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石室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石室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石室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石室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室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7届十月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我曾在有关论著中指出,在中国文化中,制度没有了礼的精神,就成为机械死板的框框;社会没有了礼的统治,就变成没有灵魂的机器。今天的人,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或者普遍认为只有民主、法治等制度才是决定一个社会是文明、进步还是野蛮、落后的主要标准。但若衡诸中国文化,因为文化的逻辑不同,制度至上、规则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是行不通的。

礼治思想代表了中国文化需要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建设理想社会秩序的重要特点。尽管近代以来人们大量批评儒学的所谓“泛道德主义”,可是如果我们从中国文化的习性出发,即可发现这一批评之片面。不管现代人是否承认,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重建秩序,而不能过多地指望法治等制度建设。所谓伦理道德,并不就是今人通常所理解的道德说教,而主要包括社会风气的改造、行为规矩的塑造、社会道德的提升等内容。我们要明白,中国人历来都是相信非正式的制度胜过正式的制度,习俗、传统的力量大于制度、法律的力量,心理上认可的权威大于官方政策的权威。

如果法治代表的是用统一的、一刀切的制度来管理这个社会的话,礼治代表的则是通过习俗、传统和规范的力量来管理。中国人认为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凡是不符合人情的制度、法律和规则,随时会被人们根据具体情况变通。所以,礼才是维护社会和人间秩序最重要的纽带,礼比法更能发挥约束中国人行为的作用。“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这当然不是说中国人自古以来不重视法律,或中国文化不需要法律。我只是说在中国文化中礼大于法,没有说以礼代法。可以这样说,礼是中华文明成为文明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方朝晖《礼治与法治:中西方制度的基础研究》)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并不一定是文明的或是慈善的,也可能是含有野蛮与残酷的行为规范。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与条件下,杀人也是符合“礼”的。

B.礼与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维持礼与法的机构不同,法律要依靠国家来维持,礼则不需要。

C.礼治似乎是一种在人们自觉意识下自动形成的秩序,实际上是在社会的发展中经过教化而主动迎合成规的结果。

D.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满足了以传统应付生活的条件,且变迁更迭较为缓慢,因此它的秩序就可以依靠礼治来维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举颜渊问仁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法律制度是从外部约束人的,而礼治是人们经教化过程,主动地服于成规的。

B.材料一将“礼治"与“人治”对比,意在说明“礼治"与“人治”的本质区别,因为“礼治"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的,而“人治”是依靠个人好恶来维持的。

C.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出发,“礼治"是建立于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而这种伦理道德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说教是不同的。

D.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中国人来说,礼大于法,比法更能约束中国人,且成为中华文明的关键因素。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礼”的一项是(3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B.逢国家大事要行祭祀之仪,祭祀的对象包括天地、社稷、祖先等。

C.古代官员逢父母去世,不归乡,仍然在朝为官。

D.对长辈晨昏定省,冬温夏清。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

答:▲

5.孔子有言:“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规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门镜外的楼道

迟子建

每逢午后,我都能听到楼道里传来清理垃圾的声音。①这声音自顶层的七楼渐次传下,有笤帚扫楼道的刷刷声,也有用铁撮子撮垃圾的哗哗声,还有收拢垃圾袋时的窸窣声。有一次这声音出现在我的门口时,出于好奇,我从书房走向门口,透过门镜去望那个清扫员。

她穿一件蓝袍子,戴着白口罩,包一块土黄色的头巾,正弯着腰从我家的垃圾袋里往外捡着什么。透过门镜所窥见的人被无限缩小了,她面色白而微黄,眼睑处堆积着或深或浅的皱纹,两颊几乎是塌陷的。②嘴唇与脸一样没有血色,让人觉得她的唇就是一朵枯萎了的花。垃圾袋里有一盒没有开封而过了保质期的饼干,她把它从中取了出来。

