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力 弹力练习题(江苏地区专用)2021-2022学年下学期江苏省各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_第1页
8.1 力 弹力练习题(江苏地区专用)2021-2022学年下学期江苏省各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_第2页
8.1 力 弹力练习题(江苏地区专用)2021-2022学年下学期江苏省各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_第3页
8.1 力 弹力练习题(江苏地区专用)2021-2022学年下学期江苏省各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_第4页
8.1 力 弹力练习题(江苏地区专用)2021-2022学年下学期江苏省各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力弹力练习题一、单选题1.(2021·江苏·苏州草桥中学八年级期中)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2.(2021·江苏·扬州市梅岭中学八年级期中)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L甲<L丙

L乙>L丁B.L甲=L丙

L乙=L丁C.L甲<L丙L乙=L丁D.L甲=L丙L乙>L丁3.(2021·江苏·南京民办育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物体,已知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1.5N,第3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请根据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出所挂物体所受的重力为A.0.5N B.1N C.2N D.1.5N4.(2021·江苏南京·八年级期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5.(2021·江苏·苏州新草桥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0N B.2N C.4N D.8N6.(2021·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A.L乙=L丁<L甲=L丙 B.L甲=L乙=L丙=L丁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7.(2021·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8.(2021·江苏镇江·八年级期中)某同学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把作为弹簧的伸长,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实验图像可能是哪一个图?()A.B.C. D.9.(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甲、乙、丙三个同学使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其中甲同学体重最大,乙同学手臂最长,丙同学手臂最粗。当他们两臂张开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A.三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粗的同学C.体重大的同学 D.手臂长的同学10.(2021·江苏南京·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关于弹簧测力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表示它的型号B.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别是0~5N和0.2NC.已调好“0”点的弹簧测力计可以上下颠倒过来使用D.在月球上,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11.(2021·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手压气球,气球发生形变,气球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是A.手对气球的压力 B.气球对手的支持力C.气球受到的重力 D.桌面对气球的支持力12.(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中)某同学使用已经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体的重力为()A.一定等于4N B.一定小于4N C.一定大于4N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3.(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离分度盘中央应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C.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必须保证水能淹没小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不会溢出D.在月球上,弹簧测力计依然能够测力,天平依然可以测物体的质量14.(2021·江苏镇江·八年级期中)测一个6.2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规格是()A.量程0—15N,分度值0.5N B.量程0—5N,分度值0.1NC.量程0—10N,分度值0.2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均可用15.(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一小孩坐在木板上,下列关于小孩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小孩发生了弹性形变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③小孩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④小孩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小孩发生了弹性形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中)如图为小明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A.手对弹簧的压力 B.弹簧对手的弹力C.弹簧本身的重力 D.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17.(2021·江苏·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_____N,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______N。(

)A.5;5 B.0;5 C.5;10 D.10;1018.(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关于弹力的形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一摞书放在桌面上,没有观察到桌面发生形变,故桌面此时不产生弹力B.风将树枝吹弯了,弯曲的树枝附近没有受力物体,所以不能产生弹力C.一根弹簧撤去拉力后,发现比原来明显伸长了,此时弹簧也产生了弹力D.橡皮泥正在被捏时,对手也产生压力,所以此时的橡皮泥也产生了弹力19.(2021·江苏泰州·八年级期中)下列有关运动员利用跳板跳水时的力的分析正确的是()A.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施力物是跳板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不属于弹力C.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由于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由于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20.(2021·江苏宿迁·八年级期中)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有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不可能同时对其它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D.力的作用不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二、填空题21.(2021·江苏南通·八年级期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选填“甲”、“乙”)22.(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_______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对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_______.23.(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使跳板发生了________

,此时跳板具有________

能;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将运动员抛向高处,在最高处时,运动员具有________

