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泸州市龙马潭区高2024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48分)1.(本题3分)三星堆出土的小平底罐、鸟头把勺、尊形壶等陶器以及铜立人像、铜神树、金面具等,带有浓郁的西南地方文化特色;而青铜尊、囊以及玉璋、玉琼、玉璧、玉戈等物品的风格与黄河流域的一致。据此可知中华文明(

)A.星罗棋布 B.起源于西南地区 C.多元一体 D.源远流长2.(本题3分)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大一统的制度认同、血缘认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产生。当时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思想主张有(

)①“定于一”

②“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③“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④“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本题3分)秦始皇建立了一套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高官是A.太尉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廷尉4.(本题3分)汉武帝采用大商人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决定把冶铁、煮盐等私营权收归政府,由国家垄断经营,在全国产盐铁的地方设立盐铁专卖署,并任命当地的大盐铁商为盐官或铁官,管理煮盐、制造和买卖盐铁等事务。汉武帝的这一措施(

)A.促进了冶铁技术的普及 B.导致政府财政出现危机C.解决了王国叛乱的问题 D.顺应国家大一统的需要5.(本题3分)下表中南北朝时期部分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言行意在(

)族属政权自称匈奴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鲜卑北魏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鲜卑北周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A.实现华夏认同 B.促进经济发展 C.寻求政治认同 D.统一黄河流域6.(本题3分)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于边境重地增置藩镇。下表为该时期边境藩镇的基本信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名称驻营地战略目标平卢范阳河东朔方河西剑南营州幽州太原灵武凉州成都防御契丹和奚的侵袭防御契丹、奚和突厥对河北道的侵袭防御突厥、奚和契丹对河东的侵袭,控制定居在境内的契丹等民族防御突厥对关中的侵袭,控制定居在鄂尔多斯区的部落民族防御吐蕃和突厥对河西走廊的侵袭,维护往中央的通道防御吐蕃对四川边境的侵袭,控制边境少数民族。A.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B.民族间物质文化交流中断C.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停滞 D.边疆地区的形势较为紧张7.(本题3分)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都必然会有一套与之相适宜的选官制度。在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标准(或方式)最客观、公开、公平、影响时间最长的是下列哪一表述所描绘的制度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8.(本题3分)论及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文化面貌,有研究者指出,这个时代,儒玄佛道四家并立,而且相互影响,有的人儒玄双修,有的人调和儒佛。佛教在这一时期初步完成了中土化的过程,道教则完成了官方化的过程。对于这一文化面貌的解读,正确的是(

)A.得益于政治统一大格局 B.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一定冲击C.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达到顶峰 D.体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性9.(本题3分)北宋名臣张齐贤,于公元1000年冬至日朝会时醉酒失仪,因遭弹劾而被免去相位,宋真宗说:“卿为大臣,何以率下?朝廷自有典宪,朕不敢私”。这一事件说明宋朝(

)A.君主对监察体制的维护 B.御史监察范围不断拓宽C.崇文抑武方针得到落实 D.中央权力分割相互制约10.(本题3分)北宋初年真宗(968年-1022年)下令在今河北徐水周边开挖运河,并在田地内开挖五尺宽、七尺深的水渠缓解敌方骑兵快速冲锋的连续性限制,这主要是防范A.辽 B.金 C.西夏 D.蒙古11.(本题3分)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宋代'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政务活动为中心的大城市'。”这段论述可用于说明,宋代A.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B.海外商业贸易的繁盛C.南方新兴城市的涌现 D.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12.(本题3分)两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文化重心的南移 D.政治重心的南移13.(本题3分)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却不能让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主要因为()A.郑和不能航行到达美洲 B.郑和不能航行到达欧洲C.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 D.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加强海外贸易14.(本题3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犯了历史性错误,其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时已被废除,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当时宰相的权力已经大大削弱,电视剧夸大了宰相的权力15.(本题3分)下图为清朝满汉总督人数变化示意图。据图可知(