我猜想楼道清扫员发现这盒饼干后,一定认为这家的女主人是个败家子。她气力不济,隔着门,我能听见她沉重的喘息声。清理完毕,她一手握着撮子,撮子上横着笤帚,一手拖着两个袋子,吃力地离开我家门口,去另一户了。门镜后面的她和垃圾都消失了,我能看见的,是放垃圾处的上方的窗口,米黄色的木格窗将夏日的天空分成均匀的几格,有的格里云彩浓些,有的则十分浅淡,还有的呢,干脆一丝云都没有。

雨季过去后,一立秋,风就凉了。这时的天空无与伦比地晴朗。云彩很多,又很白,它们高高地飘在空中。我一般不舍得错过这时节的云彩,总要在阳台张望一刻。这样,我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项内容,除了窥视清扫员之外,还有望云彩。我发现在傍晚的时候,云彩往往掺杂了夕照的橙黄颜色,使它显得格外妖娆,而清扫员恰恰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楼道,这样我从门镜看她时,她背后的窗口泻进来的金色流云就把她映得格外明媚,她仿佛年轻了许多,也温柔了许多。我窥见她总是穿一双旧得磨出了洞的老绿色球鞋,就把一双半新的软皮平底黑皮鞋扔在门口。为了使它像垃圾,不至于引起她的怀疑,我将一只鞋底前脸的胶皮用刀割去一小块,然后把光滑的鞋面划上几道刀痕,又用花盆的土使劲揉搓它,使之尘垢满面,这才把它们摆在门口。③她在捡鞋的时候把它们捧在手中,然后用身上的蓝袍子蹭掉其上的灰尘,又摘下口罩运足一口气,朝它们身上吹了吹。她用一张旧报纸裹了那鞋,放进白色的编织袋中。

我猜她营养不良,所以常把食用了一半的奶粉、核桃粉、枣糕以及鱼松和肉松丢掉。把这些食品当垃圾弃了,我也要挖空心思地打扮它们,既不能使它们惹上尘垢,又不能让它们过于鲜亮。于是我就把食品袋看似随便地用猴皮筋勒住,以防灰尘进去。然后将包装袋的外观弄上点土豆泥或者粥汁,使之浑浊不堪,与垃圾的气息很接近。我从门镜望见她心疼地将这些吃的东西放进蓝袍子的大口袋里。那口袋胀鼓鼓的,好似一个人因患了牙痛而肿了脸。我想她肯定把我当成了一个衣食无忧而又不会勤俭持家的女人,我只能让她这么以为了。

天凉了,白昼短了,她出现在楼道的时间越来越晚了。开始时我以为她现在出来得晚,后来有一次我发现她拖着袋子从七楼下来,未等收六楼的垃圾呢,便累得一屁股坐在通向七楼的第一级台阶上,她这一歇就是一刻钟。她侧身对着我的门,楼梯的栏杆将她的身影切割成几段,能听见她吃力的喘息声。她的力气越来越衰弱了,她就像一只垂垂老矣的绵羊一样充满了哀怜之气。看着夕照中的她,看着她枯树般的身影,看着她始终如一包着的那块土黄色的头巾,我的眼睛不由湿润了。我多想帮助她清理一下垃圾,让她就这么歇下去,可我知道我不会长久做这件事,而她也不会允许我这么去做。

腊月的一个午后,走廊里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口哨声。跟着,哗啦哗啦的扫地声传了进来。我连忙奔向门口,出现在门镜后面的是一个男青年,一边打着口哨一边扫楼道。我放在门口的垃圾,恰好有给老清扫员的半袋木耳。当小伙子扫完地,手伸向那个垃圾袋时,我打开门,迫不及待地问:“原来的那个呢?”

“她呀,人家现在不用她了,让她回家了!"小伙子说完,快意地打了一声口哨。“为什么?”我有些愤怒了,“就因为她老吗?"

