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上』第六单元主题阅读知识点: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感受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学习目标❶在把握内容、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了解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真切感受革命领袖和先烈的光辉形象。❷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运用的方法、关注的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❸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❹联系学过的内容,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单元概览本单元课文,或表现革命领袖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革命情怀,或反映人民群众对革命领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或凸显红军长征途中攻克艰难险阻的英勇无畏,或表达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阅读这些诗文,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在《毛主席在花山》这篇文章中,通过一系列细节展现了毛主席的形象。一是关心群众,当警卫员和村长商量为毛主席沏茶时,毛主席制止了他们,不想因为自己而让群众为难,体现出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愿给群众添麻烦。二是平易近人,毛主席与群众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没有丝毫架子,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例如他和群众一起碾米,边劳动边拉家常,让群众感受到他的温暖和亲切。从《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可以看出周总理深受人民爱戴,也能反映出总理的伟大形象。一方面,周总理鞠躬尽瘁,他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一生,长期操劳国事,文中人民自发地涌上街头送总理最后一程,体现出他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人们对他的离去无比悲痛,侧面反映出他为人民付出之多。另一方面,周总理和蔼可亲,他生前关心人民疾苦,与人民心连心,人民把他当作亲人,才会在他逝世后有如此沉痛的送别场面。在《飞夺泸定桥》里,红军战士表现出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的形象。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和汹涌湍急的河水,红军战士毫不退缩。如在铺桥板时,敌人抽掉桥板,战士们在铁链上攀爬前进,面对敌人的炮火,他们勇往直前,很多战士壮烈牺牲,但后续部队仍然奋勇向前,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动容。同时,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为了完成任务,为了革命的胜利,克服重重困难,在泸定桥上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囚歌》中叶挺展现出坚定的革命志士形象。他有着崇高的革命气节,诗中“人的身躯哪能由狗洞子里爬出”一句,表现出他对自由、尊严和正义的执着追求,绝不向敌人屈服。他宁肯在狱中忍受折磨,也不愿为了获得所谓的“自由”而背叛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视死如归,体现出一个伟大革命者的高尚灵魂。阅读要素阅读本单元课文,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本单元的课文都有鲜明的主题思想,体现了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阅读时,要在把握内容、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了解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真切感受革命领袖和先烈的光辉形象。2.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运用的方法、关注的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阅读叙事性较强的作品,可以通过典型的事件和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阅读抒情性较强的作品,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作品中蕴含的情感。3.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单元课文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大都距今比较遥远,读起来可能会有种距离感,这就需要了解相关背景,从而更好地进入作品的情境,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比如阅读《囚歌》,了解作者叶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了这样一首诗,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4.联系学过的内容,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比如学习《毛主席在花山》,可以联系学过的毛主席的诗文和事迹;学习《飞夺泸定桥》,可以联系《七律·长征》中的相关诗句;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可以联系在场面描写手法上有相似之处的课文。这样既有助于理解本单元课文,也能巩固此前所学。拓展提升人物描写及其作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可分为5种: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①外貌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仪态、风度、姿态、习惯性特点等。作用: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②语言描写: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言的描写。作用: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推动情节的发展。④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希望和忧虑,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作用: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作用:反映人物喜、怒、哀、乐的神态变化,揭示人物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答题规范:运用(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或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一、解题思路①抓主要事件(从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去归纳形象)②分析描写方法(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方面分析)③关注侧面描写(他人的描写、环境描写等)④抓直接概括人物形象的关键字词。