1.1强化水资源管理 1342189.1.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4309589.1.3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14261509.1.4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14207249.2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4180769.2.1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分配 1469429.2.2推广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14138519.2.3加强农业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14124909.2.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14241239.3农业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5153859.3.1建立健全农业水资源保护政策体系 15296649.3.2完善农业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1532289.3.3建立农业水资源保护投入机制 1596339.3.4加强农业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 151685第十章前景展望与政策建议 15783910.1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151049410.2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 151865610.3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15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在农业领域,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而传统的粗放型灌溉方式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因此,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研究意义(1)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通过研究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2)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助于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技术的推广,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产值。(4)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流失,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1.3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主要围绕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梳理相关政策法规,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2)探讨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包括灌溉制度、灌溉设备、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监测与评价等。(3)研究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的实施方案,包括政策引导、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宣传教育等方面。(4)以典型案例为例,分析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取得的成效,总结经验教训,为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提供借鉴。(5)运用统计学、系统工程、水资源经济学等方法,对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6)基于研究成果,提出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为部门决策提供参考。第二章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概述2.1节水灌溉技术的分类节水灌溉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效率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根据灌溉方式、设备和技术的不同,节水灌溉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1)滴灌技术:通过管道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以点滴形式直接灌溉。滴灌技术具有高效、节水和适应性强等特点。(2)喷灌技术:利用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到作物上,模拟自然降雨。喷灌技术可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3)微灌技术:介于滴灌和喷灌之间的一种灌溉方式,通过微管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微灌技术具有省水、省肥、省工和适应性强等特点。(4)渗灌技术:通过土壤孔隙将水渗透到作物根部,以达到灌溉目的。渗灌技术适用于土壤质地较好、渗透性强的地区。(5)其他节水灌溉技术:如渠道防渗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2.2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5亿亩,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50%以上。以下是几种主要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1)滴灌技术:在新疆、内蒙古、山东等地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棉花、葡萄、枸杞等作物。(2)喷灌技术: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3)微灌技术:在南方地区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4)渗灌技术:在江苏、浙江等地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水稻、小麦等作物。2.3节水灌溉技术的优缺点分析2.3.1优点(1)提高灌溉效率: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减少水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消耗。(2)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保证作物水分供需平衡,有利于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3)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节水灌溉技术有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流失,降低环境污染。(4)节省劳动力:节水灌溉技术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3.2缺点(1)投资成本较高: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需要一定的投资,对农民的经济负担较大。(2)技术要求较高:节水灌溉技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农民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困难。(3)设备维护和运行成本较高:节水灌溉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运行成本较高。(4)适应性受限:部分节水灌溉技术对土壤质地、地形等条件有较高要求,适应性受限。第三章农业水资源现状与问题分析3.1我国农业水资源现状3.1.1水资源总量及分布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总体来看,南方水资源较为充足,北方水资源较为紧张。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0.1万亿立方米。但是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水资源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南方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而北方仅占20%左右。3.1.2农业用水情况农业是我国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农业用水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受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业用水仍存在较大的地域性差异。北方地区农业用水量较大,南方地区较小。3.1.3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较低,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表明我国农业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浪费现象,节水潜力巨大。3.2农业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2.1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权限不明,导致水资源管理难以形成合力。水资源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水利、农业、环保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水资源管理的效率。3.2.2农业用水效率低如前所述,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较低,主要原因是灌溉设施老化、技术落后,以及农民节水意识不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部分高耗水作物仍占较大比例,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3.2.3水资源污染问题农业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来源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资源污染不仅影响了农业用水质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3.2.4水资源管理法规不健全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法规滞后于现实需求。法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水资源管理难以落到实处。3.3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农业水资源管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粮食安全。通过科学管理农业水资源,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降低农业用水量,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农业水资源,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改善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平衡。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减少水资源污染,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平衡。(4)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业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降低农民用水成本,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四章农业节水灌溉设备与技术4.1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一种将水通过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在作物上的灌溉方法。该技术具有高效、节水、节能、减少土壤侵蚀等优点。喷灌技术的核心设备包括喷头、泵、管道等。喷灌技术的关键在于喷头的选型和布置,应根据作物种类、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4.2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以滴的形式供给水分的灌溉方法。滴灌技术具有节水、节能、减少杂草生长、提高作物品质等优点。滴灌系统的核心设备包括滴头、管道、过滤器等。滴灌技术的关键在于滴头的选型和布置,应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性质、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4.3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一种将水以微小的流量输送到作物根部,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灌溉方法。微灌技术具有节水、节能、减少土壤侵蚀、提高作物品质等优点。微灌系统的核心设备包括微喷头、管道、控制器等。微灌技术的关键在于微喷头的选型和布置,应根据作物种类、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4.4节水灌溉设备的选型与安装4.4.1设备选型节水灌溉设备的选型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1)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性质、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溉方法。(2)根据作物种植面积、地形地貌、水源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规模。(3)根据设备功能、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4.4.2设备安装节水灌溉设备的安装应注意以下几点:(1)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布置管道、喷头、滴头等设备。(2)保证管道连接牢固,防止漏水现象。(3)安装过滤器、减压阀等附件,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4)进行系统调试,保证设备运行稳定、可靠。(5)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第五章农业水资源管理与政策法规5.1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概述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是我国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政策文件,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优化配置。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旨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维护水资源生态平衡。(2)水资源开发政策法规,如《农田水利条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办法》等,鼓励合理开发水资源,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3)水资源配置政策法规,如《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条例》等,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4)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如《水资源调查评价办法》、《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度》等,明确水资源管理职责,规范水资源管理行为。5.2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实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知晓度和执行力。(2)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协同管理机制。