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笫1章种群及其动态........................................................1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18
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33
第4章人与环境...........................................................52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1.下列描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A.大连西山水库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
C.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D.大连森林动物园中的全部雌熊
2.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世纪末一度仅余300多只,采取保护措施(禁
止捕猎、恢复栖息地植被、减少栖息地人类活动)后恢复到约1000只。在采取
保护措施期间,白头叶猴种群的某些数量特征可能发生了改变,其中一定发生改
变的有()
A.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
B.种群密度、迁入率、死亡率
C.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
D.出生率、迁入率、性别比例
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用样方法、标记重捕法可精确地计算出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C.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大
4.下列关于教材实验或模型构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不适合选择丛生或蔓生的草本植物
B.应用标记重捕法对酵母菌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C.数学模型的形式有公式和曲线图等
D.跳蛹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5.近年,我国科研人员采用海拔高度线路法和DNA指纹法,对岷山山系的一个大
熊猫(我国特有珍稀动物)种群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大熊猫种群的信息,如青幼年、
成年与老年的个体数量是15、60、11,平均每1082hm?有一只大熊猫。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调查大熊猫种群数量只能采用标记重捕法
B.该大熊猫种群成年个体多,属于增长型种群
C.该大熊猫种群数量比较少,增长曲线为“J”形
D.食物是限制大熊猫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
6.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3ZI
位接反映
wi预测变化趋势桐温度卜歌粤
宜接决定
由
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
比例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7.经调查,某动物种群连续五年内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依次是1.5、1.8、
1.5、0.8、0.5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受年龄结构的影响,与性别比例无关
B.调查的第1年与调查的第3年该动物种群的自然增长率相等且小于第2年的
C.调查的第3年该动物的种群数量大于调查的第2年该动物的种群数量
D.根据调查的第5年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可以推知其年龄结构并预测下一
年该动物种群数量可能会减少
8.某调查小组欲调查某地区针毛鼠的种群密度,在该地区相同面积的旱地和水田
里均放置了数量相同的捕鼠夹,结果发现旱地中被捕针毛鼠数占捕鼠总数的
12.8%,而水田中被捕针毛鼠数占捕鼠总数的2.2%,据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针毛鼠对当地旱地种植的农作物的危害可能大于水田
B.在旱地种植少量高大树木,为猫头鹰提供栖居地,有利于控制针毛鼠害
C.若捕获后的针毛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则会导致调查的针毛鼠的种群密度偏大
D.旱地针毛鼠种群密度过大时会导致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数量下降进而导致环
境容纳量降低
9.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形
B.种群迁入新的环境初期可能呈“J”形增长
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基本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两种曲线都是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10.高中生物学实验常需测量和计数,下列操作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小的
是()
A.先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加盖玻片统计到的酵母菌数量
B.在蒲公英生长密集处取样调查其在样地中的种群密度
C.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在投放点重捕并计算鲤鱼的种群数量
D.从静置的上清液中取样估测培养液中需氧型草履虫种群数量
11.如图是某动物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图。下列关于种群增长曲线的应用错
误的是()
种
群
数
量
K/2
时间
A.若要获得鱼类最大日捕捞量,则应在e点对应时间进行捕捞
B.为保持鱼类的可持续发展,可在d点对应时间进行捕捞,剩余个体数量应处于c
点左右
C.若大量增加草原上羊的数量,则会导致草场退化,但不会导致e点对应的值下
降
D.对于鼠害的防治最好在b点对应时间之前进行,并通过硬化地面等措施降低e
点对应的值
12.研究发现,某些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
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一现象被称为阿利氏规律。下列分析不符合阿利
氏规律的是()
A.种群密度过大时,种内竞争加剧会导致死亡率上升
B.种群密度过小时,个体难以找到配偶会导致出生率下降
C.最适种群密度时,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种群密度过大和过小时
