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知识清单)-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_第1页
第七单元(知识清单)-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_第2页
第七单元(知识清单)-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_第3页
第七单元(知识清单)-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_第4页
第七单元(知识清单)-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上第七单元基础复习单单元e目标知知识e梳理一、易读错的字汇聚(huì)演奏(zòu)呢喃(ní)手风琴(qín)敬佩(pèi)麻雀(má)盘旋(xuán)叽叽喳喳(zhā)竹笋(sǔn)一副(fù)爽快(shuǎng)黎明(lí)凝神(níng)猎人(liè)汇聚(huì)美妙(miào)舒畅(chàng)瞬间(shùn)不仅(jǐn)迷蒙(méng)二、易写错的字滴: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啇”,不是“商”。雾:上下结构。“雨”变为雨字头。湿: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显”书写时略扁。栽:左下部分是“木”。琴:下边不加点。敲:右边不要写成“支”。蒙:下边不要少写一横。吸:第四笔是“ノ”。三、一字组多词。妙(miào)美妙巧妙妙计演(yǎn)演示演出表演奏(zòu)弹奏奏鸣奏章琴(qín)钢琴琴师风琴柔(róu)柔软温柔柔道感(gǎn)感受感觉感恩受(shòu)接受受伤难受激(jī)激烈激动感激击(jī)击败打击游击器(qì)乐器器重机器滴(dī)水滴点滴滴答敲(qiāo)敲门敲诈敲打鸣(míng)鸣谢鸟鸣鸣叫读(dú)读书朗读阅读短(duǎn)短跑短见短少蚂(mǎ)蚂蚁蚂蟥梨(1í)鸭梨白梨梨花柔(róu)柔软柔嫩柔弱麻(má)麻布麻绳麻雀蚁(yì)蚁穴蚁族蝼蚁栽(zāi)栽花栽树栽菜寸(cùn)尺寸寸土寸心册(cè)画册图册名册朝(zhāo)朝霞朝夕朝气雾(wù)大雾烟雾浓雾蒙(méng)启蒙承蒙迷蒙鼻(bí)鼻涕鼻梁鼻祖总(zǒng)总结总理老总抖(dǒu)发抖精神抖擞露(lù)露珠露天暴露湿(shī)湿气湿度湿润吸(xī)呼吸吸气吸取猎(liè)猎手打猎猎物翅(chì)翅膀展翅鸡翅膀(bǎng)臂膀左膀右臂重(zhòng)重量重大重要四、多音字。呢ní呢喃细语ne在哪儿呢场chǎng操场字歌:广场(chǎng)上面人如潮,跳舞场(chǎng)面真热闹。农家场(cháng)院堆谷物,一场(cháng)秋雨来报到。运用:好(hào)逸恶劳、好(hào)为人师的做法都不好(hǎo)。朝cháo朝东zhāo朝霞蒙字歌:唐宋元明清,朝(cháo)代不断更朝(zhāo)阳照常升,朝(zhāo)霞依旧红社会朝(cháo)前进,房屋朝(cháo)阳建。运用:小时候,因家庭蒙(méng)难,我随父母来到内蒙(měng)古生活,住的是蒙(měng)古包。7岁时,我上了小学,接受了启蒙(méng)教育。同学们都很朴实,从不蒙(mēng)骗他人。辨析:表示“露水”“用药料、果汁等制成的饮料”“显出来,现出来”时,读|ù,如,露珠、玫瑰露、不露声色;表示“显出来,现出来”用于一些口语词语时,读|òu,如,露脸、露馅儿、露马脚。五、形近字滴(水滴)敲(敲打)雾(迷雾)鸣(鸣叫)摘(采摘)稿(稿子)雷(雷霆)呜(呜咽)湿(湿润)麻(麻花)蚁(蚂蚁)击(打击)温(温暖)床(木床)议(议论)出(出现)器(乐器)受(感受)春(春天)蚁(蚂蚁)哭(哭泣)爱(心爱)奏(演奏)议(议论)淅(淅沥)或(或者)六、重点词语1.必须掌握的词美妙音乐家演奏感受激动合奏乐曲充满乐器雨滴滴答所有河流轻快告诉高远沉思麻雀蚂蚁搬家井然勇敢精神趣味鲜美如同温柔摇摆倒影无穷无尽乐趣父亲童年雾蒙蒙轻声生怕惊动气息总是抖动露水呼吸时刻猎人翅膀沉重2.四字词语轻轻柔柔呢喃细雨敲敲打打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汹涌澎湃蹦蹦跳跳凝神静气3.成语波澜壮阔叽叽喳喳井然有序千姿百态雨后春笋超凡脱俗秋高气爽七、近义词美妙~美好激动~兴奋雄伟~雄壮汇聚~汇集轻快~轻盈好像~好似高远~辽远遐想~遐思雄健~雄壮勇猛~英勇广阔~宽阔忠贞~忠诚敬佩~钦佩格外~尤其鲜美~鲜嫩如同~好像摇摆~摇晃境界~意境奥秘~秘密突然~忽然喜欢~喜爱兀立~耸立生怕~恐怕气息~气味惊愕~诧异一瞬间~一刹那呢喃细语~轻声细语凝神静气~屏息凝神波澜壮阔~声势浩大井然有序~井井有条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八、反义词浓→淡不同→相同温柔→粗暴雄伟→渺小热闹→冷清轻快→沉重广阔→狭窄雄健→瘦弱喜欢→讨厌黎明→黄昏忠贞→奸诈敬佩→鄙视温柔→粗暴快活→痛苦瞬间→长久无穷→有限勇猛→软弱惊愕→镇定潮湿→干燥沉重→轻快凝神→分神汹涌澎湃→风平浪静千姿百态→千篇一律热腾腾→冷冰冰超凡脱俗→俗不可耐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九、词语解释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汹涌澎湃:形容波浪凶猛。常用来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暑寒荣枯:夏天花草树木茂盛繁荣,冬天花草树木枯萎凋零,指季节不断变化,草木有生有死。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超凡脱俗:超出常人,脱离凡俗。井然有序:形容整齐而有秩序的样子。十、词语积累。①ABB式的词语:热腾腾类似的词语:雾蒙蒙白花花慢吞吞甜蜜蜜②AABB式词语:叽叽喳喳类似的词语:轰轰隆隆滴滴答答叽叽咕咕③“千x百x”式的词语:千姿百态类似的词语:千方百计千锤百炼千奇百怪千娇百媚千依百顺④形容时间快的词语:一瞬间一刹那类似的词语:眨眼间霎时转眼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⑤动物活动的词语:蹦蹦跳跳类似的词语:高空盘旋展翅翱翔猛扑而下⑥描写大自然的词语:千山万水千岩万壑类似的词语:山明水秀山重水复大雨滂沱⑦量词一首乐曲一场音乐会一丛竹子一株棕榈一根树枝一片叶子⑧修饰词(淙淙)地流向(波澜壮阔)的海洋(轻快)的小曲(雄伟)的乐曲(幽深)的树林(热闹)的音乐会(浓浓)的草木气息(深深)地呼吸(波澜壮阔)的大合唱(雄伟)的乐曲(广阔)的大地(温柔)的细语(无尽)的乐趣(高远)的天空(鲜美)的味道(无穷)的奥秘(雾蒙蒙)的树林(浓浓)的草木气息(幽深)的树林(苦苦)的草木气息(茫茫然)地望着(舒畅)地呼吸十一、句子积累。1.