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宁波三锋教研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北京时间2024年9月14日23时29分,太阳活动区13825爆发了一次明显的耀斑,其峰值强度为X4.5级,达到大耀斑等级。该次耀斑发生时我国正处在夜间,因此对我国造成影响比较有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当前,正是信鸽秋季赛事进行的时间,大量赛鸽翱翔在归巢的途中,提醒广大信鸽玩家,综合研判,谨慎司放,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活动造成天气异常的变化,影响鸟类飞行B.无线电波混乱,影响信鸽接受信号C.地球磁场受到影响,信鸽定位失误D.紫外线强烈导致信鸽视力异常2.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②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③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④控制大型发电设施的发电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C2.A【解析】【1题详解】太阳活动虽然能影响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但这种影响通常是长期和间接的,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天气异常变化到足以影响鸟类飞行的程度,A错误;信鸽并不依赖无线电波进行导航或定位,因此无线电波混乱不太可能直接影响信鸽,B错误;太阳耀斑可能引发地球磁场的扰动,信鸽等鸟类被认为能够感知地球磁场进行导航,因此地球磁场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信鸽定位失误,C正确;过强的紫外线虽然对生物有害,但太阳耀斑不会导致紫外线强烈,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太阳活动可能影响卫星的通信和导航功能,因此适当调控卫星的运转是必要的,①正确;太阳活动尽管对人体健康直接影响有限,但减少室外活动可以降低潜在风险,②正确;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过于极端且不可行,③错误;太阳活动对电网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如通过影响卫星导航导致电网调度出现问题,但直接控制发电量并不是应对太阳活动的有效措施,④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A.满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4.当月球出现在天际乙位置时,农历日期和发生现象组合正确的一组是()A.初一、大潮 B.十五、小潮 C.初一、小潮 D.十五、大潮【答案】3.D4.A【解析】【3题详解】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正值月到中天,是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据所学可知,满月与太阳此升彼落,月到中天为半夜,A错误;上弦月正午月出,月到中天为黄昏,B错误;新月与太阳同升同落,中午时到中天,看不到月亮,C错误;下弦月半夜月出,清晨日到中天,D正确。故选D。【4题详解】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必然背对地球,日月同升同落导致人们看不到月亮,我国历法自古将这一天称为新月(即朔日),定为每一历月的初一。此时日月对地的引力最大,出现天文大潮。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也称“朔”)(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渐盈凸月)→满月(也称“望”)(十五,十六)→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廿二、廿三))→残月→新月(初一)。中国地质学会公布2024年地质文化村(镇)评选结果。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41处地质遗迹资源上榜,毛坝镇三叶虫化石保存完整,种类数量居全国前列。左图为三叶虫化石,右图为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形成时期是()A.乙 B.丙 C.① D.②6.③地质时期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B.出现灵长类动物C.生物从陆地向海洋发展 D.是重要的成煤时期7.在②地质时期,地球生物演化史的特点是()A.早期出现了海生无脊椎动物 B.哺乳动物出现C.被子植物繁盛 D.裸子植物出现【答案】5.C6.B7.B【解析】【5题详解】据图可知,①距今约541-252百万年,为古生代,②距今约252-66百万年,为中生代,③的时间段为66百万年至今,为新生代,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C正确,D错误;根据年代范围继续判断可知,甲乙丙位于显生宙之前,按照时间顺序判断可知,甲为冥古宙,乙为太古宙,丙为元古宙,AB错误,故选C。【6题详解】③为新生代,新生代出现灵长类动物,B正确;生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主要在古生代,A错误;生物演化一般是从海洋向陆地发展,C错误;重要的成煤时期主要是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和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D错误,故选B。【7题详解】②为中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古生代,A错误;哺乳动物最早出现在中生代,B正确;被子植物繁盛在新生代,C错误,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晚期,繁盛在中生代,D错误;故选B。【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一是地质年代变化:太古代一元古代一古生代一中生代一新生代。二是动物演化阶段: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一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一鱼类时代一两栖动物时代一爬行动物时代一哺乳动物时代一人类时代。三是植物演化阶段:海生藻类时代一陆上抱子植物时代一裸子植物时代一被子植物时代。格陵兰岛大部分位于极圈内,是世界最大岛屿,约83.7%的面积被冰雪覆盖。