D.种群密度过小时,t年后种群数量为m二/¥,(4>1)
13.某学生进行探究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利用血细胞计数
板进行计数。如图是7天内根据镜检绘制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B.图中第4~7d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如果视野中酵母菌数量过多,需稀释后再计数
D.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值基本不变
14.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B.在对样方计数时,样方边界线上的蒲公英数量都要计数
C.若该地区内蒲公英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适当扩大样方
的面积
D.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再求出所有样方中蒲公英种群密度的平
均值,即为估算的种群密度
15.如表中数据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儿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平
方米)随林下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郁闭度值越大则遮蔽程度越强)变
化的调查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郁闭度0.00.20.40.60.81.0
一年蓬15.313.510.87.44.32.4
加拿大一
10.49.56.15.63.01.2
枝黄花
刺儿菜3.74.38.54.42.21.0
A.光照强度是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
B.随着郁闭度的增大,刺儿菜种群密度的变化与一年蓬和加拿大一枝黄花有较大
差异
C.三个种群密度变化的差异主要是不同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导致的
D.只有影响三个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素才能影响种群密度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如图为某种群的平均出生率(实线)及平均死亡率(虚线)与该种群所依赖的资
源量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平
均
H
生
率
或
见
均
死
▼
亡
低
率
A.出生、死亡是个体水平的特征,但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
B.资源量通过影响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其数量变化
C.资源量长期小于R会导致该种群密度降低
D.随着资源量的增加,此种群的《值可以无限增大
17.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可能导致种群中个体数量发生改变,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
化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1曲线用于指导防治害虫,在a时开始防治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B.若图2表示某湖泊的草鱼数量,则b时后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草鱼繁殖能力
太强
C.图3中c时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种群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D.若图4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的数量,则d时后发生的变化可能是过度放
牧导致的
18.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玉米田,在边界上每隔
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树桩(供肉食性猛禽栖息),测得玉米从播种到收获期间,
m
S-
U
E
A.与曲线2相比,曲线3所示环境中猛禽的种群密度更小
B.设桩组在第30^150d,田鼠数量上升是因为玉米的林冠能为田鼠提供较多的栖
息场所和食物
C.曲线2比曲线3更加有利于人类获益
D.第150190d,田鼠种群密度下降,这是肉食性猛禽数量反馈的结果
19.假设某草原上散养家畜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
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种群数拉
A.如果把横轴含义换成“时间”,曲线图的变化趋势不会改变
B.丙丁两点种群数量相等
C.若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负荷量应超过400只
D.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丙丁之间纵坐标最高点对
应的种群数量时捕获
20.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
这种因素被称为密度制约因素;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其作用强
度和种群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遭遇寒流时,某昆虫种群数量越多,死亡数就越多,寒流是密度制约因素
B.森林中,害虫和食虫鸟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现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
群数量
C.持续38C高温可以引起蜥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高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在“S”形曲线中,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越大,食物短缺属
于密度制约因素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矶己煮沸、
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
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分析回答:
(1)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
是O
⑵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如何计