拟人句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这句话把森林当成人来写,把狂风吹过森林,树木抖动的样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2用前面结尾的词语做后面开头的句子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这句话层层递进,表现了水的声音美妙多变的特点,展示了小溪汇成河流,河流汇成大海的自然过程。3.比喻句(1)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这句话把微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比作“温柔的细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叶声的轻柔、亲切。(2)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棕榈树叶子的形状。4.精彩句(1)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这两句话的前半部分描写动物的动作,后半部分描写给人的感受,把小麻雀的可爱、老鹰的雄健勇猛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出来。(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观察得细致而专注,仿佛与树林融为一体。这充分表现了父亲对鸟的了解和喜爱之情。十二、课文回顾。21.《大自然的声音》通过独特的视角,把自然界中的事物写成音乐家,奏出了各式各样美妙的乐曲,展现了自然之美。22.《读不完的大书》描写了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飞鸟虫鱼,写出了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启发我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去探索,去发现。23.《父亲、树林和鸟》讲述了父亲带“我”认真观察鸟的故事,写出了父亲对鸟的喜爱,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十三、单元复习要点1.理解并背诵《大自然的声音》中第2、3自然段。2.理解《读不完的大书》中描写大自然的生动优美的语句。3.理解《父亲、树林和鸟》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4.会写关注并解决生活问题的作文。十四、“1+X”阅读推荐篇目:《鹿和狼的故事》推荐理由:这篇文章讲述了20世纪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布了一项错误的命令,导致凯巴伯森林的生物链不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说明了“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的道理,教育我们要保护生态平衡,遵循自然规律。阅读方式: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小故事。我们可以读完以后写一写自己的心得,与同学交流一下,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十五、素养与能力1.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2.《大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3.《读不完的大书》通过分析关键词、重点句,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丽神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感情诵读,感受语言的生动。3.《父亲、树林和鸟》通过分析关键词、重点句,感受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美好感情。感情诵读,感受语言的生动。4.借助图片了解身边的小事。能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5.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6.用发现法和探究法来学习摘抄、积累字词。借助图片学习理解古诗。课课文e梳理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1.课题解读本课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2.课文重点解读(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理解:这段话是围绕“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这句话来写的。“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句中的“他”指的是风,把风当作大自然的音乐家,把风吹动森林想象成风在演奏他的手风琴,想象奇特。(2)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理解:“微风拂面”“狂风吹起”,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将不同大小的风的声音特点形象的描摹出来。“呢喃细语”和“雄伟的乐曲”,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温柔”“拂面”的微风多像一首摇篮曲,“激动”“合奏”的狂风又像豪迈激昂的进行曲呀。(3)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理解:雨滴落在不同物体上发出不同的声音,各种声音便凑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会,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魅力。(4)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理解:“淙淙”“潺潺”“哗啦啦”三个拟声词对雨水由少到多逐渐汇聚,由缓到急的流动声音的描摹非常生动。(5)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理解:“山中小曲”指的是小雨滴汇聚成小溪、河流,在山间流动发出的动人声音;“海洋大合唱”是指河流流入大海,汹涌澎湃的海浪发出的声音。(6)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理解: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走在公园里”“坐在一棵树下”“在水塘边散步”听到的动物的声音。