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美术面试(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3课装饰色彩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第4课装饰画第5课彩球的设计第6课城市雕塑第7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第8课装饰柱第9课精彩的戏曲第10课戏曲人物第11课画故事第13课拟人化的动漫形象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第15课我的成长记录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第17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第18课复制与传播第19课红色旅游印象第20课巧妙的标志创意第21课《锦绣中原》全景画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课)一、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感受古文化的博大精深。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提高欣赏评述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五、重点难点重点∶多角度的欣赏世界文化遗产。难点∶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情景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八、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一)激趣导入1.教师询问学生说起"文明"这个词,首先能想到什么,如何理解"文明"?2.平时在电视上或者博物馆里的艺术品是否属于"文明"?3.教师总结∶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遗迹,反映出古人的思想精神,艺术科学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的文明。进而引出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在大屏幕展示拉斯科洞窟壁画,这上面画的是什么吗?(一匹怀孕的母马,旧石器时代的人已经懂得用起伏的岩壁描绘画像)2)教师大屏幕展示《库库尔坎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和你以前见到的有什么不同呢?(之前是三角形的,《库库尔坎金字塔》是梯字形,金字塔顶是平面的用于摆放祭祀用的物品)2.深入探究1)教师大屏幕展示《掷铁饼者》和《哈夫拉金字塔》,四人小组观察讨论。2)这两件古遗迹它们在尺寸、材质、造型有什么不同呢?什么时期的作品呢?(《掷铁饼者》是古希腊时期创作,尺寸高约152厘米,材质为青铜,造型为一名男子正在掷铁饼的瞬间;《哈夫拉金字塔》是古代及时期,体量巨大提现统治者权利,材质为石块,造型为三角形)3)它们为人类带来了哪些贡献/学习的意义?(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开拓眼界,对世界文化有更广阔的了解,产生对美好世界的热爱之情)(三)小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选择课本中自己喜欢的古遗迹,从课本中的欣赏角度进行欣赏并制作壁报,教师巡回指导。(《毛阿伊石像》历史∶1772年被荷兰航海家发现而命名,尺寸∶高大的石像如何制成被移动到此处,成为未解之谜,材质∶石像,造型∶形态各异的长脸,微微上翘的鼻子,宽大的耳垂)(四)分享交流各小组积极分享,教师总结。(五)小结扩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学生通过感受不同建筑风格的独特美感,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本文字数952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探访自然的奇观》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2课)一、课题∶探索自然的奇观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自然景观,学会从自然美特征的角度描述奇妙的自然奇观。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思考、交流的过程,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提高欣赏评述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自然奇观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多角度的欣赏自然奇观,体验大自然的神奇。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情景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张暑假老师穿着军大衣的照片,并提问学生"老师为什么在暑假的时候穿着军大衣拍照片呀?"("冰冰背"∶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镇西北部,它严冬水温气暖,盛夏水寒结冰。)2.引出学生好奇心,进而引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问学生五元纸币背面画了什么自然奇观?("天下第一"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是"五岳之首"。风景以壮丽著称,在苍松巨石的烘托和云烟的变化下,使它看起来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它还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教师总结;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不同,大自然形成了各种神奇的景观。(板书∶地理位置、气候)2.深入探究欣赏了国内的自然奇观,接下来就欣赏一下外国的自然奇观,学生分组讨论,认真阅读课本5-7页的外国自然奇观中,找一个最喜欢的自然奇观,并说明原因。(珠穆朗玛峰,加兰巴国家公园)(板书∶自然美的特征)小提示∶可以从自然景物本身的质地材料、色彩、形状等方面进行欣赏!(三)作品欣赏教师展示作品图片和评述短文,传达创作形式及表现内容。(四)学生练习画一幅你最喜欢的自然遗产,并写出相关的评述短文。小提示∶可以从自然景物本身的质地材料、色彩、形状等方面进行创作!(五)展示评价组织评比大赛,欣赏互评,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学生通过感受不同自然景观的独特美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文字数874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探访自然的奇观地理位置气候自然美的特征第3课装饰色彩《装饰色彩》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3课)一、课题装饰色彩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中的应用,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和小组探究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合作能力和色彩感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色彩的写实性与装饰性的区别,在教学体验中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式方法。