左图为格陵兰岛及其周围主要洋流示意图,右图为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洋流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洋流流向都为由南向北 B.甲为寒流、乙为暖流C.乙洋流降低沿岸地区的大气湿度 D.甲洋流流经沿岸人口分布密集9.图中圆形孔洞的出现()A.增强了太阳辐射 B.增强了地面辐射 C.减弱了太阳辐射 D.减弱了大气辐射【答案】8.C9.B【解析】【8题详解】读图分析,根据甲乙两支洋流分布的位置可知,甲洋流为拉布拉多寒流,乙洋流为东格陵兰寒流;两支洋流都是从北往南流,A错误;两支洋流都为寒流,性质相同,B错误;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低温度和湿度的作用,C正确;乙洋流流经格陵兰岛东部,这里气候寒冷,冰川广布,人口稀少,D错误。故选C。【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格陵兰岛冰川上出现的圆形孔洞是由于深色尘埃形成的,这些深色尘埃减少了冰川表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增强了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从而增强了地面辐射,B正确;这些深色尘埃降落在冰雪表面上,对太阳辐射和大气辐射不会产生影响,A、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和下垫面。就纬度而言,纬度越高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量越小,所产生的地面辐射就越弱;就下垫面而言,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它们能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导致在同纬度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从而产生地面辐射差异。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凌晨11.当c情况出现时,近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B.抑制了②层空气的对流运动C.增强了③层空气的对流上升 D.阻挡了①层空气的水平运动【答案】10.A11.B【解析】【1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辐射逆温主要是由于夜晚的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使得近地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而形成,可推知逆温最强时为日出前后,此后地面逐渐升温,逆温现象逐渐减弱并由地面向高空方向消失,直至午后完全恢复。而c显示逆温现象尚存,但地面已经恢复正常气温变化,可知在日出之后,午后之前,即上午,A正确;正午,由于太阳的照射,逆温应该消失,B错误;傍晚、凌晨逆温还比较弱或者处于发展阶段,C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①②③都是对流层。对流层大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上冷下热,冷空气上下沉,热空气上升,利于空气对流,也利于污染物扩散。当出现逆温现象时,②层上热下冷,对流运动受阻,抑制了近地面空气对流上升,大气较稳定,不利于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扩散,B正确;并不是逆温现象出现时人类排放污染物才增多,而是逆温的存在阻碍了污染物的扩散,A错误;出现逆温,对流层空气对流相对减弱,C错误;出现逆温阻碍对流层的对流运动,不是水平运动,D错误。故选B。【点睛】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温度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2023年7到8月浙江多地遭遇暴雨袭击诸多城市变成水世界,街道变河道,汽车在水流中漂浮的景象令人震惊。下图分别为城市被淹没的景观图及水循环示意图。据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城区变成“水世界”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A.①环节增强 B.②环节增强 C.④环节增强 D.⑦环节减弱13.浙江省针对多次城市内涝事件,应大力改善的水循环环节是()A.①环节和②环节 B.④环节和⑨环节 C.③环节和④环节 D.⑧环节和⑨环节【答案】12.C13.B【解析】【12题详解】读图可知,①环节是海上蒸发,②环节是水汽输送,③环节是陆地降水,④环节是地表径流,⑤环节是地下径流,⑥环节是海洋降水,⑦环节是陆地蒸发,⑧环节是植物蒸腾,⑨环节是下渗。城区变成“水世界”后,地表积水较多,会导致⑦蒸发环节、④地表径流环节增强,C正确,D错误;①环节是海上蒸发,②环节是水汽输送,城区变成“水世界”对①环节和②环节影响较小,AB错误。故选C。【13题详解】针对市区的内涝问题,浙江省应积极改善城市的排水系统或建设海绵城市(下渗)。④环节是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可以减轻内涝;⑨环节是下渗,增加下渗也能缓解内涝,因此应改善④环节和⑨环节,故B正确。①环节是海上蒸发,②环节是水汽输送,③环节是陆地降水,这些环节难以受到人为影响,AC错误;⑧环节是植物蒸腾,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可以提高植物蒸腾作用,但对城市内涝影响小,D错误。故选B。【点睛】人类影响水循环的最大环节:地表径流(如调水工程;水库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植树造林、铺设渗水砖、人工降水等有利方面;地面硬化、乱砍滥伐、围湖造田等不利方面。14.舟山市岱山县制盐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乾元至永泰年间(758年-766年),境内已有盐事活动,隶翁山县(今舟山)富都监。至北宋初期,来境辟涂制盐者日众,遂正式建立盐场。岱山曾是浙江省第一产盐大县,一年四季都可以晒盐,岱山盐场海盐晾晒的有利条件描述正确的是()①地处长三角,市场广阔②海岸广阔,风力强劲③晴天多,降水少④气候炎热,蒸发旺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海岸广阔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建设盐场和进行海盐晾晒。风力强劲有助于加速海水的蒸发,从而加快海盐的生成速度,②正确;晴天多意味着阳光充足,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海盐晾晒。