能.24.(2021·江苏扬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是A、B两根弹簧所受拉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由图像看,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测力计应选___________(A/B)弹簧,要制作量程较大的测力计应选___________(A/B)弹簧,AB并联制成测力计,其量程为___________N。25.(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中)如图甲所示,木板上压的重物越重,木板弯曲程度越________;如图乙所示,拉弹簧的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________。比较两个实验,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26.(2021·江苏镇江·八年级期中)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A点上升高度hA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N;钩码的重为______N;从开始提升到hA=30cm的过程中,钩码上升的高度为______cm。27.(2021·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填“A”或“B”)28.(2021·江苏·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并处于静止状态.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到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则x1、x2、x3的大小关系是:x1______x2______x3。29.(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1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200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A测力计示数为FA=_____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200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如图2所示),则此时B测力计的示数FB=_____N(均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30.(2021·江苏镇江·八年级期中)如图a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存在的操作错误是没有使弹簧的轴线方向与________一致。纠正错误后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如图b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若将此弹簧测力计、重物如图c所示进行测量,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与b相比将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31.(2021·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取一根钢尺,一端用左手手指按压在桌面上,右手的手指将露出桌面的一端下压至a、b两位置,手指感觉用力较大的是把钢尺压弯至______(选填“a”或“b”)位置。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物体的______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手指对尺的弹力是由______发生形变而产生的。32.(2021·江苏泰州·八年级期中)如图(a)(b)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先后作用于同一根弹簧,观察比较两次作用的记录图,实验者两次施加力的______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据此,我们初步得到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一个因素。如图(c)所示,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有关。三、作图题33.(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中)请在图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34.(2021·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八年级期中)按要求作图:(1)如图(1),小球静止,作出小球所受各力的示意图______;(2)如图(2),带电小球A悬停于带同种电荷的球M正上方,请作出A受力的示意图______;(3)如图(3)所示,当小车处于某一运动状态时,水杯内的水面出现这一情景(水杯在桌上没滑动),画出水杯(水和杯的整体)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__。四、实验题35.(2021·江苏·海安市李堡中学八年级期中)在学习了弹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韩露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她想探究“弹簧的伸长量L与它所受到的拉力F大小的关系”,于是她采用了图1的装置进行了探究。(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所示的铁架台、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0.5N)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2)通过实验,同学收集了弹簧受到大小不同的拉力F以及所对应的弹簧长度L,并在坐标纸上绘制了图2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①该弹簧的原长L0为_______cm,当弹簧受到2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量L为_____cm。②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③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是_______N。(3)实验中,有同学认为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本次实验用弹簧测力计还是用钩码探究更好一些?答:______(选填“弹簧测力计”或“钩码”);理由是___________。36.(2021·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测力计的外壳相同和刻度线分布情况都相同。则用橡皮筋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选填“A”或“B”)(2)实验完成后,同学们提出若将A和B两根橡皮筋并列起来制成测力计,如图丙所示,则其量程为_____;(填选项)