教学难点∶探索装饰色彩的搭配技巧,完成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装饰画。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欣赏法。七、教具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装饰画中的牛与自然界中的牛对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颜色不同,装饰画中的牛自然界中的牛色彩鲜艳、醒目。更具有装饰效果。造型上也很夸张。(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讲授装饰色彩定义装饰色彩是提取自然形象中的色彩,进行夸张和对比,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给人以质朴、真挚的感受。民间的装饰色彩常用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设计意图∶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概念以及民间装饰画的常用色彩。(2)强调"夸张"、"对比"、"质朴"、"真挚",并举例。夸张∶自然界中的牛与装饰画牛的对比。对比∶色相环。质朴、真挚∶欣赏民间艺术布老虎、挂虎、农民画。2.深入探究∶(1)教师请学生欣赏作品--糖地、老子出关,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装饰色彩和现实生活中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在绘画作品中该如何运用?"(2)学生讨论后回答。(3)教师总结∶装饰色彩常常和现实生活中的色彩不一样。虽然它源于自然,但不是对自然色彩的复制。《老子出关》在形体上夸张了老子的面部表情以及胡须,色彩上把背景处理成大红色,大地变成黄色,也是一幅对比很鲜明很夸张的装饰画。(三)教师示范教师以飞鸟为主题进行装饰画色彩示范,讲解绘画步骤及注意事项。(四)作业练习教师说明练习要求∶把民间装饰色彩运用到绘画中,画一幅色彩鲜艳的生肖形象装饰画(选一个喜欢的生肖,对型体和色彩进行夸张、修饰),强调色彩解鲜明、艳丽、明快,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并在大屏幕播放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并巡视指导。(五)展示评价展示作品,组织学生评价。评价内容∶造型夸张变形,体现民间装饰色彩特点(六)小结拓展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装饰色彩,体会到装饰色彩是丰富的、热情的、色艳的。生活也是如i此,希望同学们用热情、奔放、艳丽的色彩去点缀精彩人生!(本文字数1041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第4课装饰画《装饰画》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4课)一、课题∶装饰画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装饰画的相关知识,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一幅风格独特的装饰画作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的过程,了解装饰画的表现方法,提高造型表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装饰画作品的欣赏,感受装饰画的魅力,体验创作的乐趣。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装饰画的相关知识,绘制一幅装饰画作品。难点∶合理运用线条及色彩,创作一幅风格独特的装饰画。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实物展示装饰画作品《鲜花》《龙凤呈祥》,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件作品真正的名字吗?,进而引出课题《装饰画》。(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三段不同音乐,让学生感受《乐梦之园》的意境,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感受。(这件作品运用蓝色的静谧和拉长的形体,体现出云南少数名族特有的风情)2)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让学探究《乐梦之园》色彩运用的特色(色彩和谐且具有象征性)3)通过"找不同"的游戏,对比装饰画与写实画中白鹭的不同特征,让学生发现二者区别,以及饰画和写实绘画有什么不同呢?(装饰画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和整体的和谐。手法∶夸张、变形、概括)2.深入探究1)教师展示《凤》作品,这幅作品色彩和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呢?(这件作品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红、黄、橙在黑色的大背景下色调和谐,少量的冷色让整个画面鲜艳又有变化,非常具有装饰性。夸张、变形、概括)。2)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凤》及去掉线条的《凤》,线条在装饰画中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呢?(线条∶富有变化,疏密有致)(三)教师示范教师播放视频,演示装饰画作品的制作步骤,讲解重点环节。(四)学生作业要求,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一幅风格独特的装饰画;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并演示。(五)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举办"装饰画"博览会,用纸条点评的方式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添加评语,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感受装饰画的乐趣,体会装饰画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本文字数899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第5课彩球的设计《彩球的设计》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一、课题∶彩球的设计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插接彩球的设计和制作方法,用多种纸张完成彩球的制作。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设计、制作彩球的过程,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合作完成彩球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设计插接彩球。难点∶研究一种或两种正多边形组成球体的规律。做出新颖、美观的彩球作品。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小组讨论法。七、教学准备∶PPT课件,剪子,圆规,直尺,划线笔,彩球数个,旧挂历纸,胶水等。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共同玩击鼓传球的游戏,请学生观察所传的球,有什么特点?