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云南省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以及考号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将考号对应的数字涂黑。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单选题1.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手史料()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京人生活在70万—20万年以前,所以根据“距今20万年前”可知北京人遗址符合题意,C项正确;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排除A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都生活在距今6000年到7000年左右,排除BD项。故选C项。2.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古代宰相可分为“首长制”和“委员制”。首长制决策迅速,责任分明;委员制相互牵制,集思广益。下列属于“首长制”的是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 D.内阁制【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首长制是指权力集中到一个人手中,所以符合首长制的是三公九卿制度,该制度中负责行政事务的是丞相,权力集中到丞相一个人手中,故选A;三省六部制和二府三司制下都采取群相的制度,属于委员制,排除BC;内阁制废除了宰相制度,既不是首长制,也不是委员制,排除D。3.昭君出塞的主要作用是A.排除了匈奴的威胁B.促进了汉人与匈奴杂居C.和睦了汉匈关系D.瓦解了北匈奴政权【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世纪中期,汉元帝把宫女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使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昭君出塞和睦了汉匈关系,没有排除匈奴的威胁,排除。昭君出塞和睦了汉匈关系,与促进了汉人与匈奴杂居无关,排除B。昭君出塞和睦了汉匈关系,没有瓦解北匈奴政权,排除D。4.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评价甘地说:“甘地是活的真理之光,并永放光芒。”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则说:“瞧那位伦敦法学院毕业的善于煽动的律师(指甘地),现在却装成东方人常见的苦行僧模样,半裸身子,瘦如骨柴,居然还心安理得地与副王(印度总督)平起平坐,进出王府,装模作样与英王的代表一起用餐喝茶,真是令人作呕。”这说明A.人物评价角度立场不同,结论也可能不同B.对人物的客观评价一定会受其外在形象的影响C.丘吉尔作为别国领导人,他的评价更加客观真实D.政治领袖的评价具有权威性,能代表本国人民的普遍看法【答案】A【解析】尼赫鲁是印度的前总理,他对甘地的态度是赞扬和肯定的;丘吉尔是英国的前首相,英国是印度的宗主国,所以丘吉尔对甘地的态度则是贬低和否定的。由此可知人物评价角度立场的不同,结论也可能不同,故选A;人物的外在形象并不是影响其评价的因素,排除B;丘吉尔的评价并不客观真实,排除C;D项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D。5.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主要处于分裂时期 B.民族交融趋势只限于北方C.南方农业超过北方 D.佛教开始传入并逐渐兴盛【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分裂混战的历史时期,这时期战火连绵、局势动荡,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人南迁,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民族交融不仅仅局限于北方,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盛行,排除D项。故选A项。6.唐朝时期被草原各族尊奉为“天可汗”的帝王是()A.唐高宗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肃宗【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以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来到长安,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B项正确;唐高宗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排除A项;唐玄宗统治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排除C项;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收复长安、洛阳两京,排除D项。故选B项。7.唐前期,科举考试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B.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C.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 D.科举考试程序的渐进改革【答案】B【解析】根据“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可得出科举内容的变化主要是基于当时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遇到的问题而作出的调整,目的是要解决这些问题,B项正确;A项只是部分问题,不全面,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重心南移无关,也与考试程序改革没有太大关系,排除CD项。故选B项。8.唐代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陈寅恪认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许多错误,很多史料遗留在国外。由此他研究唐诗,并留下了反映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等问题的名著《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的研究表明()A.唐诗不能反映唐代社会风貌 B.唐诗是研究唐史的核心史料C.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范围 D.历史研究必须运用文学作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诗歌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陈寅恪通过研究唐诗,留下了反映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等问题的名著《元白诗笺证稿》,说明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C项正确;文学作品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风貌,排除A项;唐诗并不是研究唐史的原始史料,排除B项;文学作品有助于历史研究,但“必须”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9.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在唐代“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隐隐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如永兴军路,其辖区虽然主要在陕西,却越过秦岭,管辖着仅有五县之地的商州;淮南东路跨越淮水管辖亳州、宿州等地。宋代地方行政划分的这一变化()A.便利了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B.利于消除割据隐患加强中央集权C.适应了边疆危机的现实需要 D.促进了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地方行政区划上逐渐突破“山川形便”的思想,将地方区划跨越自然地理条件,这有利于消除地方依据地理条件形成割据的隐患,进而巩固中央集权统治,B项正确;这一突破自然条件的行政区划并不一定便利了地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地方并不全是边疆地区,排除C项;材料与政府职能扩大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辽史·百官志一》载:“契丹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周县、租赋、军马之事”。这一制度是A.猛安谋克制 B.南北面官制 C.兵农合一制度 D.四等人制【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建国后,按照“以国法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即南北面官制,B项正确;猛安谋克制是金朝的制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辽朝蕃汉分治的特点,与兵农合一无关,排除C项;四等人制度是元朝时期的种族歧视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11.