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人口支撑_第1页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人口支撑_第2页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人口支撑_第3页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人口支撑_第4页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人口支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人口支撑2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之宏观环境大变局二、在准确理解高质量发展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来支撑2024/11/2432024/11/243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之宏观环境大变局1.世界百年未有之大疫情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如同“黑天鹅”,遮蔽世界经济,冲击全球市场,让全球供应链经历严峻考验。

在低迷表象下,世界经济格局暗流涌动,原有运行秩序和竞合逻辑酝酿巨变,世界经济格局或已接近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出现了一些新特征。

特征一:供应链深度调整。

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布局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疫情更倒逼各国和企业反思布局策略。

未来全球供应链布局可能出现两种趋势:一方面,某些经济体将更加重视自身供应链的完整性和自主可控性,从而促使某些供应链区域化集聚;另一方面,人们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会更加重视对供应链实施多元化布局。

上述趋势都是供应链布局的演变而非终结。伴随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那些原有供应链承接关系紧密、且率先与合作伙伴达成供应链恢复安排的国家和区域将占据先机。

疫情或将加速区域一体化趋势。

特征二:垄断的新态势。

疫情使世界经济复苏“脱轨”,重创众多产业部门,中小企业往往首当其冲。根据以往经验,各国救助政策和宽松措施不论初衷如何,往往更利好大企业集团,难免引发“马太效应”,强化资源垄断,中长期来看或遏制经济活力。

过去十余年,资源垄断现象与世界经济如影随形。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2000年至2015年,三分之二的新增利润来自于占据重要市场地位的供应商,而非创新型的新市场主体。疫情影响下,债务恶化、金融歧视、“劫富济贫”的政策等因素,很可能会恶化中小企业处境,导致其遭到大量兼并和清算,重蹈“危机加剧垄断”的戏码。

不过,随着不少大企业也陷入困境,产业结构或将复杂化。迄今,在全球已提出债务重组和破产保护的企业中,不乏美国惠廷石油公司、澳大利亚维珍航空、新加坡兴隆集团等知名企业。这或将触发政府参股、金融资本控制实体经济等深层问题,难免挑战公允的市场竞争。

特征三: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

国际社会普遍希望以多边合作抗击疫情,尽早控制疫情,实现有序复工复产。然而,贸易保护主义者借题发挥,或推动“脱钩退群”,或背弃国际责任,凸显全球公共产品供需缺口。为此,新兴力量正努力补位。

新冠疫情下

“一带一路”等新型全球公共产品将更受倚重,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将更为多元。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日前刊文说,“一带一路”上的走廊、港口和物流中心等帮助中国打造抗击疫情国际合作的“健康丝绸之路”;此外,亚投行设立规模达100亿美元的新冠肺炎危机恢复基金;同时,中国正在加大对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机制的支持力度。特征四:中国经济影响力增大。

作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中国在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后,率先复工复产,使中国经济成为“稳定可靠”的代名词,为全球各类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宝贵避险选项。疫情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可能增强中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疫情爆发后,各国经济抗风险能力有别,政策取向各异,防控能力和施策效率直接影响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

中国拥有坚韧完整的产业链、高效稳定的社会治理和广阔开放的消费市场,疫情后有望担当全球经济治理的改革者、国际供应链的枢纽站、跨国资本技术要素的集纳方,以强大的兼容力、吸引力、整合力,为开拓后疫情时代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国际共赢格局贡献中国力量。

特征五: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疫情剧烈冲击下,传统行业应声下落,新经济力量悄然生长。“云端经济”、数字经济、无接触零售、共享员工……这些新业态、新模式在提升经济免疫力的同时,有望在疫情结束后产生持续增长动力。

疫情的链式反应,也让各国看到,未来产业发展将更依赖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新基建”。某种程度上,谁掌握先进信息技术、拥有数据优势,谁就控制了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谁就将主导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24/11/2410世界银行报告统计的全球各国GDP占比来源:H2.世界百年未有之经济力量大变局2024/11/24112016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前20名国家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司3.世界百年之大变局实质是中美关系之大变局

中美两国如何相处,决定了世界的格局、走势,但这取决于双方如何定位彼此的关系。

二战之后,中美之间一直维持着一个大体上的平衡,即使是朝鲜战争这种双方直接交战,都没有延伸到对方本土。

也正是这种维持了数十年的”和平状态“,维持的越久,矛盾就越多。

时间到了2014年,中国的GDP首次达到了美国GDP的60%,2018年达到约66%,而且占比逐年上升,中国的GDP增速有目共睹!60%是美国一贯的警戒线!