(颜色鲜艳,装饰新颖,上面的小蝴蝶格外吸引人。)(2)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个这么漂亮的彩球?顺势引出课题《彩球的设计》。(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展示《莲花彩球》、《吉祥纹样彩球》和《花形彩球》图片。(2)提出问题∶彩球的寓意是什么?(是民间常见的吉祥物,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3)教师展示彩球作品,提问∶上面的彩球由哪几种基本型组合而成?(由正四边形和正三边型组合。)2.深入探究(1)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每组发一个形态各异的彩球,请同学们拆开研究并讨论正多边形组成球体的规律。(彩球是由正基本开有规律地组合设计出来的,例如制作14面彩球时,需要8个正六边形和6个正四边形,它们的每条变成相等的。)(2)教师总结∶用一种或两种正多边形可以组合成二十余种不同的球体。如果将这些边长相等的正基本形有规律的留出插接口,再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插接,就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富有个性的球体。(3)请同学们将拆开的球体进行重新组合,彩球插接有什么规律?(正三角形的球是一个加一个地插接;正四边形与正六边形组合则是由8个正六边形和6个正四边形组合而成的,即正六边形的一圈插接正四边形,正四边形的一圈插接正六边形。)(4)教师总结∶彩球拼接要定位精准,尺寸精确,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拼接,在插接时边与边要对齐,否则就合拢不起来。(5)请同学们思考,制作的彩球怎么装饰才好看?球体上由规律的镂空、卷曲金额涂鸦等装饰,使彩球变得更加有趣。)(三)教师示范教师展示创作《吉祥彩球》的设计过程,对关键部分进行重点讲解。(1、设计彩球正六边形和正四边形的插接板;2、在插接板上剪出花形及插接处;3、将若干的插接板插接成彩球;4、在彩球上粘贴装饰物。)(四)学生练习要求∶以两人分工合作的方式,用卡纸设计多边形的基本外形,并进行复制和装饰美化,然后组合成彩球。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五)展示评价组织彩球评选大赛,欣赏互评,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通过合作完成彩球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本文字数1201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彩球的设计寓意、基本型球体组成规律、插接要点第6课城市雕塑《城市雕塑》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6课)一、课题∶城市雕塑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初步了解城市雕塑的风格和和类型,设计制作一件造型新颖并有主题的抽象纸造型雕塑作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雕塑作品和制作纸雕塑作品的过程,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雕塑的美,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城市雕塑的艺术魅力,学习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难点∶设计制作造型新颖并有主题的纸造型抽象雕塑作品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小组讨论法。七、教学准备∶PPT课件,卡纸、剪刀、胶水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请学生上台来,将城市雕塑与所在的城市连线。(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采用变魔术的方式展示作品《五月的风》的模型,请同学上台摸一摸看一看,并提出问题,这个作品有什么特点?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五月的风》属于抽象风格的雕塑,反应了青岛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索这一主题;雕塑由球体、大小不同的完整和局部圆环构成;色彩为红色,热情奔放;重叠上升的组合方式。(2)教师总结∶《五月的风》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同时章显了青岛人民热情、开放、友善、坚韧的精神。2.深入探究(1)教师展示学生纸雕塑作品《团结向上》,小组观察并思考∶这件纸雕塑作品由哪些基本元素组成?用了哪些造型方法?(《团结向上》由正方体、圆柱体和若干的纸圈组成;用了夸张、变形的造型方法。)(2)继续提问∶作品采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卷、折、剪、粘)(3)教师总结∶我们制作抽象风格的城市雕塑,既可以选择几何形体,又可以选择夸张和变形的方法。(三)教师示范教师展示创作抽象纸雕塑《合作》的设计过程,对关键部分进行重点讲解。(1、构思,画草图;2、制作若干纸三棱锥;3、制作三棱柱,并进行切割;4、将三棱锥和三棱柱按照图纸进行粘贴组合。)(四)学生练习要求∶运用不同造型元素和组合方式为校园或城市设计一件纸立体抽象雕塑。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五)展示评价组织城市雕塑评选大赛,欣赏互评,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感受雕塑的美,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本文字数972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城市雕塑基本元素造型方法制作方法第7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用各种材料来制版》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一、课题∶用各种材料来制版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综合版画的艺术特色,结合多种版画技法,创作一幅有情趣的作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综合版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动手创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美的元素。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综合版画的创作技巧。难点∶材料的选择和思路的创新。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小组讨论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树叶、蔬菜等八、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一)激趣导入(1)教师用变魔术的形式变出宝物∶花朵、西兰花、瓦楞纸、纱布、果皮和树叶。(2)提问∶同学们认识这些小物件吗?学生回答后总结;这些宝物也是进行版画创作所用到的材料,我们就一同感受《用各种材料来制版》的神奇魔法。(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将带来的版画材料发给每个小组,在纸上进行拓印,感受不同材料的特殊肌理。