小伙子没答应,显然不想再耽搁时间,他提着聚集在一起的垃圾袋,去五楼了。小伙子收拾垃圾痛快多了,应该承认,这样的楼道清扫员看上去更舒服一些,因为他年轻、有力气,看他做活心里服帖,没有负疚感。

以后我不用再透过门镜去观察楼道清扫员了,我的垃圾也是真正的垃圾了。只是当楼道响起悠扬的口哨声时,我有些怅然若失。

④春天就像个年轻而壮健的大脚女人,走得刷刷的,很快就从我眼前过去了。而漫长的夏天则似一个年老的小脚女人,一步三叹地来了。人的悲哀和同情心就像一枚枚被扔进河里的石子一样,一开始还有棱有角的,经过时间溪水的不间断冲刷,它也就渐渐被磨得圆润了。我沉迷在写作中,只有偶尔在黄昏散步时会想起她来。想起她佝偻的身姿和苍白塌陷的脸,想起她转身时无限缓慢的动作和沉重的喘息声。_________(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叙事节奏舒缓,情感抒发含蓄克制,写出了城市中的人情世界,笼罩着淡淡的怅惘和失落的情绪。

B.第四段对云彩之美作了细致生动的描绘,既展现了秋日的自然景观,又侧面烘托了清扫员的人物形象。

C.文章多次写到新清扫员的“口哨声”,不仅写出了他的年轻和活力,更展现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D.文中的“我"对新清扫员替代老清扫员开始有些情绪,但后来也觉得这个年轻人确实更适合这个岗位。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连用三个拟声词,写出了垃圾清扫工作的繁忙冗杂,为接下来清扫员的出场作了铺垫。

B.句子②将清扫员没有血色的嘴唇比喻成枯萎了的花,生动地写出了其衰老、疲惫的状态。

C.句子③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清扫员对“被扔掉”的鞋子的心疼和珍惜。

D.句子④巧用比喻,写出时间流逝之快,表现了“我"在逐渐摆脱情感负累之后内心的轻松。

8.小说中的物象往往很重要,如《百合花》中的新被子和《哦,香雪》中的铅笔盒,请简要分析“门镜”这一物象在本篇中的作用。(6分)

答:▲

9.王蒙评迟子建的小说“有一种对烟火人间的兴致,有一种对喜怒哀乐的体贴"。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此评语的理解。(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齐王问孟子曰:“或谓寡人勿取燕,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诸侯将谋救燕。齐王谓孟子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傒①我后,后来其苏②’。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③,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齐王不听。

已而燕人叛。齐王曰:“吾甚惭于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乃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陈贾曰周公使管叔监商管叔以商畔也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陈贾曰:“然则圣人亦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三》,有删改)

【注】①傒(xī):同“徯”,等待。②苏:文中指解救,拯救。③旄倪(máoní):老人和幼儿。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陈贾曰A周公使B管叔C监商D管叔以商E畔也F周公知G其将畔H而使之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谓寡人取之"与“食野之苹”(《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之"用法不同。

B.“五旬而举之”与“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举”字意思相同。

C.“何以待之"与“何以解忧”(《短歌行》)两句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

D.“迁其重器”与“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迁”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王跟孟子说,有人建议他不要攻占燕国,也有人建议他攻占燕国,还说如果不攻占燕国的话就会有天灾。

B.各国策划援救燕国。齐王问孟子该怎么办,孟子劝齐王停止战争,施行仁政,但齐王没有采纳孟子的建议。

C.燕国人纷纷反叛齐国,齐王叹息地说后悔没有听孟子的话,陈贾宽慰了齐王,并拜见孟子,为齐王犯错找借口。

D.孟子说,哪个国家更强大,燕国百姓就认为哪个国家能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百姓就欢迎哪个国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4分)

答:▲

⑵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4分)

答:▲

14.孟子是如何反驳陈贾的观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太原早秋①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欲求闻达,然而辗转再三,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的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夏历五月黄昏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时至七月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众芳歇”是说光阴逝去,花草凋零,早秋已至,但“大火流"却表明天气依然炎热。

B.颔联中的“早”“秋"两字巧妙点题,“霜威”“云色"则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景象。

C.颈联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D.作者写此诗时虽然心绪不高,但此诗格调自高,带有一种典型的边塞诗的雄健气。

16.同样是写秋天,本诗在意象和表达的情感方面与《沁园春长沙》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_____________,▲"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⑵曹操《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句子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动物的叫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迷恋山景不觉天色已晚的情景,充满了奇幻色彩。