3.主题概括本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述大自然中“风”“水”“动物”这几位音乐家的演奏,让人不由自主地感慨:大自然的声音是多么美妙动听啊!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4.学有所得大自然里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在本课中,我们听到了大自然中风、水、动物的美妙声音。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需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聆听才能发现哟!5.结构导图6.问题探究。(1)再说一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课文写了大自然中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微风和狂风的声音,下雨时的声音,小溪、河流、大海的声音,还有鸟叫、虫鸣、蝈蝈的歌声。(2)作者是怎样写“微风拂过”与“狂风吹起”时风演奏的乐曲的?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微风的“轻轻柔柔”“呢喃细语”以及狂风的“雄伟和“力量”,这样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3)“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等拟声词的运用有什么作用?这些拟声词,生动地描摹了大自然中的各种雨声,表现了水的声音美妙多变的特点,写出了声音的丰富性。(4)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句中使用的省略号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省略号表现出声音的连续不断,耐人品味。在句子中,两个省略号更像是乐谱中的符点。(5)作者采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每个部分中都写到的怎样声音?为什么这样写?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自然的美妙的声音。“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主要抓住不同“树叶翻动”有不一样的声音,“微风拂面”的轻轻柔柔和“狂风吹起”的气势雄伟;“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写到“雨滴滴落”“敲敲打打的热闹”和“雨水汇聚”由少到多的由低到高的声音的变化;“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鸟叫”“虫鸣”“蝈蝈唱”。这样写,形象生动表现大自然中“风”“水”“动物”这几位音乐家的演奏,让每一位读者不由自主地感慨“:大自然的声音是多么美妙动听啊!(6)读第2~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想想它们和第1自然段有什么关系。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关键句,统领全文。第2、3、4自然段分别从风声、水声和动物的叫声三个方面来具体描绘大自然声音美妙。第2~4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结构上构成“总分关系。(7)联系全文,谈谈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举例。①比喻,如“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②拟人,如“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③排比,如“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④对比,如“当微风拂过……当狂风吹起……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7.课外拓展(1)古诗(词)里的自然之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作介质,这个介质可以是空气、水、固体。当然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声音的传播也与温度和阻力有关。声音还会因外界物质的阻挡而发生折射,例如人面对群山呼喊,就可以听到自己的回声。晚上的声音传播得要比白天远。因为白天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上升的热空气,从而被快速折射到了空中;晚上冷空气下降,声音会靠着地表慢慢地传播,不容易发生折射。(3)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些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提示:先确定一个话题,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句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句子要有条理。①雨是大自然的演奏家。一阵狂风吹过,哗哗哗,哗哗哗……雨像一曲奇妙的歌谣,悄悄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雨声里,山中的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每一块岩石,都变成了神奇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②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雨后,岸边的石头便是他们的歌台。听,他们开始唱了:“呱呱,呱呱,呱呱呱……”一个在唱,另一个也跟着唱,第三个,第四个……直到由独唱变成了大合唱。他们也喜欢在晚上,躺在荷叶上也星星们唱歌,这个一句,那个一句,简单的对唱里,藏着他们快乐的心。③大自然是个有声有色的世界。这里不仅有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还有许多“歌手”。你瞧,春姑娘带了两位歌手来到了人间。“轰隆隆……轰隆隆……”春雷来了。他敲起鼓点,那声音多么令人兴奋,使人欣喜。听,“沙沙沙……沙沙沙……”,这是谁在歌唱?