A.0-12N

B.0-16N

C.0-18N

D.0-24N(3)用上述的橡皮筋A和B,用细线C(C的长度和质量不计)紧靠地串在一起,如丁图所示,小明在B的末端用了一大小为4N的水平拉力F,使其沿水平方向伸长,如戊图所示,则此时A和B串在一起的总伸长长度为____cm,在弹性限度内,总伸长长度最大为_______________cm。37.(2021·江苏南京·八年级期中)小华为研究弹簧的性质,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图甲),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L0=6.0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表一实验次数123456钩码质量m/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度L/cm6.07.28.49.610.812.0表二实验次数123456弹力F/N00.3①0.91.21.5弹簧伸长量01.22.43.6②6.0(1)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①______、②______。(2)请在图乙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______。(3)分析表二中的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4)小华又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测力计,则用橡皮筋_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38.(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上体育课,同学们做引体向上活动时,发现采用双手握杠时,两手间距有以下几种情况:有比肩宽大的,有与肩同宽的,也有比肩宽小的,如图甲所示:那么,这几种握杠方法的“省力”程度一样吗?因此,小涵对“做引体向上的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出了不同的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双手握杠的间距有关;猜想二:小华猜想:可能与人的体重有关;猜想三:小芳猜想:可能与手臂的长度有关。小涵用两根相同的橡皮条系上同一重物并挂在水平杆子上,已知杆上相邻点间的间距相等,如图乙,改变橡皮条在杆上所挂的位置,并观察每次橡皮条的长度,结果如下表:实验序号12345橡皮条在杆上所挂的点A、JB、IC、HD、GE、F橡皮条的长度较长稍长最短稍长较长(1)当橡皮条悬挂在C、H两点时,仅改变橡皮条的长度,根据已学物理知识可知:受到的拉力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改变,由此可判断,橡皮条竖直悬挂时,猜想三是_______;(2)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可以得到结论:当手臂长和人的体重一定时,随着双手握杆间距的由大到小时,拉力_______(选填“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因此,在做引体向上时,最好采用悬挂点在________两点最省力;(3)为了验证猜想二,必须用两根相同的橡皮筋,且保持_______不变;(4)实验中根据_______来比较拉力的大小,下列实验中与这一物理方法不同的是________。A.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B.通过观察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运动C.利用乒乓球观察音叉的振幅D.通过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39.(2021·江苏扬州·八年级期中)小红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拉力的大小F/N03691215弹簧的长度L/cm1516.51819.52123弹簧的伸长ΔL/cm01.534.58(1)表格内缺少的数据应是_______.(2)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当所加拉力为5N时,弹簧的长度应为_______;(3)测量结束后,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是否成正比?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有______(填字母)A.作出F-△L图象,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二者成正比B.计算拉力F和△L的比值,若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C.每当拉力F增加3N时,弹簧的伸长量△L相应增加1.5cm,则说明二者成正比D.当拉力F变为原来的n倍时,伸长量△L也总是变为原来的n倍,则说明二者成正比(4)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可写成△L=F/k,则此处k=________.40.(2021·江苏镇江·八年级期中)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有三种猜想: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①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L1、L2.②图甲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L1′、L2′.③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记录实验数据.(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______(填写序号).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弹簧的_______和______相同.(2)实验方案中除了完成步骤①②外,还探究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_.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______有关.(3)探究完成后他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填“A”或“B”).(4)小明的力气比较大,他要制作弹簧拉力器锻炼,应选用弹簧______(填“A”或“B”).41.(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中)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拉力/N0123456甲弹簧的长度/cm6.07.59.010.512.013.515.0乙弹簧的长度/cm6.09.012.015.018.021.024.0(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______;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______(大/小);(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______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______测力计,(均A/B)(3)请写出一条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点______。(4)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为了探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是否有关,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合适的是______(A/B)A.将甲、乙两根弹簧分别截取不同长度,在相同拉力情况下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B.