(2)教师总结∶肌理是由材料的不同组合、排列和构造而使人得到的触觉质感与视觉触感。(3)欣赏冯兆平《海静潮初落》,想一想,这幅作品中的特殊肌理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了什么样的材料来表现呢?(画面上纹络非常清晰,船的纹络线条都粗犷稀疏,血目深棕色的木头颜色品身看走起来更加浑厚;船帆的纹理比较细腻,像网一样的形状。巧妙利用了木纹、网纹等不同材质勾勒完成。)(4)教师总结∶我们曾经学过纸版画、对印版画等制作方法,其实,把多种材料综合起来应用效果更佳。2.深入探究(1)教师展示作品《快乐的小松鼠》和《春潮》,小组观察并讨论。(2)你从这些作品中发现了什么新奇的材料?(松树叶、西兰花)(3)它们产生怎样的肌理效果和美感?(《快乐的小松鼠》这幅作品用了针状树叶来表现小松鼠毛茸茸的大尾巴,树叶保留了橘黄色和绿色的本色,并用白色线条勾勒出松鼠和树枝,画面有梳有密,彩色和白色对比明显,突出了松鼠的大尾巴。《春潮》巧妙的用西兰花剖面表现小树,小树用较暗的藏蓝色,背景点缀黄绿色点状,对比鲜明,凸显了春意盎然的景色。)(4)教师总结∶印制之前,可以用实物拼摆—下,以观画面效果。如果有需要,也可把肌理效果好的实物直接贴在画面上。(三)教师示范教师展示创作版画《乡村》的设计过程,对关键部分进行重点讲解。(1.构思、设计草图;2.准备好小石子、树叶、黄豆、绿豆等材料;3.按照构思的草图进行版画制作;4.调整完成)要求∶用丰富的制版资源和灵活的方法,制作综合版画。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五)展示评价组织综合版画评选大赛,以投票的方式选出优秀作品,并说明理由,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美的元素,提升艺术感受能力,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第8课装饰柱《装饰柱》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8课)一、课题∶装饰柱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装饰柱的基础知识、结合作品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动手操作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不同媒材设计装饰柱,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体验设计装饰柱带来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五、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用废旧纸盒,纸箱或者硬纸板等材料设计、制作装饰柱。难点∶学生如何把装饰柱设计得美观大方、富有新意。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欣赏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八、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一)实物导入1.教师出示圆柱形石膏体,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建筑是圆柱形的?这些柱子除了可以承重以外还具有美化装饰的作用,从而导入本课。(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教师展示三幅图片∶山东曲阜大成殿前檐、北京天坛祈年殿内景、雅典神庙,进行对比赏析。提问∶装饰柱都有哪些不同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并回答。最后师生总结∶装饰柱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木材和石材;装饰方法主要有∶圆雕和浮雕。2.深入探究教师请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分析,视频中的装饰柱要表达什么主题?要用哪些材料和方法来设计制作?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以"动物乐园"为主题的装饰柱,用泥,面,胡萝卜为材料,在基本型上雕刻图形同到的是基本型减法。最后教师做出总结,概括出设计方法有基本型加、减法。学生可以自选制作方法和材料完成创作,可以用废旧的纸盒,也可以用彩纸、剪刀、双面胶等材料。(三)教师示范以课前录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装饰柱的设计步骤。(四)作业要求小组合作用基本型加、减法的方式制作装饰柱。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温馨提示∶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五)展示评价将学生的作品拍照上传,采用他评和自评的评价方式有针对性开展讨论。(六)小结扩展回顾知识点,拓展相关内容。本文字数790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装饰柱材料∶木材、石材方法∶圆雕、浮雕创作手法∶基本型加、减法第9课精彩的戏曲《精彩的戏曲》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一、课题∶精彩的戏曲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戏曲文化相关知识,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道具创作。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的过程,了解戏曲独特的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戏曲文化的欣赏,感受戏曲的魅力,体验民族艺术的独特之美。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戏曲艺术相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体验民族艺术独特之美。难点∶感受戏曲的文化内涵,制作一件有特色的戏剧道具作品。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演唱《说唱脸谱》,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2.同学们,老师唱的是什么歌曲呢?3.引导学生回答,是《说唱脸谱》,进而引出课题《精彩的戏曲》。(板书∶精彩的戏曲)(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在大屏幕展示《穆桂英比箭》视频,学生观察并思考。(2)你知道戏曲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吗?(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3)教师展示四大行当图片,让学生以"连连看"的方式了解戏曲四大行当。(生、旦、净、丑)2.深入探究∶(1)教师展示不同脸谱作品,学生四人小组讨论。(2)你知道京剧脸谱的谱式吗?(整脸、碎花脸、十字门脸、三块瓦脸)(3)你知道脸谱颜色代表着哪些性格特性吗?(黑色正直、白色狡诈、红色忠贞、绿色顽强、蓝色骁勇)(4)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戏剧吗?(北京京剧山西晋剧湖南花鼓戏安徽黄梅戏)(三)教师示范教师播放视频,演示制作脸谱的步骤,讲解重点环节并示范起稿环节。(四)学生作业要求,根据戏剧中的人物,绘制一幅脸谱作品;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并演示。(五)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举办"我的戏剧世界"作品展,通过点赞的方式选出最佳作品,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感受戏剧的乐趣,体会戏剧的深厚文化内涵,产生对民间文化的喜爱之情。