“滴答答……滴答答……”原来是春雨!像春蚕咀嚼桑叶,像大地为我们演奏春天的序曲。④厨房,是个音乐厅。妈妈做饭时,里面便传来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妈妈洗菜时,水“哗啦——哗啦——”地唱着一首欢快的歌曲。刀在菜板上使劲切菜,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咚”,就像一位鼓手在卖力地打鼓。锅铲飞速翻炒,发出“当当”的声音,就像是在弹钢琴。“哗啦——咚咚——当当——”就像一个乐队,演奏着一首美妙的曲子,好听极了。⑤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草原因为百灵鸟的歌声显得生机勃勃;沉睡的森林在群鸟的鸣叫声中苏醒;城市中的公园就是只有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也会显出几分活跃。(4)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描写声音的句子①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比喻)②这里既非海滨,也非山峦,只是寻常的大楼住宅,但风声如涛,一阵阵、一波波,呜呜呼呼地不停狂吹猛啸,让人想起壮阔的海面,想起异乡的夜雨,想起空旷的原野,想起……(比喻、排比)(5)拟声词积累①动物叫声咩咩——羊哞哞——牛汪汪——狗笃笃呱呱——青蛙知了知了——知了咪咪喵喵——猫蝈蝈——蝈蝈唧唧叽叽——小鸡嗡嗡——蜜蜂②各种鸟的叫声喳喳——喜鹊的叫声。啁[zhōu]啾[jiū]——鸟叫的声音。嘤[yīng]嘤——形容鸟叫声。嘎[gā]嘎——形容大雁等的叫声,也作呷呷,鸭子的叫声。啾[jiū]啾——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也形容凄厉的叫声。鸟儿。布谷——布谷鸟的叫声③风、雨、雷、电、水等自然现象声音淅淅——用来写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淅沥——用来写轻微的风、雨、雪等声音。呼呼——用来写风声。汩汩、潺潺、哗、哗啦、哗哗、淙淙——用来写水流动或东西滚动的声音。④落地、敲击、拍打、撞击等声音咚咚——用来写敲鼓和敲门的声音。噼啪、噼里啪啦——火燃柴的声音隆隆——用来写剧烈震动的声音,如:雷声隆隆,炮声隆隆。咕咚——用来写重东西落下或大口喝水的声音。叮当——用来写金属、瓷器、玉饰等撞击的声音。铮铮——拟声词,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轧(ya)——拟声词,形容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声音锵——拟声词,形容金属相撞击的声音鼟(teng)——拟声词,形容鼓声嗵(tong)——拟声词突突——拟声词,心跳声,摩托车声(6)小练笔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妙的声音,听听厨房里妈妈做饭时都有哪些声音,哪些声音让你觉得像音乐一样美妙呢?试着以“厨房是个音乐厅”为题说说吧!厨房里正在上演“锅碗瓢盆”交响曲。煤气灶上,蔚蓝的炉火斗志昂扬,“呼呼”叫着舔舐着乌黑的锅底,锅里的排骨汤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案板上不时传来切土豆丝的“嚓嚓”声,切葱的“咝咝”声。妈妈把油烧热后,先倒入葱姜蒜,再倒入土豆丝,“哗哗哗”地翻炒几下,加上作料,不一会儿,一盘香喷喷的酸辣土豆丝就做好了。(7)推荐阅读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1.课题解读这篇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飞鸟虫鱼,写出了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启发我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去探索,去发现。2.课文重点解读(1)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这句话是课文的总起句,说明“我”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天、地,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等等,世界万物都是好玩的,也能引发人深刻的思考和想象。(3)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理解:“叽叽喳喳”写麻雀的声音之美。“蹦蹦跳跳”写麻雀的动作之美,让我们想到了麻雀自由快乐的生活,所以让人的心情愉悦。(4)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理解:“盘旋、滑翔、猛扑”几个动词,准确地描写了老鹰雄健勇猛的特点,为我们勾勒出一只凶猛的苍鹰的形象。(5)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关于蚂蚁的两件事情:一是蚂蚁搬家,“井然有序”生动地展现出蚂蚁排着队伍,有序地搬运货物的情景;二是蚂蚁对战,“两军对垒”指两军相持,排好阵势,即将开战,“勇敢忠贞”表达了作者对蚂蚁勇于搏斗的精神的赞叹,字里行间露出一个“趣”字。(6)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理解:“趣味”是乐趣的意思。“暑寒荣枯”是多数植物的生长规律。这句话是这段文字的关键语句。(7)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理解:花儿千姿百态(颜色多、形状多),草也不尽相同(形态各不相同),照应前文的“有着不同的趣味”,这些乐趣的获得源于仔细的观察。(8)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理解:写自家屋后的竹子和棕榈,竹子长得快且竹叶有趣,池塘边的棕榈树挺拔而有情趣,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自家庭院营造的优美环境使“我”感到可爱而有情趣。(9)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理解:这是对全文的总结。“看不完的大画册”,极写大自然美不胜收,处处如诗如画;“读不完的大书”,极写大自然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未知;“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进一步诠释了“大画册”和“大书”中蕴含着智慧的宝藏和无尽的乐趣。3.