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私立英才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F/19/wKhkGWc-me2ANtoZAAKt_OsaHVM997.jpg)
![2018-2019年私立英才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F/19/wKhkGWc-me2ANtoZAAKt_OsaHVM9972.jpg)
![2018-2019年私立英才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F/19/wKhkGWc-me2ANtoZAAKt_OsaHVM9973.jpg)
![2018-2019年私立英才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F/19/wKhkGWc-me2ANtoZAAKt_OsaHVM9974.jpg)
![2018-2019年私立英才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F/19/wKhkGWc-me2ANtoZAAKt_OsaHVM99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私立英才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无锡有奇士,曰华豫原。乙未岁,张公抚吴,坐事逮。部使者偕制府即讯于润
州,而羁公城隍庙中,甲而守之,生狞如虎,非部使者令,不得擅出入。门生故吏,
无敢向迩者。豫原闻难,自无锡疾驰,一昼夜逾三百里,至京口唁焉。既抵庙门,不
得入。而顾见有官人来,骑而从者数人,至门,门者皆却立,官人下马入,从者皆
入,豫原则闯然随之入,数折而达,张公请室门外,即又不得入。徘徊往来,所以属
其门者方故万端。然卒不得入。门者曰:“客何为者?始吾以客为从官人来,故不谁
何客,乃今知妄男子耳。不去且得罪,制府怒不可犯也。”豫原大笑应曰:“若乃以
制府吓我耶!向令吾惴制府者,吾安得至此?且天下事不可知,往者张公尝与嘎礼讼
矣,部使者按事至再,无直张公者。赖天子明对,张公抚吴自如,而喝礼卒抵罪。今
张公虽就逮,万一上复有旨欲全公,若等何面目复见张公?"言己,索笔大书其爵里
姓名,付门者达张公所,曰:“可达,达之;不可,则以此纸上制府言状,惟制府死
生。”
当是时,日渐西夕。既已无可奈何,则入白守者,而守者亦颇闻语色动,为言
于张公。张公命之入,豫原乃入,慰劝若平生欢,良久乃去。越数日,部使者之祠报
毁矣。
初,部使者视学江左有声,吴中人士为祠于江阴,歌舞之。当张公之与喝礼交
讼也,部使者按事至吴,吴中自士大夫下,遮马首以千万数,愿无夺张公。而部使者
颇不直张公,吴中人固怒甚。及是事也,部使者与制府劾张公欺谩,罪且当诛,吴中
人咸涕泣不知所为,而会豫原自京口来,具言张公就逮良苦,则益汹汹然,顾无所发
怒。豫原遂言曰:“狄梁公之有祠魏州也,其子景晖弗类其父,魏州人毁之,不复
祠。今日之事,得复有香火耶?”于是众数千人奔部使者祠下,争撤屋瓦投之,檀栋
尽折,或焚烧其余,呼声动天。
明日,制府闻状,大骇,阴使人廉问主名,然竟无如何也。当是时,豫原儿不
免,亦以此名闻江淮间。豫原名希闵,著有《广事类赋》等书行世。其为人敛退,粥粥
若无能者,而遇公发愤乃若此,上卒不用部使者议,而召张公,命以白衣领仓场职。
曲园居士曰:所言部使者,乃张文端也,曾以兵部侍郎视江苏学政。文端亦一代名
臣,而此事不能无非议也。(选自葛存虚《清代名人轶事》,有删节)
[注]①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②白衣:受处分官员的身份。仓场:官方收纳粮食或
其他物资的场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公抚吴,坐事逮坐:因・
判罪
B.既已无可奈何,则入白守者白:禀告;报告
C.及是事也,部使者与制府劾张公欺谩劾:弹劾
D.上卒不用部使者议,而召张公卒:突然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部使者颇不直张公,吴中人固怒甚
骊山北构而西折
B.徘徊往来,所以属其门者方故万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所言部使者,乃张文端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也欤
D.若乃以制府吓我耶
洎牧以谗诛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公在吴中担任巡抚时因犯事被逮捕,他的门生故吏都不敢接近他,华豫原听
说后很气愤,从无锡骑快马,一昼夜跑了三百多里赶到了京口。
B.张文端的祠庙被毁,华豫原不仅逃脱了责罚,还因此出了名。张文端虽为一代
名臣,但在张公这件事上有失公道人心,不能不让人非议。
C.太阳快要下山时,华豫原混进一个大官的随从队进入了城隍庙,顺利见到了张
公,就像他们平素是交好的朋友一样,很久才离开。
D.张公曾经与喝礼打官司,部使者张文端为查究这件事两次来到吴中,但并没有
为张公主持公道,吴中的人非常愤怒,就毁掉了张文端的祠庙。
7.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羁公城隍庙中,甲而守之,生狞如虎,非部使者令,不得擅出入。(5分)
(2)客何为者?始吾以客为从官人来,故不谁何客,乃今知妄男子耳。(5分)
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课外文言文考查: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
日。信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
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