对中国来说,一个国家要维护人民利益,必须对内爱民与对外反霸双管齐下,只有反霸才能拿回本就属于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

为什么这么说?

中国财富生产能力,2010年就超过了美国,2018年更是超过了美日德之总和。创造这么多社会财富,但以GDP一衡量,我们就变成了第二,财富到哪里去了?被美国通过金融霸权卷跑了!

卷跑了多少?参照华为做过评估。如果中国不被国际金融寡头盘剥,中国人均年GDP起码在30至50万人民币之间。

现在多少?只有区区几万!

现在,就是中美关系转变的历史性关口。

如果将百年前和今天作一比较,会发现其实历史有惊人的相似。1900年,打进北京的八国联军几乎囊括了当时世界上所谓的“列强”:英、俄、日、法、德、美、意、奥;而如今,“G7”/“G8”集团则由西方几大工业国组成,除了“伪列强”奥匈帝国早已灰飞烟灭,为“后起之秀”加拿大所取代外(实则加拿大当年就内嵌于“大英帝国”之中),两份名单竟惊人地一致——世界的权力与财富格局确实有着强大的惯性与顽固的承袭。

但变局又是显而易见的:百年前,所谓的国际事务即是

列强间的争斗往来,他人无权过问,而今天,西方再重要,也不可能肆无忌惮地决定全球态势了,否则也不会出现“G20”这样的协调机制了。

中国要变,美国要变,世界要变!

美国现阶段的最大国家利益,便是如何应对中国的“战略挑战”甚至是“威胁”。2010年5月,奥巴马接受澳大利亚电视采访时发出严厉警告: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那么,为什么美国会感到中国要动自己的奶酪呢?

看一下现实。

目前全球约70亿人口,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共8亿人,如果扣除发达国家贫困人口,加上发展中国家的富裕人群,全球过上舒适生活的人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10亿——1:7,这就是目前世界存量蛋糕的分配现状。

很显然,经济增速持续下降,这意味着做大蛋糕越来越难。很简单,蛋糕就那么大,抢的人多了,你占的就少了!

再看看二战后挤进发达国家/地区行列的,它们抢得了一些奶酪,其实这些国家或地区非常集中:亚洲四小龙。而这几个经济体的特点也相当一致:面积小、体量小、人口少,最大的韩国也不过5000万人,而最小的新加坡只是个微型城市经济体。从本质上说,二战后经济的增量,其实也只能

允许这么点人口“走进现代”。

从这个角度而言,让14亿人中国人摆脱短缺经济,享有现代生活,足以让既得利益者“恐怖”!因为世界的大蛋糕,中国在拿走越来越多的份额。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句话:后发国家在追赶的过程中,随着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其与守成大国的贸易关系,将从互惠变为冲突。

在后发国家中,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她太大了!她的面积与整个欧洲相当,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关键还有着伟大复兴的梦想,怎么能让美国安枕呢?4.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第一,“双短缺”向“双过剩”转变。

过去中国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上的供给能力都不高,国内的投资能力比较有限,储蓄率水平也比较低,这时的中国经济呈现资本短缺和商品短缺的“双短缺”现象。

而现在,中国面临着完全相反的问题,即资本过剩和商品过剩。可以表现为大量的生产能力不能够发挥作用,大量的资金没有投资方向而无处安放,这就是所谓的“双过剩”。伴随“双短缺”向“双过剩”转变过程的,还有严重的资产短缺和泡沫经济。在这个阶段,就非常容易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发展失衡。

第二,速度的中高速和结构的中高端的双重目标。这种速度不只是涉及投入,还涉及到结构问题,涉及到技术基础,涉及到资源供给的可持续问题。这几个方面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需要综合平衡。在低收入发展阶段单纯依靠高投入追求高速度,但速度的过快增长不可能持续,必然会产生产业结构问题和资源供给不可持续的问题。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以后,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就由经济总量转向经济结构。与此同时,过去没有顾及而累积下来的资源和环境供给不足的矛盾明显凸显。