主题概括课文通过对野外与自家庭院环境的描述,说明了大自然是给儿童的一部“读不完的大书”,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学有所得大自然是那样具有百般风情,万般柔媚;大自然又是那样的神奇和有趣。大自然中藏着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大自然同呼吸、共生长。5.结构导图6.问题探究(1)“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课文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答:指的是大自然。课文以“读不完的大书”为题,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又揭示了用心“读”就能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无尽乐趣的道理。(2)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课文的总起句,说明我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3)文章第二段中写到了哪几种动物?它们各给人怎样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小麻雀--叫人愉悦;老鹰一雄健勇猛;蚂蚁-_-勇敢忠贞。这说明作者通过观察野外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乐趣。(4)作者是怎样写自家房子前后的环境的?作者先略写房子前后的果树开花、结果,以及果子味道的鲜美,再选取屋后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植物,即竹子和棕桐,具体表现竹子长得快、竹叶声动听、棕桐超。凡脱俗、小鱼在棕桐的倒影间游玩的欢快,它们共同营造出自家房子前后环境的美丽,充满了情趣。(5)联想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因为大自然中的飞鸟昆虫、花草树木千姿百态,各有特点,就像一本画册给我们美的享受。它又像一本书,里面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和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它让.人看不尽玩不够,给人带来了无尽的乐趣。所以说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6)大自然这本大书能读完吗?读不完的大书告诉我们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但我们人的生命和智慧是有限的,所以大自然这本大书我们永远不可能读完。(7)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重要你都读到了什么?蛐蛐趴在草丛里唱歌,唧哩哩唧哩哩的,那歌声真动听,让人听了多么开心。银杏叶好像一把把金黄的小扇子,在枝头摇动,为人们带去清凉;又像一群翻飞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给人们视觉的享受。7.课外拓展(1)季节不断变化,草木有荣有枯。你能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诗句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2)推荐阅读①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理解:枝条最顶端的木芙蓉花,在山中绽放鲜红的花萼。涧口一片寂静无人迹,纷纷扬扬独自开了又落。②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理解:荆溪潺潺流过,白石粼粼显露,天气变得寒冷,红叶稀稀落落。山间小路上原本并没有下雨,是那苍翠的山色好像要沾湿人的衣裳。③课外书屋这是一本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普知识完美结合的中国原创科普绘本。全书以春、夏、秋、冬为经线,以每个季节对应的中国特有的几百种昆虫、动物、植物为纬线,并穿插唐诗名句、中草药、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等中国传统元素,通过近1000幅精美的手绘图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学与艺术启蒙结合的自然百科全书。(3)风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4)蚂蚁搬家的秘密理解:下大雨之前,空气中水蒸气会增加,筑在泥土里的蚁巢会变得潮湿。蚂蚁虽然居住在地面以下,但它生性喜欢干燥,遇到潮湿就很难安居。它的身体里有一个感知水分的器官,当空气中的水分变得很高时,它就感觉要下雨了,就会向高处搬家,以免自己的窝被雨水淹没。(5)在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好玩有趣的东西。尝试像作者那样,写一写:大自然中有什么动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尽量写得生动好玩些。范文有一次,我写完作业,来到院子里,发现草丛边有一大群蚂蚁正在有条不紊地搬运着沙石。它们排成一队,声势浩大。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仔细地观察起来。哦,原来它们是给自己筑巢呢!我想:它们这么小,要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工呀?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它们的分工是那么明确,就好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它们搬的搬,抬的抬,运的运,团结一致。就这样反反复复,将近一个小时,这伟大的工程就算完工了。整个过程我看得目瞪口呆,我被它们这种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精神所折服,被它们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所感动。第23课:《父亲、树林和小鸟》1.课题解读这篇课文讲述了父亲带“我”认真观察鸟的故事,写出了父亲对鸟的喜爱,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2.课文重点解读(1)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理解:既开门见山点题,概括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又表明了全文中心,奠定了情感基调。