降水少则减少了因雨水导致的盐分流失,有利于海盐的积累,③正确;市场广阔不属于晒盐场选址的直接条件,①错误;岱山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并不属于炎热类型,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下图为某日北半球某地区春季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快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6.关于四地的风向,图中表示正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5.D16.B【解析】【15题详解】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快。四地中丁处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快,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由材料可知,该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的等压线分布,图中某点的风向可用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致向右偏转30-45°角表示。甲地的风向都由低压指向高压,A错误;丙、丁的风向向左偏转,C、D错误;乙地的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向右偏转,B正确。故选B。【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一、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前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二、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2024年10月6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莫霍界面以下 B.古登堡界面以下 C.岩石圈 D.地幔18.关于图中各圈层描述正确的是()A.Ⅰ圈层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B.Ⅱ圈层位于软流层之下C.Ⅲ圈层是厚度最大的外部圈层 D.Ⅳ圈层物质可能为熔融状态【答案】17.C18.D【解析】【17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震源深度15千米,由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地壳之中,即莫霍面以上,不可能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2900千米以下)及地幔(莫霍面以下),ABD错误;岩石圈包括了软流层以的地幔及整个地壳,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岩石圈,C正确。故选C。【18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Ⅰ圈层位于地面上空,有云雨现象,应为大气圈,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A错误;图中显示,Ⅱ圈层是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应为地壳,位于软流层以上,B错误;图中显示,Ⅲ圈层包括海洋,应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大气圈是厚度最大的外部圈层,C错误;图中显示,Ⅳ圈层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外核,横波不能穿过外核,因此一般认为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特点: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冷岛效应”在干旱地区的湖泊(包括水库)、绿洲地带普遍存在。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9.形成的“冷岛效应”根本原因是()A.绿洲与沙漠吸收太阳辐射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20.“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A.降水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2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19.B20.B21.D【解析】【19题详解】根据材料,“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B正确。绿洲与沙漠吸收太阳辐射的差异,不是根本原因,A错误。阳光照射强弱绿洲与沙漠相同,C错误。和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差异无关,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冷岛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B正确。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AD错误。下垫面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C错误。故选B。【21题详解】读图,图中甲地绿洲面积小,乙地位于沙漠地区、丙地位于河流沿岸,没有绿洲,故“冷岛效应”不明显,ABC错误。丁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冷岛效应”最显著,D正确。故选D。【点睛】冷岛效应是指某一区域温度低于其周围区域及该区域所在地的平均温度的现象,形成一种与热岛效应相反的效应。冷岛效应通常出现在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等地,由于这些地方的比热容较小,在阳光照射下地面增温较快,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凉爽、湿润的小气候。下图为某大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23.③在甲处达到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是()A.受海陆位置影响 B.降水少,蒸发旺盛C.受地表径流影响 D.