本文字数790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第10课戏曲人物《戏曲人物》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0课)一、课题∶戏曲人物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戏曲人物行当相关知识,体会戏曲水墨画的独特魅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的过程,学习用水墨技法表现戏曲人物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戏曲人物的欣赏,感受戏曲的魅力,体验民族艺术的独特美。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戏剧人物的相关知识,用水墨画的方式绘制一幅戏剧人物作品。难点∶用水墨画的方式,绘制一幅生动美观的人物画作品。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欣赏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八、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一)视频导入教师播放川剧变脸的视频,提问,视频播放的是什么呢?(川剧变脸)进而引出课题《戏曲人物》。(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在大屏幕展示《白蛇传》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2)你知道戏曲人物主要特征是什么吗?(独特的服饰、造型和表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3)观察这幅作品如何用笔用色的呢?(用笔∶中锋蘸墨勾勒人物造型,侧锋蘸水过渡染色,颜色∶用颜色染服饰,注意水的控制)2.深入探究(1)教师展示不同戏曲人物作品,学生四人小组讨论。(2)你知道几种戏曲人物行当?(刀马旦、青衣、文丑、武生)(3)请学生上台表演不同人物的代表动作或表情(刀马旦花抢动作、青衣表情严肃端庄、文丑表情滑稽搞笑、武生身手矫健)(4)画面中如何更好的展现动态表情?(用笔简练、造型生动、抓住人物精神及标志动作)(三)教师示范教师播放视频,演示制作中国画戏曲人物的步骤,讲解重点环节。(四)作业要求要求∶用中国画技法表现戏曲人物;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并演示。(五)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举办"我的戏剧世界"作品展,通过点赞的方式选出最佳作品,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感受戏剧的乐趣,体会戏剧的深厚文化内涵,产生对民间文化的喜爱之情。本文字数773字,同学们可以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第11课画故事《画故事》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1课)一、课题∶画故事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的过程,提高观察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故事作品的欣赏,感受中国画的魅力,提升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难点∶用中国画的方式,绘制一幅生动有趣的故事画。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八、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教师讲一则《哪吒闹海》的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2.同学们,除了讲的形式,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记录这个故事呢?3.引导学生回答,是绘画的形式,进而引出课题《画故事》。(板书∶画故事)(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在大屏幕展示《闹天宫》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2)这幅画面的主人公是谁?这幅画面描绘了什么场景呢?(描绘孙悟空和天兵激战的场景,背景中燃烧的云和绚丽的色彩将画面衬托的十分生动)(板书∶内容)(3)画面中人物有什么特征呢?(孙悟空双脚腾空,怒目瞪眼,奋力打向天兵,人物动作表情生动传神,画面主次关系分明)(板书∶特征)2.深入探究(1)教师播放《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学生四人小组讨论。(2)"主人公后羿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的武器是什么?"后羿弯弓搭箭的姿势是怎样的?"除了主人公以外的背景是怎样描绘的?"(3)画面中如何更好的展现故事情节?(绘画时要注意甄选主要情结、合理安排主次、刻画时注意人物动态及主要特征。)(板书∶构图、主次)(4)讲解常见的没骨法和双勾线法。(没骨法∶直接用色墨点写的方法。双勾线法∶用线条进行勾勒后设色的方法)(板书∶技法)(三)教师示范教师亲自演示用中国画技法绘制故事画的步骤,并讲解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技法。(墨色酣畅的写意作品,中锋勾勒人物造型,挺拔生动,墨色浓淡相宜,人物神情动态刻画逼真生动)(四)实践练习要求学生用中国画技法绘制故事画;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并演示。(五)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举办"故事会"作品展,通过点赞的方式选出最佳作品,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乐趣,体会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产生民族自豪感。本文字数1003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第13课拟人化的动漫形象《拟人化的动漫形象》教案一、课题∶拟人化的动漫形象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拟人化动漫形象的特点及方法,能创作一幅有趣的动漫作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提高学生创作力、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经典动漫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动漫艺术的热爱之情,树立健全的人格。五、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夸张、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出动漫形象。难点∶创作的作品生动、形象。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小组讨论法。七、教学准备∶PPT课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歌曲导入。教师演唱《机器猫主题曲》∶如果我有仙女棒,变大变小变漂亮,还要变个都是漫画巧克力和玩具的家。如果我有机器猫,我要叫他小叮当,竹蝽蜓和时光隧道,能去任何的地方。2.请学生猜猜今天老师请来的是哪位朋友?