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熟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
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
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①,坐法当斩。
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
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为治粟都
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
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
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
“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日:“若所追者谁?”何日:“韩信也。”上复骂
S:“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
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
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
“以为大将。”何日:“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
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
耳。”王许之。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②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二)、课内文言文考查:(6分)
5、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因击沛公于坐于是
B.若属皆且为所虏况且
C.大礼不辞小让计较
D.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次
6、卜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B.会其怒吾其还也
C.道芷阳间行吾得兄事之
D.范增数目项王沛公欲王关中
7、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
之张良臼谨诺
A.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日/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B.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
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C.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
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D.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日/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
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4.
第3题:
第4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从曾国藩游,讲求经世之学。同
治元年,遂命鸿章召募淮勇七千人,特起一军,是为淮军。外国人见其衣装朴陋,辄
笑之,鸿章曰:“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迨吾一试,笑未晚也。”旋诏署江苏巡
抚。美国华尔募洋兵数千,号南路军;学启等将湘、淮人,号北路军。四月,贼悉众
战败南路军,华尔弃青浦走保松江。学启将千五百人屯新桥,鸿章亲督军援,贼大
奔。外国军见其战,皆惊叹。七年,西捻平,入觐,赐紫禁城内骑马。
国家旧制,相权在枢府。鸿章与国藩为相,皆总督兼官,非真相。然中外系望,声出
政府上,政府亦倚以为重。其所经画,皆防海交邻大计。思以西国新法导中国以求自
强,先急兵备,尤加意育才•初,与国藩合疏选幼童送往美国就学,岁百二十人。期
以二十年学成岁归为国效用,乃未及终学而中辍。初在上海奏设外国学馆,及莅天
津,奏设武备海陆军,又各立学堂,是为中国讲求兵学之始。尝议制造轮船,疏言:
“西人专恃其炮轮之精利,横行中土。于此而曰攘夷,固虚妄之论。即欲保和局,守
疆土,亦非无具而能保守之也。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苟安目前,遂有停止轮船之
议。臣愚以为国家诸费皆可省,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兵轮之费万不可省。求
省费则必屏除一切,国无与立,终无自强之一日矣。”
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狩。诏鸿章入朝,充议和全权大臣,有“此行为安危存亡所
系,勉为其难”之语。鸿章孑身入京,卒定和约十二款。鸿章奏陈善后诸务。开市
肆,通有无,施粥散米,中外帖然。并奉诏行新政,积劳呕血薨,年七十有九。事
闻,两宫震悼,赐祭葬,赠太傅,晋封一等侯,谥文忠。
鸿章长躯疏髯,性恢廓,时以诙笑解纷难。及八国定盟,其使臣大将多后进,视鸿章
皆丈人行也。闻其薨,咸集.吊唁,曰:“公所定约不敢渝。”自壮至老,未尝一日言
退,马关定约还,论者未己,或劝之归。鸿章则言:“于国实有不能想②然之谊,今事
败求退,更谁赖乎?”