古文献《至正集》中写道: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里的“都省”是指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枢密院 D.宣政院【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都省是中央管理机构中书省,十省是地方行政机构行中书省,因此A项正确,排除B项;枢密院及宣政院均与材料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12.古代有一机构,史书对其官员有“大臣例司缮写谕旨,其权一归于上,非内阁比也”的表述,下列机构的官员在职能上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中书省 B.中朝 C.三省六部 D.军机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缮写谕旨”“权一归于上”“内阁”等信息可知,这里描述的是军机处的职能以及其出现之后,皇权进一步加强,而内阁地位相对下降,D正确;中书省在明朝被废除,排除A;中朝是汉代的机构,当时没有内阁,排除B;三省六部和内阁不是同时期的机构,排除C。13.黄宗羲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指朱元璋)罢丞相始也。”据此可知,黄宗羲主张A.反对纲常名教 B.实行君主立宪制C.限制君主权力 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初年,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而黄宗羲认为,这一措施是导致“有明之无善治”的根源。故应选D。14.在1845-1855年的10年中,英国输华的棉纱,增加仅11%,棉布则减少30%以上。从1856年到1867年,棉纱的全国进口最仍不过360万磅,棉布不过420万匹,和战前的1838年比较,棉布进口略有上升,棉纱进口则反而减少了25万磅。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A.土布质优价廉深受欢迎 B.近代棉纺织业发展迅速C.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犹存 D.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英国输华的棉纱,增加仅11%……棉纱的全国进口最仍不过360万磅,棉布不过420万匹”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英国商品在中国滞销的现象,其根源在于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即反映了这时期中国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鸦片战争后英国商品在中国滞销的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而不是土布质优价廉深受欢迎,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抵制了外国棉纱棉布在中国销售,不能体现这时期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并且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因此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小农经济的抵制作用,而不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C项错误。15.从《天朝田亩制度》“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银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语,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境地是A.共产与民主 B.共产与平等C.法制与自由 D.民主与科学【答案】B【解析】根据“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银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可得出其反映的是空想性,共产与平等的理念,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主、自由、法制、科学的内容,排除ACD。16.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这里的“鬼子”是指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庚子闹拳”指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故题干中“联军”“鬼子”指八国联军,C项正确;英国军队主要出现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A项;英法联军主要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B项;日本军队主要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17.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与辛亥革命先后失败,其根本原因都是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B.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C.领导力量的阶级局限性D.袁世凯出卖或镇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故答案为C项。A项义和团属于农民阶级领导的,排除;B项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是其先后失败的外部因素,排除;D项袁世凯出卖或镇压只与辛亥革命的失败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18.清帝诏书:“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该诏书发布的主要原因是A.太平天国兴兵北伐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D.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独立【答案】D【解析】根据“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可得出这是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排除A项;BC项事件是列强侵华事件,与南北方各省独立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19.“红船精神”主要是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的“孕育”,是在哪一次重要的历史会议上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红船精神”指的是的诞生,是在1921年中共一大上,故A项正确;BCD项与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20.“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然后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该事件A.使得东北三省沦陷B.引发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C.直接促成了国共合作D.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日本……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然后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可知这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军没有积极迎敌,最终致使东北三省沦陷,A正确。B是卢沟桥事变,排除。C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D项追溯到甲午战争前日本侵略台湾,排除。21.中共经过抗战八年,从最初的两、三万人发展到甚至具备夺取政权的能力。而国民党恰恰相反,经过八年抗战,蒋介石的威望、国民政府的威望、整个国民政府的统治消失殆尽。这说明抗战胜利后A.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国共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C.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中共发展到具备夺取政权的能力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威望、统治消失殆尽对比,说明了抗战胜利后国共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国共合作彻底破裂是内战的爆发,故A项排除。国民党统治被推翻是在1949年,故C项排除。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是在1949年,故D项排除。22.历史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有重要作用。