受藻类植物影响【答案】22.A23.B【解析】【22题详解】大洋表层水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②曲线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形成双驼峰曲线,所以③曲线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则①表示密度,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23题详解】③曲线表示海水盐度,海水的盐度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副热带海域范围较大,海陆位置不是影响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因素,A错误;甲处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蒸发旺盛,所以盐度最高,B正确;受地表径流影响,海水盐度会下降,C错误;藻类植物对海水盐度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点睛】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甲乙均为洋流,丙为世界著名渔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洋流均是暖流 B.甲、乙洋流均是寒流C.甲洋流是寒流,乙洋流是暖流 D.甲洋流是暖流,乙洋流是寒流25.有关甲洋流的影响,正确的是()A.底层海水上泛形成著名渔场丙 B.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C.流经海域盐度高于同纬度海区 D.流经海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24.D25.C【解析】【24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洋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暖流,乙洋流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为寒流,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25题详解】丙渔场的形成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A错误;根据上题分析,甲为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流经海域盐度高于同纬度海区,C正确,B错误;暖流不会使流经海区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所以选C。【点睛】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扰动,将底层的营养盐类带上表层,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易形成大的渔场。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0分。)26.图Ⅰ为太阳系示意图(部分),图Ⅱ为太阳大气圈层结构示意图以及图Ⅲ为太阳系某行星圈层结构示意图。(1)乙层的太阳活动是____和____。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它出现在太阳的____层(填太阳大气层名称)。(2)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影响____(填“长波”或“短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现象,这些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____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3)图Ⅲ中A代表的地球圈层为____,B代表的地球圈层为____;C圈层由____和____组成。(4)图Ⅲ代表的行星位于图Ⅰ中的____(填序号),并说明该星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哪些____?【答案】(1)①.耀斑②.日珥③.光球层(2)①.短波②.磁暴③.两极/高纬度(3)①.大气圈②.水圈③.地壳的全部④.上地幔的顶部(4)①.③②.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太阳大气层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太阳活动及其影响、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圈层结构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可知,大气自内向外依次分为甲光球层、乙色球层、丙日冕层,出现的太阳活动类型分别是黑子、耀斑和日珥、太阳风。【小问2详解】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干扰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从而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空大气,使地球的南北两极等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小问3详解】图I中A代表的地球圈层为大气圈;C为岩石圈,主要物质为岩石,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B代表的地球圈层为水圈,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小问4详解】图Ⅲ代表地球,图I是太阳系,在太阳系中,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图I代表的行星位于图I中的③地球。地球存在生命条件有: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日地距离适中,有液态水。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左图为2024年13号台风“贝碧嘉”9月15日到17日的路径图,预计在16号早晨到上午在上海浦东到奉贤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将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材料二:右图为杭州湾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三:每年中秋时节的杭州湾的钱塘江大潮被誉为“世界三大潮涌奇观”之一,2024年9月17日中午11时30分前后,钱塘江“一线潮”率先赴约。岸边游客踮起脚、昂起头,追着潮头眺望,当天,该地共迎来各地观潮游客五万余人次。(1)台风登陆属于水循环的____环节,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平时的海浪以及台风带来的风暴潮都会严重的侵蚀海岸,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如____、____来减缓这一情况的发生。(2)“钱塘观潮”欣赏的海水运动形式为____,该海水运动形式对河流和海上航运会产生重要影响,大型船舶可趁____(涨潮/落潮)进入河流和港口。