(选自《清史稿》,有删节)
【注】①贼:太平军。②想(jid):忽视,不在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旋诏署江苏巡抚署:代理、暂代
B.学启将千五百人屯新桥将:将军
C.期以二十年学成岁归为国效用期:期望、希望
D.视鸿章皆丈人行也视:对待、看待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李鸿章“经世之学”的一项是(3分)()
①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②入觐,赐紫禁城内骑马③与国藩合疏选幼童送往美国
就学④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苟安目前⑤开市肆,通有无,施粥散米,中外帖然
⑥视鸿章皆丈人行也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治元年,李鸿章带领衣着简陋的军队到达上海而被外国人讥笑,他并不在意,大
挫敌军,使湘、淮军威名远扬,也令外国人惊叹。
B.清朝旧制是宰相的职权往往在枢府,李鸿章以总督身份兼宰相之职,这其实不是真
宰相,而是因为他有名望而被人谣传的。
C.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两宫太后逃跑了,让李鸿章独自一人到京城斡旋,李鸿章不辱
使命,与他们签订了和约。
D.李鸿章有丈人行,一生不曾言退,最后因劳累过度呕血而死;与他一起共事的外国
人都很敬服他,听到他去世都来吊唁。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所经画,皆防海交邻大计。
译文:一
(2)即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无具而能保守之也。
译文:.
第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
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胪千里,旌旗蔽空,酶酒临
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蟒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
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
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
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
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
B.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
C.正襟危坐而问客日危坐:端坐。
D.虽一毫而莫取虽:即使。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寄蜉娜于天地
B.耳得之而为声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
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而今安在哉?
A.渺沧海之一粟。
B.羡长江之无穷。
C.托遗响于悲风。
D.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
以相属。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6题:阅读《归去来兮辞》,完成后面的题目。(每小题2分,共10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
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逾,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
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
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
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
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
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
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
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长桨)
C.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悦)D.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
8.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奚惆怅而独悲B.实迷途其未远
C.僮仆欢迎D.悦亲戚之情话
9.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舟遥遥以轻顺B.木欣欣以向荣
C.聊乘化以归尽D.农人告余以春及
10.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人告余以春及D.乐夫天命复奚疑
11.对文意概括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段交待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一一“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
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
不能不做,为下文抒写弃官归田的决心作铺垫。
B.第二段描写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
观令诗人留连忘返、自得其乐,同时也通过对夕阳晚照、苍松兀立、引壶自酌
等场景的描写,揭示出诗人与世隔绝、独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
C.第三段描写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字里行间体现出诗人躬耕陇亩的舒心惬意,
游山玩水的幽雅闲适和琴书相伴、情话相谈的融洽欢快。大自然万物复苏,生
机勃发的景象,促使诗人欢欣鼓舞,诗性大发。
D.第四段抒发了诗人委心乘化、乐天安命的情志。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
返朴归真,但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
问中却隐含着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
第7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2〜23题。
甲: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滞,君子
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
邪僻而近中正也。
乙: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
自然以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翟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
游焉。
22.下列各句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游必就士游:游玩
B.白沙在涅涅:黑泥
C.其渐之滞脏水、臭水
D.是以与善人居是以:因此
23.对下列加点词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兰槐之根是为芷
②入芝兰之室③不扶而直
④久而自芳
A.①②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同,③④同
第8题: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
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澧渊,仍署旧职。崇所亲吏为厢
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
吏故稽其狱。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
愤。崇悟,移鞫之,乃得实状。
太祖受命,以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未至,
崇忧懑失据,谓宾佐日“苟主人不察,为之奈何?”皆愕相视。仲甫曰“皇帝膺运,公
首效节,军民处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辞?第远侦使者,率僚属尽郊迎礼,听彼伺
察,久当自辨矣。”崇如其言。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归罪于思诲。
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
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六年,移知彭州。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
长春节宴集日为乱。属春初,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烧^之。凶
党疑谋泄,有自首者。禽百余人,尽斩之。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仲甫课民栽柳
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
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辽主问:“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仲