以下关于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论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在这里,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②“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③“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④“八月八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中国人民表示热烈的欢迎”A.①③④②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①出现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提出,③出现于抗日战争前期,④出现于抗日战争后期,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是抗战快结束了,②出现于解放战争时期,所以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23.某媒体准备举办新中国成立62周年资料展。如果你是这家媒体的编辑人员,肯定不能采用的资料是A.中国人民当家作主B.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之路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D【解析】《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故排除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之路,故排除B。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故排除C;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选D。24.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的时间点“1962年3月”可知1960‐1965年中国处于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重要时期,其原因是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的影响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所以C项说法符合题意。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25.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科技成就,结合所学知识,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航,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B项正确;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是1970年,排除A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排除D项。故选B项。二、材料分析题26.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转型时期。此前中国社会是血缘社会,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此后转向地缘社会,进入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1)社会转型时期,“士人”尤为活跃,出现百家争鸣。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孔子仁、礼、义孟子人性本善、①、民贵君轻荀子②法家③集权、法治道家老子与庄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④(2)社会转型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皇权与相权的博弈。概述汉朝、隋唐、明朝三个时期皇权与相权的博弈的史实。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日渐成为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材料一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①——钱穆《理学与艺术》材料二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②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划线部分属于历史评价的是哪个?(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提出“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理由。(5)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的史实有哪些?社会转型推动社会生活变迁材料三: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材料四: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材料五:1919年末《大公报》报道了一则故事: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6)与材三、四和材料五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7)综合材料三、四和材料五,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的社会的看法。【答案】(1)①仁政②礼法兼治、王霸并用或融礼法于一炉③韩非或李斯④辩证法思想(2)汉朝: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裁抑相权,挑选亲信近臣形成决策核心,确立内外朝制度.隋唐:为加强皇权、分割相权创立三省六部制、政事堂制度.明朝:明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明成祖时,正式确立内阁制度.(3)材料二的第一处划线部分属于历史评论.(4)政治上:宋代推行文官体制;宋代科举制完善.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思想上:宋代理学诞生文化上:笔记体裁的科技著作《梦溪笔谈》、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科技: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应用、(5)经济起步: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政体变革: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中华民国).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6)材料三、四:辛亥革命,或中华民国建立材料五:新文化运动,或五四运动(7)看法:从辩证视角看民国初年是一个新旧杂陈的社会.在社会进步的同时,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等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等.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是社会时代进步的表现.然而,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解析】(1)据所学可知,孟子主张(①)仁政;荀子主张(②)礼法并施、王霸并用;据材料“法家、集权、法治”可知,(③)是韩非或李斯;据材料“道家、老子、庄子”可推知(④)是辩证法思想(2)汉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加强皇权,挑选亲信近臣形成决策核心,确立内朝制度;由丞相、御史大夫组成外朝为执行机构,削弱了相权。隋唐:据所学可知唐朝为加强皇权、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政事堂制度。明朝:据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明成祖时,确立内阁制度。(3)据所学可知,材料二的第一处划线部分属于历史评论;材料一的划线部分属于历史叙述。(4)本问可结合所学从政治上宋代推行文官体制,宋代科举制完善;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坊市界限突破,海外贸易发达;思想上宋代理学诞生;文化上:笔记体裁的科技著作《梦溪笔谈》、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科技: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应用等角度分析。(5)据所学可知,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经济上有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政体变革有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上有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6)据材料三“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及材料四“……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信息可知,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据材料五“1919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可知: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7)看法:本问可从辩证的角度看民国初年,一方面社会进步,虽然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但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等。