数?。
(3)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
宜的环境中培养,连续7天取样计数;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底部吸取酵母苗
培养液少许;③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
液。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2个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
菌数量估算值见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nunXlmmXO.1mm,16
的酵母菌。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万个/mL。据表分析,酵母菌的
种群数量呈“”形增长。
22.(10分)为研究确定苹小卷叶蛾发生规律,比较性信息素诱捕器放置位置(距
离地面的高度)、诱芯(含性信息素)个数等因素对苹小卷叶蛾雄性成虫诱捕效果
的影响,研究人员在苹果园中利用诱捕器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苹小卷叶蛾虫卵的密度,则可用法。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应
注意随机取样,其目的是o
⑵研究发现,诱捕器内放置的诱芯数量和诱蛾量之间呈现如图所示的关系:
由此说明,性引诱剂浓度和引诱效率之间的关系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在苹果树平均株高为3m的果园中,诱捕效果最好的为2m处的诱
捕器。在平均株高为2.5m的果园中,诱捕效果最佳的高度一般小于2m,试分析
可能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4分)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某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
获鼠32只,将捕获的田鼠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
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4只。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沪—只。
(2)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
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
⑶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草原进行了一项专题研
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图1表示一个鼠群引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
增长曲线;图2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植物净生产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
草原中植物的净生产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2
①图1中增长速率最大的是点,CD段表示鼠群数量不再明显增长,其原因
可能是o灭鼠时除了捕杀老鼠,使其数量减少,同时还应
该。
②图2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最大放牧量不应该超过点,如果长期超过C
点将会造成。
24.(8分)膏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生长于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结实率和
种子萌发率较高,根系发达,耐干旱耐贫瘠,是干热河谷地区保持水土、促进植被
恢复的树种之一。近年来,因其种子油经过加工可制成清洁环保的生物柴油而备
受关注。
(1)研究者在同一条盘山公路的带状坡面上采用法调查膏桐的种群密度,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⑵研究者根据膏桐的株高和直径,将膏桐的发育阶段划分为5个等级,数据如
图。
①该图反映了膏桐种群特征中的,由此可以推测其未来种群密度的
变化是o
②分析图中幼树(II级)比例低的原因是树苗(I级)数量过多,导致激
烈,且幼树过于幼小,抗逆性较差。
(3)综合考虑膏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目前地少人多的现状,请就如何合
理利用膏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膏桐的作用)提出你认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2
个问题。o
25.(12分)请完成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问题:
I.如图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请回答:
种
时
5址
时间
(1)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由
直接决定。
⑵用该模型解释采取硬化室内地面、将粮食和其他食物储藏在安全处、养殖家
鼠的天敌等措施的目的是,以控制家鼠
种群的数量。
(3)某生态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数量特征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不久后蝗灾会
更加严重,他得出此预测的依据最可能是o
II.实验探究:模拟种群密度的调查示例。
材料用具:绿豆一包,红豆50股,大、小烧杯各一个。
方法步骤:
①从一包绿豆中(数量未知)取出50粒,换上50粒红豆,然后将这包豆子放入大烧
杯中,充分搅拌,使两种豆子混合均匀。
②抓取豆子,每次从大烧杯中随机抓取豆子(每次一个),放入小烧杯中。依此方法,
连续抓取20次。
③数一下小烧杯中红豆数(假设为a粒)o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所模拟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该方法主要适用
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
⑵在实验操作中,可以通过、等方
法来减少实验误差。
(3)纸包内绿豆总数可估算为o(用实验中数字和字母表示)
答案解析
1.C2.A3.D4.B5.D6.B7.C8.D
9.D10.C11.C12.D13.B14.B15.D16.AC
17.B18.ACD19.AC20.BCD
1.C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为种群,即种群需满足
三个条件:一定空间范围、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因此C正确.