取两根弹簧中的一根截取不同长度,在相同拉力情况下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42.(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小明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所示器材并记录了相应数据,如下表所示,g取10N/kg。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指针位置(cm)2345677.57.5(1)此弹簧原长为___________cm,每增加1N的拉力弹簧伸长________cm;(2)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小明作出了弹簧受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2,其中正确的图象是________;(4)小明用这根弹簧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一个质量为600g的物体进行测量,测量后,指针又回到0.5N处,小明犯了什么错误?____________(5)小华又将实验器材如图3放置,测物体的重力,错误是_________;(6)如图4所示,小林用调零好的弹簧测力计测一个物体的重力,示数为G。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G。43.(2021·江苏·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拉力(钩码总重)F/N00.51.01.52.02.52橡皮筋的总长度L/cm4.55.15.76.36.97.53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00.61.22.43.0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______cm;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______补充完整;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______(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______。44.(2021·江苏·苏州草桥中学八年级期中)钓鱼是一项有益的室外活动。有一天,小轩和同伴相约去钓鱼,他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鱼线,长为4m,橫截面积为0.8cm2,小轩想研究鱼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鱼线的最大伸长量不能超过原长的)。由于此拉力很大,线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因此他选用同种材料的制成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表所示。长度拉力伸长量截面积250N500N750N1000N1m0.05cm20.04cm0.08cm0.12cm0.16cm2m0.05cm20.08cm0.16cm0.24cm0.32cm1m0.10cm20.02cm0.04cm0.06cm0.08cm(1)根据测试结果,请你写出线材的伸长x与长度L、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式x为()A.B.C.D.(2)在寻找上述关系中,你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3)通过对样品的测试要求,求出利用新材料制成的上述鱼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N。五、综合题45.(2021·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神奇的“大力士”——形状记忆合金起重机形状记忆合金起重机具有动力大、噪声小等优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形状记忆合金是由两种及以上金属元素所构成的材料。形状记忆合金起重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形状记忆合金,如图甲所示,常温下发生形变的记忆合金。在受热超过某一温度时,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此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力,将重物提起。依据不同记忆合金材料特性,可制成记忆压缩弹簧和记忆拉伸弹簧。如图乙所示为记忆压缩弹簧,在常温时较小的外力即可使其处于压缩状态,在高温时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伸长状态。记忆拉伸弹簧则与其不同,在常温时较小的外力可使其处于伸长状态,在高温时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压缩状态记忆弹簧恢复原状时所产生的弹力远比普通弹簧大。(1)下列材料合起来不可以制作形状记忆合金的是()A.钛、镍B.金、镉C.铜、锌D.铁、铁(2)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眼镜框被踩扁后,应________(升温/降温),使其恢复原状。(3)对记忆拉伸弹簧来说,低温状态长度比高温状态________。(4)如图丙是一个简易的阀门,利用形状记忆中的_________(选填“记忆压缩弹簧”或“记忆拉伸弹簧”)可以控制浴室水管的水温:在热水温度过高时通过“记忆”功能,调节或关闭水供水管道,避免烫伤。(5)图丁中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设计的起重机,记忆弹簧升温达到设定温度后恢复原状提起重物,为让记忆弹簧回到初始位置,装置中需要搭配普通弹簧,给出的四种组合中,提升力最大的是________。A.普通弹簧、记忆拉伸弹簧、普通弹簧B.普通弹簧、记忆压缩弹簧、普通弹簧C.记忆拉伸弹簧、普通弹簧、记忆拉伸弹簧D.记忆压缩弹簧、普通弹簧、记忆压缩弹簧参考答案:1.C【解析】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2.B【解析】由图可知,图甲和丙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故选B。3.B【解析】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第一个测力计的示数为下面两个测力计的重加上物体的重,而第二个测力计的示数为第三个测力计的重加上物体的重,即上面两个测力计的示数之差为一个测力计的重,;所以物体的重为:第一个测力计的示数减去两个测力计的重即:.4.A【解析】弹簧测力计是常用的力学测量仪器,有特有的使用规则,对照使用规则我们可判断各选项的说法是否符合要求。A.使用时,弹簧可测任何方向的力,只要拉力方向与弹簧伸长方向一致就可以,故A错误,A符合题意;B.使用前指针校零是一项必须的工作,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应避免,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力会损坏测力计,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解析】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因为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因此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其中一端所受的拉力为准,所以其示数是4N,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A【解析】根据题意,如图所示,甲图中,弹簧右边受到一拉力F,则弹簧对墙也有一个拉力F,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墙也会给弹簧一个向左的拉力,所以甲与丙的受力一样,弹簧伸长量是一样的,故;同理,当乙弹簧受到一个向左的压力时,弹簧也会给墙一个压力,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墙也会给弹簧一个向右的压力,即乙与丁受力情况一样,弹簧缩短量也是一样的,故,由于甲丙是变长,乙丁是变短,故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解析】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当弹簧测力计和秒表处于静止状态时,秒表受到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秒表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秒表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所以秒表对弹簧的拉力等于秒表的重力,因此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秒表对弹簧的拉力,故C正确为答案。