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示范公开教学课件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示范公开教学课件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示范公开教学课件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示范公开教学课件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示范公开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8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日本仙台市参观了鲁迅纪念碑。鲁迅的纪念碑为什么建在仙台呢?藤野先生和鲁迅是什么关系?鲁迅在离开仙台二十年后写了一篇回忆老师的文章《藤野先生》,下面就让我们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去重温那一段往事。新课导入6藤野先生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02字词清单03

初读课文04精读课文05教学目录07拓展延伸

06课堂小结梳理课文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了解作者在日本求学的经历,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及原因。(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学习双线并行的结构方法。(难点)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贵品质。学习目标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作者简介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他的作品语言犀利精辟,如投枪,如匕首,他被誉为“民族魂”。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902年4月,刚满二十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背景链接情谊。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本文就是他在厦门大学所写,以此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怀念。散文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回忆性散文是叙事散文的一种,只是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阐述、回忆、描写。文体知识读读写写挟樱花绯红宛如掌故

落第

畸形不逊

匿名诘责呜呼

凄然教诲油光可鉴

杳无消息抑扬顿挫

正人君子深恶痛疾烂熳发髻

驿站芦荟解剖

订正瞥见xiéfēijīxùnnìjiéqīhuìjiànyǎocuòwùmànjìyìhuìpōudìnɡpiē字词清单挟带,挟天子以令诸侯注意读一声。与眼睛有关,故下面为“目”多音字()下咽()咽喉()呜咽咽yànyān()深恶痛绝()恶心()疾恶如仇恶wùěyèè()血管()血淋淋血xuèxiě()扒手

()扒皮扒pábā指小偷。表“厌恶、憎恨”之意读wù只在“恶心”一次中读ě表“不好的、坏的”之意读è畸()畸形绮()绮丽崎()崎岖jīqǐqí形近字绯()绯红诽()诽谤徘()徘徊fēifěipái驿()驿站译()翻译绎()演绎yìyìyì【形旁辨字法】

【形旁辨字法】言(讠)出肺腑来教诲(),乌云遮日(日)天阴晦(),心(忄)里懊恼真后悔()。huìhuìhuǐ词语集注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诘问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抑扬顿挫责问。标致多形容女子。侧重于发问时带有责备语气,语义较重。深恶痛疾(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褒义词,只用于形容声音。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的人。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现多写作“深恶痛绝”,可对人,也可对事。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句子、词语。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研读课文时解决。1.划分文章层次。2.画出地点转换。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第二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4-35)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分别,并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第一部分划分层次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

初读课文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鲁迅的这段留学生活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录了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变换了三个地点:“我”在东京;“我”在仙台;“我”离开仙台后。自主探究初读课文事件:

①离开东京之缘由。②仙台求学受优待。③初识藤野先生。④添改讲义。⑤纠正解剖图。⑥关心解剖实习。⑦了解女人裹脚。⑧匿名信事件。⑨看电影事件。⑩离别先生。2.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围绕什么记叙的?叙事线索是什么?①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②围绕藤野先生展开记叙。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暗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1.如何理解“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分析讨论品味第一部分“无非”是“只,不外乎”的意思。文章第一句就表露出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为下文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埋下了伏笔。精读课文2.从写作手法或修辞角度,简要赏析第1段中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句子。【示例1】此处运用细节描写,细致地描绘了“清国留学生”的头发样式,这样想既赶时髦又想对清王朝表忠心的怪异模样,令人发笑。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与嘲讽。【示例2】此处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这样嘲讽的话语,揭示了“清国留学生”庸俗、不思进取、麻木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与嘲讽。3.第3段有什么作用?①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课文开头,承接前面写作者在东京的生活;开启下文,写作者在仙台的生活。②内容上:独句成段,强调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失望。1.“我”为什么记得“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名?分析讨论精读课文品味第二部分因为“日暮里”不仅让“我”联想到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而且还有“日暮途穷”之意,表达了“我”的思乡爱国之情;“水户”是反清志士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表现了“我”的爱国情怀。2.朗读第5段,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大概是物以希为贵”。句中的“大概”可以用“因为”替代吗?“大概”表示推测,意思是不完全肯定,与句末的语气词“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的语气。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测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味。(2)请赏析“居然睡安稳了”中的“居然”一词的表达效果。“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作者出乎意料地睡安稳了,表明作者对生活环境的好坏不以为意。“居然”一词增加了语言的幽默性。3.浏览6~10段,找出有关藤野先生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方面的语句。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①第6段: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②第9段:着装——穿衣服太模胡;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③小结:初见藤野先生,作者从他的外貌、动作、语言、着装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相貌平平、治学严谨、生活俭朴、不修边幅的学者形象。4.朗读11~23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藤野先生的,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①添改讲义——正直热忱、工作负责、一丝不苟

②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

③关心实习——热情诚恳④询问裹脚——求实精神5.第15段,“我”由“吃了一惊”到“不安”“感激”,矛盾吗?结合语境,简要说明理由。不矛盾。“吃了一惊”是因为先生竟然亲自给“我”这个弱国的学生添改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里有那么多的疏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改正;“感激”是因为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我”特别热情,特别关心。由“吃了一惊”到“不安”,到“感激”,符合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6.第17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①语言描写。②藤野先生纠正“我”画的解剖图,语气委婉,但要求严格,进一步体现了藤野先生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认真负责的严师形象。7.朗读第22段,“担心”“放心”两词说明了什么?藤野先生的这种“担心”“放心”,实际上是一种关心,一种尊重。藤野先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为“我”着想,充分表现了他的热情诚恳和高度的责任感,同时也表明了他非常关心学生思想观念的进步。8.自读第24~31段,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中国是弱国”与中国人是“低能儿”没有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二者之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加以强调,突出了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了作者的愤慨和不平。“也无怪他们疑惑”运用反语,突出了作者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心情。9.“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作者的意见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决定弃医从文原因:①匿名信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也激发了他对祖国的忧思;②看电影事件,让作者看到了麻木不仁的国人只能沦为“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③他意识到,民众的不觉醒是国家落后受欺凌的根本原因,学医只能医治身体疾病,无法唤起国民的反抗意识,只有通过文学创作,才能救治国人的灵魂。所以作者决定弃医从文。10.文章是如何刻画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的?①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情形,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了他治学严谨、做事认真、关心学生、毫无民族偏见的良师形象。②运用白描手法,抓住人物主要特征,例如“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活画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③运用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例如写耳闻先生衣着“模胡”,侧面表现藤野先生生活俭朴、不拘小节。④运用对比手法,把思想狭隘、歧视中国人的日本“爱国青年”与热情诚恳帮助中国留学生的藤野先生进行对比,突出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形象。1.怎样理解“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句话?品味第三部分直接抒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感激藤野先生“为中国”“为学术”的崇高思想和品德。一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2.怎样理解“小而言之”“大而言之”?“小而言之”表明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所以对中国学生能一视同仁,耐心教育。

“大而言之”表明藤野先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希望医学交流与发展不受国界的限制,希望新的医学能广泛传播。

本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段,高度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无私、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全篇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概括主题课堂小结

本文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即和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怀念。暗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