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府谷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府谷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府谷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府谷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府谷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府谷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检测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左右)中发现了10枚稻壳印痕,1000多粒炭化稻米和水稻叶硅酸体以及水稻颖壳双峰乳突碎片。同时,清理出房址45座、灰坑370座、陶窑9座、墓葬349座、瓮棺32座以及笛形骨管乐器、刻符龟甲片、大量的磨制工具等。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A.农业发展促进了生活方式变化 B.原始农业呈现地域性与过渡性C.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D.物种单一限制了文明发展程度【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发现了10枚稻壳印痕,1000多粒炭化稻米和水稻叶硅酸体以及水稻颖壳双峰乳突碎片”“清理出房址45座……大量的磨制工具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稻作遗存的发现表明了这一时期该地区农业的发展,遗址中出土的房址、陶窑、墓葬、磨制工具等反映了农业发展促进了早期先民走向定居、生产工具得到改进,生活方式发生变化,A项正确。“地域性”强调地区特色,“过渡性”强调前后继承关系,材料并未反映,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河南舞阳出土了稻米相关内容,仅从材料并不能证明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C项;材料主要说明农业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并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2.西周朝聘盟会时,对于诸国位次,规定“周之宗盟,异姓为后”。而《左传》指出“庄十五年尽僖十七年,三十五岁,凡八会,陈在卫上”,异姓诸侯在前的现象在这一时期多有发生。朝聘盟会制度的变迁反映出()A.原始民主传统遗风犹存 B.诸侯纷争催生文化多样性C.宗法分封秩序遭到冲击 D.周王室无力直接控制地方【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和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朝聘盟会时,根据血缘关系决定诸国位次,“异姓为后”,到了春秋时期,异姓诸侯国陈国的位次排在了周王室同姓诸侯国卫国之前,这体现了春秋时期传统宗法分封秩序遭到破坏,C项正确;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特别是“国人”有参与政治的传统。这些材料未提及,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政治秩序,没有体现文化多样性,排除B项;西周时,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不是垂直管理,即分封制原本就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周王室无力直接控制地方”不是春秋时期才出现的新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3.商鞅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戎旧习俗,“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并强调“男女之别”。韩非指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两者的言论表明()A.儒法两派趋于合流 B.法家思想中蕴含着伦理因素C.父权社会初步形成 D.维护等级秩序成为社会共识【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强调‘男女之别’”“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可知,法家思想中蕴含着儒家的伦理道德,B项正确;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法两家的思想各有特点,趋于合流表述不当,A项排除;“初步形成”说法错误,C项排除;“成为社会共识”说法过于夸大,D项排除。故选B项。4.东汉和帝曾问广汉郡太守陈宠说:“在郡何以为理?”答:“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诏书而已”。功曹、主簿均是郡内的佐吏,而王涣与镡显都出身于当地大族。这一状况()A.导致地方行政体系发生剧变 B.削弱了郡级机构的权力C.有利于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 D.凸显九品中正制的弊端【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和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出身于当地的郡内佐吏在地方政务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央派出的郡守基本没有实际作为,这一状况有利于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C项正确;东汉仍旧是州、郡、县三级体系,排除A项;郡级机构还是有权力的,只是权力下移到佐吏,排除B项;曹魏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5.唐朝时,西州(今吐鲁番)是诸国入唐的桥头堡,是兴胡麇集之所,当地汉字与多种民族语言文字并存,如吐鲁番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汉字文书和相当数量的藏文、回鹘文、梵文、中古波斯语、叙利亚语等非汉字文献。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A.国家版图已基本奠定 B.中原文化受到了推崇C.边疆内地治理一体化 D.陆上丝绸之路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依据材料可知,西州是唐朝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当地汉字与多种民族语言文字并存,出土大量的汉字文书和相当数量的非汉字文献,体现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影响,D项正确;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国家版图基本奠定,排除A项;材料强调汉字文献和非汉字文献并存,无法说明中原文化受到推崇,排除B项;材料强调唐朝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无法得出边疆内地治理一体化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6.