⑸杜甫的《登高》诗中,“▲”写出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时长的境况,“▲"更显得诗人形单影只,老病孤苦。

⑹“▲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四、语言实际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18~22题。

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物象。意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①,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才是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或者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同是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个物象,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所以构成的意象也就②。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③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还可以围绕某一物象作为联想的起点,营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总之,意象不是物象的④。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筛选大相径庭夸张生搬硬套

B.筛选大相径庭夸大墨守成规

C.挑选背道而驰夸大生搬硬套

D.挑选背道而驰夸张墨守成规

19.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B.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

C.火车特有的气息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

文中第二段引用陶渊明《咏贫士》,其中“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6分)

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描写了生机勃勃的秋日美景,请依据材料分析诗人是如何对物象“鱼”进行艺术创造的。(4分)

答:▲

六、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是一位英雄,为掩护担架员,他扑向“冒着烟乱转"的手榴弹,受伤牺牲。

而香雪是一个平凡的乡村女孩,内向腼腆,淳朴善良。她想用鸡蛋换回铅笔盒而被留在火车上。为此,她在夜间走了三十里,回到台儿沟。有同学说,她也是英雄。

学习了第一单元的两篇小说,你对于“英雄”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请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写一篇记叙文,塑造一位你心目中的“英雄"。

要求:自拟标题,注重细节描写,字数不少于800字。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7届10月语文答案

1.B【解析】“礼与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错。由材料一第2段“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可知,选项缺少“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这一限定条件,曲解文意。

2.A【解析】B项“将‘礼治’与‘人治’对比,意在说明‘礼治’与‘人治’的本质区别"曲解文意。材料一第6段“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讲明“礼治"与“人治”也有紧密的联系。C项“‘礼治’是建立于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偷换概念,材料二第2段是“礼治思想代表了中国文化需要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建设理想社会秩序的重要特点”。D项曲解文意。由材料二最后一段“我只是说在中国文化中礼大于法,没有说以礼代法。可以这样说,礼是中华文明成为文明的关键所在"可知,原文是说“在中国文化中礼大于法,没有说以礼代法”“礼是中华文明成为文明的关键所在"。

3.C【解析】C项是不符合“礼”的。古代官员的父母去世后,官员必须立即停职回乡守制,才符合孝亲之“礼";只有在夺情的特殊情况下,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4.①先引出“礼”的概念,并进一步阐述“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②然后将“礼治”与“法治"进行对比,来阐释“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③最后论述乡土社会的秩序可以靠礼治来维持。(从结构关联和内容方面评分)

5.①用伦理道德来教化百姓,可以培养人们的知耻向善之心且能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以制度和刑罚治人,虽然可以制止犯罪,但只会使人们产生畏惧而无羞耻之心。②非正式的制度胜过正式的制度,习俗传统的力量大于法律制度的力量,心理上认可的权威大于官方政策的权威。③孔子重视礼的作用,认为以礼服人的治国之道要优于以法治人。(答到两点即可)

6.C【解析】C.“更展现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错误,由原文第七段“腊月的一个午后,走廊里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口哨声。跟着,哗啦哗啦的扫地声传了进来。我连忙奔向门口,出现在门镜后面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男青年,一边打着口哨一边扫楼道”、第八段“小伙子说完,快意地打了一声口哨”,可见文中借新清扫员的“口哨声”,写出了他的年轻,充满活力,但并不能由此推出“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故选C。

7.D【解析】D.“内心的轻松”错误,由原文第十一段“人的悲哀和同情心就像一枚枚被扔进河里的石子一样,一开始还有棱有角的,经过时间溪水的不间断的冲刷,它也就渐渐被磨得圆润了”,可知句子④含蓄表现了“我”对清扫员的同情心易逝的感叹,并不是“内心的轻松"。

