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8第八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学生心理辅导8第八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学生心理辅导8第八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学生心理辅导8第八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学生心理辅导8第八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中学生的网络心理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班级大部分人都上过网,大家经常讨论网络问题,这就让没上过网的同学有一种被排外的心理,这样就在上网者的影响下,也开始接触网络,这种属于()心理。A.好奇心B.满足交往C.寻求成就感D.从众2.有的中学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在家里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往往选择到虚拟的网络里打发时间,这属于()心理。A.满足交往B.好奇心C.逃避现实D.寻求成就感3.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查阅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知识来补充书本知识,这属于()心理。A.寻求成就感B.满足求知欲C.满足交往D.逃避现实4.关于中学生上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有弊B.利大于弊C.弊大于利D.不确定5.中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对他人进行恶意灌水,这种行为属于()。A.网络欺诈B.网络攻击C.网络犯罪D.网络成瘾6.网络成瘾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发生率为()。A.1%—3.5%B.3.5%—15%C.15—25%D.25%以上7.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这属于()。A.网络犯罪行为B.网络攻击行为C.信息收集成瘾D.网络关系成瘾8.有一些人着迷于在线赌博、网上贸易或者拍卖、购物,并不能自控,这属于()。A.信息收集成瘾B.网络游戏成瘾C.网络犯罪行为D.网络强迫行为9.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时出现异常情绪体验,这属于()。A.网络成瘾行为B.网络攻击行为C.网络犯罪行为D.网络强迫行为10.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喜欢看成人影片等行为,属于()。A.网络犯罪行为B.网络攻击行为C.网络色情成瘾D.网络关系成瘾(二)简答题1.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2.中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有哪些?3.中学生上网的心理原因?4.如何判断网络偏差行为?5.网络偏差行为的调试策略主要有哪些?(三)论述题1.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哪些?2.如何预防中学生的网络成瘾?二、实践操作题阅读以下材料,说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防止学生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李某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家里只有祖父母照顾他和妹妹的生活。刚上初中的时,他的学习在班级中还处于中等偏上,可自从他迷上网络以后,他就常常放学后直奔网吧。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束,他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常常夜宿网吧。沉溺于网络的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里,而且于周围同学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对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则是避而远之。本章答案要点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一个班级大部分人都上过网,大家经常讨论网络问题,这就让没上过网的同学有一种被排外的心理,这样就在上网者的影响下,也开始接触网络,属于从众心理。2.C【解析】有的中学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在家里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往往选择逃避现实生活,到虚拟的网络里打发时间,寻找刺激,来填补现实生活的缺失。3.B【解析】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探索精神,书本知识和老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其需要,他们可以利用网络,查阅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知识来补充书本知识。4.A【解析】每当一种新技术出现后,它就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网络也不例外。5.B【解析】网络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过激行为、性攻击、视觉攻击、网上破坏行为、滥用权利、恶意灌水、垃圾邮件、消极攻击等6.A【解析】网络成瘾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发生率为3.5%~15%。7.C【解析】信息收集成瘾,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因惧怕所拥有的信息不足而不停地上网漫游或搜寻信息。8.D【解析】网络强迫行为,指以一种难以抵抗的冲动,着迷于在线赌博、网上贸易或者拍卖、购物。9.A【解析】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时出现异常情绪体验,这属于网络成瘾行为。10.C【解析】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网络色情文学、沉迷于与他人进行色情聊天、沉迷于观看网络色情图片或影片等等,属于网络色情成瘾。(二)简答题1.【参考答案】中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看待网络的利与弊,从而趋利避害,将学生的网络活动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中学生上网的有利之处:(1)中学生上网可以开阔眼界,了解更多最新的知识(2)网络的远程教育给中学生学业的进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更多教育相关新闻和政策(4)上网可以缓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社会适应(5)中学生上网,可以提高对电脑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中学生上网的弊端:(1)上网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2)中学生上网可能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3)网络交往导致中学生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4)互联网使许多中学生沉迷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荒废学业2.【参考答案】(1)网络攻击行为随着青少年使用网络时间的增长,他们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攻击性、敌意和冲突等行为就越多。网络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过激行为、性攻击、视觉攻击、网上破坏行为、滥用权利、恶意灌水、垃圾邮件、消极攻击等。(2)网络成瘾行为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时出现异常情绪体验,学业失败、工作绩效变差或现实人际关系恶化,向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症状反复发作等。(3)网络色情行为网络色情行为往往指下载和浏览色情图片及视频、讨论性话题等一系列行为。对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讲,性心理的发展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的渠道并不多,而在网络环境中很容易找到色情和与性相关的信息,一般而言,男生的网络色情行为多于女生,网络色情行为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性需求,但中学生对网络信息又缺乏选择性和抗诱惑性,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4)网络犯罪行为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简言之,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3.【参考答案】(1)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2)满足交往需求(3)寻求成就感(4)重新认识自我(5)逃避现实(6)从众心理4.【参考答案】在判定中学生的某种行为是否属于网络偏差行为时,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把该种行为与其他同学的上网行为相比较,若明显不同于其他同龄人上网行为的则可以看作网络偏差行为;二是与学生自身行为发展相比,上网后若在较长时间内存在行为发展上的退步现象,则预示着可能出现网络偏差行为;三是要看其上网行为是否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合理要求相符,若严重偏离行为规范则属于网络偏差行为。