(机器猫、叮当猫)3.叮当猫的形象可爱吗?顺势引出课题《拟人化的动漫形象》。(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提出问题∶你看过的动漫作品中,哪些拟人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最喜欢黑猫警长,因为它是正义的化身;最喜欢功夫熊猫,因为它胖乎乎的形象很可爱,并且很有中国特色。)(2)教师总结∶无论是滑稽可爱的加菲猫还是机敏的黑猫警长,这些卡通形象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正是因为设计者们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才让它们拥有像人类一样的表情和动作,使的它们更具有人情味、更加可爱、有趣、幽默。2.深入探究(1)教师展示黑色猫咪的照片和黑猫警长的动漫图片。(2)请小组观察并讨论∶作者是如何把黑猫拟人化的?(让动物像人一样站立、走路,说话,并且穿上警服)(3)教师总结∶在动漫艺术中,任何角色都是以"人"的形态出现,作者会把动物、植物等处理成会说话,会走路,有生命的"人"。这就是动漫艺术的"拟人化"。(4)教师出示一些动漫卡通形象图片,继续提问∶卡通形象的特点是什么?(1、造型夸张、可爱,突出性格特征。2、表情、动作拟人化。3、色彩大胆、鲜亮、明快。)(5)教师总结∶不仅动物可以拟人化,植物、或者其他静物,都可以用拟人化的手法来设计拟人形象。(三)教师示范教师展示创作《小鹿人》的创作过程,对关键部分进行重点讲解。(1、构思,设计情节;2、设计站立的小鹿,并夸张鹿角,并给小鹿穿上华丽的服装;3、设计场景,调整细节。)(四)学生练习要求∶用拟人化的方法创作一幅既有故事情节,动漫形象又生动的作品。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评价组织"拟人化的卡通明星"设计大评比,欣赏互评,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感受经典动漫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动漫艺术的热爱之情,树立健全的人格。本文字数1122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留给母校的纪念》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4课)一、课题∶留给母校的纪念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应用自己的美术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设计一件送给母校的美术作品。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观察,思考,回忆的过程中,运用线描,色彩,黑白灰对比等表现手法完成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绘画的过程中体会自己成长的点滴,从而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友情和恩情的重要性。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绘画的形式抒发自己对母校的回忆和感恩之情。难点∶能准确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并且表现方法有创意。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小组讨论法。七、教学准备∶PPT课件、超轻粘土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歌曲导入。教师和学生一起演唱《童年》。2、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六年的生活回忆,请学生观看母校的环境和活动照片,马上毕业了,你有什么话想对母校说?(母校里辛勤的园丁为我们修剪、把我们扶正,让我们行得端走得正。母校像一架摄像机,记录着我们的精彩瞬间和美好回忆!)3、把自己对母校的美好愿望做出来送给母校吧!让我们一起走进《留给母校的纪念》。(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六年来我们学过那么多美术表现形式,今天你想用哪种形式来为母校献礼呢?(手工、线描、装饰画、国画、泥塑、剪纸等表现手法)(2)教师总结∶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形式创作出的作品也有不同的特点。国画勾皴点染,寥寥数笔,意趣无穷;装饰画色彩丰富,很有冲击力。2.深入探究(1)展示作品《百鸡图》、《十年后的今天》。(2)小组观察并讨论∶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回答一∶最喜欢《百鸡图》,这幅作品是鸡年出生的毕业生集体创作的。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剪纸形式,鸡寓意吉祥,更能表达对母校的美好祝福。回答二∶《十年后的今天》创意最好,用的先画再剪又贴的形式,它可以让母校看到我们的理想,我们也可以以此作为勉励,努力学习实现理想。)(3)教师总结。将自己内心对母校的感恩以及怀念之情表现出来,注意构图、色彩、造型的设计要有创意。(三)教师示范教师展示创作《我与母校》的创作过程,对关键部分进行重点讲解。(1、构思主题和表现方法;2、用超轻粘土揉出需要的图形,进行拼接组合;3、整体调整。)(四)学生练习要求∶应用学过的美术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设计制作出一件自己喜爱的美术作品,留给母校做纪念。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评价组织作品展览,欣赏互评,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珍惜友情,学会感恩。本文字数1032字,同学们可以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第15课我的成长记录《我的成长记录》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一、课题∶《我的成长记录》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出六年学习生活中最难忘的瞬间。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和造型表现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激发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及爱生活的情感。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形式多样的艺术手法记录小学阶段最美好、最难忘的事情。难点∶把美好难忘的瞬间表现的生动有趣。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小组讨论法七、教学准备∶PPT课件、水彩、纸、水彩笔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和学生一同演唱歌曲TFBOYS《青春修炼手册》∶"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这首歌给你快乐,你有没有爱上我;跟着我鼻子眼睛动一动耳朵,装乖耍师换不停风格,青春有太多未知的猜测,成长的烦恼算什么。"2.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场景,顺势导入本课《我的成长记录》。(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引导学生们一起观看校园生活的记录图片,请同学们说说,现在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觉得我们的学校是怎么样的校园呢?