下表为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丝绵和丝织品产量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丝绵为“万两”,其他为“万匹”)。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地域类别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其中:两浙路租税额绢37.3948.4823.28紬38.0650.4225.01丝绵35.5552.6421.71绫79.6320.09一上供额绢27.1172.1630.79紬183281.2126.46丝绵5.1294.886817锦绮类24.75009一绫49.1018.804.51A.政府谋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B.丝织业已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C.王安石变法取得显著经济成效 D.南方经济发展助推经济重心南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作为“租税”向国家上交的丝绵和丝织品中,除绫一项以外,长江流域均已超过黄河流域,其中两浙路即占1/4左右,而黄河流域十项,总共只占1/3略多一点;就“上供额”而言,绢、细和丝绵三项长江流域即占3/4以上,其中两浙路即占1/3,而黄河流域总共只占1/4不到。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助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丝织品生产重心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体现了“南重北轻”的格局,A项材料并未反映,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丝织业是否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7.下列图片所示为乾隆年间与军机处相关文书,图1是对京师民间烟铺失火后的善后处理,即由“地方官饬令作速修理完整”;图2是对地方官福建汀州知府的任命。两则文书上有“奏副”“奉旨”“知会”等字样。这可用于说明清朝军机处()A.使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C.成为中央的决策机构 D.保障了决策的科学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对京师民间烟铺失火后的善后处理”“对地方官福建汀州知府的任命”可知,这是军机处处理地方政事的文书;“奏副”“奉旨”“知会”则体现了皇帝的意见,即军机处主要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僚腐败,排除B项;此时决策大权掌握在皇帝手里,排除C项;“保障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8.李鸿章曾在慈禧太后面前自称为“康党”,要求列名和资助强学会,后为了保护李氏家族利益公开反对变法。张之洞先后向清廷举荐梁启超等数十名思想开明、通洋务、懂西学的新派人士,但后来为“恐忤廷逆”解散了上海强学会。这反映出()A.维新派主导的社会改革急于求成 B.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C.洋务派应对社会变局的矛盾心态 D.拯救民族危亡已成为社会共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要求列名和资助强学会,后为了保护李氏家族利益公开反对变法”“举荐梁启超等数十名思想开明、通洋务、懂西学的新派人士……‘恐忤廷逆’解散了上海强学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洋务派虽然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倾向,但仍不能摆脱封建地主阶级的固有思维,仍然以维护阶级利益和封建统治为主,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戊戌变法的具体情况,无法体现维新派的改革“急于求成”,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的矛盾心态,而不是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排除B项;洋务派矛盾心态与“拯救民族危亡已成为社会共识”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9.下面是中国著名版画家力群于民国三十六年创作的版画《人民代表选举大会》。这一作品反映了()A.“三三制”原则得到有效贯彻 B.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支持C.执政基础的扩大 D.民主政权建设的早期探索【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中国)。根据题干“人民代表选举大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三十六年是1947年,这体现了民主政权建设的早期探索,D项正确;“三三制”原则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项;“土地革命”与题干“人民代表选举大会”不符,排除B项;1947年还处于解放战争时期,还不是执政党,排除C项。故选D项。10.1979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会议提出,要改善对农村集市贸易和城市农副产品市场的管理,有领导地开放这类市场,贯彻“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这一举措()A.赋予了国有企业经济自主权 B.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C.改变了城乡商业经济的性质 D.说明传统经济体制改革已启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一举措是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改革,D项正确;材料中的改革不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而是对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排除A项;这一时期我国尚未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B项;当时,城乡商业经济仍旧是公有制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11.法国学者费尔南在研究地中海政治秩序时指出:“商业经济的‘自由’和不可持续特质,使地中海帝国无法像大陆帝国那样通过汇聚足够规模的人口和财富来建立集权体系,地理版图的碎片化分布,使帝国不得不依赖掌握经济特权的商贾群体对政治的普遍参与来凝聚力量。”该学者旨在说明()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 B.地中海帝国建立集权体制的必然性C.地理环境与政治文明特征的相关性 D.大陆帝国对商贾参与政治的依赖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可知,法国学者费尔南认为,地理版图的碎片化使得地中海帝国采取了允许商贾群体参政的体制,大陆帝国则可以通过汇聚足够规模的人口和财富来建立集权体系,表明地理环境影响政治体制,C项正确;据材料“商业经济……使地中海帝国……不得不依赖掌握经济特权的商贾群体对政治的普遍参与来凝聚力量”可知经济基础与政治文明特征具有相关性,表明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而非两者相对独立,排除A项;据“地中海帝国无法像大陆帝国那样通过汇聚足够规模的人口和财富来建立集权体系”可知,材料本意是地中海帝国无法建立集权体系,而非必然建立集权体系,排除B项;材料本意是地中海帝国而非大陆帝国依赖商贾参与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12.1166年,英王亨利二世颁布《克拉伦敦敕令》,确立了陪审制在刑事调查审理中的核心地位,随后陪审制又被推广到民事诉讼的调查审理中。