8.①门镜能让“我”在门后更细致窥见清扫员,并借此观察社会和生活,推进小说的发展。②门镜反映了小说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状态,如体现了“我"不求回报、不求被知晓的仁爱之心,体现旧清扫员的勤劳、悲苦以及衰老、疲惫的人物特征。③小说开篇写到由门镜结识清扫员,又以门镜外的清扫员换了告终,门镜在文中多次出现,结构上前后照应。④门镜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物象,小说的主体情节体现了在现代化的陌生人社会,人试图靠近、帮助另一个人的美丽而动人的诸般努力。(答到三点即可)

9.①小说场景设置是在一幢普通的居民楼,作家从自己的屋子通过门镜看向楼道,这样的空间选择体现作者日常真实的“烟火人间”的兴味。②作者侧重写“我"现实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一面,“我”是作家,对清扫员这个典型的底层劳动者予以关注,并施以援手,这反映了作者对小人物的同情和关切。③作家对老清扫员的关心体贴以及在她离开后的怅然若失,种种幽微复杂的情感,被写得恰如其分。

10.ADF【解析】句意:陈贾又说:“周公派管叔监视商朝旧地,管叔却在商地反叛。周公知道管叔会反叛而派他去吗?"曰”是对话标志,其后A处断开;“周公使管叔监商"中“周公”是主语,“使"是谓语,“管叔监商”是宾语,主谓宾齐全,其后D处断开;“也"是句末语气词,后面F处断开。故选ADF。

11.B【解析】A.正确。代词,它,指燕国。/结构助词,的。B.错误。攻克、攻占。/拿起、举起。C.正确。两个都是介词,用。D.正确。搬走/官职变动,左迁特指贬官。故选B。

12.D【解析】D.“哪个国家更强大”错误,原文“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可见应该是哪个国家善待百姓,实行仁政,百姓就欢迎哪个国家。故选D。

13.⑴天下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如果不施行仁政,那么就会招致天下的讨伐。

【解析】“固”,本来;“又倍地”,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动”,摇动、使不稳定,这里可引申为“招致"。

⑵古代的君子,他的过失像日食月食,人民都看得到;待到他改正,人民便更加景仰他。

【解析】“过”,过失;“更”,改正;“仰”,景仰。

14.①孟子反驳陈贾所列举周公的事例说,作为弟弟的周公信任哥哥管叔,没有预料到管叔会反叛,这种错误是可以理解的。②孟子又将古代和现在的君子做对比,古代的君子能够正视错误且知错就改,现在的君子知错不改,还找托词掩饰错误,以此反驳陈贾的观点。

【参考译文】

齐王请教孟子:“有人建议我不要攻占燕国,有人却建议我攻占它。(我想,)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五十天就攻克了,这靠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只能是天意);如果我不攻占它,一定会有天灾。(我们)攻占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如果攻占它而燕国的老百姓很高兴,那就攻占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就是这样。如果攻占它而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攻占它,古人也有这样做的,周文王就是这样。(齐国)凭借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那里的老百姓)用竹筐盛着饭,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齐军,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就是为了跳出水深火热的战祸啊。如果新统治下水更深,火更热,百姓又将转而投奔别的国家了!”

各国策划援救燕国。齐王又对孟子问道:“各国都谋划来讨伐我,用什么办法来对待这件事?"回答说:“我听说过只占有七十里而能统一号令天下的例子,就是商王汤;没听说过拥有千里之广的国家而总是畏惧别人的。《尚书》说:‘盼望我们的君主,他来了我们就可以获得解救。’现在燕国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前往征服它,燕国人民认为是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他们,都箪食壶浆前来迎接仁义之师。您如果杀了他们的父兄,抓捕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祖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那怎么能行呢!天下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如果不施行仁政,那么就会招致天下的讨伐。大王您应该立即下令,释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夺燕国的财宝,与燕国民众商议,推举新的国君,然后离开燕国,这样做还来得及(使各国停止兴兵)。”齐王却没有采纳孟子的劝告。

不久,燕国人果然纷纷反叛齐国。齐王叹息道:“我真惭愧没听孟子的话。"陈贾说:“大王不用担心。”于是他前去见孟子,问:“周公是什么样的人?"回答:“是古代的圣人。”陈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