甫曰:“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仲甫曰:“信以
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辽主竟不能屈。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既至,
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酷,政尚宽简,蜀人安之。八年,加右谏议大夫。时彭州盗贼连
结为害,诏捕未获。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淳化二年,出知陈州。代归,会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以疾未
行。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卷二六六》)
注:①党进(927年〜977年)北宋初年军事将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军资民储,皆赖以济济:渡河
B.吏故稽其
狱稽:拖延
C.既至,奏免岁输铜钱输:缴纳
D.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比:比较
8.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现辛仲甫“能吏事”的一项是()(3分)
①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
②请易吏以雪冤愤
③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④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
⑤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
⑥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酷
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③⑥D.④⑤
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仲甫一生为官,尽心朝廷。淳化二年,朝廷有意让辛仲甫抱病前往蜀中招抚乱
寇,可惜辛仲甫病情严重未能前往。咸平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B.辛仲甫任职期间,治理有方。出任光州知府,妥善应对洪水灾害,使百姓渡过难
关。任彭州知府时,春初将州内差役与驻军士兵的叛逆之举扼杀在筹划之中。
C.辛仲甫遇事沉着极有主见。宋太祖登基后,陈思诲举报监军郭崇有不轨之为,太祖
派遣陈思诲前往调查核实。在郭崇困惑烦闷之际,辛仲甫为其出谋解围。
D.辛仲甫少年好学、仪表堂堂,长于吏事、见识深远。在后周广顺年中,跟随郭崇做
军中书记。后郭崇外出镇守澄渊,辛仲甫仍旧担任此职。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5分)
(2)辽主竟不能屈。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5分)
第9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20分)
看松庵记宋濂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
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少份份披披,横敷
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
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
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
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养,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
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奕,可挈尊想,而饮,无
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君诗书之暇,被鹤嬖衣,支九节第⑨,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
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
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
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喑④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
云。
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日:“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
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
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夫
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尝昧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芟@而敛
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其
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
己。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
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
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
[注]①薜萝(bi):薜荔和女萝。②馨(16i):盛酒、水的器皿。③九节笫(qi6ng):
一种竹杖。
④喑(jie):赞叹。⑤菱(gdi):草根,木根。⑥嶷(yi):茂盛的样子。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之可茹茹:吃
B.皆竞秀献状秀:开花
C.被鹤鳖衣被:通
“披”,穿着
D.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狎:接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因号之为“匡山”于今无会因
B.蛟龙潜于其中月出于东山之上
C.可挈尊囊而饮扣舷而歌之
D.今乃以“看松”名庵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
勋业以自见者。(5分)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伟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分)
12.对章君以“看松”为庵名一事,“龙泉之人士”与作者观点不同,请分别概括二
者观点。(4分)
第10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7—25题。(21分)
(一)战马记
[明]罗洪先
王公桢,济阳公孙也。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一子广,吉水称忠义家莫
过之。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知苏
州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
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破,贼方聚
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居三日,贼复劫属邑大昌,公促王,王又
不行,而翟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且激公曰:
“公诚为国家出力气,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即日勒民兵,夹曹、柴两人赴
之,与贼夹水阵。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
脱。贼欲降之,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中,马逸去。
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
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秘与家人负警往寻乱尸,见
衣白纱丰臂者,公也。载费上,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归府,门阖,
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发尽赤,众始骇公己死,而贼尤不
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暑腐。然贫甚,不能归,
尽售行李与马为资。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竞徒手得之。距殓之二十五日,夜且半,
马哀鸣特异。王命秣者加至①豆,不为止。王疑秣者绐②已,自起视杨。马骤前啮其
项,不释口,久乃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
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
呜呼!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世尝言至灵者人,畜之至贱宜莫
犬马若也。衔辔所制,鞭策所驱,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呜呼!可不畏哉!可不戒
哉!
