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南阳油田涧河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
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
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3题。(22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也。
一一选自《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日:彼与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一一选自《师说》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B.而绝江河绝:横渡
C.非能水也水:游泳
D.今之众人众人:许多人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蚓无爪牙之利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
C.吾尝终日而思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11.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C.不拘于时,学于余。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
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B.《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己”。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
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
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
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
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近于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分)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6
分)
第3题: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子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分)
②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2分)
(2)根据以上两句内容,简要谈谈君子和小人的处世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第4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
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
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
日:“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日:“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日:
“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
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
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
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日:“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
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日:“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
更择贤将。”始皇谢日:“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日:“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
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日:“唯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日:“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日:
“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日:“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王翦日:“不然。夫秦王怛暴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
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
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土
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日:“方投石超距支”于是王翦日:“士卒
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
靳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
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注释:①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引兵而西引:率领。
B.王翦言不用,因谢病谢:道歉,谢罪
C.老臣罢病悖乱罢:通“疲”
D.李信果辱秦军辱:使...受辱
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
^2.
B.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
乎!
C.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
乎!
D.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
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派李信攻打楚国,开始频频胜利,却不知道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结果楚军
大败李信部队,并杀死秦七个都尉。
B.秦军大败后,秦王亲自找王翦,请他出任统帅。王翦认为,虽然自己老糊涂了,但
他相信只有秦王能再次任用像他这样的良将。
C.王翦临出发时,请求秦王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目的是表示自己出征
的坚定意志,不让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的秦王对他产生怀疑。
D.王翦抵达战场,不肯出兵交战,而是每天让士兵休息,供给好的饭食;荆军屡次挑
战,秦军就是不肯应战,荆军就向东去了,王翦趁机追击他们,大败荆军。
7.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5分)
(2)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5分)
第5题:
第6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5—18题
养竹记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
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
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
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①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
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
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日: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②,他人假居,由是筐熊③
者斩焉,簪帚④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⑤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
聚茸荟郁⑥,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
本性犹存。乃芟翦荟⑦,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
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犹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
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
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
贤者云。
(选自《全唐文》卷六七六)
【注】①拔萃:书判拔萃科。唐代科举科目之一。②捐馆:指逝世。③筐熊
(kuangfei):竹制器物。④簪帚(huizhbu):扫帚。⑤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
一寻。⑥革(Mng)茸荟郁:草木杂乱茂盛。⑦芟(shan)翦荟:除掉茂盛的杂草
15.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竹生固,固以树德本:根
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假:借
C.以照其后之居斯者贻:愉乐
D.竹心空,空以隹道体:体察、体悟
16.下列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竹,植物也。甚矣,汝之不惠!
B.询于关氏之老。客有吹洞箫者。
C.于人何有哉?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阕者。
D.而见贱俗人之目。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17.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以关相国私第的竹子为叙写对象,叙述其经历了关相国对它们爱护有加,后遭
人任意砍伐,再后来经作者精心扶植重焕生机,但最后却被庸俗的人们随意丢弃的遭
遇。
B.文人士大夫喜欢竹子的原因,不仅在于它的自然外观,更在于竹子的自然性状所
比附的人的品格情操的象征意义。本文就是一个有力的例子。
C.作者认为培养人才犹如养竹,人才虽然难得,可是爱惜和识拔人才的人更为难得。
文章婉转曲折,流畅自然。
D.作者写作这篇文章,其实是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便让居住在这里的后人和当时
的用人者读到后有所启发、借鉴。
1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
第7题:
第8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谋攻篇
孙武
孙子日: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
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
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情幅,具器械,三月而后成;
距埋,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杀士卒三分之一,()城不拔者,
此攻之灾()。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
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
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
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
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
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
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5.(本题3分)下列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上兵伐谋伐:打破,取胜。B.修橹殖帽,县器械具:准备。
C.将不胜其忿而蚁附胜:胜任。D.辅隙则国必弱隙:疏漏。
6.(本题3分)文中括号处填入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杀士卒三分之一,()城不拔者,此攻之灾
()。
A.之其矣B.之而矣C.之其也D.