(3)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明确政策法规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标准。(4)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5)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科研和技术创新,为政策法规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5.3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完善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需要不断完善。以下是一些建议:(1)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2)加大对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保证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3)强化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4)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5)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完善。第六章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与标准6.1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是保证农业灌溉高效、节约、环保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1灌溉制度规范灌溉制度规范应遵循“适时、适量、均匀”的原则,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性质、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制定灌溉制度,保证作物生长过程中水分供需平衡。6.1.2灌溉设备规范灌溉设备规范应选用节能、高效、环保的设备,包括水泵、管道、喷头、阀门等,以满足农业节水灌溉的需求。6.1.3灌溉方法规范灌溉方法规范应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灌溉方法,如滴灌、喷灌、微灌等,以提高灌溉效率。6.1.4水质管理规范水质管理规范应加强对灌溉水源的水质监测,保证水质符合农业灌溉标准,防止污染农田。6.2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标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标准是对农业灌溉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量化,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2.1灌溉效率标准灌溉效率标准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灌溉效率要求,保证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6.2.2灌溉均匀度标准灌溉均匀度标准要求灌溉水在农田中的分布均匀,减少灌溉水资源的浪费。6.2.3水质标准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业灌溉水质标准,保证灌溉水不对农田产生污染。6.2.4节水效果标准节水效果标准要求灌溉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用水量。6.3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实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6.3.1宣传培训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业生产者的认识水平和技术素质。6.3.2政策支持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6.3.3技术指导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与标准的技术指导,保证农业生产者正确掌握和应用。6.3.4监督检查加强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与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技术指标得到有效落实。第七章农业节水灌溉项目规划与管理7.1农业节水灌溉项目规划7.1.1规划背景与目标农业节水灌溉项目规划是在我国水资源紧张、农业用水效率较低的背景下提出的。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农业水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7.1.2规划原则(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充分调查研究,保证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2)综合性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3)可持续性原则:保证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既能满足当前农业用水需求,又能保障未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7.1.3规划内容(1)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对规划区域的水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价,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等。(2)用水需求分析:预测规划期内农业用水需求,分析用水结构,确定节水潜力。(3)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作物种植结构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4)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水资源,优化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5)工程布局与建设:根据规划目标,设计节水灌溉工程布局,明确工程规模、投资估算和建设周期。7.2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管理7.2.1项目前期管理(1)项目申报与审批: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成项目申报、审批手续。(2)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保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3)项目设计: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设计文件,明确工程规模、布局和技术参数。7.2.2项目实施管理(1)施工队伍管理: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质量。(2)施工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项目按期完成。(3)工程质量监督: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设计要求。(4)资金管理:合理使用项目资金,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7.2.3项目后期管理(1)工程验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验收,保证项目达到预期效果。(2)运行维护:建立健全项目运行维护制度,保证项目长期稳定运行。(3)效益评价: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进行评价,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7.3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7.3.1经济效益指标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投资收益率:反映项目投资效益的高低。(2)投资回收期:反映项目投资回收的速度。(3)成本效益分析:比较项目投入与产出,评价项目经济效益。7.3.2经济效益分析(1)投资收益率分析:通过对项目投资收益率的分析,评价项目投资效益的高低。(2)投资回收期分析:通过对项目投资回收期的分析,评价项目投资回收的速度。(3)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对项目投入与产出的比较,评价项目经济效益。通过对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果,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有助于优化项目规划与管理,提高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的整体效益。第八章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8.1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策略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是提高我国农业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策略:(1)政策引导:应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等,以激发农民和农业企业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2)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保证技术的正确应用。(3)宣传普及: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网络、农民夜校等,广泛宣传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和优势,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4)示范带动:在典型地区建立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基地,以实际效果为农民树立信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8.2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实例以下为几种典型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实例:(1)滴灌技术:在新疆、甘肃等干旱地区,滴灌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的浪费,提高了灌溉效率。(2)喷灌技术:在河北、山东等平原地区,喷灌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喷灌技术可以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喷洒范围,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微灌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微灌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蒸发,提高了灌溉效果。8.3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社会效益分析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1)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2)改善生态环境: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流失,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3)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有助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创造了条件。(4)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了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第九章农业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9.1农业水资源保护措施9.1.1强化水资源管理为实现农业水资源保护,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明确水资源使用权、开发权和保护责任;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提高水资源监测能力;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在合理范围内。9.1.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具体措施包括:优先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推广节水品种和栽培技术,降低农业用水量;发展设施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9.1.3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农业水资源保护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调配农业用水;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减少水资源浪费。9.1.4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任务。具体措施包括: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等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防止农业废弃物对水资源的污染;实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提高农民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9.2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9.2.1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分配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农业用水总量,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农业用水,保证农业用水需求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相匹配。9.2.2推广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加大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包括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等。9.2.3加强农业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强农业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保证水资源安全。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农业水资源保护法规体系,明确各级部门和农民的保护责任;加强农业水资源监测与评估,及时掌握水资源变化情况;实施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递区域承包合同
- 合伙出资成立公司协议
- 沥青水稳运输合同协议书
- 办公桌椅购销合同协议
- 装修工程劳务分包合同书
- 建筑工程建设工程合同与索赔
-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学设计-3.3 多媒体信息处理
- 19父爱之舟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智能接地状态在线监测仪用在什么场所
- Unit5Fun clubs.SectionA1a-1d教学设计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GA 814-2009 警用约束带标准
- 钉钉考勤休假规定
- 海氏岗位价值评估法应用实践课件
- 慢性肾病知识讲座课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交流课件
- 领子的分类课件
- 农产品的互联网营销课件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沪教版 (共15张PPT)
- 《六大茶类》讲义
- X会计师事务所的J城投公司发债审计项目研究
- 中国传媒大学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课件-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第7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