2.A白头叶猴种群数量由300多只增长到约1000只,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升
高,死亡率下降,A正确;通过提高《值(环境容纳量)使得白头叶猴种群数量增加,
不一定有个体迁入,B错误;白头叶猴种群数量由300多只增长到约1000只,性
别比例不一定发生改变,C、D错误。
3.D常见的种群数量特征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但没有性
别区分或雌雄同体的种群没有性别比例的特征,A错误;种群的个体数量可以通
过样方法、标记重捕法进行估算,但不能精确地计算,B错误;描述、解释和预测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C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
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如果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出率大于迁入率,种群密度
不一定增大,D正确。
4.B丛生或蔓生的草本植物,从地面上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因此利用样方
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不适合选择丛生或蔓生的草本植物,A正确;对酵母菌计数时,
不能用标记重捕法,应该采用抽样检测法,B错误;数学模型可用曲线图、公式等
方式表示,可以很好地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C正确;跳蛹的种群密
度可以用样方法进行调查,D正确。
5.D从题干信息可知,还可采用海拔高度线路法和DNA指纹法调查大熊猫的种
群密度,A错误;该大熊猫种群中青幼年个体偏少,不属于增长型种群,从大熊猫
的稀有性可以推测,该大熊猫种群增长曲线不可能为“J”形,B、C错误;影响大
熊猫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食物、生存空间等,D正确。
6.B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
接决定种群密度,种群密度能宜接反映种群数量,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
接影响种群密度,因此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
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A正确;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
不能反映③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B错误;迁入率和迁出率能戾定种群密度的大
小,故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C正确;在自然界,种
群数量还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
7.C该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受年龄结构的影响,同时与性别比例也有关“错误;
由题意知,该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在前三年都大于1,说明出生率
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在增加,但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不能直接代表自然增长
率,B错误;前三年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一直在增加,第3年该动物的种群数量大于
第2年该动物的种群数量,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种群5年内的出生
率与死亡率的比值是不断变化的,第5年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只能说明第5
年种群数量在减少,并不能推知其年龄结构并预测下一年的种群数量变化,D错
误。
8.D根据捕鼠率知旱地中针毛鼠的活动量多于水田,可以推测针毛鼠对当地旱
地种植的农作物的危害可能大于水田,A正确;在旱地种植少量高大树木,可以为
猫头鹰提供栖居地,有利于猫头鹰捕食针毛鼠,从而控制鼠害,B正确;若捕获后
的针毛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则会导致调查的针毛鼠的种群密度偏大,C正确;旱地
针毛鼠种群密度过大时会导致种内竞争加剧,但环境容纳量与种群所在的环境有
关,种群密度过大不会影响环境容纳量,D错误。
9.D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形,A正确;某
种群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后,在一定时期内,由于食物、空间条件相对充裕,该
种群可能会出现“J”形增长,B正确;在一定时期内,由于食物、空间条件相对充
裕,使得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基本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C正确;“J”形曲线的种
群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能无限增加,不存在(值,D错误。
10.C酵母菌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酵母菌培养液,若先滴加酵母菌培
养液再加盖玻片,会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大,A不符合题意;在蒲公英生长密集
处取样调查其在样地中的种群密度,会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大,B不符合题意;
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在投放点重捕,标记的个体被重捕的概率增大,因
此会导致计算出的鲤鱼种群数量比实际值偏小,C符合题意;草履虫属于需氧型
生物(分布于上层),因此从静置的上清液中取样估测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
会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大,D不符合题意。
11.C由题图知,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若要获得鱼类最大日捕捞量,则应在
e点对应时间进行捕捞,A正确;c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在渔业捕捞上可
在d点对应时间进行捕捞,且剩余个体数量应处于c点左右,维持该种群的可持续
发展,B正确;若大量增加草原上羊的数量,则会导致草场退化,食物减少,会导致
e点对应的长值下降,C错误;对于鼠害的防治最好在b点对应时间之前进行(增长
速率比较低),并通过硬化地面、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减少害鼠的生存
空间和食物等,使其e点对应的“值下降,D正确.