因此,适当降低速度从而解决单纯追求高速度而累积下来的结构和资源供给的矛盾就成为客观必要。相应的,产业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的转型升级成为未来发展的着力点。第三,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在低收入阶段,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是物质资源投入,对外开放主要靠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创新主要是模仿创新、引进创新。现在,一方面环境和物质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已无力支撑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我们有能力也有必要与发达国家进入同一创新起跑线,占领科技和产业的世界制高点,所参与的国际分工也要由比较优势转向创新支持的竞争优势。5.我国宏观经济走势2020年我国GDP超百万亿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综合国力持续增强。2000年,我国经济总量迈上10万亿元台阶,2012年突破50万亿元,2020年又突破100万亿元。20年内,经济总量规模扩大至10倍,成就举世瞩目。

2024/11/24232024/11/24242024/11/24252024/11/2426202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二季度增长7.9%。

分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71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96611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从上半年数据来看,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不过,下半年要警惕经济超预期回落的风险。2024/11/242024/11/24292024/11/2429二、在准确理解高质量发展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什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

(1)经济高质量的内涵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又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划时代的变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战略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创新驱动为动力源泉,以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路径,高效、公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与高速增长阶段相对单纯、主要是吃饱穿暖之类的物质文化需要有所不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物质条件极大改善,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结构也在悄然变化。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在于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2)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秉持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与高速增长阶段简单以GDP增速论英雄的情形有所不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GDP增速的关注和追求,已经让位于坚持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坚持质量第一,就是在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严格把好质量关,促进微观产品与服务质量以及宏观经济增长质量“双提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坚持效益优先,就是抓住经济运行中的生产要素高效配置这个关键,推动生产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实现各方面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就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协调成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特点,让绿色成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让开放成为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让共享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3)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结构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在高速增长阶段,突出矛盾是物质短缺,唯有侧重于解决总量性问题和需求侧问题,通过需求牵引供给,增加经济总量。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是或主要不是物质短缺,而是产能过剩。不是或主要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是或主要不是周期性和短期性因素的作用,而是越来越呈现为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相叠加、短期性变化与长期性变化相交织。

从根本上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结构问题而非总量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的经济循环不畅。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质量发展就是以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的发展。

(4)高质量发展要实现的目标

第一,资源配置效率高,经济运行平稳。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高。宏观供求关系动态、持续地相对平衡,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大体平衡,经济运行没有大起大落,没有严重的产能过剩和短缺。

第二,工农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安全可靠,质量不断提高,符合国内外主流市场的要求。当然,产品和服务并非质量越高越好,还要与市场标准可接受的程度相适应。

第三,技术水平不断升级。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技术要达到同期世界主流水平。有相当一批产业能够达到价值链高端和世界技术水平的前沿,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持久优势。产业升级对技术的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

第四,制约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突出短板得以补齐。

第五,现代化诸方面均衡发展。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现代化建设五大领域内部亦没有明显不足。切实协调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优化经济结构。

第六,国土空间上的均衡发展。城乡、区域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生产要素、人口、经济活动和产业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配置格局符合效率原则。城乡和区域之间的生活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体上实现均等化。各地国土空间开发程度和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

第七,更加公平的成果分享。收入和财富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社会阶层流动性较高,全体人民都能够通过公平参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而实现自我发展。第八,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形成更加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维持并提高生态自我修复更新能力,城乡人居环境优良。第九,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当今世界,全球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只有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才有新的动力,才能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第十,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共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要聚焦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享发展。确保收入和财富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人民能更加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2.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1)提升供给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内需体系,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水平,保障供给安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愈发明显,而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表现为:产业链底层、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过剩,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不足,原材料和技术两头受挤压,造成商品和服务供给难以匹配、响应人民群众的需求,甚至还会危及到经济安全运行。

“双循环”要求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创新引领,确保产业链安全。自主研发“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降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对外依赖度,努力疏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