[注]①至(cud):锄碎的草。②绐(ddi):欺骗。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贼欲降之降:投降
B.与王素党结避祸党:勾结
C.商稔公,知贼不敌稔:熟悉
D.商惊祝曰祝:祷告
1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战马“义”的一组是
①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②长嘀踢其扃,若告急状
③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
④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
⑤夜且半,马哀鸣特异
⑥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
A.①⑤⑥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③④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而王某心思在马上,因为它不值钱,最终白白地得到它。
B.王桢任夔州府通判时,遇到荆襄的贼寇前来大肆劫掠,而夔州同知王公和军吏
曹能、柴成却不敢出兵。危急时刻,王桢出于义愤犬吠之警兵击贼,壮烈牺牲。
C.王桢遇难后,朋友及家人找到了他的遗体,准备送回家乡安葬,但因贫穷,只
好卖行李和战马作路费。战马落入夔州同知王公手中。
D.王桢战死后,他的战马狂奔三百多里夔州府报讯;在同知王公的马槽旁,哀鸣
不己,最后将仇人王公置于死地,替主人报了仇。
(~)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
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
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
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
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颖(1)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颠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
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注:(1)稽颠: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读音qi
sang
20.选出对下列加点实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丧亦不可久也。丧:失去地位,流亡在外。
孺子其图之!孺子:儿童、小孩。
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辱:使受辱,译成“辜负”。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致命:传达意见。
21.将以下几句话分为四组,最能表现子犯深谋远虑的一项是(
①孺子其辞焉!②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③父死之谓何?
④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⑤仁夫公子重耳!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⑤
22.下列译句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①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②仁夫,公子重耳!
①常在这时亡国,也常在这时兴国。②仁慈啊,公子重耳!
①常在这时亡国,也常在这时兴国。②公子重耳是个仁厚的人啊!
C.①常在这时失去政权,也常在这时得到政权。②仁慈啊,公子重耳!
D.①常在这时失去政权,也常在这时得到政权。②公子重耳是个仁厚的人啊!
23.下列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子犯劝重耳拒绝穆公的建议,因为距离太远,奔丧太危险了。
B.因为容易引起天下人的误解,所以子犯劝重耳拒绝穆公提出的让他趁丧乱之际回国
夺权的建议。
C.穆公即秦穆公,乃“春秋五霸”之一,他高度评价了重耳拒绝自己提出的建议,认
为是“义举”,重耳是仁爱之人。
D.子显就是上文的“显”,也是文中的“客”,他是秦穆公的儿子,他非常重视重耳
的“哭而起,起而不私”。
24.翻译下列句子
(1)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2分)
25.翻译下列句子
(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4分)
第11题:
第12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每小题2分,共10分)
项王亡将钟离味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后,亡归信。汉王怨味,闻其在楚,诏
楚捕昧。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
计:“天子巡狩①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
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日:
“斩味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昧计事。昧日:“汉所以不击取楚,以昧在公
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日:“公非长者!”
卒自到。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②。信曰:“果若人言,
'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③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与绛、灌等列。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日:
“生乃与哙等为伍!”