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决不能只看部分段落。二、答题模式:①A是一个()的人。从……可以看出……②A是一个()的人。从……可以看出……一、现代文阅读挥手之间①一辆延安人都熟悉的带蓬子的中型汽车正转过山嘴,朝飞机场驶来。立刻,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成一个整体地朝前涌去,接着,又停下来。正当汽车站住,车门打开的时候,机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②毛主席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穿一套半新的蓝布制服,头戴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束,完全是像出门做客一样。这立刻引起了人们一种深切的不安和离别的情绪,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如今,主席穿上做客的衣服,要离我们远去了。③一霎时,人们心里,像海上波涛般起伏汹涌。千百双眼睛,热切地投向主席身边。主席在汽车边站定,目光平视,慈祥地望着全体送行的人,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好像所有在场的人他都看到了。他嘴角露出一种亲切的、坚定的微笑,向人们点了点头。④站在前面的中央的同志们迎上前去,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主席的脸色是(严格
严肃)的,从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切和鼓舞之情。然后,他又停下来,望着所有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朝停在前面的飞机一直走去。⑤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跟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形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了飞机,一步一步踏上了飞机的梯子。⑥这一会儿时间好长啊!人们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地望着主席的一举手,一投足,直到他在飞机舱口停住,回转身来,又向着送行的人群。⑦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蓦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⑧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
深重)的东西。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注]本文写的是1945年重庆谈判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机场与前来送别的军民挥手告别的场景。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2.根据文章内容给下列场面描写排序:④→→→。(填序号)①登机挥手
②握手送别
③主席到场
④机场气氛3.读第三、四自然段,我发现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先写的“面”,再写的“点”。4.品读画“——”的句子,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这句话主要通过描写人们的动作,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热爱之情。C.这句话主要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人们澎湃的心情。D.句中的“涌”字充满动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机场送别毛主席的人之多。5.文章哪个自然段描写了毛主席在飞机口向大家辉手告别的场景?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答案】1.严肃
沉重2.③②①3.机场上人群涌动毛主席点头、握手、挥手4.C5.第八自然段。我体会到了毛主席在历史转折的时刻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精神面貌,以及为国家为人民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解析】1.本题考查词汇辨析。严肃:用于形容人的表情、态度等非常庄重、不轻浮;严格:指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等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在第④段中,用来形容主席在离别时的表情,因此“严肃”更为贴切,故选“严肃”。沉重:用于形容物体分量大或心情沉重;深重:指程度深、重大,多指感情、灾难、责任等。在第⑧段中,主席举起帽子时感觉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这里用“沉重”形容的是感觉上的重,而非实际的重量,故选“沉重”。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描写的是毛主席在延安机场与前来送别的军民挥手告别的场景。按照每段的内容逐一排序。短文第一自然段介绍机场的气氛;第二自然段描写主席到场的内容;第三、四自然段描写毛主席和人们握手道别的场面;第五至第八自然段描写主席和登机挥手的场面,故填③②①。3.本题考查赏析描写手法。“点面结合”,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根据③④段内容,可知通过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的是握手送别的场面,由第③自然段的“一霎时,人们心里,像海上波涛般起伏汹涌。千百双眼睛,热切地投向主席身边。”可知是“面”的描写。由第③自然段的“主席在汽车边站定,目光平视,望着全体送行的人,经过每一个人的脸;好像所有在场的人,他都看到了。这时,他眼睛里露出一种亲切的、坚定的笑,向人们点了点头”以及第④自然段的“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切和鼓舞之情。然后,又停下来,望着所有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朝停在前面的飞机一直走去”可知是“点”的描写。通过点面结合,表现了群众对主席的担心和敬佩,也写出了主席从容不迫的气概。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C.这句话并没有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人们的心情,而是通过动作描写(如“涌去”、“停下来”)来生动地表达人们对毛主席的敬仰和热爱之情。故选C。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第八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毛主席在飞机口向大家挥手告别的场景。这一场景中,毛主席取下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而人们则拼命地挥手回应。