二是新旧并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主动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过剩产能,积极培育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

三是提高自给率,确保粮食、能源、矿产品等原材料供给。在粮食生产、能源结构、矿源多样化等领域下大力气,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强化能源安全意识,推动新能源的广泛运用,稳定铁矿石、原油等矿产品贸易,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2)加快推进区域协同战略和城乡融合战略落地,搭建统一开放的内需市场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代表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是搭建统一开放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格局,政策、市场和资本等区域分化严重,未能建立起比较统一开放的内需市场。

内循环为主体的经济模式需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可以认为,打通内循环的重要路径是促进区域协同和城乡融合,应加快资本、金融和产业的协同效应,实现各地区生产力优势互补,以空间结构优化弥补周期性因素的持续困扰,激发区域板块内生性增长的巨大潜力。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投资环境,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产品市场、消费市场,释放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双循环体系的框架内重新审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供给侧推动更加有利于匹配新型工业化需求的城市化。改革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消除阻碍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性因素,降低要素循环体系的摩擦和阻力。

寻找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和动力源,培育大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带来区域增长新热点,优化区域布局并拉动内循环。

(3)实体经济是重要着力点

第一,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疫情爆发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保持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特别是医疗和个人防护物资供应链循环畅通,对协助其他国家抗击疫情和主要经济体恢复生产生活至关重要。

中国作为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维护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和经济循环,对世界经济重启和恢复具有助推器作用。发展实体经济必须要和数字经济相结合,发展数字经济必须要和实体经济相结合。

第二,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制造业的数字化,工业革命为推动中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新机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新材料、增强现实、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很多新兴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二是针对服务业的数字化。

大数据是比石油资源还重要的资源。大数据产业将成为基础性产业。

第三,推进新基建。

何为“新基建”,国家发改委给出了权威说法。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扩展开来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自动驾驶、充电桩为代表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等。

“新基建”是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4)重构新型全球产业链,抓好技术创新和制造业龙头

如果缺乏独创独有的能力,不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没有在战略性科技领域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就难以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有助于打造更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产业链,也可释放和创造新的巨大需求,是确保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

一要推动制造业与供应链持续升级,努力补齐显著短板。以促进高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制造业实力

。改善营商环境以吸引外资,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对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做出积极贡献。

二要努力打造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新型产业链体系。产业链对于双循环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要以出口转内销、进口替代及内生增长能力的提升降低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减小外生事件可能导致的产业链转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要着眼于国内生产配套能力提升及国内产业资源整合,大力推动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国内中间品尤其是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增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不可替代性。

三要抓住科技创新是现代国际竞争的灵魂,竞争的重点在于科技与产业。我国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充分投入资源,2024/11/24472024/11/2447我国产业基础“短板”的基本情况(2016年,项数)

我国产业基础“短板”的基本情况(2016年,项数)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行业技术基础合计信息技术482851293数控机床和机器人38236269航空航天装备272717172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48345289先进轨道交通1515423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7256462电力装备283111272农业装备2270130新材料4321643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131912549合计2872688146682资料来源:根据工信部等《“工业四基”发展目录(2016-2020)》整理,/uploadfile/2016/1122/20161122053929266.pdf,2016年11月22日。

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力求接近国际前沿水平,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并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对此必须先完善市场环境与制度环境,激发主体的创新活力。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致力于新兴产业的提前布局和率先突破,促进产业合理化,利用我国市场规模上的独特优势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5)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要加强顶层设计、应用牵引、整机带动,强化共性技术供给,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6)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支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要依法规范发展,健全数字规则。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要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3.要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阶段的变化,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风险也会进入释放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努力防范化解。

金融领域风险(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债券违约风险、影子银行风险、资本大规模外逃风险)。房地产领域风险(住房结构性过剩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房地产金融化风险)。政府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资产变现能力不足的风险)。

产业转型风险(产能过剩风险、制造业竞争力下降风险)。人口老龄化风险(养老负担加大风险、医疗保障支出大幅增加的风险。2018年中国60岁以及以上的人口首度超过15岁及以下的人口。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28日)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其中,0至15岁为超过2.48亿人,16至59岁超过8.9亿,60周岁及以上则是超过2.49亿人。口首次超过了0-15岁的人口。距扩大的风险、社会流动性下降的风险)。社会分化风险(收入差这意味着距扩大的风险、社会流动性下降的风险)。外部冲击风险(外部市场波动风险、外部金融冲击)。