)A.满族贵族逐渐失去对国家权力的控制 B.汉民族的地位逐渐超越了满民族的地位C.内忧外患助推了汉族官僚地位的上升 D.科举制度给了汉族地主更多的上升空间16.(本题3分)明朝初期,市镇多由巡检司管理,只设从九品的末等官员。明朝后期至清朝,一些市镇已由正八品的县丞驻地管理,甚至出现正六品通判、正五品同知等府级官员管理市镇的现象。这一变化是由于(

)A.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 B.城市功能的演变C.中央政府权威的弱化 D.商品经济的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32分)17.(本题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目前所见最早而确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出处,是蔡元培于1910年所著《中国伦理学史》。1916年,易白沙在《青年杂志》上发表《孔子评议上篇》,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了论述。这一观点,为清末民初的学者所普遍接受,其影响直至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疑问。【资料夹】①关于董仲舒: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曾问学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在《史记》中以三百余字简述其生平,对其学术成就,仅说:“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②关于《春秋繁露》:《春秋繁露》是董仲舒代表作,其中多篇以“阴阳”或“五行”命名,如《五行对》《五行之义》《阴阳位》《阴阳义》等,除阴阳家外,董仲舒思想又杂有道、法、墨等成分,如道家的顺应天道、清静无为,法家的君尊臣卑、循名责实,墨家的天志、尚同、明鬼等,均被董仲舒吸收改造。③关于“罢黜百家”:班固(公元32-公元92年)在《汉书·武帝纪》中说道: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表述调整: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历史必修3》(2004年版)汉武帝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此后,儒继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思想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版)(1)依据“资料夹”中的材料,对汉武帝是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探讨。(2)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表述作了相应调整,这一调整有何意义?18.(本题18分)王朝核心区。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受到历代王朝特别重视、据之即足以控制全国的特殊地区。材料一

根据其研究,历代王朝的核心区可以总结为以下地图以及空间范围(阴影部分)(1)这六幅地图分别表示了六个时期的王朝核心区域,根据地图信息判断其代表的时期并填入下表。地图时间范围秦汉时期例:D十六国北朝至隋唐前期六朝政权中晚唐五代北宋辽金元明清(2)仔细阅读材料一的地图,概括中国历代王朝核心区的转移的特点。从中央政府统辖全国的角度看,受到历代王朝特别重视、据之即足以统一天下控制全国的地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以宋代为例,材料二展现了王朝核心区所具备的条件。材料二

神宗曰:“艺祖(宋太祖)养兵止二十二万,京师十余万,诸道十余万。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天下承平百余年,盖因于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七……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东京)。——《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八许、洛两都,轩裳(有高位的人)之盛,士大夫之渊薮(聚集)也。——(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汴州于朱梁开平元年(907)建为东京,是以宋都开封乃得有统绪。为了强化此种正统性,……从而将唐五代以来诸种历史资源均运用于王朝特别重视之区域的合法性建构中。——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3)根据材料二,说明该地区成为北宋王朝核心区的理由。(不得抄原文)。三、材料题(共20分)19.(本题20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4)综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科举制的认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DCDBBAA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BCBCD17.(1)我认为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据资料①可知,与董仲舒同时代且关系较密切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未述及此事;根据资料②可知,董仲舒思想实际上已融汇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根据资料③可知,晚于汉武帝百年的班固,将武帝措施概括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根据资料④可知,依《史记》《汉书》《三国志》所载,终两汉之世,诸子之学并未废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说法是近代学者面对民族危机,根据自身需要对《汉书》相关内容的阐释,为其反对封建专制、学习西方思根文化服务。(2)意义:历史表述更加客观,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体现了教材表述与时俱进;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民族自信。18.(1)地图时间范围E秦汉时期F六朝政权C中晚唐五代北宋B辽金元A明清(2)由陕西甘肃(关陇)向河北平津(幽燕)移动由黄河中下游地区向东北转移元、清二代的核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