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告别动作,更是毛主席与人民群众之间深厚情感的体现。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毛主席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感情,以及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和热爱。这一挥手,是革命领袖与人民群众之间情感纽带的象征,也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二、记叙文阅读。马背上的小红军陈靖①①在长征的时候,正是雨雪纷飞的季节,太阳早偏西了。陈赓在行军中看到了一个掉队小红军。这个小家伙,看来不过十二岁,一口四川腔,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②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正慢慢地朝前走着。②陈赓靠近他身边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③小鬼拿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④陈赓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⑤小鬼用倔犟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小鬼把腰一挺,做出一副准备跑的姿势。⑥“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⑦“你先走,我还要慢慢走,等我的同伴呢。”⑧陈赓无奈,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⑨③小鬼把身上的干粮口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要多呢。”⑩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不知为什么,陈赓此时心情总是静不下来。他的脑子里,出现了一连串孩子的影子。从上海滩上、广州沿街直到香港码头,他所打过交道的那些娃娃们,都向他的眼前直涌上来。⑪走着走着,陈赓突然喊了一声:“不对,那小红军把我骗了!”④他调转马头,狠踢着马肚,向着原路奔跑了回去。⑫陈赓有着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他这一声突然的大喊,是因为他明白了小红军其实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候。他用开玩笑的口气和陈赓说话,实际上是为了宽慰首长的心,不愿拖累同样筋疲力尽的首长。⑬当陈赓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⑭陈赓把小鬼抱上马背时,有一件硬物触到他的左手。他顺着摸出来一看,原来正是小鬼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⑮陈赓全明白了。可是这时,小鬼已经停止了呼吸。6.小红军多次拒绝了陈赓的帮助。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内容。(1)陈赓让小红军骑马,小红军拒绝的理由:。(2)陈赓要和小红军一起走,小红军拒绝的理由:。(3)陈赓赠送给小红军青稞面,小红军拒绝的理由:。7.同学们觉得下面这个句子很值得体味。请你阅读这个句子,补全对话。小鬼拿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小语:这句话描写小红军主要运用了(1)描写、(2)描写和(3)描写。他为什么要“拿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小文:因为他(4)。他“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小刚:他应该是在想(5)。小强: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小红军宁愿自己受苦,自己面对危险,也不愿意(6)。他的高贵品质令人感动。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子①是环境描写,表现了天气的寒冷,可见行军的艰辛。B.画线句子②是对小红军的外貌描写,可见他这时又冷又累,状况很不好。C.画线句子③,小红军“轻轻拍了拍”干粮口袋,表明他对粮食的珍爱。D.画线句子④描写陈赓的动作,可见他回头去找小红军的急切心情。9.文末说“陈赓全明白了”,陈赓明白了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红军的体力并不好,“体力好”完全是他装出来的。B.小红军并不是在等同伴,而是因为实在走不动掉队了。C.小红军的干粮袋里根本没有青稞面,他已经很久没有东西吃了。D.小红军这样做是为了让陈赓快些走,不要因自己死去而难过。10.从这个感人的故事中,你感受到了红军战士具有哪些令人敬佩的精神?(至少写出两点)【答案】6.自己的体力比陈赓强,甚至可以和马赛跑自己要等同伴自己的干粮比陈赓的多7.神态动作语言想装出自己一点儿都不累而且体力很好的样子这位老同志那么瘦,那么憔悴,我可不能拖累他拖累别人8.C9.D10.不畏艰难险阻,乐于助人,关爱他人。【解析】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第③段“小鬼拿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和第⑤段“小鬼用倔犟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小鬼把腰一挺,做出一副准备跑的姿势”可知,陈赓让小红军骑马,小红军拒绝的理由是自己的体力很强,甚至可以和马赛跑。根据第⑦段“‘你先走,我还要慢慢走,等我的同伴呢’”可知,陈赓要和小红军一起走小红军拒绝的理由是要等同伴。根据第⑨段“小鬼把身上的干粮口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要多呢’”可知,陈赓赠送给小红军青稞面,小红军拒绝的理由是自己的干粮比陈赓的多。7.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根据“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微微一笑”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是语言描写。根据第①段“这个小家伙,看来不过十二岁,一口四川腔,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②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正慢慢地朝前走着”可知,小鬼已经很疲惫了,但是他不想拖累别人,所以装出不累有体力的样子,“拿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是为了掩饰自己。根据上下文可知,他“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心里可能会想:这位老同志也已经非常这么瘦弱了,他更需要骑马,不然我们都走不出去的,我不能拖累他。从小红军的神态和语言描写中看出他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意连累同志的高尚品质。8.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C.根据第⑨段“小鬼把身上的干粮口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要多呢’”可知,小红军“轻轻拍了拍”干粮口袋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干粮,让陈赓放心先走。“他对粮食的珍爱”说法有误。