(美丽、欢乐、充满知识的、充满回忆的、快乐的)(2)展示课前布置的收集能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照片奖状、证书、作业本、成绩册等,使学生能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上台交流自己设计的资料,并做简单的说明。(学生一∶这个奖状是我在二年级的时候获得的,我参加了诗歌朗诵大赛获得了冠军,是我上小学以来第一次获奖,很值得珍藏,很珍贵。学生二∶这张照片是妈妈在我上学第一天拍的,记得那一天,我背着小书包,很开心的和妈妈道别,开始了我的小学生活。)(3)让学生翻阅查看老师在课前做好的成长纪念册,说一说感受。(制作成长纪念册的创意很好,可以把自己的小学回忆都记录下来作为纪念。)(4)教师总结∶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积累,可以将自己难忘的经历、感想记录下来,等自己小学毕业后再翻阅,是一本宝贵的精神财富。2.深入探究(1)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军训》、《拔河比赛》等学生作品。(2)小组讨论∶这两幅学生作品讲述了什么故事?带给你什么感受?(《军训》是用采彩笔作画的,用了大面积的绿色来表现军训时学生的精神面貌,朝气蓬勃,对新的校园生活充满新奇。《拔河比赛》从俯视的角度进行构图,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了拔河比赛的热火朝天的场景。)(3)教师讲解构图的分类(中心式、分散式、并列式),让同学分辨刚才欣赏的两幅作品分别用了什么构图形式?(军训用了中心式的构图方式,人物整体集中在画面的中心部分;拔河比赛用了分散式的构图方式,画面协调有动感。)(4)制作作品可以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水彩、素描、线描、贴画、剪纸、漫画还有摄影等都是常用的表现手法)(5)教师总结∶在创作的过程中注意构图要饱满协调,主次分明,重点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要精细刻画,也可以在画面适当的位置,增加自己的感悟和当时的所思所想。(三)教师示范教师展示创作《歌咏比赛》的创作过程,对关键部分进行重点讲解。(1、构思主题和表现方法;2、用水彩的形式表现画面;3、整体调整。)(四)学生练习要求∶用你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把你小学六年级最难忘的瞬间表现出来。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评价组织作品展览,欣赏互评,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及爱生活的情感。本文字数1400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6课)一、课题∶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创作一幅剪纸作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设计、制作剪纸作品,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五、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剪纸的特点,模仿或创作出一幅抓髻娃娃剪纸作品。难点∶创作一幅有特色的剪纸作品。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小组讨论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提问学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么大家都知道哪些文化遗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剪纸文化从而导入本课。(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姜央射日的相关视频,请学生回答剪纸中表现了什么内容?(姜央射日的故事∶苗族祖先创造出十二对日月,冷王把它们排到天上,告诉他们轮流值守白天和晚上,但是他们不听竟然一齐出动,最后晒得人死草焦。英雄姜央站在马桑树下射死了十—对日月,这才有了白天和黑夜。)2)教师总结∶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技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扎根民间,有很大的寓意性,也会蕴藏一些有趣的故事,不仅如此还具有独特的美,有很大的研究价值。2.深入探究1)教师展示剪纸作品《抓髻娃娃》、《拉手娃娃》和《蝴蝶妈妈》。2)小组观察并讨论∶从色彩、图案、创作手法和风格方面赏析这件剪纸作品。(图案∶基本特征是正面站立,圆头,两肩平张,两臂上举,两腿分开,手足皆外撇;色彩∶由蓝到绿,呈渐变色;风格∶夸张、典雅;创作手法∶主要以云勾纹图案为主,单剪和重复式的折剪;)(三)教师示范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展示创作《鱼娃娃》的设计过程,对关键部分进行重点讲解。(1.准备好笔、纸还有剪刀,先把纸对边对折;2.然后在折叠处画上鱼娃娃的图案,只需要画出半个画的图案就可;3.把有阴影的地方剪掉;4.展开即可。)(四)学生练习要求。模仿或创作一幅抓髻娃娃的剪纸,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花、动物和娃娃组合。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五)展示评价组织剪纸评选大赛,欣赏互评,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爱惜文物,树立民族自豪感。本文字数922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剪纸中的古老记忆图案丰富单剪、折剪第17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绣在服装上的故事》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7课)一、课题∶绣在服装上的故事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苗族服饰的内涵,并以苗族服饰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学习苗族服饰的图案和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苗族服饰的欣赏,感受苗族独特的魅力,提升对多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苗族服饰及历史的相关知识,绘制一幅作品。难点∶绘制一幅图案精美、寓意美好的苗族服饰作品。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唱五十六个民族,问学生对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排名第五的苗族有何了解?(服饰)2.苗族历史悠久,苗族服饰也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进而引出课题《绣在服装上的故事》。(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在大屏幕展示《苗族妇女的盛装》、《苗族族长的百鸟衣》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2)苗族服饰带给你哪些感受?(色彩斑斓的刺绣和制作精巧的银饰)3)苗族服饰图案与他们的历史有什么关系?(通过服饰和口头文字记载他们的传说,以此代代相传,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2.