8.C【解析】弹簧平放时长度为原长,伸长量为0,竖直悬挂且未挂钩码时,拉力为0,弹簧产生的弹力也为0,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有一定的伸长量;当挂钩码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D【解析】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手臂长的同学,弹簧的形变量最大,拉力最大。故选D。10.B【解析】A.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表示力的单位,不是它的型号,故A错误;B.由图分析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别是0~5N和0.2N,故B正确;C.已调好“0”点的弹簧测力计,由于测力计自身重力的影响,如果上下颠倒过来使用,需要重新调“0”,故C错误;D.弹簧测力计所测量的是它受到的拉力,拉力的大小与位置无关,所以在月球上,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B。11.B【解析】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气球受到手的压力,向下凹陷,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手产生的弹力,通常叫做支持力,故ACD错误,B正确.12.B【解析】某同学使用已经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此时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物体和弹簧测力计外壳的重力,所以物体的重力小于4N。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D【解析】A.弹簧秤使用时可以是竖直放置,也可以倾斜使用,只要拉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保持平行即可,故A错误;B.测量时,若发现指针稍许偏离分度盘中央刻线时,要移动游码,不能调节横梁上的螺母,故B错误;C.石块形状不规则,不能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宽度和高度,再计算体积,所以借助量筒和水,采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石块必须全部浸没在水中,同时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故C错误;D.月球上依然存在着引力,所以在月球上,弹簧测力计依然能够测力,天平依然可以测物体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D.14.C【解析】要测量6.2N的力,所选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应大于6.2N,且分度值不超过0.2N,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5.A【解析】由图示知,木板所受的向下弹力是小孩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小孩受到向上的弹力是木板向下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向上的弹力,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B【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到,手压弹簧,手对弹簧的压力,施力物体是手,不是弹簧,不是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故A不符合题意;B.弹簧对手的弹力,这是由于弹簧被压缩,发生形变,从而产生的弹力,这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故B符合题意;C.弹簧本身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弹簧受到的力,不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故C不符合题意;D.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的形变产生的力,不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A【解析】因为物重G=5N,所以A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5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5N,示数也为5N;同理,B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5N,示数也为5N,故A符合题意。故选A。18.D【解析】A.将一摞书放在桌面上,桌面会发生微小形变,肉眼很难观察到,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B.风将树枝吹弯了,当风停后,树枝又恢复到原状,所以弯曲的树枝产生了弹力,故B错误;C.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一根弹簧撤去拉力后,发现比原来明显伸长了,说明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故C错误;D.压力和支持力等都是弹力。当橡皮泥正在被捏时,手对橡皮泥产生压力,橡皮泥对手也产生压力,所以此时的橡皮泥也产生了弹力,故D正确。故选D。19.D【解析】A.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施力物是运动员,故A错误;BC.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由于运动员产生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故BC错误;D.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由于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故D正确。故选D。20.A【解析】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发生弹性形变才能发生力的作用,故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故A正确;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磁力,故B错误;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可能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产生作用,故C错误;D.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也不可以没有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故D错误。故选A。21.