之而也
7.(本题3分)给文中画横线字体加粗部分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
A.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
B.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
C.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
D.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
8.(本题3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子在本篇中集中论述了“全胜”的战略思想及其实现的条件与方法。
B.孙子认为高明的指导者应该做到“百战百胜”,这是孙子孜孜以求的最理想的境
界,这也是《孙子兵法》立足战争,又超越战争的魅力所在。
C.孙子的“全胜”战略思想不仅包括政治上的“伐谋”“伐交”,还包括军事上采取
灵活正确的战术方针,迫使敌军屈服。
D.为了实现“全胜”的目的,孙子主张处理好将帅和国君的关系,两者之间要做到紧
密合作。在篇末揭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今天依然有着借鉴意义。
9.(本题12分)翻译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
(1)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3)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第9题: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2题。
君子日: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糅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
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
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在圭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鸳马
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
心躁也。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践而望矣跋:踮起脚B.假舆马者假:利用
C.锲而不舍锲:雕刻D.而绝江河绝:断绝
9.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蟹六跪而二螯
D.我决起而飞,抢榆杨而止
10.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1.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M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
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
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
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
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
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6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
文:
(2)故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7-9题)(13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
惊日:“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
幸从;骏马名雅,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
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
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
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
陵,迷失道,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
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日:“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
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
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橇“船待,谓项王日:“江东虽小,地方千
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
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
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日:“吾知
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
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
马童,日:“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脸日:“此项王也。”项王乃日: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
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横(yi):通“般”,使船靠岸。②指王翳:(把项羽)指(给)王翳(看)。
王翳,汉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项王军壁垓下壁:安营扎寨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归属
C.项王自度不得脱度:估计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鸿门宴》是把项羽放到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之中和紧张的局势之中,通过对比的
手法塑造项羽刚愎自用和多情善感的形象。而本文是连续集中地写一人,通过几个连
续的事件集中笔墨塑造项羽优柔寡断、勇猛刚强和知耻重义的形象。
B.项羽悲歌泣下时,“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表现了左右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不忍心
看项羽哭泣,写出了项羽处于绝境时的凄惨状况。
C.项羽面临败亡时,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
力充满了自信,可是又无法面对楚军即将彻底覆亡的现实,说明了他自负、自尊而不
知自省、自责。
D.虞姬悲歌,乌江拒渡,赠马赐头,一波三折,作者凭借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使全
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9、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分)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3分)
(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3分)
第11题:
第12题: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8——11题。(6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
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土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日:彼与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8.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今之众人(许多人)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践而望矣(踮起脚后跟)士大夫之族(类)
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犹且从师而问焉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10.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选段运用三组对比,批判了土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
“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
了对比法论证“师
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
讲,“从师而学”
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1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6分)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第13题: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10分)
⑴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日:“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可得哉!”
荆卿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
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
有以报太子。”太子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
足下更虑之。”
⑵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日:“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
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
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
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土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日:“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
去,终已不顾。
6.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不过,只是。B.持千金之资币
物。币:钱币
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刻毒D.比诸侯之
列。比:并,列。
7.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2分)
A.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日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使工以药淬之
C.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日乃遂私见樊於期
D.今闻购将军之首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8.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第14题:
第15题:文言文阅读(21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
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日:“彼
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
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难道。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7.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故木受绳则直
8.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蟹六跪而二螯”的''而"相同的一句是()(2
分)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而耻学于师。
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0.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2分)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1.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上的
态度是不同的。
B.本段既论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又论述了从师的原则,还指出学习不应用门户
之见。
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本段从论证方式上来看,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
族”“君子”,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戎,字潘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
眩,裴楷见而目之日:“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
槛中嫌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
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日:“树在道边而多
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
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日:“溶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
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贿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
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
籍日:“彼何如人也?”答日:“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日:“俗物已复败人意。”
戎笑日:“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日:“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
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
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日:“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
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
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娇亦居父丧,以礼法自
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日:“和矫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日:
“娇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
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
[注]嫌①(xiao):怒吼。赐②: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坐:犯罪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B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C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D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戎小时候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
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
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
拐杖才能站起。
D和娇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娇哀伤过度,并为此担
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娇更让人感到忧虑。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5分)
(2)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5分)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日:“毋从俱死也。”张良日:“臣为韩王
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S:“为之奈何?”张良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日:“鲫生说我日:'距
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日:“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日:“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日:“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沛公日:“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日:“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
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日:“孰与君少长?”良日:“长于臣。”沛公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
为寿,约为婚姻,日:“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
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
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日:
“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日:“沛公不先破关
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去不义亡:逃跑
B.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比得上
C.自来谢项王谢:感谢
D.不如因善遇之因:趁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秦王购之金千斤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击破沛公军
C.长于臣嘉为先言于秦王
D.人有大功而击之伏尸而哭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形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常以身翼蔽沛公
10.下列对选段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得知项伯密报后,第一时间来到刘邦面前,向他提出“谁为大王为此
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两个问题,表现出作为谋臣把握分寸的能力和注
意技巧的意识。[B.刘邦本来是一个贪财好色之人,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
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
C.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密报,一连几个“为之奈何”,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但
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又让我们看到刘邦工于心计,善于随机应变的
一面。
D.刘邦借项伯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可见刘邦对项羽由衷
地尊敬。来到鸿门后的一番道歉之辞更可以看出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
n.阅读下面文言短文,翻译划线句子。(共6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分)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3分)
第20题:文言文阅读(19分)
论慎终(节选)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日:“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
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
辅。然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
也。”魏征对日:“自古己来,元首股肱不能备具,或时君称圣,臣即不贤,或遇贤
臣,即无圣主。今陛下明,所以致治。向若直有贤臣,而君不思化,亦无所益。天下
今虽太平,臣等犹未以为喜,惟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耳!”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汉高祖,泗
上一亭长耳,初能拯危诛暴,以成帝业,然更延十数年,纵逸之败,亦不可保。何以
知之?孝惠为嫡嗣之重,温恭仁孝,而高帝惑于爱姬之子,欲行废立,萧何、韩信功
业既高,萧既妄系,韩亦滥黜,自余功臣鲸布之辈惧而不安,至于反逆。君臣父子之
间悖谬若此,岂非难保之明验也?朕所以不敢恃天下之安,每思危亡以自戒惧,用保
其终。”
贞观九年,太宗谓公卿日:“端拱无为,四夷咸服,岂朕一人之所致,实赖诸公
之力耳!当思善始令终,永固鸿业,子子孙孙,递相辅翼。使丰功厚利施于来叶,令数
百年后读我国史,鸿勋茂业粲然可观,岂惟称隆周、炎汉及建武、永平故事而已哉!”
