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ewbon心肺复苏护理通过采用“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的新程序,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讲解:
新生儿日期:202X.XX护理培训|医疗培训|新生儿护理培训|急救培训LOGO护理中心目录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最新理念contentsLOGO护理中心01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方法02新生儿心肺复苏结果的评价03通过采用“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的新程序,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通过采用“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的新程序,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通过采用“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的新程序,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PART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最新理念通过采用“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的新程序,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01护理培训|医疗培训|新生儿护理培训|急救培训LOGO护理中心最新理念《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建议将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理由:在A-B-C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更改为C-A-B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一、从A-B-C更改为C-A-B0
10
2最新理念理由:通过采用“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的新程序,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会在婴儿或儿童无反应且不呼吸(或仅仅是喘息)时实施心肺复苏并开始按压,从而可以缩短开始第一次按压的延误时间。取消复苏程序中在开放气道后“看、听、感觉呼吸”评估环节对于大多数婴儿,大约4厘米;对于大多数儿童,相当于约5厘米。将足够按压幅度的建议值修改成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一团队式心肺复苏进一步提高了复苏的时效性,每个成员负责固定的职能,大大减少了无序多人心肺复苏的杂乱,保证各项复苏措施在短时间内得以实施,确保按压质量,对维持呼吸骤停病人的血液循环起到了重要作用。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020304PART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方法通过采用“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的新程序,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02护理培训|医疗培训|新生儿护理培训|急救培训LOGO护理中心心肺复苏的方法新生儿心肺复苏复苏准备基本程序步骤心肺复苏的方法一、复苏准备01护士准备受过复苏专业训练02用物准备婴儿复苏气囊,面罩等急救物品完好03环境准备宽敞、清洁、室温适宜、便于操作基本程序评估措施决策1.此评估-决策-措施的基本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重复。2.评估主要基于3个体征:呼吸、心率、氧饱和度。3.通过评估这3个体征中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步骤是否有效,其中,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一步骤是最重要。步骤三、复苏的步骤0102030405快速评估初步复苏正压通气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胸外按压06评估1.快速评估足月吗一羊水清吗二有哭声或呼吸吗三肌张力好吗四2.初步复苏43215保暖将新生儿放在辐射保暖台上或因地制宜采取保温措施。对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其头部以下躯体和四肢放在清洁的塑料袋内,或盖以塑料薄膜置于辐射保暖台上,摆好体位后继续初步复苏的其他步骤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吸引肩娩出前助产者用手挤出新生儿口、咽、鼻中的分泌物。娩出后,用吸球或吸管(12F或14F)清理分泌物,先口咽后鼻腔。(时间不超过10秒)擦干快速擦干全身,拿掉湿毛巾刺激用手拍打或用手轻弹新生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如这些努力无效,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正压通气。3.正压通气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充分的正压通气2、心率100次/分1、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a.指征3.正压通气b.