乙【解析】[1][2]弹簧测力计的实验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图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由图像可知,甲弹簧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而乙弹簧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显然,若要制成量程大的测力计应选择乙弹簧。再分析图像可以看出,在拉力相同时,弹簧甲的伸长量大,因此可以在弹簧测力计上标示更多的刻度,分度值会更小,因此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22.

大于

G=m×15N/kg【解析】由图可知,当质量都为8kg时,甲的重力为120N,乙的重力为50N,则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120N时,与其质量m=8kg的比值为:120N/8kg=15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G=m×15N/kg.23.

形变

弹性势

重力势【解析】(1)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弹性势能;物体被举高时,具有重力势能.(1)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使跳板发生了形变;(2)由于跳板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运动员在最高处时,由于被举高,所以运动员具有重力势能.24.

A

B

0~22.5【解析】[1][2]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橡皮筋A的伸长量大,劲度系数较小,适合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测力计,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橡皮筋B的伸长量小,劲度系数较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橡皮筋测力计。[3]AB并联制成测力计,它们的伸长量是相同的,B的最大伸长量是15cm,受到的拉力为15N,则A受到的拉力为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的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应为F=15N+7.5N=22.5N故量程为0~22.5N。25.

物体的形变程度与力的大小有关【解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1]重物对木板有向下的压力,木板上压的重物越重,木板弯曲程度越大;[2]手对弹簧有向右的拉力,拉弹簧的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3]这两个实验说明: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即物体的形变程度与力的大小有关。26.

1.2

2

20【解析】[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读数为1.2N。[2]从乙图可以看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终维持2N不变,说明钩码离开地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相等,所以钩码重力为2N。[3]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上升高度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开始保持2N不变,说明上升高度时,钩码刚好离开地面。所以从开始提升到的过程中,钩码上升的高度为27.

B

A【解析】[1]由图像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B的伸长量小,劲度系数较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2]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A的伸长量大,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28.

=

=【解析】[1][2]用大小均为F的拉力作用在弹簧秤的右端,弹簧测力计受到了一对平衡力,无论弹簧的左端情况怎样,弹簧受的是平衡力,它两端的拉力总相等;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三个弹簧的伸长量相同,即x1=x2,x2=x3。【点睛】要弄清楚二力平衡的知识: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据此分析解答。29.

200

200【解析】[1][2]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A弹簧测力计固定,以A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一对为200N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等于200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200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同理以B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一对为200N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测力计的示数仍为200N。30.

力的方向

2.2

变大【解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要使弹簧的轴线方向(即弹簧伸长的方向)与被测量的力的方向一致;由图可知,图中操作的错误在于没有使弹簧的轴线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2]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2N。[3]若将此弹簧测力计、重物如图c所示进行测量,由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自身重力的影响,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与b相比将变大。31.

b

弹性形变

手指【解析】[1][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性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b处的弹性形变大,故b处用力较大。[3]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手指对尺的弹力是由手指发生形变而产生的。32.

方向

作用点【解析】[1]ab两图,a向下压弹簧,而b向上拉弹簧,弹簧伸长,因为方向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所以可知力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2]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更容易打开,A、B两处,力的方向相同,大小相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33.【解析】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将弹簧对拇指弹力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可。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作用在拇指上,方向水平向右,故画出弹簧对拇指弹力F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34.

【解析】(1)[1]从图中可以看到,小球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作用,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沿绳子的方向,竖直墙壁对小球的弹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水平向左;这三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2)[2]从图中可以看到,带电小球A处于静止,受到重力作用,作用点在小球A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由于小球A和球M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则小球A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作用点在小球A的重心;这两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3)[3]从图中可以看到,水杯内的水往左倾,说明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而水杯内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往左倾,把水和杯作为一个整体,它受到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桌面对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桌面对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这三个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35.

刻度尺

2

4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正比

0~2.5N

钩码

见详解【解析】(1)[1]实验中要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2)[2][3]由图可知,拉力为0时弹簧长度2cm,所以原长2cm,受到2N拉力时,弹簧长度6cm,伸长量为[4]由图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正比。[5]由图可知,弹簧在0~2.5N范围内,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正比,所以量程0~2.5N。(3)[6][7]实验中,如果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尽管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但是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难以确定,因此还是用钩码好些。36.

B

A

C

12

24【解析】(1)[1]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8N,B的量程为0-12N,所以B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2]由图乙知,在测量范围内,受到4N拉力时,A的伸长量为8cm,B的伸长量为4cm,那么A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度更高。(2)[3]由图乙知,在弹性限度内,A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伸长量最大为16cm,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N,伸长量最大为12cm。那么将A、B两根橡皮筋并列起来制成的测力计最大伸长量为12cm,此时B承受的拉力为12N,据在测量范围内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所以此时A承受的拉力则A、B并列起来后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FA+FB=6N+12N=18N那么此时测力计的量程为0-18N。即C选项正确。(3)[4]用水平4N的拉力拉串在一起的A、B橡皮筋时,A、B受到的拉力都为4N,此时A、B的伸长量分别为8cm和4cm,那么两橡皮筋串在一起的总伸长长度为8cm+4cm=12cm[5]在弹性限度内,A、B串在一起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由图乙知,此时A、B的伸长量分别为16cm和8cm,此时两橡皮筋的总伸长长度最大为16cm+8cm=24cm37.