该海水运动形式还可用来____。(3)右图中杭州湾海域从近海到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逐渐____(升高/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海水盐度随季节变化很大,入海口海水盐度最低的季节是____,其原因为____(4)试分析钱塘江大潮如此澎湃壮观的原因。【答案】(1)①.水汽输送②.修建海堤③.种植海岸防护林(2)①.潮汐②.涨潮③.发电(3)①.升高②.地表径流③.冬季④.地表径流较少,稀释作用弱。(4)杭州湾为喇叭状河口,潮波从外传到内,能量高度集中;钱塘江水流量,江水与海水相顶托;地、月、日位置接近直线,合成的引潮力最大;东南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相遇,风助潮涌,潮借风威。【解析】【分析】本题以台风“贝碧嘉”和钱塘江大潮为材料,涉及水循环以及海水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台风登陆属于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平时的海浪以及台风带来的风暴潮都会严重的侵蚀海岸,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如修建海堤、修建挡潮闸、种植海岸防护林体系来减缓这一情况的发生。【小问2详解】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钱塘江大潮是地月引力造成的,为潮汐。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快速接卸减少船舶吃水,一般会选择涨潮时靠泊作业,增加助航的力度。此外潮汐还可以用来发电。【小问3详解】右图中杭州湾海域从近海到外海表层海水的盐度逐渐升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表径流。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海水盐度随季节变化很大,入海口海水盐度最低的季节是冬季,其原因为冬季河流径流量较小,注入海洋的淡水较少,稀释作用较弱。【小问4详解】根据图片分析可知,从地形角度来看,钱塘江口的杭州湾为喇叭状的河口,钱塘江大潮由外海不断向海湾内推进,受到地形收束的影响,潮水能量高度集中;从水文因素来看,钱塘江流量较大,注入海洋时受到海水的顶托力量较大、使得潮位较高;从天文角度来看,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地、月、日位置接近直线,太阳和月球对地球施加的引潮力最大,推高潮位;从气象角度来看,八月十五钱塘江流域正值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向东入海的江水与向西运动的大潮相遇,由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季风对潮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了风助潮涌,潮借风威的效果,使潮水更为壮观。28.地球上的大气不停变化着,深刻的影响着人类活动。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为某时刻甲、乙、丙、丁四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之间的关系图。(1)读图1,写出各编号分别表示的箭头含义: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2)冬季晴朗的清晨,在农田上会覆盖上一层厚厚的霜,主要原因是____(填“编号”)变____(强/弱)了。(3)“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与下列那两项相似()(双选)A.十雾九晴 B.日出胭脂红 C.秋阴不散霜飞晚 D.一场秋雨一场寒(4)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____作用。一般说来,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为____。(5)若图2甲、乙、丙、丁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差异是由于海拔高度所致,则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海拔高度影响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强度,原因是____,(6)“掉袖藏袍”是我国藏族人的传统服饰。一般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掉袖藏袍反映了青藏高原夏季独特的气候环境特征昼夜温差很大,请结合图1“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说明当地这一特征的成因____。【答案】(1)①.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②.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2)①.③②.弱(3)C(4)①.削弱②.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少(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仓储厂房出租居间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房租赁与停车大数据分析合同2篇
- 专业跑鞋定制采购合同(2024版)版B版
- 中英对照商品购销协议范本(2024年版)版
- 2025年度绿色节能型厂房装修合同范本4篇
- 专属药物开发:2024年度定制化服务协议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企业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合同6篇
- 2024私人租赁汽车租赁合同范本(含跨境服务)3篇
- 2025年拆除工程劳务服务合同范本(含工期保障)4篇
- 2025便邻士便利店供应链合作框架协议范本3篇
- 英语名著阅读老人与海教学课件(the-old-man-and-the-sea-)
- 学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全国医学博士英语统一考试词汇表(10000词全) - 打印版
- 最新《会计职业道德》课件
- DB64∕T 1776-2021 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站点建设与监测技术规范
- 中医院医院等级复评实施方案
- 数学-九宫数独100题(附答案)
- 理正深基坑之钢板桩受力计算
- 学校年级组管理经验
- 10KV高压环网柜(交接)试验
- 未来水电工程建设抽水蓄能电站BIM项目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