气囊面罩正压通气1、通气压力需要20~25cmH2O(1cm=0.098kpa),少数病情严重的新生儿可用2~3次30~40cmH2O,以后维持20cmH2O2、通气频率40~60次/分(胸外按压时为30次/分)3、有效的正压通气应显示心率迅速增快,以心率、胸廓起伏、呼吸音及氧饱和度来评价4、如正压通气达不到有效通气,需检查面罩和面部之间的密闭性,是否有气道阻塞5、经30S充分正压通气后,如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次/分,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通气。如自主呼吸不充分,或心率<100次/分,须继续用气囊面罩或气管插管施行正压通气,并检查及矫正通气操作。如心率<60次/分,予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并开始胸外按压6、持续气囊面罩正压通气(>2min)可产生胃充盈,应常规插入8F胃管,用注射器抽气和通过在空气中敞开端口来缓解7、国内使用的新生儿复苏囊为自动充气式气囊(250ml),使用前要检查减压阀,有条件最好配备压力表。自动充气式气囊不能用于常压给氧4.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a.指征1、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2、气囊面罩正压通气无效或需要延长3、胸外按压4、经气管注入药物5、特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膈疝或超低出生低体重儿4.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不同体重气管导致型号和插入深度的选择新生儿体重(g)导管内径(mm)上唇-导管管端距离(cm)≤10002.56-7~20003.07-8~30003.58-9>30004.09-10b.准备在每个产房、手术室、新生儿室和急救室,应将气管插管必需的器械和用品保存在一起,以随时备用。常用的气管导管为上下直径一致的直管(五管肩)、不透射线和有厘米(cm)刻度。如使用金属管芯,不可超过管端。表1提供了气管导管号和插入深度的选择方法。4.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c.方法01左手持喉镜,使用带直镜片(早产儿用0号,足月儿用1号)喉镜进行经口气管插管。将喉镜夹在拇指与前3个手指间,镜片朝前。小指靠在新生儿颏部提供稳定性。喉镜镜片应沿着舌面右侧滑入,将舌头推至口腔左侧,推进镜片直至其顶端达会厌软骨谷。02暴露声门:采用一抬一压手法,轻轻抬起镜片,上抬时需将整个镜片平行朝镜柄方向移动使会厌软骨抬起即可暴露声门和声带。如未完全暴露,操作者用自己的小指或由助手的食指向下稍用力压环状软骨使气管下移,有助于看到声门。在暴露声门时不可上撬镜片顶端来抬起镜片。4.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c.方法插入有金属管芯的气管导管:将管端置于声门与气管隆凸之间,接近气管中点整个操作要求在20S内完成。插入导管时,如声带关闭,可采用Hemlish手法,助手用右手食、中2指在胸外按压的部位向脊柱方向快速按压1次促使呼气产生,声门就会张开0
10
24.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d.胎粪吸引管的使用施行气管内吸引胎粪时,将胎粪吸引管直接连接气管导管,以清除气管内残留的胎粪。吸引时复苏者用右手食指将气管导管固定在新生儿的上腭,左手食指按压胎粪吸引管的手控口使其产生负压,边退气管导管边吸引,3~5S将气管导管撤出。必要时可重复插管再吸引。4.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f.确定导管位置的正确方法1、胸廓起伏对称2、听诊双肺呼吸音一致,尤其是腋下,且胃部无呼吸音3、无胃部扩张4、呼气时导管内有雾气。5、心率、肤色和新生儿反应好转6、有条件可使用呼出气CO2检测仪,可有效确定有自主循环的新生儿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4.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声带线法:导管声带线与声带水平吻合e.判断导管管端位于气管中点的常用方法胸骨上切迹摸管法:操作者或助手的小指尖垂直置于胸骨上切迹,当导管在气管内前进过程中,小指尖触摸到管端,则表示管端已达气管中点体重法:体重1、2、3kg的新生儿唇-端距离分别为6~7、7~8、8~9cm头位改变会影响插入深度0102035.胸外按压1、指征充分正压通气30S后心率<60次/分,在正压通气同时须进行胸外按压。5.胸外按压2、方法应在新生儿两乳头连线中点的下方,即胸骨体下1/3进行按压1(1)拇指法双手拇指端压胸骨,根据新生儿体型不同,双拇指重叠或并列,双手环抱胸廓支撑背部。此法不易疲劳,能较好的控制下压深度,并有较好的增强心脏收缩和冠状动脉灌流的效果。2(2)双指法右手食、中2个手指尖放在胸骨上,左手支撑背部。其优点是不受患儿体型大小及操作者手大小的限制。5.胸外按压3、注意事项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需默契配合,需要胸外按压时,应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因为通气的损害几乎总是新生儿窒息的首要原因,因此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的比例应为3:1,即90次/分按压和30次/分呼吸,达到每分钟约120个动作。因此,每个动作约0.5S,2S内3次胸外按压加1次正压通气。30S重新评估心率,如心率仍<60次/分,除继续胸外按压外,考虑使用肾上腺素。6.评估1、心率<60次/min,继续胸外按压,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30秒应重新评估心率2、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min,皮色红润密切观察,有条件测血氧浓度PART新生儿心肺复苏结果的评价通过采用“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的新程序,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03护理培训|医疗培训|新生儿护理培训|急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