0.6

4.8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所受弹力成正比

B

A【解析】(1)[1]钩码质量为60g,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则有[2]由表一知,弹簧原长为6.0cm,放120g砝码后,弹簧伸长后总长为10.8cm,则弹簧的伸长量为总长与原长的差,即4.8cm。(2)[3]根据表二数据作图可知,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如下(3)[4]由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所受弹力成正比,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4)[5]由图丙可知,橡皮筋A与橡皮筋B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A的测量最大量程为10N,橡皮筋B的测量最大量程为15N,故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6]由图丙可知,橡皮筋A与橡皮筋B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A的最大伸长量为20cm,橡皮筋B的最大伸长量为15cm,故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38.

不会

错误

先减小后增大

C、H

悬挂点间的距离不变

橡皮条伸长的长度

A【解析】(1)[1][2]当橡皮条悬挂在C、H两点时,即物体对橡皮条的拉力沿竖直方向时,由力的平衡知,两根橡皮条的拉力和等于物体的重力,故仅改变橡皮条的长度,受到的拉力不会改变,由此可判断,橡皮条竖直悬挂时,猜想三是错误的。(2)[3][4][5]由表中数据分析知,橡皮条在杆上所挂两点的距离逐渐变小,橡皮条的长度先变短后变长,故拉力先变小后变大,可验证猜想一;故可以等到结论:当手臂和人的体重一定时,随着双手握杆间距的增大,拉力先减小后增大,因此在做引体向上时,最好采用悬挂点在C、H两点最省力。(3)[6]影响拉力的因素有悬挂点间的距离、物重,要探究拉力可能与人的体重有关时,必须用两根相同的橡皮筋,且保持悬挂点间的距离不变。(4)[7]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实验中通过橡皮条的长度来显示所承受的拉力的大小,这是转换法。[8]A.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符合题意;B.通过观察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运动,采用了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乒乓球观察音叉的振幅,采用了转换法,故C不符合题意;D.通过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9.

6

17.5

ABCD

2N/cm【解析】(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当拉力每次增大3N时,弹簧就伸长1.5cm,故空格处的数据为6cm;(2)拉力每次增大3N时,弹簧就伸长1.5cm,故拉力增大1N时,弹簧伸长0.5cm,当所加拉力为5N

时,弹簧伸长5×0.5cm=2.5cm,故弹簧的长为2.5cm+15cm=17.5cm;(3)A.“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时,F−△L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A正确;B.当拉力

F

和伸长量△L

的比值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故B正确;C.拉力

F

增加

3N

时,弹簧的伸长量△L

相应增加

1.5cm,就说明二者成正比,故C正确;D.当拉力F变为原来的

n

倍时,伸长量△L也总是变为原来的n倍,则说明二者成正比,故D正确.(4)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当弹簧的伸长量△L为1.5cm时,拉力的大小为3N,则△L=,带入数据:1.5cm=,则k==2N/cm.40.

2

材料

粗细(或横截面积)

排除偶然性,找出普遍规律

力的大小

A

B【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实验中保持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只有原长不同,当改变拉力大小时,对比伸长量的大小关系,所以,这是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原长的关系,即是研究猜想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目的是为了保持了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2)由探究步骤③知道,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所以,其的目的应是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观察伸长量的变化,可以探究伸长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3)由图象知道,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A的伸长量大,说明弹簧A较灵敏,故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4)由图象知道,伸长相同的长度,力大的量程较大,由于小明的力气比较大,他要制作弹簧拉力器锻炼,要需要量程较大的弹簧,故应选用弹簧B.41.

正比

A

B

测量前先校正“0”点(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等)

B【解析】(1)[1][2]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条件下,甲弹簧测力计拉力每增加1N,甲弹簧会伸长1.5cm;乙弹簧测力计拉力每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