12.D种群密度过大时,种内竞争会加剧,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增长,A符
合规律;种群密度过小时,个体难以找到配偶会导致出生率下降,从而抑制种群增
长,B符合规律;最适种群密度时,有利于种群增长,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种
群密度过大和过小时,C符合规律;结合题干信息,种群密度过小时,也会对种群
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种群数量很难保持“J”形增长,故1年后种群数量不是
山二小〃(4>1),D不符合规律。
13.B在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其目的是使酵母菌分
布均匀,减少误差,A正确;图中第4~7d酵母菌的数量维持稳定,说明出生率与死
亡率大致相等,B错误;如果视野中酵母菌数量过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
先将培养液按比例稀释处理,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C正确;环境条件不变,则
环境容纳量即4值基本不变,D正确。
14.B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减少偶然因素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若有正好长在样方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
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数,B错误;若该地
区内蒲公英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应适当扩大样方的
面积,C正确;先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再求出所有样方中蒲公英
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为估算的该地区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正确。
15.D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即主要取决于林
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因此光照强度是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重要的非
生物因素,A正确;随着郁闭度的增大,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而一年
蓬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均逐渐减小,B正确;表中信息说明不同种植物
对光照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换言之,三个种群密度变化的差异主要是不同植物
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导致的,C正确;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除了影响三个种
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素外,还存在其他因素,D错误。
16.AC出生、死亡是个体水平研究的问题,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是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A正确;资源量对该种群死亡率影响不大,主要影响其出
生率,B错误;资源量小于R时,该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将降低,C正确;
随着资源量的增加,该种群的《值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将不再增加,D错误。
17.B防治害虫应在害虫数量达到K/2之前进行,防治效果最好,A正确;若图2
表示某湖泊中草鱼的种群数量变化,则b时后种群数量剧增可能是环境条件改善
造成的,B错误;种群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后,其种群数量可能会急剧减少,C正
确;过度放牧可以使羊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增加,但一段时间后,羊群数量会因草场
退化而减少,D正确。
18.ACD曲线3和曲线2相比,树桩之间的距离小,树桩数量多,更有利于猛禽生
存,所以猛禽种群密度更大,A错误;设桩组在第30^150d,田鼠数量上升是因为玉
米的林冠能为田鼠提供较多的栖息场所和食物,B正确;曲线3比曲线2更加有利
于人类获益,因为曲线3田鼠种群密度较低,C错误;第150190d,田鼠种群密度
下降,这是田鼠发生种内竞争以及肉食性猛禽捕食的结果,D错误。
19.AC“S”形增长中,随时间推移,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若将题图横轴
改为时间,种群增长速率变化趋势与图示一致,A正确;丙点到丁点种群增长速率
一直大于0,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故丁点种群数量大于丙点种群数量,B错误;“S”
形增长中,种群增长速率在K/2处达到最大,图示最高点对应种群数量为K/2,丙
点种群数量还未达到A72,对应种群数量小于A72,所以若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负荷量应超过400只,C正确;图示最高点对应种群数
量为"2,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应使捕获后种群数量维持在K/2左
右,保证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而不是在种群数量为K/2时捕获,D错误。
20.BCD温度等气候因素会影响昆虫种群密度,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其作
用强度和种群密度无关,故寒流为非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在森林中,当害虫数
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害虫和食虫鸟
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现了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B正确;温度对
种群数量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高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正确;在“S”
形曲线中,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越大,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
因素如食物短缺属于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
21.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2)计数相
邻两边及其夹角(2分)(3)取样前需振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右均匀(2分)先盖
上盖玻片,再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样液,使样液自行渗入计数室(2分)(4)稀释
无色128S
解析(1)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因此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2)利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要计数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
的酵母菌应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酵母菌数量。(3)为了使酵母菌在培养液
中分布均匀,统计的数量更接近实际值,在观察计数时,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之前
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在盖玻
片一侧滴加样液,使样液自行渗入计数室。(4)在培养后期,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