故选C。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⑫段“他这一声突然的大喊,是因为他明白了小红军其实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候。他用开玩笑的口气和陈赓说话,实际上是为了宽慰首长的心,不愿拖累同样筋疲力尽的首长”可知,陈赓明白了小红军为什么不肯骑马,为什么不肯和他一块儿走,为什么不接受他的食物,小红军这样做是为了不拖累别人。所以他的体力好是装出来的,他并不是在等同伴,他也没有干粮了。D.小红军让陈赓快些走,是为了不拖累同志。“不要因自己死去而难过”说法不准确。故选D。10.本题考查人物品质的理解。通读文章可知,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长征途中一个掉队的小红军,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肯骑陈赓的马,不肯吃陈赓的青稞面,最后昏倒在地的故事。反映出红军战士在长征艰苦生活中患难互助、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赞扬了红军战士一心为他人的崇高品质。故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坚强勇敢、舍己为人的精神。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翻越大雪山(节选)①【A】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进。②在中央纵队的行列中,一位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③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患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患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④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⑤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过去了。⑥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士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⑦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B】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⑧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11.短文首先叙述了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接着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叙了红军将士的场面,其中作者列举了和的事例,这是“点”的体现。12.文中A、B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是对的描写,比较一下,两者有什么不同?你分别从中体会到了什么?13.选文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伟大的长征精神。读文中第6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结合选文内容,抓住人物描写及关键词句,对这三句话进行批注,写在下面横线上。14.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1)选文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了众多战士和生病的战士在爬雪山时的表现,突出了生病战士的身体很虚弱,反衬出其他战士的强壮与威猛。()(2)从第1自然段加点的“拼尽”一词中可以体会到战士们竭尽全力、勇敢地向雪山发出挑战的大无畏精神。()(3)第4自然中“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这句话表现出指导员对战士的关爱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答案】11.互相关心、共同克服困难翻越大雪山战士江良兰倒地牺牲连指导员帮助战友12.环境两者的感情色彩不同。A处突出了环境险恶、条件艰苦,从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B处则体现了红军战士即将战胜困难、越过雪山的喜悦、激动的心情。13.这三句话是对指导员的心理和动作描写。“只要……就……”“即使……也……”“仅有”等关联词,表现出指导员坚定的决心和舍己为人的精神;“脱、披、背、爬”等动词,表现出指导员顽强的革命精神和战友之间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14.×√√【解析】11.本题主要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短文首先叙述了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接着记叙了红军战士们互相关心、共同克服困难翻越大雪山的场面,第②段列举了战士江良兰倒地牺牲的事例,第③到⑥段列举了连指导员帮助战友的事例,这是“点”的体现,写出了战士们不畏艰险的执着和互帮互助的善良精神。12.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A处写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表现出了天气的严寒,说明天气冷到了极点。B处“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写天气由寒冷变晴了。A处是在翻雪山的途中,红军将士们的体力、精神接近人体的极限,再加上环境的恶劣,从侧面表现出了红军将士们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以及英雄无畏的革命精神,这种沉重心情下,看外界环境也使格外沉重。B处是在翻越雪山之后,红军将士们战胜了困难,表现出红军将士们的喜悦与激动,这种喜悦的心情也使红军将士对未来充满希望,环境也因心情的改变而变得更好。13.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理解。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第⑥自然段中划线句子“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是指导员的心理描写,句子中的关联词“只要……就……”“即使……也……”表现出指导员坚定的决心;句子“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士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是对指导员的动作描写,句子中的“仅有”表现出指导员舍己为人的精神;“脱、披、背、爬”等动词,表现出指导员顽强的革命精神和战友之间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1)选文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了众多战士和生病的战士在爬雪山时的表现,突出了生病战士的坚强毅力,表现出每个红军战士都非常优秀,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故说法错误。(2)第①自然段加点的“拼尽”说明战士们面对寒冷的天气,依旧不退缩,用尽全身的力气向前进。表现出战士们竭尽全力、不怕困难、勇敢地向雪山发出挑战的大无畏精神。故说法正确。