“一生”“最喜欢”说明父亲对树林和鸟喜欢的程度非常深。(2)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理解:“幽深的”“雾蒙蒙的”都是用来修饰树林的。两个修饰语连用,分别从感觉和视觉角度具体地写出了树林深远、幽静、朦胧的特点,让人如同身临其境。(3)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理解:“凝神静气”和“像树一般兀立”都是描写父亲的。“凝神静气”形容父亲观察细致而专注,对大自然的生命充满敬畏;“像树一般兀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专注的神态。(4)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理解:父亲这么了解鸟的习性,这么善于观察,如果他做猎人,树林中的鸟就会被轻而易举地猎杀,从而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父亲不是猎人,他不伤害鸟儿,反而那么喜爱鸟儿,所以“我”为父亲感到高兴。3.主题概括本文叙述了父亲带“我”从滹沱河岸上的树林表走过,亲身感受到父亲喜欢树林和爱歌唱的鸟的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4.学有所得父亲与树林中的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知鸟、爱鸟,善于倾听鸟的“音乐”和“心声”。我们只有用心关爱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与大自然同呼吸,共生长。5.结构导图6.问题探究(1)文中关于“我”没有看到鸟飞、没有听到鸟叫、没有找到动着的叶子、更没有闻到鸟味的几处描写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这几处描写是表现我通过自己的观察来验证父亲说的话的反应,我的一无所获衬托出父亲对鸟的了解、熟悉,表明这是父亲经常的、仔细地观察鸟的经验积累,深切真实地体现出父亲对鸟的热爱。(2)“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两句话中的“最”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前面一个是父亲听到鸟的歌唱时说的,表明父亲对鸟的了解和喜爱。后一个是我对父亲的赞扬,赞扬父亲深深地爱鸟情怀。(3)父亲是怎么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的?没有风叶子却在动,说明树上有动物。鼻子闻到有鸟味,说明树上的动物是鸟,还很多。(4)想一想: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因为父亲非常熟悉鸟的习性,又很善于观察,这是当一个优秀猎人的条件。如果父亲是猎人,那么小鸟就会轻易地被杀死。父亲了解鸟却不杀鸟,说明父亲很爱护鸟,“我”为父亲感到骄傲。(5)连续运用多个修辞词有什么好处。①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②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③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句①:两个修饰语“幽深”“雾蒙蒙”连用,突出了树林的幽静与神秘。句②:两个修饰语“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连用,写出了父亲观察细致而专注,对大自然的生命充满敬畏,已与树木融为一体。句③:两个饰语(语文要素修饰语“浓浓”“苦苦”都是表示味道的词语,写出了树林里草木独特的气息。描写时,连续运用多个修饰语,既能增加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又能把描写对象写得生动立体。那么,如何使用这种形式,表达丰富的感受呢?首先,确定写什么(即被修饰事物);然后,确定它有什么特点,列出几项;最后,用恰当的修饰语写出来,读一读并修改。(6)为什么课文第13、14、15自然段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一般来说,引号都是成对使用。但是,如果连续几个自然段都是引用同一个人说的话,那么,每个自然段开头都用一个前引号,而除了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末尾用一个后引号,前面自然段的末尾都不加后引号。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规定:“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课文第13、第14、第15自然段就属于上述第二种情况。(7)父亲曾经是个猎人吗?不是父亲是否做过猎人,凭借文中的信息并不能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父亲不是猎人”,可能有两种情况:父亲现在不是猎人,但以前做过猎人(因为父亲对鸟的习性非常熟悉);父亲现在不是猎人,也从来没有做过猎人(因为父亲不会去捕捉自己最喜欢的鸟)。(8)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①父亲喜欢树林和鸟。具体理由见上面的“问题概括”。②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他知道树林里有很多鸟,知道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知道它们要歌唱了,知道鸟最快活的时刻也是最危险的时刻。③父亲很善于观察。他通过观察无风而动的树叶,通过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很多鸟。④父亲热爱自然。父亲要经过不断的观察和丰富的自身体验,才能如此了解鸟的习性。这说明父亲喜欢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在他的眼里,树林和鸟的快活就是他的快活。(9)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说说你的理由。①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同意。从父亲十分了解鸟的习性,他知道哪片叶子下藏着鸟,能闻到鸟味;父亲和“我”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的,生怕惊了林中的鸟;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这些方面可看出)