【参考答案】(1)加大网络立法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2)重视班集体建设,营造健康上网氛围(3)强化教育和引导,提高中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免疫力(4)积极开展网上心理咨询(5)家长要加强对中学生上网的监管(6)充分发挥社区作用(三)论述题1.【参考答案】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较为复杂,综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网络本身因素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有些人对网络过度使用,但是我们不能将这种成瘾行为简单归咎于上网这种活动本身,因为更多的网络使用者并没有出现滥用甚至成瘾行为。但是网络本身的某些特点容易使人成瘾,高科技的外衣容易使人忽略它的负面效应。(2)个人因素a.生理和生物学因素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多巴胺(DA)水平升高,这种化学物质令患者呈现短时间的高度兴奋,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但之后的颓废感和沮丧感却较前更为严重。时间一长,这些影响就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学变化,尤其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从而使免疫功能降低,导致种种疾患。b.心理因素长期使用网络的中学生常常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涣散,同时对网络内容有着特殊而敏感的注意能力,而且很难自控离开网络。网络成瘾者在离开网络的一段时间后大都会出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的症状。这些情况都与个体情绪体验和识别功能有关。网络过度使用者却混淆了虚幻与现实的不同而沉溺其中,或者是用网络的虚幻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在现代社会中,一些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不良,经常与年长者、同龄人的人际冲突,归属感不强,而网络中的虚拟交往恰恰可以实现他们的一些需要,使孤寂的心得到满足,并且还可以宣泄感情,结交朋友。足不出户的网络交往,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人际互动的机会,取代了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成为他们生活的主导。c.人格特征网络成瘾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征: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爱冒险,喜欢感觉寻求。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者的精神质、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中学生,且更加内向、孤独且自尊较强,易羞涩,情绪抑郁,网络使用者的抑郁倾向越高,其网络过度使用情况就越严重,网络过度使用病人中,大多数人患有躁狂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此外,低自尊者、经常被他人拒绝与否定者,或是对生活感到不满足者,是最容易网络成瘾的一群。(3)家庭因素a.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网络成瘾。研究表明,父亲教养方式越是偏向于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以及过度保护的父亲教养方式,孩子染上网瘾的可能性就越大;母亲的教养方式越是偏向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等,孩子网络成瘾的可能性就越大。母亲的教养方式比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网络成瘾的影响更为显著。b.亲子沟通亲子沟通质量的好坏,往往决定着孩子成长的道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尽其所能提供一切物质条件,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变化,对孩子心理变化缺乏敏感性,往往错过了最佳的调整时期;二是一旦发现问题,便对孩子粗暴武断,方法简单没有弹性,不能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加剧了亲子冲突和隔阂。c.家庭功能研究发现,网络过度使用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出现“父亲功能”缺失或不足的现象。所谓“父亲功能”并非简单是父亲具体人,主要指在教养过程中通常需要的父亲角色与作用,如规范性、力量性等。研究发现,75%以上网络过度使用青少年有“父亲功能”不足甚至缺失的现象,如单亲(母亲)家庭、幼年父亲不在身边、家长过于繁忙无暇顾及子女、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很少参与等。(4)学校及社会环境因素a.同伴影响中学阶段,孩子的视线开始从家庭转向外界,与同伴的关系、交往对他们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伴之间的语言、活动已经形成了青少年群体中一种亚文化。追求自我独立,凡事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去做,同时与父母的冲突增加,更加寻求同伴的认同和支持。同伴的网络过度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网络成瘾。b.学校适应不良及应激事件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时期,学校安排的知识他们不感兴趣,他们急于想认同自己,想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但这方面的知识学校、老师却没有给予。特别是从老师、同伴那里得到的大部分是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他便会从别处寻找补偿,而网络是给予孩子补偿的最佳途径。另外,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竞争压力,以及发生的各种负性事件,如果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常常会使人出现失望、痛苦、焦虑、郁闷等情绪,而网络可以使人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发泄,逃避现实,小小的屏幕可以使人们暂时忘掉内心深处的各种烦恼和负担,摆脱掉在现实世界中的无能感。c.社会支持不够网络过度使用的中学生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低,家庭、学校和政府等对这部分青少年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相反还存在不少排斥力量。当支持力量与排斥力量发展到很不平衡的时候,青少年就容易出现网络成瘾问题。d.国家缺乏对网络的监管网络发展很快,但是网络的管理还不规范,在网上什么东西都可以找到,特别是赌博、色情等在现实中不能公开进行的活动,在网上却可以进行,这就迎合了中学生的猎奇心理,长期下去易导致网络成瘾的发生。此外,个体、家庭、学校、同伴、社会等因素以及网络本身因素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往往是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而另外几个环节没有给予支持或帮助,便会导致恶性循环,使得孩子走向网络成瘾的深渊而不能自拔。2.【参考答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要未雨绸缪,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发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主要包括社会治理、学校教育、家庭关怀等。(1)社会治理a.建设适合中学生的网站。b.在网络上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c.构建网络伦理的理论和实践规范体系。d.推动网络立法工作。(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必须从根本入手,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入手。以良好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为总体目标,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这一问题上发挥作用。a.调整教育目标。b.改革教育内容。c.优化心理环境。(3)家庭关怀a.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b.建立科学的父母养育方式。c.完善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此外,我们应该对网络成瘾的中学生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互动的教育网络系统。就家庭而言,家长应熟悉电脑和网路,了解孩子常访问的网站和上网习惯,用成年人的经验帮助孩子离开网上垃圾;就学校而言,应建立一支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需要的教育者队伍;就社会而言,应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二、实践操作题【参考答案】网络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网络。而就学生“网络成瘾”来说,更多的是指学生沉迷于玩网络游戏,在现实的学校生活里找不到的自信,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实现了个性的张扬,满足了自尊和虚荣。而对于校园中的学生来说,“网络成瘾”成为他们全面发展的“拦路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