(3)“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这句话是在小战士摔倒后,请求指导员先走的情况下,指导员的回答,表现出指导员对战士的关爱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故说法正确。四、阅读理解草地夜行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支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就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儿?”他问我。“金寨斑竹园!听说过吗?”“啊,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你们那儿搞起来的。我在那儿卖过帽子。”一点不错,暴动前,我们村里来过几个卖帽子的人。我记得清清楚楚,爸爸还给我买了一顶。回家来掀开帽里子一看,里面有张小纸条,写着“打倒土豪劣绅”。真想不到,当年卖帽子的同志竟在这里碰上了。我立刻对他产生了敬佩的感情,就亲热地问他:“同志,你在哪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了一大段。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15.“我”为什么会想“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
)A.“我”一个人很孤独 B.稀烂的路很难走C.“我”又累又饿 D.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16.“我”为什么会对老红军产生敬佩之情?(
)A.老红军很魁梧 B.老红军参加过金寨大暴动C.老红军在军部工作 D.老红军听说过我的老家17.找到描写老红军外貌的句子,想一想,主要想表达什么意思?(
)A.老红军长得很强壮 B.老红军看我走得慢,脸色不太好C.老红军的眼睛有毛病 D.老红军很饥饿很疲惫18.为了帮助“我”加快行军速度,老红军做了什么事?至少写出两件事情。19.最能反映老红军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的动作描写是哪一句?(
)A.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就和我并肩朝前走。B.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C.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D.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20.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这句话对于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好处?21.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出现了两次“要记住革命”,含义有什么不同?22.阅读要分清主次,下面关于文章主要内容的归纳,哪一项最恰当?(
)A.红军长征过草地时,黑夜天下起大雨,一位老红军不幸陷入泥潭,被草地夺去了生命的故事。B.“我”过草地时掉队了,一位老红军回来找“我”,和“我“并肩朝前走,最后被草地夺去了生命的故事。C.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红军为了帮助掉队的小战士赶上部队,陷入泥潭壮烈牺牲的故事。D.一位参加过金寨暴动的老红军回来寻找掉队的小战士,一路背着小战士在雨中行走的故事。【答案】15.C16.B17.D18.(1)帮我背枪和干粮袋;(2)背起我往前走19.D20.这两句话是环境描写,写出了天黑了还下起大雨,行军更加困难了,老红军还坚持背着小红军一步一滑地向前走,突出表现了了老红军关心同志,舍己为人的品质。并为下文老红军陷入沼泽做了铺垫。21.第一句“要记住革命”是“我”想起老红军牺牲前的嘱咐;第二句“要记住革命”是“我”坚定的信念。22.C【解析】15.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由“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支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可知,“我”又累又饿。故选:C。16.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由“啊,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你们那儿搞起来的。我在那儿卖过帽子。”“一点不错,暴动前,我们村里来过几个卖帽子的人。我记得清清楚楚,爸爸还给我买了一顶。回家来掀开帽里子一看,里面有张小纸条,写着‘打倒土豪劣绅’。真想不到,当年卖帽子的同志竟在这里碰上了”可知,是因为老红军参加过金寨大暴动。故选:B。17.本题考查对外貌描写的理解。描写老红军外貌的句子是“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表现老红军很饥饿很疲惫。故选:D。18.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由“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看概括为:帮我背枪和干粮袋。由“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可概括为:背起我往前走。学生围绕此作答即可。19.本题对句子的理解。A.写他听到“我”的话时的反应,是老红军对年轻战士的包容,与舍己为人无关。B.描写的是他下沉的动作,没有写出“舍己为人”的动作表现。C.该句是老红军为了帮助“我”加快行军速度做的事情,是对年轻战士的帮助,不能体现舍己为人。D.“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老红军陷入沼泽,却救了“我”,最能表现他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故选:D。20.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阅读可知,这两句话是环境描写,内容方面,“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下起大雨来”可知写出了天黑了还下起大雨,行军更加困难了,老红军还坚持背着小红军一步一滑地向前走,突出表现了了老红军关心同志,舍己为人的品质。结构方面,天黑和雨天,使老红军不小心陷入沼泽,故为后文老红军陷入沼泽地埋下伏笔。据此可以得到答案。21.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由“‘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可知,第一句“要记住革命”是“我”想起老红军牺牲前的嘱咐;由“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可知,第二句“要记住革命”是“我”坚定的信念。2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归纳。由文章内容可知,本文主要内容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红军为了帮助掉队的小战上赶上部队,陷入泥潭壮烈牺牲的故事。故选:C。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长征中的炊事班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直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怎能再加重负担呢?我没有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战士们都异口同声地赞扬我们的炊事班。