13世纪,英格兰不少庄园法庭采用了陪审制,用陪审团取代全体法庭参与人来进行事实调查和争议裁决。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英国()A.庄园农民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B.封建庄园的内部等级森严C.庄园法庭的秩序得到一定的保障 D.王权国家的规模初具雏形【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3世纪(英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2世纪,英王颁布法令,在刑事和民事案件的审理中运用陪审制,13世纪,陪审制推广至英国农村的庄园法庭中,保障了庄园法庭的秩序,有效维护了庄园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庄园经济之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庄园内部等级森严,排除B项;王权国家的初步形成主要体现在王权和教权的斗争中,王权不断强化,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3.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近一百年时间内,法国先后经历了三次共和政体、两次帝制、一次旧王朝复辟和一次“七月王朝”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到1875年宪法的颁布才确立共和政体,1879“年共和派控制,了议会(参议院、众议院)、内阁和总统,法国政体才逐渐稳固下来。”这表明法国()A.君主派的势力被彻底根除 B.共和制的确立具有曲折性C.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D.革命历程呈现出激进色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9-1879年的法国。根据材料“先后经历了三次共和政体、两次帝制、一次旧王朝复辟和一次‘七月王朝’的君主立宪制政体”“1875年宪法的颁布才确立共和政体,1879年共和派控制了议会(参议院、众议院)、内阁和总统,法国政体逐渐稳固下来”可知,在近百年的时间内,法国政体几经反复,共和制的确立具有曲折性,B项正确;法国1875年宪法是君主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排除A项;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建立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法国政体的反复,未体现革命历程的激进,排除D项。故选B项。14.马达加斯加的莱芒德•腊伯马南扎拉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白人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人民的心目中已丧失了胜利者和主权者的威望”。法国驻几内亚的总督在给政府的报告中承认:“复员回来的老兵们把不服从(法国殖民当局)的命令作为高尚文明的标志”。据此可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A.推动了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B.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C.凸显出西方国家的精神危机 D.促使民族自决原则广泛传播【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根据材料“丧失了胜利者和主权者的威望”“把不服从(法国殖民当局)的命令作为高尚文明的标志”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定程度改变了殖民地人民对宗主国的认识,利于推动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土崩瓦解,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非洲殖民地人民改变了对宗主国的认识,而不是“西方国家的精神危机”,排除C项;“广泛传播”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5.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家自主任命大量与自己政见相同的高级文官,并对失去文官体制传统保护的高级文官实行合同制。高级文官的工作绩效主要由政治性的部长和主管来评估,高级文官为了获得奖励,不得不积极响应政治领导人的政策。这些情况的出现()A.严重阻碍了政治与管理结合 B.推动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C.打破了传统的权力制衡机制 D.背离了文官保持政治中立的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根据西方文官制度的相关内容可知,西方文官要在资产阶级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但根据材料“政治家自主任命大量与自己政见相同的高级文官”“高级文官为了获得奖励,不得不积极响应政治领导人的政策”可知,上述情况背离了文官中立的原则,D项正确;根据材料“高级文官的工作绩效主要由政治性的部长和主管来评估,高级文官为了获得奖励,不得不积极响应政治领导人的政策”可知,该情况利于政治与管理的结合,排除A项;“政治家自主任命大量与自己政见相同的高级文官”“实行合同制”不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排除B项;材料中未体现传统的权力制衡机制,排除C项。故选D项16.如图所示为1978~2015年中、美、日、德四国工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弱势显现B.政府宏观调控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C.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实力提升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初步完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2015年(中、美、日、德)。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中国制造业规模总量不及美国的1/6,日本的1/3,德国的1/2,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0年中国制造业总量规模开始超过德国,排名世界第三,新时期,中国经济更是奋力赶超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可见,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实力提升,C项正确;发达国家的“弱势”,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项;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应该是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只是重要保障,排除B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尚未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6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的三大治世,一是成康之治,二是文景之治,三是贞观之治,突出表现为政治上风清气正、吏治清明。