房玄龄因进日:“陛下捅挹之志,推功群下,致理升平,本关圣德,臣下何力之有?惟
愿陛下有始有卒,则天下永赖。”太宗又日:“朕观古先拨乱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
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举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为天子,此则武胜于
古也。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
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此又文过于古也。昔周、秦以降,戎狄内
侵,今戎狄稽题,皆为臣妾,此又怀远胜古也。此三者,朕何德以堪之?既有此功业,
何得不善始慎终耶!”
(节选白《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4.对于加点字下列各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化:教化
B.何以知之知:得出结论
C.朕端拱无为端拱:庄严临朝,清简为政
D.朕何德以堪之堪:忍受
5.下列对文言文知识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
重臣,也指受宠的帝王近臣.
B.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
C.白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称为朕,“朕”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
D.《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
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6.下列对于文言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始易,善终难。做一件事情,开头做好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善始善终,治
理国家也是如此。
B.创业难,守业更难。创业初期,往往能够励精图治;承平日久,便难免骄奢放纵,
导致败亡。
C.唐太宗从汉高祖、汉惠帝等真正实例进行正面论述,进一步说明当权治国的人应该
时刻居安思危。
D.国家周边的少数民族都臣服归顺了,不只是太宗一个人的能力,更加得益于各位大
臣的辅佐。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今虽太平,臣等犹未以为喜,惟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耳!(5分)
(2)君臣父子之间悖谬若此,岂非难保之明验也?(5分)
第21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9分,每小题3分)
褚圻字温理,九岁而孤,为叔父骡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
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尚淫靡。陈天嘉
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
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陈宣宗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日:“稽阴大
邑,久无良宰,卿文土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玲,帝日:“甚善,卿言与朕意
同。”乃除山阴令。县人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
圻锁次的等,具状启台,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圻搜括,所出军人八百余户。时舍
人曹义达为宣帝所宠,县人陈信家富,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圻乃遣使执显
文,鞭之一百,于是吏人股栗。信后因义达谐玲,竟坐免官。圻在任岁余,守禄俸而
己,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以价非百里才,日:“吾委输
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踏。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
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玲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
都。后累迁御史中丞。
价刚毅有胆决,善骑射。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卒于官,皇太子亲制志铭,
以表惟旧。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世。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有令誉令:美好
B、乃除山阴令除:免除官职
C、竟坐免官坐:因……获罪
D、不堪自致致:奉养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因寄所托
B、乃除山阴令以其乃华山之阳名
之也
C、为叔父骤骑从事中郎随所养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褚玲在山阴惩治了有财势的不法之民,依法征兵役、劳役,并严惩了与皇帝
宠臣曹义达有密切关系的富民,使曹义达被免官。
B.褚价少年时就有很好的声誉。成人后能广泛地学习,文章写得典雅充实,不
崇尚过分的华丽。后升任中书侍郎。
C.由于山阴有很多依仗财势的不法之徒,他们贿赂勾结官吏做不法之事,蔡景
历向陈宣宗推荐褚价任山阴县令。
D.褚圻为官极清廉。因遭到非议,他如实申述自己能按标准办理政事而不谋取
私利。后为御史中丞,受到人们称赞。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3
分)
译:—
(2)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玲搜括,所出军民八百馀户。(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2题:
第23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7题。(10分)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便携式数据采集器采购合同
- 商铺转租合同简单范文
- 2025年度鞋类产品环保认证与质量监督合同2篇
- 2025年人教新起点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图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专业茶叶储藏室转让合同3篇
- 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财务报表编制与税务申报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浙教新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教科新版第二册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工伤保险待遇及案例分析PPT课件
- 自控工程识图
- 底总结报告2017年初开场计划策划模版图文可随意编辑修改课件
- 询问调查笔录内容来自dedecms - 税务局(稽查局)
- 石油化工中心化验室设计规范
- 自己总结的清华斯维尔节能问题解答(共21页)
- 烹饪专业课程及课表设置
- 美国UNF和unc螺纹标准
- 汽车修理工(初级)评分记录表
- 工程结算单(样本)
- 日常物业管理服务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