如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社会时代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如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材料二大不列颠国通过“光荣革命”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三“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及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是指什么?(2)结合史实并根据材料二概述自“光荣革命”至十九世纪中期,大不列颠国是如何用和平渐进之方式来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3)材料三中的旧体制“既已拆卸”指的什么?“不能衔接的新制度”又是指什么?试根据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来分析“拆卸”的背景。(4)结合上述三段材料归纳世界历史上政治制度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答案】(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3)旧体制“已拆卸”: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新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背景:国际:19世纪末,欧美代议制度的不断发展。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4)趋势: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制度。【解析】(1)从材料来看,所谓的大变动是相对于这个朝代之前而言的,也就是说秦汉时期和唐朝在政治制度方面相对于前朝有着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知,秦汉时期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唐朝则建立了三省六部制来加强中央集权。(2)首先,从时间顺序来看,“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走向了平稳发展的道路,这一切起源于《权利法案》的颁布,之后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地位。1832年的议会改革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这是英国政治史上的大事,至此英国近代的政治权力的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基本结束。(3)首先要明确”旧体制“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体制“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所以”旧体制已拆卸“表示的是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而新制度指的是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关于背景,我们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分为世界背景和中国国内背景两部分。(4)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前面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得出这些政治事件反映出的历史事实。可以发现,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目前的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发展的总体趋势。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32~1854年,俄、法、英、美、波等国先后研制和开发了石油产品、设备与油田。1859年,美国钻出第一口现代工业油井,标志着近代石油产业的开端。1861年,一船煤油从美国抵达英国伦敦,打开了石油贸易的大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汽车、飞机等新产业兴起,欧美各国在政府支持下大力发展石油产业,极大带动了石油业的成长。1900年,世界石油总产量为2100万吨,到1940年猛增至3亿吨。美孚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等众多石油公司涌现出来,迅速扩张规模,垄断了炼油工业与销售市场。1920年至1945年,美国16个州发现油田,美国石油发明并产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南美与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也得到开发,并形成剧烈竞争。——摘编自王才良《世界石油工业140年》材料二中国近代石油业起步于19世纪后半叶,经过多年发展,基础仍极其薄弱。1904—1948年,旧中国累计生产原油仅278.5万吨,而同期进口“洋油”2800万吨,被西方讽为依赖“洋油”过日子的“贫油国”。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石油工人以主人翁姿态努力工作,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50年代末,我国已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达到40%。1960年春,数万石油大军在大庆展开了一场石油大会战,依靠“铁人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仅用三年半时间就高速度高水平拿下了大油田。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石油已可以基本自给。此后,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等相继建成,炼油工业也得到发展。到70年代,我国原油产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不仅能满足自身需要,而且可以出口石油。——摘编自申力生《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第二、三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世界石油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石油业薄弱的主要原因,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石油业发生的巨变。【答案】(1)特点:①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石油产量迅速增长,石油贸易日益兴盛;②石油资源开发及产业分布由欧美扩展到南美、中东等更多地区;③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②欧美各国政府的支持;③世界市场的扩大及垄断组织的形成;④美国的崛起与扩张。(2)原因: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经济与科技落后;③“洋油”倾销(外国经济侵略)。巨变:①由依赖“洋油”到实现石油自给;②从“贫油国”变为产油大国。【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一“先后研制和开发了石油产品、设备与油田,标志着近代石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力作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课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 图形专项突破九:山地垂直带谱的的判读高三第一轮复习地理课件
- 2023年电脑综合测井诊断仪资金筹措计划书
- 社会保险基金决算培训
- 新教师教师讲座培训
- 债务增速边际放缓、偿债能力分化-化债背景下青岛市城投企业观察 2024 -联合资信
- 皮肤与医疗美容
- 3.2.2季风环流(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 火疗的中医护理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 秘书行业的发展前景
- GB/T 26334-2023燃气表安装配件
- 野外工作安全应急预案
- 小学校园广播稿短篇红色故事(13篇)
- 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民盟入盟申请书
- 中职对口升学复习资料:《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答案
- 风电场整年定检维护管理措施
- 灌砂法压实度自动计算表(华岩试验软件表格样式)
-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铸造类专用)
-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