成康时期处于奴隶制社会,当时的统治阶级已经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治政理论,主张选拔品德高尚的人为吏,周成王临终仍嘱咐其子要“务在节俭,毋多欲”。汉文帝施行以德化民、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业生产,“亲率群臣农以劝之”,以示爱民之心。贞观年间,唐太宗治吏态度鲜明,明确表示“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善的监察机制。历史上王朝兴衰治乱的规律表明,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吏若廉平,则治道兴。——摘编自孙德魁《中国古代治世与吏治的关系及其对从严治吏的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三大治世时期的吏治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治世与吏治的关系。【答案】(1)吏治特征:注重改善吏治;选吏坚持以德为先;要求官员节俭、重农、爱民、廉洁、公正;完善考核监察机制,加强官员管理。(2)关系:吏治状况直接影响治世兴亡;吏治的核心是民心向背。【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吏治特征:据材料“中国古代的三大治世,一是成康之治,二是文景之治,三是贞观之治,突出表现为政治上风清气正、吏治清明”并结合所学得出注重改善吏治、吏治清明;据材料“主张选拔品德高尚的人为吏”得出选吏坚持以德为先;据材料“务在节俭,毋多欲”“以德化民、与民休息”“重视农业生产”“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得出要求官员节俭、重农、爱民、廉洁、公正;据材料“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善的监察机制”并结合所学得出完善考核监察机制,加强官员管理。【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关系:据材料“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吏若廉平,则治道兴”得出吏治状况直接影响治世兴亡;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注重加强官员管理,改善吏治,目的是改善百姓生活、争取民心,故可得出吏治的核心是民心向背。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凡是改革与变法,就必然带有主观能动性,都是用人的主观意志来改造现实世界。综观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社会处于剧烈震荡转型时期,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二是由于国家出现了统治危机或积贫积弱,影响到国家的正常发展,为了富国强兵而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三是国家在非常时期偶遇突发事件而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改革。由于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的复杂性,改革结果不一。——摘编自马道军《中外改革和变法的规律性认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论题: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顺应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阐述: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商鞅变法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近代、现代中国和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题干材料认为,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背景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社会处于剧烈震荡转型时期,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如商鞅变法、西欧宗教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戊戌变法等。二是由于国家出现了统治危机或积贫积弱,影响到国家的正常发展,为了富国强兵而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等。三是国家在非常时期偶遇突发事件而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改革,如罗斯福新政就是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而进行的改革,我国现今的改革开放也是在“文革”特殊的背景下而进行的改革。可从三种情形中选取一种,结合相关例证进行论述。如选取商鞅变法,可以“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顺应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为论题,从变法的背景、措施、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背景方面,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措施方面主要包括: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井田,开阡陌”;实行什伍连坐;推行县制等。影响方面,商鞅变法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推动富国强兵,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与选举政治并进,美国政党政治兴起。每次大选过后,获胜的新总统都倾向于把政府官职通过“配额”的形式,分发给同党成员和亲信,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政党分赃”现象。在杰克逊总统主政后,美国公共管理改变了早年“绅士政府”时期官员选任注重出身、品行、能力和才华的传统观念,转而更信奉政治忠诚和服从政党意志的政治理念。美国内战以后,政府腐败案的频频曝出,公众对由有技能的公仆来担任政府官员的强烈诉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会在1883年通过《彭德尔顿法》,创设了常任文官制度。美国文官制度的核心是“功绩制”,体现在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三个原则上。竞争考试原则第一次把政府选人用人建立在“功绩制”的基础之上。职务常任原则第一次把政府官员分为事务官与政务官两个集团,前者终身任职,不与总统共进退。