量很多,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被台盼蓝染液
染成蓝色的醉母菌是死的酵母菌,活的酵母菌不会被染色,是无色的,对酵母菌计
数时应选择无色的酵母菌。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
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由于被台盼蓝染液
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36-4)+4-25X400
X10二128(万个/血^)。据表格数据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噌长后趋于稳定,呈
“S”形增长。
22.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1)样方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论
可靠(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引诱效率随性引诱剂浓度升高而增加,超过一定浓
度,引诱效率下降,并维持在一定水平(3分)(3)苹小卷叶蛾的活动高度受栖息
环境和食物的影响,苹果树高度下降,苹小卷叶蛾的活动高度也会相应降低(3
分)
解析(1)植物、活动能力弱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及虫卵等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
密度。随机取样的目的是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论可靠。(2)根据图中
数据可知,当诱芯数量为2时,引诱效果最好,低于或高于2个,引诱效果都下降,
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引诱效率随性引诱剂浓度升高而增加,超过一定浓度,引
诱效率下降。(3)由于植物为罚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苹小卷叶蛾的活动
受苹果树高度的影响,当苹果树平均株高降低时,苹小卷叶蛾的活动空间也会下
降。
23.答案(每空2分)(1)288(2)大(3)①B空间减少、天敌数量增加设法
降低环境容纳量(《值)②B草场退化
解析(1)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小
该种群数量二第二次捕获的个休中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故该地
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32・44+36,计算得沪288。(2)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
(心二重捕总数X标记总数+重捕中标记的个体数,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
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重捕时带标记的个体数量偏小,因而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
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大。(3)①图1中B点对应A/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
大;CD段鼠群达到《值,限制种群增长的因素可能是空间减少、天敌数量增加等。
灭鼠时除了捕杀老鼠,使其数量减少,同时还应该设法降低环境容纳量(《值)。②
图2中,"A随着放牧量增加,植物的净生产量增加,A点之后,随着放牧量增加,
植物的净生产量减小,所以A点是最适放牧量,B点植物的净生产量与零放牧量时
相等,所以最大放牧量不应该超过B点,否则植物的净生产量会不断降低。如果长
期超过C点,植物的净生产量小于0,将会造成草场退化。
24.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样方随机取样(2)①年龄结构增大
②种内竞争(3)增加单位面现产量角度:研究各种环境条件对膏桐生长的影响,
提高产量;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种子采摘量与种群密度相关性,找到最佳采摘量
(合理即可)(3分)
解析(1)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其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2)图示
统计了不同发育阶段的膏桐占比,反映了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根据图示可知膏桐
种群树苗(I级)占比多,年龄结构呈增长型,预测未来种群密度将增大;树苗(I
级)数量过多,种内竞争激烈,且幼树过于幼小,抗逆性较差,导致幼树(II级)比例
低。(3)见参考答案。
25.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I.(1)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
出率(2)有效降低家鼠种群的《值(或环境容纳量)(3)该蝗虫的年龄结构为
增长型11.(1)标记重捕法活动能力强(2)随机抓取(闭眼抓取)(2分)增
加抓取豆粒的次数(或增加模拟的次数,重复测算,求平均值等)(2分)(3)50X
20/a(或1000/a)(2分)
解析I.(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硬化室内地面、将粮食和其他食物储
藏在安全处、养殖家鼠的天敌等措施是减少家鼠的生存空间知食物,目的是降低
家鼠种群的{值,以控制家鼠种群的数量。(3)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
化趋势,故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的预测:不久后蝗灾会更加
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最可能是蝗虫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II.(D该实验模
拟的是调查种群密度中的标记重捕法,绿豆为一个种群,其数量未知,红豆(50粒)
相当于标记的动物,标记重捕法主要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随机取样,闭眼抓放,同时增加抓取豆粒的次数,增加模
拟的次数,重复测算,求平均值等。(3)将红豆(50粒)和绿豆混合后再抓取豆子是
模拟重捕,抓取20次相当于重捕20只动物,a粒红豆相当于重捕中标记的动物,
所以绿豆总数为50X20+a。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某生物学家想研究一片森林的生物群落,他应该研究()
A.森林中的所有动物
B.森林中的所有植物
C.森林中的所有微生物
D.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2.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竞争的是()
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
B.人工密植的杨树林中长得细高的树木利于夺取阳光
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
D.妒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
3.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有蜘蛛,鼠妇,螟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
昆虫,等等。若要对某未知土壤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采用较多的方法是
()
A.样方法,用目测估计法统计种群的个体数
B.标记重捕法,用记名计算法统计种群的个体数
C.取样器取样法,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统计种群的个体数
D.样方法,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统计种群的个体数
4.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
B.如果两种生物的生态位相同,可能发生激烈的竞争
C.不同种的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都是相同的
D.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