深入探究1)教师展示《苗装上的蝴蝶》、《牛首龙纹》作品,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2)你觉得苗族服饰美在哪里呢?(寓意、图案、色彩)(三)教师示范教师播放视频,展示临摹苗族服饰图案的步骤视频,讲解重点环节。(四)学生作业要求,临摹自己喜爱的苗族服饰图案或画一幅身着苗族服装的人物画;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并演示。(五)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举办"最炫苗族凤"作品展,通过点赞的方式选出最佳作品,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感受苗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体会中华民族容百家之长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豪感。本文字数742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绣在服装上的故事寓意、图案、色彩第18课复制与传播《复制与传播》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8课)一、课题∶复制与传播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木版年画的历史与制作方法,设计创作门神作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学习绘制年画的方法,提升制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传统年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木板年画的相关知识,绘制一幅年画作品。教学难点∶了解年画的知识特点,如何创作年画。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八、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一)谈话导入教师问问学生喜欢春节吗?大家在春节的时候都会干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放鞭炮、贴对联、贴年画等等,从而引出课题《复制与传播》。(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请学生介绍一下你们见过的年画是什么样子的?哪种年画最常见?婶婶怀了宝宝,房间都是幼儿的年画,可爱极了;爷爷家里贴了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年画;很多家的大门上面贴着门神的年画。教师总结年画种类,娃娃类、喜庆类、故事类、历史类,流行最广的是门神。2.深入探究教师展示《门神》图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都是什么门神?他们的造型和色彩有什么特点呢?秦叔宝双手舞锏,尉迟恭使鞭,佩挂弓,身姿的造型多为"S"型;神茶身着斑斓战甲,面容威严,姿态神武,手执金色战戟,郁垒一袭黑色战袍,神情闲逸自适,两手无神兵或利器。总结门神种类繁多有驱邪类、祈福类、武将类和文官类等等。门神造型夸张朴实,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形象构图丰满,线条工整,且不同地域形成各自的特色,对研究绘画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教师在大屏幕播放有关年画及雕版印刷的视频,学生观察并思考,年画如何通过雕版印刷的方式制作的呢?步骤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三)教师示范教师播放视频,展示绘制门神的步骤视频,讲解重点环节。(四)作业练习设计一对门神、画好后挂在自己家的门上。师巡视指导并演示。(五)展示评价组织创意评比大赛,欣赏互评,教师总结。(六)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勇于打破常规思路,培养创新精神。本文字数890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第19课红色旅游印象《红色旅游印象》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9课)一、课题∶红色旅游印象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革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家乡的革命历史故事。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红色革命文化,了解革命顽强的精神,产生民族自豪感。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红色革命的相关知识,绘制一幅有关红色旅游的作品。教学难点∶绘制一幅能够体现红色革命精神的作品。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八、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一)歌曲导入教师播放《十送红军》片段歌曲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请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想一想红军是什么?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简称"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大家想不想和老师走进红军的世界。从而引出课题《红色旅游印象》。(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教师在大屏幕播放有关年河南红色旅游景点的视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战略合作合同
- 2025福建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年度企业产品质量认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历史辅导班协议书退费及人文知识拓展合同
- 2025年度教育机构员工入职教学与培训合同
- 2025年度劳动解除协议书:物流行业员工退工补偿与就业安置合同
- 智能家居融资居间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养猪业品牌营销推广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体育赛事赛事奖励及奖金分配转委托合同
- 2025年度5G通信技术合作介绍费合同
- (2025)驾照C1证考试科目一必考题库及参考答案(包过版)
-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5版 课件全套 陈志祥 第1-14章 生产系统与生产运作管理概述 -丰田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
- 2025年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罕见病诊治与病例管理制度
- 课题申报书:“四新”建设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本范式研究
- 妇科常见急危重症护理
- 春季高考高职单招数学模拟试题七套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企业的演讲稿例文(2篇)
- 电瓶三轮车安全培训
- 造船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