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点8冰川及其变化_第1页
微点8冰川及其变化_第2页
微点8冰川及其变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点专练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微点8冰川及其变化读祁连山冰川朝向玫瑰图,完成1~2题。1.据图分析,祁连山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太平洋、北冰洋 B.太平洋、印度洋C.大西洋、北冰洋 D.大西洋、印度洋2.祁连山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水源丰富、林地多 B.地势平坦、降水多C.光照充足、风沙小 D.草原广布、温差大1.A

2.D第1题,读图可知,祁连山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北部,南部分布少。主要原因是祁连山位于内陆地区,夏季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祁连山山脉的抬升,降水多;冬季受来自北冰洋的极地东风带从北冰洋带来水汽,在山地的北坡降下地形雨;祁连山与印度洋之间有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阻挡,西侧远离大西洋,受阿尔泰山及天山的阻挡,所以基本上不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影响。故选A。第2题,祁连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林地少,降水少,A、B错。祁连山位于内陆干旱地区,风沙天气多,C错。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该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草原带,D对。故选D。东祁连山某地河谷年均降水量416mm,河谷各地年均降水量差异小,年均蒸发量1592mm。在海拔2960~3150m范围内,谷底两侧向上依次分布阳坡和阴坡下部、阳坡和阴坡上部等地貌。该地河谷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远大于地上生物量(植物的枝、叶、花等在土壤以上的生物量),阴坡则相对高于阳坡。下图示意东祁连山某地河谷高寒草地(样地类型)不同坡面的地上生物量特征。据此完成3~4题。3.导致该河谷阴坡下部地上生物量高于其他坡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地形4.该河谷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小于地下生物量,主要是因为()①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不利于地表植被生长②地表积雪覆盖,地上草本植被遭受低温冻害③受过度放牧的影响,地表草本植被破坏严重④为获得水分与养分,高寒草地植被根系发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C

4.D第3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河谷阴坡比阳坡光照弱,蒸发量小,土壤水分较多,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因此生物量高于阳坡;一般阴坡下部比上部坡度小,利于坡面径流下渗,土壤中水分含量较高,因此阴坡下部生物比上部生长茂盛,生物量高。故选C。第4题,该河谷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土壤中水分含量少,不利于地表植被的生长,为获得水分与养分,高寒草地植被根系发达,地下生物量大,①④正确;地表积雪覆盖,提高了土壤温度,增加了土壤水分,利于草本植物根系的生长,②错误;高寒地区气温低,人类活动少,地表植物受放牧影响小,③错误。故选D。读我国某山脉主峰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分布及退缩率统计图,完成5~7题。5.该山峰最可能位于()A.天山 B.秦岭C.横断山脉 D.台湾山脉6.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地势7.近些年,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减少 B.地壳运动 C.风力增强 D.气温升高5.A

6.C

7.D第5题,根据我国主要山脉的海拔高度及其分布可知,秦岭、台湾山脉位于地势的第二、三阶梯,而且海拔较低,山顶根本没有冰川分布,排除B、D;横断山脉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盛行西南季风,南坡是迎风坡,冰川面积分布应该较大,而图中是北坡冰川面积分布多,所以该山脉应该是天山。故选A。第6题,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最主要因素是降水,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一侧降水量大,冰川面积大,如题中天山北坡有来自于北冰洋、大西洋的湿润气流进入,形成迎风坡,所以北坡冰川面积大。故选C。第7题,地壳抬升与冰川面积变化无关,排除B;风力增强对冰川面积减少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排除C;降水减少对于迎风坡的冰川面积减少影响较大,仔细观察右图,不同坡向冰川面积都在缩小,说明冰川在大量融化,因此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D正确。冰川是由常年积雪形成的,具有流动性。冻结在冰川体内的各种粗细不同、形状各异的碎屑物随着冰川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冰川谷缓慢地向下移动。在宽阔的冰川谷地,冰川体消融的前端常形成由众多碎屑物堆积形成的冰碛垄。下图示意四川稻城的雄古冰川的三列冰碛垄。据此完成8~10题。8.该区域地势总体()A.东北高、西南低 B.西高东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西南高、东北低9.该地的冰碛垄()A.形成与侵蚀作用无关 B.位于地势平缓处C.沉积物大小分选良好 D.呈弧形与山谷平行10.在任一高大冰碛垄的形成过程中()A.气候逐渐变暖 B.气候逐渐变冷 C.气温反复升降 D.气候持续稳定8.A

9.B

10.D第8题,由材料“冻结在冰川体内的各种粗细不同、形状各异的碎屑物随着冰川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冰川谷缓慢地向下移动。在宽阔的冰川谷地,冰川体消融的前端常形成由众多碎屑物堆积形成的冰碛垄”可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不断消融,冰川末端的分布高度升高,据此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的地势总体是东北高、西南低。故选A。第9题,由材料可知,冰碛垄是由冰川侵蚀砂石,而后携带砂石,最后堆积形成的,A错误;地势平缓有利于冰碛垄的堆积,B正确;冰川作用分选作用小,沉积物大小不均匀,C错误;冰碛垄分布于冰舌侧面与前缘,不一定与山谷平行,D错误。故选B。第10题,由材料可知,冰碛垄是在冰川的末端冰川运动携带的砂石不断堆积、增高形成的,因此冰川在同一区域融化后携带的砂石应在同一位置持续堆积,才有利于形成高大冰碛垄,此时的气候应持续稳定,D正确;气候逐渐变暖、变冷或反复升降均不利于高大冰碛垄的形成,ABC错误。故选D。陆地冰川的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岩石,水平方向上由浅海到深海依次是砂岩、页岩、石灰岩。图1示意欧洲东部三次冰期冰川界线的分布位置,图2为相应时期内我国南部沿海某地的海岸线位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11.图1所示三次冰期,与图2中海岸线a、b、c所处时期依次对应的是()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12.图2中的P处在不同时期海岸线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推测该处为地貌最可能为()A.三角洲 B.海沟 C.沙滩 D.海蚀崖13.若图2中海岸线a、b、c发生的时间是按从早到晚依次出现的,则Q处的地质剖面图是()A.① B.② C.③ D.④11.D

12.D

13.B第11题,冰川界线纬度越高,该时期的气温就越高,冰川面积小,海平面上升,海岸线会向陆地推进,反之则后退。图1中①线的纬度最高,表示当时气温最高,冰川覆盖的范围最小,该时期的海岸线向陆地推进最明显,对应图2中的b线;③线出现的纬度最低,表示当时的气温最低,该时期的海岸线后退明显,对应的是图乙中的a线,所以图甲所示三次冰期,与图乙中海岸线a、b、c所处时期依次对应的是③①②。故选D。第12题,不同时期的海岸线重合,相当于不同海拔的等高线重合,因此该处应为海蚀崖,D正确。当海平面有升降变化时,河口处泥沙淤积形成的三角洲、海浪堆积形成的沙滩主要受到外力作用影响,不可能维持海岸线不变,A、C错误;海沟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m的沟槽,不会维持海岸线稳定不变,B错误。故选D。第13题,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岩石,水平方向上由浅海向深海依次是砂岩、页岩、石灰岩,即砂岩形成于浅海,石灰岩形成于深海,页岩居中。同一海域的海底,若在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