②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同意。他知道树林里有很多鸟,知道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知道它们要唱歌了,知道鸟最快活的时刻也是最危险富饶时刻)③父亲很善于观察。(同意。他通过观察无风而动的叶子,通过问气味就知道林中有很多鸟。)④父亲热爱自然。(同意。父亲要经过不断的观察和丰富自身经验,才能如此了解鸟的习性,这说明父亲喜欢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在他眼里,树林和鸟的快活就是他的快活。)⑤父亲曾经是个猎人。(不同意。从文章最后一段“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可知,父亲应该未做过猎人。父亲非常喜爱鸟,是不会伤害鸟儿的,所以说父亲不是猎人。)7.课外拓展(1)拓展阅读①鸟[唐]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理解: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它们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②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理解: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2)鸟儿是怎样睡觉的理解:鸟儿和我们人一样也要休息、睡觉,恢复体力,不过它们睡觉的姿势可是各不相同哦!美丽的绿头鸭和天鹅们,白天在水中捕食、戏耍,夜晚休息时也离不开它们最爱的水面。它们把优美的长脖子弯曲着,将头埋在翅膀里,然后让自己漂浮在水面上,一边做着美梦,一边随波逐流,好不悠闲。鹤、鹳、鹭等长腿鸟总是单脚站立而睡,累了再换另一只脚,是劳逸结合的典范。鹧鸪休息时喜欢成群围成一个大圈,然后一律头朝外尾向内。这样,不管敌人从哪个方向袭来,它们都能及时发现并逃走。画眉、百灵等叫声悦耳的小鸟睡觉时通常弯下两脚,爪子则弯曲起来牢牢地抓住枝条,所以不用担心它们会树上摔下来。猫头鹰这种“值夜班”的猛禽,你总能在白天看见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站主在浓密的树枝上,其实这时它正在睡觉呢。猫头鹰的睡姿是不是很另类啊,它这样是为了时刻监视周围的环境,防备敌人的袭击。(2)描写鸟动作、习性的句子①海燕叫喊着,飞掠过去,好像深黑色的闪电,箭似的射穿那阴云,用翅膀刮起那浪花的泡沫。(比喻)②一棵大树上,有几只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即便有人走近,也丝毫不会影响它们的兴致。(拟人)③在地上行走时,鹦鹉就像是高雅的小姐在走标准的时装步,好像是在显示自己是鸟中的皇后。(比喻)④海鸥在空中一发现水中的游鱼和软体动物,便立刻扇动翅膀,像箭一样俯冲向水中。(比喻)⑤广场上有几百只雪白的鸽子,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在吃食,还有的在空中盘旋,那张开的两只翅膀真像一把打开的羽扇,在炎热中给人带来阵阵凉风。(排比、比喻)(3)保护鸟类的句子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保护鸟类,为环境增资添彩!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4)国际爱鸟日鸟类与人类,自古就是亲密的朋友。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在向大自然争取生存和发展中,就与鸟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世界上很多国家政府为了普及爱鸟知识和提高人民对护鸟的认识,根据本国的季节气候规定了爱鸟日、爱鸟节或爱鸟周、爱鸟月。《世界保护益鸟公约》规定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1981年,国务院确定选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各省、市、自治区要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5)以鸟儿的身份,给人类写一封信,表达出希望人类能和鸟儿和谐相处的心愿。亲爱的人类:我是一只鸟儿,我经常站在枝头,饿了,吃几只胖胖的虫子;渴了,喝几口甜甜的河水,日子别提多美了!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我找不到家了。森林被你们破坏了,森林里已经没有了安宁,只有恐惧。人类朋友们,停止你们对我们、对大自然的伤害吧!像以前那样爱护我们吧!我们祈求有一个安宁的家园。你们的好朋友鸟儿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1.活动内容。这次口语交际是让你和小组同学交流你发现的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或是不文明的行为,再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2.活动要求。(1)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片,说说分别表现的是什么行为,哪些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2)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注意要用简要的话表明自己的看法。(3)联系实际,就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和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汇总小组意见与其他小组交流。(4)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注意语句通顺,表达流畅。3.活动示例①说说图上画的是哪些“小事”,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一位青年进门时为后面的人扶住门。出门遛狗,及时清理宠物的排泄物。上公交车时,大家都在排队上车,有人突然插队。出门旅游的时候,在古建筑墙上乱刻乱画。在树木上攀爬拍照。②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在小区里给邻居阿姨照看孩子;给灾区的人们送去爱心;给劳累一天的妈妈沏上一杯热茶……这些小小的举动,能给别人带来方便,也能给别人带来温暖。