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走。草地的天气变得快极了;①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驱寒。汤烧开了,之前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仅仅半天功夫,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同志牺牲了,怎能不伤心呢?第五天晚上宿营时,连长要给炊事班补充几个战士。这事让炊事员们知道了,他们推荐钱班长去见连长。钱班长对连长说:“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牺牲同志的担子,我们担得起!”连长考虑了一下,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那时候我们连经过几次战斗,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多个,也实在不能再往炊事班里调了。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我知道他昨天还发高烧,劝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休息。于是我便起来帮助他。②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刚要问他,忽听扑通一声,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我急忙上前几步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了。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了他的岗位上——锅灶前。炊事员们醒了,连首长、战士们都来了,大家都淌着泪。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每天宿营,部队还是照常有开水喝洗脚水。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而那口标志着烈士们功绩的铜锅,仍被珍贵地保留在我们连里。23.句①是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24.句②是对老钱和的描写,表现了他的优秀品质。25.为什么看到那口铜锅,连长“低下了头”,战士们“流出了眼泪”?26.关于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朴实无华,似乎在与人交谈似的讲诉了炊事班的感人故事。B.语言丰富华丽,句句体现了炊事班战士大公无私、不怕牺牲的精神。C.华丽与朴实相结合,把炊事班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叙述了出来。【答案】23.环境突出了草地天气的恶劣以及行军的艰难,同时也突出了战士们不怕艰难的精神24.神态动作舍己为人,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25.因为炊事班的战士都牺牲了。26.A【分析】23.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作用。“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是描写草地天气变化的句子,属于环境描写,“狂风、暴雨”“吹得人睁不开眼、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写出了草地天气的恶劣以及行军的艰难,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战士们继续行军,直到正午才停下休息,从侧面突出了战士们不怕艰难的精神。24.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是对老钱的神态描写,写出了老钱不舒服的神态。“忽听扑通一声,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是对老钱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老钱倒地的动作。结合前文“钱班长对连长说:‘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牺牲同志的担子,我们担得起!’”“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我知道他昨天还发高烧,劝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休息”可知,老钱怕从连队抽人到炊事班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于是在后半夜自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最后牺牲了。表现了老钱舍己为人,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优秀品质。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由文章结尾“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知,看到那口铜锅,连长“低下了头”,战士们“流出了眼泪”是因为炊事班的战士已经全部牺牲了,所以连长和战士们心里都特别难过。26.本题考查文章的语言特点。本文语言朴实无华,只是平铺直叙,似乎在与人交谈似的讲了炊事班战士竭尽全力为战士们服务,最后因劳累过度,全部牺牲的感人故事,赞美了炊事班战士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选A。六、阅读短文《贺龙和小战士》完成练习。贺龙和小战士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有一天,红二方面军和一股土匪遭遇了。在追击敌人的战斗中,一个小战士大腿受了伤。贺龙同志发现了,立刻关怀地蹲下身子,从自己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替小战士包扎好,又对警卫员说:“快把马牵过来。”警卫员望着身体消瘦的贺老总,有些犹豫。贺龙同志见他站着不动,叫了一遍:“怎么搞的?磨磨蹭蹭,乱弹琴!快牵过来嘛。”这时,身旁的警卫人员都恳求说:“总指挥,您的身体也不好,马,你自己骑,这小鬼我们背他走吧!”“这马为什么偏偏非我骑不可呀?”“你工作担子重,又是首长。”“难道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电动汽车充电站用电安全责任协议书3篇
- 《人的生殖》课件
- 《魅力长垣家乡介绍》课件
- 完整创意思维与问题解决方法
- 工程窗子销售合同范例
- 物品换合同范例
- epc合同范例设计
- 通知签订代理经销合同范例
- 课题开发合同范例
- 红糖采购合同范例
- 企业激励员工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 GB 16804-1997气瓶警示标签
- 国开作业《建筑制图基础》学习过程表现参考22
- 食品安全BRCGS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六版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 排列3,3D终极教程
- 高中政治必修二 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集体备课课件
- 盐化工产业链
- DB62∕T 3176-2019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消费者行为学50年:演化与颠覆
- T∕CTES 1035-2021 透明质酸钠纺织品 保湿性能的检测与评价
- 烟草设备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