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了美元救助方案。比如,2021年3月6日,经过24小时不间断的马拉松式谈判,以50票赞成、49票反对,美国参议院批准了拜登政府提出的1.9万亿美元新冠救助方案。这也意味着,美国政府有望从本月开始,直接向符合条件的美国人支付每人1400美元现金补助。如果是一家三口,可以拿到4200美元的补助;一家四口则能获得5600美元。

美元从哪来?唯一的答案是印钞。

2024/11/242024/11/24532024/11/2453三、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来支撑1.人口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规模如同一把“双刃剑”,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4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4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我们的一切发展战略和决策部署都不能脱离人口众多这个基本国情。

(1)人口问题是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人口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2020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参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登记时强调,人口工作和人口普查非常重要,人口

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未来十几年特别是2021—2030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一些重大的趋势性变化将深刻影响人口自身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我国人口数量约占全球的18%,却只拥有不到世界10%的耕地,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对中国来说,一方面,我国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是全球超大规模最具潜力的大市场。另一方面,人口众多,也对经济发展、公共服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造成巨大压力。根据全球生态足迹网络的数据,为了保持人类目前对资源的需求,人类需要相当于1.7个地球的资源,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球人口超载、资源消耗超量和生态负债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亦是如此。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1.5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极不平衡;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人口问题事关重大政策规划的制定与执行。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人口数量、结构、分布问题密切相关。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投资项目和生产力布局、城乡区域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决策中,都要充分考虑人口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口的数量,既关系到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影响到就业、生态环境等政策的制定;人口的性别和年龄结构,影响到生育、养老等政策的规划;人口的地区分布情况,影响到户籍、住房、医疗政策的调整等。

(2)坚持不懈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恢复、社会安定、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死亡率迅速下降,我国总人口从1949年的5.4亿人迅速增加到1970年的8.3亿人,给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为了应对人口快速膨胀、人口与自然及社会其他方面矛盾激化的问题,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80年,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此后,我国不断完善计划生育政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中国的计划生育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5年到来,为减缓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消除贫困作出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努力适应新变化,审时度势作出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实施“单独二孩”“全面两孩”“三孩”政策,积极应对老龄化,大力提升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保持了人口稳定发展的局面。我国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平稳增长,生育政策调整初显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人口结构不断优化,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人口流动趋向合理有序。

总体来看,新中国的人口发展历程给予我们三点重要启示:第一,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第二,人口问题不仅是人口数量问题。第三,人口对国家发展有着长远的趋势性影响。

(3)认清三个“不会根本改变”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育龄妇女还有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人的出生人口规模。二是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上升。三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条件明显改善,这使得我国年度死亡人口一直少于出生人口。这些人口增长的积极因素还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

第二,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口基数过大也会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压力。比如,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粮食人均占有量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食供求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据统计,我国每年生猪出栏量达7亿头,平均2个人消费1头;每年家禽出栏120亿只,平均每人消费10只;世界上每3条人工养殖鱼就有2条是在中国养的。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得饱之后开始注重吃得好、吃得健康,也给农副产品生产供给带来巨大压力。再比如,就业关系亿万人民的饭碗,是天大的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新的影响因素不断增加。我们既要千方百计确保8.8亿劳动力都端上饭碗,又必须解决好“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矛盾,这将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重大战略任务。此外,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长期存在,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压力,将是我国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三,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我国人口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始终突出,人口与能源消费的平衡关系十分紧张。我国在人口规模大、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用了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45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2019年,我国生产了全球约53%的粗钢,但其主要原材料铁矿、锰矿、镍矿国内只能提供较少部分,对外依存度超过80%。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加剧了地区间人口的不平衡。今天,“胡焕庸线”东南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西北方57%的国土以草原、戈壁沙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居住着全国约6%的人口,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将会长期存在。2.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看人口变动特征与趋势