政治中立原则第一次把文官从党派的纷争中解脱出来,使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撼动了政府腐败的根基。因此,无论从行政还是政治意义上说,文官制度的创设都是“美国联邦政府管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摘编自石庆环《20世纪美国文官制度发展对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美国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文官制度的影响。【答案】(1)原因: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政党分肥制”的弊端;政治发展的需要;对人才的需求;外部经验的借鉴。(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提高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选拔了优秀人才;实现了行政管理专业化;减少了腐败现象;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了制度建设和法治。(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的美国。根据材料“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与选举政治并进,美国政党政治兴起”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文官制度出现的重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据材料“获胜的新总统都倾向于把政府官职通过‘配额’的形式,分发给同党成员和亲信,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政党分赃’现象”并结合所学可知,“政党分肥制”的弊端是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转而更信奉政治忠诚和服从政党意志的政治理念”可知,文官制度的产生是政治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 美国内战以后,政府腐败案的频频曝出,公众对由有技能的公仆来担任政府官员的强烈诉求”并结合所学可知,对人才的需求和外部经验的借鉴都是美国文官制度产生的重要原因。【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的美国。根据材料“美国文官制度的核心是‘功绩制’,体现在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三个原则上”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制度提高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且有助于选拔了优秀人才;根据材料“职务常任原则第一次把政府官员分为事务官与政务官两个集团,前者终身任职,不与总统共进退”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制度实现了行政管理专业化;根据材料“政治中立原则第一次把文官从党派的纷争中解脱出来,使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撼动了政府腐败的根基”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制度减少了腐败现象,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根据材料“文官制度的创设都是‘美国联邦政府管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制度推动了制度建设和法治。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尽管布哈林的模式,即主张用经济手段刺激经济各部门的平衡,更能受到苏联人民的欢迎,但是斯大林没有给他继续实现政策的机会,在党内斗争对抗中斯大林组织全党批判了布哈林的思想,最终是斯大林主宰了苏联社会建设的权力。斯大林成功地解决了俄国是如何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和战争的危机中加速建成社会主义这一历史难题的,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在苏维埃政权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斯大林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用十年的时间跑完了强国百年的路程。斯大林在反法西斯战争上的胜利鼓励了半殖民地人民寻求解放的斗争,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但从1929年开始,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全国从上到下要听命于国家计划,这样也容易导致官僚主义的盛行,甚至一些人因此死于非命。——摘编自刘薇《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评价》材料二西欧在历史上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现在又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地区,素有资本主义的“心脏”之称。西欧各国重要经济部门中的国家所有制成分大大高于美国、日本。二战后西欧的国有企业不仅发展规模比战前大,而且在结构上也突破了历史上的格局。西欧企业国有化和官营企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为了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确保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运转而进行的。战后以来,西欧各国政府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集中在自己手中,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所有环节进行广泛全面的干预。西欧各国普遍拥有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开支在政府总支出中的比重通常都达到60%以上,这是美国和日本所不能比拟的。战后西欧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域性联合组织——欧共体,这是当前国际垄断调节最发达的一种经济形式。——摘编自秦建伟《试论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并评价该模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府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认识。【答案】(1)原因:斯大林政治成为苏联的领导人,主宰了苏联社会建设的权力;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外的矛盾重重。评价:建立和巩固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成果;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帮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实现民族独立,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