(注:①巡狩,天子亲往诸侯境内巡视。天子所至,诸侯都要来朝见。②后车,随皇
帝出行的副车。③械系,用桎梏锁起来,拘捕关押。)
(《史记•淮阴侯列传》)
16.下列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素与信善善:友善、交好
B.高帝以陈平计以:用
C.信由此日夜怨望怨望:抱怨、希望
D.信知汉王畏恶其能畏恶:害怕、嫉妒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骂曰:“公非长者!"B.弃甲曳兵而走
C.赦信罪,以为淮阴侯D.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
18.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今有事,亡去不义B.信初之国
项王死后,亡归信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C.欲谒上,恐见禽D.高祖且至楚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19.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行县邑,陈兵出入:到各县邑巡视时,进出都带着武装卫队
B.所以不击取楚,以味在公所:(沛公)之所以不攻取楚地,就因为我在您这里
C.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天下已经安定太平,我当然就应该享受
D.生乃与哙等为伍:我这一辈子竟然与樊哙这般人为伍
20.下列对本文意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韩信位尊权重,招致疑忌,险酿杀身之祸。
B.韩信卖友保身,彻底解除了刘邦的疑忌,并被封为淮阴侯。
C.樊哙因韩信去拜会,深感荣幸,礼敬有加。
D.韩信才高气傲,不屑与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同列。
第13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樊哙在营外,
闻事急,乃持铁盾入营。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
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
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
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心矣。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羽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哙从至
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以将军从高祖攻反
韩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共定之,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獴与曼丘臣
军,战襄国,破柏人,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残东垣,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
弟吕婴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
先繇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莫敢
入。十余日,哙乃排阔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流涕曰:“始陛下与臣
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
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
维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①,
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
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
哙卒,谥为武侯。
太史公日:“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
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缙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注】:①晏驾,指古代帝王死的讳称。
4、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无有闭关事谢:告诉
B.暴师霸上暴师:使军队暴露。
C.顾独与一宦者绝乎顾:难道
D.问其遗老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樊哙勇猛的一组是()
①乃持铁盾入营②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③世世勿绝,食舞阳④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
⑤哙乃排阔直入⑥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和高祖刘邦是同乡,一开始依靠屠狗谋生,后来做了沛公的侍从,跟从沛公去
赴项羽设下的鸿门宴,他手持铁盾守在营外,以备不测。
B.樊哙为了保护刘邦,私闯鸿门宴,面对项羽的威胁,他不仅用喝酒吃肉的方式展示
了自己的勇猛,还义正辞严地批评项羽不该听信小人的挑拨离间。
C.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樊哙凭借战功,多次增加封邑,又凭借战功,官至左丞相。后
来娶了吕后的妹妹,因此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
D.樊哙在高祖病重时,因为担忧国家的命运而伤心流泪,他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话,
高祖就笑着坐了起来。后来卢维造反,他凭借相国的身份率兵攻打。
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
(1)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5分)
(2)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5分)
第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
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
土门令。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
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
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
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
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
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
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
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
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
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
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之于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
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
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
调药,驰会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
书、秦州都督,谴日懿,陪葬昭陵。
4.下列对第一段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
B.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
C.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
D.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出,古代称地方官调任到京城为官。
B.藩,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文中借指边防重镇。
C.谥,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
号。
D.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车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
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
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
廷重臣,被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D.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太宗追封他官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亮尝遇之于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5分)
(2)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5分)
第1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共10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
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
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
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
诞,齐彭殛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
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
⑵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
⑷不能喻之于怀喻:
2、《兰亭集序》一、二段写一“乐”字,其“乐”有三。请仿照“一乐也”的句式,
概括其他两层的内容(4
分)
名士济济,聚会兰亭,一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乐也。
3、上海豫园一笠亭有清人陶谕一副集《兰亭集序》的集字联,上下联所集之字都出自
一、二段,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
分)
上联: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
下联:_»
第16题:
第1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
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
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
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
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
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
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档案技能训练》课件
- 《卫星运动规》课件
- 《财务报告分析》课件2
- 《电拖接触器》课件
- 2025年铜川货车资格证考试题
-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要食品工业方面的作用
- 2025年百度生态项目合作计划书
- 幼儿园中秋节亲子游戏活动方案
- 退加盟申请书
-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以整数同步自测口算题带答案
- 网咖成本预算明细表
- 2023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译林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
- 标志设计 课件
- 化工制图CAD教程-工艺流程图课件
- 金属常见的腐蚀形态及防护措施-课件
- (完整版)客户拜访方案
- 老年病科工作手册
-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上市公司财务研究-以中百集团为例】
- 《字体设计》模块四 具象性变化设计技巧的训练
-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初中课内古诗文大全(五四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