5.生态学家发现,具有同种食物来源的两种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捕食对方的现
象,称之为集团内双向捕食(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群落之
中,并对群落中相关物种的种群动态和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产生着很大影响。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天敌1和天敌2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B.集团内双向捕食情况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C.农业生产中增加捕食者种类能有效抑制害虫数量
D.通过调查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6.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
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
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鹏等鸟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B.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针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度大,植物分层更复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D.森林中鸟类的垂直分层取决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7.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
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种间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8.在沙漠地区,动植物稀少;在热带雨林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这说明()
A.阳光对植物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B.阳光能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
C.水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D.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9.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草盛豆苗稀”隐含的生物间的关系及“道狭草木
长”反映出的生物学知识分别是()
A.种间竞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无影响
B.种间竞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C.捕食、撤去人类活动群落演替方向会发生变化
D.捕食、撤去人类活动群落演替方向未发生变化
10.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演替阶段以后,演变成为一片森林,演替过程大体经历
了从湖泊、沼泽、湿地到草原,最后到森林这几个阶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阶段群落的重要特征
B.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乔木阶段后,丰富度不再变化
C.演替过程中丰富度和优势物种可能发生了变化
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协同进化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
A.退耕还林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沙漠变绿洲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的结果一般是可以预测的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中动物的演替与植被条件无关
D.演替最终阶段的群落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
13.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作“林窗”,这时候
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
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A.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D.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后动物类群不变
14.间种是指在一块田里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是农业增
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种植大豆的田里,常常间种玉米,玉米对氮的需求比对
磷的大,大豆对磷的需求比对氮的大;大豆的根常形成根瘤,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将
空气中的氮转变成氨供大豆利用,并从大豆的根中获取有机物,根瘤破溃能向土
壤释放大量的NH:等。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应选择植株高度相近或相差不大的作物用于间种
B.由于被玉米间隔,因此大豆的播种密度应比单种的高
C.同单种大豆相比,间种玉米的大豆田里应适量增施磷肥
D.根瘤菌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氮气并由大豆提供能量
15.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周围其他种类植物生长的现象。槎
柳的根系会吸收大量氯化钠并从叶片分泌,其通过此方式将土壤深处的盐分输送
到地表,在植株外围形成高含盐区域,从而使此处的其他乔灌木受损。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怪柳的存在会提高群落的丰富度
B.怪柳易成为低盐土壤群落的优势种
C.他感作用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他感作用能影响群落的演替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如图①〜④分别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小麦与杂草B.②为大小两种草履虫
C.③为大豆与根瘤菌D.④为细菌与噬菌体
17.青鱼、草鱼、鲤鱼和母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它们在池塘生活的水层和
主要食物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生活的水层主要食物
螺、蚌、小河虾等底栖动
青鱼中下层
物
草鱼中下层水草、芦苇
鲤鱼上层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
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
端鱼中上层
物
A.四大家鱼混养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B.池塘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具有季节性的变化
C.四种鱼因食物的关系而在池塘中呈垂直分布
D.四种鱼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不存在竞争关系
18.某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区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物种丰
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081111i1a
■0102030405060
演替时间/年
A.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各种群的个体数量