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会看到有些行人对红绿灯视而不见,横穿马路;有的人边吃东西边扔垃圾;还有的人随地吐痰。这不仅影响城市的美丽,还很危险,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行为。让我们大手牵小手,与文明同行,只有大家共同进步,整个社会才会进步。图中这些“小事”虽小,意义却非常重大,有的给人带来温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有的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甚至给人带来危险,令人厌恶,难怪古人会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③我们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小事”呢?大家交流交流,把自己听到的“小事”汇总下来。上楼梯靠右,下楼梯靠左,排队走不仅不会发生拥挤和踩踏,还快捷,这是一种好习惯。我们不管在学校还是其他公共场合都要这样做。哥哥姐姐们在公园里捡拾垃圾,这是一种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他们这样做不仅让公园变得干净了,还给在公园游玩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令人称赞。在公共场合打喷嚏不用手遮挡,不禁令人感到不舒服,而且还可能会传播疾病,给他人的健康带来危险,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大家不要这样做。④关注“小事”,从我做起⑤课下实践这些“小事”虽小,但是意义却很大,因为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回家转述给家人听。让我们携起手来,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习作我有一个想法习作内容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我有一个想法”,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习作指导①审题:选择一个在生活中引起自己关注的现象或问题写出自己的想法。②立意:可以从学习生活(衣食住行等)方面出发,举例要贴近生活。用事例描述现象或问题,写清楚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适当写写改进的办法或建议。突出自己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主人翁意识。③思维导图【好词】◆有关环保的词语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绿化荒山生态平衡循环利用珍惜资源◆有关想的词语:突发奇想奇思妙想左思右想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异想天开【佳句】◆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现象,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总想让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于是强迫他们学习那些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这使孩子们十分苦恼。◆这个社会其实一直充满着爱与温暖,虽然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社会中的美,坚持做一个与美好同行的人,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精彩开头】◆开门见山式我有许多想法,但我最想说的是我们千万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运用排比式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有些人的想法很伟大,有些人的想法很平常,有些人的想法很奇妙。我也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虽然渺小,但是很温暖。◆场景描述式星期天,姑姑带我和弟弟一起到江边做环境卫生状况的调查。我们来到江堤上,看见地上有好多垃圾,随手丢弃的果皮纸屑、空矿泉水瓶、一次性碗筷和各色塑料袋到处都是。◆悬念式每当我看到清洁工叔叔阿姨辛苦地收拾地面上的垃圾时,我就会想到那天发生的一件事。【精彩结尾】◆呼告式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呵护碧水蓝天,共建美丽家园!◆点题式环保意识,你有,我有,大家都有,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抒情式我想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我想像鱼儿一样在水中尽情遨游。妈妈,我想有一个快乐的周末,一个快乐的童年。习作范文展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然而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随地乱扔垃圾,这不仅破坏了环境,还成了一种陋习。(开篇点题:点明乱扔垃圾的现象很多,引出下文。)记得有一天下午,我刚买完面包走出商店,就看到我们学校的一名男同学从商店走出来,手里拿着刚买的小食品。他左手拿着包装袋,右手轻轻一撕,封条随手一扔,若无其事地边走边吃。不一会儿,东西吃完了,他手拿袋子潇洒地向后一抛,大摇大摆地走了。然而,商店门口的不远处就是垃圾桶!城市是我家,清洁靠大家。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有资料显示,垃圾对人类有五方面的危害:第一,占地过多;第二,污染空气;第三,污染水体;第四,火灾隐患;第五,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而塑料袋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是100年到200年,也就是说,塑料袋的风化时间是100年到200年的漫长时间哪!(分点论述:条理清晰地写出了垃圾对人类的危害。)试想:我们把垃圾随手一扔倒是方便了,却给清洁工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为什么不多走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