(1)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意义

定期开展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明确规定。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次普查摸清了中国人口总量及其变动趋势,也查清了人口结构和分布的最新变化,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口这一最大国情提供了最基础的信息。

“七普”数据为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提供了基础决策依据。

“七普”数据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等状况,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七普”数据还有助于准确分析判断未来中国人口形势,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于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七普”数据此次普查数据反映的人口变动总体情况与特点

与过去历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使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更广泛地调动了社会资源,也采取了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使得普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事后质量抽查的结果显示,此次普查的漏登率仅有0.05%,低于国际上一般认可的3%的标准,表明“七普”是一次高质量的人口普查。

根据此次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与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相比,下降0.0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尽管中国人口总数仍在增长,但增长速度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人口结构呈现出以下主要趋势和特点:

一是0至14岁人口数量和占比有所提高。此次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0至14岁少儿人口数量达到了25338万人,占17.95%,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但同时,2020年出生人口规模为1200万,与往年相比有大幅下降,比如2019年出生人口1467万人,2018年出生人口1527万人,2017年出生人口1728万人等。

在出生人口不断下降的情况下,0至14岁人口占比不降反升,主要是此次人口普查误差率降低、准确性提高所致。多出的人口显然不是一年或两年增加的结果,而是每年抽样调查的误差积累所致。一般来说,在分析人口数据时,不能将普查年份数据和非普查年份数据直接进行对比。因为非普查年份人口数据是以普查年份数据为基础,再加上当年抽样调查数据估算所得,难免出现误差,而每一次人口普查都是一次矫正人口数据的机会。

二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双下降。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为89438万人,与2010年的93962万人相比减少4524万人;同时15至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从2010年的70.14%下降至2020年的63.35%,降幅达到6.8个百分点。

三是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比达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1.91亿,占比为13.5%,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

四是出生性别比向正常水平回归。“七普”数据显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了6.8。出生性别比偏高是中国过去面临的一个严重的人口问题,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变化,出生性别比正在快速回归正常水平。

生育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人口的长期增长趋势,国际上一般认为2.1的总和生育率为更替水平,低于2.1称为低生育水平。中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和生育率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总和生育率为1.18,这次普查显示总和生育率为1.3。

影响生育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策性因素,但主要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以及妇女参与社会劳动的程度等。中国人口将在“十四五”末期或“十五五”初期达到最大值。

(3)劳动力供给呈现数量下降、质量提升的特征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和占比都进入下降区间,这将是一个长期和稳定的趋势。15至64岁人口比重的峰值水平为2010年的74.5%,从2011年开始下降,2020年降至68.5%;15至64岁人口规模的峰值水平为2013年的100582万人,从2014年开始下降,2020年降至96776万人。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不断下降,劳动力资源丰富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中国更多需要通过提高劳动力质量来弥补数量下降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值得欣慰的是,“七普”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力素质提升很快,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增幅达到0.83年,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从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10.75年。

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供给的蓄水池,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供需形势将会发生变化。近年来,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维持在5%的水平,这一水平与中国自然失业率基本一致,说明劳动力市场一直维持着供需紧平衡的状态。相关研究表明:2020年以前,城镇失业率在5%至5.5%区间波动,2020年以后将不断下降,2025年将降至4%以下。这表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所带来的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将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但从劳动力供给的质量来看,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将大幅提高,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口占比预计将从2020年的26%降至2025年的21%,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将从41%提高到2025年的50%。

整体来看,中国劳动力供给呈现数量下降、质量提升的特征。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减少会导致工资提高从而加大企业用工成本,但从全社会看,工资提高是更高质量就业的体现。站在经济发展全局看,工资提高也有利于增加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另一方面,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从而弥补劳动力数量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4)老龄化的危和机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老龄化程度加深是一个基本趋势。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人口老龄化也将是中国的重要基本国情。

根据“七普”数据,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5%,这一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但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高。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国家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尽管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社会保障体系和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等挑战,但危和机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只要应对措施得当,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对冲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

应对老龄化挑战,未来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加快推动经济增长从更多依靠“人口红利”向更多依靠“人才红利”转变。

人口结构老龄化意味着劳动供给规模萎缩、储蓄率与资本增长率降低,从而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近年来,中国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使应对老龄化具备了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