B.在演替过程中,各时期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变
C.10~20年内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种间竞争关系明显加剧
D.30年后物种丰富度指数基本不变,说明群落演替已经停止
19.以下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B.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
C.荒漠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D.骆驼刺植株高几厘米,但根可长达15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20.某片发育成熟的森林发生了严重火灾后,研究人员对该地带“空地”上的植被
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调春抽取了植物甲的种群密度、优势物种高度、物种
丰富度随时间变化的三组数据,绘制数量变化曲线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I代表优势物种高度,是导致群落中优势物种更替的决定因素
B.曲线H代表物种丰富度,g时群落已基本恢复到火灾前的状态
C.甲很可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火灾后土壤中的繁殖体可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
D.与de段相比,ef段灌木间的种间竞争加剧,丛生的灌木不利于乔木种子的萌发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0分)有一片长有马尾松和山毛棒的针阔叶混交林,逐年对两个树种的存有
量进行统计,马尾松和山毛样存有量的比值记作C,作出的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时间段是o
(2)两个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o
(3)a年的优势种是,d年的优势种是o排除气候条
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
的,使之反而更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
22.(10分)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农田摺荒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研究人员以A地
弃耕玉米田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搭荒2年后A地形成以沙芦草等低矮喜阳耐旱
植物为优势种的草本群落。4年后,一些适合生长在中生、湿生环境,体型较大的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逐渐成为优势种而喜阳小型草本植物不再是优
势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A地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一般采用,取样的关键是要做
到o
⑵此种演替属于演替;与搭荒初期相比,4年后A地喜阳小型草本植物
不再是优势种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在与体型较大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
木竞争时处于劣势。
(3)要研究A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变化情况,可采用的方法进行
采集、调查。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
物种,一般用法进夕亍统计。
(4)同为黄土高原摺荒的B地,近30年来优势种始终是一些喜阳的草本植物,A、B
两地群落变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地(填“光照”“水分”或“温度”)
条件不同,B地群落
中(填“存在”或“不存在”)垂直结构。
23.(15分)为调查某自然保护区发生山体滑坡后第30年生物群落的恢复情况,科
研人员对未发生滑坡区域的原始林群落和山休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进行
(S,)(S2)
了植被生物量(指某时间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的研究,得到如图所
示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草本植物浦木乔木柏被类型
(1)未发生山体滑坡区域三类植被的数量明显发生山体滑坡区域。发生山
体滑坡区域所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是,该演替的过程
是0
(2)该自然保护区不可能是热带雨林地区,理由
是。在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如果人为地进
行植树造林,可以改变自然状态下的演替状况,这说
明o
⑶随着山体滑坡区域演替的进行,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乔木、灌木和
草本植物的分布形成群落的结构,有利
于。
24.(9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
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其他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
据回答问题:
植物地点地点地点非生物地点地点地点
种类ABC因素ABC
草359风速低高高
蕨类距地面1.5
758低中高
植物米的光强
土壤湿度
灌木1542483515
/%
土壤的有
松树0206.53.8205
机物/%
土壤深度
>300凫100<15
/cm
落叶树2050
土壤氨量/
9.44.52.3
(mg-kg-1)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如果分别用甲、乙表
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图中的o
©X?)@@畸(§1
ARc.n
⑵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
于。
(3)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
是(至少说出两个原
因)。
(4)若某一年,这个山坡上的田鼠大量繁殖,会导致的结果是草本植物;
当田鼠的数量多至以啃食草根为生时,则草本植物会,从而田鼠的
数量会o
25.(11分)科研人员对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繁殖季节时鹭类组成和筑巢
高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筑巢高度池鹭白鹭夜鹭牛背鹭鹭鸟总数
/m/只/只/只/只/只
6~8668020
8~105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培训住宿指南
- 2019版广西师范版 高中体育与健康 必修 10~12年级中篇 运动实践《第一章 球类运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呼吸球囊》课件
- 产品质量回顾分析培训
- 大学生涯规划
- 小组工作的原则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
- 国庆假前安全培训
- 社会保险的功能与内涵
- 《江春水向东流》课件
- 大班语言活动快乐的纽扣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函数的单调性》课件
- 积极应对媒体正确舆情引导培训讲义课件
-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PEP)课件【全册】
- 运维开发人员KPI绩效考核方案
- 起重机日常维护保养方案
- 民法典讲座-继承篇
- 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 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课件
- 教科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广州版)课件【全册】
- 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性教育教学课件
- 医学-心脏骤停急救培训-心脏骤停急救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